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com

最新消息

  1. 首頁
  2. 最新消息

2025/10/07
自宅設工作室 稅率變重

愈來愈多人利用AI、社群網站或影音頻道接案創業,甚至在自宅設立個人工作室並聘請小編製作文宣、影音,以流量賺取收入。桃園稅務局提醒,原本適用自住稅率的房屋,一旦轉為雇員工作場所,就屬於營業使用,必須依營業用稅率課徵房屋稅。

若僅有部分空間做為工作室,則可申請按比率拆分課稅,最低以單層面積六分之一為基準,其餘仍可適用自住用稅率。

自住住家用房屋稅率為1%或1.2%;營業用房屋稅率則是3%,稅率相對重。

稅務局解釋,房屋稅率與用途息息相關,自住用稅率相對較低,是鼓勵自用住宅的政策優惠,但只要房屋用途變更為經營、營業,就會適用較高營業用稅率,這對不少新創、自媒體工作者來說,是必須及早注意的稅務風險。

舉例來說,若民眾將自宅一間房間設立工作室,聘請人員製作內容或經營平台,該空間就屬營業用途,需依規定改課營業用稅率,其餘空間仍可維持自住用稅率,若未依規定申報,日後經查獲,可能被補稅甚至受罰。



資料來源:https://money.udn.com/money/story/6710/9046627?from=edn_subcatelist_cate



2025/10/07
永慶房屋調查 31%看好未來一年可購屋

根據永慶房屋2025年第4季網路會員調查結果顯示,31%消費者認為未來一年是購屋好時機,其中19%消費者認為落在2026上半年;房產專家認為,部分消費者期待房價有向下修正的空間,因此認為2026年上半年才是適合進場的好時機。

數據顯示,民眾看壞今年第4季國內景氣比例從上季的47%、擴大至51%,顯示過半數的消費者看壞第4季經濟和景氣。

調查指出,31%消費者認為未來一年是購屋好時機,其中19%消費者認為落在2026上半年;永慶房屋業管部協理陳賜傑表示,此舉顯示儘管打炒房政策維持,惟買方購屋信心仍有一定程度,惟部分消費者期待房價會再下修,因此將購屋腳步放慢,認為2026年上半年才是適合進場的好時機。

屋主認為何時是最佳售屋時機呢?陳賜傑指出,調查結果顯示,有38%消費者認為未來一年會是售屋好時機,其中24%消費者認為就在今年下半年,顯示部分屋主願意趁目前房價仍處於相對高點,若適度讓價就能讓成交機會增加,因此選擇趁早出脫房產、獲利了結,可避免未來愈晚賣、物件價格愈低。


資料來源:https://money.udn.com/money/story/5621/9049282?from=edn_search_tag_result



2025/10/07
六都建照全公告展延2年 台南直指肇因「最敢言」

▲▼建案,工地,工人,施工。(圖/記者項瀚攝)

▲營建業面臨巨大挑戰,六都政府也相繼宣布,展延建造執照建築期限2年。(示意圖/記者項瀚攝)


營建業面臨巨大挑戰,六都政府也相繼宣布,展延建造執照建築期限2年,其中台中市最快發文,新北市則最慢跟進。有趣的是,各縣市在緣由主旨的表達不同,台南市「最敢言」,直接點名:由於中央頒布「限貸令」。

房市大環境差,加上銀行銀貸排撥卡關、缺工缺料狀況持續,營建業面臨巨大挑戰,六都政府也相繼宣布展延建造執照建築期限2年。

建築師劉獻文解釋:「部分直轄市的公文展延撰寫方式不同,但概念都是一樣的,都是在2023~2025年間取得的有效建照得展延2年,此外原本《建築法》第53條就給予的1年展延權利依舊,但得扣除前一波疫情時已申請的展延時間。」

觀察六都當中,率先宣布展延的為台中市,發文日期在5月26日,接著桃園市、高雄市、台南市相繼跟進,新北市則在9月30日也一同參與展延行列。

建築師張紘聞表示:「姑且不論中南部房市狀況較差,由於中南部有較多的透天案,工期本來就短,甚至只有10~12個月,工期壓力較大,因此展延建照期限也出現中南部先開始,再蔓延至北部隨之跟進的狀況。」

▲▼         六都建照展延    。(表/記者項瀚製)

▲六都展延建造執照建築期限的日期與主旨整理。(表/記者項瀚製)


有趣的是,六都在建照展延的主旨表達上略有不同,像是比較早發文的縣市都有提到美國對等關稅,另外台南市直接點名了「中央頒布限貸令」,成為「最敢寫」縣市,因央行過去不斷強調:「沒有所謂的限貸令。」

至於建照展延對營建業的影響,欣聯建設執行長蕭傑楷表示:「這是營建業非常期待的政策措施,讓許多未動工的小案子得以喘息,延長尋覓營造廠的時間,對於興建中的案子也頗有幫助,畢竟缺工缺料的問題依舊棘手,工程期限壓力大幅縮減。」

蕭傑楷直言:「雖然拉長工程期間,對建商來說成本增加,但在現在的環境下,是不得不拉長,一來銀行撥款速度慢,二來是建案銷售去化速度也緩慢,多一些工程期間,就可以多賣一些時間。」



資料來源:https://house.ettoday.net/news/3044165





2025/10/07
【台北】大型都更齊發、輝達研發落腳 南港昆陽房價看翹

運昆陽站曾為板南線終點站,周邊生活圈發展甚早。

運昆陽站曾為板南線終點站,周邊生活圈發展甚早。


南港區近年受惠多項建設利多,房價能見度大幅提升,其中捷運昆陽站周邊,有多項大型都更開發案進行中,面積範圍遼闊,未來可望帶來龐大商機和就業人口,區內新建案房價站穩百萬元,與南港站、經貿園區站並駕齊驅。


捷運昆陽站生活圈以捷運站為中心,西至向陽路,北邊自松河街開始,南邊則到東新街一帶,主幹道為忠孝東路七段、南港路三段。此區早年多為工業區,小型工廠多,環境較為雜亂,但捷運板南線最早的終點站僅到昆陽,讓此區發展較南港其他區域更快,房價也較高。


之後隨著捷運往東開通,以及南港經貿園區、展覽館以及高鐵南港站的相繼完工,昆陽的房價才逐漸被追上。不過,由於昆陽站仍是最靠近信義計劃區的生活圈,房價依舊有其保值性。


此區大型公辦都更眾多,未來市容將大幅改善

此區大型公辦都更眾多,未來市容將大幅改善


忠孝東路為此區主要幹道,商家林立。

忠孝東路為此區主要幹道,商家林立。


大型都更案啟動 開發價值逾千億

近年南港區話題不斷,受惠東區門戶計劃,南港蛻變快速,大型公辦都更案更是滿地開花,包括台電CR-1公辦都更案,佔地近萬坪,兼具辦公室、商辦、住宅等複合式功能,之前更被傳為輝達總部落腳地之一,都更案由宏匯、愛山林合資的「山林匯集團」獲得最優申請人資格,總投資金額預估逾180億元,開發價值超過千億。


國產實業位於南港路三段的開發案,則分兩區開發,一區為國產持有的商辦大樓,樓高26層;另一區代為實施的台北市政府商辦大樓,樓高20層,未來國產持有及分回的商辦樓地板面積可達4.6萬坪,預計2027年完工。


而區內最受矚目的南港調車場案,當時因配合鐵路地下化,調車場在2005年停用,之後辦理招商改建,最後由國泰人壽、國泰商旅、國泰建設、三商美邦人壽與華泰大飯店所組成的合作聯盟取得最優申請人,基地面積廣達16458坪,更新後地目為第三種特定商業專用,將興建包含大型商場、飯店、辦公大樓、住宅的複合式園區。


國小學區為玉成國小。

國小學區為玉成國小。


新案站穩百萬大關 指標大案亮相

目前先推住宅區「南港國際SKY PARK」,坪數為23.67~41.51坪、2~3房,每坪開價150萬,目前實價登錄的成交均價約在139萬,其中,頂樓戶每坪最高來到153.5萬元,是目前南港區預售案次高價。


國賓大建設則在松河街推出「東方大境」,規劃18~38坪,每坪成交均價約120萬,建案現推出定簽7%優惠方案吸買氣。國賓大建設另外在南港路三段推出商辦案「世界豐匯」,80~930坪,基地已動工。另外在東新街有預售案「沐松琚」,目前剩3房可售,每坪成交也約在120萬元。


信義房屋南港北流店專案經理吳致逸表示,此區的生活機能主要圍繞在捷運站周邊,忠孝東路主幹道連鎖商家林立,昆陽街140巷也有不少小吃店可選擇,採買可到全聯或往後山埤的傳統市場,機能相當完備。


吳致逸表示,近年南港建設齊發,此區商辦大樓也相繼進駐,有國泰「利百代商業大樓」,輝達研發中心也選擇落腳此區的「潤泰玉成大樓」,另外還有華固、國產、南港國際SKY PARK等大型開發案,規劃有商場、飯店、A級辦公室等,預估完工後可帶來龐大效益,也讓此區街闊更加整齊。


吳致逸表示,此區新社區不多,近年才開始有較多都更改建案推出,指標社區有昆陽街的「昆陽園」,屋齡約4年,每坪行情約百萬;屋齡較新的「德杰琉森」,2~4房都有,每坪也在百萬初頭;另外豪宅產品「映東騰」,規劃80多坪大坪數,基地正對保護區埤塘,享永久棟距,釋出量不多,2年前每坪成交就有116萬。


專家意見

信義房屋北流店專案經理 吳致逸

【台北】大型都更齊發、輝達研發落腳 南港昆陽房價看翹

昆陽站周邊發展較早,以公寓佔多數,因為早年多為工業區,在忠孝東路以北,多是工業用地的公寓產品,價格較便宜,每坪約40~50萬,忠孝東路以南則為住宅區,公寓每坪行情在60~70萬,區內有少許電梯大樓,屋齡約20~30年,每坪約70多萬,小坪數有機會到80萬。


建議預算不足的民眾,可選擇工業用地的公寓,以較便宜的價格入住台北市門牌,總價約1000~1500萬就可入手,純住宅的公寓總價在1500~2500萬,若是電梯大樓,總價則要3000~4000萬。


小提醒

此區仍有不少工業用地住宅,雖然房價較便宜,但周邊小環境較混雜,還有些許小工廠參雜;區內老公寓較多,新建案選擇少,加上建設工地多,大型卡車頻繁進出,需忍受一段工程施工黑暗期。

【台北】大型都更齊發、輝達研發落腳 南港昆陽房價看翹【台北】大型都更齊發、輝達研發落腳 南港昆陽房價看翹【台北】大型都更齊發、輝達研發落腳 南港昆陽房價看翹



資料來源:https://estate.ltn.com.tw/article/25698



2025/10/07
北市商辦租賃市場多頭止步 供給爆量租金行情有壓

台北市商辦供給爆量,第4季進入轉折點。聯合報系資料照

台北市商辦供給爆量,第4季進入轉折點。聯合報系資料照


台北市商辦供給爆量,第4季進入轉折點。台北市新商辦第4季單季供給量衝破萬坪;明年有多棟新商辦完工,出租供給量達12.6萬坪、年增近四成,預告台北市商辦租賃市場多頭止步,轉向「房客市場」。


台北市商辦租賃市場走了五年多頭,一直是「房東市場」,對此第一太平戴維斯資深協理丁玟甄指出,今年第4季台北市商辦市場供給擴大,由於出售比重僅26%,且集中在少數中大型建商手上,對商辦交易市場價格影響有限。反觀租賃市場因新增供給高達66%以出租為主,勢必干擾北市商辦出租行情,今年第4季成為商辦租賃市場轉折點。


商仲業者分析,由於2026年多棟新辦公大樓完工,其中出租供給量高達12.6萬坪,比重達八成、較今年9.1萬坪激增四成,且呈現逐季放量一直到2027年。因此,2026年北市商辦空置率恐衝破10%,寫下近十年新高;商辦租賃市場將從房東轉為房客市場,市場多頭止步、開始有壓。



第一太平戴維斯資料顯示,今年第4季國泰環宇、青山N9、元大人壽銀星大樓、新光華山金融中心(新光人壽杭北大樓)預計完工,新增商辦供給量破萬坪,創近五年高點。


另外資料顯示,光是今、明兩年新商辦完工釋出總面積初估近30萬坪,明年多棟新辦公大樓完工,出售比重僅6%、約1萬坪,惟出租供給高達12.6萬坪、比重達八成,北市商辦租賃市場將掀起一波搶客戰。


丁玟甄表示,當前北市商辦租金已有進入停滯的跡象,接下來在新商辦租賃市場供給逐步爆量下,過去北市信義計畫區獨漲、不時創高情形將變少,取而代之的是,北市傳統辦公區域出租價格各自表現,雖然在各區域新商辦租賃行情拉抬下,仍有機會支撐北市平均租金緩步墊高,惟出租價格將不若過去明顯上漲。


商仲業者指出,今年企業客戶須面對美國對等關稅,若非未來產業前景可期的特定產業如AI或半導體供應鏈等公司,其餘產業除了要照料企業營運外,還要考量關稅大刀,是否還有餘力承租新辦公室,市場都在看。


市場分析,過去北市每年商辦去化量約在1.5萬至2萬坪間,即使去化量達3萬坪都在安全供需水位中。不過今年第4季起,北市新商辦呈現逐季放量到2027年,市場需求能否消化接踵而至的供給量,還有待觀察。



資料來源:https://money.udn.com/money/story/5621/9035468



2025/10/03
迎戰供給潮 房東族祭出綁長約搶客

迎戰供給潮!最近有些房東族已祭出綁長約搶客。 圖/蔡惠芳

迎戰供給潮!最近有些房東族已祭出綁長約搶客。 圖/蔡惠芳


戴德梁行不動產估價師事務所所長楊長達今(2)日在主持2025年第三季商用不動產市場季報公布記者會時指出,未來兩年台北市將有17萬坪新完工辦公大樓陸續入市,市場競爭勢必升溫,不少房東族已紛紛提早未雨稠繆,祭出延長租約、提供彈性條件等,以即早綁約搶客。

楊長達表示,今年戴德梁行完成一項重大任務,台北市捷運萬大線將會在第四季,達成沿線六個站、花六年時間,終於成功招商完成,擊出「全壘打」!最近連城錦和站,仍待市府公告,屆時將是一個重大里程碑。

談到市場,楊長達表示,最近第三季商用不動產市場最主要新供給,「冠德集團民權大樓」,辦公大樓釋出9千坪的空間。


楊長達指出,其實長期來說8%空置率,是健康的,去年有五棟辦公大樓完工,創造6萬坪面積 ,即使有大量供給但還是需求跟上來,顯示企業辦公萬升級或增租需求還是在。今年預估將有9萬7千坪新增面積完工,可去化掉已有7萬坪 多坪,大約還有2萬8千坪待去化,估計大概3%空置率,推升空置率拉到7%。


楊長達表示,至於明年,估計會有3萬9千坪釋出,但這還不是重點,未來兩年將會有17萬坪 因為台北雙星大樓C1D1捷運聯開案,會完工,釋出辦公租賃市場,第三年會跑出15~18萬坪,加起來30幾萬坪,占比大概是台北市三分之一的量,這個時候,房東就會緊張。因此,現在房東已經開始準備用長租綁約以穩住客戶,如果增租新面積則不必擔心作長約,一般租約則約兩年,至於五年算長的。


至於未來幾年陸續釋出的新供給,會不會影響辦公租金?楊長達表示,因為有新辦公加入,企業升級和擴充需求會吸收掉,因此目前看起來租金向上漲的趨勢,是不會變的,至少未來一、兩年不會變。


楊長達指出,另外全球ESG趨勢,也會成為企業擴張新辦公的選擇條件。


另外在台北市內湖廠辦市場方面,楊長達表示,從空置率、租金來看,內湖變動都不大,但密集完工點是在2000年,迄今這些建物屋齡較久,但還不到都更時間點,然而,舊廠辦是否可以符合產業發展需求和使用,還是令許多企業主思考這個問題,因此,預期內湖造成租金成長有難度,未來,空置率上升是可以預先的。


楊長達表示,未來五年後,內湖可能有些大樓會研擬打掉重建,在此之前,租金和空置率會慢慢悲觀。




資料來源:https://www.ctee.com.tw/news/20251002702001-430601



2025/10/03
AI驅動企業升級、鏈結全球市場!

2025台北數位應用博覽會展現數位轉型能量


在全球AI浪潮加速推進下,數位應用已從輔助工具轉變為企業升級、產業轉型與鏈結全球市場的關鍵驅動力。為協助中小企業掌握數位轉型與跨境拓銷的契機,臺北市政府於10月2日舉辦「2025台北數位應用博覽會暨第七屆台北新貿獎頒獎典禮」,活動結合高峰論壇、主題講座及應用展區,吸引數百家企業、上千位企業代表與專業人士共襄盛舉,充分展現臺北市推動產業數位轉型與接軌國際市場的堅實成果。


加速數位轉型進程 臺北打造企業升級最強後盾

  臺北市政府王玉芬副秘書長指出,面對AI所引發的產業變革浪潮,中小企業唯有加快數位轉型的腳步,才能強化競爭力,邁向國際舞台。北市府於114年度整合「數位」及「跨境」雙軌主軸,透過「台北數位企業發展中心」單一服務平台,推動數位行銷、數據分析與跨境電商輔導效能,協助中小微企業打造兼具內部優化與外部佈局的全方位數位轉型方案,厚植國際競爭實力。


  本屆活動設置四大主題展區:「經營管理流程」、「客戶行銷推廣」、「AI工具應用」與「跨境電商佈局」,匯集超過30家國內外指標性業者聯合參展,包括AWS、亞馬遜全球開店、Newegg、中華電信、台智雲、宏碁資訊、叡揚資訊等,展示逾200項數位解決方案,涵蓋 ERP/CRM、智慧客服、行銷科技、跨境金流物流等應用,建構一站式企業轉型平台。


  此外,活動安排六場主題講座與論壇,聚焦「品牌翻轉 × 出海策略」、「AI落地 × 實戰經驗」與「數位趨勢 × 應用模式」三大議題,邀請Microsoft、AWS、麥味登、創見資訊、耐德科技、宏碁資訊、台智雲及易晨智能等重量級企業與專業團隊現場分享,內容兼具實戰案例與產業未來趨勢,現場互動熱絡、座無虛席,讓企業掌握全球市場脈動與數位轉型應變策略。


「台北新貿獎」表揚十大MIT品牌 展現鏈結全球的實力

  2025第七屆「台北新貿獎」頒獎典禮,為全臺唯一跨境電商官方獎項,表揚10家在AI浪潮與美國對等關稅雙重挑戰下成功突圍的MIT品牌。獲獎企業涵蓋食品、文創、家居生活用品、自行車零配件及消費型電子等等臺灣優勢產業,透過數位轉型與品牌升級,成功鏈結國際市場,展現臺灣企業堅韌的競爭力與創新力,這不僅是企業榮耀,更是臺北市產業升級與國際競爭力的最佳見證。


  未來,臺北市政府將持續透過「台北數位企業發展中心」,深化與產業、學界、國際夥伴的合作網絡,推動中小企業在AI時代穩健升級與跨境布局,打造最具韌性與創新力的產業環境,邁向引領全球的數位城市新標竿。

 

新聞聯絡人:

臺北市政府產業發展局

許健輝 1999(外縣市02-2720-8889)轉6557

黃啟殷 1999(外縣市02-2720-8889)轉6558


    相關圖片



資料來源:https://www.gov.taipei/News_Content.aspx?n=F0DDAF49B89E9413&sms=72544237BBE4C5F6&s=7483C27DB6846B97




2025/10/02
輝達北士科案卡關 南港成新焦點

內湖、南港、新竹,在台三大據點漸成型

總部計畫出現變數,也引發市場對輝達是否轉向其他據點的關注。圖/美聯社

總部計畫出現變數,也引發市場對輝達是否轉向其他據點的關注。圖/美聯社


AI晶片龍頭輝達(NVIDIA)近年積極強化在台灣的布局,原規劃於台北市北投士林科技園區(北士科)T17、T18基地打造台灣總部,並打造成「AI創新心臟地帶」。然而,與新光人壽簽署的合作意向書(MOU)已於9月底到期卻未果,相關協商停滯,總部計畫出現變數,也引發市場對輝達是否轉向其他據點的關注。


事實上,在北士科之外,輝達早已鎖定南港作為新據點。輝達已與潤泰集團洽談,承租潤泰玉成大樓部分空間,最快年底正式進駐並設立研發中心。


南港園區鄰近軟體產業聚落與交通樞紐,未來可望與輝達內湖辦公室形成互補,串聯出「南港—內湖」科技走廊。


輝達在台三大據點輪廓已愈發清晰。首先是內湖辦公室,為輝達最早設立的營運與研發中心,長期扮演AI軟體開發、企業客戶技術支援與業務協調的重要角色。第二是年底即將啟用的南港研發中心,將承擔更多AI創新與開發任務。第三個據點則位於新竹,聚焦半導體供應鏈合作,支援晶片設計、驗證與先進封裝,並與台積電、聯發科保持密切互動。市場人士指出,台灣完整的半導體生態與AI人才優勢,是輝達選擇在台設立總部的重要理由。


然北士科總部案卡關,卻為近期火熱的北士科房市投下變數。今年以來房市呈現「全台皆冷、北士科獨熱」局面,一旦輝達進駐落空,北投、士林新案買氣恐遭衝擊。


馨傳不動產執行長何世昌指出,輝達若能維持T17、T18方案不變,對房市助益較大;但若改選T3、T4,或整合T12及鄰地,恐需更長時間規劃,短期將使購屋族轉為觀望。


住展雜誌發言人陳炳辰指出,全台房市仍未走出陰霾,若還有人氣大多為個案表現,北士科則為難得全區強勢地帶,一方面北士科是目前台北市最後一塊重劃區,腹地小、開發飽和,供給受限能創造稀有搶手性,另一方面輝達效應,北投區房價能破每坪110萬~120萬元、乃至於140萬元以上的預售單價案都由北士科包辦,新洲美段的遠雄案創北投區單價新高外,預期文林北路的潤泰案將更上層樓,若價格稍低、小坪數案更受歡迎。


一旦輝達進駐駐落空,陳炳辰認為,未來可能較難期待價格持續創高,但北士科有首都門牌、難得重劃區、醫療與AI產業園區,品牌建商齊聚、未來捷運開通等優勢,不必太過悲觀。



資料來源:https://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251001000138-260202?chdtv



2025/10/02
中信房屋張世宗:房市築底 還需關注央行政策與貸款環境變化

中信房屋統計內部成交件數,9 月全台交易量相較於上月減少約 6.9%,較去年同期減少約 27.6%。中信房屋張世宗今 (30) 日指出,房市築底 還需持續關注央行政策與貸款環境變化。


cover image of news article

中信房屋總經理張世宗。(鉅亨網記者張欽發攝)


進一步觀察全台六都的成交量數據變化,9 月成交狀況,台北市月減 9.2%、年減 6.3%;新北市月減 7.5%、年減 25%;桃園市月減 3.6%、年減 29.8%;台中市月增 9.5%、年減 27.8%;台南市月減 8%、年減 29.6%;高雄市月減 7.8%、年減 35.2%。

中信房屋總經理張世宗指出,9 月房市交易量相較 8 月出現小幅下滑,一方面是受民俗月影響,民眾簽約日期可能延後,另一方面,當前房市仍處於築底階段,市場買盤以自住客與首購族為主力,多數民眾對房價回落仍有期待,追價意願偏低,與屋主心態形成拉鋸,交易量自然難以回升。

此外,9 月適逢央行第三季理監事會議召開,不少買方也在觀望央行是否將釋出新的政策動向,進而導致市場交易氛圍轉趨保守,交易步調隨之放緩。

展望後市,張世宗表示,從經濟基本面來看,台股表現亮眼,加上央行預估今年全台經濟成長率有望達到 4.55%,顯示整體經濟景氣穩健,為房市發展提供了一定的支撐力。政策面上也有利多釋出,行政院將新青安貸款排除於《銀行法》第 72 條之 2 的放款限制,央行則將換屋族出售舊屋的期限延長至 18 個月,儘管上述政策利多主要惠及自住客與首購族,但仍可為提振市場信心帶來正面效應。

張世宗指出,鑒於現行房市信用管制已有所成效,未來不排除有彈性調整的可能性,至於後續房市走向,還需持續關注央行政策與貸款環境的變化。

 



資料來源:https://m.cnyes.com/news/id/6172505



2025/10/02
商辦交易額 逆勢走高

科技業、商辦升級雙需求引擎催動,今年第3季商用不動產交易額達689億元,累計前三季則達1,166億元、寫下近十年同期次高。

仲量聯行董事總經理侯文信表示,受AI浪潮推動,科技業、尤其半導體及伺服器企業,加碼購置商辦、廠辦,加上企業對商辦升級有高度需求,讓第3季商用買賣市場、商辦租賃市場各自寫下不錯表現;其中第3季商用不動產交易額光是來自科技業剛性需求就占65%。

侯文信分析,以第3季交易產品來看,以廠房交易最突出,單季交易額達273億元、創今年新高,占整體交易比重達六成、季增率高達86%,主要買方來自科技業與製造業、因應出口訂單與產能需求加速擴廠。

光是第3季科技業在商業不動產市場的投資金額占比達47%,不僅展現其市場主導地位,更反映台灣科技產業在全球供應鏈重組下,持續強化在地產能布局,鞏固市場競爭優勢。

侯文信認為,隨著第4季交易案加入後,今年全年商用不動產交易量有望創下近十年次高水準。

不僅商用買賣市場,商辦租賃市場也有科技業出手。據仲量聯行最新第3季商用不動產季報顯示,第3季台北市再度迎來新供給,新增辦公出租空間總計16,537坪。



資料來源:https://money.udn.com/money/story/5621/9044345?from=edn_subcatelist_cate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目錄

  • 房地產新聞
  • 產業經濟新聞
  • 區域相關新聞
  • 園區快訊
  • 公司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