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com

最新消息

  1. 首頁
  2. 最新消息

2025/08/18
金龍海嘯將滿周年 房市現窒息量 觀望買氣濃

限貸令鬆綁、建商降價讓利,有望成解凍藥引

據《住展雜誌》調查,北台灣都會區預售屋及新成屋市場第二季平均銷售率下探至20.5%,較去年第三季幾乎腰斬。圖/本報資料照片

據《住展雜誌》調查,北台灣都會區預售屋及新成屋市場第二季平均銷售率下探至20.5%,較去年第三季幾乎腰斬。圖/本報資料照片

北台灣各季度新案平均銷售率

北台灣各季度新案平均銷售率


去年第三季央行祭出第七波不動產信用管制,被房產業稱為「金龍海嘯」的政策打炒房,實施即將屆滿周年,對房市的殺傷力,可說是與日俱增。


據《住展雜誌》調查,北台灣都會區預售屋及新成屋市場單季平均銷售率,從去年第三季金龍海嘯伊始的44.5%,逐季下探,去年第四季銷售率剩30.5%,今年第一季已掉到26.7%。今年第二季除政策緊縮、房貸排隊潮未解外,更殺出美國對等關稅和新台幣匯率急升等程咬金,買氣觀望氣氛更凝重,銷售率再下探至20.5%,較去年第三季幾乎腰斬;房市買氣急凍,不少新案單周平均業績,竟已「零成交」,呈現窒息量,市況已不可同日而語。再看今年第二季國泰房地產指數,全台30天平均銷售率已掉到6.37%,創下近16年新低點。

值得注意的是,全台有高達82%的預售新案30天平均銷售率不到1成,銷售率10%~15%的只占11%,20%以上僅剩6%。

住展發言人陳炳辰表示,去年919央行禁止任意使用寬限期的重大打房措施,加上銀行房貸水位達上限,對房市在實質貸款面與後續發展信心面帶來雙重打擊,投資客群也因貸款資金缺口減少購置預售屋,加上對未來信心不足,房價也確實偏高,造成這波房市買氣衰退。

陳炳辰分析,這股窘態延續到2025年,又遇總體經濟貨幣大戰與美國關稅波動,資金更難以冒險布局不動產,房產投資買盤、高端資產族群都縮手下,自然重挫買盤。展望後市,陳炳辰認為,若銀行房貸仍持續緊縮,央行也未鬆綁對投資族群的限貸政策,加上國內大環境不景氣,不再有企業投資擴廠利多,預期不動產前景堪慮。整體房市冷氣團已籠罩近一年,陸續傳出建商停工的壞消息,難以順利核貸交屋又等不到買氣,房市烏雲籠罩到明年都不意外,現在只等大建商開出降價讓利的第一槍。




資料來源:https://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250818000151-260202?chdtv




2025/08/15
台北市首創「綠容率」入法,2026 起新建案陽台、屋頂強制綠

圖源:台北市都市發展局報告


為了對抗都市熱島效應、降低體感溫度,台北市正式將「綠容率」納入法令,規定 2026 年 1 月 1 日起,所有新建案在申請建照時,必須依規劃設置陽台、露台或屋頂的立體綠化設施。綠容率新制預計每年可新增約 5 萬平方公尺立體綠化面積,並種植約 1.5 萬棵喬木,達成全市平均降溫 2℃ 的目標。


台北市首創「綠容率」入法,什麼是綠容率?

「綠容率」是衡量建築物綠化程度的新指標,不再只看地面綠化面積,而是將植栽實際能提供的遮蔭效果換算成「等效綠覆面積」。

這也表示,除了地面花園,陽台外緣、露台牆面甚至屋頂上的綠化,都能計入綠容率,形成三維(3D)立體綠化,讓綠色延伸到建築的各個角落。

圖源:台北市都市發展局報告

2026 正式上路!台北市綠容率新制重點

  1. 綠化位置與規格:立體綠化設施須設在陽台或露台外緣,深度不得超過 2 公尺,且綠覆面積需達 90% 以上,並符合結構安全規範。
  2. 彈性配置:可設置於私人陽台、公共梯間或露台,不必侷限於個別住戶空間。
  3. 計算方式:採用植栽遮蔭係數計算「等效綠覆面積」,取代傳統只計算基地綠覆率的 2D 模式。
  4. 施行時程:2025 年 8 月公布後至年底為緩衝期,2026 年元旦正式上路,建案可選擇提前適用。

圖源:台北市都市發展局報告

台北市綠容率政策背景與影響

台北市早在 1986 年就訂定《新建建築物綠化實施要點》,並在 2016 年提升為行政規則。這次修法配合「台北市開發基地體感降溫專案」,以「密集綠覆固碳」為三大策略之一,首次將綠容率明文化,成為全國首創的都市降溫法規。

市府建管處預估,綠容率新制不僅能改善城市微氣候,還可以提升社區環境品質。但也有民眾擔心維護植栽會增加生活負擔,對此市府強調,綠化設施需依原核定計畫維護,若怠於管理,將依《行政執行法》處以怠金。



資料來源:https://applealmondrealty.com/posts/42300



2025/08/15
經營困難 新北17家觀光工廠退場

新北36家觀光工廠及產業文化館,近年退場有17家,平均經營觀光服務時間約為7年,影響投入輔導資源的效益。市府經發局表示,未來如業者有意回歸產業觀光行列,也將協助輔導轉型及品牌行銷。

不少親子客、旅遊團會到觀光工廠遊賞,但近年遇疫情、缺工等考驗,觀光工廠經營難度增加。為協助觀光工廠吸引人潮,經發局2022年至2024年委託廠商辦理觀光工廠及產業文化館行銷推廣委託專業服務案。

新北審計處指出,受過轉型輔導成功的觀光工廠,或是產業文化館,平均經營觀光服務約7年退場,質疑影響投入輔導資源效益。另,經發局整合觀光工廠及產業文化館共同行銷宣傳,但部分行銷活動的場館參與率未達8成,配合活動場館及消費者對部分活動滿意度也未達8成。

經發局回應,推動「產業觀光輔導計畫」,透過主題企畫、場域動線規畫及空間展示設計等經營輔導,協助傳統產業轉型為兼具觀光特色的據點。每年均辦理觀光工廠輕旅行等系列行銷活動,除政府提供輔導資源外,也有賴企業決策者經營轉型決心。

經發局說,近3年各縣市多有觀光工廠退場,大環境改變是業者選擇退出原因,如市場通路多元、企業改革、經營重心轉移。


資料來源:https://udn.com/news/story/7323/8940493?from=udn-catelistnews_ch2



2025/08/15
地價單坪近5字頭 全台工業區這裡最貴

591資訊

圖/受惠台商回流工業地夯,其中華亞科技園區工業地價格居冠。


工業地產市場夯,近年地價持續向上增溫,最熱門的區域都集中在北北桃三都,根據《工商時報》報導,最新市調統計顯示,全台主要工業區當中,華亞科技園區工業地價格遙遙領先,每坪平均達45.5萬元;而彰濱鹿港工業地去年上漲6.3%,為去年工業區土地價格漲幅最大。

|工業地交易年增近九成

世邦魏理仕研究部統計,受惠台商持續回流,激勵工業地產市場連續幾年維持高溫不墜,觀察2019年大型土地交易案例,除自用型買方剛性需求支撐整體買盤,投資型買方也積極購入核心資產。此外,觀察2019年重大土地交易可以發現,上市櫃建商積極搶標優質土地,全年總計購置超過26萬坪土地,土地交易年成長率激增87%,反應投資人肯定不動產基本面穩健的走勢。

調查也顯示,目前全台主要工業區土地,幾乎都漲了一輪。以華亞科技園區來說,目前每坪平均已達45.5萬元,傲視其他工業區,年漲幅達3.4%;中壢工業區平均達29萬元,年漲幅5.5%;美崙工業區平均6.2萬元,價格持平;台中工業區平均25.8萬元,年漲幅5.3%;彰濱鹿港工業區約3.72萬元,年漲幅則高達6.3%;另外大發工業區,平均每坪約13萬元,年漲幅3.2%。

591資訊

|低利環境促使企業置產

世邦魏理仕台灣研究部主管李嘉玶指出,央行降息有助不動產投資需求增長,在台北辦公室空置率處於低點、房東調漲續約租金的情況下,部分本土企業租戶可能因借貸成本降低而萌生置產的念頭;至於工業地產市場,許多國內外製造業者加速調整生產基地,而低利環境將促使自用型買方轉為積極。

注:文中所涉坪數,如無特殊說明,均為規劃坪數。文中出現的圖片僅供參考,以銷售中心實際情況為準。




資料來源:https://news.591.com.tw/news/4007/amp



2025/08/15
房市低迷不振 五亮黃藍燈 銷售時間拉長到以年計算

房市燈號持續衰退,7月燈號亮出黃藍燈,分數是38.2分,為今年的第五顆。聯合報系資料照

房市燈號持續衰退,7月燈號亮出黃藍燈,分數是38.2分,為今年的第五顆。聯合報系資料照


房市燈號持續衰退,預售市場堪比疫情時期的慘況。住展雜誌昨(14)日發布7月北台灣新建案市場調查,來客量、成交量都大幅下滑,多數銷售時間拉長到以年計算,7月燈號持續衰退的黃藍燈,分數是38.2分,為今年的第五顆黃藍燈,為新冠疫情後的最差狀態。

住展雜誌企研室總監暨發言人陳炳辰指出,7月進入暑假,家庭出遊、颱風、民俗月等接連利空,都讓建商保守以對,加上關稅政策疑雲不利資金冒險投資,冰凍三尺的房市買盤雪上加霜,需求消極。

今年以來住展風向球分數與燈號
今年以來住展風向球分數與燈號

7月預售推案量僅600多億元,較上月減少百億元,指標案為台北市中正區豐基建設案,有百億元量體規模,其他案量較大的為總銷50多億元案,共計三案分別為坐落桃園市內壢火車站生活圈、台北市北士科重劃區,與新北市土城區頂埔地帶的聚泰、華固、花王建設案,餘案則都在40億元以下。

新成屋戶數雖較上月增加,也僅微增30多戶,整體是200多戶,難正面看待,在價格高又得立即與銀行打交道的不利因素下,若非興建完工得按計畫公開,實無發揮空間。

需求面上,指標建案每周平均來客組數、成交組數再降,來客組數為12.5組、成交組數是0.7組,都是堪比疫情階段的慘況,僅以地段穩健的大型建商的指標案,或是新開案的甜蜜期會有單周數十組、成交不掛蛋的績效,其他單周個位數的賞屋量與零成交已屬常態,買盤信心萬念俱灰。

7月待售建案來到1,375案,比6月增40多案,其中以新北市、桃園市最顯去化不易,量增較多,目前多數建案銷售時間拉長以年計算,此外,不少個案不得不推,因此讓數據更雪上加霜。

開價與成交價仍在一成空間內,陳炳辰分析,台北市因為房價過高,容易因如大安區鍍金門牌高價案,與像萬華、文山、內湖地區平價產品產生價格落差,進而創造議價率,否則其他縣市的建商價碼保持一定水位,不到黃河心不死,或也在於擔憂貿然降價的骨牌效應,不降不賣咬牙苦撐。

陳炳辰分析,即將迎來928檔期,不少建商抱持延都延了心態,乾脆延推到明年再說,928檔期恐也難寄望過高,包括新北市林口區與桃園市龜山區、中壢區,和新竹地區的東區、竹北市都傳指標大案不一定在928檔期亮相。



資料來源:https://money.udn.com/money/story/5621/8940446?from=edn_subcatelist_cate



2025/08/14
蔣萬安:打造捷運站為特色景點

台北市捷運局在市政會議報告捷運6線工程施工及招標進度,市長蔣萬安表示,台北捷運規畫是以北北基桃共同生活圈為最重要考量,不能只用本位主義想著「只要滿足台北市內部需求」就好。(本報資料照片)

台北市捷運局在市政會議報告捷運6線工程施工及招標進度,市長蔣萬安表示,台北捷運規畫是以北北基桃共同生活圈為最重要考量,不能只用本位主義想著「只要滿足台北市內部需求」就好。(本報資料照片)


台北市邁入「捷運工程6線齊發2.0」嶄新階段,規模不輸起初興建時候,台北市長蔣萬安表示,捷運規畫不能有「本位主義」,只滿足台北市內部需求就好,應像台中捷運向彰化延伸,以北北基桃共同生活圈為最重要考量。此外,蔣萬安也建議北市捷運局參考英國倫敦地鐵Baker Street Station、莫斯科「地下宮殿」車站,將民生汐止線站體設計成特色景點,帶動觀光人潮。


捷運局前天在市政會議中,報告包括信義線東延段、萬大線第一及第二期、環狀線南環段、北環段、東環段等捷運6線工程施工及招標進度。

蔣萬安表示,捷運規畫要以整個北北基桃共同生活圈為最重要考量,不能只用本位主義想著「只要滿足台北市內部需求」就好,他也以台中捷運為例,目前已經規畫延伸到彰化,就是一樣的道理。

蔣萬安也提到,目前仍在規畫中的民生汐止線,將在台北市境內增設9個捷運站,並包括3個轉乘站,他建議捷運局在設計站體時,能參考國外經驗,將其中幾個站體設計成特色景點,比如英國倫敦有Baker Street Station,因為是系列偵探小說的主角福爾摩斯居住的處所,因此在站內特別設計許多跟福爾摩斯相關的意象,讓站點變成熱門觀光景點。

他進一步以俄羅斯首都莫斯科為例,有很多超過百年歷史的地鐵站,當初因戰爭期間的避難考量,有些軌道深入地底百餘公尺,再加上第二時期的皇族設計風格及牆面上大量掛設的藝術品,因此有地下宮殿的評價,許多站區也都成為旅遊景點。

蔣萬安強調,台北市捷運站始終是以實用性為考量,未來可考慮興建有主題的捷運站,並非只是限於目前捷運站裡的公共藝術,要將整個捷運站內都布滿相關主題元素,使捷運站本身就是一個景點,讓許多人搭捷運目的就是為了要來特色捷運站朝聖,不僅將帶動捷運運量也會為周邊帶來商機。



資料來源:https://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250814000529-260107?chdtv



2025/08/14
房地合一申報 別踩四地雷

房地產示意圖。記者朱曼寧/攝影

房地產示意圖。記者朱曼寧/攝影


財政部高雄國稅局表示,近期查核房地合一稅申報案件時,發現常見四大錯誤,包括誤報前手支付費用、整張照抄土增稅繳款書上的漲價總額、未核實土地使用條件、虛報成本費用,提醒納稅人應據實填報,以免影響自身權益。

首先,誤將「前手支付費用」列為成本,常見狀況是,納稅人因房地為繼承取得,在申報時誤把前手(如父母)當年購買時支付的契稅、登記費、印花稅等費用,直接申報為成本,但依規定,成本費用須是由申報人本人實際負擔,繼承取得者不得列報他人支出項目。

舉例來說,納稅人小花(化名)出售父親留下的不動產時,整理父親當年購屋相關費用單據,試圖列報為成本,經查後因非其本人支出,遭剔除並補繳稅款。

其次,土地漲價總額照抄,納稅人直接使用土地增值稅繳款書上記載的漲價總數額作為申報減項,卻未區分哪些是自己持有期間產生的漲價,像是納稅人阿章(化名)在2020年購入農地,2024年出售時列報52萬元土地漲價總額,不過,實際上其中46萬元是前手在2010至2020年間的土地漲價金額,國稅局僅認列其2020至2024年間6萬餘元的部分,最終須補繳本稅約15萬元。

第三,未確認漲價期間與土地使用條件,國稅局指出,若出售的是農地,且在持有期間未實際做農業使用,即便原本未被課徵土增稅,仍可能補稅並影響申報內容,這類情況下,申報人若不區分土地使用狀況與持有期間,直接引用漲價總額數據,也可能列報錯誤。

第四,誤以為報得愈多愈安全,部分民眾,認為列報費用或土地漲價金額愈高愈能節稅,但若資料來源不實或計算錯誤,經稅局查核後反而得補稅,並可能依規定處以罰鍰。

國稅局呼籲,辦理房地合一稅申報時,應詳實檢附相關資料與支出憑證,尤其是繼承或購買時間與土地漲價期間的區分至關重要,應釐清相關規定。



資料來源:https://money.udn.com/money/story/6710/8937686



2025/08/13
建築減碳再進化 低碳建築邁向實踐新階段

「低碳建築永續發展研討會」集結公協會、建材與營建專家,透過三場主題演講與技術交流,探討低碳建築的實務路徑。圖/業者提供

「低碳建築永續發展研討會」集結公協會、建材與營建專家,透過三場主題演講與技術交流,探討低碳建築的實務路徑。圖/業者提供


「低碳建築永續發展研討會」12日登場,吸引逾百位建築師、設計師、營造業者及政府代表參與。圖/業者提供

「低碳建築永續發展研討會」12日登場,吸引逾百位建築師、設計師、營造業者及政府代表參與。圖/業者提供


漢源實業董事長林裕滄(左)捐贈30萬元善款予台中十方啟能中心,支持身心障礙者教育與生活發展。圖/業者提供

漢源實業董事長林裕滄(左)捐贈30萬元善款予台中十方啟能中心,支持身心障礙者教育與生活發展。圖/業者提供


公益晚宴安排「凡星樂團」暖心演出,漢源實業董事長林裕滄(左)並頒發感謝狀。圖/業者提供

公益晚宴安排「凡星樂團」暖心演出,漢源實業董事長林裕滄(左)並頒發感謝狀。圖/業者提供


在全球淨零碳排浪潮推動下,建築產業正迎來深度轉型。今(12)日下午登場的「低碳建築永續發展研討會」,主辦單位漢源實業,集結公協會、建材與營建專家,透過三場主題演講與技術交流,探討低碳建築的實務路徑,吸引逾百位建築師、設計師、營造業者及政府代表參與,共同布局產業永續未來。


首場演講由台灣建築中心副執行長林杰宏,以「台灣建築業永續淨零的挑戰」為主題時指出,建築部門碳排涵蓋材料生產、施工到使用周期,必須推動全生命周期碳足跡管理。政府已著手推動「建築碳排評估制度」,未來將導入低碳建材標章、碳權交易與碳中和指標,引導業界提前因應政策變革,搶占轉型契機。

國產建材實業經理秦易承則分享「淨零碳排目標下的低碳循環建材」案例。他表示,透過替代原料與製程優化,已成功降低預拌混凝土水泥用量與碳排放,並兼顧耐久性。現場並展示結合LCA(生命週期評估)與ESG理念的多款建材,凸顯台灣在循環經濟與綠色材料研發上的實力,提供從源頭減碳的解方。

第三場由漢源實業經理林彥均介紹「複材系統模板於建築產業的優勢與ESG效益」。他指出,玻璃纖維強化塑膠(FRP)模板,具輕量、高強度、可重複使用、不需脫模劑等特性,大幅減少木模浪費與施工碳排,並已通過UL94HB阻燃認證,符合清水混凝土規範。該系統已在全台建案廣泛應用,並結合區域代工班模式,協助營造廠實現模組化施工與人力精簡,回應缺工與永續雙重挑戰。

研討會後的公益晚宴,主辦單位-漢源實業董事長林裕滄捐贈30萬元善款予台中十方啟能中心,支持身心障礙者教育與生活發展;晚宴則安排「凡星樂團」暖心演出,壓軸由知名台語歌手董育君獻唱,讓產官學界在輕鬆氛圍中深化交流,展現科技與人文並重的永續精神。

本次研討會傳遞明確訊息:「低碳建築不是未來式,而是進行式。」從政策制度、材料革新到工法升級,台灣建築業已從被動因應轉為主動布局;特別是創新模板系統的成熟應用,正帶動產業朝智慧化、模組化與低碳化邁進,翻轉高耗能、高污染的傳統印象。

業界表示,隨著淨零目標逼近,建築轉型已不容延宕,唯有產官學攜手合作,將永續理念落實於每一塊建材、每一項工法與每一次設計決策,方能真正打造兼具環境韌性與社會責任的低碳城市。而今日這場研討會,正是台灣建築邁向永續新階段的關鍵起點。



資料來源:https://www.ctee.com.tw/news/20250812701990-430503



2025/08/13
「住得起、住得好」的新時代會來嗎?

胡偉良:政府與建商3面向攜手共創

打造更多合理價格、優質規格、幸福感兼具的家園。

胡偉良:攜手共創「住得起、住得好」的新時代。/僅為情境圖,取自unsplash

胡偉良:攜手共創「住得起、住得好」的新時代。/僅為情境圖,取自unsplash


在全球經濟波動與產業轉型的背景下,行政院近期宣布將啟動新一輪擴大內需計劃,將「加速危老都更與社會住宅推動」列為重要政策引擎之一。計劃的核心目標,是透過釋放公共與民間投資需求,帶動營建、製造、服務等相關產業鏈的活絡,同時改善居住環境、提升生活品質。

這不僅是經濟刺激方案的一環,更是政府落實居住正義的重要契機。政策的推動,將帶來更多土地釋出、審議加速與融資優惠,也為建商創造了在成本與品質間尋求新平衡的條件。

在此關鍵時刻,台灣房價正逐步回歸合理區間,市場迎來結構調整期。建商的角色,應該從被動應對市場變化,轉為主動承擔產業升級的責任。

品嘉建設胡偉良始終相信,「買得起、住得好」不是口號,而是透過技術創新、營運優化與政策善用,實質降低開發成本、將利潤回饋給消費者的結果。

一、技術創新與建築工法革命──提升效率、降低成本、穩定品質

傳統營建模式常見的工期冗長、人力短缺與物料浪費問題,長期推升了成本與售價。品嘉建設以國際標準為標竿,推行以下技術革新:

1. 預製與模組化施工

在工廠精準製作結構、外牆與衛浴單元,能縮短現場施工時間約 30%,並確保品質一致性,同時降低人力與物料浪費。

2. BIM(建築資訊模型)全案導入


在設計階段預先解決管線衝突與空間配置,避免錯誤與返工,讓施工更順暢、物料計算更精準,減少成本與延宕風險。

3. 智慧化建築管理系統

整合能源、照明、空調、安全等系統,降低長期營運維護成本,並提升住戶的舒適度與生活品質。


二、優化流程與供應鏈管理──從源頭壓低成本

降低營建成本的核心不僅在於技術革新,更在於流程與供應鏈管理。

建商宜儘速啟動:

1. 設計標準化與產品線優化

建立可重複使用的設計模組,縮短設計週期、降低設計費用,並透過規模化採購壓低建材單價。

2. 策略性採購與長期合作

與關鍵材料與設備供應商建立長期合作,承諾採購量以換取批量價格與品質保障,降低採購風險。

3. 精實營建管理(Lean Construction)

透過價值流分析,消除等待、過度搬運與庫存浪費,確保每個工序都能在最短時間、最低成本下完成。


此外,像品嘉推行「取得土地即啓動開發」策略,避免高價屯地與資金長期占用,並靈活運用票貼與長期融資降低資金壓力。


三、善用政策資源與多元合作──擴大內需計劃下的產業加速器

政府的擴大內需計劃,特別針對危老都更、社會住宅、公共建設與綠色轉型提供多項政策誘因與資源。品嘉建設將此視為產業升級的最佳契機,積極響應:

1. 藉爭取容積獎勵提升建築規格

符合智慧建築、綠建築、無障礙設計、結構安全等條件,取得容積獎勵(額外樓地板面積),以攤薄土地成本、降低單位售價。

2. 參與公辦都更與社宅計畫

利用政策所提供的土地穩定性、融資優惠與稅負減免,不僅降低開發風險,也能展現企業社會責任。

3. 創新融資管道

善用政府針對綠建築、智慧建築及危老都更改建的低利貸款,降低資金成本,同時加快案場啟動速度。

4. 政策與企業的正向循環

當政府提供政策誘因、簡化流程,建商必須以降本提質的方式回饋市場,讓民眾實際感受到房價合理化與居住品質提升,才能形成穩健的市場正循環。


四、品嘉的實踐承諾——以行動落實「物超所值」

品嘉建設的核心價值是「物超所值」:同樣價格,提供更好的地段與建築水準;同樣規格,我們的價格更具競爭力。

在全面完成成本優化計畫後,自 2026 年起,品嘉所有都市更新與改建案將在不降規格的前提下,主動讓利,讓降價成為推動都更與改善居住環境的助力,並與政府的擴大內需計劃相呼應。

五、胡偉良觀點:以責任與創新,開啟安居新篇章

未來的房市競爭,不再只是比地段與規格,而是比效率、誠意與責任:

效率:誰能以最少成本與時間完成最高品質的建案;

誠意:誰願意在合理房價基礎上進一步讓利給民眾;

責任:誰能在城市發展與居住正義之間找到平衡點。

品嘉建設將與與志同道合的產業夥伴以此為核心價值,持續以創新技術、優化流程與政策善用為基礎,與政府、社會及產業夥伴攜手,打造更多合理價格、優質規格、幸福感兼具的家園,真正實現「住得起、住得好」的願景。




資料來源:https://www.gvm.com.tw/article/123430




2025/08/13
黃仁勳要換房東?潤泰新南港「玉成廣場」身價逾200億喊賣

黃仁勳的房東可能要換人!潤泰創新國際持股七成的子公司潤泰創新開發公司,決定喊賣「玉成廣場」。圖/擷取自Google街景

仁勳的房東可能要換人!潤泰創新國際持股七成的子公司潤泰創新開發公司,決定喊賣「玉成廣場」。圖/擷取自Google街景


全球AI巨頭NVIDIA輝達執行長黃仁勳將在台北北士科園區設立海外總部,其研發中心,將先在年底前進駐台北市南港的「玉成廣場」大樓,就在大樓甫完工一年半之際,房東可能要換人!潤泰創新國際持股七成的子公司潤泰創新開發公司,今(8)日宣布,決定喊賣;市場專家依合理行情概估,整棟身價有機會上看200億元,將待價而沽,若年底前順利成交,將可望躋身「每坪百萬俱樂部」,改寫2025年商辦大樓成交金額最大手筆紀錄。


黃仁勳要換房東?!潤泰新南港「玉成廣場」身價逾200億元喊賣!圖/業者提供

黃仁勳要換房東?!潤泰新南港「玉成廣場」身價逾200億元喊賣!圖/業者提供


潤泰新今(8)日代持股比例70%的子公司潤泰創新開發股份有限公司公告,擬處分南港「玉成廣場」之建築物及其座落土地,辦公室面積約1萬7,526坪,另外還有停車位290個。經子公司董事會通過後,擬提子公司股東臨時會討論。

潤泰創新協理陳柏宇表示,潤泰新「玉成廣場」已於2024年初完工,目前出租率已達七成,其中最大房客是輝達、承租約達6成,另外2家房客承租達1成,每年貢獻穩定的租金收益;昨天代子公司公告未來將進行出售,因此潤泰新必須召開董事會,同意後方可開始進行銷售,後續也還會依據公司法185條再召開股東臨時會承認。

陳柏宇表示,至於出售方式會採取公開標售、或委託銷售,目前都尚未確認;開價方面,目前也尚未定案,也尚無潛在的買主,未來若有銷售也會依法規對外公告申報。

陳柏宇表示,潤泰新之所以決定處分「玉成廣場」,主要是接下來幾年潤泰新將同時進行許多房地產開發案,包括總銷規模達500億元的「南港之星」在內,因此決定先活化資產,出售「玉成廣場」,以回收資金,再創更大的投資收益。

市場高度矚目這棟「辣個男人」輝達執行長選定的研發中心「玉成廣場」,若房東潤泰新成功脫手,下一個房東會是誰?整棟大樓身價又多少?

據內政部實價登錄資訊顯示,該大樓去年12月18樓成交租賃案,每坪月租達2,700元,直逼台北市中心,月租金達61.7萬元。

仲量聯行董事總經理侯文信表示,一般來說建設公司持有辦公大樓多半鮮少只租不賣,而是儘快完銷,以追求最大的資金週轉率,只要出租率到達一定的程度就可以考慮整棟求售。研判在這個時間點處分,買家有可能是金融壽險業,因為第一,此時剛好在政策壓抑建商的土地購買能力,市場競爭者相對較少,第二,保險業購置不動產的租金報酬率門檻已壓低到2.5%,依每坪月租反推,每坪保守估計至少百萬。

第一太平戴維斯資深協理丁玟甄表示,依「玉成廣場」先前公告資訊推估,輝達承租的17層辦公室面積,每坪月租大概在2,300~2,400元之間,若依保險業最低不動產租金報酬率門檻2.544%反推,「玉成廣場」整棟身價大概有210億元;但若買家並非保險業、不必受限金管會最低租金報酬率規定的話,依週邊「世界明珠」辦公室成交行情每坪達143萬元來看,總價將更高。

去年7月,黃仁勳才拍板,以總租金28.97億元,簽下潤泰新旗下持股七成子公司潤泰創新開發持有的「潤泰玉成辦公大樓」,將進駐3樓到17樓,總出租面積約10,259.31坪,相當於「包」下這棟大樓六成面積,其租期為10年又1個月,震撼市場。

根據潤泰創新官網資訊,潤泰「玉成廣場」位於台北市南港路三段,基地面積達1,600 坪,土地使用分區為特定商業區,建築結構為鋼骨RC造,總租售面積達1萬7,526.37 坪,不包括停車位。

至於建築樓層規劃地上27樓、地下5層,共32層111戶。標準層面積低樓層(3-15F):約710.26坪、高樓層(17-26F):約713.51坪;申請標章包括鑽石級智慧建築標章、綠建築黃金級標章、耐震標章。去年初完工落成以來,已是南港新地標。



資料來源:https://www.ctee.com.tw/news/20250808702200-430606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目錄

  • 房地產新聞
  • 產業經濟新聞
  • 區域相關新聞
  • 園區快訊
  • 公司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