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com

最新消息

  1. 首頁
  2. 最新消息

2025/08/18
掰了「祥雲龍吟」 亘一郎KOICHIRO 進駐大直

新加坡星廚掌廚,非典江戶前壽司新體驗

赫士盟餐飲集團攜手新加坡米其林星廚押野亘一郎,在大直開設「亘一郎KOICHIRO」壽司餐廳。圖/姚舜

赫士盟餐飲集團攜手新加坡米其林星廚押野亘一郎,在大直開設「亘一郎KOICHIRO」壽司餐廳。圖/姚舜

烤物「烤鹿兒島A5和牛菲力」,上桌時搭配山葵、鹽、季節性野菜、「竹筍幽庵燒」和「晚香玉筍天婦羅」。圖/姚舜

烤物「烤鹿兒島A5和牛菲力」,上桌時搭配山葵、鹽、季節性野菜、「竹筍幽庵燒」和「晚香玉筍天婦羅」。圖/姚舜

「真鱸刺身」是以夏季肥美的白身魚為載體,吃時可包捲馬告、醋凍、水蜜桃丁等食材。圖/姚舜

「真鱸刺身」是以夏季肥美的白身魚為載體,吃時可包捲馬告、醋凍、水蜜桃丁等食材。圖/姚舜

享用「海膽丼」可以酥脆海苔包捲,一菜多吃、食趣多樣。圖/姚舜

享用「海膽丼」可以酥脆海苔包捲,一菜多吃、食趣多樣。圖/姚舜

碗物「鮑魚/冬瓜/紅鳳菜/山椒葉」,鮮濃回甘的蛤蜊高湯內有名貴的黑鮑魚、切塊與切絲的冬瓜、紅鳳菜與木之芽。圖/姚舜

碗物「鮑魚/冬瓜/紅鳳菜/山椒葉」,鮮濃回甘的蛤蜊高湯內有名貴的黑鮑魚、切塊與切絲的冬瓜、紅鳳菜與木之芽。圖/姚舜

「亘一郎KOICHIRO」套餐第二輪上桌的握壽司,分別是金目鯛昆布漬、日本白蝦與海膽及鮪魚赤身。圖/姚舜

「亘一郎KOICHIRO」套餐第二輪上桌的握壽司,分別是金目鯛昆布漬、日本白蝦與海膽及鮪魚赤身。圖/姚舜

烤物「香魚/小黃瓜醋」有三種風味與口感,魚頭似炸物、魚身是烤物,魚尾似一夜干。圖/姚舜

烤物「香魚/小黃瓜醋」有三種風味與口感,魚頭似炸物、魚身是烤物,魚尾似一夜干。圖/姚舜

「亘一郎KOICHIRO」套餐第一輪上桌的握壽司,是用鮪魚中腹(右起)、花枝與真鯛捏製。圖/姚舜

「亘一郎KOICHIRO」套餐第一輪上桌的握壽司,是用鮪魚中腹(右起)、花枝與真鯛捏製。圖/姚舜

清口的Sorbet「金桔冰沙/金桔皮」是以日本和三盆糖搭配金桔製作雪酪冰沙。圖/姚舜

清口的Sorbet「金桔冰沙/金桔皮」是以日本和三盆糖搭配金桔製作雪酪冰沙。圖/姚舜

「海膽丼」是主廚為太太設計,內有鮪魚泥、鮭魚卵、海膽和魚子醬,底部是醋飯,堆疊出多層次風味。圖/姚舜
「海膽丼」是主廚為太太設計,內有鮪魚泥、鮭魚卵、海膽和魚子醬,底部是醋飯,堆疊出多層次風味。圖/姚舜

「玉子燒」的口感柔軟綿滑似戚風蛋糕,上層炙烤焦糖片輕脆香甜。圖/姚舜
「玉子燒」的口感柔軟綿滑似戚風蛋糕,上層炙烤焦糖片輕脆香甜。圖/姚舜
主廚現場示範如何為握壽司刷醬油提味,以及最佳吃法。圖/姚舜
主廚現場示範如何為握壽司刷醬油提味,以及最佳吃法。圖/姚舜
「鮮蟹焗烤/甜豆/綠皮檸檬」是使用京都白味噌為鮮蟹、甜豆賦味,品嘗時可先攪拌均勻嘗原味,接著再以檸檬汁提味。圖/姚舜
「鮮蟹焗烤/甜豆/綠皮檸檬」是使用京都白味噌為鮮蟹、甜豆賦味,品嘗時可先攪拌均勻嘗原味,接著再以檸檬汁提味。圖/姚舜
「亘一郎KOICHIRO」套餐附「毛豆冷湯」,毛豆先燙後烤再與本枯節柴魚干貝高湯結合呈現。圖/姚舜
「亘一郎KOICHIRO」套餐附「毛豆冷湯」,毛豆先燙後烤再與本枯節柴魚干貝高湯結合呈現。圖/姚舜
亘一郎KOICHIRO
亘一郎KOICHIRO

2022年11月,連續五年獲得米其林二星肯定的台北「祥雲龍吟」餐廳宣布2022年12月1日起暫停營業。2025年1月新加坡萊佛士酒店米其林一星精緻壽司餐廳「Oshino」主廚押野亘一郎(Koichiro Oshino)宣布將離開新加坡,餐館營業的最後一天是2025年2月28日。兩件事,本沒有關係,卻分別震驚了台灣與星洲餐飲業界。如今,押野亘一郎來到台北,攜手赫士盟餐飲集團開設「亘一郎KOICHIRO」壽司餐廳,8月20日正式開幕的新餐廳就在「祥雲龍吟」原址。這當然和「祥雲龍吟」沒關係,但「告別待了15年的新加坡轉戰台灣」,再度成為美食餐飲業界話題。亘一郎說,自己將迎接全新挑戰,並為台灣食饕帶來全新壽司體驗。.

押野亘一郎高中畢業就入了行,自東京壽司店開始習藝,並以「鮨職人」自我期許、向世界傳揚江戶前壽司文化為使命,一生懸命持續精進。亘一郎在新加坡一待就是15年,他掌廚的「Shinji by Kanesaka」與「Oshino」壽司餐廳,曾躋身「亞洲最佳50餐廳」、「亞洲最佳風味餐廳」,並自2016年至2019年與2021年至2024年在《新加坡米其林指南》中得到一星,中間斷了的那年,是因為疫情,停辦。

來到台灣,押野亘一郎並沒有複製過去成功經驗,或是照著市場普遍認知的「摘星套路」再耍一遍。他把自己歸零,以「在台灣孕育出一種獨特的江戶前壽司體驗」為目標,並讓台灣的年輕世代了解江戶前壽司與日本料理魅力。同時,期待與身為女將的太太Motoko女士共創有溫度的店鋪,跳脫板前壽司嚴肅的刻板印象,打造只屬於台灣的風味記億。

台北「亘一郎KOICHIRO」雖以頂級壽司餐廳為定位,但和過去多數人認知的江戶前壽司專門店不一樣,餐廳正中央雖設有一壽司檯,亘一郎在此捏壽司,但客人不是在「板前」用餐,而是在桌席體驗。壽司檯成了一帶劇場效果的「展演台」,客人可在座位以「貴賓席視角」欣賞亘一郎製作壽司過程。「這樣更能尊重客人隱私」,押野亘一郎說,「不是所有客人都想和廚師互動」。

「亘一郎KOICHIRO」餐廳以Omakase型式供應套餐,以壽司為主、搭配熱食共15道菜。握壽司並非一貫一貫的上桌,而一次三貫、用特製精緻木盒盛裝。同時,分波段、有節奏的穿插在「刺身」、「碗物」、「烤物」、「炸物」、「蒸物」等熱食之間陸續上桌。

押野亘一郎捏製握壽司的醋飯用了三種醋賦味,除了米醋,還有二種紅醋。他並設計了壽司專用刷醬,每位客人一組,握壽司上桌,客人DIY自己刷在握壽司提味。用「刷」取代「沾」,原因是亘一郎認為,將醋飯直接沾醬,飯粒會快速吸上醬汁,「太多太濃,吃不出醋飯的味道了」。

客人雖不在板前用餐,押野亘一郎仍會走到客人桌邊互動。他會教客人為壽司「刷醬」的技巧,更會親自示範如何「正確品嘗握壽司」。他說,握壽司入口前,最好先將食材那面朝下,如此才能讓食材一入口就接觸到舌尖味蕾,第一時間感受食材口感與風味。

台灣有些壽司店為討好諂媚客人,會浮誇的堆疊食材,將握壽司變得很「巨」。押野亘一郎不來這套,他堅持秉江戶前做法,以醋漬、昆布漬,醬油醃漬等傳統技法處理海鮮,再與有溫度的醋飯結合,強調:「Simple is the best」。

可「二吃」的海膽丼,內有鮪魚泥、鮭魚卵、海膽和魚子醬,底部是醋飯,堆疊出多層次風味與口感。除了可拌勻直接吃,還可酥脆海苔包捲吃。這道菜,是「為太太而生」。

秉「一期一會」精神,押野亘一郎捏壽司時神情因專注而嚴肅,但和客人互動則很「放」,甚至會做出很多表情和肢體動作分享自己的情緒,這也是「亘一郎KOICHIRO」的特色,輕鬆、自然、自在。

亘一郎KOICHIRO

地址︰台北市中山區樂群三路301號5樓

電話︰02-8501-5808



資料來源:https://www.ctee.com.tw/news/20250816700196-439902



2025/08/18
繳2萬租金卻住得不舒服?租屋族居家困境大揭密

收納是租屋族永遠的課題,可用最精簡的預算,換來最大的生活彈性。(圖/特力屋提供)

收納是租屋族永遠的課題,可用最精簡的預算,換來最大的生活彈性。(圖/特力屋提供)

每個月交出大筆租金,卻只能住在陰暗、擁擠又不好收納的小套房,這樣的情境是許多外宿上班族與學生的日常寫照,尤其這兩年通膨壓力不退,生活成本節節上升,讓租屋族的空間與品質被層層壓縮,就連最基本的舒適感也成了一種奢求。

根據行政院主計總處資料,截至2025年6月,台灣整體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年增率為1.37%,其中「居住類」與「食物類」支出漲幅居高不下,房租指數來到108.8,住宅維修指數達114.17,雙雙創下歷史新高,即使選擇租屋、不背房貸,也無法逃過房價上漲帶來的生活壓力,在雙北與新竹等租金熱區,平均一間不到十坪的套房,每月租金就超過2萬元,再加上水電、網路、交通與外食支出,租屋族每個月能用來改善生活的預算所剩無幾。

INK鐵線收納系列為居家收納提供靈活且便利的解方。(圖/HOLA提供)INK鐵線收納系列為居家收納提供靈活且便利的解方。(圖/HOLA提供)

租屋不能釘牆沒關係 聰明收納與設備升級正夯

儘管如此,越來越多年輕人仍不願「將就過活」,在不能裝修、不能釘牆的租屋空間裡,他們反而更懂得透過小道具、小家電與聰明收納方式,為日常增添舒適與秩序感,逐步建立屬於自己的生活風格與節奏。

租屋處未必都有獨立廚房,但簡易小家電與多功能鍋具,仍能讓生活變得更自主。(圖/特力屋提供)租屋處未必都有獨立廚房,但簡易小家電與多功能鍋具,仍能讓生活變得更自主。(圖/特力屋提供)

最常見的改造起點就是燈光,許多租屋空間天花板僅配置一盞冷白光吸頂燈,缺乏溫度也無法調整明暗,近年興起的LED吸頂燈、立燈與磁吸燈,成為租屋族改善氛圍的第一選擇,不僅免打孔、安裝簡單,也可調整色溫與亮度,依情境切換閱讀燈、夜燈與主燈,讓下班後的房間不再只是「可以住」,而是「願意待」,而炎熱夏季讓許多小坪數空間悶熱難耐,結合照明與通風的吊扇燈成為另一項熱門選物,不少租屋族表示,吊扇燈不但節省空間、一機兩用,也能有效循環空氣,搭配開窗或移動式冷氣使用,室內溫度能降好幾度,「整間房都輕鬆多了」。

「REAL環保多功能衣架」兩側還貼心保留C型掛勾,細肩、吊帶、甚至褲子都能穩妥掛放。(圖/HOLA提供)「REAL環保多功能衣架」兩側還貼心保留C型掛勾,細肩、吊帶、甚至褲子都能穩妥掛放。(圖/HOLA提供)

而租屋最讓人頭痛的,其實是「東西不知道要塞哪」,狹小空間若沒有良好收納規劃,生活用品幾天內就會亂成一團。特力屋、HOLA與IKEA等家居通路業者觀察到租屋族的痛點,陸續推出免釘牆壁掛架、無痕掛鉤、三層收納車、掀蓋式儲物椅等,協助住戶在不破壞牆面與櫃體的前提下,完成垂直收納、分層儲物,甚至機能整合,像是HOLA的INK壁掛系列,主打免釘固定、模組彈性搭配,能自由貼在牆面、櫃門或浴室磁磚上,不占地又方便更動;IKEA經典款RÅSKOG三層推車,則成為許多人從租屋期一路使用到成家的萬用收納,從廚房鍋具、書桌文具、衛浴瓶罐到寵物用品都能一車搞定。還有適合櫃底延伸的夾式網籃、抽屜補充架與掀床收納設計,也成為小空間放大的主力工具。

除了住起來要順,吃起來也要省。物價上漲連鎖效應下,越來越多人選擇三餐自煮,從自己準備早餐、帶便當上班,到假日煮麵、炒菜解決外食疲勞,儘管租屋處未必都有獨立廚房,但簡易小家電與多功能鍋具,仍能讓生活變得更自主,像是兩人份小電鍋、導熱快速的平底深鍋、快煮壺與氣炸鍋等,都成為入門裝備,IKEA近期統計顯示,365+系列鍋具、保鮮盒與馬克杯等實用商品,在租屋年齡層購買率持續升高,代表「廚房不大照樣能煮」的概念已逐漸普及,而保鮮盒、分隔盤與可堆疊儲物組合,也讓冰箱與小櫃子能更有效利用空間,不再有「一煮就亂、一放就爆」的窘境。

近年來居家品牌觀察到,租屋市場已不再是「便宜、簡單就好」的市場,反而變得多元且精打細算。(圖/特力屋提供)近年來居家品牌觀察到,租屋市場已不再是「便宜、簡單就好」的市場,反而變得多元且精打細算。(圖/特力屋提供)

通膨壓力居高不下 租屋生活成「被壓縮」日常

另一項生活中最容易忽略、但升級感最強的項目,是浴廁設備,過去租屋族多將就使用原本配置的老舊馬桶與蓮蓬頭,但現在越來越多人願意添購免治馬桶座、強效花灑、快速乾濕分離設備等,來提升每日的如廁與洗澡體驗。特力屋觀察,近年免治馬桶座熱度持續增溫,其中不少商品採快拆設計,無須改管即可安裝,更能隨著搬家帶著走,深受租屋族青睞。

用水品質同樣成為在意健康族群的基本門檻,由於租屋處通常無法改動原管線,許多人改用可重複濾芯、更換簡單、無需插電的小型淨水設備,不僅對空間無額外負擔,也不用擔心搬家後不能使用,成為不少人新居落地後首購的設備之一。

窗簾與布織品也是打造「住得舒服」的關鍵角色,從阻光、隔熱、抗菌等功能出發,到顏色、布料、垂墜感等細節搭配,不同租屋族會根據生活節奏挑選適合的窗簾種類與質感,有人希望一覺好眠,選擇全遮光厚布簾搭配耳塞與地毯;也有人偏好自然採光,用白色調光簾與百葉窗營造北歐感空間;還有設計師指出,抱枕、地墊、床罩與窗簾色調統一後,視覺風格也會穩定許多,對心理壓力有實質緩解效果。

保鮮盒、分隔盤與可堆疊儲物組合,也讓冰箱與小櫃子能更有效利用空間,不再有「一煮就亂、一放就爆」的窘境。(圖/IKEA提供)保鮮盒、分隔盤與可堆疊儲物組合,也讓冰箱與小櫃子能更有效利用空間,不再有「一煮就亂、一放就爆」的窘境。(圖/IKEA提供)

近年來居家品牌觀察到,租屋市場已不再是「便宜、簡單就好」的市場,反而變得多元且精打細算,年輕租屋族群在受限預算下,反而更懂得掌握空間優化與生活便利的平衡點,從無痕式收納設計、機能整合家具,到快拆式家電與軟裝搭配,用最精簡的預算,換來最大的生活彈性。

儘管租屋空間有限,透過精準收納靈活應用,生活品質一樣不打折。(圖/IKEA提供)儘管租屋空間有限,透過精準收納靈活應用,生活品質一樣不打折。(圖/IKEA提供)



資料來源;https://estate.ltn.com.tw/article/25224



2025/08/18
金龍海嘯將滿周年 房市現窒息量 觀望買氣濃

限貸令鬆綁、建商降價讓利,有望成解凍藥引

據《住展雜誌》調查,北台灣都會區預售屋及新成屋市場第二季平均銷售率下探至20.5%,較去年第三季幾乎腰斬。圖/本報資料照片

據《住展雜誌》調查,北台灣都會區預售屋及新成屋市場第二季平均銷售率下探至20.5%,較去年第三季幾乎腰斬。圖/本報資料照片

北台灣各季度新案平均銷售率

北台灣各季度新案平均銷售率


去年第三季央行祭出第七波不動產信用管制,被房產業稱為「金龍海嘯」的政策打炒房,實施即將屆滿周年,對房市的殺傷力,可說是與日俱增。


據《住展雜誌》調查,北台灣都會區預售屋及新成屋市場單季平均銷售率,從去年第三季金龍海嘯伊始的44.5%,逐季下探,去年第四季銷售率剩30.5%,今年第一季已掉到26.7%。今年第二季除政策緊縮、房貸排隊潮未解外,更殺出美國對等關稅和新台幣匯率急升等程咬金,買氣觀望氣氛更凝重,銷售率再下探至20.5%,較去年第三季幾乎腰斬;房市買氣急凍,不少新案單周平均業績,竟已「零成交」,呈現窒息量,市況已不可同日而語。再看今年第二季國泰房地產指數,全台30天平均銷售率已掉到6.37%,創下近16年新低點。

值得注意的是,全台有高達82%的預售新案30天平均銷售率不到1成,銷售率10%~15%的只占11%,20%以上僅剩6%。

住展發言人陳炳辰表示,去年919央行禁止任意使用寬限期的重大打房措施,加上銀行房貸水位達上限,對房市在實質貸款面與後續發展信心面帶來雙重打擊,投資客群也因貸款資金缺口減少購置預售屋,加上對未來信心不足,房價也確實偏高,造成這波房市買氣衰退。

陳炳辰分析,這股窘態延續到2025年,又遇總體經濟貨幣大戰與美國關稅波動,資金更難以冒險布局不動產,房產投資買盤、高端資產族群都縮手下,自然重挫買盤。展望後市,陳炳辰認為,若銀行房貸仍持續緊縮,央行也未鬆綁對投資族群的限貸政策,加上國內大環境不景氣,不再有企業投資擴廠利多,預期不動產前景堪慮。整體房市冷氣團已籠罩近一年,陸續傳出建商停工的壞消息,難以順利核貸交屋又等不到買氣,房市烏雲籠罩到明年都不意外,現在只等大建商開出降價讓利的第一槍。




資料來源:https://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250818000151-260202?chdtv




2025/08/15
台北市首創「綠容率」入法,2026 起新建案陽台、屋頂強制綠

圖源:台北市都市發展局報告


為了對抗都市熱島效應、降低體感溫度,台北市正式將「綠容率」納入法令,規定 2026 年 1 月 1 日起,所有新建案在申請建照時,必須依規劃設置陽台、露台或屋頂的立體綠化設施。綠容率新制預計每年可新增約 5 萬平方公尺立體綠化面積,並種植約 1.5 萬棵喬木,達成全市平均降溫 2℃ 的目標。


台北市首創「綠容率」入法,什麼是綠容率?

「綠容率」是衡量建築物綠化程度的新指標,不再只看地面綠化面積,而是將植栽實際能提供的遮蔭效果換算成「等效綠覆面積」。

這也表示,除了地面花園,陽台外緣、露台牆面甚至屋頂上的綠化,都能計入綠容率,形成三維(3D)立體綠化,讓綠色延伸到建築的各個角落。

圖源:台北市都市發展局報告

2026 正式上路!台北市綠容率新制重點

  1. 綠化位置與規格:立體綠化設施須設在陽台或露台外緣,深度不得超過 2 公尺,且綠覆面積需達 90% 以上,並符合結構安全規範。
  2. 彈性配置:可設置於私人陽台、公共梯間或露台,不必侷限於個別住戶空間。
  3. 計算方式:採用植栽遮蔭係數計算「等效綠覆面積」,取代傳統只計算基地綠覆率的 2D 模式。
  4. 施行時程:2025 年 8 月公布後至年底為緩衝期,2026 年元旦正式上路,建案可選擇提前適用。

圖源:台北市都市發展局報告

台北市綠容率政策背景與影響

台北市早在 1986 年就訂定《新建建築物綠化實施要點》,並在 2016 年提升為行政規則。這次修法配合「台北市開發基地體感降溫專案」,以「密集綠覆固碳」為三大策略之一,首次將綠容率明文化,成為全國首創的都市降溫法規。

市府建管處預估,綠容率新制不僅能改善城市微氣候,還可以提升社區環境品質。但也有民眾擔心維護植栽會增加生活負擔,對此市府強調,綠化設施需依原核定計畫維護,若怠於管理,將依《行政執行法》處以怠金。



資料來源:https://applealmondrealty.com/posts/42300



2025/08/15
經營困難 新北17家觀光工廠退場

新北36家觀光工廠及產業文化館,近年退場有17家,平均經營觀光服務時間約為7年,影響投入輔導資源的效益。市府經發局表示,未來如業者有意回歸產業觀光行列,也將協助輔導轉型及品牌行銷。

不少親子客、旅遊團會到觀光工廠遊賞,但近年遇疫情、缺工等考驗,觀光工廠經營難度增加。為協助觀光工廠吸引人潮,經發局2022年至2024年委託廠商辦理觀光工廠及產業文化館行銷推廣委託專業服務案。

新北審計處指出,受過轉型輔導成功的觀光工廠,或是產業文化館,平均經營觀光服務約7年退場,質疑影響投入輔導資源效益。另,經發局整合觀光工廠及產業文化館共同行銷宣傳,但部分行銷活動的場館參與率未達8成,配合活動場館及消費者對部分活動滿意度也未達8成。

經發局回應,推動「產業觀光輔導計畫」,透過主題企畫、場域動線規畫及空間展示設計等經營輔導,協助傳統產業轉型為兼具觀光特色的據點。每年均辦理觀光工廠輕旅行等系列行銷活動,除政府提供輔導資源外,也有賴企業決策者經營轉型決心。

經發局說,近3年各縣市多有觀光工廠退場,大環境改變是業者選擇退出原因,如市場通路多元、企業改革、經營重心轉移。


資料來源:https://udn.com/news/story/7323/8940493?from=udn-catelistnews_ch2



2025/08/15
地價單坪近5字頭 全台工業區這裡最貴

591資訊

圖/受惠台商回流工業地夯,其中華亞科技園區工業地價格居冠。


工業地產市場夯,近年地價持續向上增溫,最熱門的區域都集中在北北桃三都,根據《工商時報》報導,最新市調統計顯示,全台主要工業區當中,華亞科技園區工業地價格遙遙領先,每坪平均達45.5萬元;而彰濱鹿港工業地去年上漲6.3%,為去年工業區土地價格漲幅最大。

|工業地交易年增近九成

世邦魏理仕研究部統計,受惠台商持續回流,激勵工業地產市場連續幾年維持高溫不墜,觀察2019年大型土地交易案例,除自用型買方剛性需求支撐整體買盤,投資型買方也積極購入核心資產。此外,觀察2019年重大土地交易可以發現,上市櫃建商積極搶標優質土地,全年總計購置超過26萬坪土地,土地交易年成長率激增87%,反應投資人肯定不動產基本面穩健的走勢。

調查也顯示,目前全台主要工業區土地,幾乎都漲了一輪。以華亞科技園區來說,目前每坪平均已達45.5萬元,傲視其他工業區,年漲幅達3.4%;中壢工業區平均達29萬元,年漲幅5.5%;美崙工業區平均6.2萬元,價格持平;台中工業區平均25.8萬元,年漲幅5.3%;彰濱鹿港工業區約3.72萬元,年漲幅則高達6.3%;另外大發工業區,平均每坪約13萬元,年漲幅3.2%。

591資訊

|低利環境促使企業置產

世邦魏理仕台灣研究部主管李嘉玶指出,央行降息有助不動產投資需求增長,在台北辦公室空置率處於低點、房東調漲續約租金的情況下,部分本土企業租戶可能因借貸成本降低而萌生置產的念頭;至於工業地產市場,許多國內外製造業者加速調整生產基地,而低利環境將促使自用型買方轉為積極。

注:文中所涉坪數,如無特殊說明,均為規劃坪數。文中出現的圖片僅供參考,以銷售中心實際情況為準。




資料來源:https://news.591.com.tw/news/4007/amp



2025/08/15
房市低迷不振 五亮黃藍燈 銷售時間拉長到以年計算

房市燈號持續衰退,7月燈號亮出黃藍燈,分數是38.2分,為今年的第五顆。聯合報系資料照

房市燈號持續衰退,7月燈號亮出黃藍燈,分數是38.2分,為今年的第五顆。聯合報系資料照


房市燈號持續衰退,預售市場堪比疫情時期的慘況。住展雜誌昨(14)日發布7月北台灣新建案市場調查,來客量、成交量都大幅下滑,多數銷售時間拉長到以年計算,7月燈號持續衰退的黃藍燈,分數是38.2分,為今年的第五顆黃藍燈,為新冠疫情後的最差狀態。

住展雜誌企研室總監暨發言人陳炳辰指出,7月進入暑假,家庭出遊、颱風、民俗月等接連利空,都讓建商保守以對,加上關稅政策疑雲不利資金冒險投資,冰凍三尺的房市買盤雪上加霜,需求消極。

今年以來住展風向球分數與燈號
今年以來住展風向球分數與燈號

7月預售推案量僅600多億元,較上月減少百億元,指標案為台北市中正區豐基建設案,有百億元量體規模,其他案量較大的為總銷50多億元案,共計三案分別為坐落桃園市內壢火車站生活圈、台北市北士科重劃區,與新北市土城區頂埔地帶的聚泰、華固、花王建設案,餘案則都在40億元以下。

新成屋戶數雖較上月增加,也僅微增30多戶,整體是200多戶,難正面看待,在價格高又得立即與銀行打交道的不利因素下,若非興建完工得按計畫公開,實無發揮空間。

需求面上,指標建案每周平均來客組數、成交組數再降,來客組數為12.5組、成交組數是0.7組,都是堪比疫情階段的慘況,僅以地段穩健的大型建商的指標案,或是新開案的甜蜜期會有單周數十組、成交不掛蛋的績效,其他單周個位數的賞屋量與零成交已屬常態,買盤信心萬念俱灰。

7月待售建案來到1,375案,比6月增40多案,其中以新北市、桃園市最顯去化不易,量增較多,目前多數建案銷售時間拉長以年計算,此外,不少個案不得不推,因此讓數據更雪上加霜。

開價與成交價仍在一成空間內,陳炳辰分析,台北市因為房價過高,容易因如大安區鍍金門牌高價案,與像萬華、文山、內湖地區平價產品產生價格落差,進而創造議價率,否則其他縣市的建商價碼保持一定水位,不到黃河心不死,或也在於擔憂貿然降價的骨牌效應,不降不賣咬牙苦撐。

陳炳辰分析,即將迎來928檔期,不少建商抱持延都延了心態,乾脆延推到明年再說,928檔期恐也難寄望過高,包括新北市林口區與桃園市龜山區、中壢區,和新竹地區的東區、竹北市都傳指標大案不一定在928檔期亮相。



資料來源:https://money.udn.com/money/story/5621/8940446?from=edn_subcatelist_cate



2025/08/14
蔣萬安:打造捷運站為特色景點

台北市捷運局在市政會議報告捷運6線工程施工及招標進度,市長蔣萬安表示,台北捷運規畫是以北北基桃共同生活圈為最重要考量,不能只用本位主義想著「只要滿足台北市內部需求」就好。(本報資料照片)

台北市捷運局在市政會議報告捷運6線工程施工及招標進度,市長蔣萬安表示,台北捷運規畫是以北北基桃共同生活圈為最重要考量,不能只用本位主義想著「只要滿足台北市內部需求」就好。(本報資料照片)


台北市邁入「捷運工程6線齊發2.0」嶄新階段,規模不輸起初興建時候,台北市長蔣萬安表示,捷運規畫不能有「本位主義」,只滿足台北市內部需求就好,應像台中捷運向彰化延伸,以北北基桃共同生活圈為最重要考量。此外,蔣萬安也建議北市捷運局參考英國倫敦地鐵Baker Street Station、莫斯科「地下宮殿」車站,將民生汐止線站體設計成特色景點,帶動觀光人潮。


捷運局前天在市政會議中,報告包括信義線東延段、萬大線第一及第二期、環狀線南環段、北環段、東環段等捷運6線工程施工及招標進度。

蔣萬安表示,捷運規畫要以整個北北基桃共同生活圈為最重要考量,不能只用本位主義想著「只要滿足台北市內部需求」就好,他也以台中捷運為例,目前已經規畫延伸到彰化,就是一樣的道理。

蔣萬安也提到,目前仍在規畫中的民生汐止線,將在台北市境內增設9個捷運站,並包括3個轉乘站,他建議捷運局在設計站體時,能參考國外經驗,將其中幾個站體設計成特色景點,比如英國倫敦有Baker Street Station,因為是系列偵探小說的主角福爾摩斯居住的處所,因此在站內特別設計許多跟福爾摩斯相關的意象,讓站點變成熱門觀光景點。

他進一步以俄羅斯首都莫斯科為例,有很多超過百年歷史的地鐵站,當初因戰爭期間的避難考量,有些軌道深入地底百餘公尺,再加上第二時期的皇族設計風格及牆面上大量掛設的藝術品,因此有地下宮殿的評價,許多站區也都成為旅遊景點。

蔣萬安強調,台北市捷運站始終是以實用性為考量,未來可考慮興建有主題的捷運站,並非只是限於目前捷運站裡的公共藝術,要將整個捷運站內都布滿相關主題元素,使捷運站本身就是一個景點,讓許多人搭捷運目的就是為了要來特色捷運站朝聖,不僅將帶動捷運運量也會為周邊帶來商機。



資料來源:https://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250814000529-260107?chdtv



2025/08/14
房地合一申報 別踩四地雷

房地產示意圖。記者朱曼寧/攝影

房地產示意圖。記者朱曼寧/攝影


財政部高雄國稅局表示,近期查核房地合一稅申報案件時,發現常見四大錯誤,包括誤報前手支付費用、整張照抄土增稅繳款書上的漲價總額、未核實土地使用條件、虛報成本費用,提醒納稅人應據實填報,以免影響自身權益。

首先,誤將「前手支付費用」列為成本,常見狀況是,納稅人因房地為繼承取得,在申報時誤把前手(如父母)當年購買時支付的契稅、登記費、印花稅等費用,直接申報為成本,但依規定,成本費用須是由申報人本人實際負擔,繼承取得者不得列報他人支出項目。

舉例來說,納稅人小花(化名)出售父親留下的不動產時,整理父親當年購屋相關費用單據,試圖列報為成本,經查後因非其本人支出,遭剔除並補繳稅款。

其次,土地漲價總額照抄,納稅人直接使用土地增值稅繳款書上記載的漲價總數額作為申報減項,卻未區分哪些是自己持有期間產生的漲價,像是納稅人阿章(化名)在2020年購入農地,2024年出售時列報52萬元土地漲價總額,不過,實際上其中46萬元是前手在2010至2020年間的土地漲價金額,國稅局僅認列其2020至2024年間6萬餘元的部分,最終須補繳本稅約15萬元。

第三,未確認漲價期間與土地使用條件,國稅局指出,若出售的是農地,且在持有期間未實際做農業使用,即便原本未被課徵土增稅,仍可能補稅並影響申報內容,這類情況下,申報人若不區分土地使用狀況與持有期間,直接引用漲價總額數據,也可能列報錯誤。

第四,誤以為報得愈多愈安全,部分民眾,認為列報費用或土地漲價金額愈高愈能節稅,但若資料來源不實或計算錯誤,經稅局查核後反而得補稅,並可能依規定處以罰鍰。

國稅局呼籲,辦理房地合一稅申報時,應詳實檢附相關資料與支出憑證,尤其是繼承或購買時間與土地漲價期間的區分至關重要,應釐清相關規定。



資料來源:https://money.udn.com/money/story/6710/8937686



2025/08/13
建築減碳再進化 低碳建築邁向實踐新階段

「低碳建築永續發展研討會」集結公協會、建材與營建專家,透過三場主題演講與技術交流,探討低碳建築的實務路徑。圖/業者提供

「低碳建築永續發展研討會」集結公協會、建材與營建專家,透過三場主題演講與技術交流,探討低碳建築的實務路徑。圖/業者提供


「低碳建築永續發展研討會」12日登場,吸引逾百位建築師、設計師、營造業者及政府代表參與。圖/業者提供

「低碳建築永續發展研討會」12日登場,吸引逾百位建築師、設計師、營造業者及政府代表參與。圖/業者提供


漢源實業董事長林裕滄(左)捐贈30萬元善款予台中十方啟能中心,支持身心障礙者教育與生活發展。圖/業者提供

漢源實業董事長林裕滄(左)捐贈30萬元善款予台中十方啟能中心,支持身心障礙者教育與生活發展。圖/業者提供


公益晚宴安排「凡星樂團」暖心演出,漢源實業董事長林裕滄(左)並頒發感謝狀。圖/業者提供

公益晚宴安排「凡星樂團」暖心演出,漢源實業董事長林裕滄(左)並頒發感謝狀。圖/業者提供


在全球淨零碳排浪潮推動下,建築產業正迎來深度轉型。今(12)日下午登場的「低碳建築永續發展研討會」,主辦單位漢源實業,集結公協會、建材與營建專家,透過三場主題演講與技術交流,探討低碳建築的實務路徑,吸引逾百位建築師、設計師、營造業者及政府代表參與,共同布局產業永續未來。


首場演講由台灣建築中心副執行長林杰宏,以「台灣建築業永續淨零的挑戰」為主題時指出,建築部門碳排涵蓋材料生產、施工到使用周期,必須推動全生命周期碳足跡管理。政府已著手推動「建築碳排評估制度」,未來將導入低碳建材標章、碳權交易與碳中和指標,引導業界提前因應政策變革,搶占轉型契機。

國產建材實業經理秦易承則分享「淨零碳排目標下的低碳循環建材」案例。他表示,透過替代原料與製程優化,已成功降低預拌混凝土水泥用量與碳排放,並兼顧耐久性。現場並展示結合LCA(生命週期評估)與ESG理念的多款建材,凸顯台灣在循環經濟與綠色材料研發上的實力,提供從源頭減碳的解方。

第三場由漢源實業經理林彥均介紹「複材系統模板於建築產業的優勢與ESG效益」。他指出,玻璃纖維強化塑膠(FRP)模板,具輕量、高強度、可重複使用、不需脫模劑等特性,大幅減少木模浪費與施工碳排,並已通過UL94HB阻燃認證,符合清水混凝土規範。該系統已在全台建案廣泛應用,並結合區域代工班模式,協助營造廠實現模組化施工與人力精簡,回應缺工與永續雙重挑戰。

研討會後的公益晚宴,主辦單位-漢源實業董事長林裕滄捐贈30萬元善款予台中十方啟能中心,支持身心障礙者教育與生活發展;晚宴則安排「凡星樂團」暖心演出,壓軸由知名台語歌手董育君獻唱,讓產官學界在輕鬆氛圍中深化交流,展現科技與人文並重的永續精神。

本次研討會傳遞明確訊息:「低碳建築不是未來式,而是進行式。」從政策制度、材料革新到工法升級,台灣建築業已從被動因應轉為主動布局;特別是創新模板系統的成熟應用,正帶動產業朝智慧化、模組化與低碳化邁進,翻轉高耗能、高污染的傳統印象。

業界表示,隨著淨零目標逼近,建築轉型已不容延宕,唯有產官學攜手合作,將永續理念落實於每一塊建材、每一項工法與每一次設計決策,方能真正打造兼具環境韌性與社會責任的低碳城市。而今日這場研討會,正是台灣建築邁向永續新階段的關鍵起點。



資料來源:https://www.ctee.com.tw/news/20250812701990-43050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目錄

  • 房地產新聞
  • 產業經濟新聞
  • 區域相關新聞
  • 園區快訊
  • 公司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