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com

最新消息

  1. 首頁
  2. 最新消息

2025/07/28
不動產交易增 REITs後市靚

AI運用範圍更廣泛,持續推升數據中心REITs收益成長

市場陸續回歸基本面評估,加上年內仍存有降息可能,帶動近期REITEs表現回溫。圖/美聯社

市場陸續回歸基本面評估,加上年內仍存有降息可能,帶動近期REITEs表現回溫。圖/美聯社


REITs基金績效

REITs基金績效


美國關稅政策陸續開獎,對金融市場的影響性也逐步鈍化,市場陸續回歸基本面評估,加上年內仍存有降息可能,帶動近期REITEs表現回溫,觀察REITs基金近三個月累積漲幅超過5%有7檔,以群益全球地產入息基金上漲10.3%表現最佳,也是唯一一檔漲幅超過1成,富邦全球不動產基金與元大全球不動產證券化基金也分別有7.22%和7.16%的不錯表現。


群益全球地產入息基金經理人楊慈珍表示,從基本面來看,最新美國ISM製造業指數回升至50.8擴張水準,非農就業人口增加狀況也優於市場預期,總經數據動能溫和,加上減稅法案通過,令景氣大幅下行的風險降低,隨全球公債利率波動回穩,有利於REITs市場波動減緩。在不動產產業方面,商用不動產交易狀況延續第一季擴張趨勢,4月份交易金額近339億美元,年增率近3成,平均Cap rate為6.6%,可見在經濟溫和擴張與投報率良好下,促進市場交易回溫。

REITs次產業與區域方面,隨AI運用範圍更為廣泛以及雲端轉型,進而帶動數據中心擴張,現階段全球數據中心供給不足,可望持續推升數據中心REITs收益成長。值得留意的是,亞太數據中心的發展較美國慢,以澳洲為例,去年開始AI數據中心用電量快速提升,預期未來三年之年複合長率近90.6%,也令相關數據中心REITs更加具備發展潛力。其他次產業如醫療、零售、住宅等亦可適度配置。

大華銀投信指出,儘管近期市場波動,但新加坡REITs的融資成本已達高峰,且對於未來兩年REITs 每單位分配收益年複合成長1.7%的健康預期,因此對新加坡REITs維持積極的態度。隨全球主要央行仍處於貨幣寬鬆的週期,加上房地產基本面的支持,認為未來評價有望繼續調升。

儘管亞太地區REITs並未豁免於川普關稅政策及其對於總體經濟放緩的擔憂影響,但從總報酬角度,REITs仍是具有吸引力的投資選擇,源自於同時具有穩定股利收益與資本價值上漲潛力。



資料來源:https://www.ctee.com.tw/news/20250728700283-439901



2025/07/28
暑期租屋熱潮來襲!租屋恐藏看不見的風險

新生租屋卡位、舊生換屋升級,搭上社會新鮮人與上班族租屋潮,租屋市場旺季到!但租屋生活潛藏的居住風險,您準備好了嗎?

每年7至9月暑假期間,是大專院校學生搬遷最頻繁的高峰期。無論是畢業生留在都市工作找尋新住所、或是大一新生入學、舊生換租,整體租屋需求顯著增加。近年來,也有越來越多上班族因預算考量而選擇租屋,進一步推升租屋市場需求。

根據Google Trend資料顯示,每年7~9月是全年搜尋租屋關鍵字最熱門的時期,較全年最低的過年期間足足翻了一倍,顯示暑期租屋市場熱度升溫,然而在房價與租金連年攀升下,在挑選租屋物件時,不僅要考量預算與交通便利性,更應正視「租屋期間的居住風險」。

根據內政部消防署統計,今年1~4月全國引起建築物火災原因,以電器因素居冠,其次則是遺留火種(包含祭祖、烤火、煙蒂、燈燭等)與爐火烹調;而建築物火災起火處所第一名為廚房,第二名為每日睡覺的臥室,第三則是客廳。

若租屋族發生意外除了自身財物損失外,還可能需負擔房東的房屋修繕責任,甚至牽連鄰戶,帶來高額賠償與法律風險。近期也有一起意外案例,一名房客因抽菸未熄滅菸蒂釀成火災,導致房東損失達66萬元,一審判決房客須賠償房東52萬元。面對這類風險,保險成為租屋族重要的防線之一。

國泰產險指出,以「租事平安專案保險」為例,涵蓋住宅火災動產損失、住家日常生活責任保險、承租人火災責任險以及擴大承保機車事故四大保障項目,年保費不到新台幣 500 元,對預算有限的小資族群來說,是高CP值且實用的風險管理選項。

此方案包含各種保障,舉例來說,若租屋族因電器使用不當引發火災,火勢波及房東的屋況,國泰產險的租事平安保險就會補償房東損失。萬一租客飼養的寵物在日常活動中,不小心咬傷路過的鄰居,鄰居求償的部分也可申請保險理賠。

此外,若租客的機車停在租屋處附近 50 公尺內或地下停車場,因火災或爆炸受損,也在保障範圍內。

國泰產險表示,在租金壓力持續升高的現實下,很多人會選擇與別人一起合租,這些居住型態雖可節省開支,卻也增加了用電與空間共享的潛在風險,一旦發生火災或爆炸事故,未投保者需自行負擔動輒數萬甚至數十萬的修繕與賠償金額,對學生與其家庭而言,往往是一筆沉重負擔。

相較之下,提早投保一年保費不到500元的租事平安專案保險,能有效降低損失與爭議發生機率,為居住期間提供額外保障。

※以上資訊來源為國泰產險官網,實際保障內容與費用請以官網公告為準。


資料來源:https://money.udn.com/money/story/5621/8894545?from=edn_subcatelist_cate



2025/07/25
企業蓋房出售 兩方式課稅

房地產示意圖。圖/記者游智文攝影

房地產示意圖。圖/記者游智文攝影


房地合一2.0稅制下,公司蓋房後首次移轉的房地交易,可併入營利事業所得額課稅,以單一稅率20%計算營所稅,不必適用房地合一差別稅率,不過前提是,公司必須自己擔任「起造人」。

舉例來說,甲公司做不動產開發,2022年賣出兩間房地產,一間是自地自建的A建案,另一間是跟乙公司合資興建的B建案,兩建案都在2021年10月取得使用執照,交易所得分別為500萬元、400萬元。

甲公司認為自己都是參與興建,就把兩個案子的交易所得共900萬元全數併入2022年營所稅結算申報,以20%稅率課稅。

但國稅局後來發現,B建案並非由甲公司去申請建物權狀,而是由乙公司,也就是說,甲公司不是「起造人」,因此這筆交易將不能當成一般營所稅申報,而應適用「房地合一稅制」課稅。

甲公司是在2022年12月出售,與取得使照期間相差一年三個月(即持有期間),持有期間在兩年內,適用稅率高達45%,這筆400萬元的交易所得,應納稅額為180萬元,最終被國稅局補稅100萬元。

至於A建案,因為是自地自建、自己擔任起造人,可適用20%單一稅率,應納稅額為100萬元。

國稅局指出,房地合一制規定,公司若在2016年1月1日後買賣完工後,首次移轉的房屋與土地,適用稅率為20%,採合併計稅,但前提是公司必須是「起造人」,也就是房屋是由公司自己申請建物登記才算,如果房子是合建案,建物登記時掛的是建商或合作對象的名字,那就不算,申報時將適用房地合一稅差別稅率。

這兩種稅的差別在於,營所稅是依全公司所得總額採單一稅率,稅率為20%;房地合一稅則依照持有年限課稅,持有二年內,稅率45%,持有超過二年、未逾五年,稅率35%,持有超過五年,稅率20%。

國稅局提醒,像這種有合建、有合作開發的房地產交易,要特別注意誰才是「起造人」,並採取正確方式申報。



資料來源:https://money.udn.com/money/story/6710/8894660



2025/07/24
科學園區政策環評 過關

環境部環評大會昨(23)日開會,針對國科會所提「新設科學園區政策環評」徵詢意見,順利過關。國科會於會中指出,為維持台灣在半導體與AI產業的國際領先地位,超前部署至2050年園區用地,預計此次修正後,可支撐未來半導體三至四個先進製程世代用地。

國科會表示,目前已經核定的13處園區,已經有4,472公頃正營運中,未來開發或規劃中用地只剩下869公頃。

依原本政策環評,國科會估2036年新增1,000公頃,考慮產業實際需求已超乎預期,為因應擴廠需求,規劃至2050年再新增2,000公頃用地,解決產業缺地問題。

國科會表示,隨先進製程快速演進,積體電路先進製程複雜度與設備密度大幅提升,對基地空間需求也隨之增加,必須預留大面積基地。據估算一個世代(含廠房、附屬設施、上下游產業鏈)約需250至300公頃產業用地,以科學園區產業用地占比50%計算,每一世代所需園區總面積約500至600公頃,這次修正新增2,000公頃用地,等於是新增足以支撐未來三至四個製程世代升級與產線擴充用地。

國科會大動作新增園區土地需求,引發環團質疑。環委審查時也新增徵詢意見,建議新設科學園區前,國科會應先責成相關單位盤點設置地點鄰近工業區的閒置、未出租或未利用土地狀況,優先檢討活化利用已劃設的工業用地,或評估已遭汙染土地新設科學園區可行性。


資料來源:https://udn.com/news/story/7240/8892430



2025/07/24
「AI臺灣.創新無限」2025數位應用週開幕8/19線上直播

中華軟協主辦「數位應用週」今年邁入第7年,長期以來匯聚資通訊產業能量,展現軟體價值與創新動能,已成為國內資服產業年度重要盛會。2025數位應用週即將於8月19日到22日實體活動與線上直播同步登場。


中華軟協/提供

中華軟協/提供


此次活動由行政院智慧國家推動小組指導,將辦理11場線上主題論壇、創新數位應用展示超過150個解決方案及商機媒合等多元形式,廣邀產官學研與國際夥伴共同參與,促進AI產業鏈結合作,協助企業掌握AI核心技術與市場趨勢,開創臺灣數位經濟新局。

主辦單位中華軟協(CISA)今年6月剛轉型成立中華民國資訊軟體服務商業同業公會(TISSA),高票當選首任軟體公會理事長的沈柏延表示,今年數位應用週將以「AI臺灣.創新無限」為主題,反映產業對於未來的共同信念—以AI為核心驅動力,引領產業升級、擘劃智慧臺灣新局。

沈柏延指出,中華軟協轉型成立中華軟體公會後,凝聚國內眾多資訊軟體服務業者力量,不只提供政策建言,也將成為政府與業界間最堅實的互動橋樑。資服產業透過策略聯盟與組織升級,將更有能力讓臺灣在全球AI版圖上占有一席之地。

數位應用週首日開幕論壇,共邀請到五位知名產業代表主持專題演講,為活動揭開序幕,包括凌羣電腦總經理劉瑞隆、HPE慧與科技標準運算系統暨數位銷售事業處副總經理郭裕昇、台灣IBM軟體技術協理趙文振、網擎資訊軟體執行長廖長健、微軟全球助理法務長/台灣微軟公共暨法律事務部總經理施立成。

8月19日起,連續四天以線上直播方式安排11場次主題論壇,包含「資安助攻.開創ESG新局」、「智慧永續:讓AI協助ESG會思考」、「百工百業AI產業暨人才發展論壇」、「AI鏈動未來:創新技術串聯產業轉型新局」等,涵蓋資安韌性、ESG、大數據、雲端應用服務、產業政策,以及AI落地應用加值智慧製造、智慧零售、智慧醫療、人才培育、文化運動等領域,協助業掌握科技紅利、應對產業變局、實踐永續發展,打造數位永續新商機。

線上論壇免費參加,報名填問卷還能抽好禮。詳情請上數位應用週論壇總覽網址:https://digi.cisa.tw/forum-list.php;中華軟體公會官網:https://www.tissa.org.tw/。



資料來源:https://money.udn.com/money/story/5635/8886514



2025/07/24
AI淘汰賽已開跑?黃仁勳告訴CNN 「3種人最先被AI取代」

輝達執行長黃仁勳直言「AI不會裁員,但沒有想法的人會先被淘汰」。(圖/記者余國棟國攝影)

輝達執行長黃仁勳直言「AI不會裁員,但沒有想法的人會先被淘汰」。(圖/記者余國棟國攝影)


▲輝達執行長黃仁勳直言「AI不會裁員,但沒有想法的人會先被淘汰」。(圖/記者余國棟國攝影)

全球AI浪潮推進至深水區,誰會在這場技術巨變中被淘汰?輝達執行長黃仁勳最新接受CNN節目《Fareed Zakaria GPS》專訪時,警告AI時代將引爆「創意荒」,直言「AI不會裁員,但沒有想法的人會先被淘汰」。

黃仁勳在專訪中指出:「如果世界沒有新創意,AI帶來的生產力只會轉化為失業。」這句話劃出AI淘汰的分水嶺,受害者不是技術落後,而是缺乏創意、無法提問、思路僵化。

黃仁勳指出,有三種人將首當其衝面臨被AI淘汰:
1. 沒有主見,只會照表操課的人:這類人依賴固定流程、無法重新定義任務目標,容易被AI取代。

2. 不懂提問,無法與AI深度互動的人:未來的核心職能不在於輸入指令,而是提出高品質問題。黃仁勳直言:「我90%的工作,其實都是在提問。」

3. 懶得學習,只靠AI當答案機的人:AI是技術的均衡器,可以讓不懂技術者成為創作者,但前提是「你得有事讓它做」。

訪談中他強調,未來的編程語言將是「英語或其他自然語言」,也就是說,非工程背景者只要能清楚表達目標,也能讓AI成為工作助手。不會用AI的,反而將被工作流程淘汰。

黃仁勳此番表態,也透露他訪華的真正用意——不只是帶來AI晶片,更是輸出一種「美國技術平台應成為全球標準」的思維戰略。他指出,全世界有50%的AI開發者來自中國,美國若想保持領先,就必須讓世界都使用美國的工具、講美國的語言。

黃仁勳此番表態,也透露他訪華的真正用意——不只是帶來AI晶片,更是輸出一種「美國技術平台應成為全球標準」的思維戰略。他指出,全世界有50%的AI開發者來自中國,美國若想保持領先,就必須讓世界都使用美國的工具、講美國的語言。



資料來源:https://tw.news.yahoo.com/ai%E6%B7%98%E6%B1%B0%E8%B3%BD%E5%B7%B2%E9%96%8B%E8%B7%91-%E9%BB%83%E4%BB%81%E5%8B%B3%E5%91%8A%E8%A8%B4cnn-3%E7%A8%AE%E4%BA%BA%E6%9C%80%E5%85%88%E8%A2%ABai%E5%8F%96%E4%BB%A3-123500798.html



2025/07/24
6月銀行房貸利率攀16年新高 平均2.283%

房市示意圖。記者朱曼寧/攝影

房市示意圖。記者朱曼寧/攝影


中央銀行昨(22)日發布統計,6月國內五大銀行新承作購屋貸款平均利率為2.283%,是近16年以來(自2009年1月以來)的新高水準;顯示在央行選擇性信用管制措施、以及銀行不動產自主管理影響下,民眾購屋成本持續墊高。

央行經研處副處長葉盛表示,央行自去年9月實施第七波選擇性信用管制,以及要求銀行對不動產貸款進行自主管理,使銀行調整放款結構和利率,致使6月本國五大銀行新承做購屋貸款放款平均利率走高至2.283%。

圖/經濟日報提供

圖/經濟日報提供


央行昨(22)日公布6月本國五大銀行(台銀、合庫銀、土銀、華銀及一銀)新承作放款加權平均利率為2.186%,較5月的2.235%下降0.049個百分點。利率下滑,主要周轉金貸款利率較5月下降所致。

若不含國庫借款,6月五大銀行新承做放款加權平均利率為2.221%,亦較5月的2.236%下降0.015個百分點。

雖然本國五大銀行新承作放款款平均利率在6月走低,攸關民眾家庭支出的購屋貸款平均利率卻逆勢走高,由5月的2.282%,上漲至6月的2.283%,上漲0.001個百分點。

除房貸利率上揚外,其他貸款利率也呈現上升趨勢。6月資本支出貸款平均利率上升至2.558%,為今年4月以來新高;消費性貸款平均利率亦升至2.678%,是自2024年5月以來最高。僅有周轉金貸款平均利率略微下滑至2.142%,主要原因在於銀行承作了較多政府部門與大型民營企業的低利貸款。

受到房貸利率上升與信用管制政策的影響,房屋市場買氣明顯降溫。6月六都建物買賣移轉棟數為1萬8,095棟,雖較5月增加5.2%,但年減幅高達24%。累計上半年建物移轉棟數為10萬202棟,年減26.6%,顯示整體房市交易動能明顯趨緩。



資料來源:https://udn.com/news/story/7239/8889815




2025/07/23
工業地產夯 北市商辦空置率看升

北市商辦示意圖。記者朱曼寧/攝影

北市商辦示意圖。記者朱曼寧/攝影


工業地產夯,反觀台北市商辦市場則略有挑戰,商仲業者分析,下半年在多棟新大樓完工加入供給後,不僅空置率將提高,商辦交易價、租賃價格是否能穩住,值得密切觀察。

仲量聯行商業不動產部副總經理游淑芬分析,接下來台北市粗估將新增七棟商辦案,新增供給估達52,113坪,其中第3季有新光杭北、元大銀星共增加10,290坪量體,南港也有中華電信南港商業大樓落成、增加5,237坪供給。

游淑芬指出,今年第4季又有世界明珠A棟落成、完工量約達12,147坪,光指標四大商辦案就貢獻不小量體,屆時將推升核心商業區商辦空置率估近雙位數、創近兩年新高,南港商辦空置率估逾18%。

第一太平戴維斯資深協理丁玟甄認為,下半年台北市商辦市場擴大供給下,將干擾北市商辦交易價格、租賃行情。至於商辦租賃市場部分,認為下半年在新商辦大樓增量供給下,對台北市辦公室租賃市場造成的壓力較大。


資料來源:https://money.udn.com/money/story/5621/8885182?from=edn_subcatelist_cate



2025/07/23
房市相對悲觀 買賣方皆觀望

國泰金控7月庶民指標顯示,民眾買房和賣房意願都下滑,分別為-47.6與-29.4,認為目前非買房時機、非賣房時機的民眾分別有66.4%和55.8%,顯示買賣方大多數處於觀望態度。


調查結果指出,民眾對不動產市場信心直直落,今年買房意願最高時期在3月、約19%,4月遇川普關稅政策來襲驟降到17.3%,7月約18.8%認為目前是買房時機,但較6月下滑0.2個百分點,更有高達66.4%認為目前非買房時機,月增0.3個百分點。


賣方也呈現相同趨勢,僅26.4%認為目前是賣房時機,月降1.1個百分點,且從去年7月房市過熱時的46.9%開始,呈逐月下滑趨勢;7月高達55.8%認為非買房時機,月增1.5個百分點。

買賣房意願指數方面,7月買房意願指數為-47.6,較6月-47.1衰退,且自去年9月中央銀行祭出第七波信用管制措施以來,連續11個月買房意願指數都在-45之下;7月賣房意願指數-29.4,較上月-26.8下滑,且從去年10月以來連續10個月維持在-11以下。

買房意願與個人收入及預算相關,從個人薪資所得來看,7月有22.8%民眾目前薪資所得較過去半年增加,但比上月衰退1個百分點,多數人都是薪資所得不變、約60.8%,另有16.4%薪資所得下滑,影響買房意願。

預期未來半年薪資部份,21.8%認為會增加,比6月狀態樂觀、成長1.5個百分點;認為未來半年薪資減少有15.8%,較6月下滑1.6個百分點。

整體而言,民眾對股市風險偏好程度逐月上修,對台股走勢相對樂觀,但尚未蔓延到房市。



資料來源:https://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250722000145-260202?chdtv





2025/07/23
AI新十大建設 鎖定3領域

劉鏡清:瞄準矽光子、量子電腦、智慧機器人,2040年拚15兆產值

國發會主委劉鏡清。圖/本報資料照片

國發會主委劉鏡清。圖/本報資料照片


AI新十大建設亮點

AI新十大建設亮點


為擘劃國家經濟成長願景,行政院22日將召開下半年首場經濟發展委員會顧問會議,完整公布「AI新十大建設」藍圖。行政院政務委員、國發會主委劉鏡清21日指出,將瞄準矽光子、量子電腦、智慧機器人三項關鍵技術,預期2040年創造15兆元產值、50萬高薪就業機會,並有三座國際級實驗室。


劉鏡清直指,隨著美國制定「AI行動計畫」、韓國強化AI委員會、日本通過《AI推動法案》,AI即將成為未來各國「新國力」,台灣不落人後,近年AI已成最大經濟成長引擎,必須再抓住機會,藉此驅動產業價值轉型、因應少子化及勞動力短缺等挑戰。

根據規畫,「AI新十大建設」囊括智慧應用、關鍵技術、數位基磐等三面向。劉鏡清認為,台灣的製造端很強,屬於弱項的應用端反而是機會點,可透過智慧應用帶動,將目前8,000多億元產值提升至3兆元以上,並放眼全球平台軟體產業2.3兆美金市場。

關鍵技術方面,劉鏡清說明,台灣在封裝領域領先全球至少20年,將鎖定光模組、光通訊,讓矽光子成為「新護國群山」之一;他預期2029年具容錯能力的量子電腦問世後,與超級電腦形成互補角色,包括量子密碼、醫療、金融領域都有突破機會,將採購量子電腦,不能落後;而智慧機器人涵蓋無人載具,以成為全球供應鏈樞紐為目標,已於台南沙崙、六甲建立智慧研究中心。

劉鏡清也說,未來三座國際級實驗室將聚焦三項關鍵技術,因應產業需求,擬提供矽光子設備平台,同時透過「大師計劃」引進國際量子電腦專家,優化目前的量子國家隊。

對於人才議題,國發會原規劃培育50萬名AI人才,將加碼倍增至100萬人。劉鏡清表示,預估學校每年可培育9萬名,加上經濟部推動AI人才計畫,合計每年約有11~12萬名AI人才,同時,「千億創投資金」將引導創新創業,如8月即將公布百家創業計畫,預估吸引1,000~2,000個團隊參賽。



資料來源:https://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250722000135-260202?chdtv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目錄

  • 房地產新聞
  • 產業經濟新聞
  • 區域相關新聞
  • 園區快訊
  • 公司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