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com

最新消息

  1. 首頁
  2. 最新消息

2025/08/08
台灣又有詐騙新招!4招不怕房產落入陌生人手中

房子默默被賣掉「1.4億元財產一夕蒸發」,4招不怕房產落入陌生人手中

最新房屋詐騙手法!房子默默被賣掉「1.4億元財產一夕蒸發」。(示意圖/取自photoac)

最新房屋詐騙手法!房子默默被賣掉「1.4億元財產一夕蒸發」。(示意圖/取自photoac)

不動產詐騙事件頻傳,不論是買賣或是贈與,透過專業人士辦理房屋移轉事宜務必要小心。日前有一樁「台版地面師」詐騙案件,成員遍布警界、司法、戶政單位,在短短一年內假冒過世者繼承人,詐領多筆不動產變現,共取得1億4925萬餘元不法之財。對此,嘉義市政府財稅局表示,民眾名下有房產,務必申辦「稅籍異動即時通」,有助提前發現異常交易,此外,警方也分享4招防詐方法,不怕房產默默被賣掉。

嘉義市地政處分享,最新房屋詐騙有以下5種起手式

1. 鎖定政府公告未辦理繼承之不動產

根據《土地法》第73-1條第1項規定,超過一年未辦繼承登記的不動產,政府會公告提醒民眾儘速辦理,否則在列冊管理15年後,會由國有財產署公開標售。這些遭到漠視的不動產,是地面師最愛下手的目標,尤其偏愛子女在國外或者沒有繼承人的老人名下財產。

2.利用職權(警察、公務員)或人脈關係(里長)調查目標身分資料

詐團會透過共犯中的公務員確認死者有無繼承人,以及相關人等的出入境紀錄等;如果有繼承人,會先確認死者親屬是否長時間待在境外不會回臺,再攏絡里長配合,關心長輩之餘順便打探遺產和繼承人的狀況,藉此挑選里內沒有繼承人、詐欺可行性高的個案,甚至會偽造租約,誘騙鎖匠替房子開鎖,讓他們能入內觀察狀況。

3. 偽造代筆遺囑將目標不動產遺贈給詐騙人頭,經由律師認證增加可信度

詐團會偽造代筆遺囑,指定將死者的房子和土地遺贈與完全不認識的人頭名下,偽造死者簽名並安排集團成員作為見證人,還會事先演練如果遇到檢察官問話該怎麼回應,包括跟往生者怎麼認識的?這房子位置在哪裡?為什麼來當見證人等等。最後由律師替偽造的代筆遺囑出具「認證聲明書」,讓虛假文件搖身一變成為具有法律效力的公文書。

註:代筆遺囑的確可以達到將不動產過戶的效果,但僅由律師出具「認證聲明書」來確認遺囑為真的做法,由於已經無法向已過世的立遺囑人進行查證,並不符合公證法規。

4. 持偽造遺囑等文件,申辦繼承及遺贈登記

地政機關受理繼承及遺贈登記時,主要以書面資料為審核依據。詐團經律師製造的偽造遺囑,形式完備、內容齊全,使地政人員在無法辨別真偽的情況下誤信其合法性,進而完成登記程序。

5. 設定抵押權取得大量資金,再將不動產出售

登記過戶完畢後,將騙來的不動產第一時間拿去金融機構做抵押,以換得大筆現金。同時聯繫房仲準備將房產售出,後續再取得更高額的收入。

為防止詐騙案件增加,地稅局也呼籲,民眾可以透過臨櫃、線上申辦「稅籍異動即時通」服務,有助於提前發現異常交易,此外,如果家中有遺產繼承,務必儘速辦理繼承登記。不僅可以避免超過6個月遭處罰鍰,也可免於列冊公告後,淪為詐騙集團眼中的待宰肥羊。

警教4招徹底防詐

台北市警察局文山第二分局曾分享,買賣房屋4招防詐方法,民眾如果發現買方或賣方有疑慮,寧可不買不賣,以免被詐騙。

銷售前

1. 設定地籍異動通知:

去地政單位登記屋主手機號碼,未來如果房子有異動,手機會先收到簡訊通知。

2. 理財型房貸/貸款不塗銷:

讓房子有設定抵押,詐騙集團就不會盯上你。

簽約時

1.雙代書:

買賣雙方都找代書。

2.使用公版買賣契約書:

不要由買方自行訂定合約內容。

3.成屋履約保證:

強調一定要做履約保證,保障買賣雙方的權益。

銷售期間

1.委託有信譽的仲介公司:

儘量不要找有不良紀錄的仲介公司。

2. 自售留意買方姿態:

若買方都不出現,委託代理人辦理,就是有詐!

過戶時

1. 取消印鑑證明:

至戶政事務所取消印鑑證明,所有的變更動作,須本人親自到場才成立。

2.交付價金流程:

通常1個月內會完成,時間不會拖太久。

3. 本票簽立及保管:

買方應簽立本票給賣方,並由賣方親自保管。

資料來源:《嘉義市政府地政處》



資料來源:https://www.storm.mg/lifestyle/11058707





2025/08/08
民俗月登場+房市冷颼颼 建商8月推案量八年同期新低

今年房市利空罩頂,鬼門開之際,北台灣建商不敢開新案,推估推案量恐將年減逾6成。圖/住展雜誌提供

今年房市利空罩頂,鬼門開之際,北台灣建商不敢開新案,推估推案量恐將年減逾6成。圖/住展雜誌提供


近8年北台灣民俗月(8月)推案量

近8年北台灣民俗月(8月)推案量


往年農曆民俗月多在8月登場,今年雖逢閏月,但也將在8月底進入鬼月。鬼月因民俗禁忌顧露,向來為購屋市場淡季,今年更因房市急凍,讓建商更不敢推案,推估今年8月北台灣公開案量將驟降至569.7億元、年減61.5%,創下近八年同期新低,比禁止預售任意轉讓的平均地權條例修法上路時期,以及疫情三級警戒時期更糟!


觀察近年8月北台灣推案量,自2018年起多來到千億元以上量能,去年房市熱潮甚至逼近1,500億元的新高紀錄。然今年房市利空罩頂,鬼門開之際,建商新案更不敢開。

住展雜誌發言人陳炳辰表示,過去千億元的推案量時期,8月多少都會有一、兩案達標百億元,例如2024年同期就有台北市文山區、新北市林口區兩個破百億元案,今年8月卻沒有總銷百億元大案進場,即使把指標案門檻下修至80億元,也僅見台北市南松山利晉建設,以及桃園市小檜溪定泰建設二個建案登場。

其餘數十億元量體新案也不到十案,僅新竹市香山區的愛山林建設系列案達標50億元,其他個案總銷大都在30億元以下,對照去年8月則有國美、華固、國揚於台北市信義區、新北市三重區、新店區民俗月推出50億~70億元指標案,今年相當程度呼應鬼月死氣沉沉。

值得一提的是,預售屋因多年後交屋,其實較沒有在好兄弟專屬月即刻搬遷入住的疑慮,推出預售案干擾較少,反之新成屋稍有忌諱之餘,還有入手後就得與銀行打交道,偏遇眼下貸款限縮的麻煩問題,相較去年此刻仍有新北市新店區、汐止區的知名先建後售案現身,今年民俗月新成屋案幾乎不見蹤跡,儼然退避三舍,生人迴避。

陳炳辰分析指出,房市冷氣團難解,關稅、匯率狀況又造成台灣總體經濟面震盪,不利資金匯聚,新案若非規劃已久不得不推的大案,大部分都以拖待變,不然則依附重要檔期上場,因此既然民俗月過後即將迎來928大檔期,便不必急於試膽進場,又在9月底央行理監事會議是否可期待較有利的消息,亦對推案時間造成影響,年底變數多,供給層面愈顯撲朔迷離。



資料來源:https://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250808000269-260210?chdtv



2025/08/08
關稅衝擊…台商恐全球搬廠 「1風險大增」!專家看震盪後的房市

美國關稅風暴之下,使得全球經濟不確定性高,企業營運保守、民間消費轉弱,商用不動產與工業地產也都面臨挑戰!台北市不動產仲介公會教育訓練主委、美商不動產顧問邱宏吉認為,短期內辦公室租賃需求減少,部分空置率上升,零售店面來客減少,租金出現下行壓力。展望後勢,若關稅紛爭緩解、企業信心回溫,商辦與商場需求可望回穩。尤其美中摩擦下、部分製造與研發據點可能轉進台灣,將帶動產業園區辦公及物流空間需求成長。整體而言,商用不動產復甦力道取決於宏觀經濟與區域風險的發展。 

工業不動產部分,邱宏吉說,因關稅衝擊,製造壓力與供應鏈重整,對美輸出縮減導致廠商延後擴產、甚至外移部分產線,短期工業廠房租賃明顯降溫。中長期來看,若台商持續「全球搬廠」,國內傳統廠房空置風險將增加,政府必須以產業升級及內需投資加以因應。反之,若談判可降低關稅、並深化美台供應鏈合作,台灣高科技製造投資前景有望改善,帶動工業用地需求回升,工業不動產後續走勢取決於台灣在全球產業鏈中的新定位。

商仲高力國際近日陸續公告四筆標售案,從北到南、產品類型涵蓋辦公室、廠房、建地、工業土地,備受矚目。圖/高力國際提供

因關稅衝擊,中長期來看,若台商持續「全球搬廠」,國內傳統廠房空置風險將增加,政府必須以產業升級及內需投資加以因應。示意圖/高力國際提供


至於銀髮長照方面可說屬穩健,邱宏吉表示,銀髮族養生住宅的市場需求主要來自國內高齡人口,受出口景氣波動影響較小,台灣高齡化趨勢明確,樂齡養生住宅需求大但供給明顯不足;短期即使經濟成長趨緩,長者居住與照護的剛性需求仍穩固,現有樂齡養生住宅等產品的入住率預期保持平穩。 中長期而言,樂齡養生住宅可望成為房地產新藍海,愈來愈多預退休族群提前規劃退休居所;前衛福部薛瑞元部長也曾表示,「銀髮友善住宅將是未來最大的內需市場」。此類不動產具備抗週期的資產特質,或將在其他板塊震盪時脫穎而出。  邱宏吉分析,總而言之,台灣未來希望在與美國的後續談判能夠爭取比目前所公告20%更低的稅,川普關税新政為台灣房地產帶來顯著逆風,各領域影響不一;建議政府協助相關產業拓展市場並適度調整房市政策,減輕衝擊;投資人則應強化風險管理,審慎因應布局;此次關稅危機也可能強迫台灣產業加速轉型,引導資金流向更健全的領域,隨著外部變數逐漸明朗,台灣房地產市場「有望在震盪過後重拾穩健成長的步調」。



資料來源:https://news.housefun.com.tw/news/article/110108470287.html#news-article



2025/08/08
金管會、財政部力挺 三類房貸 銀行不得拒貸

房貸政策夾殺,民眾貸款買房愈來愈難。聯合報系資料照

房貸政策夾殺,民眾貸款買房愈來愈難。聯合報系資料照


房貸政策夾殺,民眾貸款買房愈來愈難。金管會、財政部兩大財金部會,昨(7)日聯手,針對「首購族」、「自住型買方」、以及「已取得銀行貸款承諾額度」者,要求銀行不得任意拒貸,同時要求公股行庫滾動檢討房貸可用額度,加速釋出可用額度。

據金管會統計,近半年共接獲30件民眾房貸申訴案,集中在「新青安貸款」與「央行限貸令」兩大類型,申訴內容多涉及貸款困難、撥款緩慢、貸款成數不足等問題,引發民眾反彈。

兩大財金部會出手挺房貸
兩大財金部會出手挺房貸

金管會昨日要求銀行承辦房貸時,需遵守三大原則。一、房貸資源應優先提供給「首購族」、「自住型買方」、以及「已取得銀行貸款承諾額度」者。二、對上述三類房貸戶,不得任意拒貸,銀行應積極協助解決問題;三、銀行公會、與各銀行總行須設立「單一申訴窗口」,集中處理房貸爭議,加快內部處理速度。

金管會主委彭金隆說,撥款速度緩慢,可能有三大原因,一是整體房貸的量縮、二是部分公股銀行不動產放款占比已逼近《銀行法》第72-2條上限,須額控,三是央行信用管制。

銀行局主秘張嘉魁說,過往銀行公會與各銀行僅提供一般性諮詢電話,處理機制分散,缺乏統一窗口。此次新制明確要求設立「申訴單一窗口」,並設於各銀行總行,未來由總行「由上而下」統一處理可加快回應,確保訴求被落實。依現行作法,若申訴內容牽涉單一銀行,金管會會轉請該銀行處理;如涉及政策方向,則會適度回應政策說明。

張嘉魁也重申,銀行辦理房貸禁止以房貸壽險做為搭售條件,過程中也不能有不當勸誘情況。

金管會提醒,若遇房貸相關爭議,可撥打銀行公會申訴專線 (02)8596-2345,或至公會網站「銀行購置住宅貸款資訊揭露專區」查詢各銀行總行之專責申訴窗口;亦可致電金管會代表號 (02)8968-9665進一步了解相關處理機制。

有關新青安撥貸排隊時間,有傳三個月到甚至六個月不等,財政部昨日表示,將督促公股行庫,除持續滾動檢討房貸可用額度,加速釋出可用額度外,額度較緊俏銀行也可轉介民眾至其他公股銀行承作,以加速撥款作業。



資料來源:https://money.udn.com/money/story/5613/8925277?from=edn_subcatelist_cate



2025/08/07
北市出現保管箱荒

台北市近期掀起一波罕見的「保管箱荒」。因某金控旗下銀行分行因改裝停辦保管箱業務,要求承租人於一個月內退租清箱,導致上萬名客戶倉皇尋找替代方案,市區保管箱一夕之間成為稀缺資源,不少民眾戲稱存放的貴重物品成了「無殼」資產。

銀行業者透露,近期到行洽詢保管箱的民眾明顯激增,主因是該家位於北市精華區的分行通知全面終止保管箱契約。承租人大少是鄰近機關的公務員,消息一出,客戶蜂擁前來辦理退租作業。據一名承租人指出,現場人潮眾多,排隊等候時間長達2到3小時。

保管箱原是理財族群的低調首選,但隨著國人財富累積、對實體保管需求提升,近年保管箱業務供不應求。然而,銀行為追求空間效能與業務收益,加上保管箱需設置於自有行舍且投報率偏低,導致不少銀行陸續縮編或終止保管箱服務。

知情人士指出,目前已有多家大型民營金控傳出將調整保管箱策略,不僅限量提供,且鎖定「VIP客戶」專用,門檻動輒須達300萬元以上的流動存款。



資料來源:https://money.udn.com/money/story/5613/8922653?from=edn_subcatelist_cate



2025/08/07
囤房稅2.0 排除兩類房屋

為進一步落實房屋稅差別稅率(俗稱囤房稅2.0)制度,財政部日前預告草案,明定特定用途的住家用房屋不計入納稅人全國持有的應稅房屋戶數,也不適用高稅率,相關函令回溯自2024年7月1日生效。

根據預告內容,這項新增排除規定主要針對兩類房屋。第一為經主管機關依法核准設立、提供住宿服務的社會福利機構,包括身心障礙福利機構、一般或精神護理之家、精神復健機構,及收容兒少的安置教養機構。

因為這類機構具公益性質,使用目的與一般住宅不同,財政部認為應從應稅房屋認定中排除,以避免影響實際負責營運的法人或機構稅負。

第二為宗教團體所有、專供傳教人員居住的房屋,但需與寺廟或教堂分開、不在同一建築或基地範圍內,這些房屋同樣具有特定公益性質,並非用於出租或營利,因此也不納入計算全國應稅房屋總戶數及差別稅率適用範圍。



資料來源:https://money.udn.com/money/story/6710/8922514?from=edn_subcatelist_cate



2025/08/07
房貸長龍推高利率 20縣市地板價突破2.5%

去年Q4全國22縣市新增房貸利率,僅連江縣、澎湖縣不到2.5%,其它20縣市全數突破2.5%。(記者徐義平攝)

去年Q4全國22縣市新增房貸利率,僅連江縣、澎湖縣不到2.5%,其它20縣市全數突破2.5%。(記者徐義平攝)


相隔64季度、長達16年,全國新增房貸利率再度突破2.5%。根據內政部不動產資訊平台最新發布,去年第四季全國新增購置住宅貸款平均利率約2.54%,且22縣市中,僅連江縣、澎湖縣不到2.5%,其它20縣市全數突破2.5%、又以嘉義市最高、約2.7%。

攤開去年第四季、六都新增房貸平均利率,以雙北市最低、約2.54%,桃園市最高、約2.61%,至於新竹縣市、平均利率也拉高至2.55%起跳。

高力國際不動產業主代表服務部董事黃舒衛分析,由於美國國債殖利率穩定維持在4%以上,又遲遲未如預期降息,引動資金移動及貸款成本居高不下,而台灣市場又面臨央行降低不動產放款集中度的要求,進一步出現貸款利率以價制量的做法,從央行公布的數據來看,土融、餘屋貸款、購置多戶住宅等利率早就升破3%,且超低利率的新青安申貸量也逐漸回落,在主客觀的因素帶動下,房貸利率短期漲勢不變。

多戶房貸利率早破3%

對比去年第三季,全國新增房貸平均利率仍不到2.5%、約2.39%,第四季直接拉高至2.54%、一季就增加0.15個百分點,而六都去年第三季新增房貸平均利率也均不到2.5%,相隔一季則全數突破2.5%,單季增加0.12至0.2個百分點不等。

信義房屋不動產企研室專案經理曾敬德表示,根據央行先前公布資料,首購的一般房貸利率已達2.5%,不僅如此,連申辦的手續費開辦費用都拉高,且民眾要申辦的新購置住宅房貸利率資金額度有限,促使整體資金成本明顯增加。



資料來源:https://ec.ltn.com.tw/article/breakingnews/5134195



2025/08/07
臺北市內湖社區大學-美哉內湖知識遊

講師名稱:陳金讚

講師經歷:第4屆「臺北文化獎」得主、「社大十年」優良講師、內湖文化史工作室 主持人

資訊說明
課程編號253223
學期114年 秋季班
招生狀態招生中
優惠類別推廣課程-學分費5折
新開課程是
開課日期2025.9.4
上課日期星期四
上課地點內湖高工
上課時間19:00 - 22:00
學程歸屬深入文化
課程類別人文學類
課程理念內湖擁有豐富的人、文、地、景、產等故事,您全然知曉否? 生活內湖,絕不能在地知識空白 ; 認識內湖,喜愛內湖,樂當品味內湖達人。
課程目標透過不同的自然、人文場域走讀研習,敏銳的觀察和用心的體驗,愉悅的進入內湖在地文化、生活美學殿堂。
教學方式課堂多媒體講授和戶外觀察走讀、體驗導引
成績評量出席討論50%、習作30%、期末成果展示作品20%
選課要求熱愛內湖人文歷史、自然環境,落實生活美學、創造個人夢想者為優先 ; 可騎乘單車者。
推薦書目《內湖區志》陳金讚撰 內湖區公所發行 、《內湖傳家寶》陳金讚著作發行
招生限額25名
學分3
學費學分費3000元+冷氣費100元,專案課程學分費5折優惠。(凡影印講義或推薦參考書,請由班代表於班內自行決議辦理)
其他費用報名費:若於優惠期報名免收,若於優惠期後每學期收取一次200元.學員證費:未曾於內湖社大上過課程之新生收取100元.學員團體意外保險費:春、秋季班200元、寒暑期班100元
材料費用
線上報名連結點擊連結
課程符合下列永續發展目標
  • SDGs04優質教育 

每週上課內容

週次課程主題上課內容
第 1 週喜相逢相見歡、愛在內湖、學期課程總覽
第 2 週內湖知識學 - 1您所不知的內湖物語
第 3 週內湖知識學 – 2內湖文史,我見、我思
第 4 週內湖知識學 - 3內湖人昔日生長的臍帶 - - 基隆河
第 5 週飲水思源篇 – 1尋根探源 - - 基隆河源頭(戶外課1)
第 6 週飲水思源篇 – 2基河平溪、十份段(戶外課2)
第 7 週飲水思源篇 – 3基河三貂嶺、猴峒段(戶外課3)
第 8 週飲水思源篇 – 4基河水返腳段(戶外課4)
第 9 週永續學程週本週課程暫停,另安排講座,可自由選讀(未選修者視為缺席一次)
第 10 週飲水思源篇 – 5基河下游單車遊(戶外課5)
第 11 週內湖知識學 - 4發現內湖山水美景
第 12 週內湖「山水」知識 – 1內湖舊八大景– 1 白鷺鷥山(戶外課6)
第 13 週內湖「山水」知識 – 2內湖舊八大景– 2 鶯歌精石(戶外課7)
第 14 週內湖「山水」知識 – 3內湖舊八大景– 3 獅頭山仙跡岩(戶外課8)
第 15 週內湖「山水」知識 – 4內湖舊八大景– 4 石船傳奇(戶外課9)
第 16 週內湖「山水」知識 – 5內湖舊八大景– 5 圓覺瀑布(戶外課10)
第 17 週內湖「山水」知識 – 6探尋大金面山採石遺跡(戶外課11)
第 18 週慶豐收作品總賞析與期末評量



資料來源:https://www.nhcc.org.tw/course/253223/



2025/08/05
企業報稅 別錯列成本、費用

財政部台北國稅局表示,公司辦理營利事業所得稅結算申報時,應確實依性質區分「營業費用」與「營業成本」,若混淆入帳,將影響稅務計算結果,可能因不符稅法規定而遭調整補稅。

台北國稅局指出,依據「營利事業所得稅查核準則」規定,企業的費用與損失應依其性質分別列為「營業費用」,像是如銷售費用、管理費用,無論銷售是否增加,都會持續產生的支出;或「營業成本」,像是製造費用,隨著銷售增加,會跟著提高的支出。

另外,類似的費用根據產業類型不同,可能也會分別列為費用或成本,企業應釐清支出性質。

若企業在帳列時未妥善區分,稽徵機關查核時將依實際性質轉正,並可能因此重新計算課稅所得。

舉例來說,甲公司從事環境顧問業務,申報2023年營所稅時,列報營業收入為1億9,500萬元,營業成本為5,200萬元,國稅局調查後發現,甲公司將屬於成本性質的環境檢測人員薪資、保險費等費用共1,950萬元,誤列於營業費用中,經調整後,營業成本增至7,150萬元。

國稅局指出,問題在於,甲公司未編製成本分析表,依規定需改採核定方式計算成本,根據其行業同業利潤標準毛利率69%,稅局計算其營業成本應為6,045萬元(即營業收入1億9,500萬元乘上31%)。

調整後的營業成本7,150萬元,比按照同業標準所計算的成本6,045萬元,多列了1,105萬元,被國稅局以20%稅率計算,補稅221萬元。

換言之,對這家公司來說,錯列成本、費用、且未編製成本分析表的代價,高達200多萬元。

國稅局說,類似錯誤在查核中並不罕見,尤其服務業、顧問業或營建業等未明確劃分支出性質者,更容易發生成本、費用混列的情形,企業若未妥善準備成本分析或帳務資料,一旦遭採核定成本計算,可能無法如實反映實際經營支出,導致所得被調高,衍生補稅與利息負擔。

國稅局提醒,企業與財會人員平時應建立健全帳務系統,申報前確實檢視各項支出性質,避免錯誤歸類導致稅務風險,尤其薪資、租金、外包等人事與營運支出,若屬直接產出活動,應正確區分支出性質,以免稅負增加、得不償失。



資料來源:https://money.udn.com/money/story/6710/8917250?from=edn_hotestlist_storybottom



2025/08/05
賣屋後重購自住房地 這樣做被追繳房地合一稅

高雄國稅局表示,重購自住房地後5年內移轉,將追繳房地合一稅。(記者鄭琪芳攝)

高雄國稅局表示,重購自住房地後5年內移轉,將追繳房地合一稅。(記者鄭琪芳攝)


財政部高雄國稅局表示,個人房地合一稅申請適用重購自住房地稅額扣抵或退還者,如果重購的自住房地於重購後5年內改做其他用途或再行移轉,國稅局將追繳原扣抵或退還的稅額。

高雄國稅局表示,根據「所得稅法」第14條之8及房地合一課徵所得稅申報作業要點第20點規定,個人出售原自住房地後,自完成移轉登記之日起2年內另行購置供自住使用的房地(先賣後買);或先購置供自住使用之房地後,於完成移轉登記之日起2年內出售其他自住房地(先買後賣),可就重購價額占出售價額比率,計算扣抵應納或退還已納之房地合一稅額。

不過,為避免投機,若重購的自住房地於重購後5年內有以下情況,包括:所有權移轉(繼承除外);戶籍遷出(除未成年子女就學需要、公務派駐國外、原所有權人死亡等原因未設戶籍,但實際仍作自住使用外);或出租、轉供營業或執行業務使用,應追繳原扣抵或退還稅額。

舉例說明,甲君於2022年3月出售A屋1000萬元,並申報繳納房地合一稅100萬元;後於同年9月以1200萬元重購B屋,並申請適用重購退還已繳納的A屋房地合一稅100萬元;但國稅局查到甲君於2024年將B屋轉贈其子,因於列管期間不符合重購自住房地要件,遭追繳原退還的稅額100萬元。

高雄國稅局提醒,對重購的自住房地,國稅局會定期追蹤後續使用及移轉情形,民眾於申請適用個人房地合一稅重購自住房地扣抵或退還稅額後,5年內不可將該房地轉供其他非自住用途或移轉予他人,以免遭追繳原扣抵或退還之稅額,以維自身權益。民眾如有疑義,可撥打免費服務專線電話「0800-000-321」洽詢,或至國稅局網站利用國稅智慧客服「國稅小幫手」線上查詢。



資料來源:https://ec.ltn.com.tw/article/breakingnews/5130556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目錄

  • 房地產新聞
  • 產業經濟新聞
  • 區域相關新聞
  • 園區快訊
  • 公司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