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com

最新消息

  1. 首頁
  2. 最新消息

2025/08/28
關稅與匯率夾擊 經部多管齊下支持出口供應鏈

經濟部啟動「出口供應鏈支持方案」,協助受影響產業減緩美國對等關稅衝擊。(資料照)經濟部啟動「出口供應鏈支持方案」,協助受影響產業減緩美國對等關稅衝擊。(資料照)經濟部協助中小企業應對美國關稅變局

為減緩美國對等關稅衝擊,經濟部啟動「出口供應鏈支持方案」,協助受影響產業調整體質,本月7日全面受理,4項協助措施包括「外銷貸款優惠保證加碼」、「中小微企業多元發展貸款加碼」、「研發轉型補助」及「爭取海外訂單」;另為避免匯率侵蝕企業營運獲利,也與銀行合作推出「遠期外匯避險優惠方案」。

經濟部表示,外銷貸款優惠保證和中小微企業貸款加碼措施,申請資格上凡是今年一定期間的營收相較去年同期、去年下半年月平均,或今年1至2月平均衰退達10%,皆可申請。

研發轉型補助 中小企業每家最高500萬

外銷貸款優惠保證加碼部分,中小微企業保證額度每家6,000萬元、保證成數9.5成,並加碼減免保證手續費最長2年;非中小微企業保證額度每家1億元、保證成數8至9成。

中小微企業貸款加碼部分,針對員工30人以下的中小微企業提供利率最高2.22%、貸款額度最高3,500萬元。貸款250萬元內提供每家業者1.5%的利率減碼,為期6個月,且提供最低9成的信用保證,貸款100萬元內保證成數一律10成。另,員工超過30人且營收下滑超過15%者,則可申請「振興專案貸款」,提供同等貸款額度與優惠條件,協助企業維持營運彈性。

研發轉型補助部分,針對製造業提供研發創新及設備汰舊換新補助,個案補助(限中小企業)每家最高500萬元,產業聯盟最高4000萬元,補助範疇包含雙軸轉型、技術加值、跨域整合及行銷協助等。另加碼全新設備購置費編列上限40%,用於購置研發、檢測及生產相關全新設備,透過技術升級來維繫產業競爭力,經濟部研擬將設備補助上限提高至50%。

協助企業全球布局 單一企業最高補助500萬

爭取海外訂單部分,單一企業補助每家最高500萬元,2家以上聯合申請補助最高2,000萬元,補助標的包括在海外新設展示中心、服務(維修)中心及發貨倉庫等實體據點,或新增代理商、經銷商等契約,協助企業布局全球,爭取訂單。

另,針對匯率風險,經濟部結合中小企業信用保證基金及公民營銀行,推出「協助中小企業取得避險額度信用保證措施」,針對申辦外銷貸款且有預售遠期外匯避險需求的中小企業,額外提供最高6000萬元避險交易保證額度,保證成數一律10成,並全面免收保證手續費。

經濟部補充,合作銀行不加收手續費及保證金,並提供優惠匯率,以低門檻、低成本、低風險方式協助中小企業進行匯率避險,減輕財務負擔,並避免外銷利潤遭匯率波動侵蝕,目前已有第一銀、台企銀及玉山銀參與,後續將有更多銀行加入。經濟部也提供免付費諮詢專線「0800-280-280」, 並設網頁專區(https://assist.nat.gov.tw/),供業者查詢最新訊息。


資料來源:https://ec.ltn.com.tw/article/paper/1721475



2025/08/28
對等關稅衝擊 勞部祭出多項支援措施

勞動部為提升技能及促進就業提供的支援措施勞動部為提升技能及促進就業提供的支援措施「關稅海嘯」衝擊勞工就業穩定,勞動部協助勞工與企業共渡難關。(中央社資料照)「關稅海嘯」衝擊勞工就業穩定,勞動部協助勞工與企業共渡難關。(中央社資料照)

面對美國對等關稅、匯率波動等多重國際經濟變局,國內特定產業鏈已感受到壓力。為防此波「關稅海嘯」衝擊勞工就業穩定,勞動部依「因應國際情勢強化經濟社會及民生國安韌性特別條例」,於8月13日發布「因應國際情勢支持勞工安定就業辦法」,涵蓋「提升技能」、「穩定就業」、「促進就業」3大面向,同時公告「強化版僱用安定措施」,給予9大產業勞工具體支援措施,協助勞工與企業共渡難關。

勞動部長洪申翰強調,為避免企業因訂單減少而裁員,讓勞工落入失業的困境,這次推出方案以「穩定在職」為首要目標,透過多元且強化的支持手段,降低外部環境對就業市場的衝擊。

薪資補貼提高 減班休息最多領12100元

這一系列措施整合勞動部現有方案資源,涵蓋「提升技能」、「穩定就業」、「促進就業」三大面向,從給予減班休息勞工薪資補貼,到利用空檔進行技能再培訓,再到協助失業勞工重返職場,期望建構一套完整的支援體系。

其中,回溯至8月1日實施的「強化版僱用安定措施」,讓被迫減班休息的勞工維持穩定收入。考量對等關稅「20+N」將嚴重衝擊製造業,因此適用對象從原有的「橡膠製品製造業」、「機械設備製造業」、「其他運輸工具及其零件製造業」,擴大至「食品及飼品製造業」、「紡織業」、「塑膠製品製造業」、「金屬製品製造業」、「電力設備及配備製造業」及「汽車及其零件製造業」共9產業。

勞動部表示,強化版措施重點在於大幅提升薪資補貼,過去補貼是按勞工減班休息前後「薪資差額50%」計算,每月最高領取8,700元,為加強保障勞工的生活,新制將補貼比率提高至薪資差額70%,每位勞工每月最高可領12,100元。

鼓勵勞工參加職訓 可同時請領訓練津貼

此外,勞動部鼓勵勞工與企業將減班休息的空檔,轉化為提升技能的黃金時期。減班休息的勞工若參加職業訓練課程,可依據參訓時數,申請以「每小時最低工資」計算的訓練津貼,且新制打破過往的限制,允許勞工同時請領「僱用安定措施的薪資補貼」與「訓練津貼」,期望提升參訓意願。兩項津貼合併領取的總額,以不超過減班休息前的薪資差額為限。

至於其他訓練獎勵措施,還包括勞動部鼓勵受影響的企業為員工規劃內部訓練計畫,只要企業在辦訓期間維持至少9成的僱用規模,並給予勞工不低於最低工資的薪水,即可申請訓練費用補助。

若是15至29歲的失業或待業青年,參加「產業新尖兵計畫」等訓練課程,除訓練費用補助外,還可申請每月最高1萬元「訓練獎勵金」,引導青年投入國家重點發展產業。除穩定在職員工,勞動部也針對已失業勞工、初次尋職青年及微型創業者,提供一系列促進就業與創業的協助措施。



資料來源:https://ec.ltn.com.tw/article/paper/1721476



2025/08/27
號外 ! 鐵定 開課 (不惜成本),美哉內湖知識遊

敬請  把握唯一的報名良機,心動 ❤️ 不如即時行動 !


30 年磨一劍 🗡️,期待 與 鍾愛內湖鄉土文化的您,一起 來點「石」成金 !




資料來源:https://www.nhcc.org.tw/course/253223/



2025/08/27
工地建廠期 地價稅享優稅

嘉義縣稅務局提醒,依法核定的工業區土地,以及政府同意作工業或工廠使用的土地,不論建廠期間或完工投入生產,只要符合規定並提供相關證明文件,都能適用工業用地千分之10優惠稅率來課徵地價稅,省下不少成本。

稅務局說明,在工地建廠期間,地主就可申請按工業用地稅率千分之10課徵地價稅,申請時需檢附建造執照,且建築物用途必須載明與製造、加工相關用途;同時還要附上公司登記證明或切結書,以確認起造人確實為工業興辦人。此外,建廠前依法須先取得工廠設立許可,並於申請時一併提供。

但優惠並不是一旦核准後就一路適用。稅務局解釋,若土地在建廠期間經核准以千分之10稅率課徵,待廠房建造完成後,必須在當年度9月22日前,再向稅務機關重新提出申請,並檢附目的事業主管機關核發的「工廠登記核准函」,只有完成這一步,後續使用期間才能持續適用工業用地稅率。



資料來源:https://money.udn.com/money/story/6710/8965041?from=edn_subcatelist_cate



2025/08/27
綠金當道!企業搶租綠建築 「皇翔台北廣場」「冠德民權」成焦點

台北市大同區租金最高辦公大樓「皇翔台北廣場」,榮獲LEED黃金級、WELL銀級以及EEWH黃金級三認證,搶攻國際ESG商辦市場。圖/蔡惠芳

台北市大同區租金最高辦公大樓「皇翔台北廣場」,榮獲LEED黃金級、WELL銀級以及EEWH黃金級三認證,搶攻國際ESG商辦市場。圖/蔡惠芳


ESG趨勢下,綠金躍居為王道!台北市大同區租金最高辦公大樓「皇翔台北廣場」,榮獲LEED黃金級、WELL銀級以及EEWH黃金級三認證,搶攻國際ESG商辦市場;接下來,冠德建設可望搶到建築業頭香,「冠德民權」總部大樓將躍居大黑馬!第四季將挑戰取得LEED綠建築及WELL健康建築「雙白金」國際雙認證,突破頂級辦公大樓天花板,成為最綠頂級辦公大樓。


冠德建設「冠德民權」總部大樓第四季將挑戰取得LEED綠建築及WELL健康建築「雙白金」國際雙認證。可望搶到建築業頭香。圖/蔡惠芳

冠德建設「冠德民權」總部大樓第四季將挑戰取得LEED綠建築及WELL健康建築「雙白金」國際雙認證。可望搶到建築業頭香。圖/蔡惠芳


SSDC綠建築設計顧問公司指出,隨著全球品牌供應鏈對ESG及淨零碳排的需求增加,國際企業選擇辦公空間時,特別注重其節能、減碳、健康、永續的長期效益,對具有美國綠建築LEED認證、WELL健康建築認證,以及台灣EEWH綠建築標章之新型態辦公室需求逐漸增加,持續帶動市場成長。

SSDC綠建築指出,位在台北車站商圈的「皇翔台北廣場」,於2024年完工,興建為地上23樓、地下5層商辦大樓,鎖定國際級客戶,取得LEED黃金級、WELL銀級及EEWH黃金級三認證,節能減碳效益加,大大強化其競爭力,能為租戶提供長遠效益,也是皇翔建設第一棟獲得LEED認證的實績。

商仲專家指出,全球綠建築頂級辦公大樓溢價效應相當強勁,租金水準大約比一般產品高於10~15%。

內政部實價登錄資訊顯示,「皇翔台北廣場」辦公租金也高人一等,總共已揭露9筆租金成交實價資訊,其中最新揭露的成交資訊,已有3筆每坪月租實價都同步站上4,000元大關,最高位於頂樓23樓,3月間以每月租金115.8萬元成交,交易坪數為271.68坪,每坪租金達4,262元,再度改寫台北市西區商辦最高單價紀錄。

SSDC綠建築設計顧問表示,因全球供應鏈的要求,初期申請LEED認證的業主以友達、台積電、聯電、高通等高科技產業為主, 近年來,商辦大樓、住宅類的比例逐漸上升,因應政策要求以及容積獎勵政策,多認證如台灣EEWH綠建築標章、美國綠建築LEED認證、WELL健康建築認證、智慧建築標章、建築節能評估標示BERS等的需求,與之俱增。

仲量聯行副總經理游淑芬表示,迎接全球ESG趨勢,國內頂級辦公標準配備,也全面拉高,目前全台只有「台北101」等辦公大樓同時擁有難度最高、成本最貴的LEED、WELL「雙白金」認證;緊接著,冠德建設位於民權東路、今年最新完工進駐的「冠德民權」大樓,也準備在第四季力拼取得LEED白金級、及WELL白金級的「雙白金」國際認證。

屆時「冠德民權」大樓可望拚出國內建築業界第一棟同時擁有LEED及WELL「雙白金」認證的頂級辦公大樓。

游淑芬指出,現階段每坪月租有機會突破3,700~3,800元,待出租率衝高後,可望挑戰站上4,000元大關。

展望未來三、四年,游淑芬指出,位於台北車站國門、興建中的「台北雙星」、「海悅國際大樓」兩大地標建築,也都朝向同時取得LEED及WELL「雙白金」國際認證邁進,估計可能會有3棟加入「雙白金」行列,西區租金可望再探高。



資料來源:https://www.ctee.com.tw/news/20250826701729-430601



2025/08/26
首善之都房市成交量回來了 月增10.11%,惟價格下滑
2025年5月台北市不動產買賣交易量與總額比較

2025年5月台北市不動產買賣交易量與總額比較

台北市政府地政局25日公布最新數據顯示,首善之都台北市5月交易件數月增10.11%,供給少、剛性需求還在,且買盤往相對低價產品移動,是主要原因,不過價格方面,欲振乏力,住宅價格指數月跌0.44%,大樓、公寓、小宅全數下跌,其中公寓已連八月下跌,小宅也連三跌,每坪均價跌破8字頭。


北市政府地政局「2025年8月動態月報」指出,根據實價登錄資訊統計,北市房屋5月成交件數599件、月增10.11%,成交量有回穩現象,惟較前一年同期仍大減50.7%。

《住展雜誌》發言人陳炳辰分析,高房價的台北市對於購屋客戶來說,現階段無意願出手追高,買盤多集中在中低價位區域,單價表現開始調;進入下半年後,雖然松山、大安區還有每坪200萬元的新案將登場,不過多屬於豪宅產品,買盤多還是青睞相較低價產品,例如單價100萬~120萬元的產品,每坪均價水準預期將維持在盤整走弱格局。

地政局指出,全市實價登錄5月成交總金額約169.96億元,月減8.97%、年減47.1%;5月住宅價格指數降至128.06,月跌0.44%,較前一年同期上升0.21%。

地政局指出,目前標準住宅總價2,029萬元,標準住宅單價每坪64.62萬元。其中大樓住宅價格指數139.12,月跌0.27%;公寓住宅價格指數112.36,月跌0.72%;小宅住宅價格指數129.54,月跌0.3%,三大類型住宅產品都同步下跌。觀察全台北市、大樓、公寓及小宅之月線、季線及半年線趨勢,除小宅的半年線微漲外,其餘皆下跌。

代銷業分析,中央銀行第七波不動產信用管制持續醱酵,不動產放款集中度具體量化改善方案應會滾動式檢討,執行到年底不致有鬆綁空間,房貸大餅在交屋潮釋出之際,排撥壓力短期內也不致完全紓解,客戶出手猶豫期已比去年最高峰要拉長許多,短期內不易見到成交放量的榮景。



資料來源:https://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250826000180-260210?chdtv



2025/08/26
鬼月買房有禁忌? 專家5招化解:反成購屋好時機


著農曆七月腳步逼近,今年鬼門將於8月22日開啟,市場上再度掀起「鬼月房市淡季」的話題。依循傳統,不少人會在這段俗稱「民俗月」的期間避免賞屋、簽約,甚至搬家。然而,21世紀不動產觀察到,年輕購屋族對節氣禁忌的顧慮已明顯降低,不僅無懼進場,還善用這段「人潮錯峰期」享受更充裕的看屋時間,仔細檢視物件真實狀況,將原本被視為淡季的時段,轉化為購屋的黃金機會。

市場觀望期=看屋品質更從容

鬼月期間,由於部分買方暫緩行動,市場看屋人潮相對稀疏。對不介意民俗月的民眾而言,這段時間更能專注觀察細節,與房仲有充分的交流,減少在熱門時段匆忙做決定的壓力。

從交易到生活的延伸好處

除了看屋過程更從容,鬼月購屋還藏有另一層優勢——生活規劃更有餘裕。由於習俗上避免在此月搬家,許多家具與家電業者會推出促銷,買家可先購入心儀設備,待鬼月過後再安裝,不僅符合傳統,也能讓裝修進度更加順暢。

天氣是最真實的「檢測工具」

農曆七月恰逢盛夏與颱風季,雖炎熱潮濕,卻是檢驗物件品質的最佳時機。颱風過後的積水痕跡、西曬時的室內溫度、空氣流通度等,都能在此時一覽無遺。「在涼爽季節看屋,有些問題可能被忽略,但在鬼月的氣候條件下,房屋的隔熱、排水、通風等真實表現無所遁形。」21世紀不動產企劃研究室副理董家菱表示。

保有尊重 安心看屋

即便不畏鬼月,尊重傳統依然能讓看屋過程更安心。房仲建議,進門前輕敲門或按電鈴示意,進屋後打開燈光、窗戶與空調,保持室內明亮通風。有信仰的民眾可攜帶平安符、粗鹽或其他避邪小物,作為心靈安定的陪伴。

禁忌與解方 一表看懂


理性溝通 順利成交

鬼月買氣雖相對平淡,但成交關鍵仍在於理性交流與資訊透明。房仲建議,買方與賣方應以物件條件、屋況與需求為討論核心,避免過度表露急迫感或情緒化反應;在尊重彼此立場的基礎上,更容易找到雙方都滿意的結果。

把禁忌化為機會 轉淡季為佳季

董家菱強調,鬼月並非購屋的絕對禁忌,而是取決於購屋者的心態與準備。「保持尊重、放下過度擔憂,善用時機檢驗房屋,是將鬼月轉化為購屋優勢的關鍵。」對於願意錯開人潮、細心觀察物件的買方而言,農曆七月或許正是意外的「慧買時機」。

(封面圖/21世紀不動產提供)



資料來源:https://tw.news.yahoo.com/%E9%AC%BC%E6%9C%88%E8%B2%B7%E6%88%BF%E6%9C%89%E7%A6%81%E5%BF%8C-%E5%B0%88%E5%AE%B65%E6%8B%9B%E5%8C%96%E8%A7%A3-%E5%8F%8D%E6%88%90%E8%B3%BC%E5%B1%8B%E5%A5%BD%E6%99%82%E6%A9%9F-053300174.html



2025/08/25
住宅急凍、這產品逆漲 壽險、金控大咖為什麼搶進內湖、七期

內湖企業總部交易最熱,帶動區域商辦成交量。

內湖企業總部交易最熱,帶動區域商辦成交量。


住宅市況轉冷,但全台商辦買賣與租賃卻逆勢升溫。北市高價交易頻現,台中七期成交量續增,高雄更吸引國際大廠進駐,租賃需求也不退燒,顯示企業對辦公空間需求持續強勁。

觀察內政部實價登錄顯示,今年上半年屋齡5年內商辦共成交40件,總銷金額逼近50億元,其中內湖交易16件居冠,大安區「首泰信義」每坪單價衝上195萬元,創下社區新高。台灣房屋集團趨勢中心統計,今年交易量最多的商辦為內湖「國揚洲際企業總部」,共有12筆成交,其中家電代理商恆隆行一口氣購入8戶、總價10.57億元。單筆總價最高則是台灣人壽斥資14.7億元買下「虹典人文科技大樓」,壽險資金仍展現高度進場意願。

台灣房屋集團趨勢中心執行長張旭嵐指出,內湖西湖段、文德段交易量已趨飽和,新供給轉向舊宗段與五期廠辦,單價較低、待售量充足,吸引大型企業購入多戶作為總部。至於大安區的「首泰信義」、「登峰大廈」則因鄰近信義安和站、大安站,交通便利又靠近核心商圈,兼具門面與保值效益,成為企業搶手標的。

買盤強勁帶動 租賃需求同樣火熱

然而,觀察市場交易狀況,科技業與半導體相關產業連續兩年成為商辦最大買方,租賃市場也同步升溫,例如去年底中華郵政購入「富春居」1~2樓再由東京威力科創承租,今年5月再度承租「福懋站前之星」整棟作為營運據點,顯示跨國企業對辦公空間需求不減;艾司摩爾、科林研發等國際大廠則進駐北高A辦「艾捷大樓」,帶動市場租金行情走揚。

近年不少科技大廠承租,帶動商辦租賃需求升溫。

近年不少科技大廠承租,帶動商辦租賃需求升溫。


觀察中南部,以台中七期最具指標性。統計顯示,2025年第一季台中全市商辦交易96筆,較去年同期成長約5%,其中七期重劃區占比最高,顯示其在中台灣金融與辦公市場地位穩固,核心區域土地稀少,新供給有限,具地段與品牌優勢的商辦,價格支撐力強,未來仍具續航力。

第一建經研究中心副理張菱育表示,企業購置新商辦有三大優勢:第一,硬體升級,例如智慧建築、節能系統,更符合國際企業的ESG需求;第二,坪數規劃多元,百坪以上大戶交易17筆,但30坪內小戶也有10筆,占比達3成,總價約3千萬元,吸引自用與投資族群;第三,交通便利,捷運共構或鄰近捷運的物件出租率高,保值性強。

建商積極卡位 新莊副都心與七期成焦點

看準商辦熱度升溫,興富發與聯聚近年積極投入商辦市場,興富發近期選在新北新莊副都心推出大型商辦案「國家壹號廣場」,基地面積約3280坪,規劃地上29層、地下6層,坪數彈性介於75~800坪,總銷規模達300億元。聯聚建設則延續台中七期豪辦策略,繼「中雍」、「中維」兩棟地標級辦公大樓後,今年第四季再推「聯聚中衡大廈」,基地位於市政北二路與朝富路口,基地1928坪,樓高37層,規劃60~130坪彈性格局,滿足不同規模企業需求,並由義大利ACPV ARCHITECTS操刀設計,預料將成為七期新一波商辦焦點。

聯聚表示,七期新市政中心被視為中台灣最具國際能見度的企業門戶,集結市政中心、國際級飯店、百貨商圈、歌劇院與市政公園等完整機能。隨著台積電中科擴廠及供應鏈廠商進駐,七期商辦市場再度升溫,成為企業爭相布局的核心區域,除聚集多家國際會計師事務所,五大金控與私人銀行亦加速布局。

台中七期商辦持續吸引企業進駐,核心地段供給有限,價格具支撐力,成交量穩定成長。台中七期商辦持續吸引企業進駐,核心地段供給有限,價格具支撐力,成交量穩定成長。

此外,七期市政路延伸工程已動工,未來將與持續擴張的台中科技廊道更緊密連結,其中包括水湳經貿園區、台中工業區和精密機械科技創新園區。作為台灣政經核心,七期位置靠近南北交通樞紐,上下游供應鏈在此匯聚,更加確立其是國際企業總部與資產配置首選地段。

住展雜誌發言人陳炳辰指出,壽險業、科技業與大型企業已成為商辦市場的主力買方,資金雄厚且需求穩定,加上內湖、北士科與新莊副都心持續有新案供給,預期短期內商辦市場仍將維持熱度,形成「住宅降溫、商辦升溫」的鮮明對比。

住宅買氣降溫,企業資金轉進商辦,北中南三大區域交易與租賃需求逆勢成長。住宅買氣降溫,企業資金轉進商辦,北中南三大區域交易與租賃需求逆勢成長。



資料來源:https://estate.ltn.com.tw/article/25303



2025/08/25
綠建築與淨零建築國際趨勢成國內社宅、商辦與民間建築規劃新潮流

綠建築與淨零建築已成為國際新趨勢,綠建築不是口號,反而應從對住戶生活實質性有幫助的設計層面著手,也正逐步轉化為城市的文化語彙與生活風格,成為城市與永續思維融合的新指標。綠建築與淨零建築已成為國際新趨勢,綠建築不是口號,反而應從對住戶生活實質性有幫助的設計層面著手,也正逐步轉化為城市的文化語彙與生活風格,成為城市與永續思維融合的新指標。

綠建築與淨零建築已成為國際新趨勢,近年政府也持續推動綠建築政策,並逐漸邁向淨零建築,陸續有更多地方政府鼓勵且補助綠建築設計、光電屋頂等,新社宅也紛紛要求取得綠建築標章與節能減碳規劃,民間新規劃商辦大樓與住宅大樓,也紛紛採垂直綠化設計,從屋頂空中花園、綠化景觀陽台到中庭、前院綠化造景,營造出優質景觀與外觀特色,也也利於提高建物價值與房價支撐。

政府積極推動綠建築與淨零建築 新社宅與新商辦規劃紛導入

陸府建設自組綠海團隊協助社區與各戶後續的綠意維養。(圖:業者提供)陸府建設自組綠海團隊協助社區與各戶後續的綠意維養。(圖:業者提供)

行政院會去年9月通過「淨零建築轉型推動策略」,內政部已函頒要求各類公有建築分年分階段達到建築能效一級或近零碳建築,預計至2026年7月1日,公有新建建築物可提前達標;另於社會住宅部分,規定所有社會住宅均需取得綠建築標章,而國家住都中心興建的社會住宅,已提前自2023年起率先全面導入建築能效一級以上的規劃設計。

內政部也依興建社宅經驗估算,由於建築外殼隔熱系統就有一定規定,增加成本多在家電設備部分,因此要提高其能源效率,目前多數住宅都使用LED照明設備、一級節能空調設備與瓦斯爐等家電,就可達到節能要求,推動淨零建築不致明顯增加成本。

建築業界也評估,近幾年來國內綠建築核發件數能不斷攀高,與「綠建築推案需求提高」、「綠建築有利提高售價與租金」、「有利爭取較高容積獎勵」等三大因素有關。由於氣候變遷及溫室效應造成全球暖化,國際上更多國家與企業將節能減碳及永續發展列為重要課題,目前政府也持續推動綠建築政策,包括「綠建築推動方案」、「生態城市綠建築推動方案」、「智慧綠建築推動方案」、「永續智慧城市-智慧綠建築與社區推動方案」。陸續有研究ESG趨勢對商辦市場的綠色溢價影響,多顯示有利提高租金水準,且外商公司對綠建築規劃的辦公室接受度高。

強調「風、光、水、綠」為核心建築理念的麗晨建設,成立至今所推出的作品皆不離自然。(圖:業者提供)強調「風、光、水、綠」為核心建築理念的麗晨建設,成立至今所推出的作品皆不離自然。(圖:業者提供)

目前地方政府也積極推動綠建築與納入補助,例如高雄市明定2030年減碳30%、2050年達淨零目標,推動減少碳排刻不容緩。增加現有建築物的立體綠化,不僅是改善民眾居住空間的直接方法,更能提升市民的生活品質。藉由改造原本閒置的屋頂、露臺及戶外牆面,讓這些空間成為舒適的綠意空間,使其具備降溫效果,針對建築物立體綠化及綠屋頂補助申請,每案最高補助額度80萬元,申請補助須納入淨零排放等設施,冀望能增加立體綠化面積,降低能源使用,提升生活品質,為推動城市環境永續發展努力。

迎合建築趨勢的轉變,未來高雄厝逐步研擬使建物符合淨零建築要求、提高建築的效能,使高雄厝提升為「高雄淨零厝」,實現城市永續的宜居高雄願景。

民間住宅大樓紛採綠建築設計 外觀垂直綠化與庭園造景提高綠美化

新規劃社會住宅均需取得綠建築標章,而國家住都中心興建的社會住宅,已提前自2023年起率先全面導入建築能效一級以上的規劃設計。新規劃社會住宅均需取得綠建築標章,而國家住都中心興建的社會住宅,已提前自2023年起率先全面導入建築能效一級以上的規劃設計。

台中市政府也從2019年起推動「台中市鼓勵宜居建築設施設置及回饋辦法」,鼓勵建築開發業者透過綠化設施將自然融入都市環境,降低碳排放量、改善空氣品質,迄今已核發287案、完工45案,設置1萬1024株小喬木,相當於7.3座文心森林公園,宜居固碳量增加4642公噸。在政策帶動下,品牌建商也積極響應,包括麗晨、陸府、豐邑,及北部建商勤美、亞昕皆陸續推出宜居綠建築案,透過綠化立面、跳島陽台、大面積植栽等設計語彙,將永續理念落實於住宅之中,成為綠色城市推動下的重要實踐者。

豐邑建設機構於捷運文心崇德站旁推出的指標鉅作「文心O'LIVE」,外觀設計依循72氣候節令,透過垂直梁柱構築出「城市巨木」意象,建築立面綿延百米的植生綠瀑自上而下傾瀉,層層錯落的宜居陽台則種植小花紫薇、黃鐘花、青峰、流蘇等四種植物,整體彷彿雲霧飄渺中的樹梢。

為了更符合宜居建築的目標,團隊在基地周圍導入大量在地樹種,並依照植栽高度與色彩層次配置高、中、低多重綠意,整棟建築綠化面積共達317.56平方公尺。 將「風、光、水、綠」作為品牌核心的麗晨建設,總部「丰二三」以蜂巢意象貫穿整棟建築,同時採用「Double Skin」雙外皮牆設計節能,在蜂巢狀外牆與辦公室內牆中間,還留有一條超過80公分以上的空氣帶,用來散發多餘的熱能,達到隔熱的效果。此外,建築設置的「新鮮空氣交換系統」可將室外空氣引到地下室,經過蓄水池冷卻、過濾後,在夏天可以降溫達到3度,再往上輸送,走在樓梯間,即可看見貫串整棟建築的「新鮮空氣輸送管」,因此在節能上起到大的作用。

屋頂空中花園綠美化,建築設計時即需強化結構與承載,且加強隔熱、防水施工,節能減碳與綠美化之餘,更需考慮頂樓住戶的居住舒適與安新感受。屋頂空中花園綠美化,建築設計時即需強化結構與承載,且加強隔熱、防水施工,節能減碳與綠美化之餘,更需考慮頂樓住戶的居住舒適與安新感受。

憑藉生機建築聞名的陸府建設,多年來以綠建築生態、節能、減廢、健康四大理念導向,在台中50多個社區中,種植超過3,000棵大喬木,並由陸府自組綠海團隊協助社區與各戶後續的綠意維養。其中,2023年落成的建案「陸府觀森」就曾獲得台中宜居建築設計獎-經典獎,而正在興建中的「陸府續森」也將再現垂直森林。 

從住戶實際居住需求著手 綠建築設計更宜居

住展雜誌企研室總監暨發言人陳炳辰指出,隨著後全球化時代的到來,人才與企業的流動邏輯已然轉變,吸引力不再來自國家,而是來自城市本身的空間文化特質。臺中的城市美學正站在城市國際競爭的關鍵轉折點,宜居建築不僅是回應氣候變遷與都市熱島效應的環境策略,其在降溫與碳吸附的實效,已可透過喬木植栽與固碳當量等量化數據具體驗證,更關鍵的是,它正逐步轉化為城市的文化語彙與生活風格,也是城市與永續思維融合的新指標。

第14屆高雄厝綠建築優良作品獲獎名單日前出爐,今年計13件作品參賽,由福懋建設中都重劃區的「福懋美森園」抱得評審團大獎,12件大樓作品獲得「優選」榮譽,分別於三民區、左營區、仁武區、楠梓區等8個行政區,透過每年辦理綠建築大獎徵選,鼓勵更多優秀建築師投入低碳、宜居及符合高雄特色的建築設計,展現高雄厝精神。

福懋建設總經理林永裕表示,綠建築不是口號,反而應從對住戶生活實質性有幫助的設計層面著手,包括垂直綠化設計,從屋頂空中花園綠美化,建築設計時即需強化結構與承載,且加強隔熱、防水施工,節能減碳與綠美化之餘,更需考慮頂樓住戶的居住舒適與安新感受。

中庭與前院植栽綠美化,也除了考慮生物多樣性與植栽豐富化,以活水循環營造出小橋流水的自然景觀造景,且放養魚苗在流水中,也能減少蚊蟲與青苔孳生,讓家長能帶著小朋友輕鬆在綠化庭園氛圍中賞景活動,營造出宜居家園的實際生活環境,這也是民間建築響應綠建築與淨零建築潮流的可行規劃方向。



資料來源:https://estate.ltn.com.tw/article/25306



2025/08/25
北北基桃通勤新星排行

TPASS 1200 後4 大路線潛力分析與房市觀察

TPASS 1200通勤月票 淡海輕軌 安坑輕軌 台鐵樹林線 板南線 通勤紅利 北北基桃 捷運 房市觀察

2023 年啟動的「TPASS 1200 通勤月票」,讓北北基桃的通勤族迎來劃時代的交通優惠,不論是搭捷運、台鐵、公車還是輕軌,只要一個月繳交 1200 元,就能無限次數搭乘指定區域內的交通工具。

政策上路後,各大運輸路線的使用情況也出現變化,有些通勤線路因應月票制度而成為黑馬,人氣快速竄升。

那麼,在這波通勤新制下,哪一條通勤線最有潛力?是本就人潮洶湧的捷運藍線?還是新興交通線如淡海輕軌、安坑輕軌?以下我們從通勤人數成長率、路線發展潛力、周邊建設三大指標,來分析這波「通勤紅利」中值得關注的潛力通勤線。

淡海輕軌:從觀光轉向通勤,雙北最被看好的新星

淡海輕軌竿蓁林站,圖/信義房屋

淡海輕軌原本以觀光為主,串聯漁人碼頭與淡水老街等景點,但在 TPASS 月票上路後,淡水地區居民開始轉向使用輕軌作為通勤工具,再搭乘捷運紅線進入市區。

  • 優勢亮點:

    • 全線皆可用 TPASS,與捷運紅線銜接順暢

    • 車站沿線房價較親民,有帶動移居人口的潛力

    • 高峰時段增班後通勤效率提升

  • 潛力評估:★★★☆(4/5)

    • 若未來能延伸至八里、新市鎮腹地更大,潛力進一步增強

安坑輕軌:新北山區居民通勤救星,逐漸打開知名度

安坑輕軌懶人包 路線圖

安坑輕軌雖然開通時間較晚,但對安坑地區居民來說,是接軌大台北生活圈的重要通勤工具。尤其在 TPASS 月票減輕負擔後,讓過去因票價而卻步的居民更願意嘗試搭乘。

  • 優勢亮點:

    • 彌補新店山區對外交通不足的長期痛點

    • 接軌新店捷運站、未來可望與環狀線南環段銜接

    • 環境安靜、人口密度適中,適合發展通勤型社區

  • 潛力評估:★★★☆(3.5/5)

    • 若推動 TOD(大眾運輸導向發展),通勤量可望再提升

安坑輕軌通車時間、路線圖、票價、景點和房價懶人包!

台鐵樹林線:1200月票最大受益者之一,替代開車新選擇

新北樹林線,圖片來源:新北捷運局

台鐵路網原本是較少數人考慮的通勤選項,因為票價高、班距不穩,但 1200 月票的開通大幅降低成本,尤其對於住在樹林、鶯歌、桃園的上班族來說,成為能替代高速公路通勤的有效選擇。

  • 優勢亮點:

    • 一票通吃,原本單趟票價高昂的台鐵成為划算選擇

    • 可搭配 YouBike、公車,打造一日無縫通勤路線

    • 部分區段已完成鐵路立體化,提升通勤效率

  • 潛力評估:★★★★☆(4.5/5)

    • 若能改善誤點與增加班次,將進一步穩固其通勤主力地位

捷運藍線(板南線):始終是通勤王者,但潛力已接近飽和

板南線從永寧一路延伸至南港展覽館,串聯新北、台北的南北要道,一直是通勤人潮最龐大的路線。雖然 TPASS 上路後人潮略增,但以開發密度與既有載量來看,潛力已近極限。

  • 優勢亮點:

    • 站站商圈密集,生活與工作需求重疊

    • 每 2 分鐘一班車,高峰期仍能維持一定效率

  • 潛力評估:★★★(3/5)

    • 若無新增延伸線,使用人數將持平成長

懶人包總結:誰是最有潛力的通勤新星?

通勤線路潛力評估(5★)潛力特色重點
台鐵樹林線★★★★☆成本大幅下降、替代開車通勤、改善空間大
淡海輕軌★★★★串聯紅線、人口移入潛力強
安坑輕軌★★★☆地區性剛需、與環狀線銜接後更具彈性
板南線★★★穩定成熟,但潛力開發空間有限

果仁家觀察:哪條通勤線可能成為房市新熱區?

建議,果仁觀察

通勤月票不僅改變人們的交通選擇,也可能帶動房價變化。像是淡海、安坑這些過去交通不便、但生活機能逐漸完善的地區,未來有望因通勤便利而吸引更多家庭或年輕族群定居。

建商與投資人也開始關注這些潛力通勤線沿線的土地與住宅開發機會。

結語

TPASS 1200 通勤月票打破城鄉通勤的交通門檻,除了便利居民上下班,也逐漸改變都市空間與生活模式。

未來若政策能持續優化接駁與班次,這些潛力通勤線的成長空間將更加可期。下一站的通勤熱區,或許正藏在這些新興路線之中。



資料來源:https://applealmondrealty.com/posts/42468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目錄

  • 房地產新聞
  • 產業經濟新聞
  • 區域相關新聞
  • 園區快訊
  • 公司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