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com

最新消息

  1. 首頁
  2. 最新消息

區域相關新聞

2025/10/09
2025雙十各大優惠
迎接雙十連假到來~各大品牌祭出限時優惠又來啦~

餐飲、手搖、樂園、場館通通有!連假就來吃爆、玩爆

⚠️詳細優惠資訊依官方公告為準




資料來源:https://www.facebook.com/photo.php?fbid=1107328868235252&id=100068744474563&set=a.564202295881248

https://www.facebook.com/photo.php?fbid=1107328868235252&id=100068744474563&set=a.564202295881248




2025/09/30
花蓮光復災情震驚國際!BBC列「5大點」分析慘重原因

馬太鞍溪堰塞湖溢流重創光復市區,大批志工27日趁著連假前往災區協助民眾清理家園。圖/范揚光

馬太鞍溪堰塞湖溢流重創光復市區,大批志工27日趁著連假前往災區協助民眾清理家園。圖/范揚光


花蓮縣馬太鞍溪上游堰塞湖於9月23日因強颱「樺加沙」帶來的豪雨發生溢流並潰決,洪水夾帶土石在短時間內下泄,衝擊下游光復鄉與鳳林鎮等地。花蓮縣政府統計,截至27日下午5時,已造成16人罹難、6失聯、83傷。嚴重災情引起外媒《BBC》關注,並且分析了5大點。


一、堰塞湖成因與風險規模

馬太鞍溪堰塞湖形成於今年7月,起因為颱風「薇帕」外圍環流造成上游國有林地大規模崩塌,土石阻塞河道,形成土石壩。專家指出,該堰塞體高度約200公尺、體積約2億立方公尺,最大蓄水量估計約9,100萬立方公尺,屬於高風險堰塞湖。由於地質與體量規模龐大,一旦遇到連日豪雨,水位迅速上升即有溢流或潰決風險。

二、無強制疏散成爭議焦點

中央單位自8月開始針對馬太鞍溪進行示警,並在「楊柳颱風」期間即發出注意通報。進入9月,面對「樺加沙」逼近,中央曾多次催促地方加速撤離。依媒體與官方紀錄,中央相關單位自21日以來對花蓮縣府累計通報多次(林業及自然保育署、消防署等均有通報),並要求執行撤離。花蓮縣政府則於9月22日接獲中央指令後,對下游約1,837戶、6,800人發出撤離命令,並在光復高中體育館等處設置三處疏散中心,約安置7,000人。

中央稱曾多次促請地方強制撤離,但地方執行上以「呼籲」為主,未全面採取強制性撤離措施,成為外界檢討重點。花蓮縣議員楊華美指出,本次疏散並非強制性,導致部分居民未及時離開。

地方政府人事與應變時序亦遭檢視:縣長徐榛蔚在颱風前夕出國推廣觀光,直到9月22日晚間接獲內政部長電話後才緊急返台,外界對縣府指揮協調效率提出質疑。官方則表示,已按程序發布簡訊、廣播與設立避難中心,但在偏鄉長者或行動不便群體的動員與撤離上仍有執行困難。

三、為何堰塞湖不能「爆破」或「引流」?

針對為何未採取爆破或大規模工程疏導,台大地質學系教授陳文山與內政部官員說明:馬太鞍溪的堰塞體由大量鬆散土石組成,並非堅硬岩盤,爆破不僅無法有效降低壩頂,且有可能擾動邊坡穩定,引發更大規模崩塌。該區又屬偏遠山區,沒有道路可供重型機具進場架設虹吸管或挖掘,方案在技術上與安全評估上都不可行。

內政部長劉世芳指出,自7月21日堰塞湖形成後即展開可行性評估與監測,但因地形與壩體土方龐大(約2億立方公尺、壩體長度達2.3公里),人工改道或爆破皆帶高度風險。

台大土木系教授、水利專家李鴻源進一步說明,面對此類土石壩可行作為僅剩「逐步引流與持續監測」,以及在危險期間先行疏散民眾。他也提到,內政部日前已邀集專家組成觀測團隊,並按計畫執行撤離,若未執行撤離,傷亡規模將遠大於目前數字。李鴻源強調,引流工程必須妥善規劃引流路徑與處置地點,並非短時間內可匆促完成。

四、國內政治攻防

台灣民眾黨主席黃國昌將矛頭指向民進黨中央,直言此次事件是「制度殺人」。前花蓮縣長、現任立委傅崐萁也表達不滿,批評中央反應遲緩,認為若能及早採取爆破方式排除堰塞湖,或許能降低災害規模。

不過台灣大學土木工程系教授、前內政部長李鴻源指出:「炸掉不可能,只能一點一點引流,但引流至何處、如何執行,需縝密規劃,這是非常大的工程。」,李鴻源透露,兩週前內政部已邀集他與專家組成防災小組,針對堰塞湖展開觀測。他強調,這次危機中中央與地方已依規劃撤離約7,000至8,000人,避免更大傷亡,「若未及時撤離,後果恐怕遠超目前情況」。

他進一步解釋,該堰塞湖水體高達9,000萬噸,「不是用炸藥就能解決的問題,只能逐步引流」。但引流工程複雜,必須評估水流去向、施工方式與可能影響,並制定完整計畫。在堰塞湖自然消退前,唯一能做的就是持續觀測、維持警戒,一旦有危險徵兆就啟動撤離。

五、花蓮如何面對未來的天災挑戰?

花蓮近九成地區為山區,位於火環帶,長年受颱風與地震威脅。2024年強震重創觀光,人口老化與基礎設施不足,使當地在天災中更顯脆弱。

本次洪水沖斷台9線重要交通樞紐馬太鞍橋,嚴重影響救援。專家指出,東部長期發展落後,基礎建設不足早為隱憂。傅崐萁夫婦數十年掌握花蓮政壇,地方選民長期寄望,但在災後強烈批評中央投資不足,民進黨則反問其多年執政成效。

目前中央已設前進指揮中心,國軍投入救援,但多數災區仍淤泥未清,居民取物資困難。專家提醒,花蓮因地震與颱風反覆受創,東部防災韌性亟待提升。前內政部長李鴻源表示,台灣自1970年代以來已形成88個堰塞湖,多數會自然消退,但潰堤風險極高。2009年莫拉克颱風曾導致小林村滅村,他呼籲政府建立多重預警並考慮強制撤離,以避免重演悲劇。


資料來源:https://www.ctee.com.tw/news/20250927700801-431401



2025/09/30
內湖5智慧鄰里公園 全天可丟垃圾

內湖區公所首創「智慧鄰里公園」計畫,第一階段選定5處鄰里公園示範,放置智慧垃圾收集機、瓶罐回收機,提供24小時垃圾投遞。(內湖區公所提供)

內湖區公所首創「智慧鄰里公園」計畫,第一階段選定5處鄰里公園示範,放置智慧垃圾收集機、瓶罐回收機,提供24小時垃圾投遞。(內湖區公所提供)


台北市內湖區公所首創「智慧鄰里公園」計畫,第一階段選定瑞陽公園、文德二號公園、湖興公園、安湖三號公園及安康公園等五處鄰里公園示範,除了可充電的光電長椅、電子告示牌,還放置智慧垃圾收集機、瓶罐回收機,提供廿四小時垃圾投遞,讓上班族與居民「不用等垃圾車」。


內湖區智慧鄰里公園系列計畫的策劃人、副區長郭素蓉指出,在五座示範鄰里公園導入「iTrash智慧垃圾收集機」與「iTrash智慧瓶罐回收機」,提供民眾全天候廿四小時輕鬆完成垃圾投遞,且無需使用台北市專用垃圾袋,有效解決上班族與居民等垃圾車的困擾。


郭素蓉表示,瓶罐回收機進一步強化源頭分類回收,並串聯回收至市場的全流程,建構出完整的「從回收起點到市場終點」之零廢棄全循環經濟鏈,機身附設數位多媒體看板,擴大市政宣導的佈點,iTrash機每人每天減少〇.五公斤的垃圾,一年可減少約一四六公斤的二氧化碳排放。


郭素蓉說,鄰里公園設置的智慧長椅,透過太陽光能轉化電能為夜間照明,民眾坐在公園休憩時一邊充電一邊聊天,更增添安全感及實質減碳效益,估算每座光電椅每年也可減少約卅六公斤二氧化碳排放。


此外,鄰里公園內也設置智慧告示牌,介紹公園植栽與設施資訊及操作說明,也整合場地租借服務及缺失通報等功能,民眾可透過掃描告示牌上的QR Code,快速取得相關服務及協助通報、即時報修。



資料來源:https://news.ltn.com.tw/news/life/paper/1725954



2025/09/10
白石湖社區_綠生活◆從你我提起綠色菜籃開始九月活動

📣來白石湖「與環境共好」吧!

🔸綠生活~從你我提起綠色菜籃開始~規劃一系列「綠色菜籃共好行動」,計畫由臺北市環境保護局補助,參加者當日會用行動支持當地農產品,請確定會採取行動再報名喔!

🔔為響應環保,請自帶環保袋及環保杯等用具!

🔴報名如下:https://www.beclass.com/rid=305011a68bb9501a42e3

白石湖社區_綠生活◆

活動說明

◆活動目標:

〉建構友善農耕與消費者連結,落實在地低碳淨零與綠色消費之綠生活行動 

〉透過體驗、講座、漫遊、零廢棄等行動模式,親自感受與環境共好目的

〉落實白石湖社區推動生態維護與綠生活永續行動之核心價值

〉實踐農村減量、增滙、循環、綠趨勢鏈結環保淨零賦能之目標

◆活動日期及講題:日期若有變動將以新公告為準

    (1)9月13日(六) 有機農業與永續環境

    (2)9月27日(六) 水資源之埤塘與溪流運用與保復育

持續追蹤白石湖社區活動FB官網

◆辦理地點:共好關懷服務站(臺北市內湖區碧山路45-8號(同心池下方))

◆招募人數:每梯次30位。一個表單報名1位。報名1次。

◆參與對象:一般大眾(支持綠色永續環境共好者);小孩不適合參加。

◆參與費用:當日會用行動_支持當地農產品,支持菜籃行動(支持=購買),本計畫由臺北市環境保護局114年補助環境教育推展事項實施計畫補助辦理。

活動當日前10分鐘開始報到_白石湖社區集會所備有茶水。

指導單位 :臺北市政府環境保護局

主辦單位:臺北市內湖區白石湖社區發展協會

聯絡人:林小姐0912-472001

活動官網

https://www.facebook.com/baishihu520

活動地點資訊

地點:台北市內湖區碧山路45-8號 (白石湖社區農驛棧農場集會所)



資料來源:https://www.beclass.com/rid=305011a68bb9501a42e3#google_vignette



2025/09/02
首場「再生家具特賣會+無痕餐車市集」

9/7內湖再生家具場開學季特賣會 綠色登場


為迎接開學季,臺北市環保局將於9月7日(日)上午9時0分至下午4時在內湖再生家具展示場舉辦一年一度的「舊愛新生 循環再生」再生家具開學季特賣會(活動內容詳見附表)。活動現場提供上千件再生家具與腳踏車,包括書桌、衣櫃、置物櫃、腳踏車等學生族群實用的熱銷好物,讓民眾以親民價格購得高品質二手家具,實踐綠色消費理念。


此外,今年首度將有多台人氣餐車進駐特賣會現場,提供豐富美食。環保局今(1)日指出,為推動無痕飲食,現場餐車將不提供一次性餐具,民眾只要自備環保杯或環保容器,到場享用由該局資收隊打造的「永續循環BAR」,即可免費享用限量飲品;購買餐車美食,當場也能享有50元餐飲折價優惠(每車限量提供折價優惠,折價劵恕不找零)。該局提醒民眾記得帶上自己的環保容器和餐具,在日常中落實源頭減塑,為地球盡一份心力!


環保局日指出,活動現場除了有高達上千件各式再生家具及腳踏車供民眾競標選購、限量學生早鳥優惠專區外,今年度再度與「草山市集」合作,邀請小朋友們擔任「一日市集小老闆」,將家中閒置但仍有使用價值的二手用品進行販售,環保局期望透過活動辦理,不只是體驗買賣樂趣,更是教育孩子學習物品的生命週期與價值循環。


今年更加碼推出限量優惠,凡於現場單筆購買再生家具滿1,000元(含)以上,並於當日完成付款,即可獲得現場餐車的50元餐飲折價券乙張,每滿1,000元可獲得1張,買越多、送越多,數量有限,送完為止!


此外,當天展示場2樓將舉辦「電風扇維修小學堂」教學活動,由專業維修師傅帶領及解說教導電風扇維修及保養方式,活動採隨到隨修的方式。民眾可自行攜帶家中電風扇至現場,由師傅協助進行檢修或清潔保養,透過實作學習,延長電風扇使用壽命,並減少因輕微故障而直接丟棄的浪費情形。


環保局提醒民眾,活動當日的限量學生早鳥優惠專區須憑學生證等證明文件、再生腳踏車專區可憑學生證及政府核發低收入戶卡等證明文件選購。另內湖再生家具展示場9月2日(二)起至9月5日(五)暫停2樓例行拍賣活動及平日400以下家具購買,改與9月7日(日)「舊愛新生 循環再生」再生家具特賣會合併辦理。


環保局誠摯邀請市民朋友攜家帶眷共襄盛舉,不僅能以優惠價格購入實用家具,更能透過實際行動落實「舊物再生」理念,一起邁向淨零永續、低碳生活的城市願景。


    相關檔案
    • 「舊愛新生 循環再生」再生家具特賣會活動內容
      • pdf(104.06 KB)
    相關圖片



資料來源:https://www.gov.taipei/News_Content.aspx?n=F0DDAF49B89E9413&sms=72544237BBE4C5F6&s=1D9DECE765BA4079



2025/08/20
劍南站交通動線惹民怨 捷運局:將調整

北市北安路通過敬業路3段之後的車道恢復成四線道,但內側兩線道禁行機車。記者邱書昱/攝影

北市北安路通過敬業路3段之後的車道恢復成四線道,但內側兩線道禁行機車。記者邱書昱/攝影


北捷劍南站為未來北環段轉乘站點,工程正施工,北捷同時在出口進行空間活化工程,全面開工讓周邊交通及行人動線大受影響,尤其北安路原本內側一線道禁行機車,通過敬業路3段突改成兩線道禁行,恐讓機車族來不及反應,捷運工程局等單位昨會勘決定調整。

北捷北環段Y29站會與文湖線劍南捷運站交會轉乘,地面工程正在進行,預計明年底完工,同時劍南站施作轉乘設施空間活化工程,預計下月29日完工,全面開工影響周邊道路,也有大型機具占用人行道、斑馬線,影響通行的疑慮。

捷運工程局及相關單位昨與市議員游淑慧會勘,游淑慧指出,北安路一側施工,因此在敬業路3段前車道限縮僅剩三線道,內側一線道禁行機車,不過,通過後又恢復成四線道,改為內側兩線道禁行機車,這種作法讓機車族來不及反應,突然變換車道也容易造成危險。

捷運工程局與交工處評估後,決定敬業路3段到敬業路4段內側第二車道調整開放機車通行,預計22日前改善完成。

另,北市議員陳宥丞曾提到劍南路站三號出口施工期間,大型機具占用人行道、斑馬線,及敬業二路口封閉施工將超過1年,影響行人通行,北捷表示,大型機具是北捷施作活化空間工程之用,已撤離,封閉部分先前已向周邊商家說明,後續會滾動調整圍籬範圍,施工完就會先退縮到基地內,把空間還給市民。



資料來源:https://udn.com/news/story/7323/8950179



2025/08/18
掰了「祥雲龍吟」 亘一郎KOICHIRO 進駐大直

新加坡星廚掌廚,非典江戶前壽司新體驗

赫士盟餐飲集團攜手新加坡米其林星廚押野亘一郎,在大直開設「亘一郎KOICHIRO」壽司餐廳。圖/姚舜

赫士盟餐飲集團攜手新加坡米其林星廚押野亘一郎,在大直開設「亘一郎KOICHIRO」壽司餐廳。圖/姚舜

烤物「烤鹿兒島A5和牛菲力」,上桌時搭配山葵、鹽、季節性野菜、「竹筍幽庵燒」和「晚香玉筍天婦羅」。圖/姚舜

烤物「烤鹿兒島A5和牛菲力」,上桌時搭配山葵、鹽、季節性野菜、「竹筍幽庵燒」和「晚香玉筍天婦羅」。圖/姚舜

「真鱸刺身」是以夏季肥美的白身魚為載體,吃時可包捲馬告、醋凍、水蜜桃丁等食材。圖/姚舜

「真鱸刺身」是以夏季肥美的白身魚為載體,吃時可包捲馬告、醋凍、水蜜桃丁等食材。圖/姚舜

享用「海膽丼」可以酥脆海苔包捲,一菜多吃、食趣多樣。圖/姚舜

享用「海膽丼」可以酥脆海苔包捲,一菜多吃、食趣多樣。圖/姚舜

碗物「鮑魚/冬瓜/紅鳳菜/山椒葉」,鮮濃回甘的蛤蜊高湯內有名貴的黑鮑魚、切塊與切絲的冬瓜、紅鳳菜與木之芽。圖/姚舜

碗物「鮑魚/冬瓜/紅鳳菜/山椒葉」,鮮濃回甘的蛤蜊高湯內有名貴的黑鮑魚、切塊與切絲的冬瓜、紅鳳菜與木之芽。圖/姚舜

「亘一郎KOICHIRO」套餐第二輪上桌的握壽司,分別是金目鯛昆布漬、日本白蝦與海膽及鮪魚赤身。圖/姚舜

「亘一郎KOICHIRO」套餐第二輪上桌的握壽司,分別是金目鯛昆布漬、日本白蝦與海膽及鮪魚赤身。圖/姚舜

烤物「香魚/小黃瓜醋」有三種風味與口感,魚頭似炸物、魚身是烤物,魚尾似一夜干。圖/姚舜

烤物「香魚/小黃瓜醋」有三種風味與口感,魚頭似炸物、魚身是烤物,魚尾似一夜干。圖/姚舜

「亘一郎KOICHIRO」套餐第一輪上桌的握壽司,是用鮪魚中腹(右起)、花枝與真鯛捏製。圖/姚舜

「亘一郎KOICHIRO」套餐第一輪上桌的握壽司,是用鮪魚中腹(右起)、花枝與真鯛捏製。圖/姚舜

清口的Sorbet「金桔冰沙/金桔皮」是以日本和三盆糖搭配金桔製作雪酪冰沙。圖/姚舜

清口的Sorbet「金桔冰沙/金桔皮」是以日本和三盆糖搭配金桔製作雪酪冰沙。圖/姚舜

「海膽丼」是主廚為太太設計,內有鮪魚泥、鮭魚卵、海膽和魚子醬,底部是醋飯,堆疊出多層次風味。圖/姚舜
「海膽丼」是主廚為太太設計,內有鮪魚泥、鮭魚卵、海膽和魚子醬,底部是醋飯,堆疊出多層次風味。圖/姚舜

「玉子燒」的口感柔軟綿滑似戚風蛋糕,上層炙烤焦糖片輕脆香甜。圖/姚舜
「玉子燒」的口感柔軟綿滑似戚風蛋糕,上層炙烤焦糖片輕脆香甜。圖/姚舜
主廚現場示範如何為握壽司刷醬油提味,以及最佳吃法。圖/姚舜
主廚現場示範如何為握壽司刷醬油提味,以及最佳吃法。圖/姚舜
「鮮蟹焗烤/甜豆/綠皮檸檬」是使用京都白味噌為鮮蟹、甜豆賦味,品嘗時可先攪拌均勻嘗原味,接著再以檸檬汁提味。圖/姚舜
「鮮蟹焗烤/甜豆/綠皮檸檬」是使用京都白味噌為鮮蟹、甜豆賦味,品嘗時可先攪拌均勻嘗原味,接著再以檸檬汁提味。圖/姚舜
「亘一郎KOICHIRO」套餐附「毛豆冷湯」,毛豆先燙後烤再與本枯節柴魚干貝高湯結合呈現。圖/姚舜
「亘一郎KOICHIRO」套餐附「毛豆冷湯」,毛豆先燙後烤再與本枯節柴魚干貝高湯結合呈現。圖/姚舜
亘一郎KOICHIRO
亘一郎KOICHIRO

2022年11月,連續五年獲得米其林二星肯定的台北「祥雲龍吟」餐廳宣布2022年12月1日起暫停營業。2025年1月新加坡萊佛士酒店米其林一星精緻壽司餐廳「Oshino」主廚押野亘一郎(Koichiro Oshino)宣布將離開新加坡,餐館營業的最後一天是2025年2月28日。兩件事,本沒有關係,卻分別震驚了台灣與星洲餐飲業界。如今,押野亘一郎來到台北,攜手赫士盟餐飲集團開設「亘一郎KOICHIRO」壽司餐廳,8月20日正式開幕的新餐廳就在「祥雲龍吟」原址。這當然和「祥雲龍吟」沒關係,但「告別待了15年的新加坡轉戰台灣」,再度成為美食餐飲業界話題。亘一郎說,自己將迎接全新挑戰,並為台灣食饕帶來全新壽司體驗。.

押野亘一郎高中畢業就入了行,自東京壽司店開始習藝,並以「鮨職人」自我期許、向世界傳揚江戶前壽司文化為使命,一生懸命持續精進。亘一郎在新加坡一待就是15年,他掌廚的「Shinji by Kanesaka」與「Oshino」壽司餐廳,曾躋身「亞洲最佳50餐廳」、「亞洲最佳風味餐廳」,並自2016年至2019年與2021年至2024年在《新加坡米其林指南》中得到一星,中間斷了的那年,是因為疫情,停辦。

來到台灣,押野亘一郎並沒有複製過去成功經驗,或是照著市場普遍認知的「摘星套路」再耍一遍。他把自己歸零,以「在台灣孕育出一種獨特的江戶前壽司體驗」為目標,並讓台灣的年輕世代了解江戶前壽司與日本料理魅力。同時,期待與身為女將的太太Motoko女士共創有溫度的店鋪,跳脫板前壽司嚴肅的刻板印象,打造只屬於台灣的風味記億。

台北「亘一郎KOICHIRO」雖以頂級壽司餐廳為定位,但和過去多數人認知的江戶前壽司專門店不一樣,餐廳正中央雖設有一壽司檯,亘一郎在此捏壽司,但客人不是在「板前」用餐,而是在桌席體驗。壽司檯成了一帶劇場效果的「展演台」,客人可在座位以「貴賓席視角」欣賞亘一郎製作壽司過程。「這樣更能尊重客人隱私」,押野亘一郎說,「不是所有客人都想和廚師互動」。

「亘一郎KOICHIRO」餐廳以Omakase型式供應套餐,以壽司為主、搭配熱食共15道菜。握壽司並非一貫一貫的上桌,而一次三貫、用特製精緻木盒盛裝。同時,分波段、有節奏的穿插在「刺身」、「碗物」、「烤物」、「炸物」、「蒸物」等熱食之間陸續上桌。

押野亘一郎捏製握壽司的醋飯用了三種醋賦味,除了米醋,還有二種紅醋。他並設計了壽司專用刷醬,每位客人一組,握壽司上桌,客人DIY自己刷在握壽司提味。用「刷」取代「沾」,原因是亘一郎認為,將醋飯直接沾醬,飯粒會快速吸上醬汁,「太多太濃,吃不出醋飯的味道了」。

客人雖不在板前用餐,押野亘一郎仍會走到客人桌邊互動。他會教客人為壽司「刷醬」的技巧,更會親自示範如何「正確品嘗握壽司」。他說,握壽司入口前,最好先將食材那面朝下,如此才能讓食材一入口就接觸到舌尖味蕾,第一時間感受食材口感與風味。

台灣有些壽司店為討好諂媚客人,會浮誇的堆疊食材,將握壽司變得很「巨」。押野亘一郎不來這套,他堅持秉江戶前做法,以醋漬、昆布漬,醬油醃漬等傳統技法處理海鮮,再與有溫度的醋飯結合,強調:「Simple is the best」。

可「二吃」的海膽丼,內有鮪魚泥、鮭魚卵、海膽和魚子醬,底部是醋飯,堆疊出多層次風味與口感。除了可拌勻直接吃,還可酥脆海苔包捲吃。這道菜,是「為太太而生」。

秉「一期一會」精神,押野亘一郎捏壽司時神情因專注而嚴肅,但和客人互動則很「放」,甚至會做出很多表情和肢體動作分享自己的情緒,這也是「亘一郎KOICHIRO」的特色,輕鬆、自然、自在。

亘一郎KOICHIRO

地址︰台北市中山區樂群三路301號5樓

電話︰02-8501-5808



資料來源:https://www.ctee.com.tw/news/20250816700196-439902



2025/08/14
蔣萬安:打造捷運站為特色景點

台北市捷運局在市政會議報告捷運6線工程施工及招標進度,市長蔣萬安表示,台北捷運規畫是以北北基桃共同生活圈為最重要考量,不能只用本位主義想著「只要滿足台北市內部需求」就好。(本報資料照片)

台北市捷運局在市政會議報告捷運6線工程施工及招標進度,市長蔣萬安表示,台北捷運規畫是以北北基桃共同生活圈為最重要考量,不能只用本位主義想著「只要滿足台北市內部需求」就好。(本報資料照片)


台北市邁入「捷運工程6線齊發2.0」嶄新階段,規模不輸起初興建時候,台北市長蔣萬安表示,捷運規畫不能有「本位主義」,只滿足台北市內部需求就好,應像台中捷運向彰化延伸,以北北基桃共同生活圈為最重要考量。此外,蔣萬安也建議北市捷運局參考英國倫敦地鐵Baker Street Station、莫斯科「地下宮殿」車站,將民生汐止線站體設計成特色景點,帶動觀光人潮。


捷運局前天在市政會議中,報告包括信義線東延段、萬大線第一及第二期、環狀線南環段、北環段、東環段等捷運6線工程施工及招標進度。

蔣萬安表示,捷運規畫要以整個北北基桃共同生活圈為最重要考量,不能只用本位主義想著「只要滿足台北市內部需求」就好,他也以台中捷運為例,目前已經規畫延伸到彰化,就是一樣的道理。

蔣萬安也提到,目前仍在規畫中的民生汐止線,將在台北市境內增設9個捷運站,並包括3個轉乘站,他建議捷運局在設計站體時,能參考國外經驗,將其中幾個站體設計成特色景點,比如英國倫敦有Baker Street Station,因為是系列偵探小說的主角福爾摩斯居住的處所,因此在站內特別設計許多跟福爾摩斯相關的意象,讓站點變成熱門觀光景點。

他進一步以俄羅斯首都莫斯科為例,有很多超過百年歷史的地鐵站,當初因戰爭期間的避難考量,有些軌道深入地底百餘公尺,再加上第二時期的皇族設計風格及牆面上大量掛設的藝術品,因此有地下宮殿的評價,許多站區也都成為旅遊景點。

蔣萬安強調,台北市捷運站始終是以實用性為考量,未來可考慮興建有主題的捷運站,並非只是限於目前捷運站裡的公共藝術,要將整個捷運站內都布滿相關主題元素,使捷運站本身就是一個景點,讓許多人搭捷運目的就是為了要來特色捷運站朝聖,不僅將帶動捷運運量也會為周邊帶來商機。



資料來源:https://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250814000529-260107?chdtv



2025/08/12
台北劍南路車流回堵 捷運局急改善

北環段Y29站施工占用車道惹怨

台北捷運北環段Y29站施工占用部分外側車道,導致台北捷運劍南路站一帶道路塞車嚴重,引發民怨。(台北市議員何孟樺研究室提供/徐佑昇台北傳真)

台北捷運北環段Y29站施工占用部分外側車道,導致台北捷運劍南路站一帶道路塞車嚴重,引發民怨。(台北市議員何孟樺研究室提供/徐佑昇台北傳真)


台北捷運北環段Y29站施工占用劍南路部分外側車道,導致公車行駛動線被迫「忽內忽外」阻塞車流,再加上左轉專用道,讓原本4線道縮減僅剩2車道,還需容納北安路、明水路車流,最嚴重車流曾回堵到自強隧道北口的東吳大學,北市議員何孟樺要求改善。北市捷運局回應,已於9日完成改善,將持續觀察調整後的交通狀況。


北環段捷運工程正在施工,其中與北捷文湖線劍南路站交會轉乘的Y29站,遭民眾抱怨施工占用部分外側車道,公車行駛動線混亂,再加上左轉專用道,讓原本4線道僅剩2車道,還須容納北安路、明水路匯合車流,形成塞車瓶頸,令民眾直呼「從來沒有這麼塞」,回堵最嚴重時,甚至一路堵到自強隧道北口的東吳大學。

何孟樺指出,她日前邀集相關單位及當地中山區成功里長李清水一同會勘,並作出3大方向改善措施,包括塗銷明水路、北安路770巷路口兩處槽化區,減少公車變換車道,其次北安路自強隧道口至敬業三路內側車道全時段禁止左轉,改為直行車道,紓解匯合後往內湖的直行車流,最後在不妨礙行人通行前提下退縮人行道,提高瓶頸路段車輛容量。

捷運局回應,敬業二路至劍南路站間的混凝土紐澤西護欄已退縮1公尺,加大外側車道寬度;北安路、敬業三路口最內側車道禁止左轉,並塗銷明水路至劍南路間現有2處槽化區,恢復原有車道數,劍南路口機車停等區退回原有位置,改善措施皆已於9日完成,將持續觀察調整後的交通現況,如仍出現車流壅塞會再滾動式修正。

捷運北環段自新北市五股五工路由高架轉入地下方式續沿五權路、高速公路南側、四維路、蘆洲集賢路,循重陽橋經北市士林社子、中正路、至善路至大直北安路南側於劍南路站銜接規畫中的東環段,並在文湖線劍南路站交會轉乘,全長約14.93公里,規畫設置12座車站,預計於2028年完工。



資料來源:https://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250811000543-260107?chdtv




2025/08/11
捷運北環段施工 士林往內湖塞出民怨

近期因捷運北環段施工,北市士林往大直內湖方向因車道縮減導致塞車。圖/台北市捷運工...


內科塞車未解,近期因捷運北環段施工,士林往大直內湖因車道縮減導致塞車,甚至回堵到自強隧道北口,民怨增多。議員指出,劍南路站因施工占外側車道,原4線道剩2線道才讓尖峰塞車,捷運局允諾會盡快改善。

「從來沒有這麼塞!」本月北環段Y29劍南路站施工圍籬8月4日圍起後,士林往內湖大直的通勤族抱怨,捷運施工導致路型車道大縮減,尖峰時段士林自強隧道往內湖方向車流大塞車,回堵嚴重,一度堵到自強隧道北口的東吳大學。

「2線車道卻要容納3線的北安路、及2線的明水路匯合車流量,當然成塞車瓶頸!」議員何孟樺說,問題就出在因Y29站施工占用外側車道,應行駛外側的公車因停靠忽內忽外,阻塞車流;加上該段路又有左轉專用道,原本4線寬實際僅剩2線車道。

何孟樺與市府局處會勘後研議,塗銷明水路與北安路770巷路口的2處槽化區,減少公車變換車道。另,北安路自強隧道口至敬業三路內側車道,全時段禁止左轉,改為直行車道,紓解匯合後往內湖的直行車流。

議員柳采葳建議,應取消非必要槽化區,要求捷運局與交通局在施工期要掌握即時路況。

捷運局表示,經跨局處協調後,敬業二路至劍南路站間的混凝土紐澤西護欄將退縮1米,加大外側車道寬度;北安路敬業三路口最內側車道改為全時段禁止左轉直行車道;塗銷明水路至劍南路間現有2處槽化區,恢復原有車道數。預計今天改善完成,將持續滾動修正。

Y29劍南路站施工期約18個月,預計明年12月底可將目前占用道路的交維設施撤除,恢復原有行車動線。

成功里長李清水表示,原本北安路上班尖峰車流就大,北環段施工封了約2米車道,影響尖峰車流,尤其上班時段北安路往內科方向原本就車多,上周會勘後,捷運局允諾改善,車流狀況應該能改善。



資料來源:https://udn.com/news/amp/story/7323/8930372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目錄

  • 房地產新聞
  • 產業經濟新聞
  • 區域相關新聞
  • 園區快訊
  • 公司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