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com

最新消息

  1. 首頁
  2. 最新消息

2022/05/13
他收到房仲A4白紙開發信氣炸「像白包」 鄉民褒貶不一

原PO收到房仲的開發信後氣得火冒三丈。 圖/翻攝自臉書「靠北苗栗」

相信不少人都有過這樣的經驗,打開信箱發現裡頭被塞了一大堆房屋買賣的廣告通知,有些還是地方房仲的開發信,有一名網友表示日前就收到這樣的開發信,但白白的一張紙摺起來後大小就像辦喪事的白包,也讓這名網友氣得上網抨擊太過分。

從原PO在臉書「靠北苗栗」貼出的照片看到,他收到這張房仲投遞的開發信,大小為一張A4白紙,摺成3摺後寫上「發財秘笈」4個大字,白紙內還寫著是某某地產公司,有客戶想購買原PO這地區的房子,如果有人想要售房、售地,可以跟地產公司聯絡。

原PO不滿地表示,「我絕對不會給你們機會的,因為你們搞得像辦喪事的白包一樣丟到人家的信箱裡,第一時間還不敢打開來看,真的很靠北」。

不少人看了也覺得太擾人,「這真的太北七了」、「不說我還以為是小學生的惡作劇」、「買一本A4紙就能賣房系列」'「好扯哦~主管看到應該會吐血」、「至少用個精美信紙並打字影印吧」、「現在的房屋業務蠻多常做這種瞎事的」、「我家信箱也收到,真的很白痴的行為」、「人家不開心的是用白紙,書局很多有顏色的列印紙,可以更有誠意的寫好嗎?」、「我是覺得很困擾,我的信箱大概一個禮拜就被塞滿廣告信」。

但也有網友幫忙緩頰,「還不錯,有創意,裡面完全沒有攻擊到人,純粹就是吸引人去看他寫這封信,業務去發開發信代表平常有在跑客戶」、「蠻有創意的呀,表示有吸引到你的眼球」、「可是人家也沒有害到你呀,何必認真靠北呢,而且做業務不是最需要創意嗎?」、「這個應該是剛出來的年輕人,比較沒有經濟能力及禁忌」、「創意力十足啊」。

房仲投遞的開發信引起鄉民們反應兩極。 圖/翻攝自臉書「靠北苗栗」


資料來源:https://house.udn.com/house/story/5909/6310666



2022/05/13
台電:松湖超高壓變電所不蓋 汐東線恐「無電可用」

台北市沒有電廠,電力使用需要依照其他的輸電網路,因此需要超高壓變電所這樣的關鍵節點輸送。台電

捷運汐東線15日通過交通部審核,若今年底拚過行政院核定,最快可以在2031年完工。然而,汐止超高壓變電所如今容量已滿,再加上松湖超高壓變電所遲遲無法興建。台電坦言,若無其他變電所可分擔汐止超高壓負載,就算汐東線完工,也將「無電可用」。

台北市長柯文哲與新北市長侯友宜將於明(18)日下午在台北市政府召開雙北合作交流平台,是否將會討論汐東線供電議題值得關注。

汐東線全長5.56公里,總經費約377.5億元,共計六站。汐東線起站於捷運文湖線東湖站,沿著國道1號往東行經吉林街、福德三路,在同興路口轉向東南,沿大同路下方穿越國道3號銜接台鐵汐科站,最後抵達汐止區公所。

汐東線所經過地區為用電量高、超高壓變電所卻最缺乏的台北市港湖及汐止一帶,境內只有汐止超高壓可以支應。

台電表示,北市本身沒有電廠,台北市東區電力使用就只能仰賴汐止超高壓輸電;但該設施尖載利用率已達81%,超過可靠利用率的75%。對此,台電多年前著手規劃松湖超高壓分擔負載,但期間遇上地區民眾拉布條抗爭及北市府十年審查未果,相當於規劃23年仍舊無法興建。

台電進一步說,新北捷運局尚未提送汐東線用電計畫,但以最鄰近電力系統規畫就是從汐止超高壓輸電,但因為利用率過高,汐東線蓋好還是無電可用。

至於如何解決汐東線供電問題,台電分析,若位於北市的松湖超高壓即日起興建,預計可在2029年完工,屆時可分擔汐止超高壓負載,就可趕在2031年供電給汐東線。

然而,松湖超高壓始終蓋不成,或是遲至2025年後才能興建,那就必須從汐止超高壓拉線路到深美超高壓變電所,由深美超高壓分擔,汐止超高壓才有餘裕供電給汐東線;但這樣工程浩大,距離也遠,無法預估工期,恐趕不上汐東線通車。

對於汐東線未來用電從哪裡來,新北捷運局無具體回應,僅表示綜合規劃案經過行政院核定後將會進行發包設計,屆時才會邀請台電討論,並會尊重台電判斷可以從哪裡輸電。

台電並非首次警告北市關於超高壓變電所及捷運規劃的密切性。前台電董事長黃重球於2013年就表示,松湖超高壓無法興建,包括捷運松山線,內湖科學園區、南港軟體園區及大巨蛋都有限電疑慮。

汐東線全長5.56公里,總經費約377.5億元,共計六站,起站於捷運文湖線東湖站,沿著國道1號往東行經吉林街、福德三路,在同興路口轉向東南,沿大同路下方穿越國道3號銜接台鐵汐科站,最後抵達汐止區公所。新北捷運局提供
汐東線全長5.56公里,總經費約377.5億元,共計六站,起站於捷運文湖線東湖站,沿著國道1號往東行經吉林街、福德三路,在同興路口轉向東南,沿大同路下方穿越國道3號銜接台鐵汐科站,最後抵達汐止區公所。新北捷運局提供


資料來源:https://udn.com/news/story/7238/6172582



2022/05/13
升升不息 購屋族的算盤該怎麼打

央行升息,影響所及,廣大房貸族房貸利率也將等幅增加。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美國聯準會5月5日又升息兩碼了!台灣購屋族們雖然不意外,但是心裡肯定不愉快!畢竟因疫情遞延兩年的瘋狂買氣,讓許多買家趁著低利進場,然而現在升息風聲頻傳,大家不免開始重新盤算手上房貸利息可能有的變化!

為何政府要升息?主要因為國際長時間奉行貨幣寬鬆政策,導致通貨膨脹,於是在經濟成長率穩定的情況下,政府就用升息,漸進式的把市場資金收回,可以說是一種金融調控的手段。

到底台灣會不會跟進美國升息的腳步呢?讓我們一起冷靜來分析。美國傾向大幅度升息,是因美國的通膨率,已連續數月超過6%,可是台灣相對美國,並未發生這麼大的通膨;另外,央行的利率政策,也不是一味跟著美國走,就拿2015年來說,當年底美方升息,央行隨後非但沒跟著調升,反倒還降息1碼,所以即使央行持續升息的可能性不低,但幅度應該不盡然會跟上美國的腳步。

觀察央行近20年來的升降息狀況,其中以2007年因應通膨壓力,利息調升幅度最大,分四次調升了2.5碼,更早亦曾於2005和2006年調升2碼;不過2008年因應金融危機,降息幅度高達6.5碼,2009年再降3碼,顯示國內升降息態度,採「緩升息、降有感」的方式調節整體經濟。

如果做最壞打算,今年央行真的追平21世紀以來的紀錄,全年升息累計達2.5碼,且行庫全數比照調升,對貸款1000萬元、30年期利率1.35%購屋的自住買家來說,利率將變為1.975%,每月本息攤還的房貸金額,將從約3.4萬元,增加約3000元,到3.7萬元左右。

3000元,對家庭來說,大約等於是一頓大餐,對女性來說相當於一次美髮的費用,男性則約為一次汽車大美容的價格,雖然不是無痛,也仍在可負擔範圍內,既然已經買了房,咬個牙省一點,少一次聚餐消費,或是努力一點兼個差,還是撐得過去。

利息調升,房貸成本提高,那還沒買房的購屋族,是否該乾脆收手不買呢?根據過往升息循環的歷史經驗,可發現央行升息的時機點,多半是認為國內經濟相對樂觀的成長階段,也較能承受升息壓力的能力,在基本面好的情況下,仍能維持民眾消費購買力;且近期市場雖然多空交雜,但近年產業、資金、人才大量挹注,台灣經濟基本面長期還是看多,房市回到基本的剛需,房價政府積極調控,展望未來多大於空,不動產走勢應該趨向溫和。

不過消費者仍應以未來可能再升息的前提下,謹慎作購屋規劃,買在能力和需求上,畢竟在通貨膨脹鈔票變薄的情況下,不動產還是重要的選項之一;而置產族也應依照自己的狀況規劃,優先選擇具備未來發展性、或是優質長期穩定收租產品,避免高槓桿操作投機行為,以穩健的心態應對房市變化。

資料來源:https://house.udn.com/house/story/122168/6293689



2022/05/13
建築產業面臨環境永續議題 該如何進行改變?

近年來,ESG的討論熱度逐年提升,乃是因為極端氣候事件、全球疫情所影響,使得永續環保的意識被社會大眾所重視。ESG結合環境保護(Environment)、社會責任(Social)、公司治理(Governance)三項指標作為企業營運評估標準,替社會、環境與經濟帶來正面效益,已成為當前各行各業追求永續發展而興起的國際趨勢。

 根據全球建築聯盟(Global Alliance for Buildings and Construction)的《2020年全球建築狀況報告》,建築行業占全球碳排放量的38%和全球能源使用量的35%,營建產業從材料生產、施工營建、日常使用、拆除到回收利用,這之間深深地影響著地球環境,推動綠能建築、使用資源循環綠建材,對降低碳排放、減少天然資源開採及減少廢棄物產生的環境污染等等,在因應氣候變遷、自然資源保育及減少污染等環境主題上,建築產業被視為影響環境變化的關鍵項目。

 因此,房地產業者未來應積極尋求創新技術來因應世界各地永續經營的主流趨勢。「Alfa Safe耐震系統工法」將一體式的彎折加工應用到柱、牆與梁鋼筋,使施工品質提升並強化耐震韌性,工法包括:系統柱、系統牆、柱中柱及梁穿孔補強配件等,運用「鋼筋系統化的設計規劃」及「自動化加工技術」解決鋼筋的加工綁紮與組裝問題,與全世界傳統鋼筋工程以一根一根剪斷綁鐵線的做法大相逕庭,不僅可減少傳統鋼筋中搭接部分之鋼筋用量及鋼筋耗損率,更可使鋼筋加工配件化、綁紮標準化與防呆化,同時取得低碳建築聯盟「低碳工法標章」確實有效降低總體碳排放,並可解決營建業缺工問題達成最佳的鋼筋施工品質,經國家級實體試驗證實能有效提升房屋結構整體耐震力。

▌營建業採用「Alfa Safe系統化工法」施工,不僅減少總體碳排放量,更可改善...
▌營建業採用「Alfa Safe系統化工法」施工,不僅減少總體碳排放量,更可改善缺工的困境,同時達成最佳的鋼筋施工品質,並有效提升房屋結構整體耐震力。

 除政府積極推動永續發展之餘,消費者在購買房屋或進行危老都更重建時,亦可選擇具有對地球環境友善的低碳建材、工法、或設備系統,一同加入節能減碳的行列。「建築安全履歷協會」創會理事長戴雲發表示,在地球環境及氣候嚴重惡化之際,建築產業正面對日益嚴重的環境威脅,隨著世界各國對於ESG永續經營的重視及努力,使得占全球碳排放量高的建築產業被迫採用新技術轉型成為世界趨勢,不僅能提高建造效率更同時降低對環境的威脅。

資料來源:https://house.udn.com/house/story/122168/6293589



2022/05/13
工業區裡為什麼可以有住宅和商店?3要點一目了然

我們在看日本節目的時候,如果你有注意到他們的街道,就不難發現日本把商業區、工業區、住宅區這三區分得十分清楚,很少有混雜不清的情況發生,所以主角往往要步行很長一段距離才能到商店買東西。

與日本單一的街道相比,台灣的街道就「豐富」多了!不但工廠與住宅混雜,商店街外不遠的地方就有住宅社區,而工廠商店住家全在同一條街的情況,是不是也曾經見過呢?

台灣其實也有《都市計畫法》來規定住工商的用地分離,但為了民眾生活方便,工業區裡也可以「有條件地」進駐商店,民眾甚至聰明地「舉一反三」將辦公室做為住宅使用,這才導致住商工都聚集在了一塊。

對於這樣的情況,到底是怎麼發生的呢?以下三點讓你迅速明白:

一、同時有「住商工」用途的是哪一種土地分區呢?

二、工業住宅是怎麼開始盛行起來的?

三、為何建商敢在工業區蓋一般住宅?不怕被罰嗎?

詳細解答:

一、同時有「住商工」用途的是哪一種土地分區呢?

答案是「乙種工業區」!該工業區允許「公害輕徵之工廠」與其必要附屬設施、「工業發展有關設施」、「公共服務設施」、「公用事業設施」設立,所以在這塊區域內你有機會可以看到零售超市、餐廳、銀行這些場所。

在105年《都市計畫法臺灣省施行細則》第18條修正以前,乙種工業區內允許一般商業設施以「工業發展有關設施」的名義進駐工業區,這些設施包括:

1、一般零售業、服務業、餐飲業

2、一般事務所(容易被做為住宅使用)

3、運動設施

4、銀行、信用合作社、農漁會信用部、保險公司

5、一般大型商務中心或展示中心

6、倉儲批發業

7、旅館

原本工業區裡有商業設施是為了方便上班族的生活,法條也規定這些商業設施的面積不得超過工業區總面積30%,避免工業用地遭濫用成商業用地,不過在工業用地越來越少的情況下,105年修改了法條,降低非工業使用的面積及項目。

在法條修正後,拿掉了可進駐一般零售業、服務業、餐飲業及一般事務所的規定,並將一般商業設施裡的其他項目合併到「公共服務設施及公用事業設施」的條款底下,其面積不得超過工業區總面積20%。不過法律不溯及既往,所以在105年之前設立的商業設施還是可以使用。

另外補充一點,工業區現在雖未允許再新增商業設施,但在「工業園區」內就不用擔心這個問題了。所謂的工業園區是指圈定一定範圍的土地,專供工業設施設置,知名的工業園區,例如新竹科學園區。

舉凡旅館、餐廳、便利商店、診所等等商業設施都可以「支援產業」的名義進駐工業園區,不僅如此還規劃了社區用地,讓工作人員直接住在裡面,讓園區自成一個完整的生活圈。

二、工業住宅是怎麼開始盛行起來的?

原因一:

工業區一開始並沒有便利的生活機能,只是單純地做為工業使用,直到產業外移的情況變嚴重,為了不讓土地閒置,遂開放一般商業設施也可進駐工業區,讓工業區與一般都市地區的差異性逐漸變小,一般人也願意入住。

原因二:

相較於昂貴的住宅區房子,大部分工業區住宅的價格相對平易近人地多,同樣格局的房子,住宅區與工業區會有好幾萬的價差,這是因為工業區土地成本相對便宜的緣故,建商覺得有利可圖,便在工業區大量蓋起一般住宅。

原因三:

住宅區的房子容積率與建蔽率,都為住商工三區裡最少的一區,同樣的土地面積,商業區與工業區裡的房子都可以蓋得比住宅區更寬更高,對於喜歡大房子的民眾來說容易有物超所值的感覺。

三、為何建商敢在工業區蓋一般住宅?不怕被罰嗎?

建築物應依照土地分區規定來使用,若違反土地分區規定,可依《都市計畫法》第79條處6~30萬的罰緩。那麼所謂的「乙種工業區住宅」又是如何躲過規定的呢?

乙種工業住宅因為法令限制,都是以「一般事務所」或「工廠」的名義登記,但卻對外廣告是一般住宅,而且依財政部的規定,只要有遷入戶籍並向稅捐單位申請部分變更為住宅使用,就可以按住宅使用面積課徵地價稅、土地增值稅、房屋稅,電費也可按住家費率計算,水費則不分住宅或營業使用。

由於違規數量太過龐大加上行政機關人力不足,若沒有人檢舉就不會去稽查,等於是地方政府默許了這樣的行為發生,所以根本不是乙種工業住宅合法,而是法規漏洞再加上違規積年累月地難以收拾而造成今天的結果。

目前新北市有條件可讓工業住宅申請變更為一般住宅,建商可以透過捐贈公共設施用地+回饋金的方式,將原本的工業區用地變更為住宅區用地,等於是讓工業宅就地合法。而台北市則是大肆開罰違反法規用途的工業宅,並強調不會就地合法,要求工業住宅所有權人限期改善,否則將連續開罰。

從以上的例子和政府修法限制工業區內設置一般事務所,我們可以看到工業宅的問題已經逐漸被重視,不再像以前一樣會被默許發生,民眾將來若要入手工業區附近的房子,最好先詢問房仲建物登記是否為住家用,避免買到工業宅。

圖為大新板工業區。聯合報系記者江婉儀/攝影


資料來源:https://house.udn.com/house/story/122168/6305210



2022/05/13
央行恐限縮房貸期數 房市專家:殺到建商也殺到首購族

央行總裁楊金龍今(12)日表示,國內銀行不動產貸款集中度仍偏高,選擇性信用管制「還有空間」,可能瞄準3方向,包括縮短30年以上房貸期限、六都或漲幅較高的地區調整貸款成數、第2戶納入貸款成數規範,對此,房產專家坦言,沒有30年房貸,首當其衝的就是首購族與建商。

住商不動產企劃研究室資深經理徐佳馨認為,從大環境來看,升息加上第五波打房措施,比較要留意的是降低實質購買力,直接從買方進行截斷,可能產生房市流動問題,對建商來說,土建融升息壓力之外,沒有30年房貸後,未來交屋時,房貸違約率恐將攀升,引發金融不穩定的問題。

瑞普萊坊市場研究部總監黃舒衛表示,近幾年長年期房貸是造成房市熱潮的主因之一,不少首購族可能是硬著頭皮買房,央行得做避險措施,讓財務能力不佳、受到通膨恐慌的購屋族冷靜下來,暫時不再讓資金流向不動產,避免對銀行的槓桿過高,爆發像美國次貸危機的風險。

黃舒衛指出,內政部禁止預售屋換約,已經讓大量投資客忙著出貨,不再進場,央行再限縮30年以上房貸,不僅首購族首當其衝、建商慘兮兮,過去房價價大幅上漲的區域,包括新竹、台中,台南,高雄也會量縮,甚至房價可能也會降溫,短期將有陣痛期,但對房市長期來說,是較為健康的發展。

特定熱區管制方面,全球居不動產情報室總監陳炳辰指出,這也是早年央行總裁彭淮南選擇性信用管制的方式,目前有實價機制與房地合一,加上升息循環風聲鶴唳,或許能比起早年有更好的效果,尤其因產業概念而興起、引來投資客的特定區域影響最大,造成壓力的情況下,預期先前賣方市場強硬的態度會逐漸放軟,而買方將能有更好談價的空間。

房市示意圖。記者朱曼寧/攝影

資料來源:|https://house.udn.com/house/story/11137/6308911



2022/05/06
協商破局 台鐵工會端午恐不加班

台鐵企業工會發動勞動節不加班後,公司化草案爭議仍未解。台鐵局昨(5)日與工會進行轉型改革協商,但仍無具體共識,工會將持續推動端午節、中秋節、國慶日與11月26日九合一選舉日「依法休假」,且四天併同連署,昨已將連署單發出讓會員連署。
台鐵說,會盡速統整工會意見,盼進一步縮減彼此差異,並力求在立法院本月23日朝野協商前能達初步協議。但台鐵企工秘書長吳長智受訪說,工會感覺協商是為開而開,像在幫部長王國材累積點數、刷存在感,更不該一邊協商、一邊立法。他坦言,工會知道公司化草案不可能退回,但至少要先擱置好好協商。

台鐵表示,昨協商由台鐵先報告立院審查公司化草案情形,工會則就工會版草案提出意見及說明,包括對安全、債務、資產、政策虧損、維修費用、員工權益等事項。但雙方討論近三小時,未達共識。

資料來源:https://news.housefun.com.tw/news/article/144108334161.html



2022/05/06
工業用地於建廠期間即可申請適用優惠稅率

高雄市稅捐稽徵處表示,地價稅一般用地基本稅率為千分之10,土地所有權人在同一縣市土地地價總額,如果超過累進起點地價者,則依超過之倍數適用從千分之10至55不同的累進稅率;而工業用地則享有特別稅率千分之10,屬於單一稅率,不必累進課稅。

  依法劃定的工業區土地及政府核准工業或工廠使用之土地,如按工業主管機關核定規劃使用者,無論自用或出租供興辦工業人使用,均得適用土地稅法第18條規定之工業用地特別稅率千分之10課徵地價稅。

  該處進一步說明,如果持有規劃作工業使用之土地,即使還在建廠期間,並依照工業主管機關核准之開發計畫及範圍使用,即可先向當地稽徵機關申請按工業用地稅率課徵地價稅,申請時則必須檢附建造執照(建築物用途欄載明物品製造、 加工有關之用途)及工業主管機關核准之使用計畫書圖或工廠設立許可等證明文件。

  該處呼籲,土地所有權人如符合規定者,請於每年地價稅開徵40日(即9月22日)前,向土地所在地之地方稅稽徵機關提出申請,以適用特別稅率而節省地價稅,如逾期申請,則自申請之次年開始適用。

資料來源:https://www.king2000.com.tw/real_estate_news/detail/5022



2022/05/06
房市降溫 4月交易量衰退

圖/經濟日報提供

四大房仲昨(29)日發布4月自家門市交易量,受到升息、打房影響,加上全球股匯市重挫,衝擊民眾購屋信心,全台交易量呈現衰退、停滯現象,較上月減少6.5%至13%,較去年同期減少4.2%至12%不等。

永慶房產集團全台月減13%、年減12%;住商機構月減11.2%、年減4.8%;中信房屋月減6.5%、年減4.2%;台灣房屋統計的七都(含新竹縣市)交易量月減7.7%、年減6.8%。信義房屋則未公布統計。

永慶房產集團統計,全台房市表現遜於去年同期,年增率轉負,今年房市交易量能增長已有放緩趨勢,七都與上月相較,全面減少6%-15%;與去年同期相比,以新竹縣市、台南市量縮幅度最大,分別減少15%、18%,台北市年減12%,新北市年減13%,桃園市年減11%,台中市年減10%,高雄市年減11%。

永慶房屋研展中心副理陳金萍表示,通常第2季是傳統房市交易旺季,交易量延續農曆年後的遞延買氣,會有較明顯的成長,但3月央行無預警升息1碼,而台股也因高通膨與供應鏈斷鏈危機而應聲下挫,衝擊民眾消費、購屋信心,加上打炒房政策積極審議中,民眾開始出現房市轉弱的預期心理,市場出現觀望氣氛,房市買氣降溫,讓4月房市交易量較3月減少超過一成。

住商機構統計的六都交易量,除台南優於去年,其餘皆呈現疲軟,台北市月減12.9%,年減7.2%;新北較上月減少3.8%,年減4.2%;桃園較上月減少14.2%,年減2.6%;台中較上月減少12.9%,年減6.4%;台南較上月減少9.0%,年增9.4%;高雄較上月減少14.0%,年減16.9%。

住商機構企畫研究室資深經理徐佳馨分析,成交量反映買方心態,後疫情時代房價大跌不易,惟加價速度過快,將使得買盤猶豫。

資料來源:https://house.udn.com/house/story/5889/6277858



2022/05/06
升息1%影響多大?購屋負擔能力少9~12%

專家表示,升息到來也不必太過恐慌,可先試算未來負擔會不會太沉重。(圖/葉思含攝)

FED 4日宣布升息2碼,市場預期下個月FED還會升息,美國快速升息也增添國內利率走升壓力,一旦持續性的升息到來,不僅房貸族未來的房貸負擔可能增加,升息也會降低購屋人的房價負擔能力,若未來房貸升息1%後,以每月還款4.8萬元試算,20年期的本利平均攤還房貸,升息前可以貸款1000萬元,但升息後同樣的每月房貸支出,卻只能貸款910萬元,升息將導致民眾的購屋負擔能力隨之下滑,對於房價支撐也會形成考驗。

信義房屋不動產企研室專案經理曾敬德表示,大幅降息可以降低民眾購屋負擔,同時間也提升購屋人對於房價的負擔能力,相對利率一旦反轉進入升息循環,民眾的資金成本增加,同樣的每月還款金額,可以貸到的房貸金額會出現明顯下滑,國人長期習慣的低利資金寬鬆環境,已經漸趨緊縮。

升息房貸試算
升息房貸試算

以20年期本利平均攤還,房貸利率1.5%試算,原本月繳4.83萬元可以貸款約千萬元,若未來升息1%,同樣的月繳房貸金額,卻只能貸款910萬元,若是30年期的房貸試算,原本1.5%的房貸利率,月繳3.45萬元,可以貸款約千萬元,若未來升息1%,則同樣的還款金額,僅能貸款874萬元,無形中房價負擔能力就少了126萬元。

曾敬德表示,試算過後會發現,一旦未來大幅度的升息,使用30年期房貸的購買力反而影響比20年期還要顯著,這波升息循環到來,未來房貸利率有可能會超過2%,建議消費者可以先試算未來升息後負擔會不會太沉重,即使面對升息到來也不必太過恐慌,畢竟利率總是會上下浮動,未來利率也有可能調降,只是現階段面對升息要先做好準備。

住商不動產企劃研究室資深經理徐佳馨指出,本次升息幅度雖然不小,不過因為符合市場預期,加上6月1日啟動縮表,規模也低於預期,初期縮減在預期之下,有利於市場。換言之,當FED了解市場無法忍受過激衝擊,沒有加速縮表,台灣央行在大趨勢下,利率跟漲在所難免,但幅度約在1碼左右,影響所及,20年千萬房貸月增1000多元,購屋人壓力緩增,買氣也將轉緩,不過因為通膨仍未解除,賣方態度仍強悍,價格不至於出現明顯降價,但對於建商來說,土建融壓力變大,小型建商空間更小,產業結構也將發生質變。


資料來源:https://house.chinatimes.com/20220505004676-264401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目錄

  • 房地產新聞
  • 產業經濟新聞
  • 區域相關新聞
  • 園區快訊
  • 公司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