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com

最新消息

  1. 首頁
  2. 最新消息

2025/08/12
租屋族哭了 住宅租金指數再創新高

持有成本、維修費用、利率上升等,都成房租及維修成本持續攀升主因

台灣陷入租金地獄!房價跌了,但房租指數卻飆上史上新高。主計處公布最新住宅租金指數,7月再創新高達108.98、年增2.33%,已連續六個月達108以上;住宅維修指數同樣再刷史上新高,達114.46,顯示儘管政策嚴格調控,國人的居住成本仍居高不下。圖/本報資料照片

台灣陷入租金地獄!房價跌了,但房租指數卻飆上史上新高。主計處公布最新住宅租金指數,7月再創新高達108.98、年增2.33%,已連續六個月達108以上;住宅維修指數同樣再刷史上新高,達114.46,顯示儘管政策嚴格調控,國人的居住成本仍居高不下。圖/本報資料照片


行政院主計處近年居住類指數變化

行政院主計處近年居住類指數變化


台灣陷入租金地獄!房價跌了,但房租指數卻飆上史上新高。主計處公布最新住宅租金指數,7月再創新高達108.98、年增2.33%,已連續六個月達108以上;住宅維修指數同樣再刷史上新高,達114.46,顯示儘管政策嚴格調控,國人的居住成本仍居高不下。


央行去年祭出第七波不動產信用管制以來,房價跌了,根據第二季國泰房地產指數顯示,全台七都預售屋可能成交價為每坪57.77萬元,季減0.25%,且銷售率已創16年新低紀錄、成交量創8年最低量。反觀住宅租屋市場,房租仍逆勢上飆,衝破租金天花板。

主計處最新公布的7月CPI,其中房租指數達108.98,已連續六個月飆上108以上,年增率達2.33%。至於住宅維修指數,7月也同樣持續飆高達114.46,年增1.28%,再度改寫歷年新高。

房市專家分析,推升住宅租金、維修成本持續攀升原因很多,包括:持有成本、維修費用、利率上升、租金補貼政策被房東利用進而轉嫁房租,及房價太高、住房需求先轉進租屋市場的供需結構等,都是主要原因。

馨傳不動產智庫執行長何世昌指出,台灣近年房屋租金漲幅擴大,今年7月年漲幅竟逾2%,近20年來薪資漲幅和房租漲幅不呈正比,更讓不少人質疑台灣是否要進入「租金地獄」。不過全世界主要國際都市,都在面臨高房租的痛。

何世昌分析,據歐洲新聞彙集德意志銀行、世界物價地圖、歐盟統計局的數據,比較今年全球主要國家46個一線城市的「平均每月淨工資」(扣稅後的薪資)與「平均每月房屋租金」,發現高達27個城市每月租金支出占淨工資的5成以上,租房支出占薪資所得3成以下的城市竟然屈指可數。

令人驚訝的是,土耳其伊斯坦堡、巴西聖保羅、葡萄牙里斯本、墨西哥墨西哥市、哥倫比亞波哥大、埃及開羅等六個城市,平均每月租金大於平均淨工資,意味著這幾個城市的租屋族最為艱困,為數眾多的租客收入根本無力承擔租金,他們必須降低標準,尋覓條件較差、租金低於正常水平的房子來承租。



資料來源:https://www.ctee.com.tw/news/20250811700137-439901



2025/08/12
台北劍南路車流回堵 捷運局急改善

北環段Y29站施工占用車道惹怨

台北捷運北環段Y29站施工占用部分外側車道,導致台北捷運劍南路站一帶道路塞車嚴重,引發民怨。(台北市議員何孟樺研究室提供/徐佑昇台北傳真)

台北捷運北環段Y29站施工占用部分外側車道,導致台北捷運劍南路站一帶道路塞車嚴重,引發民怨。(台北市議員何孟樺研究室提供/徐佑昇台北傳真)


台北捷運北環段Y29站施工占用劍南路部分外側車道,導致公車行駛動線被迫「忽內忽外」阻塞車流,再加上左轉專用道,讓原本4線道縮減僅剩2車道,還需容納北安路、明水路車流,最嚴重車流曾回堵到自強隧道北口的東吳大學,北市議員何孟樺要求改善。北市捷運局回應,已於9日完成改善,將持續觀察調整後的交通狀況。


北環段捷運工程正在施工,其中與北捷文湖線劍南路站交會轉乘的Y29站,遭民眾抱怨施工占用部分外側車道,公車行駛動線混亂,再加上左轉專用道,讓原本4線道僅剩2車道,還須容納北安路、明水路匯合車流,形成塞車瓶頸,令民眾直呼「從來沒有這麼塞」,回堵最嚴重時,甚至一路堵到自強隧道北口的東吳大學。

何孟樺指出,她日前邀集相關單位及當地中山區成功里長李清水一同會勘,並作出3大方向改善措施,包括塗銷明水路、北安路770巷路口兩處槽化區,減少公車變換車道,其次北安路自強隧道口至敬業三路內側車道全時段禁止左轉,改為直行車道,紓解匯合後往內湖的直行車流,最後在不妨礙行人通行前提下退縮人行道,提高瓶頸路段車輛容量。

捷運局回應,敬業二路至劍南路站間的混凝土紐澤西護欄已退縮1公尺,加大外側車道寬度;北安路、敬業三路口最內側車道禁止左轉,並塗銷明水路至劍南路間現有2處槽化區,恢復原有車道數,劍南路口機車停等區退回原有位置,改善措施皆已於9日完成,將持續觀察調整後的交通現況,如仍出現車流壅塞會再滾動式修正。

捷運北環段自新北市五股五工路由高架轉入地下方式續沿五權路、高速公路南側、四維路、蘆洲集賢路,循重陽橋經北市士林社子、中正路、至善路至大直北安路南側於劍南路站銜接規畫中的東環段,並在文湖線劍南路站交會轉乘,全長約14.93公里,規畫設置12座車站,預計於2028年完工。



資料來源:https://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250811000543-260107?chdtv




2025/08/11
捷運內湖商圈 房價有撐

捷運內湖站一號出口周圍街景。記者曾學仁/攝影

捷運內湖站一號出口周圍街景。記者曾學仁/攝影


去年第4季政府祭打炒房政策後,雖然台北市內湖商圈買氣有受影響,惟自住買盤仍穩定進場,且新舊屋每坪成交價緩步墊高;專家認為,內科就業人口加持,加上區域多筆都更案進尾聲,且區域漲幅相對落後之下,三大因素成為支撐區域房價的重要因素。

捷運內湖站商圈為台北市內湖區的核心區,不僅交通、生活機能成熟,周邊涵蓋學區、醫療、自然景觀與商業機能,尤其明星學區錯落商圈之中,教育資源豐富,是全市家長熱烈爭取的學區之一。

周邊歷年行情、區域成交概況。
周邊歷年行情、區域成交概況。

信義房屋(9940)內湖店專員林彥銘分析,包括麗山國小、麗山國中、碧湖國小、內湖國小、內湖國中、內湖高中等,捷運內湖站商圈完整的國小到高中教育體系,對於重視學區置產的家庭族群極具吸引力;交通上,捷運文湖線直通北市中心、松山機場與南港,無論通勤或生活採買皆便利快速。

醫療資源方面,鄰近捷運內湖站商圈則有三軍總醫院內湖分院、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提供良好且便利的健康照護環境;生活採買上,步行可至熱鬧的湖光市場、內湖737商圈,全聯、家樂福等超市,更有時尚便利的Citylink內湖店,結合購物、餐飲與交通轉運機能,一站式滿足生活所需,日常生活機能毫無壓力。

生活圈內還擁有豐富的自然環境與休閒資源,如碧湖公園、大湖公園、清白公園,讓市民在城市中也能輕鬆享有綠意生活;林彥銘表示,捷運內湖站商圈為剛性買盤相當穩固,主要是內科就業人口紅利支撐,且去年上半年國內房價上漲一波,台北市是相對漲幅少的都會區,而內湖圈是台北市買賣移轉棟數前兩大的行政區,交易量穩且穩定需求,讓區域房價獲得支撐。

林彥銘指出,去年第3季底政府祭出第七波信用管制措施,去年第4季至今年上半年房市買氣轉冷,內湖區雖同步受影響,不過觀察移轉量仍有至少約三成買方持續進場購屋,顯見區域剛性買盤穩定。

林彥銘表示,且不僅自住買氣相對持穩,以賣方來說,雖然這波房市在政府出手打炒房後、從賣方轉至買方市場,不過即便房市風向轉至買方居相對有利位置,實際上政策僅「打消屋主賣高價念頭」,區域房價下修力道微乎其微,反映在實價登錄上,就是今年以來多數成交物件不是行情價賣出,就是以略高於實價的交易價格成交,區域房價依舊緩步墊高。

林彥銘指出,目前捷運內湖站商圈內的預售新屋如近內科、在港墘站附近、預計2029年完工的「碧湖雲景」,實價登錄每坪成交價約落在130~140萬元間。近捷運內湖站的「紫陽新苑」,2023年銷售至今,每坪成交均價在84~95萬元、視產品、樓層高低而有不同,目前該案轉手價每坪約100~110萬元間。

新成屋方面,今年交屋的「友座君碧」、當初建商每坪預售成交價約70~80多萬元,目前實價登錄轉手價也來到每坪約105~106萬元間;至於中古市場部分,目前公寓每坪成交價約在55~65萬元間,屋齡30~40年的中古華廈、每坪成交價約70~85萬元間,而10年內新成屋每坪成交價約90~110萬元左右。

林彥銘強調,捷運內湖站商圈在地買方對區域認同度高,因此穩定需求支撐區域行情,再加上大部分屋主不缺錢、更無資金需求的急迫性,多數賣方在價格上屬「可溝通,但讓價不多、頂多5%左右」,加上區域多筆都更案已進入尾聲、光是捷運內湖站周邊至少有三到四個更新案將完成,將在未來5~10年內推出對區域行情將有支撐作用。



資料來源:https://money.udn.com/money/story/5930/8927006



2025/08/11
北市府 秀高齡友善城市藍圖

台北市政府於高齡健康產業博覽會設置台北館,共同打造台北市成為高齡友善的幸福城市;圖為出席長官及貴賓們合影。圖/台北市政府產發局提供

台北市政府於高齡健康產業博覽會設置台北館,共同打造台北市成為高齡友善的幸福城市;圖為出席長官及貴賓們合影。圖/台北市政府產發局提供


第二屆高齡健康產業博覽會於8月8日至10日假台北世貿一館登場,台北市政府於攤位A區432C設置台北館,以「樂齡共好 臺北同行」為主題,透過互動展區呈現高齡政策成果,並攜手在地創新企業,展現智慧、韌性與包容兼具的高齡友善城市藍圖。


台北市已邁入超高齡社會,65歲以上人口占比已逾23%,市府積極整合市政資源,從健康照護、生活環境到產業創新,推動全方位高齡福祉政策,期盼打造一座對長者更友善的宜居城市。

展區內容聚焦四大政策面向,包括「長青樂活遊台北」,結合導覽與體驗,鼓勵長者走出戶外、深入社區;「綻放活力新風采」,推動樂齡學習與就業參與,促進社會連結;「樂齡生活更安心」整合健康管理、長照與社區支持系統,強化生活安全與便利性及「產業創新」透過產業發展補助計畫、StartUP@Taipei平台,鼓勵企業投入高齡健康領域,帶動智慧健康產業發展。

台北館並邀集10家本地創新企業共襄盛舉,展示涵蓋AI健康診斷、穿戴照護裝置、AR互動應用、居家照顧與銀髮飲食等創新解決方案。



資料來源:https://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250809000346-260204?chdtv



2025/08/11
辦公空間設計新紀元 永續成顯學

投入永續發展,興富發規畫推出新辦公產品,申請綠建築標章至少要有黃金級以上認證。(興富發提供)

投入永續發展,興富發規畫推出新辦公產品,申請綠建築標章至少要有黃金級以上認證。(興富發提供)


在全球ESG與淨零碳排的趨勢驅動下,辦公空間設計不再僅追求美學與效率,更全面融入健康、環保與智能科技等永續理念。近年多家開發商與跨國企業積極導入綠建築與WELL健康建築標準,實踐企業社會責任與治理透明的承諾。其中,包括JLL韓國辦公室與台灣大型開發商興富發,皆在實務面展現強力作為,成為引領市場的標竿。


JLL韓國設計解決方案部主管Emeline Paik指出,隨著企業愈發重視永續發展與員工福祉,WELL認證的重要性日益提高。JLL韓國辦公室早在2023年就取得全韓首張WELL認證辦公室的殊榮,成為市場典範。Paik強調,WELL不同於LEED強調建材與可回收性,更注重建築在實際使用後的營運管理,內容涵蓋空氣品質、照明、員工健康與安全等多個面向。

「WELL每3年需重新審查,還需由美國機構親自來現場檢查,難度極高。」她補充道,這些實踐不只是為了迎合市場需求,而是內化為企業文化,強化整體工作環境與永續營運的核心競爭力。Paik直言這幾年因為WELL認證,確實吸引更多客戶,尋求協助。

除了跨國企業主動響應,台灣本土開發商也加快永續腳步。興富發全台推案,資本額逾200億元,被視為指標開發商之一,永續長張淑真指出,集團不但因應法規積極推動ESG,有新的政策出爐時,金管會等主管機關也希望興富發能發揮指標作用,因為今年開始,主管機關要求要加入IFRS S1、S2,這部分要跟溫室氣體盤查、財報、永續報告書等結合,尤其集團有營造廠,所以永續供應鏈的推動,衍然成為主管機關關切的議題,今年是第一年,溫室氣體盤查上,興富發已做到範疇一、範疇二,及部分範疇三,第3季要推動到供應鏈上。

張淑真指出,集團特邀全球四大會計師事務所之一的勤業眾信協助整合永續策略,藉由其國際視野與服務經驗,加速永續轉型。「我們不只跟上政策,還主動前往日、韓等地取經,學習國際趨勢並應用於旗下營造、住宅與商辦。」她強調企業推動ESG不再只是符合法規,而是強化市場競爭力與品牌價值的關鍵。


資料來源:https://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250809000424-260110?chdtv





2025/08/11
港墘房價創內湖新高 在地房仲:3大優勢磁吸3族群

▲▼     內湖        。(圖/記者項瀚攝)

▲內湖港墘新案單價逼近150萬元,創內湖新高,成為話題。(圖/記者項瀚攝)


內湖港墘新案單價逼近150萬元,創內湖新高,成為話題。在地房仲表示,該區坐擁明星學區、美食一條街、公園機能3大優勢,房市指名度高,買盤主要有3大族群,包括內科上班族、退休族、鎖定明星學區的孟母,區域中古大樓成交價多在9字頭,但也有6字頭高CP值的選擇。

近期內湖港墘新案成交單價逼近150萬元,創下內湖區預售新高單價,成為區域房市話題。永慶房屋內湖港墘直營店長王濬源表示:「港墘地段條件佳,除了捷運帶來的交通便利性,還有麗山明星學區、美食集中地737巷、碧湖公園,房市指名度高,加上個案條件,創內湖新高價其來有自。」

王濬源介紹,港墘站周圍指名度高的中古大樓,成交價大多在9字頭,目前實登破百萬的只有「文心移動光城」,該社區為捷運共構,具有到站即到家的稀有性。

王濬源補充,港墘站一帶還是有房價更親民中古社區,舉例來說,「西湖園」成交價僅落在6字頭左右,套房總價1200萬、2房1600~1700萬元、3房2200~2400萬元,且步行到捷運站僅約10分鐘,仍是相當便利,CP值高。

▲▼        內湖港墘     。(圖/記者項瀚攝)

▲內湖港墘房市釋出量一直不多,指名度高,買盤主要由3大族群組成。(圖/記者項瀚攝)

王濬源分析:「港墘站待售物件一直不多,買盤方面主要是3大族群,包括內科上班族、鎖定麗山學區的孟母、以及青睞碧湖公園的退休族群。」

如今央行打房,港墘站中古屋房價有下跌嗎?王濬源坦言:「這要看社區,一些指名度高、釋出稀有的社區,例如台北藍帶、文心移動光城、國美詠山等等,房價還是持續看漲,實登價以上的釋出仍有買盤接手;而一些釋出量較多、具有特定抗性的社區,價格就有些微的修正。」



資料來源:https://finance.ettoday.net/news/3010544



2025/08/11
房租好沉重》分租套房平均逾6千 六都南市最親民

主計處發布的房租指數,幾乎每月都在攀升(記者徐義平攝)

主計處發布的房租指數,幾乎每月都在攀升(記者徐義平攝)


全國房租每月平均低消超過6千元。根據內政部最新發布全國以及各縣市租金總價四分位數與平均數,全國分租套(雅)房平均月租金約6207元、整戶(層)平均租金約1.41萬元。

馨傳不動產智庫執行長何世昌指出,受利率攀升,以及囤房稅、裝潢費用等持有成本加重影響,房東普遍會將增加的成本轉嫁給租屋族,預期租屋市場掀起「比價跟漲效應」,房租恐長期處於高檔難墜,且這波房租上漲是綜合因素構成,需要一段時間來消化,短期內漲租要放緩的機率恐怕不大。

房東持有成本增 房租難跌

觀察六都各類房型租金總價平均數,其中分租套(雅)房平均月租金以台南市最親民、約5782元,台北市最貴、約1.01萬元;獨立套房同樣以台南市最親民、平均約7562元,台北市最貴、平均約1.44萬元,另新北市獨立套房每月平均租金也高達1.31萬元,房產業者指出,要在大台北承租獨立套房平均至少要支出1.3萬元以上,若依據房租支出占收入3成,每月薪資所得至少要4.3萬元。

整戶(層)每月平均房租,六都均為1.17萬元起跳,以台北市最高、每月平均約1.99萬元,若同樣依據房租占收入3成,每月收入至少要6.63萬元。

信義房屋不動產企研室專案經理曾敬德表示,主計處發布的房租指數,幾乎每月都在攀升,顯示從疫情後出現一段明顯漲勢,一方面與通膨有關,房價上漲與房東負擔增加等,都可能反映在房租上。

高力國際不動產業主代表服務董事黃舒衛表示,從內政部發布租金數據來看,各縣市整層平均月租金略低於中位數,顯示相對低價物件占比高,尤其像是老屋或低價屋仍受租屋族接受,再來,台北市整戶房租最高,大約是台南市的1.64倍,明顯存在城鄉租金差距,而各縣市租屋型態中,以為整戶租金差距最大,分租套房的差距相對小,代表套房租用的低消標準接近,但若面積放大至家庭或合租需求就更考驗所得、消費能力。最後,分租套房契約數在多數城市中相對較高,尤其是台中市、台北市,分租套房的交易量甚至超過整戶。



資料來源:https://ec.ltn.com.tw/article/breakingnews/5137828



2025/08/11
捷運北環段施工 士林往內湖塞出民怨

近期因捷運北環段施工,北市士林往大直內湖方向因車道縮減導致塞車。圖/台北市捷運工...


內科塞車未解,近期因捷運北環段施工,士林往大直內湖因車道縮減導致塞車,甚至回堵到自強隧道北口,民怨增多。議員指出,劍南路站因施工占外側車道,原4線道剩2線道才讓尖峰塞車,捷運局允諾會盡快改善。

「從來沒有這麼塞!」本月北環段Y29劍南路站施工圍籬8月4日圍起後,士林往內湖大直的通勤族抱怨,捷運施工導致路型車道大縮減,尖峰時段士林自強隧道往內湖方向車流大塞車,回堵嚴重,一度堵到自強隧道北口的東吳大學。

「2線車道卻要容納3線的北安路、及2線的明水路匯合車流量,當然成塞車瓶頸!」議員何孟樺說,問題就出在因Y29站施工占用外側車道,應行駛外側的公車因停靠忽內忽外,阻塞車流;加上該段路又有左轉專用道,原本4線寬實際僅剩2線車道。

何孟樺與市府局處會勘後研議,塗銷明水路與北安路770巷路口的2處槽化區,減少公車變換車道。另,北安路自強隧道口至敬業三路內側車道,全時段禁止左轉,改為直行車道,紓解匯合後往內湖的直行車流。

議員柳采葳建議,應取消非必要槽化區,要求捷運局與交通局在施工期要掌握即時路況。

捷運局表示,經跨局處協調後,敬業二路至劍南路站間的混凝土紐澤西護欄將退縮1米,加大外側車道寬度;北安路敬業三路口最內側車道改為全時段禁止左轉直行車道;塗銷明水路至劍南路間現有2處槽化區,恢復原有車道數。預計今天改善完成,將持續滾動修正。

Y29劍南路站施工期約18個月,預計明年12月底可將目前占用道路的交維設施撤除,恢復原有行車動線。

成功里長李清水表示,原本北安路上班尖峰車流就大,北環段施工封了約2米車道,影響尖峰車流,尤其上班時段北安路往內科方向原本就車多,上周會勘後,捷運局允諾改善,車流狀況應該能改善。



資料來源:https://udn.com/news/amp/story/7323/8930372





2025/08/08
台灣又有詐騙新招!4招不怕房產落入陌生人手中

房子默默被賣掉「1.4億元財產一夕蒸發」,4招不怕房產落入陌生人手中

最新房屋詐騙手法!房子默默被賣掉「1.4億元財產一夕蒸發」。(示意圖/取自photoac)

最新房屋詐騙手法!房子默默被賣掉「1.4億元財產一夕蒸發」。(示意圖/取自photoac)

不動產詐騙事件頻傳,不論是買賣或是贈與,透過專業人士辦理房屋移轉事宜務必要小心。日前有一樁「台版地面師」詐騙案件,成員遍布警界、司法、戶政單位,在短短一年內假冒過世者繼承人,詐領多筆不動產變現,共取得1億4925萬餘元不法之財。對此,嘉義市政府財稅局表示,民眾名下有房產,務必申辦「稅籍異動即時通」,有助提前發現異常交易,此外,警方也分享4招防詐方法,不怕房產默默被賣掉。

嘉義市地政處分享,最新房屋詐騙有以下5種起手式

1. 鎖定政府公告未辦理繼承之不動產

根據《土地法》第73-1條第1項規定,超過一年未辦繼承登記的不動產,政府會公告提醒民眾儘速辦理,否則在列冊管理15年後,會由國有財產署公開標售。這些遭到漠視的不動產,是地面師最愛下手的目標,尤其偏愛子女在國外或者沒有繼承人的老人名下財產。

2.利用職權(警察、公務員)或人脈關係(里長)調查目標身分資料

詐團會透過共犯中的公務員確認死者有無繼承人,以及相關人等的出入境紀錄等;如果有繼承人,會先確認死者親屬是否長時間待在境外不會回臺,再攏絡里長配合,關心長輩之餘順便打探遺產和繼承人的狀況,藉此挑選里內沒有繼承人、詐欺可行性高的個案,甚至會偽造租約,誘騙鎖匠替房子開鎖,讓他們能入內觀察狀況。

3. 偽造代筆遺囑將目標不動產遺贈給詐騙人頭,經由律師認證增加可信度

詐團會偽造代筆遺囑,指定將死者的房子和土地遺贈與完全不認識的人頭名下,偽造死者簽名並安排集團成員作為見證人,還會事先演練如果遇到檢察官問話該怎麼回應,包括跟往生者怎麼認識的?這房子位置在哪裡?為什麼來當見證人等等。最後由律師替偽造的代筆遺囑出具「認證聲明書」,讓虛假文件搖身一變成為具有法律效力的公文書。

註:代筆遺囑的確可以達到將不動產過戶的效果,但僅由律師出具「認證聲明書」來確認遺囑為真的做法,由於已經無法向已過世的立遺囑人進行查證,並不符合公證法規。

4. 持偽造遺囑等文件,申辦繼承及遺贈登記

地政機關受理繼承及遺贈登記時,主要以書面資料為審核依據。詐團經律師製造的偽造遺囑,形式完備、內容齊全,使地政人員在無法辨別真偽的情況下誤信其合法性,進而完成登記程序。

5. 設定抵押權取得大量資金,再將不動產出售

登記過戶完畢後,將騙來的不動產第一時間拿去金融機構做抵押,以換得大筆現金。同時聯繫房仲準備將房產售出,後續再取得更高額的收入。

為防止詐騙案件增加,地稅局也呼籲,民眾可以透過臨櫃、線上申辦「稅籍異動即時通」服務,有助於提前發現異常交易,此外,如果家中有遺產繼承,務必儘速辦理繼承登記。不僅可以避免超過6個月遭處罰鍰,也可免於列冊公告後,淪為詐騙集團眼中的待宰肥羊。

警教4招徹底防詐

台北市警察局文山第二分局曾分享,買賣房屋4招防詐方法,民眾如果發現買方或賣方有疑慮,寧可不買不賣,以免被詐騙。

銷售前

1. 設定地籍異動通知:

去地政單位登記屋主手機號碼,未來如果房子有異動,手機會先收到簡訊通知。

2. 理財型房貸/貸款不塗銷:

讓房子有設定抵押,詐騙集團就不會盯上你。

簽約時

1.雙代書:

買賣雙方都找代書。

2.使用公版買賣契約書:

不要由買方自行訂定合約內容。

3.成屋履約保證:

強調一定要做履約保證,保障買賣雙方的權益。

銷售期間

1.委託有信譽的仲介公司:

儘量不要找有不良紀錄的仲介公司。

2. 自售留意買方姿態:

若買方都不出現,委託代理人辦理,就是有詐!

過戶時

1. 取消印鑑證明:

至戶政事務所取消印鑑證明,所有的變更動作,須本人親自到場才成立。

2.交付價金流程:

通常1個月內會完成,時間不會拖太久。

3. 本票簽立及保管:

買方應簽立本票給賣方,並由賣方親自保管。

資料來源:《嘉義市政府地政處》



資料來源:https://www.storm.mg/lifestyle/11058707





2025/08/08
民俗月登場+房市冷颼颼 建商8月推案量八年同期新低

今年房市利空罩頂,鬼門開之際,北台灣建商不敢開新案,推估推案量恐將年減逾6成。圖/住展雜誌提供

今年房市利空罩頂,鬼門開之際,北台灣建商不敢開新案,推估推案量恐將年減逾6成。圖/住展雜誌提供


近8年北台灣民俗月(8月)推案量

近8年北台灣民俗月(8月)推案量


往年農曆民俗月多在8月登場,今年雖逢閏月,但也將在8月底進入鬼月。鬼月因民俗禁忌顧露,向來為購屋市場淡季,今年更因房市急凍,讓建商更不敢推案,推估今年8月北台灣公開案量將驟降至569.7億元、年減61.5%,創下近八年同期新低,比禁止預售任意轉讓的平均地權條例修法上路時期,以及疫情三級警戒時期更糟!


觀察近年8月北台灣推案量,自2018年起多來到千億元以上量能,去年房市熱潮甚至逼近1,500億元的新高紀錄。然今年房市利空罩頂,鬼門開之際,建商新案更不敢開。

住展雜誌發言人陳炳辰表示,過去千億元的推案量時期,8月多少都會有一、兩案達標百億元,例如2024年同期就有台北市文山區、新北市林口區兩個破百億元案,今年8月卻沒有總銷百億元大案進場,即使把指標案門檻下修至80億元,也僅見台北市南松山利晉建設,以及桃園市小檜溪定泰建設二個建案登場。

其餘數十億元量體新案也不到十案,僅新竹市香山區的愛山林建設系列案達標50億元,其他個案總銷大都在30億元以下,對照去年8月則有國美、華固、國揚於台北市信義區、新北市三重區、新店區民俗月推出50億~70億元指標案,今年相當程度呼應鬼月死氣沉沉。

值得一提的是,預售屋因多年後交屋,其實較沒有在好兄弟專屬月即刻搬遷入住的疑慮,推出預售案干擾較少,反之新成屋稍有忌諱之餘,還有入手後就得與銀行打交道,偏遇眼下貸款限縮的麻煩問題,相較去年此刻仍有新北市新店區、汐止區的知名先建後售案現身,今年民俗月新成屋案幾乎不見蹤跡,儼然退避三舍,生人迴避。

陳炳辰分析指出,房市冷氣團難解,關稅、匯率狀況又造成台灣總體經濟面震盪,不利資金匯聚,新案若非規劃已久不得不推的大案,大部分都以拖待變,不然則依附重要檔期上場,因此既然民俗月過後即將迎來928大檔期,便不必急於試膽進場,又在9月底央行理監事會議是否可期待較有利的消息,亦對推案時間造成影響,年底變數多,供給層面愈顯撲朔迷離。



資料來源:https://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250808000269-260210?chdtv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目錄

  • 房地產新聞
  • 產業經濟新聞
  • 區域相關新聞
  • 園區快訊
  • 公司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