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com

最新消息

  1. 首頁
  2. 最新消息

產業經濟新聞

2025/09/02
六都前八月房市交易近八年最冷

北市8月移轉量僅1,704棟寫同期低點

房市示意圖。記者游智文/攝影

房市示意圖。記者游智文/攝影


據六都地政局最新公布資料,六都8月買賣移轉棟數約達1.67萬棟,呈現年月雙減,月減11.6%、年減32.1%;累計今年前八月約13.57萬棟、年減27.8%,則是近八年來同期最冷買氣。

永慶房屋研展中心副理陳金萍指出,8月買賣移轉棟數是反映7月至8月初的市況,因適逢暑假出遊旺季,房市交易相對清淡,加上這段期間颱風、豪大雨干擾,影響民眾看屋、購屋時程。

大家房屋企劃研究室公關主任賴志昶分析,台北市8月移轉量僅1,704棟,寫下2003年有紀錄以來的同期新低,主因區域市場多屬高總價產品,在當前限貸令難解,讓國際局勢有高敏感度的高資產族群不僅出手謹慎,且又遇貸款難貸,以致北市買氣相對疲弱。

資料顯示,今年8月六都移轉量達1.67萬棟,為月減11.6%、年減32.1%;其中台北市8月交易量僅1,704棟,為月減17.8%、年減33.4%,寫下統計以來新低量;新北市達3,777棟,呈月減15.2%、年減34.3%;桃園市為3,292棟,月減20.6%、年減30.4%;台南市單月交易量為1,572棟,月減7.6%、年減37.4%。高雄市則達2,576棟,月減8.7%、年減35.4%。

8月台中市為唯一交易量較7月增加城市,單月買賣移轉棟數3,742棟,月增2.3%、年減25.1%;台灣房屋集團趨勢中心資深經理陳定中表示,台中市因海線城鎮的交屋潮撐盤,尤其梧棲區8月移轉量達350棟,寫下統計以來的單月第三大量,沙鹿區量能也貢獻不少;加上市區也有指標案陸續交屋,讓台中表現一枝獨秀。

累計今年前八月,六都買賣移轉棟數僅13.57萬棟、寫八年來最冷。其中,台北市、台南市各約1.55萬棟、1.31萬棟,均年減26%、32.3%同寫八年最低。新北市、高雄市分別是3.12萬棟、2.11萬棟,也出現年減30.3%、34.5%均是近九年新低紀錄。

信義房屋(9940)不動產企研室專案經理曾敬德表示,去年第3季政府管控房貸後,民眾看待房市趨於保守,再加上貸款問題,讓買氣進入冷靜期;雖然近期有房貸政策討論的聲音出現,9月又有央行理監事會議,惟認為央行對當前房貸政策調整幅度有限;不過年底銀行的自主管理實施滿一年,屆時是否有調整空間,將會是另一個資金面的觀察指標。

台灣房屋集團趨勢中心執行長張旭嵐認為,即使後續管制政策有所鬆綁,僅會針對自住購屋族適度放寬,今年房市量縮趨勢難扭轉。



資料來源:https://money.udn.com/money/story/12926/8977334



2025/08/28
AI驅動創新應用 打造未來科技城市

2025智慧城市新經濟力論壇》AI驅動創新應用 打造未來科技城市

《財訊》雙週刊舉辦智慧城市新經濟力論壇,各界互相交流成功經驗。

▲《財訊》雙週刊舉辦智慧城市新經濟力論壇,各界互相交流成功經驗。(圖/陳俊松攝)


AI趨勢當道,台灣各縣市政府也努力藉此強化城市治理並創造商機;不僅城市交通、醫療、安全監控等效率獲得大幅提升,甚至成為產業外交利器。


百工百業都在談AI,各縣市政府也正積極利用AI來打造智慧城市;但企業如何幫政府完成這項任務?目前成績如何?國外又是怎麼做的?《財訊》8月144日特別舉辦了智慧城市新經濟力論壇,邀請相關政府和企業人士分享經驗。

輸出國際!解方助攻外交

外交部長林佳龍致詞時指出,外交和智慧城市的關係其實很密切,因為台灣智慧城市解決方案的應用實力堅強,而且已經輸出國外。外交部推動「總合外交」,其中的「榮邦計畫」內含8大旗艦計畫,包括半導體供應鏈韌性、可信賴網路與數位治理、主權AI等,希望智慧轉型、數位轉型和淨零轉型一次到位。

林佳龍說:「以前台灣派農耕隊或技術團隊去建立外交關係,現在輸出的是智慧解決方案,協助他們彎道超車。」台灣不只技術到位,更重要的是值得信賴。總統賴清德上任以後推5大信賴產業,最近又提出千億元預算的AI 10大建設,預料台灣自己科技蓬勃發展之際,同時也為外交創造更多附加價值。

論壇上,遠道而來的JR東日本行銷總部城市開發部經理出川智之,分享了公司發展智慧城市的緣起和過程。該公司位於山手線高輪Gateway站旁的Takanawa Gateway City,今年3月27日開始營運,是日本最大開發案。這座智慧城市透過城市營運系統,蒐集、儲存和連結來自城市內外的各種數據,分析整合後提供服務,例如依當天天氣、交通壅塞狀況提供居民或乘客路線建議。

這裡還重視永續,建築物內設有沼氣設施,以及日本最大的蓄熱層,打造二氧化碳排放量幾乎是零的生態友善城市。由於興建的概念是「豐富百年後生活的試驗場」,這裡還有一個商業創建設施,以環境、流動性和醫療保健為主題,集合日本國內外產學界和百餘家新創公司,思考新的解決方案,共同創作和實驗。

高雄市副市長林欽榮則指出,高雄算力、應用力、人才力和整合力四力齊發,引領台灣城市AI生態系。例如,2024年高雄市辦了157場次演唱會,帶來171萬人次;儘管有一天多組開唱,駁二、國家體育館和高雄巨蛋共20萬人,但AI預測和動態號誌調控得當,市府智慧儀表板上看得一清二楚,1小時內就疏運完畢。由於有些人甚至遠從新加坡等地到高雄追星,去年演唱會觀光產值達57億元,成功帶動了演唱會經濟。

▲高雄市副市長林欽榮說明智慧高雄燈塔計畫,目標是成為智慧城市示範基地。(圖/彭世杰攝)
▲高雄市副市長林欽榮說明智慧高雄燈塔計畫,目標是成為智慧城市示範基地。(圖/彭世杰攝)

協助記錄!減省醫師時間

此外,高雄市去年12月還啟動智慧高雄燈塔計畫,聯手輝達、中華電信等公司,支援高階算力和模型軟體技術,同時也結合府局處、中鋼、台電、港務公司等國公民營企業參與。這個計畫將覆蓋大高雄地區各類影像攝影機串流,偵測涵蓋水利、交通、工務、場館、運輸領域等治理情境。高雄市還啟用全台首座GB200算力中心,未來希望成為全球智慧製造和智慧城市示範基地。

中華電信企業客戶分公司總經理張本元指出,傳統AI以鑑別式AI為主,也就是辨識語音、影像等,現在進化到生成式AI;調查結果顯示,在AI 2.0時代,全球城市AI應用首重政府管理與營運,公部門如果使用AI 1年可節省490億美元;其次是安全、防護與韌性,使用AI工具可以節省公務員19.8%的時間。中華電信透過網路、資安、雲端等數位韌性、數位轉型和AI技術,從交通、健康和治理,協助政府實現智慧城市。

以醫療為例,醫療AI助理透過LLM(大型語言模型)和生成式AI,協助醫護記錄病例資訊,醫師可以用更多時間和病患互動;由於看護可能是外籍人士,AI也能把醫師診斷和醫囑轉成文字並且翻譯成外語。治理方面,AI也能提供智慧巡檢服務,包括電塔、橋梁、風機、災害、軌道、汙染,都能請AI代勞。例如空中偵測到落水人員,可以自動引導無人機到落水處,自動投放救生衣,未來還會攜手政府和產業共同打造永續智慧城市。

建築業碳排占全球37%,各國政府都重視打造低碳建築這項議題,而擁有20年以上軟硬體系統整合經驗的樺康智雲公司,致力於智慧建築,同時不斷應用最新技術,客戶包括金融業、科技業、醫院、學校和多個縣市政府。總經理林建全透露,智慧建築的下一步就是要做AI,AI和數位雙生技術深度整合,以預測能耗、優化系統與節能。另外結合AI和數據分析,可依使用者需求提供個人化服務,並搭配直覺式介面,輕鬆控制照明等系統。

林建全強調,很多資通訊的人提到數位雙生,只注重視覺化效果而已。一般AI技術是Learning by Reading,需要至少1年的時間累積資料,一家工廠1年要花200萬元布建感測器等;但數位雙生是Learning by Doing,建模只要1到3個月,利用大量建築運轉推演數據,在設計的階段評估能耗和減碳效益、分析營運成本、10年以上的未來風險控管等。台灣要達到淨零轉型的目標,數位雙生勢必有更多發揮空間。

串聯影像!打造智慧防護網

聰泰科技總經理林宏沛介紹自己是非常專注影像的公司,產品應用也很廣泛。關於智慧城市,它的難處在於並非單一場景,而是多線作戰,可以分成機場、港口、交通、文化與公共、偏鄉與山區、災難與應變共6個類別。

事實上,許多地方已經布滿鏡頭,包括類比攝影機、網路攝影機、監控錄影機等,但影像分散而且缺乏即時AI判斷能力,而邊緣運算即是解方。因為這些影像全部傳回到伺服器的成本太高,如果使用邊緣計算,讓AI即時在前端就處理,重要資訊再傳往後面的中控系統,而串聯其間的動作,就是聰泰的強項。

林宏沛提出4大邊緣AI平台結合3套軟體,適用無人機巡檢等場景。聰泰很巧妙地結合電機、資工和數學這3個領域的專家,一起優化平台,使得每個影像都能看清楚,而且立刻有所行動。聰泰結合輝達AI技術,將使邊緣運算的成績更亮眼,對智慧城市的發展也更有貢獻。



資料來源:https://www.wealth.com.tw/articles/80bcd10b-1109-4a12-ba8f-024a2856bcbc



2025/08/28
關稅與匯率夾擊 經部多管齊下支持出口供應鏈

經濟部啟動「出口供應鏈支持方案」,協助受影響產業減緩美國對等關稅衝擊。(資料照)經濟部啟動「出口供應鏈支持方案」,協助受影響產業減緩美國對等關稅衝擊。(資料照)經濟部協助中小企業應對美國關稅變局

為減緩美國對等關稅衝擊,經濟部啟動「出口供應鏈支持方案」,協助受影響產業調整體質,本月7日全面受理,4項協助措施包括「外銷貸款優惠保證加碼」、「中小微企業多元發展貸款加碼」、「研發轉型補助」及「爭取海外訂單」;另為避免匯率侵蝕企業營運獲利,也與銀行合作推出「遠期外匯避險優惠方案」。

經濟部表示,外銷貸款優惠保證和中小微企業貸款加碼措施,申請資格上凡是今年一定期間的營收相較去年同期、去年下半年月平均,或今年1至2月平均衰退達10%,皆可申請。

研發轉型補助 中小企業每家最高500萬

外銷貸款優惠保證加碼部分,中小微企業保證額度每家6,000萬元、保證成數9.5成,並加碼減免保證手續費最長2年;非中小微企業保證額度每家1億元、保證成數8至9成。

中小微企業貸款加碼部分,針對員工30人以下的中小微企業提供利率最高2.22%、貸款額度最高3,500萬元。貸款250萬元內提供每家業者1.5%的利率減碼,為期6個月,且提供最低9成的信用保證,貸款100萬元內保證成數一律10成。另,員工超過30人且營收下滑超過15%者,則可申請「振興專案貸款」,提供同等貸款額度與優惠條件,協助企業維持營運彈性。

研發轉型補助部分,針對製造業提供研發創新及設備汰舊換新補助,個案補助(限中小企業)每家最高500萬元,產業聯盟最高4000萬元,補助範疇包含雙軸轉型、技術加值、跨域整合及行銷協助等。另加碼全新設備購置費編列上限40%,用於購置研發、檢測及生產相關全新設備,透過技術升級來維繫產業競爭力,經濟部研擬將設備補助上限提高至50%。

協助企業全球布局 單一企業最高補助500萬

爭取海外訂單部分,單一企業補助每家最高500萬元,2家以上聯合申請補助最高2,000萬元,補助標的包括在海外新設展示中心、服務(維修)中心及發貨倉庫等實體據點,或新增代理商、經銷商等契約,協助企業布局全球,爭取訂單。

另,針對匯率風險,經濟部結合中小企業信用保證基金及公民營銀行,推出「協助中小企業取得避險額度信用保證措施」,針對申辦外銷貸款且有預售遠期外匯避險需求的中小企業,額外提供最高6000萬元避險交易保證額度,保證成數一律10成,並全面免收保證手續費。

經濟部補充,合作銀行不加收手續費及保證金,並提供優惠匯率,以低門檻、低成本、低風險方式協助中小企業進行匯率避險,減輕財務負擔,並避免外銷利潤遭匯率波動侵蝕,目前已有第一銀、台企銀及玉山銀參與,後續將有更多銀行加入。經濟部也提供免付費諮詢專線「0800-280-280」, 並設網頁專區(https://assist.nat.gov.tw/),供業者查詢最新訊息。


資料來源:https://ec.ltn.com.tw/article/paper/1721475



2025/08/28
對等關稅衝擊 勞部祭出多項支援措施

勞動部為提升技能及促進就業提供的支援措施勞動部為提升技能及促進就業提供的支援措施「關稅海嘯」衝擊勞工就業穩定,勞動部協助勞工與企業共渡難關。(中央社資料照)「關稅海嘯」衝擊勞工就業穩定,勞動部協助勞工與企業共渡難關。(中央社資料照)

面對美國對等關稅、匯率波動等多重國際經濟變局,國內特定產業鏈已感受到壓力。為防此波「關稅海嘯」衝擊勞工就業穩定,勞動部依「因應國際情勢強化經濟社會及民生國安韌性特別條例」,於8月13日發布「因應國際情勢支持勞工安定就業辦法」,涵蓋「提升技能」、「穩定就業」、「促進就業」3大面向,同時公告「強化版僱用安定措施」,給予9大產業勞工具體支援措施,協助勞工與企業共渡難關。

勞動部長洪申翰強調,為避免企業因訂單減少而裁員,讓勞工落入失業的困境,這次推出方案以「穩定在職」為首要目標,透過多元且強化的支持手段,降低外部環境對就業市場的衝擊。

薪資補貼提高 減班休息最多領12100元

這一系列措施整合勞動部現有方案資源,涵蓋「提升技能」、「穩定就業」、「促進就業」三大面向,從給予減班休息勞工薪資補貼,到利用空檔進行技能再培訓,再到協助失業勞工重返職場,期望建構一套完整的支援體系。

其中,回溯至8月1日實施的「強化版僱用安定措施」,讓被迫減班休息的勞工維持穩定收入。考量對等關稅「20+N」將嚴重衝擊製造業,因此適用對象從原有的「橡膠製品製造業」、「機械設備製造業」、「其他運輸工具及其零件製造業」,擴大至「食品及飼品製造業」、「紡織業」、「塑膠製品製造業」、「金屬製品製造業」、「電力設備及配備製造業」及「汽車及其零件製造業」共9產業。

勞動部表示,強化版措施重點在於大幅提升薪資補貼,過去補貼是按勞工減班休息前後「薪資差額50%」計算,每月最高領取8,700元,為加強保障勞工的生活,新制將補貼比率提高至薪資差額70%,每位勞工每月最高可領12,100元。

鼓勵勞工參加職訓 可同時請領訓練津貼

此外,勞動部鼓勵勞工與企業將減班休息的空檔,轉化為提升技能的黃金時期。減班休息的勞工若參加職業訓練課程,可依據參訓時數,申請以「每小時最低工資」計算的訓練津貼,且新制打破過往的限制,允許勞工同時請領「僱用安定措施的薪資補貼」與「訓練津貼」,期望提升參訓意願。兩項津貼合併領取的總額,以不超過減班休息前的薪資差額為限。

至於其他訓練獎勵措施,還包括勞動部鼓勵受影響的企業為員工規劃內部訓練計畫,只要企業在辦訓期間維持至少9成的僱用規模,並給予勞工不低於最低工資的薪水,即可申請訓練費用補助。

若是15至29歲的失業或待業青年,參加「產業新尖兵計畫」等訓練課程,除訓練費用補助外,還可申請每月最高1萬元「訓練獎勵金」,引導青年投入國家重點發展產業。除穩定在職員工,勞動部也針對已失業勞工、初次尋職青年及微型創業者,提供一系列促進就業與創業的協助措施。



資料來源:https://ec.ltn.com.tw/article/paper/1721476



2025/08/26
首善之都房市成交量回來了 月增10.11%,惟價格下滑
2025年5月台北市不動產買賣交易量與總額比較

2025年5月台北市不動產買賣交易量與總額比較

台北市政府地政局25日公布最新數據顯示,首善之都台北市5月交易件數月增10.11%,供給少、剛性需求還在,且買盤往相對低價產品移動,是主要原因,不過價格方面,欲振乏力,住宅價格指數月跌0.44%,大樓、公寓、小宅全數下跌,其中公寓已連八月下跌,小宅也連三跌,每坪均價跌破8字頭。


北市政府地政局「2025年8月動態月報」指出,根據實價登錄資訊統計,北市房屋5月成交件數599件、月增10.11%,成交量有回穩現象,惟較前一年同期仍大減50.7%。

《住展雜誌》發言人陳炳辰分析,高房價的台北市對於購屋客戶來說,現階段無意願出手追高,買盤多集中在中低價位區域,單價表現開始調;進入下半年後,雖然松山、大安區還有每坪200萬元的新案將登場,不過多屬於豪宅產品,買盤多還是青睞相較低價產品,例如單價100萬~120萬元的產品,每坪均價水準預期將維持在盤整走弱格局。

地政局指出,全市實價登錄5月成交總金額約169.96億元,月減8.97%、年減47.1%;5月住宅價格指數降至128.06,月跌0.44%,較前一年同期上升0.21%。

地政局指出,目前標準住宅總價2,029萬元,標準住宅單價每坪64.62萬元。其中大樓住宅價格指數139.12,月跌0.27%;公寓住宅價格指數112.36,月跌0.72%;小宅住宅價格指數129.54,月跌0.3%,三大類型住宅產品都同步下跌。觀察全台北市、大樓、公寓及小宅之月線、季線及半年線趨勢,除小宅的半年線微漲外,其餘皆下跌。

代銷業分析,中央銀行第七波不動產信用管制持續醱酵,不動產放款集中度具體量化改善方案應會滾動式檢討,執行到年底不致有鬆綁空間,房貸大餅在交屋潮釋出之際,排撥壓力短期內也不致完全紓解,客戶出手猶豫期已比去年最高峰要拉長許多,短期內不易見到成交放量的榮景。



資料來源:https://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250826000180-260210?chdtv



2025/08/21
精誠董座林隆奮專訪/四大引擎齊發 將化身數位轉型設計師

台灣資訊服務業龍頭精誠今年AI、雲端、資安與ESG四大引擎齊發,其中,AI是最火熱的成長引擎,在董事長林隆奮領軍下,精誠將化身客戶的「數位轉型設計師與策略規劃師」。

林隆奮認為,未來每一家企業都會擁有一個AI代理平台,囊括上百種AI代理服務,全面滲透各部門營運,「AI之間的溝通會愈來愈無法想像」。林隆奮日前接受本報專訪,以下為訪談紀要:

扮演小衛兵 主動防禦駭客

問:今年進入AI代理(AI Agent)元年,精誠也推出四大AI創新服務,將扮演什麼角色?

答:每一家公司都要找到自己的AI定位,精誠不是打造平台的公司,是從主要領域(domain know-how)切入,協助打造每個行業需要的AI代理人,透過串連工作流程,定義AI代理所需的能力。

這樣的AI代理人是「以終為始」,以結果為導向,驅動中間過程的行動,會自動搜尋不同的API或大語言模型,甚至AI代理與AI代理之間,功能若不同,就會去召喚另一個AI代理。

這是相當複雜的行動過程,很適合精誠的公司定位。過去百工百業的SI(系統整合),只有做到後台的BI(商業智慧),現在從後台走向前台,前台朝AI發展,AI又需要軟體數據化,這也是精誠的核心。簡單來說,現在的AI不能沒有SI,SI不能沒有BA(商業分析)。

精誠的核心能力是「五服」,包括軟體服務、資料服務、雲端服務、資安服務與維運服務,都會走向AI化。以資安為例,資安沒有AI是不可能的,可透過AI協助防駭、解駭等。AI產生病毒,也是用AI去對抗病毒,以後是「AI跟AI在打仗」,在資安領域,AI代理化身每天自動搜尋網路設備環境的小衛兵,主動防禦,不是被動等到駭客攻擊才進行防禦。

現在幾乎所有客戶都會詢問AI代理該怎麼做,需求由客戶自己提出,精誠知道客戶需要什麼用戶體驗後,再結合SI、BA與AI能力,幫助客戶開發專屬AI代理。

精誠從垂直、水平等層面找出客戶在生態系中的核心價值,協助其以軟體串聯數據,讓決策者可以看見客戶需求後提升關鍵決策力,推動營運成長。每個企業都需要一家像精誠這樣的長期策略夥伴,因為現在沒有一家企業可以找到足夠的雲端、資安、軟體或數據等各類人才來解決問題。

問:生成式AI技術快速演進,怎麼看未來幾年可能的AI應用場景?

答:就像現在的應用程式商店(App Store)一樣,未來每家公司都有一個AI代理平台,平台中可能囊括100至200個AI代理服務,每個部門都會有屬於自己的AI代理,與過去的應用程式商店差別在於,App是被動的、AI代理則是主動的。

輝達執行長黃仁勳曾提到,AI競賽是一場無止盡的競賽。就像賽車一般,有可能這一圈他超前、下一圈換你超越他。AI競賽是持續迭代、不間斷的,需要持續投入資源,不是說今天贏了,就會永遠是贏家。

整合生態系 提供解決方案

問:去年AI應用服務已為集團帶來上億元商機,今年AI業務營運前景?

答:精誠的定位就是協助百工百業在數位轉型、AI化過程中打造第二條成長曲線。不只是SI,更已變成客戶的數位轉型設計師與策略規劃師,擁有生態系整合能力,可提供一站式解決方案。

過往傳統IT時代,沒有社群、沒有跨領域API,更沒有客製化需求,就是一台機器在地端運作,不需要上雲端,只要在地端IT上建立幾個功能,任務就完成了,不會跟其他設備連線,自然也沒有病毒、資安等問題。

未來進入AI代理時代,AI代理會到處亂跑,可能跟同公司的AI代理相互溝通,也可能跨公司跟其他開源的AI代理溝通,AI之間的溝通會愈來愈無法想像。

這也是為什麼大家在討論Open API,未來開源的力量會愈來愈大,資源共享。「你寫過的程式我可以用,你犯過的錯誤我可以避免」,這樣就會愈來愈進步。我很樂觀看待開源,因為這是好事,會幫助產業成長動能。

在既有商機基礎,AI可能再為企業帶來10~20%新商機,若企業不跟著技術演進,在既有商機受時代演進而萎縮時,客戶也就不需要你了。未來時代不變的是有更多API,數據型態愈來愈多元,各種設備都會吐出資料、行為數據,需要靠不同API串起,AI代理或物聯網愈多,要連結的愈來愈多。

經常會改變的則是軟體會重新被定義,軟體型態將愈趨多元與豐富,可能包括開源/閉源、雲端/地端的軟體等,未來要讓AI更簡易化就是走向MCP(Model Context Protocol,模型上下文協定),增進不同產業或同一產業的連結與價值。

永續經營 滾動進步

問:近來客戶導入AI意願是否明顯提高?

答:大部分客戶覺得AI就是未來,預算都往AI走,有些企業認為若不朝AI發展,營運過程中將產生焦慮感,擔憂因此導致生產率下滑。

AI一定要有數據,數據一定要有軟體蒐集,蒐集完一定要AI化,這是三件事,這是精誠的核心能力。目前針對AI編列預算的還是以大型企業居多,大部分公司知道AI的重要性,但不知道如何下手。

從客戶產業來看,現在銀行或金控業也會要求要開發AI代理,監控資安、合規、定期比對法規等。

製造業方面,可善用AI來定義規格,不是硬體面向的製造原物料等規格,而是數據流動到應用功能規格,包括監控生產數據、良率,或是協助不同部門間進行協作,以產出符合客戶訂單。

精誠透過進入「五服」,驅動現場設備運作,現在每家企業的營運已經不只是ERP(企業資源規劃)、CRM(客戶關係管理)這些系統,而是包括所有人力數據、訂單數據、財務數據等產生的交融與協作。

問:碳管理產品今年展望?

答:很多客戶已續約,海外市場也有客戶有興趣代理,ESG將來業績要成長,應該是以協助企業走向綠色企業為動能。若企業走向綠色企業,就能降低籌資融資成本,未來精誠也會在ESG服務中加入一些評等、產業中排名等內容,在ESG生態經營上,精誠一直在持續滾動進步。

問:今年AI、雲端服務、ESG與資安等四大引擎,哪個動能特別強?目前營運是否受關稅影響?

答:四大領域動能都很強勁,雲端跟資安一直以來表現都很好,今年也持續強勁;若從預算比例看,今年AI相關業務成長幅度會更大,今年整體營運也會成長。

關稅對資服產業來說是間接影響,因擔憂不確定性高,客戶在預算成本的控管及投資力道上,就會受到一些影響,精誠目前核心客戶包括政府單位、金融業或半導體大廠等,受到的影響較少。




資料來源:https://tw.systex.com/news_250818/




2025/08/21
台達電AI感測機器人 首亮相

虛實整合打造智能工廠

台達電展示協作機器人、數位雙生產線與智能倉儲物流等完整解決方案,並首度亮相AI感測機器人。圖/楊絡懸

台達電展示協作機器人、數位雙生產線與智能倉儲物流等完整解決方案,並首度亮相AI感測機器人。圖/楊絡懸


台達電AI智造方案重點整理

台達電AI智造方案重點整理


台達電以「AI賦能,創變永續智造」為主軸,參與2025台北國際自動化工業大展,展示協作機器人、數位雙生產線與智能倉儲物流等完整解決方案,並首度亮相AI感測機器人。台達機電事業群總經理劉佳容指出,在地緣政治、關稅與碳稅壓力下,製造業勢必走向分散製造與集中管理,而台達透過自動化與AI技術協助產業轉型,數位雙生應用更能優化生產流程,從設計、打樣到調整,時程可縮短約兩成。


劉佳容表示,面對人才短缺與少量多樣的需求,協作機器人與彈性產線有助降低人力依賴並支援客製化,尤其自動化設備在不同地區的成本差異不大,即便在高工資市場,也能維持供應鏈效益。由於台達電解決方案多以B2B業務為重,受消費市場波動影響有限,亦形成相對優勢。

此次展會焦點為亞洲首展的AI感測協作機器人。EMEA區機電事業群資深總監梅耶羅莎(Michael Mayer-Rosa)說明,該機器人具備語音與視覺辨識能力,只需下達口令即可自動生成路徑,完成夾取任務,免除傳統編程;負載範圍涵蓋6~30公斤,適用於電子組裝、汽車與物流搬運等場景,並可結合NVIDIA Omniverse平台進行高擬真模擬,提升開發與部署效率。

在電子組裝領域,台達電展示「虛實整合智造示範線」,以數位雙生平台DIATwin進行虛擬打樣與參數優化,搭配整線管理系統Line Manager作為IT/OT溝通樞紐,能同步整合生產帳料、監控與配方管理,協助降低成本,加速產線在地化落地與新品導入。

倉儲物流方面,台達機電事業群處長楊家瑋指出,AI智能無線解決方案(WAX)可依據移動設備位置自動調整Wi-Fi AP連線,確保AGV、AMR等搬運車裝置移動不中斷,並透過AI模擬減少人工布建成本,智慧倉儲系統DIAWMS則能精準掌握物料位置與流向。在能源補給上,MOOVbase充電系統可同時支援三台工業車輛,無線充電方案涵蓋1~30kW功率,效率高達95%,遠優於傳統充電僅八成效率水準,並減輕能量損耗與熱管理壓力。



資料來源:https://www.ctee.com.tw/news/20250821700070-439901



2025/08/18
金龍海嘯將滿周年 房市現窒息量 觀望買氣濃

限貸令鬆綁、建商降價讓利,有望成解凍藥引

據《住展雜誌》調查,北台灣都會區預售屋及新成屋市場第二季平均銷售率下探至20.5%,較去年第三季幾乎腰斬。圖/本報資料照片

據《住展雜誌》調查,北台灣都會區預售屋及新成屋市場第二季平均銷售率下探至20.5%,較去年第三季幾乎腰斬。圖/本報資料照片

北台灣各季度新案平均銷售率

北台灣各季度新案平均銷售率


去年第三季央行祭出第七波不動產信用管制,被房產業稱為「金龍海嘯」的政策打炒房,實施即將屆滿周年,對房市的殺傷力,可說是與日俱增。


據《住展雜誌》調查,北台灣都會區預售屋及新成屋市場單季平均銷售率,從去年第三季金龍海嘯伊始的44.5%,逐季下探,去年第四季銷售率剩30.5%,今年第一季已掉到26.7%。今年第二季除政策緊縮、房貸排隊潮未解外,更殺出美國對等關稅和新台幣匯率急升等程咬金,買氣觀望氣氛更凝重,銷售率再下探至20.5%,較去年第三季幾乎腰斬;房市買氣急凍,不少新案單周平均業績,竟已「零成交」,呈現窒息量,市況已不可同日而語。再看今年第二季國泰房地產指數,全台30天平均銷售率已掉到6.37%,創下近16年新低點。

值得注意的是,全台有高達82%的預售新案30天平均銷售率不到1成,銷售率10%~15%的只占11%,20%以上僅剩6%。

住展發言人陳炳辰表示,去年919央行禁止任意使用寬限期的重大打房措施,加上銀行房貸水位達上限,對房市在實質貸款面與後續發展信心面帶來雙重打擊,投資客群也因貸款資金缺口減少購置預售屋,加上對未來信心不足,房價也確實偏高,造成這波房市買氣衰退。

陳炳辰分析,這股窘態延續到2025年,又遇總體經濟貨幣大戰與美國關稅波動,資金更難以冒險布局不動產,房產投資買盤、高端資產族群都縮手下,自然重挫買盤。展望後市,陳炳辰認為,若銀行房貸仍持續緊縮,央行也未鬆綁對投資族群的限貸政策,加上國內大環境不景氣,不再有企業投資擴廠利多,預期不動產前景堪慮。整體房市冷氣團已籠罩近一年,陸續傳出建商停工的壞消息,難以順利核貸交屋又等不到買氣,房市烏雲籠罩到明年都不意外,現在只等大建商開出降價讓利的第一槍。




資料來源:https://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250818000151-260202?chdtv




2025/08/18
繳2萬租金卻住得不舒服?租屋族居家困境大揭密

收納是租屋族永遠的課題,可用最精簡的預算,換來最大的生活彈性。(圖/特力屋提供)

收納是租屋族永遠的課題,可用最精簡的預算,換來最大的生活彈性。(圖/特力屋提供)

每個月交出大筆租金,卻只能住在陰暗、擁擠又不好收納的小套房,這樣的情境是許多外宿上班族與學生的日常寫照,尤其這兩年通膨壓力不退,生活成本節節上升,讓租屋族的空間與品質被層層壓縮,就連最基本的舒適感也成了一種奢求。

根據行政院主計總處資料,截至2025年6月,台灣整體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年增率為1.37%,其中「居住類」與「食物類」支出漲幅居高不下,房租指數來到108.8,住宅維修指數達114.17,雙雙創下歷史新高,即使選擇租屋、不背房貸,也無法逃過房價上漲帶來的生活壓力,在雙北與新竹等租金熱區,平均一間不到十坪的套房,每月租金就超過2萬元,再加上水電、網路、交通與外食支出,租屋族每個月能用來改善生活的預算所剩無幾。

INK鐵線收納系列為居家收納提供靈活且便利的解方。(圖/HOLA提供)INK鐵線收納系列為居家收納提供靈活且便利的解方。(圖/HOLA提供)

租屋不能釘牆沒關係 聰明收納與設備升級正夯

儘管如此,越來越多年輕人仍不願「將就過活」,在不能裝修、不能釘牆的租屋空間裡,他們反而更懂得透過小道具、小家電與聰明收納方式,為日常增添舒適與秩序感,逐步建立屬於自己的生活風格與節奏。

租屋處未必都有獨立廚房,但簡易小家電與多功能鍋具,仍能讓生活變得更自主。(圖/特力屋提供)租屋處未必都有獨立廚房,但簡易小家電與多功能鍋具,仍能讓生活變得更自主。(圖/特力屋提供)

最常見的改造起點就是燈光,許多租屋空間天花板僅配置一盞冷白光吸頂燈,缺乏溫度也無法調整明暗,近年興起的LED吸頂燈、立燈與磁吸燈,成為租屋族改善氛圍的第一選擇,不僅免打孔、安裝簡單,也可調整色溫與亮度,依情境切換閱讀燈、夜燈與主燈,讓下班後的房間不再只是「可以住」,而是「願意待」,而炎熱夏季讓許多小坪數空間悶熱難耐,結合照明與通風的吊扇燈成為另一項熱門選物,不少租屋族表示,吊扇燈不但節省空間、一機兩用,也能有效循環空氣,搭配開窗或移動式冷氣使用,室內溫度能降好幾度,「整間房都輕鬆多了」。

「REAL環保多功能衣架」兩側還貼心保留C型掛勾,細肩、吊帶、甚至褲子都能穩妥掛放。(圖/HOLA提供)「REAL環保多功能衣架」兩側還貼心保留C型掛勾,細肩、吊帶、甚至褲子都能穩妥掛放。(圖/HOLA提供)

而租屋最讓人頭痛的,其實是「東西不知道要塞哪」,狹小空間若沒有良好收納規劃,生活用品幾天內就會亂成一團。特力屋、HOLA與IKEA等家居通路業者觀察到租屋族的痛點,陸續推出免釘牆壁掛架、無痕掛鉤、三層收納車、掀蓋式儲物椅等,協助住戶在不破壞牆面與櫃體的前提下,完成垂直收納、分層儲物,甚至機能整合,像是HOLA的INK壁掛系列,主打免釘固定、模組彈性搭配,能自由貼在牆面、櫃門或浴室磁磚上,不占地又方便更動;IKEA經典款RÅSKOG三層推車,則成為許多人從租屋期一路使用到成家的萬用收納,從廚房鍋具、書桌文具、衛浴瓶罐到寵物用品都能一車搞定。還有適合櫃底延伸的夾式網籃、抽屜補充架與掀床收納設計,也成為小空間放大的主力工具。

除了住起來要順,吃起來也要省。物價上漲連鎖效應下,越來越多人選擇三餐自煮,從自己準備早餐、帶便當上班,到假日煮麵、炒菜解決外食疲勞,儘管租屋處未必都有獨立廚房,但簡易小家電與多功能鍋具,仍能讓生活變得更自主,像是兩人份小電鍋、導熱快速的平底深鍋、快煮壺與氣炸鍋等,都成為入門裝備,IKEA近期統計顯示,365+系列鍋具、保鮮盒與馬克杯等實用商品,在租屋年齡層購買率持續升高,代表「廚房不大照樣能煮」的概念已逐漸普及,而保鮮盒、分隔盤與可堆疊儲物組合,也讓冰箱與小櫃子能更有效利用空間,不再有「一煮就亂、一放就爆」的窘境。

近年來居家品牌觀察到,租屋市場已不再是「便宜、簡單就好」的市場,反而變得多元且精打細算。(圖/特力屋提供)近年來居家品牌觀察到,租屋市場已不再是「便宜、簡單就好」的市場,反而變得多元且精打細算。(圖/特力屋提供)

通膨壓力居高不下 租屋生活成「被壓縮」日常

另一項生活中最容易忽略、但升級感最強的項目,是浴廁設備,過去租屋族多將就使用原本配置的老舊馬桶與蓮蓬頭,但現在越來越多人願意添購免治馬桶座、強效花灑、快速乾濕分離設備等,來提升每日的如廁與洗澡體驗。特力屋觀察,近年免治馬桶座熱度持續增溫,其中不少商品採快拆設計,無須改管即可安裝,更能隨著搬家帶著走,深受租屋族青睞。

用水品質同樣成為在意健康族群的基本門檻,由於租屋處通常無法改動原管線,許多人改用可重複濾芯、更換簡單、無需插電的小型淨水設備,不僅對空間無額外負擔,也不用擔心搬家後不能使用,成為不少人新居落地後首購的設備之一。

窗簾與布織品也是打造「住得舒服」的關鍵角色,從阻光、隔熱、抗菌等功能出發,到顏色、布料、垂墜感等細節搭配,不同租屋族會根據生活節奏挑選適合的窗簾種類與質感,有人希望一覺好眠,選擇全遮光厚布簾搭配耳塞與地毯;也有人偏好自然採光,用白色調光簾與百葉窗營造北歐感空間;還有設計師指出,抱枕、地墊、床罩與窗簾色調統一後,視覺風格也會穩定許多,對心理壓力有實質緩解效果。

保鮮盒、分隔盤與可堆疊儲物組合,也讓冰箱與小櫃子能更有效利用空間,不再有「一煮就亂、一放就爆」的窘境。(圖/IKEA提供)保鮮盒、分隔盤與可堆疊儲物組合,也讓冰箱與小櫃子能更有效利用空間,不再有「一煮就亂、一放就爆」的窘境。(圖/IKEA提供)

近年來居家品牌觀察到,租屋市場已不再是「便宜、簡單就好」的市場,反而變得多元且精打細算,年輕租屋族群在受限預算下,反而更懂得掌握空間優化與生活便利的平衡點,從無痕式收納設計、機能整合家具,到快拆式家電與軟裝搭配,用最精簡的預算,換來最大的生活彈性。

儘管租屋空間有限,透過精準收納靈活應用,生活品質一樣不打折。(圖/IKEA提供)儘管租屋空間有限,透過精準收納靈活應用,生活品質一樣不打折。(圖/IKEA提供)



資料來源;https://estate.ltn.com.tw/article/25224



2025/08/15
經營困難 新北17家觀光工廠退場

新北36家觀光工廠及產業文化館,近年退場有17家,平均經營觀光服務時間約為7年,影響投入輔導資源的效益。市府經發局表示,未來如業者有意回歸產業觀光行列,也將協助輔導轉型及品牌行銷。

不少親子客、旅遊團會到觀光工廠遊賞,但近年遇疫情、缺工等考驗,觀光工廠經營難度增加。為協助觀光工廠吸引人潮,經發局2022年至2024年委託廠商辦理觀光工廠及產業文化館行銷推廣委託專業服務案。

新北審計處指出,受過轉型輔導成功的觀光工廠,或是產業文化館,平均經營觀光服務約7年退場,質疑影響投入輔導資源效益。另,經發局整合觀光工廠及產業文化館共同行銷宣傳,但部分行銷活動的場館參與率未達8成,配合活動場館及消費者對部分活動滿意度也未達8成。

經發局回應,推動「產業觀光輔導計畫」,透過主題企畫、場域動線規畫及空間展示設計等經營輔導,協助傳統產業轉型為兼具觀光特色的據點。每年均辦理觀光工廠輕旅行等系列行銷活動,除政府提供輔導資源外,也有賴企業決策者經營轉型決心。

經發局說,近3年各縣市多有觀光工廠退場,大環境改變是業者選擇退出原因,如市場通路多元、企業改革、經營重心轉移。


資料來源:https://udn.com/news/story/7323/8940493?from=udn-catelistnews_ch2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目錄

  • 房地產新聞
  • 產業經濟新聞
  • 區域相關新聞
  • 園區快訊
  • 公司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