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com

最新消息

  1. 首頁
  2. 最新消息

2018/05/02
汐止區大同路,勤樸大臻附近銀行、郵局
陽信銀行  汐止分行   新北市汐止大同路一段175號1~2樓(經緯大樓)

彰化銀行  汐科分行   新北市汐止區大同路一段217號(華鎮生活家)

玉山銀行  汐止分行   新北市汐止區大同路一段237號(台灣科學園區)

華南銀行  樟樹灣分行 新北市汐止區大同路一段276號(世紀經貿大樓)

第一銀行  汐止分行   新北市汐止區大同路一段280號(樟樹灣大樓)

土地銀行  汐止分行   新北市汐止區大同路一段306之3號(亞太經貿中心)

第一銀行  汐科分行   新北市汐止區大同路二段133號(遠東科技中心)

台灣銀行  汐止分行   新北市汐止區大同路二段175號(遠東科技中心)

國泰世華  汐止分行   新北市汐止區大同路二段196號(國泰人壽大樓)

中國信託  汐止分行   新北市汐止區大同路二段210號(寰宇首席大樓)

星展銀行  汐止分行   新北市汐止區大同路二段231、233號(甲山林天廈)

永豐銀行  汐止分行   新北市汐止區大同路二段508、510號(百神米蘭大樓)

汐止樟樹灣郵局       新北市汐止區大同路一段322號


勤樸大臻,售價每坪24~26萬元

租金每坪500~700元,請洽廠辦租售專家瑞光不動產



勤樸大臻0952-783-709李訢煒





2018/05/10
台鐵汐科站對面的勤樸大臻-公車路線
605 公車              汐止-台鐵汐科站(勤樸大臻)-台北車站
605副公車           汐止-台鐵汐科站(勤樸大臻)-松山車站
668 公車              汐止-台鐵汐科站(勤樸大臻)-公館
629公車               汐止-台鐵汐科站(勤樸大臻)-南松山
711公車               汐止-台鐵汐科站(勤樸大臻)-圓環
藍22                    汐止-台鐵汐科站(勤樸大臻)-南港花園社區
F912B                 汐止-台鐵汐科站(勤樸大臻)-
F913                   汐止-台鐵汐科站(勤樸大臻)-
內科通勤專車7    汐止-台鐵汐科站(勤樸大臻)-內湖科技園區
1191                    基隆-台鐵汐科站(勤樸大臻)-中崙
955                      汐止-台鐵汐科站(勤樸大臻)-捷運劍南路站
919                      五堵-台鐵汐科站(勤樸大臻)-捷運忠孝復興站
1032                    基隆-台鐵汐科站(勤樸大臻)-板橋
1191                    基隆-台鐵汐科站(勤樸大臻)-中崙
2021                    瑞芳-台鐵汐科站(勤樸大臻)-板橋

勤樸大臻,售價每坪24~26萬元;租金每坪500~700元,請洽勤樸大臻0952-783-709李訢煒
廠辦租售專家瑞光不動產




2021/01/26
台中建商信心強 百億案傾巢出
根據台中市不動產開發公會最新統計資料,台中房市2020年總推案金額高達3,050億元、年增率近一成,創27年來的推案新高!不僅整體推案金額大爆發,且個案頻傳銷售佳績,更加激勵建商推案信心,因此2021年百億大案傾巢而出。
 
單是豐邑、寶輝、由鉅、總太地產等四家建商推出的五大建案,總銷金額預估超過800億元,預期2021年總推案金額將欲小不易。
 
其中,豐邑機構預計將於台中七期與東區,分別推出商辦、店鋪與住宅產品案,雙建案合計總銷金額上看500億元,最快今年上半年進場;此外,由鉅建設七期府會園道案、寶輝中科案、總太地產北屯區「心之所向」案,上述單一個案,總銷金額均超過百億元。
 
豐邑機構總經理邱崇?表示,自從中美貿易戰之後,台商紛紛返台投資設廠,加上疫情升溫、宅經濟發酵,在家辦公將成為常態,豐邑機構看好台中商辦產品市場,將於不同區域推出不同的商辦產品。
 
其中,位於七期市政路、河南路口近2,500坪「新六」土地,規劃將打造為地下10層、地上51層的商辦大樓,預期將成為台中最高的摩天商辦大樓。邱崇?說,產品坪數規劃100坪以上,每坪單價60萬元起,預估總銷在250億至300億元,也是台中推案金額最大的商辦大樓案,目前正在申請建築執照,最快第二季進場。
 
邱崇?強調,七期新市政中心是中台灣政經核心、豪宅林立,新光三越與大遠百兩大龍頭百貨,去年合計締造356億元的新高業績,吸引國際級企業爭相進駐七期卡位。
 
以位於市政路的「豐邑A8市政核心大廈」為例,目前出租率高達九成,每年貢獻近3億元的租金收益,有金控集團開價120億元想收購整棟商辦大樓,惟豐邑機構還在評估。
 
此外,邱崇?表示,位於台中市東區台糖湖濱園區(進德路、樂業二路)的3,560坪土地,鄰近台中火車站、大魯閣新時代購物商場、日本三井LaLaport休閒購物中心,因此產品規劃集結店鋪、商辦、住宅;住宅與商辦主力坪數25~50坪,鎖定SOHO族,每坪單價4字頭起跳,總銷達200億元。該案不僅創東區房價新高,且單一個案總銷金額同樣創東區新高。


資料來源: https://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210126000198-260204?chdtv


2021/01/26
北市高薪族買房 最愛大安區
一般認為北市富人買房首選大安、信義區,根據金融聯合徵信中心房貸資料,去年年收入400萬元以上民眾在北市貸款買房以大安區最多,但二、三名為中山、內湖區。信義區排到第六。
 
屋比房屋總監陳傑鳴表示,近年房市買氣回溫,主要是剛性自住買盤,尤以首購居多。富人投資置產相對有限,而且大多只想殺低承接。信義區高級住宅集中在信義計畫區,雖有不少物件求售,但賣方讓步有限,因此富人出手相對有限。
 
根據屋比房屋統計最新聯徵中心資料,去年前三季年收入逾400萬元民眾在北市貸款買房有972件,三個行政區件數破百,大安區177件最多,其次依序為中山區137件,內湖區126件,以及士林、松山、信義、中正、文山、北投、南港、萬華、大同區。
 
一般認為會名列前茅的信義區,前三季僅66件,排名第六,讓人意外;而內湖區擠入前三名,文山區打敗北投、南港,排到第八名,出人意料。
 
陳傑鳴分析,大安區為天龍國的天龍區,區內仁愛路、敦化南路林蔭大道、大安森林公園一直是富人首選置產區,買屋件數長期穩居第一。中山區除大直重劃區外,朱崙街、長春路、中山北路沿線對有錢人也具吸引力。
 
內湖區主要受惠兩大科學園區。內科近年不少內科高階主管為上班方便,在大直重劃區置產,或買在港墘站、內湖站一帶高級住宅。
 
另一個是南港經貿園區。陳傑鳴表示,經貿園區和內湖一橋之隔,園區有不少高級住宅,但不少高收入族群會到附近的內湖四期、五期、葫洲站購屋,也推升不少內湖富人買房件數。
 
陳傑鳴表示,台北房價高漲,蛋黃區房子動輒三、四千萬元,年收入百萬元以上也未必能負擔。觀察年收入百萬元的族群,有逐漸往市郊區移動趨勢,其中內湖就是受惠區域。
 
以去年前三季來說,年收入百萬元以上貸款買房者共6,666人,其中有1,023人買內湖,比中山區的855人與大安區749人多,內湖正在快速成為北市的新興富人區。


資料來源:https://money.udn.com/money/story/5621/5203418


2021/01/26
中和好市多土地 51億售出
根據實價登錄網資料顯示,新北市中和好市多土地在去年1月以總價51.18億元賣出,換算每坪土地單價80.03萬元,買方為板信劉家旗下的興輝建設;房產專家表示,不管是廠房或是住宅產品,中和地區都有強勁的需求,建商只要有機會將工業用地變更為住商用地,未來全區造鎮規模至少百億元起跳。
 
房產專家表示,茂德集團接手頂新新北市三重新燕廠土地後,成功將該地從工業區變更成為住商用地,當初砸下逾130億元買下1,381坪土地,今年該案將推總銷逾400億元新案,外界估算開發獲利至少百億元以上;另外,冠德在2012年以29.8億元接手太子汽車三重廠土地,今年將推出總銷破百億元新案。
 
房產專家分析,從茂德三重新燕土地案、冠德太子汽車案來看,只要興輝建設購入的中和好市多土地能成功由工業區變更為住商用地,未來不僅推案規模至少百億元,且潛在獲利驚人。尤其該案還擁有好市多租約四年,租期到2025年1月底,且月租約523萬元,即使租金收益僅1.23%,但在全案走變更程序過程還有穩定租金收益,屬於進可攻退可守優質標的。該案位於新北市中和區板南路上、近健康路,面積達6,395.94坪,為乙種工業用地。


資料來源: https://money.udn.com/money/story/5621/5203419


2021/01/26
出售配偶贈屋 別繳冤枉稅
先生在過去曾將不動產過戶給妻子,等到未來妻子要出售時,申報房地合一稅可留意,包括取得時間、取得成本等二項主要課稅因素,都可以依相互贈與前一次取得時機為準。
 
財政部高雄國稅局表示,個人取得配偶贈與的房屋及土地,適用《遺產及贈與稅法》第20條規定,不必計入贈與總額,所以在贈與過戶的當下,就不用煩惱課稅的問題;不過等到未來出售時,不動產交易所得課稅方式複雜,因此必須好好了解影響課稅的因素。
 
官員指出,首先最主要的影響因素,在於取得時間的認定,官員表示,2016年1月1日以後取得的房地,應適用房地合一稅,在那之前取得的房地則是適用舊制;在適用房地合一稅的情況中,短期持有便轉手出售,又可能會依較重的稅率課稅。
 
因此特別針對曾在配偶間移轉過的房地產,官員表示,為了更符合納稅人的利益,因此等到要出售時,可用配偶間第一次相互贈與前,配偶原始取得該房地的日子作為取得日,並據以計算持有期間、認定是否適用房地合一稅。
 
舉例來說,林先生跟陳小姐是夫妻,林先生在2017年初購入一套公寓,2019年中將這套房地贈與過戶給陳小姐,這個過程不用課贈與稅;而陳小姐後來跟林先生商量好,最後在2020年底出售該房地,那這套公寓的原始取得時間,就應以林先生2017年取得時為準,出售前持有期間已超過二年。
 
除了持有期間認定會有差別,官員表示,在計算申報房地出售所得時,贈與的時間點也是依配偶間第一次相互贈與前,原始取得該房地的日子為準,如果是買來的,出售時得減除原始取得成本;如果配偶手上的不動產本來就是受贈或繼承而來的,出售時則可以減除繼承或受贈當時的房屋評定現值及公告土地現值,並按政府發布消費者物價指數調整計算。


資料來源: https://money.udn.com/money/story/6710/5203421


2021/01/26
企業賣適用舊制土地 相關成本不能夠抵稅
台北國稅局表示,不同於房地合一稅,企業出售適用舊制的房地時,土地部分不會課所得稅,但相對而言,相關成本費用支出,列報後也不能抵減應稅所得。
 
官員指出,營利事業的各項合理收支,能歸屬者都應明確歸屬,譬如出售不動產時,土地部分的成本,就應該要依出售所得的屬性,認定為舊制或房地合一稅的出售所得。若出售適用舊制土地,由於免納所得稅,因此可合理明確歸屬的成本、費用、利息及損失,雖然都應列報於當年度免稅收入項下,但不能減除應稅所得。
 
官員指出,現在大部分企業名下的土地,是在2016年1月1日之後取得的,其交易所得要依房地合一稅規定課稅;除此之外的老舊房地,才是依舊制規定免納所得稅,但相關成本、費用或損失的部分,通常就不能減除應稅收入,呼籲營利事業在計算出售土地利益及損失時,應留意土地取得時間點。


資料來源:https://udn.com/news/story/7243/5203433


2021/01/26
竹科解缺地 啟動廠房更新
國發會委員會昨(25)日通過新竹科學園區第3、4、5期標準廠房更新計畫,總經費達272億元,以15年採先建後拆、不影響廠商生產方式更新,完成後樓地板面積將高達36.6萬平方公尺,為目前的七倍,預計將開放108家新廠商進駐,解決竹科新竹園區一地難求窘境。
 
國發會副主委游建華表示,該計畫完成後,預計竹科產值每年增加411.8億元,創造就業人數5,848人。
 
新竹科學園區管理局長王永壯表示,竹科一地難求,等著進駐廠商大排長龍,科學園區允許容積率為200%,建蔽率為60%,目前竹科第3、4、5期老舊廠房為十棟二層樓建物,容積率只用到60%至100%,顯見有增加空間。此外,舊廠房建築老化,國內產業愈做愈精細,廠商屢屢反映震動問題,為符合高科技廠商需求,因此提出更新計畫。
 
他表示,規畫將拆掉舊廠房,重建九棟六至十層樓高的新廠房,由科學園區作業基金投資272.57億元,計畫期程為2021至2035年共15年,計畫自償率達100%。完成後,廠房單元數將由目前88單位增加為196單位,總樓地板面積由原先5萬3,702平方公尺增加為36萬6,004平方公尺,停車位也會由目前410個增加至2,500個,一併解決竹科停車位不足問題。
 
簡言之,王永壯表示,完成後除了優先滿足既有廠商外,估計還可以開放108家新廠商進駐竹科。
 
他並強調,目前竹科第3、4、5期廠房有生技、精密機械、資通訊、電腦零組件、半導體相關等廠商進駐,這項更新計畫採先建後拆,分批搬遷及興建方式,不會影響現有廠商生產與營運;而且每批興建完成後,除了優先滿足現有廠商外,也會同步釋出部分新的廠房給新進廠商,讓新廠商也有機會,不要等待15年之久。
 
這項更新計畫如何不影響廠商生產?竹科管理局已先在新竹園區新2期先行興建一棟標準廠房,預計今年2月完工,4月就可以讓目前在第3期二棟樓廠商先搬遷過去,並且還有部分空間可以釋出給新廠商。工程上就會先拆第3期的二棟廠房,興建完新廠房後,再讓一批廠商搬遷過來,再繼續下一批更新工程。


資料來源:https://udn.com/news/story/7238/5203582


2021/01/26
台企賣地 新舊制稅率差很大
財政部國稅局指出,台企出售境內房地,「房屋交易所得」不分新舊制,一律為每年報稅季併入營所稅申報、適用20%營所稅率。至於「土地交易所得」方面,若是適用財產交易所得舊制可免計稅,若適用房地合一新制則同樣適用20%稅負。
 
如果是外商在台買賣房地,官員指出,若適用財產交易所得舊制,同樣是併入營利事業所得計稅申報、適用20%所得稅率,惟土地交易所得依財交所得舊制規定免課稅。但如果外商適用房地合一新制,房地交易所得都要課稅,持有一年內適用45%稅率,持有一年以上一律為35%稅率。
 
我國房地合一制自2016年上路,為區隔新舊制差異、財政部明訂適用範圍,若不動產為2014年1月1日以前取得或繼承親屬在2016年以前購入的不動產,轉賣時可適用財產交易所得舊制。
 
但如果不動產是2016年後取得,或是在2014年1月2日後取得、且持有期間在二年內賣出,兩者皆屬房地合一課稅新制範圍。
 
官員指出,當時房地合一稅主要是抑制外資企業與個人大戶炒房,因此針對外資訂定高稅率,同時針對個人短期買賣課重稅,持有1年內個人出售房地所得適用45%稅率、持有1~2年內為35%,但考慮到個人自住戶需求,設定2~10年為20%、10年以上一律為15%。
 
不過,近年來房地合一短期買賣件數趨增,適用房地合一最高稅率45%(持有一年內轉賣)案件數從2016年的2,790件成長到2019年5,878件,成長一倍以上。
 
為抑制近年來投機炒房情況,財政部考慮修正個人房地合一稅制,初步方向是將持有一年內適用45%稅率改為兩年內皆適用45%稅率,惟其他項目仍在討論,各類試算稅負文件也以密件簽呈。
 
此外財政部2020年底也修正所得稅額基本條例,將未上市櫃證交所得列入基本稅負、適用20%稅率,避免個人成立空殼公司炒房避稅。


資料來源: https://ctee.com.tw/news/tax-law/408306.html


2021/01/26
合庫危老重建融資 稱冠行庫
2020年公股銀行承作危老重建的相關排名統計出爐,由合庫以承作39件居冠,土銀、華銀則分別以承作29件、25件,位列前三大,全體行庫在2020年所承作的危老重建融資共計139件,比前幾年的累積總量還多出一倍,顯見政府推動危老重建三年來,已漸進入「遍地開花」階段。
 
根據統計,合庫除了在危老重建的融資件數排名第一,在財政部最新列管的「危老信託」統計,合庫與華銀均以全年承作15件,雙雙名列第一,兩家銀行大約38%、60%的危老融資,都有搭配危老信託來進行。
 
金額方面,八大行庫在2020年經過政府核定的139件危老案件,承作金額總量為451.4億元,平均每件金額為3.24億元。最新統計亦顯示,2020年全年的危老信託共有69件,全體信託資產總金額為123.07億元,平均每件信託金額為1.78億元。
 
合作金庫銀行董事長雷仲達表示,台灣面臨人老、屋老的「雙老」問題,許多危老重建的社區居民也以銀髮族群居多,而金管會去年提出的「信託2.0計畫」中,其中一項願景「打造友善住宅,推動在地安老」即和危老重建的執行成效相關,先前合庫已領先業界推出運用信託機制的「一條龍」專案,未來也將透過危老重建,協助業者興建安養共生住宅。
 
行庫主管指出,有別於都更案,危老重建主要是針對總坪數300坪以下較小面積的基地來實施,算是「小面積」的都更,也是政府基於大面積都更地主太多不易進行,所提出的解套方案。
 
根據財政部及八大行庫最新的內部統計顯示,若由八大行庫在2020年所承作總件數,以及從2017年迄今的累積總件數來看,2017年迄今三年來全體行庫共承作205件,等於2020年的承作量比起前兩年高出一倍。
 
不論是去年全年承作件數,或是累積承作件數,目前都以合庫排名第一,2017年以來累積亦承作48件危老重建案,而2020年所承作的39件中,在全省區域分布裡超過九成集中於雙北市,台北市最多達31件、新北市六件、台中市兩件。


資料來源: https://ctee.com.tw/news/finance/408282.html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目錄

  • 房地產新聞
  • 產業經濟新聞
  • 區域相關新聞
  • 園區快訊
  • 公司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