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com

最新消息

  1. 首頁
  2. 最新消息

2025/06/30
布局輝達!低調買家 搶進士林核心昇陽芙林

結合市區便利與天然景觀 吸引金融、科技與醫界人士青睞

輝達台灣總部「星群」降落台北市北投士林。(本報資料照片)

輝達台灣總部「星群」降落台北市北投士林。(本報資料照片)


「昇陽芙林」立足輝達科技與故宮藝文雙軸核心。(甲桂林提供)

「昇陽芙林」立足輝達科技與故宮藝文雙軸核心。(甲桂林提供)


5月中輝達(NVIDIA)執行長黃仁勳宣布,輝達台灣總部「星群」降落北投士林,輝達效應迅速外溢,湧向北士科要長期仰賴消費、學區機能的士林官邸生活圈房市。累積45年北市名宅推手品牌光環的昇陽建設,在士林官邸上陽明山仰德大道必經的福林路第一排862坪稀有方整基地,推出「昇陽芙林」,吸引士林官邸生活圈、天母內換屋族,甚至有陽明山別墅主人下山購屋,另還有金融、科技主管與醫界人士青睞。


立足輝達科技與故宮藝文雙軸核心

「昇陽芙林」規畫17層恆久棟距的28至45坪2至3房醇質格局,坐享輝達效應外溢第一圈優勢,立足捷運北環段銜接大直內科南軟、英業達旁GOOGLE進駐的CAAM承德168與當紅的輝達北士科的科技廊帶,與故宮、北藝中心、科教館、北美館文化走廊等構成的雙軸線核心。

甲桂林廣告協理吳平分析,動工中的環狀線北環段路線,與台北科技走廊軸線疊合,「昇陽芙林」步行約400米內可達捷運北環線Y27站,西向連接輝達北士科與關渡華碩園區,東向連結大直美麗華商圈,進入汐港湖科技廊道。老蔣總統欽點的士林官邸生活圈,一直是得天獨厚的存在,既有市區的便利性,又有陽明山、外雙溪的天然景觀,歐美日國際學區氛圍,與故宮的國家寶藏,還被大大小小公園綠地包圍。

士林官邸生活圈 換屋自用搶布局

吳平指出,早期如「長虹虹頂」、「天子」、「宏盛陽明」、「太子華威」等都主推大坪數豪宅,近年有中山北路五段「築觀」推50至65坪,外雙溪畔「溪柏林」則走25至35坪小坪數,成交單價衝上130至150萬元。指標新案「昇陽芙林」切入區內真空已久、需求旺盛的中小坪數,862坪基地正對雙溪公園,背倚藏身在巷弄內如綠洲祕境的3700多坪福志公園,連接外雙溪河濱公園,大隱於市的環境氛圍,極具市場魅力。士林引頸期盼已久,終於等來推案量少質精的昇陽建設推出「昇陽芙林」。而注重工程品質的昇陽建設,還不惜重本簽訂豪宅推手「新東陽營造」施工。

吳平指出,建案吸引客群包括士林官邸生活圈內老華廈,與想從天母換進士林官邸生活圈的換屋族,不乏一次看2戶兼顧自用與置產,或兩代同社區不同戶的購屋型態。也有陽明山別墅主人著眼醫療資源下山購屋,及金融業高層、醫生和來自內科與即將進駐北士科的科技業主管,與來自松山、信義、大安等地布局輝達效應的置產族群預約。


資料來源:https://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250628000415-260110?chdtv



2025/06/30
港湖盃籃球賽 蔣PK職業球員

「第一屆港湖盃三對三籃球邀請賽」昨在新湖國小、三民國中登場,首屆舉辦就吸引六十隊報名參加,台北市長蔣萬安、議員李明賢、職籃PLG桃園璞園領航猿副領隊陳信安、盧峻翔、李家慷等實力球星受邀出席開幕儀式,蔣萬安更穿上一號球衣下場打球,為隊伍連續得分。

李明賢表示,由於內湖南港有不少學生喜愛打籃球,無奈既有的比賽不多,因此催生港湖盃三對三籃球邀請賽,耗時籌備超過一年,堅持遵循FIBA比賽的專業規格與賽制,現階段從內湖南港開始,未來士林北投各區串連,希望能變成全市FIBA的聯盟,最終成為固定的球季。

蔣萬安是籃球校隊出身,身穿一號球衣,與李明賢、新湖國小校長郭添財組隊,和陳信安、李家慷等專業球員下場對決,比賽最初蔣萬安似乎尚未掌握手感,連續兩球沒把握到得分機會,熟悉比賽氛圍後為隊伍連續拿下比分,最後在倒數十五秒時更一舉投下三分球,奪得勝利。

蔣萬安一下場就被問說要不要簽約到桃園璞園領航猿,他笑稱「簽我兒子比較快」。蔣萬安表示,現在大兒子蔣得立身高一百八十一公分,已經比自己還要高,今年過年父子鬥牛時,快要打不過他「一直蓋我火鍋」,最後還被大兒子笑說「爸爸我是穿拖鞋在跟你比賽」,明年再辦港湖盃一定會叫他來參加。



資料來源:https://news.ltn.com.tw/news/Taipei/paper/1714017



2025/06/27
李同榮|科技島起飛!從AI新十大建設看台灣未來的智慧城市

賴政府宣布「AI新十大建設」政策,推動台灣成為AI科技島。圖/本報資料照片

賴政府宣布「AI新十大建設」政策,推動台灣成為AI科技島。圖/本報資料照片


台積電創造了台灣經濟奇蹟,並成為護國神山,近日輝達黃仁勳宣布海外總部落腳台灣台北市的北士科,代表台灣在AI產業已經是居於舉足輕重的地位,AI產業的發展,對未來台灣產業轉型與經濟發展具有重大的影響力。


賴政府宣布「AI新十大建設」政策 推動台灣成為AI科技島

賴政府就職滿周年,又適逢美國新關稅政策帶動全球供應鏈重組與移轉,台灣將掌握此一契機,加速導入AI應用,除協助我國高科技產業持續在世界取得領先地位外,更將運用政府最大能量幫助中小微企業進行淨零數位雙軸轉型,進一步打通國內外通路。

賴政府新一輪經濟發展委員會七月將再次登場,預計通過「AI新十大建設」,目標2040年創造十五兆元產值、五十萬個高薪就業機會,打造台灣成為「AI科技智慧島」,這也正是賴政府千呼萬喚,掌握全球時空契機,推出具有爆發力的政策~「AI新十大建設」,AI產業無疑是台灣很重要的新護國神山。

「AI新十大建設」將納入兆元軟體平台產業、產業應用百萬家、全民智慧生活圈、矽光子技術全球領先、進入量子運算領先群、智慧機器人技術發展、主權AI及算力、五十萬人才與千億資金、智慧政府與資料治理、區域AI均衡發展等項目。而在推動AI科技島的同時,我們更應重視AI智慧城市的基礎建設,才能奠定AI科技島的良好基礎典範。

AI智慧城市的定義 與六大核心架構

AI科技島的未來,對政府與民眾而言,最重要的課題是如何先建構一個AI智慧的城市生活,筆者認為應從多層面向探討出具體的架構方向逐步完成。

(一)什麼樣的城市才稱為「AI智慧城市」?

未來的城市必須結合AI、物聯網、大數據與5G甚至6G的新城市生活型態,應用「數據驅動」+「人本設計」+「環境保護」提升政府的永續治理、城市效率,並促進居民福祉。

(二)AI在智慧城市的核心架構

1.智慧交通:自動化AI號誌管理、行動化車流監控系統導入、未來自駕車導入、不塞車道路系統導入。

2.智慧能源:用電自動化預測、太陽能系統支援管理。

3.智慧醫療:AI行動診斷、遠距行動醫療與照護、高科技醫療設備。

4.智慧社區:

AI門禁辨識系統:提高社區安全、人流監控

智慧電表與水表:遠端抄表、用量數據分析

社區AI助理:語音客服、住戶問題自動化Q&A

智慧垃圾分類:資源有效回收與應用

車位偵測系統:有效監控大社區的公共車位分流

安全預警系統:防震防災預警系統裝置

5.智慧建築:綠化設計與淨零排放能源管理、防震防災安全管理、AI科技建材應用與自動化設備控制管理。

6.智慧政府治理:智慧城市的核心除了須建構上述五大項基礎架構外,更須要政府部門機構的AI智慧全面轉型,重視「數據驅動」+「人本設計」+「環境保護」提升政府的行政效能與永續治理,進而大幅提升城市競爭力。

圖/理財周刊提供
圖/理財周刊提供

AI智慧城市 將成為台灣AI科技島基礎與典範

筆者認為,在AI新十大建設啟動的同時,應先規劃示範性的AI智慧城市,或許是一個面積寬廣的新興重劃區,透過AI智慧城市的全新規劃與導入,把智慧交通、智慧能源、智慧醫療、智慧社區、智慧建築、智慧政府治理等六大項核心架構一次性導入,做為AI科技島的典範城市,再不斷的複製到全台各地,AI智慧城市就成為都市再生一個新的里程碑,也為台灣將成為AI科技島樹立良好的基礎與典範。



資料來源:https://www.ctee.com.tw/news/20250626701543-430603



2025/06/27
堤頂大道往國1北向新設匝道完工 預計7月初通車

堤頂大道1段銜接國道1號往北,新設北向匝道已完成,預計7月初通車。(台北市新建工程處提供)

堤頂大道1段銜接國道1號往北,新設北向匝道已完成,預計7月初通車。(台北市新建工程處提供)


〔記者何玉華/台北報導〕台北市政府改善內湖科技園區由堤頂大道1段銜接國道1號往北車流壅塞情形,新設北向匝道已施作完成,目前進入最後的檢查階段,預計7月初通車,希望有效改善周邊車流。

台北市新建工程處指出,過去堤頂大道1段銜接國道1號堤頂交流道往北方向的行車動線,須先通過國道1號下方,接著繞行陽光抽水站,再右轉經舊宗路2段進入堤頂交流道的北上匝道,多股車流交織,時常造成壅塞。

台北市副市長李四川說,為提升內湖科技園區整體交通改善率,針對堤頂大道銜接國道1號北上車流,在內湖運動公園範圍新開設匝道,提前匯入舊宗路2段進入國道北上線匝道口,縮短行車路徑;他日前巡查新設匝道完工情形,樂觀期待新匝道開通後,壅塞狀況可望有所舒緩。

新工處說,工程已完成,工程團隊以低衝擊生態工法進行擋土工程,設置大量駁坎石並種植灌木,充分利用雨水澆灌,目標打造為會呼吸的綠色道路;施工傾注全力,在6個月中開闢近250公尺的通道。目前已進入最後的檢查階段,預計於7月初通車。

台北市副市長李四川視察堤頂大道1段銜接國道1號往北新設匝道工程。(台北市新建工程處提供)

台北市副市長李四川視察堤頂大道1段銜接國道1號往北新設匝道工程。(台北市新建工程處提供)


資料來源:https://news.ltn.com.tw/news/life/breakingnews/5087643



2025/06/27
三鐵共構車站房市比拼 「這站」年賣540筆勝北車

比較三鐵共構車站周邊房市,以板橋車站成交量高達540筆,交易最熱絡。(永慶房屋提供)

比較三鐵共構車站周邊房市,以板橋車站成交量高達540筆,交易最熱絡。(永慶房屋提供)


交通便利程度是許多民眾購屋時會納入考量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三鐵共構的車站,其交通優勢往往帶動區域房市話題。房仲業者透過實價登錄資料,彙整了近1年三鐵共構車站周邊1公里內的住宅價量並加以分析。其中,以板橋車站周遭房市交易最熱,近1年成交量高達540筆,買氣最熱絡。

永慶房屋研展中心副理陳金萍指出,板橋車站是北部最早發展的三鐵共構車站之一,結合了高鐵、台鐵與捷運板南線,加上環狀線通車後提升區域吸引力,交通網絡更為強化,成為新北市的重要交通樞紐,通勤至北市也十分便利,成為需要在雙北之間往返的眾多通勤族首選。

陳金萍表示,板橋車站位於新板特區內,鄰近新北市政府、百貨商場及眾多商辦大樓等,區域內匯聚行政機構、商業機能與娛樂設施,吸引了許多企業總部與金融機構進駐,而隨著人口導入與就業機會增加,住宅需求也同步攀升,使板橋不僅穩固其核心地位,也成為自住與置產族群積極佈局的熱門區域。

陳金萍表示,目前板橋車站周邊均價達6字頭,相較於台北市的高房價,板橋車站周邊價格更具吸引力,加上交通與發展潛力優勢,也帶動房市交易熱度持續上升。

作為「三心六線」重點發展區域之一的桃園車站,未來將串聯台鐵、捷運綠線與棕線等,除了可以快速銜接雙北地區,也大幅提升區域內的短程通勤的便利性。此外,陳金萍指出,車站周邊擁有新光三越、遠東百貨等大型商場,亦涵蓋學區、夜市與各式生活所需店家,因此,無論是通勤族還是家庭,皆十分適合。而根據統計,過去1年桃園車站周邊交易量達341筆,幾乎每日成交1件,住宅平均單價則約為每坪30.9萬元,整體房價相對親民,而隨著軌道建設逐步落地,發展潛力可期。

價格同樣親民,交易也十分熱門的還有新左營車站。陳金萍表示,新左營車站整合了高鐵、台鐵與捷運紅線,並與環球購物中心相連,形成完整交通與生活機能圈。而近年受惠台積電楠梓設廠、左營高鐵特區規劃等議題,逐漸成為高雄新興房市焦點。近1年新左營車站周邊單價為32.8萬元、交易件數則達到357件,也顯示在眾多利多題材的加持下,逐漸吸引首購族與外來置產族群目光,長期仍具成長空間。

至於高鐵台南站,陳金萍表示,在高鐵特定區的規劃下,台南站未來將結合台鐵沙崙站與捷運藍線,成為台南第一個三鐵共構車站,區域鄰近沙崙智慧科學城、三井Outlet廣場亦已進駐。然而高鐵台南站周遭尚處於開發的初期階段,推案量有限,近1年的交易量僅有9件,未來高鐵台南站周遭房市的發展,仍需要一段時間。

最後,陳金萍指出,三鐵共構站具備區位、交通、發展話題等多重優勢,不僅提高通勤效率,伴隨產業聚集與生活機能提升,隨著建設逐步落地、人口持續導入,房價具備穩定的保值與增值空間,因此,民眾可依照自身需求及能力範圍,去挑選適合的物件。

三鐵共構車站房市比拼 「這站」年賣540筆勝北車


資料來源:https://estate.ltn.com.tw/article/24680



2025/06/27
內科解塞 堤頂交流道新設匝道

為改善台北市堤頂大道銜接國道1號北上的壅塞情形,北市新工處於內湖運動公園範圍新開設匝道,讓車輛提前匯入舊宗路2段進入國道北上線匝道口,縮短行車路徑、減緩車流堵塞,預計7月初通車。(台北市新工處提供/張珈瑄台北傳真)

為改善台北市堤頂大道銜接國道1號北上的壅塞情形,北市新工處於內湖運動公園範圍新開設匝道,讓車輛提前匯入舊宗路2段進入國道北上線匝道口,縮短行車路徑、減緩車流堵塞,預計7月初通車。

(台北市新工處提供/張珈瑄台北傳真)


台北市長蔣萬安上任後積極解決內湖交通壅塞問題,推動內湖科技園區進出入車流改善計畫,率先在去年10月於堤頂大道、瑞光路新設路口,並規畫堤頂交流道新開設匝道,盼藉此紓解車輛壅塞,也可因應未來捷運東環線施工期的交通黑暗期,北市工務局26日宣布,堤頂交流道新匝道工程已在6月中完成,預計7月初通車。


北市交通局綜規科長黃皇嘉指出,為改善內科交通問題,市府規畫上午進、下午出的車流改善計畫,去年10月先於堤頂大道2段與瑞光路358巷新設路口,供車輛於平日上午尖峰時段左轉,簡化港墘、堤頂路口動線,紓解上午尖峰沿堤頂大道與舊宗路進入內科的車流,實施後紓解量增加近6%,堤頂大道往北旅行時間也減少25%。

過往堤頂大道1段要銜接國道1號堤頂交流道,往北方向行車動線須先通過國1下方,接著繞行陽光抽水站,再右轉經舊宗路2段進入堤頂交流道的北上匝道,該路線有多股車流交織,時常造成壅塞。

黃皇嘉表示,市府去年12月施作堤頂交流道新開設匝道工程,以改善堤頂交流道北入匝道動線,預期可紓緩傍晚尖峰時段由內科離開往基隆、汐止北向車流,避免受到堤頂交流道南下車隊影響,同時也因應未來捷運東環線施工期間的交通衝擊。

台北市副市長李四川說,面對堤頂大道銜接國1北上線的壅塞情形,工務局於內湖運動公園範圍新開設匝道,讓車輛提前匯入舊宗路2段進入國道北上線匝道口,縮短行車路徑,將可縮減既有通行路線,紓解壅塞情形。

北市新工處工務科中區工務所主任洪辰儒表示,近250公尺的新匝道費時6個月開闢,以低衝擊生態工法施作擋土工程,設置大量駁坎石並種植灌木,利用雨水澆灌,目標打造為會呼吸的綠色道路,工程目前已進入最後檢查階段,預計7月初通車。


資料來源:https://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250627000577-260107?chdtv



2025/06/26
企業抗波動 增持商用不動產

信義調查,上市櫃全年交易量有機會挑戰千億元大關

32%企業將提高商用不動產配置比重,視作抵抗市場波動關鍵資產選項。圖/本報資料照片

32%企業將提高商用不動產配置比重,視作抵抗市場波動關鍵資產選項。圖/本報資料照片


信義全球資產25日發布企業對商用不動產布局調查,其中有多達45%受訪企業預期,所屬產業下半年景氣將比上半年差,然僅有8%企業會因景氣影響其不動產購置或處分計劃,且有32%企業將提高商用不動產配置比重,將商用不動產視作抵抗市場波動的關鍵資產選項。


信義全球資產認為,雖然關稅戰衝擊未明朗,但台灣企業多能快速因應調整布局,若需求維持,今年全年上市櫃法人商用不動產交易量仍有機會挑戰千億元大關。

信義全球資產總經理林三智表示,這次調查顯示,企業資產以84%為自有,16%為承租,且63%企業資產持有十年以上,過半有跨縣市布局,提高配置32%、高於降低不動產配置的24%;下半年會購置不動產考量主要為自用需求,也有30%受訪企業擬將不動產變現、聚焦營運。

林三智表示,因應目前變局,企業資產組合與使用效率,應及早因應、靈活布局,透過包括空間需求、賣舊換新、售後回租,以及由租轉買、實現獲利等策略,藉資產健檢持續優化布局策略,為產業開創下一波成長動能。

信義全球資產發展顧問部經理林建勛表示,今年上半年上市櫃企業不動產交易總額為1,192億元,其中土地為662億元、年減31%,土地市場雖受信用管制、住宅市場波動影響,但持續購入土地原料長期布局,自2022年下半年後呈現回升成長趨勢。

商用不動產部分,自中美貿易戰2018年後的半年均量約710億元,比2011~2017年的半年均量571億元高出24%,今年上半年商用不動產交易金額530億元,較去年同期減少,但交易額相對穩定,顯示企業需求仍有支撐,也有許多資產重整、活化的案例。

關稅戰後的第二季商用不動產交易金額為285億元,比第一季的246億元成長,上市櫃法人不動產交易中77%站在買方,顯示關稅戰雖影響市場信心,但企業實質居求仍在,預估下半年商用不動產市場有撐。


資料來源:https://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250626000182-260202?chdtv





2025/06/26
政府連政府連續多年打續多年打炒房,台灣房價為何依舊居高不下?

胡偉良分析4大原因:年輕人依舊買不起

政府近年頻打炒房,為何台灣房價幾乎降不下去?(資料照/洪煜勛攝)

政府多年來一連串的打房之下,房市確實產生了顯著的變化,央行希望達到房市軟著陸,但其成效與合理性如何,胡偉良從總體經濟、金融市場、房價結構與政策效果面進行全方位評估如下:

一、央行觀點的政策動機是否合理?政策效果是否達標?

1.金融穩定性考量

不動產放款集中度達37.1%(截至2025年5月),顯示銀行資金過度流向房市,若房價驟跌可能引發壞帳風險。

央行認為,即使房價上漲使集中度自然提高,但37%仍高於過往合理水準(如35%-36%),需防範系統性風險。惟目前國內資金集中房地產係因閒置資金明顯過剩,銀行存放比超過70%,顯示國內資金明顯過剩,長期處於「資金找不到出路」的狀態。

2.抑制投機性需求、協助首購族取得貸款資源

第七波信用管制限制第二戶以上貸款成數(如第二戶限貸5成、第三戶3成),旨在減少槓桿炒房,使資金轉向實體經濟或其他產業,惟實施以來,資金並未自動轉入實體產業,僅轉向股市或閒置。

當前的信貸政策雖強調首購優先,但實務審核標準仍嚴苛,首購族若無家人支援、年收入未達門檻,即使名義「鼓勵首購」,實質上仍被排除貸款市場,首購仍買不起。

3. 反轉房價預期

短期有效、長期無感。

雖然交易量下降,但房價下修幅度有限,民眾預期並未明顯扭轉。

4.政策目標部分達成

房市交易量已明顯下滑(2025年Q1年減32%),投機需求受壓抑,首購族占比提升。

但房價僅緩漲或局部修正,未見大幅下跌,顯示政策對價格的影響有限。

二、政策的潛在問題與爭議

1.供給面未根本解決

台灣房價高漲主因是供給不足,尤其都會區老屋更新緩慢,信用管制無法直接增加住宅供給。

我即曾多次撰文指出,凍結市場非長久之計,應加速都更、危老重建以擴大供給,但看來只是狗吠火車。

2.誤傷換屋族與自住需求

第七波管制取消寬限期、嚴格限制第二戶貸款,影響換屋族資金調度,後雖有鬆綁(如1年內售舊屋可豁免),但仍增加交易成本。信貸政策無法區分「投機炒房」與「合理改善型需求」,反而造成混亂與不信任。

3.資金未明顯轉向其他產業

儘管房貸集中度微降(從37.5%→36.94%),但企業融資並未顯著增長,顯示資金可能停泊於金融體系而非實體投資。而房市之所以吸金,是因缺乏其他有效投資通道。

4.預售屋交屋潮的潛在風險

2025-2026年預售屋大量交屋,若買方因限貸成數不足違約,可能引發建商資金鏈問題。

三、替代方案的可行性

1.增加供給導向政策

擴大社會住宅、獎勵都更、放寬容積率,並簡化行政程序,加速老屋更新。

例如日本透過「都市再生特別措置法」促進再開發,值得借鏡。

2.稅制改革

提高囤房稅、空屋稅,促使閒置資產釋出,而非僅依賴信用管制。

3.差異化貸款政策

對自住、首購提供更低利率與更高成數,但對多戶持有者嚴格限貸,避免「一刀切」影響剛需。

支持必要需求,不懲罰改善型購屋人。

四、結論:政策得失評估

金融風險:降低銀行不動產曝險,避免泡沫化;但資金未有效引導至其他產業。

房市穩定:投機需求減少,交易量降溫;房價修正有限,部分區域仍居高位。

社會公平:首購族貸款資源增加;換屋族、中小建商受衝擊,換屋更難。

長期供給:無直接助益。老屋更新遲滯,供需失衡未解。

信貸管制:可作為短期工具,但不應作為核心政策,它無法根本解決供需失衡,只會延後問題爆發。

胡偉良的綜合建議:

央行政策在短期金融穩定上有其必要性,但長期需搭配供給面改革(如都更、稅制調整),否則僅靠信用管制可能加劇市場扭曲,甚至延後房市健康調整的時機。都更、危老政策應結合金融工具,配套鼓勵更新。

建議央行與內政部跨部會協作,導入「信貸引導+建設誘因」雙軌制,不僅維穩房價,更提升國土安全與都市品質。


資料來源:https://www.storm.mg/article/11047547



2025/06/26
新北捷運3.0再擴八條路線、42站點 蛋白區也受惠

未來八線若全數核定推動,預估將再新增39公里路線與42座車站。(圖/新北市政府提供)

未來八線若全數核定推動,預估將再新增39公里路線與42座車站。(圖/新北市政府提供)


新北市捷運建設全面升溫,統計至今,新北已完成通車的捷運路線包括淡海輕軌、安坑輕軌及環狀線,新增26公里、26座車站,正施工中的七大路線合計長達57公里、51站,新北市府近期也啟動捷運3.0階段的「八線並進」藍圖,包含,目前綜合規劃中的路線包含五泰輕軌、代辦三鶯線延伸桃園八德段、台北市民生線;另有正在進行可行性研究的深坑輕軌、八里輕軌、泰板輕軌與中和光復線,林口輕軌則由遠期規劃提前納入優先評估路網,力拚儘速推動。

新北捷運2.0正進入「七線齊發」階段。三鶯線目前已進入上線測試階段,預計明年正式通車;萬大中和線首列車已運抵、隧道全線貫通,中和站轉乘環狀線的地下聯通道也即將成形,轉乘時間僅需2分鐘,預計2027年完工。此外,土城樹林線也於今年4月由新北市府接回自建,並積極推動CQ880B標,預計6月25日上網招標。

環狀線南北環全線施工中,並在原有公園下方打造全台首座地下化捷運機廠,並優化Y22站轉乘設計,未來與五泰輕軌無縫銜接,僅有20公尺距離,汐東線則於今年3月正式開工,優化車廂設計與智慧系統;基隆捷運則在中央核定工程經費前,已展開基北同步高架段設計,待後續核定後將擴充至一車到底;淡海輕軌二期也已啟動先期工程,率先施作淡江大橋路口軌道,以降低交通衝擊。

展望未來,市府也啟動捷運3.0階段的「八線並進」藍圖,新北市市長侯友宜指出,目前綜合規劃中的路線包含五泰輕軌、代辦三鶯線延伸桃園八德段、台北市民生線;另有正在進行可行性研究的深坑輕軌、八里輕軌、泰板輕軌與中和光復線;林口輕軌則由遠期規劃提前納入優先評估路網,力拚儘速推動。

市府表示,未來八線若全數核定推動,預估將再新增39公里路線與42座車站,屆時全市捷運轉乘站數將達33站,形塑出更綿密的捷運生活圈,為新北市民帶來更便捷的通勤選擇。


資料來源:https://estate.ltn.com.tw/article/24659



2025/06/25
工廠房屋稅減半 三點留意

工廠房屋想要享有營業用房屋稅減半優惠,並非自動適用,必須同時符合三項條件。台南市財政稅務局提醒,申請人須注意「合法登記工廠」、「直接生產使用」及「自有房屋」三項要件,缺一不可,且須在房屋稅開徵日前40日(即每年3月22日前)完成申報,才能自當期起適用優惠稅率。

財稅局說明:

第一,「合法登記工廠」指的是依《工廠管理輔導法》完成登記的工廠,若廠房是違建或尚未取得使用執照,即使實際作為工廠使用,也無法享有房屋稅減半待遇。

第二,「直接生產使用」是指該建物須實際用於生產活動所需空間,例如生產線廠房、倉庫、冷凍廠、研究化驗室等,不包括辦公室、守衛室、餐廳或閒置空間。

第三,「自有房屋」則與所有權人有關,公司或法人必須登記於法人名下;合夥或獨資事業則應登記於工廠營業負責人名下,才符合資格。


資料來源:https://money.udn.com/money/story/6710/8828751?from=edn_subcatelist_cate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目錄

  • 房地產新聞
  • 產業經濟新聞
  • 區域相關新聞
  • 園區快訊
  • 公司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