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com

最新消息

  1. 首頁
  2. 最新消息

2018/05/02
汐止區大同路,勤樸大臻附近銀行、郵局
陽信銀行  汐止分行   新北市汐止大同路一段175號1~2樓(經緯大樓)

彰化銀行  汐科分行   新北市汐止區大同路一段217號(華鎮生活家)

玉山銀行  汐止分行   新北市汐止區大同路一段237號(台灣科學園區)

華南銀行  樟樹灣分行 新北市汐止區大同路一段276號(世紀經貿大樓)

第一銀行  汐止分行   新北市汐止區大同路一段280號(樟樹灣大樓)

土地銀行  汐止分行   新北市汐止區大同路一段306之3號(亞太經貿中心)

第一銀行  汐科分行   新北市汐止區大同路二段133號(遠東科技中心)

台灣銀行  汐止分行   新北市汐止區大同路二段175號(遠東科技中心)

國泰世華  汐止分行   新北市汐止區大同路二段196號(國泰人壽大樓)

中國信託  汐止分行   新北市汐止區大同路二段210號(寰宇首席大樓)

星展銀行  汐止分行   新北市汐止區大同路二段231、233號(甲山林天廈)

永豐銀行  汐止分行   新北市汐止區大同路二段508、510號(百神米蘭大樓)

汐止樟樹灣郵局       新北市汐止區大同路一段322號


勤樸大臻,售價每坪24~26萬元

租金每坪500~700元,請洽廠辦租售專家瑞光不動產



勤樸大臻0952-783-709李訢煒





2018/05/10
台鐵汐科站對面的勤樸大臻-公車路線
605 公車              汐止-台鐵汐科站(勤樸大臻)-台北車站
605副公車           汐止-台鐵汐科站(勤樸大臻)-松山車站
668 公車              汐止-台鐵汐科站(勤樸大臻)-公館
629公車               汐止-台鐵汐科站(勤樸大臻)-南松山
711公車               汐止-台鐵汐科站(勤樸大臻)-圓環
藍22                    汐止-台鐵汐科站(勤樸大臻)-南港花園社區
F912B                 汐止-台鐵汐科站(勤樸大臻)-
F913                   汐止-台鐵汐科站(勤樸大臻)-
內科通勤專車7    汐止-台鐵汐科站(勤樸大臻)-內湖科技園區
1191                    基隆-台鐵汐科站(勤樸大臻)-中崙
955                      汐止-台鐵汐科站(勤樸大臻)-捷運劍南路站
919                      五堵-台鐵汐科站(勤樸大臻)-捷運忠孝復興站
1032                    基隆-台鐵汐科站(勤樸大臻)-板橋
1191                    基隆-台鐵汐科站(勤樸大臻)-中崙
2021                    瑞芳-台鐵汐科站(勤樸大臻)-板橋

勤樸大臻,售價每坪24~26萬元;租金每坪500~700元,請洽勤樸大臻0952-783-709李訢煒
廠辦租售專家瑞光不動產




2022/05/13
上海封城、通膨升息 恐衝擊科學園區

科技部長吳政忠昨天在立法院教育及文化委員會表示,上海封城衝擊的是全球供應鏈,包括我國科學園區,目前原物料短缺情況尚在可掌握範圍內;但現還面臨全球通膨及升息挑戰,有可能會導致終端需求下降,科學園區恐會受到影響。

受到中國大陸華東地區封城影響,廣達與仁寶全球前兩大筆電代工廠四月出貨量近乎腰斬,四月營收回到疫情爆發初期的水準;品牌筆電廠華碩也同步受到衝擊。不過,隨著華東的復工與物流逐步恢復,預期五月出貨量可望擺脫上月的谷底。

廣達表示,四月筆電出貨三二○萬台,較三月減幅百分之四十七,五月出貨要看物流的改善情況。至於仁寶四月筆電出貨二二○萬台,較上月月減百分之五十二,預期四月的出貨量會是今年的低點。品牌廠華碩則說,四月營收下滑主因受大陸封控及物流影響;法人指出,華碩四月營收衰退除受華東封控影響外,近年獲利金雞母顯卡業務,今年來通路售價溢價幅度逐步縮減,也是影響業績的原因。

分析師預測,第二季全球前六大筆電品牌廠出貨都將較首季衰退,其中,聯想因主攻大陸、歐洲巿場,包含消費、商務機種出貨都將受打擊,惠普則受到供應商仁寶昆山廠產能封控影響而降低,戴爾同樣有六成產能由仁寶昆山廠供應,預期出貨目標也將下修。

官員分析,上海封城影響製造業原物料供應,目前影響雖還在可控制範圍,但時間一拉長就很難說了;而不僅原物料供應有影響,全球通膨及升息,更有可能導致第二季、第三季終端需求下降,台廠會受衝擊。


資料來源:https://udn.com/news/story/7240/6300617



2022/05/13
松湖變電所闖頭關 台電擬2大臨時供電方案


外界關注台北市松湖變電所興建進展,台電今天(10日)表示,4月已經收到台北市政府對「多目標使用許可」回函,往前邁開一步,但後續還有都審、建照兩關卡,台電預計下半年會送都審,期待年底拿到建照,提高台北市東區可靠穩定電力;而台電內部也在研擬臨時性供電方案,希望解決北市東區供電瓶頸。

台電指出,松湖變電所自2000年奉行政院核定為第六輸變電計畫,歷經3任市長,3次都市設計審議,已延宕多年,台電長年積極溝通,包括近年來歷任董事長楊偉甫、朱文成皆展開拜會,說明變電所的必要性,台電希望松湖變電所能夠盡早興建。

因松湖超高壓變電所於2018年改為多目標功能,其中變電所全地下化設計,將變電設備移入地下,地上層則結合親民利民的公共設施,成為多目標變電所大樓。台電上月已收到台北市同意回函,下一步將請建築師整理細節,盡快拿到都審同意,取得建照。

台電也提到,目前台北市東區用電依靠新北市汐止變電所供應,但供電能力已接近飽和,如再核准大用電申請,可能導致超載,反而影響大台北地區供電安全與用戶用電權益,因此台電必須要興建松湖變電所來分攤汐止變電所的供電負載,才能提供更足夠的電力供東區用戶使用。

面對台北市東區發展快速,台電說,近年大型供電仍會採取有條件供電,但為舒緩電力壅塞難題,內部也已討論臨時性供電方案,可能在松湖預定地或是玉成變電所臨時加裝變壓器等,但相關方案還要克服民情問題。

台電強調,台北東區經濟持續發展,區域電網的強化刻不容緩,台電將持續展開多元社會溝通,讓民眾瞭解電網建設的必要性及安全性,也盼請各界予以支持及協助。

資料來源:https://ec.ltn.com.tw/article/breakingnews/3922027



2022/05/13
把電送進港湖 興建松湖多目標變電所大樓已送件 籲請北市府支持

針對台北市柯市長關注北市東區門戶計畫南港內湖地區的用電,並指出台電已限制台北生技大樓供電量,台電表示,目前港湖地區有供電瓶頸是因為電送不進去,而不是電源不足,台電規劃興建松湖超高壓變電所,並結合在地環境人文等理念,設計成親民利民的多目標大樓,惟自87年規劃迄今已23年餘,迄今未通過許可,懇請市府能支持興建,強化電網建設,為港湖地區的工商發展提供可靠穩定電力,創造多贏。

台電指出,港湖地區目前供電來自於區域外的汐止變電所,由於近年港湖地區工商業蓬勃發展,加上東區門戶計畫的成功吸引人潮,汐止變電所供電負載已經飽和緊繃,且已無法再擴充容量,因此沒有辦法再多增加供電。

台電表示,為滿足臺北市內湖、南港等地區的用電成長需求,規劃於內湖區堤頂大道及環東大道兩條高架道路與基隆河堤防間的獨立三角地區,興建松湖超高壓變電所,107年更決定改採變電所全地下化設計,地上層規劃多目標公共設施。目前規劃的松湖親民利民多目標大樓,包含地下4層與地上5層樓,其中變電所將「隱身於地底」,成為看不見的變電所,地上樓層規劃設置停車場、幼兒托育及長者日間照顧。另外,建築也規劃於頂樓結合在地美景打造景觀咖啡廳場域,台電將加強說明溝通,期獲社會支持與地方共存共榮。

台電說明,針對該區域因電網建設受限產生的供電瓶頸,台電公司已無法配合核供超過1000瓩以上之大型新增用電計畫,情非得已。台電前已於110年1月間正式去函臺北市政府說明港湖地區供電飽合嚴重性,期盼於用電核心之臺北市東區興建松湖超高壓變電所,提供可靠電力,除避免加劇區域供電瓶頸並提升電力系統安全,多目標計畫送臺北市政府審查中,最新進度為111年2月23日再依市政府意見補正掛件,籲請市府支持,共同支持港湖地區的未來發展。

發言人:張廷抒專業總管理師
聯絡電話:(02)2366-6271/0936-625-552
Email: u742433@taipower.com.tw

業務聯絡人:輸變電工程處廖俊峯處長
聯絡電話:(02)2322-9700/0978-207-650
Email:u742799@taipower.com.tw

資料來源:https://www.moea.gov.tw/MNS/populace/news/News.aspx?kind=1&menu_id=40&news_id=99086



2022/05/13
民汐線10年白做工 捷運局認了

台北市捷運局長張澤雄坦言,民生汐止線採用與環狀線同規模的車廂,但新北汐東線想做類似淡海輕軌,兩者系統和營運模式都不同。圖為淡海輕軌。(本報資料照片)

橫跨雙北的台北捷運民生汐止線,早在2011年通過行政院可行性研究,多年來卻毫無進展,北市捷運局長張澤雄昨坦言,為基隆捷運和汐東段進行系統整合,民汐線北市區段明年恐要重送可行性評估。北市議員陳炳甫批評,正因台北市長柯文哲不重視民汐線,導致主導權被新北搶走,10年來原地踏步。


但柯文哲強調,北市立場還是環狀線第一優先,因蓋下去有運量,但「其他縣市」捷運蓋下去,運量恐不高,成本效益不夠,不應讓每個縣市去決定捷運蓋跟不蓋,要中央統籌控制,成本效益高的先做,要純粹經濟學來考量,不能全部用政黨來考量,「不能說顏色對了就先蓋」。

民生汐止線路線行經台北市大稻埕、行天宮及民生社區,再從內湖切出「汐東線」,從東湖站接到新北市汐止區公所,即使前朝已完成初步規畫,但柯文哲認為環狀線應先行,還批評民汐線像「盲腸」,但新北市長侯友宜堅持先蓋汐東線,終結汐止交通夢魘,此案正在中央審查中。

張澤雄昨在議會交通委員會坦言,民生汐止線採用與環狀線同規模的車廂,屬中運量、高底盤系統,但新北想做低底盤、架空線系統,類似淡海輕軌,兩者系統和營運模式都不同,北市未來恐要配合新北規畫,意即北市區段須重做可行性評估,預計明年送審。

陳炳甫批評,民生汐止線因為柯文哲的延宕,導致台北必須反過來配合新北政策,且北市早在2011年就完成可行性規畫,如今又要重新檢討,等於過去10年原地踏步,甚至退回原點,將主導權拱手讓人。

議員李明賢、李建昌也批評,同條線竟出現系統不同的問題,李揶揄,這就像是搭高鐵和台鐵一樣,搭到南港還得轉台鐵,無法一車到底。

張澤雄坦言,基隆捷運、汐東捷運和民汐線機電系統和營運模式必須一致,因此要等到基捷和汐東段確定系統型式後,北市區段才能進行後續檢討,但可行性規畫不會從零開始,會在過去基礎上進行修正。至於民汐線經延宕後何時才能動工,張澤雄給不出答案,僅說還要看未來狀況。

資料來源:https://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220507000457-260107?chdtv



2022/05/13
俄烏戰爭導致全球經濟秩序重組?(上)

俄烏戰爭導致全球糧食和能源價格高漲,通膨壓力像脫繮野馬難以駕馭。世界銀行形容俄烏戰爭已引發自一九七○年代以來「最大的商品衝擊」。糧食部分,戰前俄烏小麥出口占全球百分之廿八點九,向日葵占百分之六十,俄國和白俄羅斯鉀肥出口占全球百分之四十。戰爭導致俄烏兩國糧食出口急劇下降,價格飈漲,世界銀行預測的漲幅為小麥百分之四十二點七,大麥百分之卅三點三、大豆百分之廿、油百分之廿九點八、雞肉百分之四十一點八。聯合國食品價格指數目前處於有紀錄以來的最高點。

天然氣價格開戰以來上漲約百分之七十五,過去兩年漲百分之一四○。即使明後年價格下降,預測也仍將比二○二一年高出百分之十五。石油過去一年漲了百分之六十,預測今年原油均價為一百美元,二○二四年也將保持高位。西方國家禁止俄國能源進口,俄國暫停供應天然氣給特定國家都是變數。

國際貨幣基金(IMF)四月預測新興市場今年的通貨膨脹率爲百分之八點七,而發達國家的百分之五點七則爲四十年高點。美國聯準會決定加快升息以控制通貨膨脹,但是經濟陷入衰退的可能性上升,加劇金融市場的波動。

最令人憂心的是全球地緣政治的變化。中國大陸迄今並未譴責俄國侵略行為,反而重申與俄國二月的聯合聲明,反對北約擴張。這明白表達大陸對烏克蘭加入北約,及北約加强與亞洲夥伴合作,牽制大陸軍事擴張的態度。該聲明特別强調「中、俄沒有止境的夥伴關係」,超越冷戰時期軍事和政治聯盟模式,「致力發展新的國際關係模式」。

聯合聲明也譴責美國印太戰略,及新安全夥伴關係(AUKUS),宣稱將與其他國家合作,對抗美國領導的意識型態和制度,促進真正的民主,並建立一個無論在經濟、科技或貨幣等各領域,專制國家都將不受威脅的世界新秩序。意指將公開挑戰既有國際秩序。

俄烏戰爭不結束,世界經濟就無法恢復正常。但要判斷戰爭何時可以結束,就需先瞭解這場戰爭的本質。表面上是普亭抵制北約東擴的威脅,但即使北約擱置烏克蘭加入北約的議題,普亭依然揮軍入侵烏國,可見阻止加入北約只是藉口,併吞才是真正目的,顯然不是靠外交談判就可輕易達成停火。

以往,普亭奪取克里米亞等國的侵略行為並未真正受到國際間的約束。而普亭認為此時的歐洲群龍無首,美國國內政局混亂,拜登民調支持率低,北約(NATO)作用有限,加上與習近平確認了兩國無止境的夥伴關係後,中國大陸應可牽制美軍的全球部署。而歐洲能源百分之四十七依賴俄國,加上俄國外匯準備高達六千三百億美元,有足够籌碼應付經濟制裁,使得普亭對出兵毫無懸念。

但普亭低估烏克蘭防衛民主主權的決心與能力,俄軍的戰爭犯罪,製造人道危機及破壞也刺激北約及各國改變政策。俄國開始感受到外交上的孤立,除中國大陸外,已經沒有明顯支持者。


資料來源:https://udn.com/news/story/121739/6300609



2022/05/13
俄烏戰爭導致全球經濟秩序重組?(下)

為限制俄軍在烏克蘭長久作戰及侵略其他國家的能力,西方國家對俄實施經濟制裁,切斷俄國對外的經濟與金融聯繫。這包括:金融部分,凍結俄羅斯央行外匯準備,停止特定俄國銀行使用國際通匯SWIFT;能源方面,對石油、天然氣和煤的禁運,停止北溪二號輸送管計畫;貿易部分,限制對俄出口半導體等高科技設備及關鍵材料,禁止出口飛機、零組件和設備;禁止俄國船隻停靠及航機飛入領空。這些措施雖無法使俄國立刻停止侵略,但將使俄國經濟難以持續,一旦俄國經濟崩潰,也就無力支援戰爭。

但歐洲高度依賴俄國能源,無論限制是主動或被動,都是嚴重危機。俄國四月底突然暫停供應保加利亞和波蘭天然氣,歐盟稱此形等同「勒索」。德國自俄進口百分之五十五的天然氣,如果突然停供,重工業將蒙受災難性損失。德國央行表示經濟將陷入深度衰退。

因應之道,歐盟可能延後化石燃料退場時間,使用當地天然氣和燃煤,並高價採購俄國以外地區的化石能源以保障安全儲備。中長期則是加強發展可再生能源和綠色氫能,減少使用俄國天然氣,代表俄國主導歐洲能源的時代即將結束,俄國將更依賴亞洲,特別是中國大陸。

俄國入侵烏克蘭兩個月以來軍事能力損失頗鉅,美國國防部估計達百分之二十五。CNN報導俄國要求中國大陸為其在烏克蘭戰爭提供軍事援助,美國副國務卿謝爾曼警告說:中國如果提供俄國烏克蘭戰爭「物資支援」,將受到制裁,中國放大俄國虛假信息的措施對烏國局勢沒有幫助。希望北京能吸取「正確的教訓」,包括不能分裂美國與其盟友。

其實,俄烏開戰以來,中國大陸並未實質援助俄國。而當前大陸經濟情勢也限制援俄的彈性。中國大陸官方第一季經濟增長同比為百分之四點八,三月分零售與去年同期相比下降百分之三點五,但尚未真正反映三月下旬以來實施封城的影響。國際貨幣基金會四月十九日則將中國二○二二年經濟成長預測調降至百分之四點四。

中國人民銀行(大陸央行)在全球開始升息之際,調低存準率,增加廣義貨幣(M2)的投放,目的是穩經濟,未來經濟走勢也不容太過樂觀。中國駐美大使秦剛受訪時說,俄烏衝突對世界任何一方都沒有好處,目前中國最重要的任務是實現「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這需要和平穩定的外部環境;需要集中精力促進國內經濟和社會發展。

因應制裁的威脅,中俄試圖發展獨立的貿易和技術標準、支付系統和儲備貨幣。而供應鏈、研發和生産網路也開始重組,所以全球治理框架與經濟秩序是有分道揚鑣可能。但俄國經濟陷入崩潰邊緣,能源與軍事優勢漸失,而中國大陸經濟面臨嚴峻挑戰,兩國倡議的世界新秩序可能曲高和寡,民主國家的新經濟秩序才是主流。


資料來源:https://udn.com/news/story/121739/6306533



2022/05/13
「實價登錄2.0」上路10月 房價不減反升

我國實價登錄自2012年8月1日開始實施,2021年7月1日改革後的「實價登錄2.0」正式上路,雖然修法內容多數與預售屋相關,但其中「地號、門牌完整揭露,並溯及到已揭露的案件」這項,則是針對成屋及土地交易,讓購屋者在購屋前可更清楚房價趨勢。

猶記門牌資訊從區段化(每30號為一區段)改成逐戶揭露實施前,引發許多民眾、建設公司業者反彈,認為將嚇跑投資客,造成房價崩跌,甚至亦有屋主擔憂危害身家財產安全,個人資料一覽無遺。然而實施至今10個月,上述情況非但沒有發生,房價更屢創新高,其中關鍵原因在於,實價登錄的揭露僅是一個解決資訊不透明、不對等問題的工具,有利於買賣雙方更快速達到交易平衡點,而非用來抑制或提升房價,房價的漲跌因素眾多,景氣、大環境、通貨膨脹、物價、股價等皆有影響,絕非一個實價登錄可控制的。

在我看來目前的實價登錄2.0是一個正確的做法,按門牌號一一確實登錄,可以讓消費者更容易比對,使得市場價格公開透明,有助於買賣雙方的誠信,也讓沒有經驗的首購族比較能夠掌握市場行情,而不至於被銷售業者矇混價格。

當然所謂上有政策下有對策,也不代表所有的登錄價格都百分之百的可信,因為價格可以利用一些技巧美化,比較常見的幾種作法有:

(1)低報車位價格,使房屋坪單價提高。

(2)登錄價格包含裝潢、家電,墊高房屋總價。

(3)製作AB合約,以假合約登錄。

買賣不動產價位的高低,會因為地點、時間點、環境景氣的不同而有相當大的落差,實價登錄僅是一個參考指標,勿作為出價的唯一衡量標準。最重要的還是購屋者本身的財力狀況,特別是需要貸款的人,還要考慮未來5到20年內的預期收入,所以一定要先找到合適的產品,做好市場調查及評估本身的財務狀況、預算等,最後才能買到最適合自己的不動產。


資料來源:https://house.udn.com/house/story/122168/6273882



2022/05/13
央行第5波信用管制要來了?楊金龍首曝3大措施

我國央行升息後,房貸族壓力增加,房價是否降溫成為觀察指標。本報系資料照片

市場關注中央銀行是否祭出第5波選擇性信用管制措施,央行總裁楊金龍今天在立院備詢時明確表示,我國銀行不動產貸款集中度平穩,但還是偏高,確實是有精進信用管制的空間,將瞄準3大方向,第1是縮短20年或30年以上房貸期限,第2是鎖定地方性的選擇性信用管制,例如六都或漲幅較高的地區調整貸款成數,第3也可能針對第2戶納入貸款成數規範。

楊金龍今赴立法院財政委員會,針對「我國央行是否跟進美、歐、英、澳等國 採行包含升息等貨幣緊縮政策,並調整房地產市場選擇性信用管制措施」進行報告並備詢。

朝野立委關注央行是否推出第5波選擇性信用管制,楊金龍說,我國不動產貸款集中度平穩、但還是高的,還是有採用選擇性信用管制措施的可能性,例如可針對第2戶購屋貸款成數下調,也可能推出地方性的選擇性信用管制。

楊金龍強調,信用管制也是央行緊縮政策之一,目的是希望信用資源不要太過集中在不動產,作法可能瞄準20年或30年以上房貸,或是六都及漲福較高的特定地區調整貸款成數,以及第2戶都還能再有相關作法。

楊金龍說明,提到20年或30年,主要是因為房貸年限太長、利息負擔越高,若可縮短年限,應能讓民眾更加審慎;此外,第2戶目前只有寬限期(付息不還本金的期間)管制,成數並無限制,可以考量針對特定地區有進一步考量。

楊金龍強調,目前全球都在朝緊縮方向,包括俄烏戰爭、通膨議題及全球景氣都是影響因素,股市也持續在修正,整體來看,希望我國房市能夠有「緩步軟著陸」機會。

民進黨立委郭國文則提到,痛苦指數上升,美國聯準會六月還會升息2碼,但國內房貸族一堆,央行可能升息、信用管制「兩箭齊發」,還是擇一推出?楊金龍強調,這並非選擇題,都有可能;也提醒央行升息下,因為升息是普遍性,不管幾戶都會受影響,對於財務的槓桿管理必須謹慎。

資料來源:https://house.udn.com/house/story/5886/6307818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目錄

  • 房地產新聞
  • 產業經濟新聞
  • 區域相關新聞
  • 園區快訊
  • 公司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