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com

最新消息

  1. 首頁
  2. 最新消息

產業經濟新聞

2025/07/02
台達電69.5億買泰豐觀音廠 布局氫能等新事業

台達電1日公告,斥資新台幣69.5億元,取得泰豐觀音廠的土地及廠房,擬用於氫能、儲能或資料中心等新事業布局。


根據台達電公告,此次取得土地廠房位在桃園市觀音區,土地面積約3.4萬坪,建物面積約2.5萬坪,總交易金額69.5億元,交易相對人為泰豐輪胎,取得用途為因應公司未來業務發展所需。


據了解,台達電此次取得新土地廠房,擬用於氫能、儲能或資料中心等新事業布局。


台達電近年積極發展氫能技術,2024年初宣布與英國氫能公司Ceres合作,雙方簽訂氫能源電池堆技術移轉及授權合約,將氫能技術從歐洲技轉到台灣。去年底,台達電宣布在台南2廠打造台達淨零科學實驗室,建置全台首座MW等級水電解製氫與氫燃料電池測試平台,號召中鋼、台電、中油等台廠加入,組建氫能國家隊,目標2026年底在台灣量產電池堆與系統設備。


台達電董事長鄭平表示,面對全球暖化、氣候變遷,降低碳排已是國際社會的共識及政策推動方向,氫能在這個趨勢中更被公認是能源轉型的重要發展方向之一。


鄭平說,氫能源低碳排放的特性,非常適合應用在交通、工業製造、長期儲能、低碳燃料及分散式電網等多種場景及應用。對於解決全球溫室氣體排放問題,氫能提供關鍵減碳路徑。



資料來源:https://www.ctee.com.tw/news/20250702700532-430502



2025/07/01
AI替代人力 從客服到設備巡檢都包辦

國營事業面對數位轉型浪潮,從行政客服到設備巡檢都不放過。(中央社資料照)

國營事業面對數位轉型浪潮,從行政客服到設備巡檢都不放過。(中央社資料照)

〈財經週報-國營事業缺工〉AI替代人力 從客服到設備巡檢都包辦

中油成立「5G AIoT推動專案辦公室」,從製程、設備故障預知、智慧工安、環境保護及營運管理等領域導入AI技術。


面對數位轉型浪潮,經濟部旗下的台糖、台電、台水與中油四家國營事業近年面對大退休潮之後,招收不少年輕新血,但也積極導入人工智慧(AI)技術,提升營運效率、服務品質,四公司主要聚焦內部效率提升、智慧化運營與人才培養,台糖、台電偏重行政與客服領域,台水、中油則應用在基礎設施、設備巡檢等面向。

〈財經週報-國營事業缺工〉AI替代人力 從客服到設備巡檢都包辦台企銀導入AI異常交易偵測系統,能即時攔截可疑帳戶異動,有效降低詐騙損失。
(記者靳昌玲攝)

中油推250件專案 預期帶來數10億效益

中油2021年成立「5G AIoT推動專案辦公室」,推廣AI技術至製程改善、設備故障預知、智慧工安、環境保護及營運管理等領域;截至今年4月,已推動逾250件專案,預期全數完成後將可帶來數10億元效益,包含增加收益與降低成本。台水聚焦基礎設施智慧化,透過聲學AI漏水偵測、智慧加藥系統與抽水機監控技術,提升水資源運用效率,人才與工具導入已培訓100人以上,使用ChatGPT等大型語言模型。

人力最貴的時代,台電推24小時AI客服,提供電費、停復電等即時服務,已累計超過10萬人次使用;更推出台電版ChatGPT「ChatTPC」AI工具,協助文書處理與程式開發,透過智慧用電APP,協助民眾掌握家電耗能情形,提升節電效率。台糖則把AI應用於文書稽核、公文校正與資料分析,優化行政流程,培育員工掌握生成式AI工具,如ChatGPT與AIGC,未來也計劃拓展應用至智慧養豬與土地巡查領域,持續推動企業數位升級。

此外,公股銀行也加快腳步導入AI,從風險控管、詐騙防制、授信效率、內部管理到業務推廣,展開全面數位轉型。第一銀行總經理周朝崇直言,「AI就是花錢的戰爭」,一銀今年規劃投入超過3,000萬元,用於AI相關軟硬體建置、服務與教育訓練等項目,展現提升競爭力的決心。

一銀今年2月率先推出公股首座「數據分析雲端平台」;並結合微軟Azure OpenAI大語言模型,開發出內部智能詢答系統;建置MLOps平台,初期應用重點放在內部流程再造、文件判讀、資料分析等,兼顧安全性與效率。同時也全面採用Microsoft 365與AI助理Copilot,提升日常行政自動化水準。

除技術建置外,一銀也強化內部AI人才培育,持續開辦AI賦能課程、實戰演練與內部黑客松競賽,鼓勵行員熟悉並善用各式AI工具,力推全員「AI Ready」,期待從內部文化出發,加速數位轉型落地。

從客服到風控 公股銀行加速數位轉型

另,台企銀與一銀皆導入AI異常交易偵測系統,能即時攔截可疑帳戶異動、通知行員與客戶,有效降低詐騙損失。兆豐銀行與合作金庫則推出智能客服機器人「客服小咩」與「阿寶機器人」,提供24小時線上服務,涵蓋帳務查詢、服務導引與基本金融諮詢,顯著減輕人工客服負擔。

華南銀行則導入語音辨識技術(ASR),優化客服語音查詢與轉接效率,並建置中小企業AI授信系統,整合財務報表、產業數據與徵信資料,提升核貸流程的準確度與風險辨識能力。土地銀行方面,運用AI分群技術進行精準行銷,並透過AI預警模型監控房市變化,建構貸後預警機制,有效掌握授信集中度與地區性風險。

從前端客服到後端風控,公股銀行正以AI技術重塑金融服務樣貌。未來,AI不只是數位轉型工具,更將成為公股行庫競爭力的關鍵戰場。



資料來源:https://ec.ltn.com.tw/article/paper/1713975



2025/06/24
小動作年省千元!對抗六大家中吃電王這樣做

炎炎夏日將至,冷氣搭配循環扇使用,可讓冷氣循環更均勻,不僅節能也更舒適。(圖/特力屋提供)

炎炎夏日將至,冷氣搭配循環扇使用,可讓冷氣循環更均勻,不僅節能也更舒適。(圖/特力屋提供)


天氣已開始轉熱,又到了居家用電量最多的季節,再加上近期的關稅貿易戰及5月報稅季,不少民眾已開始準備「節流」,而夏季節流首要便是「節能省電」。

專家提供「節電懶人包」,從空調、照明、冰箱、除濕機及日常用電等家中主要的吃電怪獸,和民眾分享實用且簡易的日常節電撇步。

節電錦囊 對抗居家五大吃電怪獸

怪獸一:空調冷氣省電小撇步

根據工業技術研究院統計,空調冷氣佔家庭夏季用電約47%,是居家吃電最巨大怪獸,省電關鍵就在於冷氣的心臟-壓縮機,除了選用「變頻冷氣」,以高功率運轉快速達到冷房效果,同時搭配DC電扇或吊扇可使冷氣在室內分布均勻,維持整體舒適感。根據特力屋省電達人精算,以夏季電費為基準,每戶每日使用1台空調8小時,同規格一級能效變頻冷氣依能源標示約713度,與定頻冷氣相比差異約847度,每度依台電平均電價3.4元計算,一年約可省下2,880元;此外,電扇建議使用省電的DC電扇,同樣以夏季電費為基準,每戶每日使用1台DC電扇12小時,經實測後與一般AC電扇相比,差異約48度,每度依台電平均電價3.4元計算,一年約可省下163元。

燈光照明占全年家庭用電約10.8%,更換LED照明節能省電且環保。(圖/特力屋提供)

燈光照明占全年家庭用電約10.8%,更換LED照明節能省電且環保。(圖/特力屋提供)


冷氣每調高1度可以省6%電,台電建議室內溫度維持在26度-28度之間最省電。冷氣搭配風扇使用,可使冷氣在室內分布均勻,維持整體舒適感。近期消費者對於吸頂吊扇燈詢問度很高,其中LED吸頂燈結合循環吊扇節能省電又省空間,且對比一般居家使用23W省電燈泡3顆,每天開燈12小時的話一年約可省下289元(96度)。

1.勤清洗冷氣的空氣過濾網,建議2週1次,維持出風順暢。

2.避免開關頻率過於頻繁,因為冷氣剛運轉時,最耗電。

3.室外機加裝遮陽設備,避免太陽直射,有助於機器散熱。

4.冷氣安裝在室內通風處,高度避免陽光直射。

DC直流吊扇不僅風量大,運轉安靜又省電,搭配遙控器可精準控制,是近年節能家電新寵。(圖/特力屋提供)

DC直流吊扇不僅風量大,運轉安靜又省電,搭配遙控器可精準控制,是近年節能家電新寵。(圖/特力屋提供)


而搭配政府住宅家電汰舊換新節能補助,即日起將家中老舊冷氣機換新1級能效標示的新機,每台新機可申請補助最高3,000元。

怪獸二:居家照明省電小撇步

工研院統計也指出,燈光照明佔全年家庭用電約10.8%,是家中最常被忽視的吃電怪獸之一,舉例來說,居家室內LED 9W燈管對比18W傳統燈管,1天使用16小時為例,一年約可省下157元(52度);9W LED球泡燈對比12W省電燈泡,一年則約可省下192元(64度),若從小細節開始逐步調整,更換能源效率更好的LED照明,節能省電又環保。

LED球泡燈壽命長、耗電低,是居家照明升級的節能首選,每顆功率僅15W,省電效果立竿見影。(圖/特力屋提供)LED球泡燈壽命長、耗電低,是居家照明升級的節能首選,每顆功率僅15W,省電效果立竿見影。(圖/特力屋提供)

LED燈泡怎麼挑:省電效能可以參照「發光效率」(lm/W),發光效率越高越能省電。

將家中省電燈泡換新為LED燈泡:選擇相近的流明值,舉例:約1,000流明21-23W的省電燈泡,相似亮度的LED燈泡僅約8-9W,因此差不多的亮度所需電費卻較少,且LED燈泡更耐用。

怪獸三:冰箱省電小撇步

冰箱是家中24小時運轉的家電,當打開冰箱拿東西時,因冷氣散逸讓冰箱運轉而使耗電量再增加,特力屋省電專家建議,冰箱外部溫度25度且穩定運轉時,冰箱冷藏區食品放7分滿,可以省下約10%電力。

多使用玻璃保鮮盒保存食物:若都用塑膠袋包裝食物,會造成冰箱內冷氣不流通,冷氣降不下來,導致冰箱更耗電。

日常家電如微波爐、氣炸鍋應妥善收納並定期檢查電線與插座,減少待機耗電與用電安全疑慮。(圖/記者張瀞勻攝)日常家電如微波爐、氣炸鍋應妥善收納並定期檢查電線與插座,減少待機耗電與用電安全疑慮。(圖/記者張瀞勻攝)

1.冰箱中的保存食物不擋住出風口:冰箱中的食材擺放宜保留些許空隙,以利冷氣流通。

2.不頻繁開關冰箱門:開關冰箱門讓冷氣散逸,容易造成耗電。

3.選用1級效能冰箱:優先選擇1級效能冰箱,相較於5級效能冰箱,一年約可省300度電力。

怪獸四:除濕機省電小撇步

台灣為海島型潮濕氣候,家家戶戶必備除濕機,選用除濕機除了選用具1級或2級能效機種,不僅能有效省電,今年至6月14日前可申請最多2,000元的貨物稅減免;平日使用上也須注意無形中的耗電誤區,只要留意使用習慣,輕鬆就能做到節電。

開機時不打開門窗:門窗打開時,除濕機要處理的溼度遠超過可以負荷的空間,所以在使用時需關上門窗,才能持續降低該密閉空間的溼度。

1.使用時放在房間中央位置:讓乾燥空氣可以均勻擴散至房間各角落,加速除濕。

2.搭配循環扇使用:與空調開機時同理,同時使用循環扇可縮短除溼時間,節省電費。

選用保溫效果佳的熱水瓶,可減少頻繁加熱耗電,同時保持飲品溫度,是日常節電好幫手。(圖/記者張瀞勻攝)選用保溫效果佳的熱水瓶,可減少頻繁加熱耗電,同時保持飲品溫度,是日常節電好幫手。(圖/記者張瀞勻攝)

3.水箱滿水盡快倒掉:若除濕機水箱滿了未盡快倒掉,機器仍處於待機狀態,繼續耗電。

除溼時間不宜過長:除濕機平均耗電量250W-350W左右,使用大約3-4小時即為一度電,使用一整天都不關機的話,每台除濕機即耗費3、40元電費,一個月則可能多繳1,000多元電費。選擇有濕度偵測顯示或定時關閉功能的除濕機,待房間濕度降到設定值後,就按關閉或自動關閉;若沒有濕度顯示,建議平均使用4-6小時即可。

怪獸五:日常居家省電

除了養成離開該空間時隨手關燈、家電開關以外,通常家中每個房間會用轉接器延長線,同時讓電腦、電扇等多種電器插電待機,即便機器電源關閉沒有使用,但插頭插著處於待機狀態還是會耗電,建議可選用加裝具分切開關的轉接器,在未使用電器的狀態下隨手關閉分切開關以確實省電。

依照電器使用狀況,應隨手關閉省電更有效率。(圖/特力屋提供)依照電器使用狀況,應隨手關閉省電更有效率。(圖/特力屋提供)

怪獸六:容易被輕忽的吃電小怪獸

即使天氣逐漸轉熱,許多家庭仍習慣使用電熱水瓶煮水泡茶或沖泡飲品,但你知道嗎?電熱水瓶其實是耗電量驚人的「吃電小怪獸」!台電提醒,只要掌握幾個使用小撇步,不僅能有效節能,也能延長電器壽命。

首先,水溫控制是節電關鍵。若僅需泡牛奶或沖泡飲品,可將保溫溫度設定在60℃至70℃,相較於98℃大幅省電。再者,善用「定時省電」功能也是一大利器,讓電熱水瓶依照生活作息加熱,不需全天候啟動。

此外,若僅於早上或晚間特定時段使用,建議「要用時才插電」,用畢立刻拔除插頭或搭配定時器使用,更能精準控電。水煮沸後也可轉入保溫壺或保溫杯,減少插電時間、降低耗電。

同時,水量不宜維持滿水位,依實際需求加水至約半滿即可,避免不必要的加熱損耗。而定期清潔水垢更是不容忽視,否則不僅煮沸效率下降,也會增加耗電。若習慣立即使用熱水的民眾,也可考慮改用快煮壺,即用即煮,節能又便利。專家強調,只要聰明使用電熱水瓶,日常節電其實很簡單,讓每一度電都用在刀口上。

簡約現代風臥室設計搭配自然採光與LED間接照明,不僅美觀更兼具節能效益。(圖/記者張瀞勻攝)簡約現代風臥室設計搭配自然採光與LED間接照明,不僅美觀更兼具節能效益。(圖/記者張瀞勻攝)


資料來源:https://estate.ltn.com.tw/article/24620




2025/06/11
2025報稅/房地自住優稅 留意「六年條款」

財政部北區國稅局提醒,適用房地合一稅制課稅案件,若符合自住要件,可享有400萬元免稅額,超過免稅額部分以10%稅率課稅,不過必須符合「六年條款」。

據《所得稅法》規定,出售房地若要適用房地合一稅自住優惠,三個六年條款分別是:個人、配偶或未成年子女須設有戶籍並實際居住連續滿六年;在交易前六年內皆為自住,不得出租、營業;個人、配偶與未成年子女在六年內未曾使用這項自住優惠。

特別要留意的是,如果出售的不動產是因繼承而取得,且為適用房地合一稅案件,原則上可將被繼承人持有年限併入計算,以符合「六年條款」,但繼承人、被繼承人都要符合「設籍且實際居住」,否則將導致不符規定,而錯失自住優惠。

舉例來說,一位納稅人阿明在2024年初賣出2023年從父親老張繼承來的房地,申報所得為646萬,原本希望扣除自住房地免稅額400萬後,剩下246萬只按10%稅率繳納,自行計算稅額約24萬元。

不過國稅局查核發現,阿明從未設籍於該屋,也沒有實際居住紀錄,繼承後水電用量幾乎為零,顯示並無居住使用,加上其他成員也未設籍,因此不符合「自住」規定,改以一般房地合一稅處理,適用稅率提高至20%,阿明最後被核定補稅129萬餘元。

國稅局提醒,房地合一稅提供自住優惠,應留意適用要件。而若出售的是繼承房地,更要留意繼承後是否持續自住、設有戶籍,以免違反六年條款而不符自住規定,喪失優惠資格,民眾出售前、或申報時務必謹慎確認,以免增加租稅負擔。


資料來源:https://money.udn.com/money/story/6710/8798044



2025/06/10
2025報稅/自住換屋重購退稅 三樣貌

房地產示意圖。 聯合報系資料照

房地產示意圖。 聯合報系資料照

民眾出售原有自用住宅並購置新宅時,若符合規定可申請「重購自用住宅退稅」減輕稅負。國稅局提醒,重購退稅分為舊制所得稅、房地合一稅、土增稅共三種,適用稅目、主管機關、要件各不相同,應留意相關規定,以免錯失退稅機會。

有一則納保案例,就是因為不熟悉重購退稅差別,差點影響自身退稅權益。

高雄市一名陳姓納稅人出售市區一間屋齡逾20年、約40坪的集合式住宅,成交金額450萬元,再以750萬元購入高雄郊區一棟屋齡11年、總建坪逾60坪的透天厝,自認符合「小屋換大屋」,因此申請重購退稅,卻遭國稅局通知不符資格,甚至須補繳6,000多元綜所稅,令她錯愕不已。

經納保官了解後,兩間房屋表面上雖為「小換大」,但因為舊制房屋課稅案件,應以「房屋現值」為基準來比較,新購透天厝現值僅103萬元,低於原舊大樓的249萬元,反而是「大屋換小屋」,不符合退稅規定。

但納保官指出,雖在「房屋」方面無法退稅,「土地」卻有機會符合土增稅重購退稅規定,經聯繫高雄市稅捐稽徵處確認,果真能退稅2萬餘元。

納保官指出,這起案例凸顯一個重要觀念,常聽到的重購退稅其實有分成三種,舊制所得稅、房地合一稅、土增稅。

財政部表示,三種重購退稅機制,皆應符合自住規定,不能將房屋出租或拿來做生意;先買後賣、先賣後買都可以,但買房、賣房間隔都必須在兩年內。

而在適用細節上各有不同。以民眾最重視的退稅額度來看,土增稅方面,買入的新土地現值,必須超過賣出的舊土地減掉土增稅,才有機會退稅。

舉例而言,甲君賣出土地現值100萬元,土增稅30萬元,買入土地現值若超過100萬元,所繳的30萬元土增稅可全數退還;假如買入土地現值是80萬元,則可退還10萬元;若買入現值小於70萬元,將無餘額可退稅。

至於舊制綜合所得稅,則規定新買房屋價額應超過原出售房屋,也就是「小屋換大屋」才能全額退稅,大屋換小屋則無法退稅。新制房地合一稅,若為小屋換大屋,一樣是全額退稅;若是大屋換小屋,則仍可按比率退稅。


資料來源:https://money.udn.com/money/story/6710/8795451?from=edn_subcatelist_cate




2025/06/06
2025夏季電費開跑!一度電多少?

電費單怎看?省電3招抗漲全攻略

全台電價6月1日起將採用夏季電費。示意圖。freepik by sirastock


全台電價6月1日起採用夏季電費!2025用電一度如何計算,怎麼查詢自己電費?有最新電價單資訊嗎?若發現自己用電不低,該用時間電價或累進電價?台電日前指出,許多民眾電費單解讀錯誤,正確方式請這樣看。如果你善用夏季節電3招,其實你家可能電費不會那麼多?《遠見》一文彙整。

【目錄】
● 電費單怎麼計算?如何線上查詢? 
● 電價調漲後2025差異?
● 2025夏季電費計算區間,一度電多少錢? 
- 夏季電費計算區間
- 夏季一度電變多少?
● 時間電價與累進電價有什麼不同?如何線上評估? 
● 夏季節電3妙招

經濟部審議會拍板決定,2024年4月起,全國電價將全面調漲,不論一般民眾或企業商家都將面臨電費增加。主要原因是台電不堪燃料成本增加帶來的虧損,同時根據國際能源總署(IEA)與Enerdata於2023年發布的2022年各國平均電價比較資料,台灣的電費也在世界各國中排名第五低,顯然有太過低廉的問題。

至於到底漲多少?若2024/2025啟用的電價與2023年電價方案比較,這次全國整體電價增加幅度約11%。 

到底一般民眾家裡用電,這回會調漲多少?每一度電費調漲前後比一比差多少,有否整理過的最新電價表?另外,台電建議,用量大的住宅用戶,未來若想省電費,也可考慮改用時間電價模式來計算。到底時間電價和現在多數住宅使用的累進電價有何不同?我又該如何選擇?若想要在此時查閱過往電費單,看看長期用電狀況,又該怎麼做?以下是完整電價調漲指南。 

電費單怎麼計算?如何線上查詢? 

許多民眾看錯電費單,台電曾特地發新聞稿重強調,一般住宅用戶收到的電費帳單都是2個月為一期,電費金額要除以二才是每月電費,適用的電價級距也是兩個月用電加總來計算。且國內住宅電價主要為累進計費制,每一級距有其固定電價,只有超出該級距的用電量,才會按照更高的級距收費。 

如下圖示,當你拿到電費單,可見到左下角紅色箭頭標示處有一個計費期間欄位,寫著本次抄表期間,也就是這一期電費計算期間,都是以兩個月為一期。也因此,該電費單為615元,要除以二,才是本期的單月電費;電費度數也是321度除以二,單月度數約為161。由於該用戶是以累進電價來計算,若以4月調漲後的級距來看,並未超過330度,因此僅需以120度,以及330度以下的兩個電費級距來計費即可。 

電費單紅字箭頭處是計費期間,可見抄表時間都是兩個月一期。


如何線上查詢?

另外,如果想在線上查詢自己過往的電費單,評估每個月花多少電費,可進入台電官網,在電費查詢與試算頁面,輸入自己電費單上的電號(共11個數字)即可。 

>> 電費線上查詢連結請點此

電價調漲後2025差異?

一般民眾最關心的住宅用電,相較去年調漲前與2025年到底漲多少?首先依照多數民眾目前使用的累進電價模式,要分每月的使用度數來看。 

台電強調,一般民眾的電費單是兩個月一期,屆時請將電費單上的度數除以二來計算。根據過往數據,全國住宅用戶中,約2/3用戶夏月電費每月最高700多元(每期最高1,300多元),即便你是這類用電高的「大戶」,台電估算這類族群,4月後電價調整每月最多增加21元,換算下來每日增加不到1元。若你是善於節電的民眾,影響還會更小。 

至於到底各區段漲多少?這次是分四個使用度數區段來調漲,漲幅百分比各有不同,如下表格呈現: 

2025/2024最新住宅電價各級調漲百分比一覽

用電度數分段調漲百分比
330度以下(含120度,以及120至330度兩個級距) 3%
331~700度5%
701~1000度7%
超過1000度10%
資料來源:台電|資料整理:遠見編輯部|註:此為累進電價計算模式

2025夏季電費計算區間,一度電多少錢? 

夏季電費計算區間將從6/1開始至10/1結束。by unsplash

夏季電費計算區間

你家的夏季電費是計算哪個時間區間的用電量呢?據台電資料是從6月1日開始,10月1日結束。在此日期區間前後,則是以非夏季的價格來計算。

夏季一度電變多少?

依照2024年調漲後的計算標準,台灣大多數住宅用戶,每一度電電價相較非夏季月份會增加多少呢?《遠見》特此彙整2025最新夏季與非夏季價格數據,整理出如下每一度電費用的比較表: 

住宅用電(累進電價)夏季與非夏季各區間一覽

每月用電度數分段夏季每月每度價格 (元)非夏季每月每度價格 (元)
120 度以下1.681.68
121~330 度2.452.16
331~500 度3.703.03
501~700 度5.044.14
701~1000 度6.245.07
1001 度以上8.466.63
資料來源:台電|資料整理:遠見編輯部

時間電價與累進電價有什麼不同?如何線上評估? 

依照台電官網資訊,一般住戶可選擇使用累進電價或時間電價兩種方式來計算自己的電費。至於兩者的差異如下簡單說明: 

累進電價

累進電價是根據每個住宅的用電度數,再分成6段級距做計費。用電量多寡和度數有關,但沒有分尖峰與離峰時間。 

例如,在2024年7至8月這期用電量600度的住宅用戶A,由於一期是兩個月需除以二,平均每月度數為300度。他的度數級距包括了120度以及121至330度2段級距,且7至8月為夏季,因此要依照夏季電價來計算。 

依照2024年4月後最新調漲幅度,A的這期電費計算如下: 

120X1.68+180X2.45+=新台幣643元 

時間電價 

時間電價則沒有區分用電度數的級距,根據用電時間不同來分:尖峰時段的電價較高,離峰時段則較低。另外還需加收基本電費。至於適用於一般住宅的時間電價計算模式,分別為簡易型時間電價兩段式或三段式,可參考如下表格: 

簡易型時間電價 – 二段式計費一覽

分類描述
基本電費每戶每月 75.00元
尖峰時間-夏月夏月 09:00~24:00 每度 4.71元
尖峰時間-非夏月非夏月 06:00~11:00, 14:00~24:00 每度 4.48元
離峰時間-夏月夏月 00:00~09:00 以及週六,週日,特別節日每度 1.85元
離峰時間-非夏月非夏月 00:00~06:00, 11:00~14:00以及週六,週日,特別節日 每度 1.78元
每月總度數超過2000度每度加 0.99元
資料來源:台電|資料整理:遠見編輯部

簡易型時間電價 – 三段式計費一覽

分類描述
基本電費每戶每月 75.00元
尖峰時間-夏月夏月 16:00~22:00 每度 6.49元
半尖峰時間-夏月夏月 09:00~16:00, 22:00~24:00 每度 4.26元
半尖峰時間-非夏月非夏月 06:00~11:00, 14:00~24:00 每度 4.06元
離峰時間-夏月夏月 00:00~09:00 每度 1.85元
離峰時間-非夏月非夏月 00:00~06:00, 11:00~14:00 每度 1.78元
週六、週日及特別節日不分夏月與非夏月全日每度 1.78元
每月總度數超過2000度每度加 0.99元
資料來源:台電|資料整理:遠見編輯部

如何線上評估試算改選時間電價?

去年電價調漲後,許多民眾擔憂費用大增,台電建議,如果你的用電量集中在離峰時段,用電規模較大,達到每月度數超過800度,也就是每期電費單度數超過1600度的用戶,選擇時間電價有可能更划算。如何評估?台電提供簡易型時間電價線上小工具可使用,請點此前往。

夏季節電3妙招

在能源價格不斷上漲的情況下,尋找不妨礙日常生活的節電方法變得十分重要。by unsplash

在能源價格不斷上漲的情況下,尋找不妨礙日常生活的節電方法變得十分重要。《遠見》收集了專家建議的3種有效節電策略,旨在幫助家庭輕鬆應對高電價。

搞清楚夏季非高峰時段,調配用電

首先,家庭應關注電價的高峰與非高峰時段。台灣電力公司實施了分時電價政策,高峰時段的電價較高,而非高峰時段則相對便宜。夏季的高峰時段定於6月至9月,每天的上午10時至下午1時,以及晚上7時至晚上10時。避開這些時段使用大功率電器,可有效降低電費。

安裝智慧電錶

此外,政府正推動家庭安裝智慧電錶以精確管理電力使用。前台電獨立董事、現任中華大學創新產業學院及企業管理系特聘教授許志義強調,智慧電錶的使用是實施分時電費制度的關鍵。智慧電錶能夠幫助家庭更好地規劃電力消耗,從而有效節約電力及降低電費。

高耗電家電儘量節能

第三,專家建議從住宅中耗電量較大的電器與設備開始調整,以迅速達到節能效果。以下是10種高耗電家電,如果先從這些下手改換節能標章第一的新產品,或者減少使用,就能有效節電:

家電類別使用時長每月或每小時耗電量(度電)
空調冷氣機每天6小時每月約90~135度
雙門電冰箱持續運作每月約60~80度
電熱水器1小時0.8~2.5度
乾衣機1小時約1度~3.5度
電視(32吋)持續運作每月約50~60度
除濕機每天1小時約0.2~0.3度(每小時)
桌上型電腦1小時約0.05度~0.11度
電鍋(10人份)1小時烹飪最高0.7度,保溫0.0925度
電磁爐1小時1度
抽油煙機1小時0.4度
資料整理:遠見編輯部

這些資料有助於家庭更有意識地選擇在何時使用這些設備,從而達到節能效果。



資料來源:https://esg.gvm.com.tw/article/91919



2025/06/06
高房價下年輕人怎麼買?胡偉良提供五個關鍵策略避開地雷

高房價下年輕人怎麼買?胡偉良提供五個關鍵策略避開地雷


台灣,房價動輒千萬起跳、首購族平均年齡已突破35歲。面對這樣的現實,許多年輕人常懷疑:「我真的買得起房子嗎?」但事實是,即使在高房價時代,仍有買到「對的房」的年輕人,關鍵在於策略與觀念的轉變。


胡偉良博士,提供以下五個關鍵策略,提供給正在觀望或準備出手的年輕人參考


一、改變「夢想宅」迷思,先求站上軌道

 

許多年輕人買房總希望一步到位,要在市中心、3房2廳、電梯社區。但現實是,買房應該像人生投資一樣,重點是「進場」與「累積資產」。可從「蛋白區、耐震屋、機能地段」開始,買小不買大、買舊不買爛。先站穩市場,未來再轉手升級,是更實際的路。

 

二、善用新青安政策與低利貸款槓桿

 

政府推出新青安貸款方案,對首購族提供最高千萬貸款額度、40年期、本息寬限與低利率。這是年輕人最好的入場機會:


 利率低於通膨,等於**「借錢變便宜」**;

· 本息攤還設計拉長,降低每月負擔;

· 對於家庭預算不寬裕的首購族,是進場的重要後盾。

但記住:不要因此亂買或超買,適度槓桿才能降低風險。

 

三、選擇具未來性地段,而非過度追高地王

 

高房價區域如台北市蛋黃區、信義計劃區,對年輕人來說幾乎是天價。與其追逐高點,不如選擇「尚未完全開發但已有機能」的潛力地段:


· 新北三環六線捷運周邊

· 桃園航空城、新竹高鐵特區

· 台中單元重劃區、南屯機捷沿線

· 台南沙崙、安南;高雄亞灣特區等

買房如買股,要找還沒發動的成長型個股。

 

四、避開投資型產品,選擇自住型安全屋

 

市面上充斥許多「小宅投報」、「投資型套房」,雖然單價低,但轉手性差、稅賦高、增值困難。對年輕人來說,不是安全標的。

應以自住安全性、日後換屋便利性為主,包括:

· 2房產品優先(比1房保值)

· 社區戶數單純

· 周邊生活機能穩定

· 符合「都更潛力」或「耐震結構」條件

 

五、不買房沒問題,但要買「資產」而不是消費

 

不是每個人都該買房,但一定要讓錢「變成資產」而非純消費。

· 若沒打算買房,應思考:是否投入高股息ETF、REITs、不動產基金或定期定額?

· 若打算5年後買房,那就現在開始累積「房貸頭期款」的資本

· 財務規劃、租金與購屋成本比較、長期現金流試算,是必備能力

 

胡偉良觀點:年輕人不是買不起,而是買得太急、太錯

 

房市不是壓力測驗,更不是人生的起跑線競賽。年輕人若能換個觀念,用分段買房策略+資產思維+政策運用能力,反而能用更穩健方式跨出第一步。

買得對,比買得快更重要。

 



資料來源:https://www.businesstoday.com.tw/article/category/192008/post/202506040085/




2025/06/04
專家:谷歌開第一槍 恐掀連鎖反應

美國科技巨頭谷歌。路透

美國科技巨頭谷歌。路透


資安業者表示,雖然目前僅有谷歌(Google)宣布暫停信任中華電信簽發的憑證,對Apple、Microsoft等其他瀏覽器陣營尚未產生實質影響,但瀏覽器之間在維護網路信任架構上具高度共識,一旦谷歌開出第一槍,不排除引發連鎖反應。

KPMG數位安全顧問服務負責人邱述琛說,網路使用者的基本期望,就是他們瀏覽的網站,必須要是真實且正確,中華電信在台灣扮演網站真實性的憑證簽發機構之一,而像谷歌這樣的全球領導瀏覽器,在評核中華電信的安全維運狀況後,信賴其簽發的網站憑證,雙方充分合作讓網路使用者放心瀏覽網站,或收到可疑網站的預警。

邱述琛說,瀏覽器廠商對憑證機構有很高的期待和要求,期待落實審驗、謹慎核發,更重要的是,當發現問題時要能夠迅速處理,才能有效控制影響範圍,這正是目前政府大力推動反詐工作中,相當重要的一環。

邱述琛說,這個信賴結構須經長期且嚴格考驗才能建立,一旦被破壞,重建要花更多心力和時間。這次事件讓外界發現這個領域相當專業,未來無論人才培育或組織分工,都需要仔細評估,避免事件重演。

數發部數位政府司司長王誠明昨說,年初就已掌握此事,當時谷歌還未明確決定把中華電信從信任清單移除,不過,當時數發部認為,如果真的被移掉,對政府機關網站影響較大,所以決定採用「雙憑證」備援機制,確保還有另一個憑證可用,三月起就已提前採用雙憑證備援機制因應。

王誠明表示,谷歌不信任中華電信的憑證,並非資安技術或標準問題,主要是中華電信在管理和作業面的機制沒處理好,「所以谷歌才強調中華電信在管理和作業回覆上沒有很好,才會造成這樣的不信任」,數發部與中華電信是委外契約關係,後續憑證若無法發,現在的雙憑證也能因應,所以「這不是資安議題」。

王誠明說,數發部的備援採用台灣本土憑證機構所簽發的憑證,會確保政府網站在各主流的瀏覽器上皆能持續安全運作,保障民眾瀏覽體驗不中斷。



資料來源:https://udn.com/news/story/7240/8783092?from=udn-catelistnews_ch2



2025/06/04
北士科房價如大旱逢甘霖!「輝達宅」能複製台積電效應?

房市新趨勢「AI智慧宅」6大面向曝光

北士科房價如大旱逢甘霖!「輝達宅」能複製台積電效應?房市新趨勢「AI智慧宅」6大面向曝光


I教父黃仁勳回美國去了,但卻留下一把「輝達宅」的火,在北士科一帶持續延燒,妥妥的複製了「台積宅」在南臺灣的威力,只是很多人都難免會納悶,建築業者為什麼不趁機自己去打造真正的「AI住宅」來銷售?卻只是一味的想搭便車蹭「輝達宅」的熱度?莫非「AI住宅」的賣點遠遠不及概念性的「輝達宅」嗎?

 

AI教父黃仁勳這回來台灣最大的貢獻,不只是他去過的哪幾家餐廳?與哪些科技大老見面?而是讓市場上對於輝達海外總部幾個月來諸多的揣測終於塵埃落定,宣布輝達海外總部花落在北投士林科技園區,這當然不僅僅是國內科技業的盛事,更是國內房市的一件大事。

 

黃仁勳這趟台灣行他說最遺憾的是沒能去逛夜市,但對房地產業者而言,最遺憾的是輝達海外總部落腳不在自己推案的地方,跌破市場眼鏡的落腳在北士科,這讓在區域內推案的預售建案真的是大旱如逢甘霖,惜售、封盤之聲四起,大家期待已久的台積電南台灣設廠造成的房市「台積宅」效應,就要複製在北士科,進而掀起一波波「輝達宅」效應!


管是「台積宅」或是「輝達宅」都只是一種炒作體材的概念,期望這類科技廠(科技總部)的建設利多帶來高所得的就業人口及購屋需求,並不是產品本身的魅力,是一種搭便車、蹭熱度的概念。

 

因此就有人問了,建築業者為什麼不搭上這波趨勢熱潮,直接推出具有AI效能的「AI住宅」,讓產品自己來說話,也符合黃仁勳所預言:「AI將如電力般滲透全人類生活,而台灣,正是這場革命的核心。」意味著未來的世界將是AI的世界!

 

「AI住宅」發展6大面向

 

實務上,國內並不是沒有「AI住宅」,早些年國內建築業者和家電業者就推出所謂的智慧宅或是智慧家居,只是當時不叫「AI住宅」,加上民眾接受度及使用度不高,相關配套也不完整,因此並沒有成為一股潮流,迄今「AI住宅」的發展不外乎以下幾個面向:

 

1.中控智慧語音助理

 

其主要功能是整合居家當中所有智慧裝置,用語音或手機App控制家中所有的設備,包含燈光、冷氣、音響等等。

 

目前提供這類功能的有亞馬遜Amazon Echo(Alexa)、谷歌Google Nest  Hub、蘋果Apple HomePod(Siri),當然以其普及率來看,民眾的接受度還不是很高。


2.智慧居家監控與安全系統

 

主要的功能是居家安全監控,經由AI辨識人們的行為、異常通知、遠端即時監視等。這是比較實用的功能,主要的提供者如Arlo、EufyCam、Google Nest Cam。

 

3.智慧門鎖與門鈴

 

主要功能是人臉部辨識、遠端開鎖、大門前影像記錄等。應用的範例有August Smart Lock、Ring Doorbell等運用。

 

4.智慧冷氣與溫控系統

 

其功能主要是根據外部氣候或是主人習慣自動調節室內溫度,搭配節能演算法運作。主要服務提供者有Google Nest Thermostat。

 

5.智慧家電系統

 

這就包括大家比較熟知的:

 

智慧照明:可感應人員移動、自動調整亮度與色溫,甚至配合日出日落自動開關。服務的範例有Philips Hue、Xiaomi 智慧燈泡。

 

智慧冰箱:自動辨識食物剩餘量、建議食譜、自動建立購物清單,像是Samsung Family Hub。

 

智慧洗衣機/烘衣機:自動偵測髒污程度調整洗程,可遠端啟動與通知完成狀態。例如LG ThinQ系列。

 

智慧窗簾/遮陽系統:根據日照、氣溫、自訂排程自動開關。

 

智慧音響與娛樂系統:AI依據使用者喜好推薦音樂、串聯房間音響、多設備協同播放。

 

6.智能掃地機器人

 

當然這也少不了掃地機器人,其功能仍處於高度演化中,未來的發展會從單一「打掃任務」擴展到「整體家庭助理角色」。

 

甚至掃地機器人會朝著「具行動能力的家庭AI平台」演化,它將不只是打掃,而是整合「感知」、「互動」與「聯網控制」三大核心功能,變成一種能在家中自由移動的智慧管家。

 

以上這些若是完全具足,是不是就是一座完美的「AI住宅」呢?我想未來的AI世界不會只是這樣而已,應該還有很多想像及發展的空間,希望國內建築業者能夠多多構思發想,搭上這班AI列車,一起打造、提供國人盡善盡美的「AI住宅」!

 




資料來源:https://www.businesstoday.com.tw/article/category/192008/post/202506020041/



2025/06/03
兼顧環保、文化 吳誠文︰打造生態科學園區

新竹科學園區管理局昨日舉行新任局長交接典禮,在國科會主委吳誠文(中)監交下,卸任局長陳宗權(左)將印信交給新任局長胡世民(右)。(記者洪友芳攝)

新竹科學園區管理局昨日舉行新任局長交接典禮,在國科會主委吳誠文(中)監交下,卸任局長陳宗權(左)將印信交給新任局長胡世民(右)。(記者洪友芳攝)


政策將支持創新應用系統的開發 不再僅限於製造業

〔記者洪友芳/新竹報導〕國科會主委吳誠文昨主持新竹科學園區局長交接典禮時指出,竹科不僅是台灣經濟命脈,更影響全台半導體產業鏈,未來科學園區不再僅限於製造業,政策將支持創新應用系統的開發,也將走向生態科學園區,朝低密度開發,兼顧保護環境與文化。

吳誠文指出,科學園區從北部的竹科擴展至中部、南部科學園區,區內與無數區外產業形成強大的半導體產業鏈,從業人口保守估計超過三十萬人;二○二四年科學園區產值已超過四.七兆元,影響台灣經濟與GDP(國內生產毛額)、資本市場交易稅收、國際對台灣半導體產業的關注,甚至連帶影響其他產業的發展。

吳誠文強調,未來科研政策與科學園區將有所調整,行政院認為與其普發現金給每個人,不如編列預算激發台灣創新力量,往後園區不再侷限於製造業,將擴展至創新應用與服務領域。台灣經濟全球排名第二十五名,已不是經濟小國,而是經濟大國,政府將主動創造內需市場,透過資源投入,促進各行各業的需求端發展。

胡世民接竹科管理局局長

對於胡世民接任竹科管理局局長,吳誠文給他的任務就是將科學園區轉型為生態科學園區,從製造端延伸至應用端與服務端,未來園區規劃也將朝向低密度開發,保護珍貴動植物,維護生態資源。

竹科卸任局長陳宗權將轉赴生技業界發展,接任局長的胡世民從進入竹科管理局擔任公職至今三十六年,也是竹科管理局有史以來從基層爬升局長的第一人,熟諳竹科的他信心十足宣示「我已經準備好了」,將率團隊努力做到快速服務廠商。



資料來源:https://ec.ltn.com.tw/article/paper/1709711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目錄

  • 房地產新聞
  • 產業經濟新聞
  • 區域相關新聞
  • 園區快訊
  • 公司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