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com

最新消息

  1. 首頁
  2. 最新消息

2025/09/05
「租賃條例」修法 房東漲租半年前告知

租賃條例修正草案要求房東若要漲租金,須提前半年告知,而續約租金漲幅要以房租指數年增率來設定。(記者徐義平攝)

租賃條例修正草案要求房東若要漲租金,須提前半年告知,而續約租金漲幅要以房租指數年增率來設定。(記者徐義平攝)


保障3年租期 續約漲租不得超過當月房租指數年增率

〔記者鍾麗華、徐義平/台北報導〕行政院院會昨通過「青年婚育租屋協助專案」,除拍板「婚育宅」加碼措施外,也將推動「租賃住宅市場發展及管理條例」修法。內政部次長董建宏在院會後記者會表示,將在九月底把修正草案送到行政院,未來房東若要漲租金,須提前半年告知房客,且續約租金漲幅不得超過通知當月的房租指數年增率。

拒房客申請租金補貼 房東將挨罰

租屋若糾紛 政府將提供免費調解

內政部將提出租賃條例修法,包含保障三年租期、續約租金漲幅不得超過通知當月的房租指數年增率、若房東拒絕房客申請租金補貼與遷入戶籍將受罰;另租屋若有相關糾紛,政府將提供免費調解。董建宏表示,本月會積極與外界溝通,預計九月中提內政部部務會議討論,修正草案月底提報行政院後,再請立法院審議。

董建宏解釋,修法將要求房東若要漲租金,必須提前半年告訴房客,且租金漲價比率要以通知當月房租指數作為漲幅依據,相關公式會在與外界溝通後訂定。對於要求租約保障三年,董建宏說明,房客享有訂約及續約合計三年租期,主要是社宅一次租約也是三年,延長再加三年,希望租屋權益與權利是同步的,房東、房客在租屋第一年若相處愉快,續約就是兩年。

但房仲業者質疑,要求租約保障三年,可能會影響部分不是長租房東的意願,例如打算一年後出售或者換屋的房東就會受到影響;另長期以來房租指數年增率都偏低,且租金調漲有市場機制,供需關係自然會決定租金水準。



資料來源:https://ec.ltn.com.tw/article/paper/1722885



2025/09/05
租屋新制!內政部修法保障租客權益 房東違規最高可罰50萬

張惠山 租屋新制!內政部修法保障租客權益 房東違規最高可罰50萬

為解決租屋市場長期失衡問題,內政部正研議修正《租賃住宅市場發展及管理條例》,推出四大修法方向,全面保障租客權益。此次修法包括保障三年租期、限制漲租幅度、維護申請補貼權益及提供免費法律協助,預計草案將於9月底提出。同時政府也推動「婚育宅」政策,多管齊下打造更完善的居住支持體系。

根據修法方向,未來租客將享有至少三年租期保障,除非房東需自住,否則不得隨意終止契約,讓租客能更安心規劃生活與家庭。在租金調整方面,續約漲幅不得超過通知當月房租指數年增率,以主計總處租金指數年增率等指標訂出合理調整公式,避免不合理的大幅漲價。

值得注意的是,針對長期存在的「禁止申請補貼」問題,修法將明文禁止房東拒絕房客申請租金補貼或遷入戶籍。

若房東以房客申請租金補貼為由要求調漲租金或負擔所增加之稅賦,房客可向縣市政府提出檢舉及申訴。如經要求限期改正而屆期不改正,可處3萬至30萬元罰鍰;再次命其限期改正但仍不改正者,並可加重處5萬至50萬元罰鍰,且得按次處罰。

房產達人 張惠山 提醒 現行規定下,房客申請租金補貼並不需要房東同意,房東若片面禁止或要求放棄申請,房客可依消費者保護法第12條及民法第247條之1規定主張無效。未來修法通過後,將進一步強化保障房客權益。

此外,政府也將提供免費調解與法律協助,租屋糾紛可向公所申請免費調解或法律訴訟扶助。

配合租賃修法,行政院也推動「婚育宅」政策,預計2025年釋出1,000戶社會住宅,2026年至2028年間增至1萬戶。針對育有0歲到6歲小孩的家庭,可申請將社宅最多居住期限從6年延長為12年,讓小孩到國小畢業前都無需搬離或變更學區。

張惠山 說明 在租金補貼方面,將擴大範圍至每人每月平均所得低於最低生活費3.5倍,且新婚加碼1.5倍、每增加一名孩童再增加0.5倍。以台北市每月最高補貼8,000元計算,新婚育有一名孩童的家庭,申請租金補貼將變為16,000元。

此波修法與政策調整,顯示政府正積極回應租屋市場的長期問題,透過法規修正與資源投入,為租屋族提供更實質的保障。預計相關政策將於2026年元旦上路,租賃條例修法草案則將於9月底提出,後續仍需經立法院審議通過。



資料來源:https://www.thehubnews.net/archives/543422




2025/09/04
8月房市9大事/房市信心探5年新低!

新百貨商圈或成房市新活力

8月房市9大事/房市信心探5年新低!新百貨商圈或成房市新活力

image source: 示意圖/ChatGPT


今年8月,台灣房市在多重因素交織下呈現出複雜局面。政府部門為緩解房貸緊縮而召開會議、購屋信心指數創下新低、多縣市房屋交易量明顯萎縮,甚至連台北市的豪宅市場也買氣急凍。這些事件看似各自獨立,卻共同描繪出一個充滿變化的房市現狀,對每個想買房或投資的人來說,都是重要的決策參考。房市的下一步將如何發展?這些趨勢又將對您的決策產生什麼影響?《網路溫度計》整理8月份的十大房產新聞,將為您解析當月的九大關鍵新聞,解構市場背後的深層資訊。

No.1 房貸緊縮困境:金管會急會八大行庫 央行成關鍵

有知情人士透露,金管會已針對房貸困境採取行動,將由銀行局長童政彰出面,在9月1日邀集八大公股行庫總經理,討論如何為無自用宅與首購族提供更多房貸資金。儘管金管會統計顯示,國銀不動產放款占總存款量的比率仍有空間,但公股人士表示主要癥結在於中央銀行對不動產放款的「集中度管理」,這讓銀行即使有額度也難以放款。加上新青安貸款寬限期長,以及房貸舊貸償還速度進展緩慢,導致銀行房貸資金來源受限。外界普遍認為,央行的集中度管理並無法律明文規定,若要有效解決房貸荒,央行應盡速鬆綁政策。

No.2 房市買氣急凍 買房信心探5年2個月新低

中央大學台灣經濟發展研究中心近期發布的八月消費者信心指數(CCI)為63.31點,創下兩年四個月以來新低。調查顯示,除了投資股票信心上升外,其餘五項指標全面下滑,特別是民眾對未來半年「購買房地產時機」的信心,已創下五年兩個月以來的最低點,顯示房市買氣急凍。中大台經中心執行長吳大任表示,儘管官方上修了經濟成長率,但民眾的實際感受卻有顯著落差。他強調,美國關稅政策帶來的經濟不確定性,已影響民眾對所得面的信心,這可能導致企業擴大無薪假或裁員,進而衝擊內需消費與房市買氣,下半年難有起色。

No.3 公股銀看衰房市 不動產市場恐續凍到年底

公股銀行指出,在央行實施信用管制、限貸令及不動產總量管控等政策下,國內不動產市場交易量明顯受抑制,預計將「凍到年底」。公股銀觀察,今年以來建物買賣棟數較去年同期減少,整體房市買氣大幅衰退。儘管住宅類使用執照核發件數仍成長,這意味著前幾年推動的預售案將迎來交屋潮,房市供給量持續放大,恐導致建商面臨庫存調整壓力。此外,商用不動產也因全球經貿環境風險增加而面臨銷量走緩的壓力,建商購地意願轉趨謹慎,國內土地交易前景不容樂觀。

No.4 台北億元豪宅半年僅成交10戶

台北市總價破億元的豪宅市場光環不再!根據住展雜誌彙整的實價登錄資料,今年上半年總價上億元的新案只成交了10戶,新案供給量也從去年的6筆縮減至僅3筆,顯示建商推案意願低落。住展雜誌企研室總監暨發言人陳炳辰分析,除了《平均地權條例》限制私法人購屋,央行對高價住宅貸款限縮至3成且無寬限期,加上囤房稅等政策,都大幅增加了豪宅的購買與持有成本。在當前房市景氣不佳、政經不穩定的環境下,金字塔頂端富豪傾向「現金為王」,豪宅市場買氣明顯弱化。

No.5 全台房屋交易量縮逾3成 5縣市進入寒冬

全台不動產市場正面臨交易寒冬,今年前七月買賣移轉棟數僅15.4萬棟,較去年同期大減26.8%,創下2018年以來同期新低,堪比2016年房市谷底。觀察各縣市表現,除了苗栗縣持平,其餘縣市交易量皆萎縮。其中,基隆市年減46.9%居冠,而過去房市熱區如新竹縣市、高雄與台南,年減幅度也均逾3成,這反映了過去因產業投資而帶動的投資置產買盤已退散,自住買盤則轉為觀望。大家房屋企研室主任賴志昶指出,若下半年交易未見回升,今年全台買賣移轉棟數恐怕將面臨26萬棟的保衛戰。

No.6 輝達總部進駐北士科 最快明年5月開工

輝達(NVIDIA)在台灣設立總部的計畫已有實質進展,台北市副市長李四川證實,輝達與新光人壽已簽署合作備忘錄(MOU),雙方預計在9月底前確定後續處理方式。輝達執行長黃仁勳也表達希望總部能於明年5月前開工,並預計在3年多內完成興建。李四川表示,由於輝達有將T17、T18兩塊土地合併的需求,市府將協調由北市都委會協助處理變更設計申請,並承諾會全力幫忙,顯示市府對於爭取國際科技巨頭進駐的決心。

No.7 新百貨商圈成房市新動能 周邊房價水漲船高

隨著複合式購物商場成為消費主流,新百貨賣場的進駐已成為區域房市的新動能。根據房仲業者分析,即將開幕的新百貨周邊,房價普遍高於所在行政區平均價。其中,位於信義區的Dream Plaza周邊房價較行政區高出15.7%,表現最為亮眼。房仲業者指出,這是因為其位於最精華的地段。此外,她也提到台南即將開幕的新百貨周邊因多為公寓產品,目前房價仍相對親民,但未來在百貨進駐後,有望活絡當地商圈並推升房價。

No.8 新青安貸款補貼將謝幕 專家直呼難再續命

備受關注的「新青安」貸款,其利息補貼時程已過三分之二,且內政部去年已明確表態,1.5碼利息補貼到期後將不再加碼,這意味著最優惠的新青安貸款將走入歷史。根據財政部統計,自2023年8月至2025年7月,新青安撥貸戶數超過12萬戶、撥貸金額近1兆元。然而,第二年度撥貸戶數與金額均較第一年度明顯減少。馨傳不動產智庫執行長何世昌指出,外界將房價上漲矛頭指向該政策,導致其續命可能性幾乎為零。高力國際不動產業主代表服務部董事黃舒衛則表示,新青安雖在房市景氣回測後提振買氣,但後續因申請資格加嚴,也讓銀行承作意願降低。

No.9 東區店面租金不及10年前6成 復甦力道顯不足

儘管觀光人潮逐步回流,但台北市傳統核心商圈「東區」的店面租金仍未重返榮景。根據實價登錄資料,指標性建物「統領大樓」的店面租金相較於2016年高點,現僅剩6成左右,顯示其整體復甦力道仍顯不足。大家房屋企劃研究室主任賴志昶分析,電商興起改變消費模式,加上人潮轉向信義計畫區等百貨商場,導致東區街邊店空置時間拉長,房東只能以降租因應。台灣房屋趨勢中心執行長張旭嵐也補充,大巨蛋等利多雖吸引業者布局,但主要集中於核心地段,周邊次要路段的租金仍受壓抑。專家提醒,面對高空置率與租金回不去的現實,投資與承租策略須更審慎評估。



資料來源:https://dailyview.tw/popular/detail/32454



2025/09/03
2025年自購住宅貸款利息補貼開始申請囉!

申請時間、方式一次看

(圖片來源/pexels)


文章目錄

.申請時間?

.申請方式?

.申請書要到哪裡索取或下載?

.申請補貼的條件?

.補貼的貸款額度多少?

.利息補貼年限?

.優惠利率是多少?

.申請時要準備哪些文件?


承貸金融機構有哪些?

.申請後需要審核多久?多久可以知道結果?

為了幫助年所得在標準以下且 2 年內購屋並辦理貸款的家庭,內政部推出「自購住宅貸款利息補貼」。符合資格的人,可以向政府提出申請,經政府審查核定的 1 年內,可以自購的住宅向金融機構辦理貸款,並由政府補貼部分住宅貸款利息,以減輕貸款利息負擔。現在《幸福空間》就幫大家彙整幾個重點:

.申請時間?

114年9月1日上午9點至114年9月30日下午5點開放受理申請。

.申請方式?

1.郵寄:

填好申請書並準備好需要的文件後,以掛號郵寄到戶籍地的受理單位。

2.線上申請:

在申請期間,到內政部架設的網站提出申請,並上傳相關文件即可。

.申請書要到哪裡索取或下載?

1.在內政部國土管理署網站首頁下方主題網站→「不動產資訊平台」→「住宅補貼」→「整合住宅補貼資源實施方案」→「自購住宅專區」下載。

2.直接到直轄市、縣(市)政府或鄉(鎮、市、區)公所索取。

3.想線上申請的人,不用附紙本申請書,可在受理期間,到內政部架設的網站提出申請,並上傳相關文件即可。

.申請補貼的條件?


年齡:

中華民國國民在國內設有戶籍,且已成年或未成年,但已於安置教養機構或寄養家庭結束安置無法返家。

家庭成員持有住宅狀況(符合下列一項即可)

1.均無自有住宅。

2.申請人持有、其配偶持有或其與配偶、同戶籍直系親屬、配偶戶籍內直系親屬共同持有的2年內自購住宅並已辦理貸款,且其家庭成員均無其他自有住宅。

※家庭成員指下列經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審認者:

1.申請人。

2.申請人之配偶。


3.申請人之戶籍內直系親屬。

4.申請人配偶之戶籍內直系親屬。

5.申請人或其配偶孕有之胎兒。

6.申請人父母均已死亡,且其戶籍內需要照顧之未成年或身心障礙兄弟姊妹。

申請時未接受政府住宅補貼:

申請時家庭成員均未接受政府其他住宅補貼;或家庭成員正接受政府租金補貼、為社會住宅或政府興辦之出租住宅承租戶,該家庭成員切結取得自購住宅貸款利息補貼或租金補貼資格之日起,自願放棄原租金補貼、承租社會住宅或政府興辦之出租住宅。

家庭年所得及財產未超過標準:

台北市家庭年所得180萬元以下、新北市家庭年所得144萬元以下、桃園市家庭年所得146萬元以下、臺中市家庭年所得135萬元以下、臺南市家庭年所得113萬元以下、高雄市家庭年所得128萬元以下、金門縣家庭年所得110萬元以下、連江縣家庭年所得110萬元以下、其餘縣(市)家庭年所得110萬元以下。(詳細資訊點擊此)

.補貼的貸款額度多少?

由承貸金融機構勘驗後依擔保品所在地覈實決定。臺北市最高為新臺幣250萬元,新北市最高為新臺幣230萬元,其餘直轄市、縣(市)最高為新臺幣210萬元。

.利息補貼年限?

最長20年,含付息不還本的寬限期最長5年。

.優惠利率是多少?

第一類優惠利率

郵儲利率減0.533%。

(目前為1.187%;115年7月31日前增加補貼0.25%,為0.937%)

第一類優惠利率適用對象

1.低收入戶或中低收入戶

2.特殊境遇家庭

3.育有未成年子女二人以上(限申請人)

4.於安置教養機構或寄養家庭結束安置無法返家,未滿二十五歲(限申請人)

5.六十五歲以上(限申請人)

6.受家庭暴力或性侵害之受害者及其子女

7.身心障礙者

8.感染人類免疫缺乏病毒者或罹患後天免疫缺乏症候群者(AIDS)

9.原住民

10.災民

11.遊民

12.因懷孕或生育而遭遇困境之未成年人(限申請人)

13.其他經主管機關認定之文件影本

第二類優惠利率

郵儲利率加0.042%。

(目前為1.762%;115年7月31日前增加補貼0.25%,為1.512%)

第二類優惠利率適用對象

不具第1類條件者。

※自購住宅貸款利息補貼可和財政部辦理地「公股銀行辦理青年安心成家購屋優惠貸款」(112年8月1日起優惠貸款最高額度新臺幣1,000萬元)或農業部辦理之「農業金融機構辦理青年安居購屋優惠貸款」(112年10月1日起優惠貸款最高額度新臺幣1,000萬元)搭配使用。

.申請時要準備哪些文件?

需檢附文件如網址內所列。

.承貸金融機構有哪些?

銀行、農漁會與信合社。(詳細可點擊此)

.申請後需要審核多久?多久可以知道結果?

申請人提出申請後,會在受理期間屆滿後2個月內完成審查。必要時,會延長2個月。

審查完成後1個月內依評點基準評定的點數高低,會依順序及計畫辦理戶數分別發給「自購住宅貸款利息補貼證明」。(審查結果或補件通知,可能寄送至戶籍地址、通訊地址或購屋地址,請務必留意收信,避免錯失重要文件)

如果最低評分相同導致超過年度辦理戶數時,會就評分相同者以公開或其他公平、公正的方式抽籤,並將抽籤結果通知並發給中籤戶「自購住宅貸款利息補貼證明」。

若想了解更多詳細資訊可至114年度自購住宅貸款專區查詢。




資料來源:https://today.line.me/tw/v3/article/PGNLqr8



2025/09/03
房地合一稅 免納暫繳稅額

營所稅暫繳申報已於9月開跑,財政部北區國稅局表示,今年暫繳有一項新制,企業申報暫繳時,採用「一般暫繳」方式(即以前一年營所稅半數為暫繳稅額),分開計稅的房地合一稅,可免納入暫繳稅額計算。

北區國稅局表示,今年這項新制,主要是為避免營利事業因一次性房地交易,而面臨暫繳資金壓力,今年9月申報暫繳採「一般申報」方式者,去年房地合一稅2.0分開計算的應納稅額,無需納入暫繳稅額計算。

國稅局指出,企業辦理營所稅暫繳,可選擇「一般申報」或「試算申報」。一般申報是依去年結算應納稅額的一半作為暫繳稅額。

「試算申報」必須符合帳冊完備,使用藍色申報書或經會計師查核簽證,並如期辦理申報。採取試算方式者,應以2025年上半年實際營業收入為基礎,依所得稅法相關規定推算上半年所得額,再依稅率計算暫繳稅額。

國稅局補充,包括境內無固定營業場所的營利事業、獨資合夥組織及經核定的小規模營利事業等免辦暫繳。


資料來源:https://money.udn.com/money/story/6710/8979792?from=edn_subcatelist_cate



2025/09/02
首場「再生家具特賣會+無痕餐車市集」

9/7內湖再生家具場開學季特賣會 綠色登場


為迎接開學季,臺北市環保局將於9月7日(日)上午9時0分至下午4時在內湖再生家具展示場舉辦一年一度的「舊愛新生 循環再生」再生家具開學季特賣會(活動內容詳見附表)。活動現場提供上千件再生家具與腳踏車,包括書桌、衣櫃、置物櫃、腳踏車等學生族群實用的熱銷好物,讓民眾以親民價格購得高品質二手家具,實踐綠色消費理念。


此外,今年首度將有多台人氣餐車進駐特賣會現場,提供豐富美食。環保局今(1)日指出,為推動無痕飲食,現場餐車將不提供一次性餐具,民眾只要自備環保杯或環保容器,到場享用由該局資收隊打造的「永續循環BAR」,即可免費享用限量飲品;購買餐車美食,當場也能享有50元餐飲折價優惠(每車限量提供折價優惠,折價劵恕不找零)。該局提醒民眾記得帶上自己的環保容器和餐具,在日常中落實源頭減塑,為地球盡一份心力!


環保局日指出,活動現場除了有高達上千件各式再生家具及腳踏車供民眾競標選購、限量學生早鳥優惠專區外,今年度再度與「草山市集」合作,邀請小朋友們擔任「一日市集小老闆」,將家中閒置但仍有使用價值的二手用品進行販售,環保局期望透過活動辦理,不只是體驗買賣樂趣,更是教育孩子學習物品的生命週期與價值循環。


今年更加碼推出限量優惠,凡於現場單筆購買再生家具滿1,000元(含)以上,並於當日完成付款,即可獲得現場餐車的50元餐飲折價券乙張,每滿1,000元可獲得1張,買越多、送越多,數量有限,送完為止!


此外,當天展示場2樓將舉辦「電風扇維修小學堂」教學活動,由專業維修師傅帶領及解說教導電風扇維修及保養方式,活動採隨到隨修的方式。民眾可自行攜帶家中電風扇至現場,由師傅協助進行檢修或清潔保養,透過實作學習,延長電風扇使用壽命,並減少因輕微故障而直接丟棄的浪費情形。


環保局提醒民眾,活動當日的限量學生早鳥優惠專區須憑學生證等證明文件、再生腳踏車專區可憑學生證及政府核發低收入戶卡等證明文件選購。另內湖再生家具展示場9月2日(二)起至9月5日(五)暫停2樓例行拍賣活動及平日400以下家具購買,改與9月7日(日)「舊愛新生 循環再生」再生家具特賣會合併辦理。


環保局誠摯邀請市民朋友攜家帶眷共襄盛舉,不僅能以優惠價格購入實用家具,更能透過實際行動落實「舊物再生」理念,一起邁向淨零永續、低碳生活的城市願景。


    相關檔案
    • 「舊愛新生 循環再生」再生家具特賣會活動內容
      • pdf(104.06 KB)
    相關圖片



資料來源:https://www.gov.taipei/News_Content.aspx?n=F0DDAF49B89E9413&sms=72544237BBE4C5F6&s=1D9DECE765BA4079



2025/09/02
「成家必買房」傳統觀念式微?胡偉良談台灣房市「3大新常態」

台灣房地產進入「精英化、兩極化、低量高價」的新常態。


台灣房市走向「低量高價、精英化」/僅為情境圖,取自unsplash

台灣房市走向「低量高價、精英化」/僅為情境圖,取自unsplash


近年來,台灣房市的樣貌正在快速轉變,過去「成家必買房」的傳統觀念逐漸式微,取而代之的是更加多元化、分化的消費行為。市場成交量萎縮、購屋族群限縮、地段銷售兩極化,甚至連建商生態也出現大幅淘汰潮。這些變化不僅是短期循環現象,而是深層的結構性轉折,標誌著台灣房地產進入了一個「精英化、兩極化、低量高價」的新常態。


一、台北市買賣交易比重下滑

台北市一向是全台房市的核心與價格指標,但如今其買賣成交件數僅佔全體6成左右。已顯現核心區高價化對需求的壓縮。

二、購屋族群限縮為高所得精英

目前持續進場購屋的,主要是醫生、金融業與高科技業等高所得族群。他們有穩定收入、資金實力,也能承擔高總價與貸款壓力。相對地,一般中產與基層民眾則逐漸退出市場,改以「租屋」作為長期居住方案。

這樣的分化現象,使購屋成為「少數人能負擔的選擇」,房市需求面愈來愈精英化,與社會普羅大眾的距離持續拉大。


三、年輕世代放棄購屋,追求體驗人生

對年輕人而言,高房價與低薪資結構使購屋夢變得遙不可及。傳統「辛苦存十年頭期款再買小宅」的模式已不具吸引力。他們更願意把有限的資金用於旅遊、消費、興趣與體驗人生,認為「不買房也能過好生活」。


這種價值觀轉變,反映出房市剛性需求的弱化,也意味著台灣房地產正失去一批最具潛力的長期買盤。


四、蛋殼區銷售不易,區位分化加劇

在區域表現上,蛋黃區因地段稀缺與生活機能完整,價格仍有支撐力,成為少數買盤追逐的標的;蛋白區則具備通勤可及性,尚能吸引自住客群。


但蛋殼區(偏遠、交通不便、機能不足)則面臨銷售困境。買方心態愈來愈謹慎,寧可等待或集中購買「抗跌性強的產品」,讓蛋殼區逐漸成為市場的冷灶。

五、建商淘汰潮,產業大者恆大

房市交易量萎縮不只影響消費端,更直接衝擊供給端。一半以上中小建商因資金斷鏈或銷售困難,被迫停業或轉業。市場只留下財務體質穩健、品牌信任度高、能夠規模化經營的大型建商。

這股淘汰潮意味著產業結構正在改寫:房地產業將從過去的「百家爭鳴」走向「少數巨頭壟斷」。

六、成交量減少,價差拉大

整體來看,購屋數量大幅減少,市場量能縮水已是不爭的事實。但值得注意的是,新屋與中古屋的價差正快速拉大。

新屋受限於土地與營建成本,價格依然高檔;反之,中古屋在市場冷卻下出現明顯議價空間,導致「新屋貴、中古便宜」的兩極化現象。這種價差將進一步影響買方選擇,使市場結構更加分裂。

七、胡偉良觀點:台灣房市走向「低量高價、精英化」

品嘉建設胡偉良認為,台灣房市的轉變已不僅是景氣循環,而是深層的結構轉折:需求面:年輕人退出,租屋取代購屋;僅高所得族群持續進場。

供給面:中小建商大量退場,剩下大建商壟斷市場。

區位面:蛋黃區抗跌,蛋殼區滯銷。

心態面:買房從必需品轉為奢侈品或投資品。

未來台灣房市將呈現「低量高價」的格局,並且逐漸精英化、兩極化。這樣的發展不僅挑戰居住正義,也將迫使政府與產業重新思考如何在「供給不足、需求分化」的矛盾中找到出路。



資料來源:https://www.gvm.com.tw/article/123965





2025/09/02
六都前八月房市交易近八年最冷

北市8月移轉量僅1,704棟寫同期低點

房市示意圖。記者游智文/攝影

房市示意圖。記者游智文/攝影


據六都地政局最新公布資料,六都8月買賣移轉棟數約達1.67萬棟,呈現年月雙減,月減11.6%、年減32.1%;累計今年前八月約13.57萬棟、年減27.8%,則是近八年來同期最冷買氣。

永慶房屋研展中心副理陳金萍指出,8月買賣移轉棟數是反映7月至8月初的市況,因適逢暑假出遊旺季,房市交易相對清淡,加上這段期間颱風、豪大雨干擾,影響民眾看屋、購屋時程。

大家房屋企劃研究室公關主任賴志昶分析,台北市8月移轉量僅1,704棟,寫下2003年有紀錄以來的同期新低,主因區域市場多屬高總價產品,在當前限貸令難解,讓國際局勢有高敏感度的高資產族群不僅出手謹慎,且又遇貸款難貸,以致北市買氣相對疲弱。

資料顯示,今年8月六都移轉量達1.67萬棟,為月減11.6%、年減32.1%;其中台北市8月交易量僅1,704棟,為月減17.8%、年減33.4%,寫下統計以來新低量;新北市達3,777棟,呈月減15.2%、年減34.3%;桃園市為3,292棟,月減20.6%、年減30.4%;台南市單月交易量為1,572棟,月減7.6%、年減37.4%。高雄市則達2,576棟,月減8.7%、年減35.4%。

8月台中市為唯一交易量較7月增加城市,單月買賣移轉棟數3,742棟,月增2.3%、年減25.1%;台灣房屋集團趨勢中心資深經理陳定中表示,台中市因海線城鎮的交屋潮撐盤,尤其梧棲區8月移轉量達350棟,寫下統計以來的單月第三大量,沙鹿區量能也貢獻不少;加上市區也有指標案陸續交屋,讓台中表現一枝獨秀。

累計今年前八月,六都買賣移轉棟數僅13.57萬棟、寫八年來最冷。其中,台北市、台南市各約1.55萬棟、1.31萬棟,均年減26%、32.3%同寫八年最低。新北市、高雄市分別是3.12萬棟、2.11萬棟,也出現年減30.3%、34.5%均是近九年新低紀錄。

信義房屋(9940)不動產企研室專案經理曾敬德表示,去年第3季政府管控房貸後,民眾看待房市趨於保守,再加上貸款問題,讓買氣進入冷靜期;雖然近期有房貸政策討論的聲音出現,9月又有央行理監事會議,惟認為央行對當前房貸政策調整幅度有限;不過年底銀行的自主管理實施滿一年,屆時是否有調整空間,將會是另一個資金面的觀察指標。

台灣房屋集團趨勢中心執行長張旭嵐認為,即使後續管制政策有所鬆綁,僅會針對自住購屋族適度放寬,今年房市量縮趨勢難扭轉。



資料來源:https://money.udn.com/money/story/12926/8977334



2025/09/02
工業地產 撐起商用市場

據信義全球資產統計,今年前八月上市櫃法人商用不動產交易量為938億元,其中工業地產交易量為562億元、約占60%,工業地產成為今年商用市場的強勁支撐。


今年工業地產市場已出現11筆10億元以上的大型交易,涉及的交易對象包括友達(2409)、宏達電、和碩、穩懋半導體、泰豐輪胎等多家大廠。其中,7月台達電以69.5億元買下泰豐約3.5萬坪的桃園觀音廠最大筆,其次為日月光以65億元購買穩懋高雄廠居次。


信義全球資產總經理林三智觀察,7月台達電出手購廠,因該集團擁有中壢總部、具備資源整合及地緣效益,加上企業長期發展的剛需考量,才讓台達電願意砸重金。

林三智分析,數據顯示這波美中貿易戰2.0,不僅賣方積極推進資產活化、處分使用率低的廠房,提升資產運用效率,買方企業同步力拚彎道加速,積極購廠擴充產能,推升今年前八月工業地產市場交易量。


林三智表示,從上市櫃企業及法人機構的交易來看,今年工業地產市場中,賣方處分工業不動產的動機以資產活化居多,而資金回收後,主要有三個運用方向,首先是再投入更符合企業發展需求的商用不動產;其次是挹注研發與轉型升級,強化競爭力;最後則是充實營運資金,專注本業並降低關稅衝擊風險。


另外,對等關稅也為台灣製造業帶來隱憂,也影響商用市場交易節奏。林三智觀察,今年4月美國政府宣布對等關稅政策後,對照今年4月至8月工業地產交易量為443億元、較去年同期減幅12%,顯示面對國際金融局勢、地緣政治及政策變化,企業買方在資金運用及不動產購置決策上會更為謹慎,賣方處分資產洽談時程也同步拉長,讓當前工業地產市場交易出現挑戰。


林三智表示,今年有處分資產需求﹑且對回收資金有一定時效壓力的賣方,在訂價上可依據實價登錄行情及市場趨勢,適度調整對價格的期待,加速完成資產處分、及早回收資金,以利後續營運布局與轉型策略。


他指出,隨著企業資產活化腳步加快,陸續有工業不動產釋出,買方亦可把握時機積極進場,為企業轉型升級布局並強化資產多元配置。




資料來源:https://money.udn.com/money/story/5621/8977341?from=edn_subcatelist_cate



2025/09/02
大學光歐淑芳接任內科協會理事長 將打造AI示範園區

台北內湖科技園區發展協會1日舉辦理事長交接典禮,由大學光董事長歐淑芳(左2)接任理事長。中央社記者何秀玲攝 114年9月1日

台北內湖科技園區發展協會1日舉辦理事長交接典禮,由大學光董事長歐淑芳(左2)接任理事長。中央社記者何秀玲攝 114年9月1日


台北內湖科技園區發展協會今天舉辦理事長交接典禮,由大學光董事長歐淑芳接任理事長;她表示,園區成立以來吸引逾6500家廠商進駐,營收規模突破新台幣5.4兆元,未來將成立「科技政策研究委員會」,推動園區成為AI示範場域,持續擦亮「台北矽谷」招牌。

歐淑芳表示,台北市內湖科技園區是台灣首座都會型科技園區,科技、電子、媒體等指標性產業雲集,自成立以來,集結台達電、研華、崇越、仁寶、華碩等廠商進駐,為北台灣最重要的科技核心,推動園區成為台灣經濟的金雞母,在經濟發展與就業機會創造上貢獻卓著。

她表示,內科園區擁有完整的科技供應鏈與龐大企業群聚效應,是最適合打造「AI示範場域」的基地,她將推動協會成立「科技政策研究委員會」,持續擦亮內科園區「台北矽谷」。



資料來源:https://www.cna.com.tw/news/afe/202509010312.aspx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21
  • 22
  • 23
  • 24
  • 25

目錄

  • 房地產新聞
  • 產業經濟新聞
  • 區域相關新聞
  • 園區快訊
  • 公司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