Recom

最新消息

  1. 首頁
  2. 最新消息

2021/04/03
首季六都房市 龜山龍潭大雅最夯

政府自去年11月陸續端出打炒房滿漢全席,房巿迅速降溫,但餘溫仍存,特別是中古巿場在投資客獲利了結,讓利求售,獲自住客埋單下順利成交;另根據六都地政單位最新資料顯示,各都首季買賣移轉量分別創下7至14年新高。進一步細究各行政區,則由桃園龜山、龍潭分以年增2.47倍、2.44倍,拿下冠亞軍,台中大雅以年增2.13倍,排名第3。

六都公布2021年3月的買賣移轉棟數,均繳出了年月雙增的好成績,其中新北、桃園及台中,都創下近10年3月同期最佳紀錄,特別是在一連串打房措施中,各都買賣移轉前3名行政區,分別是台北巿內湖、中山、大安;新北為板橋、中和、新莊;桃園為桃園、中壢、龜山;台中北屯、西屯、西區;台南永康、東區、太平;高雄則為三民、左營、楠梓。

台灣房屋集團趨勢中心進一步統計今年首季的買賣移轉量顯示,台北7825棟為近7年新高;新北15233棟是近8年高點;桃園11318棟、台中12630棟,均創下10以來的首季高峰;高雄9626棟亦為近7年最亮眼表現;台南表現更是突出,首季5525棟創下近14年來最佳紀錄。

檢視各行政區,首季買賣前10名,桃園、台中分占3名,高雄有2區擠進,前3名分別是桃園龜山、桃園龍潭與台中大雅。台灣房屋集團趨勢中心經理陳定中指出,六都第1季買賣移轉年增率最高的前3名,爆量原因都與「新案交屋、房價親民、建設加持」有關。

台灣房屋集團趨勢中心執行長張旭嵐則分析,近來雖有政府打炒房擾動市場,但因自住需求旺盛,且部分投資客欲在打炒房新政發酵前獲利了結,對於價格略有讓利,讓不少買家把握時機進場撿便宜,加上打炒房政策劍指預售屋,讓許多買家轉投成屋市場的懷抱,因而催生出一波買氣。

大家房屋企劃研究室副理郎美囡也表示,細究各行政區表現也可發現,許多交易熱區在蛋白及蛋殼區,由於這些地點價格具有競爭力,除首購入手門檻較低,投資置產的買盤也從中尋找價格仍具升展空間區域,這方面的表現在台中及高雄最為明顯,故首季的移轉棟數年增幅在2成以上。

信義房屋不動產企研室專案經理曾敬德表示,去年第一季正值疫情期間,因此買賣移轉棟數基期較低,反觀今年則是民眾購屋信心偏向樂觀,移轉棟數呈現量增表現,政府也積極推出打炒房政策因應,3月房市價格漲勢已經受到壓抑,今年房市仍是自住當道的格局不變。

資料來源:https://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210403000417-260110?chdtv=

 


2021/04/03
商用不動產Q1成交衝高 達414億
「需求穩、資金多與信心強」三大動能加持,高力國際統計,今年首季商用不動產成交總額達414億元,創下2007年統計以來歷年同期新高;戴德梁行總經理顏炳立認為,今年商用不動產投資市場金額有機會達1,500億元,較去年增逾一成。
 
 
據高力國際最新統計,今年首季商用不動產交易金額達414億元,比去年同期129億元成長2.2倍,更創下歷年同期以來新高紀錄。
 
高力國際董事總經理劉學龍表示,今年首季投資交易市場在需求穩定、游資氾濫、投資人看好後市的信心之下,讓商用不動產交易傳出捷報。
 
戴德梁行不動產估價師事務所所長楊長達指出,戴德梁行統計數據中首季商用不動產交易金額年增率也高達1.3倍,尤其首季買盤全為國內資金,且自用型占比高達74.7%,其中又以新光人壽以92.9億元購入中華開發大樓為最大筆,其次則是新光人壽以56.4億元購入新竹萊恩廣場,光是兩筆交易合計占第1季交易額的49.1%,顯示壽險資金大舉重返投資市場。
 
以交易產品類別來看,首季交易產品由工業不動產扮演撐盤要角,交易金額達176億元居冠,占整體比重約43%,其次為辦公室約101億元、占約24%;第一太平戴維斯董事長黃瑞楠表示,這一波工業地產成長動能強勁,電子科技業擴廠需求扮演重要推手,不少建商看好這一波產業榮景也跨入工業不動產市場。
 
黃瑞楠舉例,像是京城建設斥資33.8億元購入台南仁德工業土地,將開發為工業園區;寶徠建設及璞園建設與春保鎢鋼集團合作,將在桃園華亞科技園區打造廠辦園區;另外大型傳產集團也趁此波台廠回流、積極活化旗下舊廠資產,如紡織大廠南紡宣佈將占地9萬坪的台南仁德廠,轉型為南紡科技園區,以掌握這波台積電產業鏈商機。
 
展望今年,劉學龍強調,全球經濟可望溫和復甦,短期內寬鬆貨幣政策及低利環境暫不退場,加上國內製造業出口及擴廠動能仍強,台灣經濟基調屬正面樂觀,尤其政府打房鎖定住宅、非商用不動產,對今年整體商用不動產持前景樂觀看待。
 
顏炳立指出,今年商用不動產投資市場金額有機會達1,500億元,較去年同期增加逾一成,不過他認為工業土地價格已到頂,接下來雖然市場交易會持續熱絡,但價格將呈緩漲格局。

資料來源:https://money.udn.com/money/story/12926/5363013
 


2021/04/02
稽查打炒房/26個預售屋 24案有缺失
打炒房政策持續出招,內政部昨(1)日公布第三波預售屋聯合稽查結果,在本次抽查26個預售屋建案中,查獲其中24案都在一項或多項缺失,主要違規項目包括買賣契約不合格、樣品屋不合格、代銷業者違規等。
 
內政部去年底已經率先發動二波預售屋聯合稽查,最近完成的第三波稽查,則是在今年3月26日進行,稽查範圍包含新北、桃園等九個縣市,共26個預售屋案。
 
根據內政部資料,本次聯合稽查過程中,位於台中市的「達麗創世紀」建案有四項違規最多。
 
本次稽查發現,買賣契約不符合規定者共16案、樣品屋或銷售中心未取得建築許可或核准使用,有13案,另還有不少代銷業者違規的情形,像是簽章不確實、廣告內容未註明代銷業名稱等,代銷業違規情形共14案。
 
買賣契約缺失部分,常見缺失包括交屋保留款低於房地總價5%、保固期間未從交屋日起算、停車位未列明高度及面積、各項面積誤差找補等情形。


資料來源:https://udn.com/news/story/7238/5360770


2021/04/02
北市329檔預售大黑馬 南港衝300億大量
受惠東區門戶計畫高鐵設站、公共建設到位、大片可開發土地等優勢,近來南港無論商辦、土地以及住宅等開發項目漸有後來居上趨勢,吸引壽險業、財團與建商卡位布局,其中2021上半年之住宅預售推案合計上看300億,若加上線上推案規模則達900億,讓南港成為今年房市大黑馬,後市看漲。
 
根據商仲業者統計,壽險投資不動產區域以台北市4429億元居冠,占整體交易近8成。其中信義區1265億元仍站穩一哥地位;值得注意的是,南港區投資總額552億元已超過市中心主要熱門區域成為新焦點,投資產品也由純收益型產品開始轉向可自行開發的土地、地上權以及具都更危老改建效益的開發型產品。
 
專家表示,信義區土地開發已近飽和、內湖科技園區受限交通瓶頸,而南港正好在土地、交通上銜接上述兩區的弱勢,這也是南港區擁有「後發先至」的優勢所在。
 
此外,2021年面對營建成本漲3成以上的壓力,北市新建案開案至少破百萬已是共識,因此價格部分、南港還有9字頭開賣更有其價格優勢。可開發土地面積大、整體小環境容易塑造,街廓完整,民眾購屋接受度高,讓南港成為今年預售市場的大黑馬,整體推案上看300億;若加上「世界明珠」、「香榭帝寶」等線上建案,光南港一區推案超過900億。
 
今年南港有3案即將公開,包括「擎天森林」、「羽森」以及國泰成功新村都更案,每案面積均在1600坪以上、屬於大基地開發,產品規劃25坪、45坪左右首購、首換,國泰案則以60坪換屋需求為主。
 
專家分析,柯市長在南港機廠推出公宅、社宅,大型壽險業未來將規劃商辦、商場,反觀一般住宅平均屋齡至少8年以上、處於真空、因此上述3案在價格、需求上競爭力十足。其中最早開賣的「擎天森林」基地1813坪、純住宅規劃,總戶數400戶、社區留設1100坪綠化中庭、坪數21至46坪、1+1房至3+1房,預估含車位總價帶2500至4800萬元。
 
專家直言,該區都更案土地取得早,因此在面對營建成本上漲、價格還能保有彈性優勢,推估南港將會是北市的推案主力戰區。


資料來源:https://ctee.com.tw/industrynews/building/439415.html


2021/04/02
內政部:實價登錄新制若不符規定 最高可罰100萬
內政部今(1日)表示,繼去年底發動2波預售屋建案聯合稽查後,於今年3月26日再次於9個縣市、26個預售屋建案展開第3波聯合稽查,針對業者常見的違規銷售行為進行重點查核,並公開聯合稽查結果,提醒民眾注意購屋過程可能的消費風險,以維護民眾購屋權益。內政部強調,實價登錄新制實施後,業者使用的購屋預約單如有不利消費者的約定,可重罰最高100萬元。
 
相關新聞:好康看過來!政院拍板:節能電器減稅優惠延2年 買節能冰箱、冷氣最高退2千
內政部表示,本次第3波聯合稽查26個建案發現,買賣契約不符合規定有16案、代銷業收取預約金或定金單據未指派不動產經紀人簽章有2案、廣告看板未註明代銷業名稱有3案、要求先繳納預約金始提供契約審閱有1案、銷售時未揭露預售屋買賣契約書資訊有1案、樣品屋或銷售中心未取得建築許可或核准使用有13案。此外,尚有部分建案正釐清相關事證中,後續將由權責機關依法查處及裁罰。
 
內政部指出,本次稽查發現業者違規比率最高的是買賣定型化契約不符規定,常見缺失包括交屋保留款低於房地總價5%、水電及瓦斯內管線費用未約定由賣方負擔、保固期間未從交屋日起算、停車位未列明高度及面積、各項面積誤差找補未明確記載等情形。
 
內政部提醒,依現行規定,業者有限期改正的機會,但在實價登錄新制實施後,業者使用的契約如不符規定,將按戶(棟)直接處罰最高30萬元。因此,業者在研擬契約時應注意要符合「預售屋買賣定型化契約應記載及不得記載事項」規定。
 
內政部說,本次稽查發現仍有部分業者於購屋預約單約定有權保留不出售或不簽訂買賣契約之情形,如註明「本戶售價須經業者同意,如業者不同意,預約單失效,無息退還訂購金。」等類似文字。
 
內政部強調,實價登錄新制實施後,業者使用的購屋預約單如有上述不利消費者的約定,可重罰最高100萬元。此外,新制也規定預約單禁止轉售第三人,違者亦可重罰,民眾於購買預約單時應審慎評估,切勿抱持僥倖心態。
 
另外,內政部表示,代銷業收取預約金或定金單據未指派不動產經紀人簽章、廣告內容未註明代銷業名稱,依《不動產經紀業管理條例》規定最高裁罰30萬元。未來委託代銷契約書如未申報備查,依實價登錄新制規定,也可直接裁罰最高15萬元。內政部提醒業者,應善盡法定業務責任,以避免觸法受罰。
 
最後,內政部強調,實價登錄新制實施後,預售屋交易行為有更嚴謹的規範,對於違規行為也加重其罰責,呼籲不動產業者應守法自律,勿違規炒作;民眾也勿投機購買預約單期待轉售圖利,否則觸法受罰將得不償失。民眾如有購屋居住需求,應審慎評估合理市場行情、銀行貸款額度及自身財務負擔能力,注意消費風險,切勿受廣告或現場熱銷誤導,簽約時,應詳閱契約內容並善用內政部版預售屋買賣定型化契約,以避免消費後爭議。


資料來源:https://tw.appledaily.com/politics/20210401/5XDT3NVTBNEXFNYOZPHIMUVMMA/


2021/04/02
房市熱呼呼 六都移轉棟數雙成長
六都昨(1)日公布2021年3月買賣移轉棟數,合計交易量22,576棟,創下十年以來同期新高,月增45.4%、年增13.9%。
 
統計今年3月六都買賣移轉棟數,台北市2,806棟,月增36.8%、年增13%;新北市5,797棟,月增56.3%、年增19.6%;桃園市4,005棟,月增25.7%、年增8.9%;台中市4,226棟,月增47.4%、年增10.5%;台南市2,060棟,月增48.4%、年增8.3%;高雄市3,682棟,月增58.2%、年增19.2%。
 
 
台灣房屋集團趨勢中心執行長張旭嵐表示,今年3月的年增、月增表現俱佳,主要是去年3月正值疫情高峰期,房市觀望態度瀰漫;上月因年節長假縮短工作天數,導致買賣移轉棟數驟減。今年3月疫情、連假干擾都消失後,房市回歸溫和穩健市場基調,各都買賣移轉棟數締造年月雙增好成績。
 
在各都單月表現方面,新北、桃園與台中都創下2012年以來3月同期新高,台灣房屋集團趨勢中心經理陳定中指出,三都近年建設題材豐沛,且都是企業在台投資大熱門,因此匯聚買氣,買賣移轉棟數開出亮麗成績;加上三都的重劃區開發火力強勁,包括江翠北側、土城暫緩、中路、A7、北屯機廠、?子等新興重劃區,近期陸續邁入新案交屋高峰期,交屋潮一波接一波,買賣移轉量持續走高。
 
綜觀今年第1季表現,以台中12,630棟,年增20.9%表現最佳,高雄9,626棟,年增20.1%,創下近七年新高,台北、新北、桃園首季買賣移轉量分別為7,825棟、15,233棟、11,318棟,年增16.1%、14.9%、16.8%。
 
台南首季買賣移轉量5,525棟,年增僅6%,不過移轉量卻創下近14年來最佳紀錄。
 
台灣房屋湖美加盟店店東林裕傑分析,台南近年由於台積電深耕南科,為當地不動產注入強勁動能,在南科就業買盤挹注下,台南房市目前看屋熱度,並未因政府打炒房而明顯減少,只要產品條件、價格合宜,自住、換屋市場買氣依然在;然而部分購屋族可能多少受政策心理影響,選擇慢慢看、慢慢買,未來對交易量的影響也會逐漸發酵。
 
張旭嵐指出,各都3月及首季買賣移轉棟數亮眼,顯示近來雖有政府打炒房擾動市場,但因自住需求旺盛,且部分投資客欲在打炒房新政發酵前獲利了結,對價格略有讓利,讓不少買家把握時機進場撿便宜。


資料來源:https://money.udn.com/money/story/5621/5360757?from=edn_catenewest_story


2021/04/02
財部查囤房 盯上1,747大戶
因應立法院要求,財政部將再度向囤房大戶出招,財政部賦稅署表示,即日起將利用房屋稅稅籍資料,針對名下持有十戶以上非自住住家用住宅的大戶,逐戶清查其租賃房屋所得是否報繳所得稅,已鎖定1,747名囤房大戶。
 
立法院財政委員會昨(1)日邀請財政部長蘇建榮進行詢答,並於會中通過立委賴士葆、曾銘宗及李貴敏的臨時提案,要求針對囤房大戶加強勾稽查核,確認囤房大戶所持有的房屋是閒置,或是已有出租事實,卻逃漏租賃所得未申報。
 
臨時提案過程中,立委原本要求逐戶清查全國持有四戶以上的所有囤房大戶,然而蘇建榮表示,如此的稽徵成本過高,基層人力無法支應,建議修改文字,僅加強針對囤房大戶的選案查核,但立委仍堅持應逐戶清查;兩相協調之下,最後僅鎖定全國歸戶持有十戶以上的囤房大戶,進行逐戶清查。
 
財政部賦稅署長許慈美指出,立委對此案提出敦促,雖未給予時程壓力,但也意味著署內即日起就會著手進行。
 
許慈美表示,初步工作是透過房屋稅籍資料,取得已歸戶的1,747人名單;第二步,是與個人綜所稅申報案件勾稽,若部分囤房大戶已有誠實申報租賃所得,後續稽查上就會比較容易;第三步,針對未申報租賃所得的囤房大戶,要實地確認其房屋使用情形;第四,才是針對已作租賃使用,卻逃漏相關所得的囤房大戶,進行追稅。
 
依《房屋稅條例》第5條規定,住家用房屋分成二類,首先是供自住使用者,依房屋現值1.2%課稅;其他非自住者,則依房屋現值課徵1.5%到3.6%房屋稅,非自住的部分即俗稱的「囤房稅」。根據財政部日前所公布的資料,排除地下室、共有、營業及混用住宅等特殊形態後,截至2020年底為止,全台實際擁有非自住住家房屋者,約為48.2萬人,其中有擁有十戶以上的囤房大戶,大約為1,747人。
 
蘇建榮表示,雖然人數不多,但因為每人擁房眾多,既然此案已經通過,實地調查破萬間房屋的使用情形,在稽徵實務上,對基層仍是會帶來一定的負擔。


資料來源:https://udn.com/news/story/7238/5360766


2021/04/02
329檔期 建商推案創3年新高
2021年初以來、政府開始打炒房,祭出信用管制、火速拍板實登修法及行政院通過房地合一稅草案,動作頻頻引起業界一片譁然,不過在剛性購屋需求不滅下,建商推案信心依舊,根據591新建案統計,今年度329檔期六都、新竹推案量破6,600億元,較去年同期成長4成,也創下3年來的新高。業者表示,在資金帶動下的通貨膨脹已經發生,加上長期低利環境不變,長線來看房地產仍是最好的避險資產,後市仍不看壞。
 
璞園廣告專案經理白淳元表示,政府此波政策,意在抑制投機資金進入房市,不過近2年台灣的儲蓄率、外匯存底持續增加,加上美國QE帶動的原物料上漲潮,再加上台灣長期缺工的內在問題,都是助長未來房價上漲的主要因素。「短期對房市造成的影響包括短期投機客出場、長線置產客接手進場,『短空長多』的趨勢並不會改變。」
 
北市推案數成長 新北恢復水準
今年開春就開紅盤,329檔期六都有超過半數縣市推案量成長,台北市可說是「久旱逢甘霖」將近倍數的成長,信義、大同及文山區三大百億建案量體灌入,是北市精華地段少見的大基地釋出,讓今年案量衝到近2千億元,其中信義計畫區罕見的預售豪宅案「玥隱信義」,有千坪大基地及百坪規畫,再加上稀有地段加持,開價有望上看2百萬。
 
去年年初受到疫情影響頗大的新北市,今年恢復以往推案千億量體水準,近幾年受惠江翠北側重劃區推案的板橋區,今年大量體建案集中舊市區,市區房價有多少支撐力值得期待,鄰近北市的重劃區也有不錯表現,像是三重二重疏洪道重劃區右側及新店央北重劃區,都各有超過百億元的量體登場,其中三重二重疏洪道重劃區右側不乏有冠德、順天等知名建商插旗,推出小宅產品,房價上看6字頭應不是問題。
 
桃園小檜溪重劃區 3字頭起跳
桃園市2021年整體案量小幅上漲,約4成左右,近兩年推案大熱區龜山A7重劃區在線個案已高達40餘個,賣壓不小,建商進場力道略減緩,今年推案亮點集中在生活機能完善的小檜溪重劃區,329檔期有國泰、亞昕等二期推案進場,部分品牌建商開價都已3字頭起跳。
 
去年新竹房市用火熱兩字形容一點也不為過,但是接連的建案稽查、紅單開罰,讓建商先行轉為低調行事,以房價最高的竹北市來看,本次檔期推案地區都屬較外圍區塊,因此整體329檔期案量也隨之下滑,略減近3成。
 
329檔期在中南部,同樣也有不錯的消息。去年傳出投資客大批搶房的台中,今年檔期推案穩住千億水準,漲幅約1成,有賴於中捷綠線正式通車話題帶動,此次檔期市區、蛋白區有單案百億建案進場。
 
首先台中在地建商豐邑機構在三井Lalaport附近推出新案,稀有精華地段,價格上看4字頭,另外,總太地產在北屯?子重劃區推造鎮系列案,近150億元的量體,因其基地為台中市政府釋出的公有地,原本標售價格不低,因此進場後成交單價也站上2字頭,?子段正式告別1字頭行情。
 
建設議題以往都是房地產不敗的利多消息,「護國神山」台積電南科擴廠消息、三井國泰安平合作案等,台南房市添柴火,看準未來就業人口購屋需求,台積電廠區所在地的善化區有50億元的大量體建案「桂田磐古2期」進場,同樣也是受惠建設題材利多的高鐵特區,去年新案快速完銷,本次檔期推案也吸引不少關注。
 
今年推案略減超過1成的高雄,329檔期中大量體建案進場少,因高雄缺工嚴重,土地成本居高不下,種種外在因素讓營造成本估算困難,不少建商轉為保守推案,寧願不推也不要賠錢,觀望氣息濃厚,僅剩大型品牌建商像是興富發、龍騰及京城等推案撐場。


資料來源:https://udn.com/news/story/7241/5360535


2021/04/01
工業地貸款 行庫祭2招收緊
中央銀行第一季理監事會議將工業區土地的閒置貸款規則列入管制禁令,據了解,在央行頒布新禁令後,由於行庫已普遍體認主管機關的「方向」,因此將以更嚴格的方式執行,除了央行所發布的管制措施,各大行庫還將採取兩大行動,一是把範圍擴大,從閒置土地進而擴大到所有工業區土地的抵押貸款;另一則是若未在二年內動工,除了成數一律降為五成五,還會提高利率至少半碼(0.125個百分點),而且每年一調。
 
也有行庫採取更嚴格的措施,對於工業區閒置土地貸款,切結貸款之後若未在一年內動工,降成數外,利率直接加1碼(0.25個百分點),倘若再一年仍未動工,就提前全數收回貸款。
 
根據中央銀行公告的QA內容,過去在銀行自律規範時代,對於閒置土地的授信成數調降,並未明確規範多久期間內一定要調整,但當央行將此入列選擇性信用管制措施之後,已明確規定一定要在一年內調降。
 
據了解,為避免銀行在未明文規定的細節上對客戶「放水」,未來金管會或央行在金檢時,也會特別注意銀行所給予客戶建造廠房的取得建照等待期間。
 
行庫主管指出,雖然央行未明文規定期間長短,但一般而言都以二年為限居多,然後給三年的建造期間,最長從抵押借款到廠房完工大致給五年的貸款期,倘若超過此期限,甚至不斷展延,就會遭主管機關質疑是否「助長養地」。
 
大型行庫主管分析,會遭聯徵中心註記為「閒置工業區土地」的多是做為抵押借款的擔保品,但一直未予興建的工業區空地,也因此央行打工業區養地、炒作,閒置土地因而成為第一目標。
 
行庫主管說明,為蓋廠房而進行的借款,成數一般給擔保品價值的七成,未來在從嚴執行相關規定下,倘若超過二年沒有動工,不僅成數直接收回一成五,等於要客戶提前償還部分款項,「銀行每年都會再提高利率至少半碼」,直到借款期滿。


資料來源:https://ctee.com.tw/news/finance/439031.html


2021/04/01
林佳龍支持基捷台鐵共存方案
基隆捷運該怎麼走?交通部日前拋出「台鐵基捷共存」方案,路線、經費、營運模式等還有待評估。交通部長林佳龍接受《中時》採訪時表示,2套系統並存技術上可行,基隆河谷的路廊有限,兩者會有一段路線重複,但基捷過了八堵之後,路線可以到達有需求但交通不便的地區,服務更多旅客,首度表態支持共存方案。
 
 
過八堵後 路線靈活安排
 
去年10月經過「四長會議」後,基隆輕軌升級為中運量捷運,北市同意基捷從南港展覽館延伸至南港站,新北同意基捷銜接民生汐止線,但基捷要怎麼從八堵進入基隆市區、走哪裡,目前沒有定案。
 
鐵道局原先規畫台鐵讓道不進基隆,引起地方反彈,再來又傳出基隆捷運可能不進基隆,變成「八堵捷運」,反對聲浪不減。鐵道局再規畫台鐵、基捷共存,則被專家學者批評互搶旅客,可能造成雙輸,3種方案都難討好。
 
就在各方對3方案討論不休,林佳龍首度表示,台鐵與基隆捷運2套系統可以並存,技術上有可行性,基隆河谷路廊有限,兩系統會有一段路線重複,但停靠站可以不同,過了八堵之後,路線安排可以更靈活,到達有需求但交通不便的地區,這方面要再分析公車路線、地方交通等因素。
 
林佳龍說,交通建設不應侷限在單一縣市,應從國土規畫的思維做跨區整合,兩套系統形成一張網,服務更多客群,也能帶動捷運沿線地區的發展。他強調,台北與新北都做好了決定,工程可以先從有共識的地方做起,至於基隆人想要什麼,最終仍要由地方來決定。
 
跨區整全 服務更多客群
 
據悉,比起台鐵不進基隆或捷運只到八堵,交通部高層較屬意2個系統共存。鐵道局則回應,選擇哪種方案還沒定案,原先預計3月要在雙北及基隆召開公聽會,改由四長再次會面、相關議題有共識之後再開公聽會,下次四長會議應會在1、2個月內進行,討論項目多與路線有關。
 
車站周邊 規畫停車空間
 
在仁愛區居住長達30多年的議員童子瑋說,因鐵路建置的平交道、橋梁、地下道等設施,導致市區被切割,只要基隆捷運延伸進到市區就能有所改善,不僅有效縫合都市、釋出空間,也能與北北基桃大台北首都生活圈串接,吸引青年返鄉,人口數提升就能促進區域發展。
 
暖暖區議員王醒之則認為,以八堵、七堵火車後站東新街的停車亂象來看,未來捷運站周邊是否有足夠停車空間、友善人行動線等,都應該現在開始規畫,未來才能讓城際運輸發揮功用,讓市民信服、對捷運有信心。


資料來源:https://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210401000455-260114?chdtv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目錄

  • 房地產新聞
  • 產業經濟新聞
  • 區域相關新聞
  • 園區快訊
  • 公司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