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com

最新消息

  1. 首頁
  2. 最新消息

2025/09/15
常見實價登錄錯誤大公開!小心別跟荷包過不去

實價登錄2.0制度自110年7月1日實施至今滿4年,新竹市地政事務所統計全市累計買賣更正申報案件共達1,487件,顯示仍有部分民眾不熟悉不動產交易申報,以致發生誤填、漏填等情形。新竹市政府地政處提醒民眾應特別注意,如涉及價格或面積欄位填寫錯誤,將直接依法裁罰新臺幣3萬至15萬元不等,提醒申報前記得再三確認。

代理市長邱臣遠表示,買賣不動產對民眾來說是財產上重要的決策,實價登錄制度自實施以來,已成為民眾掌握房市行情及進行交易的重要依據,正確申報有助於提升不動產市場資訊透明度與交易安全,期盼民眾與業者共同配合,建立公開透明的不動產交易制度。

地政處表示,為落實不動產交易價格透明化,於平均地權條例第47條規定,買賣雙方應於所有權移轉登記時,共同申報土地及建物成交案件的實際資訊(即實價登錄資訊),並為避免價格錯誤造成民眾誤判,進而影響交易秩序,故同時規定,涉及價格之資訊申報不實者,如交易總價、車位個數、車位總價及車位價格等內容不實,將面臨新臺幣3萬至15萬元罰鍰,提醒民眾申報前務必再次確認資料正確性,以保障自身權益及避免受罰。

新竹市地政事務所表示,經統計分析近4年的錯誤類型,以「備註欄填報錯誤」最多,佔比達31%,常見情形為漏填預售屋申報書序號及未註明預售屋轉讓等;其次為車位資訊錯誤,佔29%,如漏填車位面積、車位數與車位清冊不符、車位申報單獨計價,漏未於車位清冊欄填入車位的價格等。

新竹市地政事務所呼籲,民眾申報前請再次確認資料是否與買賣契約(私契)一致,避免因填報錯誤影響自身權益。如有疑問,歡迎洽詢新竹市地政事務所地價課03-5325121分機301,或至「內政部不動產交易實價查詢服務網」查詢。

實價登錄常見錯誤原因統計
實價登錄常見錯誤原因統計

實價登錄申報常見錯誤欄位
實價登錄申報常見錯誤欄位


資料來源:https://www.cna.com.tw/postwrite/chi/412240



2025/09/15
基隆通勤族「早15分鐘回家」!2088路線新增4班次上路

立法委員林沛祥近日接受民眾陳情,爭取新增國道客運2088B及2088C4班次,將於22日正式啟動上路,期望讓通勤品質提升。(立委林沛祥提供/徐佑昇基隆傳真)

立法委員林沛祥近日接受民眾陳情,爭取新增國道客運2088B及2088C4班次,將於22日正式啟動上路,期望讓通勤品質提升。(立委林沛祥提供/徐佑昇基隆傳真)


通勤時排隊卻上不了車一向是基隆市民困擾,其中行經許多大型社區的國道客運2088B及2088C路線由於可達台北市府轉運站,於尖峰時間常一位難求。立法委員林沛祥近日接受民眾陳情,希望能再增加班次,經他與客運業者首都客運研議後,首都已同意2088B及2088C新增4班次,將於22日正式啟動上路,讓通勤品質提升,也讓基隆往返台北更加便利。


林沛祥表示,2088B及2088C啟用以來,民眾搭乘十分踴躍,但供不應求。近期不管是議員或民眾,都紛紛向他陳情,希望能再增加班次。後來經過他與營運業者首都客運協調爭取後,業者已同意順應民意,支持2088B及2088C在早上以及下班傍晚新增4班次,將於22日正式啟動。

林指出,本次增加班次,是因應沿途包含大香港、美的世界社區的居民,有些人是比較晚上班的,所以不同區域與時段的需求。他爭取2088B新增上午8時53分班次;而2088C則是他「從無到有」推動的新路線,原僅有2班上午尖峰往台北,如今將增加上午7時的班次,並在回程往基隆的尖峰時段,另爭取到晚間6時30分與7時兩班次,除了讓大家能準時上班,更能夠「早15分鐘回家」,實踐他當初競選對市民的承諾。

他強調,未來仍會持續努力爭取通勤族的權益,如果新班次搭乘踴躍,將繼續與首都客運研議再增加班次,讓更多市民能享有更高品質的通勤服務。

首都客運表示,林沛祥長期關心通勤族,也持續與公司保持緊密聯繫,並反映第一線的實際狀況。經公司內部評估,確實有增加需求,因此決定增開班次,也感謝林沛祥全力協助與支持,並呼籲民眾能踴躍利用。



資料來源:https://www.ctee.com.tw/news/20250914700627-431401



2025/09/12
老家變新屋1》政策更給力 都更、危老、整建好解方

2019年台灣進入「都更2.0元年」,在中央與地方政府攜手合作,2025年危老、都更、整建都已取得顯著成績

▲2019年台灣進入「都更2.0元年」,在中央與地方政府攜手合作下,危老、都更、整建都已取得顯著成績。(圖/彭世杰攝)


2019年,蔡英文總統宣示了台灣進入「都更2.0元年」;賴清德總統上任後延續政策,並針對難以及時重建的老屋,大力推動「老宅延壽」方案。在中央與地方政府攜手合作下,危老、都更、整建都已取得顯著成績。但如何在政策鬆綁、金融支持與居民共識間找到平衡,仍是決定都市更新進展的關鍵。


台北中正區廈門街的1棟41年老公寓「牯嶺雅舍」,由於上下樓不便,為了讓老人家能安心出門,住戶們決定推動加裝電梯。這看似單純的願望,卻演變成一場長達數年的拉鋸戰,從1樓住戶占用法定空地拒絕釋出,到社區走進調處會議,甚至訴諸法院3審判決,過程考驗了所有人的耐心與信心。

最終,法院確認空地屬於公共使用,應依法拆屋還地,並返還非法占用租金,電梯工程才得以動工。當外掛式電梯終於落成,1位年長住戶開心地說:「這是我們多年來最大的心願,終於可以無障礙通行。」

都更另一選擇》整建維護受青睞 北市累積逾百案

立面修繕、增設電梯與耐震補強統稱「整建維護」,這是都市更新的另一種途徑。由於拆除重建往往需要較長的整合期,不少社區選擇先進行整建維護;在中央與地方政府的政策支持下,愈來愈受到老舊公寓住戶的青睞。以台北市為例,今年截至7月底,新增23案,不僅超越去年整年19案;累計突破132案,穩居全國之冠。


2019年,在《財訊》主辦的「第一屆危老+都更博覽會」上,蔡英文總統宣示了台灣進入「都更2.0元年」。賴清德總統上任後延續都更政策,並特別針對難以及時重建的老屋,推動「老宅延壽」方案。

內政部長劉世芳指出,全台屋齡30年以上的建物逾500萬戶,已超過住宅存量的一半;為強化居住韌性,內政部規畫3年投入50億元,優先補助4~6層樓的老宅進行管線更新、立面修繕、防水及無障礙設施改善,延長建物壽命並帶動營建內需。

▲《財訊》主辦的「危老+都更博覽會」邁入第六屆。(圖/彭世杰攝)
▲《財訊》主辦的「危老+都更博覽會」邁入第六屆。(圖/彭世杰攝)

工總理事長潘俊榮日前也發表《2025工總白皮書》以「新局」為主題,直言在全球經濟變局下,危老都更不僅能擴大內需、創造就業,更能振興經濟。他呼籲政府在容積獎勵上應給予更大彈性,並同步打開金融「水龍頭」,讓百工百業共享更新契機。

全台老屋已逾半》公安問題浮現 加速重建刻不容緩

根據內政部不動產資訊平台最新統計,今年第1季全台已有515萬戶屋齡超過30年的房屋,1年內再增加32萬戶,占全國936萬戶總存量的55%;其中,123萬戶屋齡逾50年,比率達13%。台灣老屋數量很快將突破600萬戶,老化壓力急遽升高;老屋問題不僅攸關都市美學與生活品質,更牽動公安與耐震安全,更新已刻不容緩。

6都中,台北市平均屋齡高達38.18年,老屋比率逾72%,居全國之冠。高雄市、台南市也分別超過56%與57%,代表半數以上住宅已達更新門檻。若就數量而言,新北市則以87萬戶,成為老屋最多的城市。

2018年上路的《危老條例》,是推動台灣老屋更新的重要關鍵。內政部營建署統計顯示,至2025年7月底,累計全台危老與都更核定案達5750件,而2017年前則僅有660件,展現翻倍成長力道;2019年危老核准件數突破300件,2020年達850件。雖然隨著危老容積獎勵逐步縮減,政策進入落日討論階段,2023、2024年件數略有回落,但整體推動力道依舊強勁。

▲都更危老在中央與地方政策加持下,全台興起重建氛圍。(圖/彭世杰攝)
▲都更危老在中央與地方政策加持下,全台興起重建氛圍。(圖/彭世杰攝)

中央政策續加持》放寬容積認定 老舊建物受惠

政策面持續加溫,更新力道也逐步擴大。針對危險老舊、耐震力不足的建築,內政部於2024年11月修正《都更條例》第65條,放寬原容積認定範圍,推估全台共有8216棟、約27萬戶六層樓以上的老舊建築因此受惠。

台灣金聯新任董事長宮文萍上任半年後,也將其在不良債權與資產管理的專業經驗,轉化為推動都市更新的新動能。她強調,金聯將善用資源,從自地自建、合建到公辦都更全方位參與,並以資金融通角色填補市場缺口;未來除平價住宅外,更要讓公辦都更成為金聯推動城市轉型的第2隻腳。

6都也各自祭出更新方案。台北市長蔣萬安推動「都更8箭」,透過公私協力與AI審議,將審理時程縮短;並推出「7599專案」(75%意願達申請門檻,90%同意試算方案,90%選配率)。同時擴大防災型都更範圍,給予容積獎勵,鼓勵海砂屋、危樓優先更新。

新北市長侯友宜以「都更3箭」為核心,包含捷運導向開發(TOD)、主幹道沿線市容優化、危險建築優先處理;市府除成立全國首座「住都中心」深入社區輔導外,並加碼「防災都更」與「580專案」(危樓五成同意即可提出財務試算及規畫服務,超過8成重建意願即啟動招商程序),降低同意比率門檻,提升誘因。值得一提的是,永和大陳社區公辦都更已成典範,並延伸至板橋浮洲、頂溪捷運站周邊大型更新案,以公辦帶動民辦。

為因應人口快速成長,桃園市則將「可負擔住宅」納為核心,透過自治條例要求新開發案保留一定比率可負擔住宅。此外,並結合鐵路地下化,規畫7大車站聯結新都心,推動TOD發展,打造250萬人口級都會圈,同步推動5大旗艦計畫,包括3大車站站區再造、新設車站新心計畫等。

6都祭都更新政》縮短審理時程 擴大補助範圍

作為全台危老量亞軍的台中市,市府推出「審查精進方案」,將核准時程由80天下修至40天,並修訂協議書、增加重建計畫期程彈性,新增多元保證金繳納方式,減輕建商負擔,提升協助居民重建的意願。

高雄市今年8月成立「住都中心」,整合社宅維管與都市更新輔導,強化量能與效率。市府並啟動2025年度更新補助計畫,社區最高可申請800萬元中央基金補助;另推出「第一桶金」先期整合補助,最高150萬元,協助成立更新會、加快意向整合。

▲工總理事長潘俊榮(左)日前發布2025年工總白皮書,建議政府可加強推動危老都更,擴大內需。(圖/潘重安攝)
▲工總理事長潘俊榮(左)日前發布2025年工總白皮書,建議政府可加強推動危老都更,擴大內需。(圖/潘重安攝)

然而,都更推動除了整合難題,金融環境更是隱憂。在央行第7波選擇性信用管制下,雖然都更、危老貸款不受總額度限制,但仍被納入「不動產放款集中度」,導致銀行融資水位吃緊、承作更趨嚴格。自主更新地主要逐一徵信,銀行更重視地主還款能力,融資條件因此偏弱。

打通資金瓶頸》研議成立都更信保基金 化解融資困境

台北市不動產開發公會理事長陳勝宏指出,信用管制讓土地與建築融資成數下降,購屋貸款層層設限,造成建商與消費者同陷資金斷鏈風險。「有建商案子蓋好,卻因買方第2戶貸款僅五成,資金不足交不出屋款,建商拿不到錢還銀行,最後被迫破產。」他呼籲金融主管機關應設計「過渡期方案」,或允許以信用貸款補足不足額,讓既有交易順利完成,避免市場連鎖倒閉。

陳勝宏強調,對中小型建商來說,金融緊縮更是生死線。「大建商財力雄厚可以撐過去,但中小建商若被全面淘汰,許多小基地將無人問津,都市更新恐因此停擺。」對此,政府正研議是否透過設立「都更信保基金」提供後援。

同時,耐震問題也不容忽視。台灣在1974年以前,建築法規尚未全面納入耐震設計,許多老房子結構脆弱,一旦地震來襲,風險極高。陳勝宏建議,政府應針對1974年前興建的房屋設下期限,3~5年內必須完成改建,否則應面臨強制措施,「唯有設定時間表,整合才會真正動起來。」

此外,整建維護在推動上依舊存在法規門檻。建築師王瑞婷觀察,3大補助方案中最容易落實的是加裝電梯,關鍵在於法規將出入口寬度由120公分下修至75公分,才解決了空間不足的限制。加上只需過半數住戶同意即可成案,且具備「公寓變華廈、房價增值」的吸引力,因此成案率最高。

至於外牆拉皮和結構補強皆須百分百同意,儘管有磁磚剝落問題,卻常卡在罰金與維修工程費用不成比例,住戶不願進行外牆整新。結構補強則可能破壞各戶室內裝修及建物外觀立面,住宅大樓更不易推行,建議政府放寬同意比。

產官民協力都更》法令要再突破 緩解人老屋老問題

坂茂綠能塗裝總經理羅志岡建議,政府應盡快檢討「全體同意」規定。他指出,以塗料為主的外牆更新,不僅能解決磁磚脫落、漏水等問題,有助提升公共安全;同時,對於位處地震帶的台灣而言,塗料材質能有效減輕建築重量,在地震時也更為安全,日本便是典型的借鏡。

無論是危老重建、都更推動,還是整建維護,背後核心都在於「人屋雙老」下的居住安全與城市永續。隨著全台老屋數量逐年攀升,如何在政策鬆綁、金融支持與居民共識間找到平衡,將是決定都市更新進展的關鍵。唯有政府、產業與社區攜手,才能讓更新成為全民共享的生活改善工程。

▲大安區四維路老公寓改造前。(圖/資料室)
▲大安區四維路老公寓改造前。(圖/資料室)
▲大安區四維路老公寓在外牆拉皮與增設電梯後,街廓呈現嶄新風貌。(圖/王瑞婷提供)
▲大安區四維路老公寓在外牆拉皮與增設電梯後,街廓呈現嶄新風貌。(圖/王瑞婷提供)

(雜誌原始標題為:老家變新屋)


資料來源:https://www.wealth.com.tw/articles/aad516da-9b46-436e-a38a-4c34ae736e94



2025/09/11
商辦需求空間超過百萬坪 內科、南港、北士科為三大重點園區

商辦需求空間超過百萬坪。商辦示意圖。記者朱曼寧/攝影

商辦需求空間超過百萬坪。商辦示意圖。記者朱曼寧/攝影


商仲業者宏大國際資產彙整經濟部商業發展署資料發現,近四年全國新增5.45萬家公司,其中四成為製造業、六成服務業,以每家公司需要10坪辦公空間估算,預估國內至少有50萬坪商辦面積需求,若加上企業擴充、舊大樓更新短少面積,預估國內至少有超過100萬坪辦公空間需求。

宏大國際資產總經理陳益盛分析,過去鮮少建商規劃商辦出售,直到2018年前後台商加速回流後,商辦需求才提高,不少建商投入商辦出售或出租市場。

陳益盛指出,目前土地難求,尤其都會區市中心,以台北市為例,市中心土地供給少、需求呈外溢現象,以內科、南港、北士科為三大商辦供給重點,為近年企業設置商辦重心。

資料顯示,自2021年至2024年,全國公司登記家數由736,889家增至791,478家,四年新增54,589家。宏大國際資產調查,新增公司中,製造業占40%、服務業占60%,以每家公司需10坪空間估算,初估全國至少有50萬坪商辦面積需求。若加上企業擴充、老舊大樓都更和重建的短少面積,預計全國企業對商辦、營業空間需求將超過100萬坪。

以北市內科、南港、北士科三大園區辦公室空間看,陳益盛指出,內湖園區開發土地比率約95%,南港經貿園區約80%,北士科園區開發度僅約30%。

陳益盛表示,十年前內科較受青睞,五年前為南港園區,今年因輝達亞洲總部設在北士科,成為最詢問度最高區域,光是7月輝達公布前後,周邊商辦每坪成交價就提高5%至10%。

陳益盛指出,三大科技園區以南港商業機能及交通運輸最佳,商辦行情價格最高,目前辦公室每坪成交均價60萬至140萬元。內湖供需近飽和、區內商辦價格較穩定,每坪成交均價約50萬至80萬元。北士科開發屋齡較新,每坪成交均價約65萬至85萬元。

陳益盛分析,三大園區最大差別在於規模不同,以及土地使用分區,其中內科面積約150公頃,供做辦公區域約九成屬於科技工業區,進駐業者以電子科技及製造業行政及研發為主,如光寶(2301)、鴻海(2317)、研華(2395)等;南港園區範圍約86公頃,土地使用分區包含工業區、商業區,可進駐業種較廣,代表企業如IBM、台灣高鐵(2633)等,未來東區門戶計畫範圍則可擴大到440公頃。北士科土地範圍約94公頃,辦公區主要為產專區,少部分為商業區,可設立產業別接近南港園區,目前有中鼎工程(9933)、友華生技(4120)、金仁寶等。



資料來源:https://money.udn.com/money/story/5621/8991961




2025/09/11
稅額差4倍 自用住宅地價稅優惠申請至9月22日

地價稅將11月1日至30日開徵,宜蘭縣政府財政稅務局請民眾留意,若土地符合自用住宅、停車場用地、工業用地或符合無償供公眾通行的道路土地、騎樓走廊地等優惠稅率或減免要件,請把握在9月22日前提出申請,自用住宅與一般用地所繳交的地價稅,相差大約四倍。

宜蘭縣政府財政稅務局表示,地價稅按照稅率10‰至55‰課徵,如經申請符合自用住宅用地,地價稅可按優惠稅率2‰課徵。舉例一筆土地面積80平方公尺計算,申報地價每平方公尺1萬元,地價總額80萬元,如果沒有申請優惠稅率,以一般用地10‰課以地價稅是8000元;若申請自用住宅用地的優惠稅率2‰,地價稅變成1600元,「兩者大約差了四倍,省很大」。

財政稅務局說,申請期限9月22日,申請完成當年即可適用。申請條件是,除了地上房屋(需為土地所有權人本人、配偶或直系親屬所有)未供出租或營業使用外,請把本人、配偶或直系親屬的戶籍於9月22日前遷入,並向該局提出自用住宅用地申請,即可按2‰稅率計徵地價稅。

財稅局說,採用書面、臨櫃申請或進入該局網站使用「線上申辦」提出申請皆可,之前已經申請過並經核定自用稅率課徵地價稅的土地,如仍符合適用要件者,以後免再申請。若有疑問可以上宜蘭縣政府財政稅務局官網查詢,或打電話(03)9325101轉152~162詢問。

民眾有沒有申請自用住宅的地價稅優惠,繳稅金額可能差上4倍,宜蘭財稅局提醒民眾於9...
民眾有沒有申請自用住宅的地價稅優惠,繳稅金額可能差上4倍,宜蘭財稅局提醒民眾於9月22日以前提出申請。圖/財稅局提供
民眾有沒有申請自用住宅的地價稅優惠,繳稅金額可能差上4倍,宜蘭財稅局提醒民眾於9...
民眾有沒有申請自用住宅的地價稅優惠,繳稅金額可能差上4倍,宜蘭財稅局提醒民眾於9月22日以前提出申請。圖/財稅局提供


資料來源:https://money.udn.com/money/story/6710/8996661?from=edn_subcatelist_cate



2025/09/11
打炒房五年有成!房貸集中度仍偏高 央行不鬆手

近五年管制成效佳,包括銀行房貸與建築貸款餘額年增率、不動產貸款集中度等均見放緩

數據顯示,央行實施近五年的打炒房措施,確實讓房市逐步恢復冷靜。圖/本報資料照片

數據顯示,央行實施近五年的打炒房措施,確實讓房市逐步恢復冷靜。圖/本報資料照片


中央銀行自2020年12月以來,陸續加碼七波房市管制,累計實施近五年;據聯徵中心統計,全國房貸平均核貸成數從2020年第四季的73.49%,降至今年第二季的71.86%,四年半來降幅達1.63個百分點;房貸利率也從1.45%漲至2.41%,漲幅約0.96個百分點,顯示央行打炒房下,房貸成數下滑、利息支出也隨之增加。


數據顯示,央行實施近五年的打炒房措施,確實讓房市逐步恢復冷靜,但央行最關注的房市指標「不動產貸款集中度」,截至今年7月仍達36.74%,雖較2009年10月的歷史高點37.9%,降低1.16個百分點,仍居相對高位,成為央行持續控管房市的關鍵主因。

央行自去年8月中旬採取道德勸說,請銀行自主控管去年第四季至今年第四季、為期一年的不動產貸款總量,並於去年9月實施「史上最嚴」的第七波房市管制措施,關鍵主因,就是不樂見銀行的信用資源,全都集中在不動產上。央行官員認為,實施以來,銀行受限貸款成數下降,民眾看漲房價預期心理趨緩,房市交易持續降溫,房價漲勢亦續減緩。

央行緊盯的房市三指標,也彰顯近五年來的打炒房頗具成效,包括銀行房貸與建築貸款餘額年增率減緩、不動產貸款集中度趨緩,以及國銀辦理無自用住宅民眾購屋貸款占購置住宅貸款比率上升。央行也觀察到,自去年第四季起房價漲幅減緩:國泰、信義房價指數季增率收斂;政大永慶房價指數季增率轉為負值。

第二季理監事會議上,央行理事們對於房市管制措施是否到了鬆綁時機,有一番熱烈討論。有理事認為,不動產貸款集中度雖下降但仍居高,贊同維持管制措施不變,未來仍須持續關注不動產貸款集中度,審視選擇性信用管制措施執行成效。

也有理事說,為期一年的銀行自主控管不動產貸款總量已顯現成效,雖信用資源仍有過度流向不動產市場情形;不過,部分銀行為謹守自主控管目標,相關控管均趨於嚴格;下半年交屋數量龐大,銀行仍處於自主管理階段,恐使部分符合條件的申貸民眾可能無法順利取得貸款,央行應適時妥善處理相關申訴案件。

另有理事說,房價指數成長率仍為正值,顯示房價仍在上升。若現在放寬選擇性信用管制措施,恐不利維持過去七波的管制成效。

央行打炒房成效
央行打炒房成效



資料來源:https://www.ctee.com.tw/news/20250910700099-439901



2025/09/11
房市量縮價平 冷靜期應調整策略

目前房市觀望濃厚呈「量縮價平」格局。(葉思含攝)

目前房市觀望濃厚呈「量縮價平」格局。(葉思含攝)


在關稅議題未見明朗之際,目前房市呈現「量縮價平」的狀態,然而,在房市冷靜期,台北市不動產建築開發公會理事長陳勝宏建議,建築業可以趁這段時間,提昇企業形象、加強服務品質等,並思考如何因應全球淨零碳排議題。


陳勝宏指出,台灣經濟高度依賴出口,關稅及匯率的變數對台灣經濟成長動能影響很大,牽動就業與所得水平。當民眾消費態度趨於保守,房市支撐力道減弱,便會影響房地產市場的需求端;再加上近期房市政策與央行第七波選擇性信用管制的雙重影響下,房市呈現「量縮價平」的格局。

針對關稅,他分析,關稅議題必須從國家利益角度全面檢視,而非單純追求數字降低。以日本為例,儘管其對美關稅僅15%,卻承諾對美投資5,500億美元,美國則稱將獲得投資的90%利潤;各國在談判桌上的籌碼與交換條件皆不同,關稅調整更會牽動本土產業生存,因此不能僅以數字變化論斷,而需全盤考量。

陳勝宏表示,反倒是趁現在房市冷靜期,建議各房地產業者趁勢調整策略,從品牌形象、服務品質加強著手,並積極回應全球淨零碳排趨勢,包含預鑄工法的發展、建築資訊模型(BIM)的推動、以及綠建築與智慧建築的導入等,都是未來產業轉型的關鍵方向。



資料來源:https://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250910000561-260106?chdtv



2025/09/11
三大科學園區房價第2季全下跌 凸顯房貸緊縮和第七波信用管制影

最新第2季「政大永慶科學園區中古屋房價指數」顯示,三大科學園區房價指數全面下跌。房市示意圖/永慶房屋提供

最新第2季「政大永慶科學園區中古屋房價指數」顯示,三大科學園區房價指數全面下跌。房市示意圖/永慶房屋提供


最新第2季「政大永慶科學園區中古屋房價指數」顯示,三大科學園區房價指數全面下跌,又以高雄園區季跌4.1%最多,顯見在銀行房貸緊縮和第七波信用管制影響下,部分就業人口、生活機能仍未完全到位的科學園區,在區域周邊房價已提前反映,周邊成屋價格也正回檔修正中。

永慶房產集團研展中心總監郭翰指出,雖然科學園區在產業進駐後,有望帶動龐大的人才需求,使當地的購屋需求走升。

郭翰表示,在就業人口尚未到位,及生活機能仍待完善下,加上前幾年房價已提前反映,與現階段房市受政策衝擊,自然難獲得在地、剛需買盤青睞,也使最新第2季三大科學園區房價指數全面回檔修正。

「政大永慶科學園區中古屋房價指數」最新第2季數據顯示,三大科學園區房價指數全面下跌,又以高雄園區季跌4.1%最多,台南園區下跌3.1%居次,新竹園區跌2.3%,台中園區小幅下修1.4%。

郭翰分析,高雄園區近年來受益於台積電(2330)的設廠投資,不只園區周邊土地飆漲,房價也跟著水漲船高。然而,自去年下半年開始,受銀行房貸緊縮和房市政策的影響,高雄園區周邊買氣急凍,房市熱度降溫,房價也開始修正,經2024年第4季修正4.7%後,2025年第1季指數小幅回升1.3%,第2季指數又再下跌4.1%,整體房價呈現盤整回跌趨勢。

至於跌幅第二的,是位於台南的南部科學園區,第2季季減3.1%,跌幅又較首季擴大;郭翰表示,近年台南園區房價快速上漲,當地薪資增幅遠不及房價飆升速度,消費者難以再追價。

郭翰指出,尤其南科台南園區周遭房屋供給量大,隨著房價修正之際,不少投資客也選擇退場轉售,使區域待售房屋存量增加。



資料來源:https://money.udn.com/money/story/5621/8994581



2025/09/10
房市管制 對三族群「開小門」

中央銀行這波打炒房已歷經近五年,房市炒作風氣已見降溫,顯示相關措施逐漸發酵,但在銀行不動產放款集中度仍居高不下之際,央行房市管制措施僅針對首購、換屋與都更危老這三族群小幅度鬆綁,深怕好不容易降溫的房市炒作風氣,再捲土重來。


央行要求,全體國銀自主控管去年第四季至今年第四季、為期一年的不動產貸款總量,並非統一標準,而是由銀行自行提出,央行也會逐季檢視成效;銀行主管透露,央行在檢視銀行遞交的「成績單」時,若有未達標的情況,會請銀行說明,若因銀行大量承作首購、政策性貸款,或都更危老(包含自主都更),央行也會適度給予彈性與寬容。


近期民眾反映,因房市降溫,出售原有房屋時間拉長,或買賣雙方已簽約,買方因貸款須等待銀行排撥,延長交屋期限,導致無法在一年內出售原有房屋,央行也於日前宣布調整換屋協處措施,將出售原有房屋的期限,由一年延長為一年半。

不動產貸款集中度降到何種程度才是合宜的?央行總裁楊金龍先前說,台灣不動產放款集中度一路爬升,從以前的34%、35%,到近年突破37%,但此一數據不能光從數字來看,因為時空背景不同、房價水準不同,過去36%的意義會和現在的36%不同,而因房價高,集中度也不太可能再回落到35%、34%的水準,但對於現在適當比率到底是多少,央行內部還要繼續觀察評估。

另外,因金管會、中央銀行近來相繼放寬房貸相關措施,展現政府欲解決民眾房貸荒的決心,先前一度將房貸審核所得收支比拉高到200%的臺灣銀行,被稱為市場最嚴謹,近期亦評估將收支比門檻降回180%。

銀行為風控考量,通常會要求借款人收支比必須達到一定比例,才能取得規定的貸款成數,若未達門檻,則會減少放貸成數。臺銀將收支比門檻訂在200%,代表每月收入必須為支出的2倍,才能取得最高8成的房貸成數,被認為不利首購族群。臺銀董事長凌忠嫄先前指出,為避免民眾未來會因還款能力造成生活困難,銀行訂有收支比標準,核貸時會綜合考量借款人的收入與支出狀況,房貸成數衡酌因素除了收支比外,也與擔保品本身鑑價結果有關。



資料來源:https://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250910000162-260210?chdtv



2025/09/10
白石湖社區_綠生活◆從你我提起綠色菜籃開始九月活動

📣來白石湖「與環境共好」吧!

🔸綠生活~從你我提起綠色菜籃開始~規劃一系列「綠色菜籃共好行動」,計畫由臺北市環境保護局補助,參加者當日會用行動支持當地農產品,請確定會採取行動再報名喔!

🔔為響應環保,請自帶環保袋及環保杯等用具!

🔴報名如下:https://www.beclass.com/rid=305011a68bb9501a42e3

白石湖社區_綠生活◆

活動說明

◆活動目標:

〉建構友善農耕與消費者連結,落實在地低碳淨零與綠色消費之綠生活行動 

〉透過體驗、講座、漫遊、零廢棄等行動模式,親自感受與環境共好目的

〉落實白石湖社區推動生態維護與綠生活永續行動之核心價值

〉實踐農村減量、增滙、循環、綠趨勢鏈結環保淨零賦能之目標

◆活動日期及講題:日期若有變動將以新公告為準

    (1)9月13日(六) 有機農業與永續環境

    (2)9月27日(六) 水資源之埤塘與溪流運用與保復育

持續追蹤白石湖社區活動FB官網

◆辦理地點:共好關懷服務站(臺北市內湖區碧山路45-8號(同心池下方))

◆招募人數:每梯次30位。一個表單報名1位。報名1次。

◆參與對象:一般大眾(支持綠色永續環境共好者);小孩不適合參加。

◆參與費用:當日會用行動_支持當地農產品,支持菜籃行動(支持=購買),本計畫由臺北市環境保護局114年補助環境教育推展事項實施計畫補助辦理。

活動當日前10分鐘開始報到_白石湖社區集會所備有茶水。

指導單位 :臺北市政府環境保護局

主辦單位:臺北市內湖區白石湖社區發展協會

聯絡人:林小姐0912-472001

活動官網

https://www.facebook.com/baishihu520

活動地點資訊

地點:台北市內湖區碧山路45-8號 (白石湖社區農驛棧農場集會所)



資料來源:https://www.beclass.com/rid=305011a68bb9501a42e3#google_vignette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目錄

  • 房地產新聞
  • 產業經濟新聞
  • 區域相關新聞
  • 園區快訊
  • 公司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