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com

最新消息

  1. 首頁
  2. 最新消息

產業經濟新聞

2025/11/14
基隆捷運開始議價 拚年底動工

基隆捷運工程經費去年12月提報中央審議,新北捷運局表示,至今已4度送審,為不影響推動進度,基捷機電及軌道統包工程已進入議價程序,並採「保留決標」方式縮短時程辦理,期盼中央全力協助,盡速核定工程經費,力拚年底動工邁進。


交通部規畫基隆捷運自台北南港起至基隆八堵,全長約15.6公里,共設13座車站,採中運量捷運系統,串聯南港、汐止與基隆地區,完善北北基生活圈交通網絡。


新北捷運局長李政安表示,由於土建設計須參考機電系統參數,並確保機電系統一致性,能從基隆八堵往返南港或大稻埕一車到底營運服務,為加速推動基隆捷運工程,優先辦理「機電後擴」,在原計畫核定金額內,與汐東線機電廠商議價,並採保留決標方式縮短時程,待行政院工程經費審議通過後,就正式簽約與開工。


李政安說,基隆捷運工程經費審議2024年12月16日首次提報中央,今年11月5日再針對交通部意見第4次送審,因應基隆捷運工程經費審議特殊等待時間,規畫採取「高架段細設先行」、「經費審議與招標、機電後擴作業並行」方式辦理,審議期間招標、議價結果將採保留決標方式縮短時程,盼交通部協助完成經費審議。


新北捷運局表示,基隆捷運機電系統及軌道統包工程為基隆捷運首項工程標,緊接著南港與基隆段統包工程及基隆捷運先期工程在11月陸續公告招標,將進入土建施工高峰期,將加強與中央及地方單位協調。




資料來源:https://udn.com/news/story/7328/9138470?from=udn-catelistnews_ch2



2025/11/14
商辦、廠辦總銷金額大躍進 近兩年超過5,000億

宏大國際資產總經理陳益盛分析,近年商用不動產交易量持續穩定成長,主要有三大原因。聯合報系資料照

宏大國際資產總經理陳益盛分析,近年商用不動產交易量持續穩定成長,主要有三大原因。聯合報系資料照


台商回流、企業汰舊換新、AI引爆企業擴增需求,加上電商北中南積極拓展物流據點布局等四大能量,激發出近兩年國內至少12家建商投入總銷破百億元之商辦廠辦案,總銷規模超過5,000億元、創歷史新高。


宏大國際資產總經理陳益盛分析,近年商用不動產交易量持續穩定成長,主要有三大原因,首先是台商回流投資、企業獲利持續擴充等;其次,在網購、線上消費逐年興盛下,電商及物流業持續拓點,小則數百坪、大到上萬坪的倉儲需求仍持續在進行。


最後,陳益盛認為,近30年來鮮少建商在規劃商辦大樓出售,甚至許多建商從來不推案辦公大樓,直到2018年前後台商加速回流後,企業對辦公室需求擴張,面對近乎真空的商辦市場,讓對市場相當敏銳的開發商前仆後繼的投入商用不動產的辦公、廠辦產品推案。


興富發(2542)建設業務部副總陳秋偉表示,AI產業引爆企業對商辦需求持續擴大中,這也是集團持續加碼商用不動產的推案,以尚未開案、位於新莊副都心總銷300億元的「國家壹號廣場」來說,全案預計12月正式開案,但與100多組客戶接洽後發現,高達五成來自科技電子業,且主要來自AI 產業下游客戶。


據宏大國際資產統計,近兩年光是商辦、廠辦推案量破百億元的開發商就至少有12家,其中又以興富發集團動作最積極,北中南均有辦公大樓產品、總案量逾千億元,而中石化旗下鼎越開發光是北市「京華廣場」單一個案,總銷金額也飆上千億元;其次為潤泰新的900億元、中悅800億元案量,華固、長虹建設也各有至少500億元商辦可售。


陳秋偉分析,三、四年前集團就已嗅到商辦市場需求,推案重心從住宅擴大到商辦,2024年集團商辦推案量正式超過住宅,目前在線銷售建案約1,100億元,其中商辦案量占比達七成、超過住宅的三成。在台商回流、企業汰舊換新,現又有AI引爆企業擴張需求,尤其輝達進駐北士科拍板後,看好輝達效益持續擴大。


陳益盛強調,近年市場對商辦、工業廠房、廠辦三大產品需求不錯,在產業需求的支撐下,加上電商北中南積極拓展物流據點布局,這四大需求量能匯集下,看好今明兩年商辦、工業廠房、廠辦交易動能續航前行。



資料來源:https://money.udn.com/money/story/5621/9128311



2025/11/13
名家專欄/NVIDIA帶旺台北商辦!聲量飆破65萬

徐佳馨揭A辦租金王與買氣趨勢

商辦熱度攀升!《房產溫度計》專家徐佳馨解析輝達進駐北市議題,揭露台北A辦、B辦五大分類,以及南山廣場、皇翔台北廣場等台北市五大區域最貴租金排名。

名家專欄/NVIDIA帶旺台北商辦!聲量飆破65萬 徐佳馨揭A辦租金王與買氣趨勢

image source: 示意圖/pixabay


近年來,商辦討論愈發熱烈,特別是全球知名科技公司輝達(NVIDIA)在台灣的進駐計畫引發了廣泛的關注。輝達總部設立計畫不僅是科技界的重要新聞,更是影響當地經濟與房地產市場的關鍵因素。隨著輝達在台北市的進駐計畫遭遇地上權問題的挑戰,這一系列的動態不僅反映了企業與政府之間的博弈,也呈現未來經濟的複雜性。 

《房產溫度計》根據輿情分析軟體《KEYPO大數據關鍵引擎》觀察,關於「商辦」自2025年5月1日至2025年10月31日累積網路聲量共計652,877筆。

辦公室建築的環保趨勢也成為討論的焦點,特別是綠建築的推廣,強調可持續性與經濟效益的結合。達到此標準的商辦建築不僅能提升企業形象,還能吸引更多租戶,顯示出現代企業對社會責任與環保意識的重視。隨著政府對綠建築政策的支持,商辦企業在投資綠建築方面的意願逐漸增加,顯示出未來商業競爭的重要趨勢。

近幾年,因應企業需求,新商辦成為房產新亮點,雖然單坪租金高昂,但其所提供的設施規格、綠建築認證、智慧樓控系統等優勢,對企業形象、員工工作環境皆有幫助,對願意支付高租金的外商與大型企業仍具吸引力,在疫情後這種趨勢更加明顯,相較於住宅市場,或許很多人對於商辦沒有那麼熟悉,也可能會想知道,新聞媒體常常說的A辦、B辦到底怎麼分?

目前市場上對於辦公大樓分類並沒有統一標準,基本上大樓等級主要由原始規劃及後續管理所決定;而A辦則是所有標準中都屬於頂級的辦公大樓、B辦則是某些評分標準稍弱,另外還有C辦、住商混合大樓等。雖然沒有統一標準,但多數大樓等級係依據五大項目為分類,並參酌該大樓租金水準作為判斷依據,這五項包括:「1.區位條件、2.建物條件、3.設備品質、4.管理維護、5.租戶組成」,這也是目前比較有共識的認定。

另一個和辦公大樓一起被討論的話題,就是綠建築。

綠建築是符合永續發展(ESG)原則的商業辦公空間,除增強企業的社會責任形象,提高員工生產力外,其設計與營運注重環境友善、節能減碳和室內環境品質。透過高效照明、空調的節能技術和水資源管理,有效降低水電費用,節省成本,並能大幅提高不動產價值,租金溢價可達一成以上,且不動產保值性更高這類建築可透過「綠建築標章」,如台灣的EEWH系統或國際的LEED、WELL等認證來評估,而具備綠建築認證的商辦能降低營運成本、提升企業形象並吸引租戶。

以A辦(頂級辦公大樓)為例。

它的條件主要包含地點優越(位於主要商業區,交通便利)、屋齡新(通常20年以下)且建材規格高(如挑高、SRC結構),以及產權單純(單一或少數業主,有利於管理)且管理優良。此外,A辦通常具有大面積(單層超過300坪)和豪華的公共空間,特別容易吸引金融、科技等知名企業進駐。

據內政部2025年實價登錄資訊,台北市有信義、大同、中山、大安、士林等五個行政區,商辦大樓每坪月租金最高成交紀錄站上3,000元大關。

No. 1 信義區「台北南山廣場」43樓的5,253元,為全台最貴的商辦租金王。
No. 2 大同區「皇翔台北廣場」頂樓戶4,261元,是台北市第二個站上4字頭的區域,一舉超車中山、大安、士林等行政區。
No. 3 「國泰松江商業大樓」七樓戶每坪月租3,884元,為中山區最貴辦公樓。
No. 4 大安區「寶紘敦南商業大樓」7樓每坪月租3,676元。
No. 5 士林商辦「CAAM承德168」最高租金行情3,322元。

縱觀未來,在科技業自用需求和壽險、建商等投資型買盤的雙引擎牽動,商辦的話題將持續發酵,也會反映在租金上,在這當下,輝達的進駐計畫及建築物的環保規劃,無疑將對台灣的產業發展及經濟成長產生深遠影響,也讓台灣商辦市場未來發展有更多可能。

分析說明

分析區間:本文分析時間範圍為2025年5月1日至10月31日。
資料來源:
大數據(股)公司旗下輿情分析軟體《KEYPO大數據關鍵引擎》。
研究方法:
《KEYPO大數據關鍵引擎》輿情分析軟體擁有巨量資料,以人工智慧作語意分析之工具資料蒐集範圍:每月處理1500億以上中文資料的網路社群大數據資料庫,其內容涵蓋Facebook、YouTube、Threads、TikTok、Instagram、新聞媒體、討論區、部落格等網站,針對討論『商辦』相關文本進行分析,調查「網路聲量」(註)作為本分析依據。

*註 網路聲量:透過『KEYPO大數據關鍵引擎』輿情分析軟體,計算社群討論及新聞報導提及的文章則數,聲量越高代表討論越熱,能見度越高。


【以上言論,不代表《網路溫度計》立場】



資料來源:https://dailyview.tw/popular/detail/32718



2025/11/13
房價越打越漲的「2大致命錯誤」! 他怒揭:建商不想努力

▲▼ 合總,小時代系列,新案,跳票            。(圖/記者陳筱惠攝)

▲台灣房價為什麼越打越高?建商都在賺暴利嗎?(示意圖/記者陳筱惠攝)

台灣房價為什麼越打越高?建商都在賺暴利嗎?最新一集《地產詹哥老實說》邀請品嘉建設創辦人胡偉良,透露建商的開發利潤,此外也深入探討房價高漲的真相,並指出政府錯誤的政策方向。


胡偉良表示:「新成屋總成本中,土地成本約占4~6成,營建成本3~4成半。建商利潤方面,都更案純利約12-15%,一般建案毛利則在30-40%。」

胡偉良解釋:「過去建商利潤膨脹,多因興建期間房價上漲所致,並非一開始就設定暴利,隨著打房政策,建商毛利已降至2~3成,考量開發期,年化報酬率並不高。」

對於土地成本高、營建工料上漲,導致房價難降的說法。胡偉良承認:「是事實,但批評台灣建商過去習慣將成本完全轉嫁,缺乏提升品質、降低成本的努力。」

▲▼          地產詹哥老實說   。(圖/翻攝自地產詹哥老實說)

▲胡偉良認為,政府打房,房價卻越打越漲的主要原因有2。(圖/翻攝自《地產詹哥老實說》)

政府打房,房價卻越打越漲。胡偉良分析,主要原因有2,「首先,建商心態未調整,不願降低獲利或改變營造方式節約成本,並選擇不推案與政府對賭。」

第二是政府打房方向錯誤,胡偉良表示:「政府政策打擊需求和供給,導致供需平衡,打房效益不彰,平抑房價應從增加供給著手,而非打壓需求,擔心供給減少,未來恐引發報復性反彈。」

為平抑房價,胡偉良提出「增加供給」的根本之道。他建議:「政府應擴大都更,降低門檻,衝出供給量,讓市場機制調整房價。」

▲▼        北士科     。(圖/記者項瀚攝)

▲為平抑房價,胡偉良提出「增加供給」的根本之道。(示意圖/記者項瀚攝)

至於擴大都更與廣建社會住宅何者更重要?胡偉良堅定表示:「兩個都很重要!」他說:「社會住宅滿足年輕人居住需求,都更滿足高品質居住需求,台灣社宅比例偏低,應廣建至5-10%,甚至更高,相信兩者並進,才能實現社會和諧與公平。」

胡偉良總結,未來「人人有好房住,但不見得人人都有好房擁有」將是趨勢。他鼓勵民眾,「有能力可買房,買不起則租房,也就是所有權、使用權將逐漸分離的概念。」



資料來源:https://house.ettoday.net/news/3065490




2025/11/12
打造AI產業鏈 北市訪商媒合投資

輝達落腳北士科T17、T18,北市長蔣萬安將打造台北輝達產業鏈成為「AI產業研發之都」。目前北市府正盤點T3、T4、T12後續規畫,將朝AI產業招商。甚至除北士科,未來社子島也規畫有科專區為北市潛力基地,將從南港經貿園區、延伸北士科到社子島,打造北市科技產業廊帶。

主責招商的北市產發局長陳俊安說,先前市長蔣萬安談到北士科整體產業發展,未來針對T3、T4、T12用地,會透過訪商、媒合相關有意願進駐北士科的AI產業,協助落地。另,私有地部分,北市府也會協助整合,透過「台北市投資服務辦公室」搜尋曾表達希望落腳北市或加碼投資廠商,以拜會、座談等了解需求,並與私有地地主對接。

陳俊安也提到,儘管北士科產業還未完全進駐,市府也會與相關局處討論,先在北士科試辦智慧交通等運用,作為公共服務的示範場域。

至於目前北士科T3、T4、T12三塊市有科專區用地的招商進度,地政局土地開發總隊副總隊長范乾峯說,T12曾於2023年招商過兩次均流標,去年輝達執行長黃仁勳宣布總部落腳T17、T18後,北市府已先暫緩招商,正整體朝AI產業重新布局,會等輝達落腳開始有進度後,再整體規畫這三塊地的招商案。

范提到,為打造台北市為AI產業之都,北市府會整體盤點全市土地,目前科技廊帶會從南港經貿園區、延伸到北士科、未來社子島開發,目前社子島已規畫有科技產業專用區,將是北士科之後的另一塊產業潛力基地。



資料來源:https://udn.com/news/story/124626/9133190



2025/11/10
打造台北國際名片!北捷東環段開工 要解內湖交通困境

台北捷運東環段全線約13.25公里,設有10座地下車站及1座地下機廠,路線自北環段劍南路站起,經內湖、信義、文山及松山等區。圖/台北市捷運局提供

台北捷運東環段全線約13.25公里,設有10座地下車站及1座地下機廠,路線自北環段劍南路站起,經內湖、信義、文山及松山等區。圖/台北市捷運局提供


台北捷運東環段第2個區段標昨開工,因位在松山、信義區人口密集區且鄰近重要道路與建物,施工難度高。台北市長蔣萬安表示,東環段每個區段將陸續動工,完工後串接南北環,完整環狀路網體系,根本解決內湖交通壅塞問題。


東環段全線約13.25公里,設10座地下車站及1座地下機廠,完工後,象山站至動物園站將從26分鐘縮短為4分鐘,也將銜接文湖線、松山新店線、板南線、淡水信義線、環一及南北環。

東環段共6個區段標,CF760標是第2個正式啟動的工區,北市捷運局昨辦動土典禮,範圍沿松山路、松德路、松德路168巷及松仁路向南延伸,跨越信義路5段後抵達吳興街,全長約2.7公里,包含一處中央避車線、兩段潛盾隧道等。

還有兩座地下車站,Y38站是北捷最深捷運車站,與淡水信義線象山站銜接轉乘,Y39站則設在松仁路與吳興街交叉口。

捷運局直言,工程挑戰極高,潛盾隧道工程必須安全地穿越營運中的板南線與淡水信義線隧道,容錯空間極小,將採用高精度潛盾機掘進技術、智慧監控等機制。

蔣萬安昨主持典禮表示,上周日本JR山手線迎來通車百周年,環狀鐵路帶動東京整體發展,成為城市象徵,台北正建全國首條捷運環狀路網,未來也能成為代表台北的國際名片。

捷運局表示,環狀線東環段CF710區段標上月底決標,預計明年初開工,東環段尚有CF720、CF740、CF750共3個區段標招標中;CF720標已流標2次,月底前第3次公告,CF740標、CF750標則陳核彙整相關意見後再辦理招標。

「CF750標要在松山線的車站下再做一個車站」二工處長劉安德說,應該是整個東環段、甚至可說是捷運有史以來最困難的工程,因此廠商不太好找,希望明年上半年能發包。



資料來源:https://udn.com/news/story/7323/9126898



2025/11/04
創新論壇11月26日登場/AI 驅動 智慧應用新革命


全球企業加速邁向數位轉型,並透過擁抱AI工具提升營運韌性,AI工具已從輔助、協作,朝AI代理(AI Agent)邁進,不僅驅動新一波AI革命,更為產業帶來新契機。

值全球企業從「嘗試AI」邁向「全面導入AI」新階段的關鍵時刻,經濟日報將於11月26日舉辦2025創新論壇,以「AI×智慧應用新革命」為主題,邀請各界專家探討AI與智慧應用結合帶來的新趨勢與商機。本論壇由經濟日報、遠傳電信(4904)主辦,長榮集團、元大投信、凱基金控、中保科技集團協辦。

論壇將邀請數位發展部政務次長侯宜秀等政府官員、遠傳電信總經理井琪、鴻海科技集團輪值執行長楊秋瑾、所羅門董事長陳政隆、台灣微軟總經理卞志祥等意見領袖,針對產業鏈、機器人及AI賦能等主題,發表專題演講。

下午場高峰對談邀請數位轉型學院院長詹文男擔任主持人,與談人包括數聯資安總經理李明憲、全家便利商店副營運長簡維國、中信金控資訊最高主管賈景光,暢談AI時代下「數位韌性 從風險到守護」。

根據研調機構IDC預測,2028年全球AI基礎建設、資訊科技、商業服務及應用支出將成長一倍,來到6,320億美元;2030年AI將對全球經濟貢獻近20兆美元,占全球GDP約3.5%,而商業相關的AI解決方案或是服務,每新增1美元支出,將間接或誘發為全球經濟帶來4.6美元的效益。

為搶AI商機,不僅全球雲端服務供應商(CSP)展開投資AI的軍備競賽,企業也將AI視為產業升級,提升企業競爭利的轉型關鍵,更積極透過AI強化韌性、降低成本、創造新價值,真正掌握全球競爭的主動權。

AI快速演進,企業已經陸續將AI工具以輔助、協作角色,落實應用在企業營運,對內提升營運效率,對外提升客戶的整體服務體驗。以客服應用為例,研調機構顧能預估,2025年有八成客服以AI輔助執行或進行協作。

隨著技術快速發展,AI代理也快速發展,可自主理解需求、規劃任務,並跨平台整合執行,成為企業日常營運的智慧夥伴,未來更可望落地在製造、醫療、零售、金融等產業領域。



資料來源:https://money.udn.com/money/story/5648/9115342?from=edn_subcatelist_cate



2025/10/31
聚焦TOD與永續韌性,臺日產官學專家共探都市再生新路徑

【地政系訊】

隨著全球永續發展與淨零轉型的趨勢,以及國內都市結構的老化挑戰,都市更新已成為提升城市競爭力的核心議題。由中華民國都市計劃學會與國立政治大學地政學系共同主辦的「2025智慧都市再生系列論壇」,於2025年10月17日在國立政治大學公企中心盛大舉行,上下午場次均吸引超過150位產官學研界人士參與,顯見各界對此議題的高度重視。

本論壇匯集臺日產、官、學界頂尖專家,從政策、實務與創新技術等多元視角,為臺灣未來的都市發展尋求前瞻性的創新解方。論壇並由華南金資產管理股份有限公司、日健建設股份有限公司、元邑建築股份有限公司、天易不動產估價師聯合事務所、中華民國都市更新整合學會、國立政治大學社會科學學院(暨其不動產研究中心、國土政策研究中心)等單位共同協辦。


人老屋老雙重挑戰,都市再生刻不容緩

臺灣即將於2025年邁入超高齡社會,然面臨「人老屋老」的雙重挑戰。全國有超過半數房屋屋齡逾30年,尤其臺北市老屋佔比更高達七成,許多建築耐震能力堪憂。中華民國都市計畫技師公會全國聯合會屈恩璽理事長指出,都市更新的腳步遠遠追不上房屋老化的速度,加速推動都市再生已是極具急迫性的社會議題。

內政部國土管理署副署長徐燕興於演講中回顧臺灣都市更新的發展歷程,並強調在氣候變遷與社會轉型的挑戰下,未來的都市更新必須整合國土規劃、提升防災韌性,並導入ESG(環境、社會、治理)的永續發展思維。


雙北領航:AI賦能與TOD策略,打造智慧韌性城市

本次論壇的一大亮點,是探討如何運用創新科技與策略,克服傳統都更的困境。臺北市都市更新處主任秘書謝明同分享了「AI x ESG」雙軸轉型的都市再生策略。他說明臺北市如何導入數位科技與建築資訊模型(BIM),進行建築全生命週期的減碳管理,並結合AIoT智慧物聯網,邁向「淨零智慧城市」的目標。

新北市政府都市更新處副處長李擇仁則聚焦於「大眾運輸導向發展(TOD)」策略。他闡述新北市如何透過多元政策工具引導捷運場站周邊開發,整合社福設施、托老托幼與共享運具,目標是打造便捷、友善、永續的「15分鐘捷運生活圈」。


創新數據與日本經驗:從人流分析到公民合作

日本東京大學副教授蕭耕偉郎以東京「下北線路街」為例,分享如何運用人流大數據科學化評估都市再生計畫。他提出的「訪問頻次(SC)」與「平均停留時間(ST)」兩項指標,能有效衡量更新計畫對人流的吸引力與空間舒適度,為未來規劃提供客觀依據。

論壇亦邀請多位日本業界專家分享成功經驗。株式會社日建設計的執行董事木村由布子,以「公民合作都市更新—澀谷大改造」為題,深入解析這個「百年一度」的更新計畫。她強調,透過成立跨部門平臺,建立在地商家與居民的長期夥伴關係,並藉由工作坊將市民創意融入都市計畫,是澀谷成功蛻變的關鍵。

株式會社日本設計的副部長越川裕康,則以「虎之門周邊的TOD推動實踐」為題,分享東京如何藉由「虎之門之丘站」的新建工程翻轉區域樣貌。他介紹如何透過「站城一體」的開發模式,將車站、廣場、商業設施與綠色步道垂直整合,創造立體且對行人友善的都市核心,展現TOD驅動地區再生的強大引擎。


「專業推手」是成功關鍵,消弭不信任、加速整合

都市更新過程複雜,涉及多元利益關係人,常因資訊不對稱與不信任感而延宕。中華民國都市更新整合學會秘書長李姿齡指出,成功的都市更新計畫,亟需一個公正客觀的「專業推手」或「整合人」角色。此一中介者能協助地主與實施者消弭資訊落差、建立溝通管道與信任基礎,並提供專業評估方案,是加速計畫啟動與凝聚共識的核心動力。

論壇在國立政治大學地政學系系主任白仁德主持的「未來城市的挑戰與前瞻」綜合座談中達到高峰,除了所有講者外,更邀請到基隆市政府秘書長方定安與中華民國不動產開發商業同業公會全國聯合會秘書長于俊明等貴賓,分別從地方治理與產業實務角度提供深刻洞見,共同為與會的百餘位產官學研代表及關心都市發展的民眾,帶來一場兼具廣度與深度的知識饗宴。



資料來源:https://www.nccu.edu.tw/p/405-1000-20941,c87.php?Lang=zh-tw



2025/10/31
驚!新台五路500公尺逾40家上市櫃群聚

汐止新台五路科技生醫群聚,成台版NASDAQ。台灣生醫科技近年有多夯?遠雄U-TOWN廠辦副總熊大成表示「看新台五路就知道」。圖/業者提供

汐止新台五路科技生醫群聚,成台版NASDAQ。台灣生醫科技近年有多夯?遠雄U-TOWN廠辦副總熊大成表示「看新台五路就知道」。圖/業者提供


NASDAQ(那斯達克)是美國高科技產業與新藥生醫產業的指標看板,包括微軟、英特爾、戴爾、思科、臉書、應用材料等高科技大企業和新興的新藥生醫都在此掛牌。根據近期上市櫃登記地址統計發現,在汐止新台五路一段由全新旗艦總部「遠雄U-TOWN」與對面老牌的「遠東科技中心」匯聚的短短500公尺內,竟匯聚逾40家上市櫃企業,和7家來自歐美日的跨國企業總部群聚,同樣以高科技和新藥生醫為主,堪稱「台版NASDAQ」。地產業者表示,今年台灣生技和高科技產業有多夯,除了看2330如何在台南高雄點石成金外,汐止新台五路一段這500公尺全年交易量能衝多高,還有哪些指標大廠進駐,也是重要觀察指標。


盤點汐止、南港交界的新台五路一段口的「遠雄U-TOWN」4棟大樓,就有超過400家公司群聚,其中包含102 家電子科技業與79 家生技醫療業,更有23家知名上市櫃企業與14家興櫃公司,高科技業包括資訊軟體大廠「緯創」、MOSFET大廠「富鼎」、光電大廠「李洲」、二極體廠「強茂」等,以及日本「愛普生」、瑞士「艾波比」、美國電子材料廠「芯源系統」與「海盜船」、美國Garmin台灣公司等跨國企業,通包軟硬體國際產業鏈關鍵技術;新藥生醫有「東洋生醫」、以生物相似藥叩關美國FDA的「泰福」,基因檢測大廠「金萬林」、「泉創生醫」、「台灣醣聯」等選址於此設置總部,也有台大、榮總等醫療實驗室進駐,總計生技業者超過上百家,這也吸引物流業者投入逾10億元,在此設置醫藥冷鏈物流園區,「汐科生技醫療廊道」儼然成形。

交通、高性價比更是企業選址考量主因,而「U-TOWN」擁商業機能、自成微型城市,並擁高速公路系統優勢,且透過台鐵汐科站,至南港僅需5分鐘、松山8分鐘,達北車也僅約15分鐘,吸引優質人才匯聚。

此外,「U-TOWN」規劃辦公與廠戶空間,從研發、策略營運與製造加工,垂直整合,室內均為超跨距規劃,符合生技業設點GMP標準,辦公樓盤單價又僅南港1/3、內科1/4,是讓企業設點轉向之關鍵。目前,電子電機、機械製造、資通訊、生技產業群聚效益明顯,遠雄廠辦副總熊大成指出,「群聚會吸引更多的群聚,強者越強,大者恆大的趨勢,在新台五路一段500公尺,持續發威。」



資料來源:https://www.ctee.com.tw/news/20210923700279-431206



2025/10/31
全台第三季房市 價穩量縮

國泰房地產指數顯示,每坪成交均價年跌0.43%;桃園、台中銷售率都跌至歷史新低

全台房市呈現「價穩量縮」格局已一年。圖/本報資料照片

全台房市呈現「價穩量縮」格局已一年。圖/本報資料照片


Q3國泰房地產指數


在央行第七波房市管制的緊箍咒下,第三季房市價量持續膠著。30日公布的2025年第三季國泰房地產指數,每坪成交均價57.62萬元、年跌0.43%,回去年同期水準,七都中以高雄季漲3.96%較多;銷售率表現方面,桃園、台中都跌至歷史新低,成交量則續創近九年新低,全台已一年呈現「價穩量縮」格局。


第三季國泰房地產指數顯示,全台推案金額及銷售率都較第二季與去年同期小幅減少,成交量大幅減少,其中台北市因買方比價時間拉長、賣方讓利猶豫,銷售率更跌至近30年新低,桃園、台中銷售率更跌至歷史新低紀錄。國泰房地產指數分析,今年以來續受惠AI等新興科技應用需求支撐台灣出口動能,使總體經濟獲得一定支撐;但針對房市,央行繼續維持第七波信用管制措施不變,即便9月初行政院將新青安排除於銀行法72-2條不動產放款比率限制、換屋族群售屋期限延長至18個月,然短期內房市交易仍持續呈現量縮局面。

進一步觀察各地區表現,相較於第二季,各地區成交價漲跌互見,高雄有較明顯漲幅,新竹則有較明顯跌幅;成交量新竹、台南有明顯增加,其餘地區均減少;相較去年同季,成交價維持穩定或上漲,成交量全面大幅減少。

從四季移動趨勢觀察,各地區成交價均突破2013到2015年的波段高點,近期漲勢趨緩,成交量普遍呈現下滑趨勢。

央行第三季維持第七波信用管制措施不變,不動產集中度管制規定依舊未放寬,銀行端對房貸業務仍顯謹慎,導致市場觀望氣氛濃厚,房市交易持續降溫,成交量續創近九年新低。

綜合第三季房市,較第二季及去年同季皆為「價穩量縮」,房市表現偏弱。累計自去年第四季至今年第三季,已連續一年房市呈現「價穩量縮格局」,成交量持續走低,市場呈現個案表現,後續市場變化宜審慎觀察。

資料來源:https://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251031000262-260210?chdtv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目錄

  • 房地產新聞
  • 產業經濟新聞
  • 區域相關新聞
  • 園區快訊
  • 公司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