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com

最新消息

  1. 首頁
  2. 最新消息

2025/09/01
上班族等3分鐘不耐煩! 「智能電梯」成商辦租賃關鍵

▲▼如何降低排隊等電梯的時間,是一門大學問。(圖/記者項瀚攝)

▲如何降低排隊等電梯的時間,是一門大學問。(圖/記者項瀚攝)


上班等電梯,等幾分鐘能接受?商仲業者調查,一般人等3分鐘就會不耐煩,5分鐘以上就崩潰無法接受了,而目前北市有許多商辦於尖峰時間,等候得超過5分鐘。電梯業者則表示,新商辦相當重視電梯效能,而如何縮短等候時間,是一門大學問。

政府打住不打商,近年開發商積極在台北市中心布局商辦案,明年將迎來10萬坪完工量,未來幾年更有許多指標大案將完工,新商辦量體一路走升,加上既有的商辦,加總起來的量體將相當可觀,而這也反映出市場競爭性。

高力國際業主代表服務部董事黃舒衛表示,除了地段條件,開發商在各項建材大PK,吸引客戶購置或承租進駐,而現在的商辦越蓋越高,上班人口也相當密集,「排隊等電梯要多久」也成為商辦在競爭中的關鍵之一。

黃舒衛表示,據調查一般民眾電梯等3分鐘就會開始不耐煩、5分鐘以上就崩潰無法接受了,以台北市來看,一些老商辦電梯運載量不足、電梯不夠快,巔峰時間可能排隊超過5分鐘,甚至在一些大廳空間不夠大的商辦,還要排隊到戶外區,又熱又累。


▲▼分眾傳媒董事長林昱專訪。(圖/記者林敬旻攝)

▲商仲業者調查,一般人上班等電梯3分鐘就會不耐煩,5分鐘以上就崩潰無法接受了。(圖/資料照)


另外,黃舒衛表示,一些屋齡相對新穎的商辦高樓,由於早期缺乏規劃,上班人口動線與其他商用空間例如餐廳等等重疊,也會影響電梯等候時間,不過現在台北市的指標A辦,透過良善的規劃、夠力的硬體、智能系統服務等等,基本上電梯等候時間都能在3~5分鐘內。

通力臺灣董事總經理劉繼然表示:「如何降低排隊等電梯的時間,是一門大學問,最初的規劃設計是重要的決定性因素,像是導入DCS智能派車系統就很重要,簡單來說,就是把要去同一個樓層的人,都引到聚集在同一部電梯。」

民眾最直觀的是電梯數量,劉繼然說:「不是多就無敵,關鍵是設計規劃的邏輯。」他舉例:「在商辦高樓中,分流就是不可或缺的設計,許多指標大樓都規劃轉換層,並另外地下室停車場到1樓也應盡量獨立出來,停車後到1樓再轉乘其他電梯到上班的樓層。」

劉繼然說明:「地下室到頂樓若都是同一組梯,由於地下室人流量相對少,這時就會出現1樓大排長龍的窘境,建議最好的做法是,地下室到1樓規劃手扶梯,這是效率最高的設計。」

至於電梯的速度,劉繼然表示:「這大同小異,現在台北指標超高樓,都能做到每秒10米的速度,要再快,硬體上能做到,但乘坐者會不舒服,因此現階段在新商辦上要改善電梯效率,已很難再電梯速度上著墨。」



資料來源:https://house.ettoday.net/news/3024329





2025/09/01
「租不如買」是真的!2大隱形風險常被忽略

專家勸:把握房價修正期入手


要租屋或買房?每隔一段時間,總是有人在爭論,但實際上就是看個人需求再去評估。不動產專家指出,青菜蘿蔔各有所好,想要長期租屋的人,也必須考量到幾項隱形風險,再去思考是不是真的「買不如租」。

高源不動產估價師事務所所長陳碧源指出,第1、「對租賃沒有交易成本的概念」,例如每隔幾年就會被房東趕出去,要重新找租賃房,這個是有搜尋成本的,這對一般人稱作「買房的安定感」,在新制度經濟學派則稱為「交易成本的不確定性」。

央北。圖/好房網News記者蔡佩蓉攝影

「買不如租」真快活?專家揭別忽略隱形風險。圖/好房網News記者蔡佩蓉攝影


他表示,往往房東會想要把房客趕出去,就是認為每年租漲2%不夠,特別是大台北地區,這也導致房客出現交易成本中的搜尋成本,搜尋起來也是很高的,如果租屋那麼簡單、那麼便宜的話,內政部也不用推社會住宅、包租代管,政府更可以把每年幾百億元省下來了。 第2、對出租賃支出,只要付租金,都不用繳管理費的迷思,意思是房東負擔管理費或其他支出,這其實也有違有常理。 因為多數持有成本、修繕維護成本都會轉嫁給房客。陳碧源也調侃,其實對眾多房東而言,就是希望有堅持「買不如租」的言論在市場,「不然的話,房東怎麼會有永遠的租客呢。」 馨傳不動產智庫執行長何世昌指出,根據內政部數據,今年第一季全國住宅平均成交總價來到1328萬元,較10年前高出390萬元,更比15年前多了520萬元,漲幅41.6%,換言之,近10年每年總價平均成長39萬元,等於把小資族全年存款吃光光。 何世昌提到,雖然「以租代買」的民眾越來越多,畢竟人生不一定要買房,只要不被房東趕出門,租房也能快活過此生。但從房屋總價長線仍維持走升、薪資難追上房價成長的趨勢來看,把握修正期入手很關鍵。



資料來源:https://news.housefun.com.tw/news/article/846273472027.html





2025/09/01
聰明買房優選抗跌支撐區 賣屋降急售風險

現金為王趨勢 市場撿便宜有撇步

推案熱區的超高層預售大樓,受第二戶限貸5成影響,造成平轉戶釋出增多,卻也成為多金置產族撿便宜的重點目標。

推案熱區的超高層預售大樓,受第二戶限貸5成影響,造成平轉戶釋出增多,卻也成為多金置產族撿便宜的重點目標。


銀行限貸造成買氣觀望,造成購屋與賣房的風險都大增。但對於前幾年未趕上房市景氣起漲波段的購屋族,手頭上握有數百萬或千萬元現金,房產專家也建議,當前現金為王的市場氛圍,聰明買房選擇重大建設區、房價迅漲區,或超高層大樓的平轉戶,都有機會卡位便宜好屋。同時買賣雙方要避開踩雷風險,包括貸款核定、交易時間差、供需量體、現金流與交易安全等項目都需注意,以降低買房與賣屋出差錯的機會。


嘉義高鐵站區近3、4年來建設議題造成房價大漲近倍,也成為尋購平轉戶的有利區。

嘉義高鐵站區近3、4年來建設議題造成房價大漲近倍,也成為尋購平轉戶的有利區。


擁建設與交通議題房價迅漲區域 聰明買房關注平轉戶釋出機會

大家房屋企劃研究室公關主任賴志昶分析,桃園市本身房價與鄰近的新竹、雙北相比,屬於房價凹陷地帶,區域內又有多處重劃區議題,可供首購族群選擇物件眾多,惟若觀察價位與房市前景,以A7重劃區較受矚目。該區域鄰近林口商圈,本身又有機場捷運經過,區域過去雖說重劃區氛圍濃厚,近年來在人口逐漸成長之下,該重劃區陸續有不少商店進駐,基本採買機能已能滿足,最重要是區段價位約在3字頭,本身又鄰近新北市,捷運又可快速往返市區。


央行從去年第三季祭出第七波選擇性信用管制措施後,銀行限貸壓力未減,尤其第二戶限貸5成,已造成不少換屋客面臨自備款需補足上百萬元窘況,陸續有3、4年前的預售屋買家,考量貸款不足將面臨違約交屋,因此近來紛紛選擇在結構體階段,即將預售屋轉入平轉戶市場,小賺或未獲利即脫手。

根據房仲與市調顯示,中南部包含重大建設議題與房價迅漲區,都是挑選平轉戶的有利區,如台中市各行政區,以梧棲、清水等中部海線區域,區域價位又僅為2~3字頭,價位上最符合首購族群需求,且區域除了有台中港等議題加持,未來又有台中捷運藍線經過,房價未來發展性足夠。嘉義高鐵站區近3、4年來也在台積電設廠與產業園區開發議題帶動,房價帶迅速從2字頭,拉高至當前3字尾的均價帶,第二戶限貸影響,也讓該站區成為受到關注的平轉戶釋出機會區之一。

台南捷運深綠線預定計畫路線行經的歸仁、永康、新化、新市與善化區,這五大行政區房價已全面上揚,其中新市、歸仁及新化區,近3年漲幅均達6成以上。安南區九份子重劃區3年前的預售屋房價帶僅單坪30萬上下,目前新屋已近3字尾,高樓層戶站上4字頭。

安南區九份子重劃區近幾年來房價迅速上漲,多金置產族也注意是否有平轉戶釋出機會。安南區九份子重劃區近幾年來房價迅速上漲,多金置產族也注意是否有平轉戶釋出機會。

近年受台積電效應,高雄包含仁武、橋頭、楠梓等區蛋白房價已成蛋黃價,新屋均價已3字頭起跳,不過相比市區水位,對年輕客群仍有吸引力,而仁武區又為距離市區最近的蛋白區,離塵不離城,近年包括澄德重劃區、霞海重劃區、仁雄商圈等新大樓案供給旺盛,也有卡位平轉戶機會。而高雄市區、中都重劃區也有一些超高層住宅大樓將陸續於年底或明年交屋,4、5年前的預售價格與當前新屋房價帶,單坪差距可達10萬元以上,也成為多金置產客鎖定重點目標。


高鐵左營站區近3年來房價帶從3字頭,目前新成屋房價帶已達5字頭,已陸續出現3房平轉戶,讓多金置產族帳面大賺逾500萬元的成交案例。高鐵左營站區近3年來房價帶從3字頭,目前新成屋房價帶已達5字頭,已陸續出現3房平轉戶,讓多金置產族帳面大賺逾500萬元的成交案例。

買家接手平轉戶後 注意降低交屋風險

但是以大筆現金接手平轉戶後,也並非全無風險,包括爛尾樓、建商倒閉都可能發生,因此挑選預售屋平轉戶時,仍有不少細節需注意。房市專家何世昌即指出,「其實每年真正倒閉的建商比例不到0.1%,爛尾樓平均一年僅發生1件左右,與交屋量十數萬戶相比比例極低。」他強調,目前「爛尾潮」渲染恐過度,但民眾仍應審慎面對風險,並且從源頭就做好篩選工作。

針對「繳工程款前該注意什麼」,何世昌給出三大提醒,第一,查詢建商紀錄,民眾可透過司法院網站查詢建商是否有司法訴訟或跳票紀錄,這些紀錄往往透露出財務風險的前兆。值得注意的是,建商倒閉多數非因銷售不佳或政策限貸,而是體質不佳與業外投資失利所致。一旦資金調度失衡,即使原本銷售順利的建案,也可能中途出問題。

第二,密切關注工地進度,購屋者應定期「巡田水」,觀察工地是否持續動工,有無工程停擺現象,何世昌說「別傻傻繳工程款,現場卻連地下室都還沒挖」。第三,注意信託帳戶運作,即便建商宣稱使用「價金信託」或「價金返還保證」,民眾仍應確認帳號是否為信託專戶。部分小建案甚至曾出現資金未入信託、帳戶由建商私用的爭議。

此外,如果遇到建商財務異常,承購戶可團結尋求法律協助,並要求建經公司或銀行停止撥款,啟動續建機制。這樣做能避免資金繼續流入無法履約的建商手中,降低損失。

預售屋如何保證很重要 專款專用且保證價金返還更有利買家

華友聯集團董事長陸炤廷表示,「價金返還履約保證」制度對預售買家頗有利,但建商需負擔每戶約3千至5千元不等的手續費,而價金信託也有可動用的模式,建商動用專戶額度頂多6、7成內,並負擔銀行約1%利息。雖然預售屋同業擔保為歷史共業,近期內政部也研議改善預售屋價金信託制度,以維護房市正常交易。

近期第二戶限貸影響市場平轉戶有增多現象,但從2023年7月後的預售屋已不得轉讓,仍以自住型買家為主,即使投資置產客低價取得平轉戶,但房地合一稅也會影響這類物件再度釋出多會延到3、5年後,對整體房價影響輕微。

高雄市不動產仲介公會監事會召集人鄭啓峯也分析,當前房市「現金為王」的發展趨勢明顯,買方購屋自備款必須準備更充足,主力客層除了剛需首購族之外,手頭上現金充裕或是以現金購屋的多金置產客,當前正是在市場上撿寳的好時機,陸續有一些現金購屋的成交案例,這類買家購屋置產後多採租賃或是乾脆閒置。

若以現金2千萬元買下即將交屋的蛋黃區3房平轉戶,總價可低於當前新成屋約達500萬元,可選擇以2、3萬元的行情出租,即使閒置5年後脫手,房地合一稅已降至20%,帳面上獲利約400萬元,造成平轉戶市場陸續出現專業投資大戶,或房產從業人員私下介紹的情形增多。


資料來源:https://estate.ltn.com.tw/article/25352



2025/08/29
房屋稅1%優惠 須達雙門檻

房屋稅2.0今年5月首度開徵,只有同時符合「全國單一自住房屋」及「房屋現值低於各縣市公告門檻」兩項條件的民眾,才可享有最低1%稅率;若只符合其中一項條件,則是依一般自住住家稅率1.2%課徵。

以新竹市為例,市府公告2026年房屋現值門檻為185萬6,600元,若房屋現值在此數額以下,且在全國僅持有一戶自住房屋,才適用1%稅率。

所謂「全國單一自住房屋」,必須符合多項規範,包括屋主本人、配偶及未成年子女在全國合計只能持有一戶,且不得出租或作營業使用,必須供本人、配偶或直系親屬實際居住,並完成戶籍登記;同時還要低於各縣市公告的房屋現值門檻,兩項缺一不可,才能適用1%稅率。

稅務局舉例,一名張媽媽在新竹市僅持有一戶自住房屋,但先生在台北另有兩戶透天厝分別出租與作營業使用,雖然張媽媽的房子本身符合自住條件,但因家戶合計持有三戶,不符合「全國僅持有一戶」規定,因此只能按1.2%課徵,無法享有1%優惠。

另外,稅務局提醒,自住房屋若未完成本人、配偶或直系親屬的戶籍登記,將被視為非自住,稅率將拉高至2.6%至4.8%,相關申請須在2026年3月23日前完成,以免錯失優惠。



資料來源:https://money.udn.com/money/story/6710/8969793?from=edn_subcatelist_cate



2025/08/29
商用不動產 前八月交易破千億

科技業、REITs躍居大買家


半導體上下游擴廠需求熱,商用不動產交易額今年前八月突破1,000億元大關。第一太平戴維斯28日公布最新統計,今年前八月全台累計成交金額1,134億元,較去年同期減少1成,首推電子科技業為最大買家,半導體上下游產業更躍居最大戶買主。


其中,第一季成交約531億元,第二季約345億元,7~8月短短兩個月成交量也有258億元。

今年截至目前,最大買家為電子科技業,購置金額達455億元,但規模比去年同期減少130億元;第二大買家為REITs以及投資公司等專業投資機構,購置金額197億元。

第一太平戴維斯董事長黃瑞楠表示,科技業需求主要來自半導體上下游廠商,隨著半導體大廠在中、南部建廠計畫陸續推進,不少廠商鎖定科學園區或距離園區車程30分鐘以內的產業園區設廠,除了現有廠房規格是否合用以外,廠區排汙與水電等基礎設施,成為半導體相關產業購廠的核心考量。

第一太平戴維斯26日剛協助完成的達佛羅中部科學園區廠房交易案,總金額6億元,即是由興櫃公司頌勝科技旗下半導體關鍵材料商智勝科技取得,未來完成產線布局建置後,可以就近服務主要客戶。另外,第一太平戴維斯也成功標售台南官田的廠房交易案,買方同樣為半導體供應商,因應南部科學園區客戶需求,進一步購廠擴張產能。

黃瑞楠指出,相較科技業營運表現穩定,傳產製造業面臨這波經濟衝擊,不少企業盤點手上閒置或使用率低的廠房,加速資產活化,期下半年可望出現更多傳產業積極活化資產。上周,第一太平戴維斯就協助傳產紡織業出售桃園蘆竹廠房,總金額4.7億元,買方為上櫃公司白紗科技。



資料來源:https://www.ctee.com.tw/news/20250829700113-439901



2025/08/28
房價漸鬆動 如何買到「物超所值屋」?專家揭超實務技巧

因央行打炒房、銀行限貸,房市買氣偏弱,在當前房市「價格有所鬆動」的環境下,自住剛性買家必須從被動的角色轉為主動積極的心態,為自己充實不動能智能,成為有備而來的專業買家,才能買到物超所值的房地產;不動產資深講師、宜蘭執業不動產經紀人及地政士工作者邱明芳提出幾個關鍵的建議。

其中,先了解不動產市場本質,再懂不動產估價價格;邱明芳說,買賣方對於不動產價格認知差距是常態的市場現象,部分屋主因早期持有成本低、無貸款資金壓力,加上對所在不動產區域未來過度樂觀,導致開價與市場實際行情有所差距。因此,他提醒,不動產估價數據是重要關鍵,買方應善用「銀行估價報告」與內政部「實價登錄」,特別去了解缺錢且貸款較多的「賠售戶」或「急售戶」,這些都是比賣方、屋主更客觀的議價籌碼。

北二高沿線房價衝高不少,不過桃園八德擴大重劃區房價仍是二高凹陷區,且建設多、未來發展看好。圖/好房網News記者林和謙/攝

邱明芳表示,買房的智慧在於運用客觀數據與談判技巧,而非盲目地接受賣方開價,才能買到物超所值的房地產。圖/好房網News記者林和謙/攝


而掌握不動產議價技巧也很重要,邱明芳表示,主要有「三種面向策略」,財務面向:提出銀行正式估價資料,用數據看可貸款金額。時間面向:釋出配合賣方交屋時間程序的善意,換取價格調降空間。條件面向:透過提高簽約款金額,如一般買賣簽約款是總價百分之十,買方提高以上金額,縮短付款期等彈性方案,如一般買賣條件是四期交款條件,買方改為三期交款條件,可展現購屋者誠意。 買方購屋也要有戰術計畫,避免陷入單一物件的陷阱。邱明芳指出,買方要設定規劃觀察期間,與其對單一不動產物件的執著,不如設30天的規劃觀察期間,並同步尋找二種房地產選擇以上替代方案,避免執著而浪費時間;銀行貸款額度為買方重要籌碼,銀行核貸金額可能受限於物件的合理價格,這會導致自備款金額壓力大增,買方可藉此提醒屋主,藉此有議價的空間。 邱明芳表示,目前國際局勢不穩、經濟動盪、房市管控等因素,都會衝擊到房市及多屋族,包括這陣子的美國關税不明確性、央行金融緊縮或是內政部的房市政策所帶來的利空,以及利率波動、收入減少...等,「買方市場」逐漸成形的趨勢下,有準備的買家才能獲得理想房價與不動產的購置好時機,買房的智慧在於運用客觀數據與談判技巧,而非盲目地接受賣方開價,才能買到物超所值的房地產。



資料來源:https://news.housefun.com.tw/news/article/327001471971.html




2025/08/28
AI驅動創新應用 打造未來科技城市

2025智慧城市新經濟力論壇》AI驅動創新應用 打造未來科技城市

《財訊》雙週刊舉辦智慧城市新經濟力論壇,各界互相交流成功經驗。

▲《財訊》雙週刊舉辦智慧城市新經濟力論壇,各界互相交流成功經驗。(圖/陳俊松攝)


AI趨勢當道,台灣各縣市政府也努力藉此強化城市治理並創造商機;不僅城市交通、醫療、安全監控等效率獲得大幅提升,甚至成為產業外交利器。


百工百業都在談AI,各縣市政府也正積極利用AI來打造智慧城市;但企業如何幫政府完成這項任務?目前成績如何?國外又是怎麼做的?《財訊》8月144日特別舉辦了智慧城市新經濟力論壇,邀請相關政府和企業人士分享經驗。

輸出國際!解方助攻外交

外交部長林佳龍致詞時指出,外交和智慧城市的關係其實很密切,因為台灣智慧城市解決方案的應用實力堅強,而且已經輸出國外。外交部推動「總合外交」,其中的「榮邦計畫」內含8大旗艦計畫,包括半導體供應鏈韌性、可信賴網路與數位治理、主權AI等,希望智慧轉型、數位轉型和淨零轉型一次到位。

林佳龍說:「以前台灣派農耕隊或技術團隊去建立外交關係,現在輸出的是智慧解決方案,協助他們彎道超車。」台灣不只技術到位,更重要的是值得信賴。總統賴清德上任以後推5大信賴產業,最近又提出千億元預算的AI 10大建設,預料台灣自己科技蓬勃發展之際,同時也為外交創造更多附加價值。

論壇上,遠道而來的JR東日本行銷總部城市開發部經理出川智之,分享了公司發展智慧城市的緣起和過程。該公司位於山手線高輪Gateway站旁的Takanawa Gateway City,今年3月27日開始營運,是日本最大開發案。這座智慧城市透過城市營運系統,蒐集、儲存和連結來自城市內外的各種數據,分析整合後提供服務,例如依當天天氣、交通壅塞狀況提供居民或乘客路線建議。

這裡還重視永續,建築物內設有沼氣設施,以及日本最大的蓄熱層,打造二氧化碳排放量幾乎是零的生態友善城市。由於興建的概念是「豐富百年後生活的試驗場」,這裡還有一個商業創建設施,以環境、流動性和醫療保健為主題,集合日本國內外產學界和百餘家新創公司,思考新的解決方案,共同創作和實驗。

高雄市副市長林欽榮則指出,高雄算力、應用力、人才力和整合力四力齊發,引領台灣城市AI生態系。例如,2024年高雄市辦了157場次演唱會,帶來171萬人次;儘管有一天多組開唱,駁二、國家體育館和高雄巨蛋共20萬人,但AI預測和動態號誌調控得當,市府智慧儀表板上看得一清二楚,1小時內就疏運完畢。由於有些人甚至遠從新加坡等地到高雄追星,去年演唱會觀光產值達57億元,成功帶動了演唱會經濟。

▲高雄市副市長林欽榮說明智慧高雄燈塔計畫,目標是成為智慧城市示範基地。(圖/彭世杰攝)
▲高雄市副市長林欽榮說明智慧高雄燈塔計畫,目標是成為智慧城市示範基地。(圖/彭世杰攝)

協助記錄!減省醫師時間

此外,高雄市去年12月還啟動智慧高雄燈塔計畫,聯手輝達、中華電信等公司,支援高階算力和模型軟體技術,同時也結合府局處、中鋼、台電、港務公司等國公民營企業參與。這個計畫將覆蓋大高雄地區各類影像攝影機串流,偵測涵蓋水利、交通、工務、場館、運輸領域等治理情境。高雄市還啟用全台首座GB200算力中心,未來希望成為全球智慧製造和智慧城市示範基地。

中華電信企業客戶分公司總經理張本元指出,傳統AI以鑑別式AI為主,也就是辨識語音、影像等,現在進化到生成式AI;調查結果顯示,在AI 2.0時代,全球城市AI應用首重政府管理與營運,公部門如果使用AI 1年可節省490億美元;其次是安全、防護與韌性,使用AI工具可以節省公務員19.8%的時間。中華電信透過網路、資安、雲端等數位韌性、數位轉型和AI技術,從交通、健康和治理,協助政府實現智慧城市。

以醫療為例,醫療AI助理透過LLM(大型語言模型)和生成式AI,協助醫護記錄病例資訊,醫師可以用更多時間和病患互動;由於看護可能是外籍人士,AI也能把醫師診斷和醫囑轉成文字並且翻譯成外語。治理方面,AI也能提供智慧巡檢服務,包括電塔、橋梁、風機、災害、軌道、汙染,都能請AI代勞。例如空中偵測到落水人員,可以自動引導無人機到落水處,自動投放救生衣,未來還會攜手政府和產業共同打造永續智慧城市。

建築業碳排占全球37%,各國政府都重視打造低碳建築這項議題,而擁有20年以上軟硬體系統整合經驗的樺康智雲公司,致力於智慧建築,同時不斷應用最新技術,客戶包括金融業、科技業、醫院、學校和多個縣市政府。總經理林建全透露,智慧建築的下一步就是要做AI,AI和數位雙生技術深度整合,以預測能耗、優化系統與節能。另外結合AI和數據分析,可依使用者需求提供個人化服務,並搭配直覺式介面,輕鬆控制照明等系統。

林建全強調,很多資通訊的人提到數位雙生,只注重視覺化效果而已。一般AI技術是Learning by Reading,需要至少1年的時間累積資料,一家工廠1年要花200萬元布建感測器等;但數位雙生是Learning by Doing,建模只要1到3個月,利用大量建築運轉推演數據,在設計的階段評估能耗和減碳效益、分析營運成本、10年以上的未來風險控管等。台灣要達到淨零轉型的目標,數位雙生勢必有更多發揮空間。

串聯影像!打造智慧防護網

聰泰科技總經理林宏沛介紹自己是非常專注影像的公司,產品應用也很廣泛。關於智慧城市,它的難處在於並非單一場景,而是多線作戰,可以分成機場、港口、交通、文化與公共、偏鄉與山區、災難與應變共6個類別。

事實上,許多地方已經布滿鏡頭,包括類比攝影機、網路攝影機、監控錄影機等,但影像分散而且缺乏即時AI判斷能力,而邊緣運算即是解方。因為這些影像全部傳回到伺服器的成本太高,如果使用邊緣計算,讓AI即時在前端就處理,重要資訊再傳往後面的中控系統,而串聯其間的動作,就是聰泰的強項。

林宏沛提出4大邊緣AI平台結合3套軟體,適用無人機巡檢等場景。聰泰很巧妙地結合電機、資工和數學這3個領域的專家,一起優化平台,使得每個影像都能看清楚,而且立刻有所行動。聰泰結合輝達AI技術,將使邊緣運算的成績更亮眼,對智慧城市的發展也更有貢獻。



資料來源:https://www.wealth.com.tw/articles/80bcd10b-1109-4a12-ba8f-024a2856bcbc



2025/08/28
北台灣15區房價 逆勢抗跌

全台房市買氣跌入谷底,就連以往相對穩健的北台灣各縣市,也出現價格盤整。據實價登錄統計,今年第二季北台灣各行政區,僅剩15個行政區房價仍呈現上漲,其餘地區皆呈持平或盤整,其中內湖、大園、南港、文山、中山等區,房價季漲幅均逾3%,凸顯在房市重整階段,擁有完整機能支撐,成為資產保值的關鍵。


住商機構以實價登錄統計,北台灣各縣市行政區第二季房價季增率,以台北市內湖區4.2%最高,其餘如北市北投、新北土城、樹林、基隆信義區、新竹市等季漲幅也在1%以上。


大家房屋企研室主任賴志昶表示,全台房價在去年下半年達到新高,隨著信用管制使交易量急劇萎縮,整體房價也剛始盤整反轉,今年以來北台灣僅有15個行政區逆勢上漲,且漲勢相對有限,已清楚顯示就算以往為交易火熱的北部各縣市,市場也邁入盤整階段;不過部分核心區仍依靠生活機支撐房價,或有其他大型建設或重劃區題材,在房市後市一片保守悲觀中,仍具有相對抗跌力道。

住商不動產北市區協理錢思明表示,北台灣房價抗跌的15個行政區中,有8個位於台北市,顯示受惠於商業機能成熟、交通設施便捷,地段優勢加持之下,蛋黃區房價支撐性強。此外,蛋白區因重大建設或品牌建商進駐,即使面臨量縮,但房價相對具支撐性。



資料來源:https://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250828000257-260210?chdtv



2025/08/28
公股銀:不動產凍到年底

建商供給量持續拉高 公股銀一句話讓人破防:不動產凍到年底

廠辦及房市需求均下滑,面臨庫存調整壓力

公股銀行指出,廠辦及房市需求均下滑,且房市供給量持續放大,恐導致建商面臨庫存調整壓力,不動產市場續凍到年底。圖/本報資料照片

公股銀行指出,廠辦及房市需求均下滑,且房市供給量持續放大,恐導致建商面臨庫存調整壓力,不動產市場續凍到年底。圖/本報資料照片


公股銀不動產展望

公股銀不動產展望


國內房市去年交易過熱,甚至出現炒作風再起,中央銀行祭出第七波信用管制,加上不動產總量管控與《銀行法》第72條之2限制,銀行房貸資金逐步緊縮。公股銀行指出,今年來國內不動產市場交易量明顯受抑制,隨政策限制持續,加上川普2.0祭出的對等關稅政策增添經濟不確定性,無論企業或消費者,對廠辦及房市需求均下滑,不利於後續房市銷售表現,且房市供給量持續放大,恐導致建商面臨庫存調整壓力,不動產市場續凍到年底。


公股銀指出,政府去年下半年開始信用管制及房貸緊縮,導致不動產市場資金供給下滑,抑制國內不動產市場交易量能。美國總統川普上任後一連串關稅政策,全球面臨經貿環境風險變大,亦間接造成不動產市場買氣停滯。

今年以來建物買賣棟數較去年同期減少,上半年房市買氣已有大幅衰退的趨勢。若從整體建築物使用執照核發件數及總樓地板面積統計來看,均較去年同期減少,反觀住宅類使照核發件數仍成長,推估前幾年因房市熱絡促使建商積極推住宅案,並在今年湧現交屋潮,將使得今年房市供給呈增加態勢;房地產新案待售存量也逐步上揚,顯示國內預售屋、新成屋需求不振,近期使照增加預計將促使房屋供給量持續放大。

商用不動產市場方面,受惠壽險業投資不動產最低投報率下修,加上AI熱潮帶動科技業廠房、廠辦及辦公大樓等大型交易活絡,挹注第一季商用不動產產業成長動能。不過,在美國後續宣布關稅政策後,衝擊我國部份產業經濟景氣,恐削減未來商用不動產銷量走勢。此外,目前住宅市場買氣持續萎縮,建商推案與購地意願亦將更為謹慎,國內土地交易前景不容樂觀。

公股銀認為,未來不動產業有五大觀察重點,包括政府相關房地產信用管制政策及限貸令是否持續、美國關稅貿易戰及地緣政治所造成的經貿環境變動將影響房市走勢、少子化、都更危老推動進度及利率水準等。



資料來源:https://www.ctee.com.tw/news/20250827700156-439901



2025/08/28
關稅與匯率夾擊 經部多管齊下支持出口供應鏈

經濟部啟動「出口供應鏈支持方案」,協助受影響產業減緩美國對等關稅衝擊。(資料照)經濟部啟動「出口供應鏈支持方案」,協助受影響產業減緩美國對等關稅衝擊。(資料照)經濟部協助中小企業應對美國關稅變局

為減緩美國對等關稅衝擊,經濟部啟動「出口供應鏈支持方案」,協助受影響產業調整體質,本月7日全面受理,4項協助措施包括「外銷貸款優惠保證加碼」、「中小微企業多元發展貸款加碼」、「研發轉型補助」及「爭取海外訂單」;另為避免匯率侵蝕企業營運獲利,也與銀行合作推出「遠期外匯避險優惠方案」。

經濟部表示,外銷貸款優惠保證和中小微企業貸款加碼措施,申請資格上凡是今年一定期間的營收相較去年同期、去年下半年月平均,或今年1至2月平均衰退達10%,皆可申請。

研發轉型補助 中小企業每家最高500萬

外銷貸款優惠保證加碼部分,中小微企業保證額度每家6,000萬元、保證成數9.5成,並加碼減免保證手續費最長2年;非中小微企業保證額度每家1億元、保證成數8至9成。

中小微企業貸款加碼部分,針對員工30人以下的中小微企業提供利率最高2.22%、貸款額度最高3,500萬元。貸款250萬元內提供每家業者1.5%的利率減碼,為期6個月,且提供最低9成的信用保證,貸款100萬元內保證成數一律10成。另,員工超過30人且營收下滑超過15%者,則可申請「振興專案貸款」,提供同等貸款額度與優惠條件,協助企業維持營運彈性。

研發轉型補助部分,針對製造業提供研發創新及設備汰舊換新補助,個案補助(限中小企業)每家最高500萬元,產業聯盟最高4000萬元,補助範疇包含雙軸轉型、技術加值、跨域整合及行銷協助等。另加碼全新設備購置費編列上限40%,用於購置研發、檢測及生產相關全新設備,透過技術升級來維繫產業競爭力,經濟部研擬將設備補助上限提高至50%。

協助企業全球布局 單一企業最高補助500萬

爭取海外訂單部分,單一企業補助每家最高500萬元,2家以上聯合申請補助最高2,000萬元,補助標的包括在海外新設展示中心、服務(維修)中心及發貨倉庫等實體據點,或新增代理商、經銷商等契約,協助企業布局全球,爭取訂單。

另,針對匯率風險,經濟部結合中小企業信用保證基金及公民營銀行,推出「協助中小企業取得避險額度信用保證措施」,針對申辦外銷貸款且有預售遠期外匯避險需求的中小企業,額外提供最高6000萬元避險交易保證額度,保證成數一律10成,並全面免收保證手續費。

經濟部補充,合作銀行不加收手續費及保證金,並提供優惠匯率,以低門檻、低成本、低風險方式協助中小企業進行匯率避險,減輕財務負擔,並避免外銷利潤遭匯率波動侵蝕,目前已有第一銀、台企銀及玉山銀參與,後續將有更多銀行加入。經濟部也提供免付費諮詢專線「0800-280-280」, 並設網頁專區(https://assist.nat.gov.tw/),供業者查詢最新訊息。


資料來源:https://ec.ltn.com.tw/article/paper/1721475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21
  • 22
  • 23
  • 24
  • 25

目錄

  • 房地產新聞
  • 產業經濟新聞
  • 區域相關新聞
  • 園區快訊
  • 公司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