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com

最新消息

  1. 首頁
  2. 最新消息

2025/09/22
地震頻仍引起消費者更關心結構耐震

規劃與施工成選購鋼骨耐震宅重點

鋼骨耐震結構仍以超高層豪宅大樓為主流,在營造成本持續飆漲的情況下,鋼骨建築也成為稀有產品。

鋼骨耐震結構仍以超高層豪宅大樓為主流,在營造成本持續飆漲的情況下,鋼骨建築也成為稀有產品。


住宅結構向來是富豪選屋時的首重考量,加上台灣地震頻繁,具抗震結構的「鋼骨建築」就成為市場話題,而在台灣目前常見的建築結構中,SRC、SS堪稱是最安全、耐震,因此不少豪宅建案都以此為結構,造價成本更比一般RC結構每坪多出至少5萬元!在營造成本持續飆漲的情況下,鋼骨建築也成為稀有產品。從強化結構耐震設計與引進耐震工法、建材,強調優質營建品質與提高建築耐震性能,讓消費者能選購耐震好宅,建築耐震安全成為規劃加強重點。

  台灣地震頻仍 提高建築耐震安全成趨勢

由於台灣位於板塊交界處,經常發生大、小地震,每年發生地震次數頻率相對較高,屬發生有感地震頻繁地區,老舊房屋普遍存在抗災、抗震能力不足,更缺乏消防安全設施,且高齡化社會來臨,萬一地震來襲引發火災,生命財產將面臨相當大的威脅。因此政府在921震災後,大幅修訂營建法規,鋼筋混凝土結構與高層建築的耐震設計,或是採建築採鋼骨韌性結構,強柱弱樑的建築設計模式與降低結構承載壓力,包括通樑、雙跨或採用輕隔間、中空樓板等,都有利降低建築倒塌機會。

不少學者專家提醒,國內營建相關法規已嚴格要求建築耐震性能提高,但要真正落實營建品質,最重要的一環在於第一線的現場施工嚴格品管,包括建商、營建團隊、工地主任、監工與現場施作人員,除了平常加強在職訓練要求,現場更須確保按圖施工與徹底清潔,都能避免建築耐震設計強度因疏忽而降低,運用新工法與新材料,減少人工施作的疏失。


SRC結合了RC與SS的優點,一方面具剛性搖晃程度小,另一方面結構具韌性也不容易被破壞。(圖:業者提供)

SRC結合了RC與SS的優點,一方面具剛性搖晃程度小,另一方面結構具韌性也不容易被破壞。(圖:業者提供)


大地震過後民眾往往會開始重新檢視自家住宅是否「夠耐震」,而若是目前想買房子的民眾,也會更注意建案的建築結構,目前台灣的建築結構大致可分為三種:RC(鋼筋混凝土)、SS(鋼骨)及SRC(鋼骨鋼筋混凝土)。

任陞建築師事務所建築師蔡惠任分析,RC是國內最常見的建築結構,以混凝土及鋼筋為主要建材,混凝土佔的比例大,結構較為剛硬,優點在於剛性強,是「硬碰硬」與地震對抗,因此感受到的搖晃較不明顯,但遇到強震也較容易被破壞;SS結構則因為韌性強,「以柔克剛」隨著地震搖晃,讓建物結構維持完整,國內有不少商辦都是採用此結構。

SRC則是先用鋼組成梁柱內部的構架,並將鋼筋立於鋼骨外,再以混凝土包覆,並結合了RC與SS的優點,一方面具剛性搖晃程度小,另一方面結構具韌性也不容易被破壞。

  中部頂級豪宅大樓 紛採鋼骨耐震規劃

目前營建成本高漲,南部採鋼骨耐震規劃的大樓,單坪營造成本至少達22萬元以上。

目前營建成本高漲,南部採鋼骨耐震規劃的大樓,單坪營造成本至少達22萬元以上。


以中部地區來說,造價最高的SS鋼構建築,僅有少數住宅採用,如被視為台中當代美學建築先驅的由鉅建設所推出的「由鉅大恆」、「由鉅惟上」,以及北部建商富邦建設與大陸建設分別推出的「富邦天空樹」、「大陸豐蒔」。

其中,位於七期新市政中心的「由鉅惟上」不僅為市場上少見的SS純鋼構建築,更擁1500坪廣闊面積,為綠十字園道中最完整、面綠園道寬度最大的基地。同樣為SS結構的「富邦天空樹」,基地坐落於西區,為日本建築大師伊東豊雄在全球的第一棟高層建築,採雙制震消能系統,使用高強度鋼材及高強度混凝土並以CFT柱內灌漿工法興建,耐震係數高達0.408G,可抗七級震度。

不過相較於少數採用 SC/SS 的豪宅建案,兼具安全與居住舒適度的 SRC,則成為豪宅市場更具代表性的結構設計。台中豪宅建商雙橡園開發就以打造SRC建築聞名,不僅在結構工程遠超越區域規劃,在選地策略及產品設定上也格外嚴謹,以「自居者的角度」專注尋找最適居的土地,並且針對不同基地條件反覆雕琢,高達80%建築基地比鄰公園綠地及名校學區,堅持將零店面、2000坪以上的私有大花園、大車道單進單出及獨立服務動線等重要的建築規劃納入雙橡園作品的標配。

住商不動產七期南屯店經理黃盟翔指出,鋼骨相對一般RC建築每坪營造成本至少高出5-7萬元左右,尤其富豪置產時,已漸漸不再像以往只看地段,建商的規劃細節也成為選屋重要考量,對於住宅安全性更為慎重,甚至有不少客戶優先指定鋼骨造的建案,畢竟結構安全未來即使再有錢都無法變更,自然成為考驗住宅價值不可或缺的一環。

  建築耐震法規要求提高 南部更重視現場工程監督

高雄豪宅規劃從強化結構耐震設計與引進耐震工法、建材,強調優質營建品質與提高建築耐震性能。

高雄豪宅規劃從強化結構耐震設計與引進耐震工法、建材,強調優質營建品質與提高建築耐震性能。


目前高雄鋼骨耐震結構仍以超高層豪宅大樓為主流,包括創下高雄房價單坪約85萬元的皇苑建設馬卡綠園道旁「御皇苑」景觀豪宅大樓結構體案,即採SRC鋼骨鋼筋混凝土耐震結構;南高雄亞灣區豪宅地標的國城「定潮」、台南中西區上曜集團「The King」豪宅大樓也都採鋼骨耐震結構。

專業建築師出身的歐美建設機構董事長卓永富表示,要提高建築耐震性能,施工必須按圖施工,養護動作也必須確實且徹底清潔,養護層厚度與時程足夠,檢測動作包括氯離子檢測、混凝土強度與坍度試驗、鋼筋抗拉試驗等,同時要求基礎施工與地質鑽探,水電管路的設計施工確實,這些都是攸關建築耐震與居住安全的選擇重點。

皇苑建設董事長郭敏能也認為,超高層豪宅大樓的基樁與連續壁施工相當重要,包括連續壁厚度、深度與鋼筋用量,都要達到最高標準,柱筋錯層續接與箍筋順向四層搭接,同時混凝土強度達到5000psi,超高層大樓基礎甚至8000 psi以上,有利提高建築耐震性能。同時現場施工把關的工作必須嚴格落實,若能採第三方進行施工檢測動作,應更利於提高施工品質。

一些品牌建商推案委由專業建築師群督導監造,讓建築施工品質提高已是基本功,確保混凝土強度與鋼筋綁紮品質,同時利用筏式基礎、連續壁與基樁、厚度超過50公分的剪力牆等,有利達到強化耐震性能的目的。 也有豪宅業者不惜花費鉅資採用進口制震壁或油壓阻尼器,要求達到耐震設計高標準,大樓因裝設制震壁與油壓阻尼器,安穩通過強震考驗,後續也運用制震壁與油壓阻尼器在附近興建住宅大樓個案,讓住戶更安心。

上曜集團董事長張祐銘也說,目前營建成本高漲,南部採鋼骨耐震規劃的大樓,單坪營造成本至少達22萬元以上,且缺工壓力仍高,鋼骨結構要求施工嚴謹,也會拉長施工期。


資料來源:https://estate.ltn.com.tw/article/25556



2025/09/19
集中度沒達標 房貸管制不鬆綁

央行認房市管制需持續 楊金龍稱是「合理的決定」 會營造充裕的資金環境

央行第7波房市管制未見鬆動,央行總裁楊金龍說,這是個「合理」的決定。(鄧博仁攝)

央行第7波房市管制未見鬆動,央行總裁楊金龍說,這是個「合理」的決定。(鄧博仁攝)


全體銀行不動產貸款占總放款比率

全體銀行不動產貸款占總放款比率


中央銀行18日召開理監事會,備受各界關注的房市管制並未鬆綁,央行總裁楊金龍點出關鍵在於各銀行不動產貸款集中度仍高,僅從去年高點37.61%降至今年8月的36.71%,下降速度緩慢,公股行庫更是不降反升,其他31家銀行則是降幅不足,只能持續觀察。


中央銀行去年9月理監事會祭出第7波選擇性信用管制,其中名下有屋者申請房貸無寬限期,被視為史上最嚴格限貸條件,掀起房產業者口中的「金龍海嘯」,銀行則考量房價處於歷史高檔,緊縮放款成數,不少民眾買了房卻貸不到款,排隊等撥貸更層出不窮。

楊金龍表示,央行在意的是房貸集中度過高恐引發金融風險,太高也會造成資源排擠,更可能推升房價,帶來斷崖式風險,公股行庫因承做大量新青安,集中度不降反升,不過政府協助首購、無自用住宅者屬於善意,央行會在這方面給予彈性,也會盡速協助撥貸。

楊金龍表示,公股行庫因政策任務,承作首購、新青安,集中度降幅有限,民營銀行做比較多的產業貸款,兩者放款對象不同,未來會考慮給予公民營銀行不同的彈性標準,如果超出額度是因為放款給首購或自住,央行會視情況給予監理寬容,但仍須持續監控。

至於行政院長卓榮泰日前喊話「打開水龍頭」,楊金龍認為「水龍頭也需要濾網」,新青安是政府照顧首購族的政策,若首購族貸款也被限制,反而會對購屋者造成不利,新聞每天在報、民眾也有怨言,排除後空出額度,能讓民眾貸得到款,這是種政策分工。

楊金龍表示,央行還是認為房市管制需要持續,也會密切注意新青安排除銀行法第72之2後,是否導致房市往上,至於銀行去年底提報的自主管理改善方案1年期滿,今年底也會進行總檢討,深思熟慮後,再去討論明年怎麼做,或許下次理監事會再跟大家報告。

由於外界多預期此次會放寬房市管制,央行卻爆冷不動,媒體問楊金龍這是否為「勇敢的決定」,楊金龍笑說,不敢說是「勇敢的決定」,但絕對是「合理的決定」,央行除了注意排撥的問題有沒有解決、房貸集中度問題有沒有改善,也會營造充裕的資金環境。


資料來源:https://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250919000487-260110?chdtv




2025/09/19
超級央行周全解析》房產業回應 房價難脫修正 準備長期抗戰

房價未確立反轉,慢則恐明年才見鬆綁

房地產業者看央行不動產信用管制下房市走勢

房地產業者看央行不動產信用管制下房市走勢


中央銀行理監事會議維持房市管制措施不變,房地產業者指出,符合房產業界預期,也因此房價尚未確立反轉格局,央行給房市的Lesson也還沒下課,最快年底才有鬆綁空間、慢則要明年第一季,預期房市難脫價量修正格局,要有長期抗戰的準備。


中華民國不動產建築開發公會全聯會理事長楊玉全呼籲央行,要苦民所苦,針對不合理處進行滾動式鬆綁,具體的建議是,對去年第七波不動產信用管制前已簽約的預售屋,應不溯及既往,並全面放寬換屋族的限貸令。

馨傳不動產智庫執行長何世昌說,第二季預售屋和中古屋房價都出現下跌訊號,預期第三季下跌的機率頗高,若連續兩季下跌,房價會確立反轉格局;在尚未確立反轉前,他預期第七波管制不會鬆綁,最快時間要等到第四季,最慢是明年第一季。

楊玉全則表示,現在房市的最大問題,在於許多預售屋承購戶在去年9月第七波不動產信用管制前購買預售屋時,並無房貸契約存在、也無信用管制,如今房屋興建完成要交屋,竟得面臨重大貸款條件改變,造成資金突然出現嚴重缺口,產生很大交易糾紛與民怨。

楊玉全說,今年取得使用執照的戶數估計將達15萬戶,是歷年來最大的交屋量,主要都是配合政府都更危老政策而來。但是不少民眾貸款極度困難,甚至得被迫走入地下錢莊,希望央行還是要能體諒民眾疾苦,適度鬆綁。

資料來源:https://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250919000187-260210?chdtv




2025/09/19
超級央行周全解析》央行利率連六凍 房市管制不鬆綁

央行採取「合理的決定」。圖/本報資料照片

央行採取「合理的決定」。圖/本報資料照片


主要機構對台灣經濟成長率、CPI預測值

主要機構對台灣經濟成長率、CPI預測值


全球超級央行周的焦點美國聯準會利率決策,符合預期降息1碼,我央行18日召開的第三季理監事會議,決定政策利率「連六凍」,重貼現率繼續停在2%,備受關注的選擇性信用管制措施也未鬆綁。


央行決議維持重貼現率、擔保放款融通利率及短期融通利率各為2%、2.375%及4.25%,並公布最新預測,上修今年經濟成長率估值為4.55%、明年成長率2.68%;今年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年增下修為1.75%,明年估1.66%;核心CPI年增估1.67%,明年估1.64%。

央行總裁楊金龍預測國內通膨壓力續降至2%以下,今年經濟成長率出現「surprise」,後續考量全球景氣前景仍具不確定性,此時維持利率政策不變。

對房市選擇性信用管制,央行同樣按兵不動未鬆綁。

行政院長卓榮泰稍早指示金融業水龍頭開大,針對央行未採鬆綁動作是否為「勇敢的決定」?楊金龍說:「是合理的決定。」

楊金龍強調,卓院長要銀行打開水龍頭也說要有「過濾網」,即做好風險控管,央行在意的是金融穩定,據觀察房地產對金融穩定的風險尚未解除,也要考量資源配置問題,如要因應排撥問題,央行可透過公開市場操作處理,比調降存款準備率效果更好。

美國重啟降息後,台灣否跟進?楊金龍曾說CPI年增率降至1.5%以下是關鍵。對此,楊金龍強調時空背景已不同,金融市場市場瞬息萬變,未來對於利率展望仍是看數據說話(data dependent),按國內外情勢,先前提的「CPI至1.5%以下才有降息空間」太過僵硬。

他強調,台灣要面臨半導體232條款等挑戰,如結果不利電子及資通訊等業者,這些強項產業將受衝擊;傳產業者則受關稅不確定性及大陸的競爭,若兩大支柱都受影響,貨幣政策必須做出因應提供充沛資金環境。當前M型的產業環境,對貨幣政策確實是挑戰,各國都面臨同樣情況。(相關新聞見A4)



資料來源:https://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250919000149-260210?chdtv



2025/09/19
房市Lesson還沒學夠!央行不降息、不鬆綁

徐佳馨揭:偷埋一伏筆

▲央行今(18日)召開理監事會議決議,此次不降息、不升準,也不鬆綁房市管制措施。(示意圖/NOWNEWS資料照)

▲央行今(18日)召開理監事會議決議,此次不降息、不升準,也不鬆綁房市管制措施。(示意圖/NOWNEWS資料照)


房市Lesson還沒學夠!中央銀行今(18)天召開理監事會議決議,此次不降息、不升準,也不鬆綁房市管制措施,讓不少人期待落空。不過,住商機構企劃研究室執行總監徐佳馨表示,央行雖按兵不動,卻在新聞稿中埋下「一伏筆」,日後也不無可能再針對特別族群進行放寬。


對央行第三季理監事會議決議,大家房屋企劃研究室公關主任賴志昶分析,此次央行仍按兵不動,主因是自疫情後多次打房,已令全台買氣跌入谷底,惟價格仍未明顯修正,若貿然鬆綁恐再助長熱度,因此先將其列入「留校察看」名單;此外,目前全球局勢仍不穩,因此央行先站穩腳步,以減緩未來黑天鵝衝擊。

▲央行七波信用管制措施一次看。(圖/住商機構提供)
▲央行七波信用管制措施一次看。(圖/住商機構提供)

住商機構企劃研究室執行總監徐佳馨指出,央行按兵不動的策略下,更值得注意的內涵是,面對關稅後座力,手上必須有更多籌碼因應,同時,面對房地產業者們的殷殷期盼,或可是央行覺得「自用放生」應由金管會與銀行第一線執行,相較於整體市場,「Lesson」還不夠深刻,應還有修正空間所致。

不過,徐佳馨認為,央行在新聞稿中仍埋下伏筆,有了換屋族放寬至18個月的前例,日後也可能在非理監事會期間針對特別族群進行放寬。



資料來源:https://www.nownews.com/news/6732642



2025/09/19
茹絲葵轉租為買 砸9.3億買下大直「米其林美食」大樓

大直赫士盟大樓屋齡約11年,一開始就是由赫士盟集團向嘉泥建設承租整棟,如今轉租為買。(翻攝自Google map)

大直赫士盟大樓屋齡約11年,一開始就是由赫士盟集團向嘉泥建設承租整棟,如今轉租為買。(翻攝自Google map)


根據內政部實價網最新揭露,7月,被法人茹絲葵食品包走的大樓就是坐落北市樂群三路上的「赫士盟大樓」,為地上5層、地下3層的餐飲大樓,其中2樓產權屬港商赫士盟集團持有,而這次茹絲葵買下的則是1樓以及3至5樓產權、建物面積約974.66坪(包括29個車位、約282.89坪),扣除車位總價5400萬元與坪數,拆算每坪均價約126.62萬元,賣方是嘉泥建設開發。

房產業者指出,茹絲葵其實就是赫士盟集團代理引進台灣,而該大樓1、2樓之前曾是國際名廚江振誠創立的米其林餐廳RAW的所在地點,該餐廳更有「最難訂位」的稱號,不過,去年底已吹熄燈號,但其它樓層仍有亘一郎、茹絲葵經典牛排館以及凪豚骨拉麵等知名美食餐廳。

而該棟美食餐廳大樓屋齡約11年,一開始就是由赫士盟集團向嘉泥建設承租1樓以及3至5樓,如今則是轉租為買,身分也從租客變身屋主,甚至持有整棟完整產權。

屋齡約11年 多家美食餐廳進駐  

第一太平戴維斯研究部資深協理丁玟甄表示,央行對於住宅貸款緊縮以及私法人買住宅等限制,影響資金從住宅轉向商用不動產,另外,零售店面市場經歷一段時間的修正,買賣雙方對於價格的認知逐漸接近,也加速買方的購置的決策。

高力國際不動產業主代表服務部董事黃舒衛表示,大直重劃區是知名的娛樂餐飲商圈,近期也由於不斷有新的高級商辦投資計畫,以及原ATT 4 Recharge大型商場的重新招商塵埃落定,等於為米其林美食商圈增添更多商業機會及價值。

本案由租轉買,再加上餐飲集團總部就設在同棟,因此排除關係人等條件之外,購置理由單純、購置意願最強。目前樂群三路除了有美麗華百樂園、NOKE忠泰樂生活、大直英迪格酒店、春大直,未來還有大陸建設、萬國百貨原家樂福的改建案及宏普分別規劃19、23樓的頂級商辦大樓,且都接近本次交易標的,所以投資價值最高。



資料來源:https://ec.ltn.com.tw/article/breakingnews/5182321



2025/09/19
央行按兵不動劍指房市加速趕底 專家:四趨勢浮現 最大壓力測試

高力國際不動產業主代表服務部董事黃舒衛認為,近期銀行法第72-2條已排除新青安房貸,央行對換屋族售舊屋放寬至18個月,惟僅小部分剛需買方受惠、避免政策誤殺,不過可看出央行打炒房決心、目標讓房市加速趕底。

面對國內外政經、政策一系列影響,黃舒衛認為,接下來不動產市場將出現四大趨勢,包括第一成屋市場價量背離更明顯、高低總價買氣分化更嚴重。

第二、黃舒衛指出,預售市場因前有限貸管制箝制,後有《平均地權條例》禁換約夾擊,這波新建案市場買氣最為觀望、萎縮幅度最嚴重;這次預售市場的洗牌過程,不僅建商、代銷要有長期抗戰的心理準備,更需慎防小建商在洗牌過程中出現資金斷鏈的系統效應,這也是金融機構、預售市場最大壓力測試。

第三,黃舒衛表示,截至9月中,今年前三季土地市場交易量年減約四成,當前土地市場買方因受到融資面、成本面、銷售面等前所未有的挑戰,認為短期內市場除了企業自用買盤外,任何投資需求都將回歸基本面、籌碼面,且價格沒有泡沫的空間。

第四,黃舒衛分析,商用市場雖然今年以來繳出千億元的交易金額規模,但過去市場的投資大戶壽險業,因受限海外投資匯損壓力,難以大展拳腳,商用不動產市場僅剩AI供應鏈掀起企業對物流、工業地產需求撐盤。

尤其商辦、廠辦兩大商用產品,黃舒衛分析,因北部有供過於求壓力、中南部卻呈供不應求缺貨狀態,認為區域分化將加劇;接下來在市場動能僅自用為主下,「全面綠燈、雞犬升天不在」,產業、區域、價格成為商辦、廠辦買氣動能關鍵。


資料來源:https://money.udn.com/money/story/5621/9014432




2025/09/18
預期明年台北市商辦供給倍增

商辦供給潮來了,據商仲業者統計,今年下半年起台北市商辦新增供給陸續進場,全年新增供給約5.7萬坪,明年更將倍增至14.4萬坪。

商仲業者指出,隨著台北市商辦供給量釋出,預期空置率將攀高,不過由於科技業對自用辦公大樓需求強勁,預期投資熱度仍會維持高檔。

據高力國際統計,今年台北市商辦新供給陸續於第2季釋出,全年預計有5.7萬坪,是近十年第三高,明年預計有9.79萬坪新供給,2027年約6.16萬坪,2028年約11萬坪,2029年約4.4萬坪,明年與2028年為供給高峰年度,其中信義、民生敦北、南京松江與西區為新增供給熱區,未來幾年將是租賃市場競爭最激烈的區域。

商仲業者指出,在AI產業帶動下,將進一步推升科技業對A級商辦市場的需求,預期需求仍然強勁,不過由於過去供給相對少的情況下,往往選擇並不多,租金也維持高檔。

明年在新辦公大樓陸續釋出後,房東更應該升級設備以及軟體服務,例如智慧管理系統、共享設施及活動等,強化辦公產品差異性,更可獲得青睞。



資料來源:https://money.udn.com/money/story/5621/9012119?from=edn_subcatelist_cate



2025/09/18
官方統計!汐止人口紅利猛爆 精華區居然不到南港半價

汐止區近五年人口成長明顯,截至今年7月已突破21萬人,排名新北市前五名。(圖/記者張瀞勻攝)

汐止區近五年人口成長明顯,截至今年7月已突破21萬人,排名新北市前五名。(圖/記者張瀞勻攝)


根據新北市汐止地政事務所統計,汐止區近五年人口成長明顯,截至今年7月已突破21萬人,排名新北市前五名。受惠於汐止科學園區發展成熟,帶動大量產業人口進駐,加上鄰近內湖、南港的地理位置優勢,以及比價效應吸引青年與首購族群進場,使汐止逐漸成為外圍市場的看屋熱區。

建設題材同樣持續發酵,捷運汐止東湖線已於今年3月開工,預計202年完工;捷運基隆線則在今年7月進入細部設計階段,新社后橋園道段道路北延工程同步推進。專家認為,這些重大建設未來可望縮短通勤時間,顯著提升交通便利性,進一步強化剛性需求。

市場交易方面,統計顯示汐止區買賣案件共2751件,雖較去年同期減少四成,但價格卻大多上揚,今年第2季住宅區建坪均價來到45.3萬元,商業區48.8萬元,工業區29.7萬元,觀察捷運汐東線沿線,交易集中在SB12(福德二路/同興路)、SB13(同興路/大同路)等站,其中SB13站從去年上半年的每坪51.2萬元上升至今年上半年55.5萬元,SB15(汐止區公所附近)則從46.4萬元漲至50.9萬元,漲幅超過8%,其他站體也有1%至6%的漲幅,整體價格走勢仍然偏強。

在預售屋市場,推案集中於新台五路二段、水源路二段與樟樹二路,成交價多落在每坪40至60萬元,雖然成交量下滑,但價格維持穩健成長。至於金山、萬里兩地則仍以內需為主,金山因重劃區開發完善,生活品質提升帶動房價走升;萬里則相對平穩,無明顯波動。

全向科技房產中心總監陳傑鳴分析,汐止屬於北市外圍第一圈,受汐科發展、東區門戶計畫與汐東線題材支撐,人口持續增加、房價穩步墊高。雖然近五年累計漲幅約三成,但相較板橋、中永和、三重、新店等外圍區域6至9字頭房價,汐止仍屬相對親民,甚至僅為鄰近南港房價的一半不到。陳傑鳴認為,低基期優勢與建設利多將成為汐止市場的支撐,即便在當前低迷市況下,區域房價仍具韌性。

官方統計!汐止人口紅利猛爆 精華區居然不到南港半價

官方統計!汐止人口紅利猛爆 精華區居然不到南港半價



資料來源:https://estate.ltn.com.tw/article/25518



2025/09/18
戴雲發︱強化抗震韌性 如何為建築「一樓」加強耐震防線

「Alfa Safe柱中柱工法」針對地震軟弱層「一樓柱」強化耐震韌性。(圖/戴雲發提供)

「Alfa Safe柱中柱工法」針對地震軟弱層「一樓柱」強化耐震韌性。(圖/戴雲發提供)


近日地震頻繁,台灣民眾越來越關注建築的安全品質。綜觀過往地震資料,地震倒塌案例9成以上都是發生在建築的一樓,凸顯了建築物基礎結構-特別是在「一樓」耐震補強的急迫性。

尤其在403花蓮地震後,更揭示了老舊建築物「軟弱層」的潛在危險,為此,政府提出的「0403花蓮地震紅黃單耐震弱層補強專案」針對0403震災張貼危險標誌者(紅黃單),皆適用此專案,弱層補強補助以棟為單位,每棟補助上限為新臺幣1500萬元。然而,營建業長期面臨臨缺工困境,如何在人力有限的情況下確保施工品質,成為當前亟需克服的難題,畢竟建築安全品質的不容任何妥協。

面對傳統補強工法在品質控管上的挑戰,由「建築安全履歷協會」所推廣的「Alfa Safe耐震系統工法」運用,結合「鋼筋系統化的設計規劃」及「自動化加工技術」,能有效解決工地現場的勞力及施工技術性問題,為建築安全帶來創新發展。主要能將一般工地不易控管品質的鋼筋工程,藉由鋼筋加工配件化、綁紮標準化與防呆化(簡易施工),改善傳統工法種種技術問題。

特別針對建築物最關鍵的「一樓」,也就是地震時最容易發生破壞的「軟弱層」進行耐震加強,從結構規劃開始,做全面鋼筋系統化的考量規劃設計,到專業自動化鋼筋加工廠按結構設計施工圖說,做精準確實之一體成型鋼筋彎折施作,解決建築工人現場綁紮施工不易的問題。鋼筋工班只需以簡單的安裝組立,即可將工地現場較不容易控管品質的鋼筋工程,有效率及完整達成符合設計者所設計的安全品質最終需求。

打造建築安全不只是法規的基本要求,也是落實設計者符合法規或標準在施工品質上確實做到,推廣耐震系統工法,剖析集多種優勢:
一是聚焦一樓加強:針對地震中最脆弱的一樓軟弱層,提供關鍵性的結構加強。
二是系統化與標準化:工廠預製、現場組裝,大幅降低工地現場人為疏失,確保施工品質一致性。
三是鋼筋一體成形:透過全面規劃的鋼筋加工與彎折技術,提升結構品質的精準性。
四是效率與精準兼具:在缺工的營建環境下,提供更有效率且品質穩定的補強方案。

面對台灣頻繁的地震威脅,新建案更應注重大幅提升建築耐震韌性,為整棟建築打造一道堅實的耐震防線,讓民眾的居住安全更有保障。



資料來源:https://urbanrenewal.wealth.com.tw/celebrity-detail/1945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目錄

  • 房地產新聞
  • 產業經濟新聞
  • 區域相關新聞
  • 園區快訊
  • 公司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