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com

最新消息

  1. 首頁
  2. 最新消息

2025/09/02
工業地產 撐起商用市場

據信義全球資產統計,今年前八月上市櫃法人商用不動產交易量為938億元,其中工業地產交易量為562億元、約占60%,工業地產成為今年商用市場的強勁支撐。


今年工業地產市場已出現11筆10億元以上的大型交易,涉及的交易對象包括友達(2409)、宏達電、和碩、穩懋半導體、泰豐輪胎等多家大廠。其中,7月台達電以69.5億元買下泰豐約3.5萬坪的桃園觀音廠最大筆,其次為日月光以65億元購買穩懋高雄廠居次。


信義全球資產總經理林三智觀察,7月台達電出手購廠,因該集團擁有中壢總部、具備資源整合及地緣效益,加上企業長期發展的剛需考量,才讓台達電願意砸重金。

林三智分析,數據顯示這波美中貿易戰2.0,不僅賣方積極推進資產活化、處分使用率低的廠房,提升資產運用效率,買方企業同步力拚彎道加速,積極購廠擴充產能,推升今年前八月工業地產市場交易量。


林三智表示,從上市櫃企業及法人機構的交易來看,今年工業地產市場中,賣方處分工業不動產的動機以資產活化居多,而資金回收後,主要有三個運用方向,首先是再投入更符合企業發展需求的商用不動產;其次是挹注研發與轉型升級,強化競爭力;最後則是充實營運資金,專注本業並降低關稅衝擊風險。


另外,對等關稅也為台灣製造業帶來隱憂,也影響商用市場交易節奏。林三智觀察,今年4月美國政府宣布對等關稅政策後,對照今年4月至8月工業地產交易量為443億元、較去年同期減幅12%,顯示面對國際金融局勢、地緣政治及政策變化,企業買方在資金運用及不動產購置決策上會更為謹慎,賣方處分資產洽談時程也同步拉長,讓當前工業地產市場交易出現挑戰。


林三智表示,今年有處分資產需求﹑且對回收資金有一定時效壓力的賣方,在訂價上可依據實價登錄行情及市場趨勢,適度調整對價格的期待,加速完成資產處分、及早回收資金,以利後續營運布局與轉型策略。


他指出,隨著企業資產活化腳步加快,陸續有工業不動產釋出,買方亦可把握時機積極進場,為企業轉型升級布局並強化資產多元配置。




資料來源:https://money.udn.com/money/story/5621/8977341?from=edn_subcatelist_cate



2025/09/02
大學光歐淑芳接任內科協會理事長 將打造AI示範園區

台北內湖科技園區發展協會1日舉辦理事長交接典禮,由大學光董事長歐淑芳(左2)接任理事長。中央社記者何秀玲攝 114年9月1日

台北內湖科技園區發展協會1日舉辦理事長交接典禮,由大學光董事長歐淑芳(左2)接任理事長。中央社記者何秀玲攝 114年9月1日


台北內湖科技園區發展協會今天舉辦理事長交接典禮,由大學光董事長歐淑芳接任理事長;她表示,園區成立以來吸引逾6500家廠商進駐,營收規模突破新台幣5.4兆元,未來將成立「科技政策研究委員會」,推動園區成為AI示範場域,持續擦亮「台北矽谷」招牌。

歐淑芳表示,台北市內湖科技園區是台灣首座都會型科技園區,科技、電子、媒體等指標性產業雲集,自成立以來,集結台達電、研華、崇越、仁寶、華碩等廠商進駐,為北台灣最重要的科技核心,推動園區成為台灣經濟的金雞母,在經濟發展與就業機會創造上貢獻卓著。

她表示,內科園區擁有完整的科技供應鏈與龐大企業群聚效應,是最適合打造「AI示範場域」的基地,她將推動協會成立「科技政策研究委員會」,持續擦亮內科園區「台北矽谷」。



資料來源:https://www.cna.com.tw/news/afe/202509010312.aspx



2025/09/01
2025年買房攻略 掌握4利基

低總價、地段好、流通性佳、建設加值

捷運站、公車轉運站附近等周邊優質地段,往往是房產保值,甚至增值的重要關鍵。(王莫昀攝)

捷運站、公車轉運站附近等周邊優質地段,往往是房產保值,甚至增值的重要關鍵。(王莫昀攝)


購屋是一項長期的投資決策,不論是自住還是投資,都希望買到的房子能抗跌保值、將來容易出售或出租。專家建議,購屋者在選擇物件時應該特別注意「低總價,減輕購屋負擔,擴大選擇空間」、「地段好,區域發展與生活機能不可忽視」、「流通性佳,未來轉手與出租更便利」、「公共建設、科技園區,就業力帶動需求紅利」等4大利基,有助購屋置產立於不敗之地。


在目前房價高漲且貸款利率偏高的環境下,選擇總價相對較低的產品是降低風險的第一要務。一般建議總價控制在自己財務可承擔範圍內,避免貸款壓力過重,導致生活品質下降,不僅是自住首購族的首選,也更容易找到願意承接的買家或租戶。低總價產品涵蓋了小坪數公寓、小宅型套房等,這類產品單價雖高,但整體總價易入手,更貼合新世代購屋需求。

其次「地段」依舊是房地產不變真理,優質地段不僅能帶來較好的居住體驗,也能提升資產價值的抗跌力,專家點出4大優質地段物件最值得青睞。首先捷運站、公車轉運站附近,交通便利,吸引上班族及學生租賃需求;其次,重劃區與新興生活圈,因城市發展重心轉移,基礎建設完善;優質學區則可帶動家庭自住與租賃市場活絡;最後,醫療機構、商圈周邊,因生活機能完整,租賃需求穩定。這些地段具有較低的空置率,房價波動相對平穩,是長期持有的理想選擇。

未來無論是要自住還是變現,物件的流通性是關鍵。流通性好的房子代表容易找到買家或租客,降低資金套牢風險。市場人士指出,提升流通度,要掌握3大利基,戶型方正、格局實用,車位充足且交通便利,以及市場熱門的總價帶,具備上述條件的物件,換手時議價空間小,且租金收益穩定,是理想的資產布局標的。

買房跟著政府建設走,例如新交通建設、市政新都心、重劃新區等,促使住居環境升級的重大設施,都是吸引人口移入的重要利多;而科技園區開發,因就業機會多與高薪資,更是促使區域人口增加的誘因,有人口就有住居需求,在供需原則之下,房價走跌不易,房租自然看好,也成為自住、置產客眼球關注的焦點,房市熱度不減。

整體房市並未出現全面崩盤的現象,蛋黃區的小宅型產品,特別是捷運宅、學區宅,因為剛性需求穩定,價格變動不大,甚至可能因供給不足而持續保值。對於預算有限的首購族或自住族,布局小坪數、地段佳的物件,是進入市場的合理策略。這類物件自住需求穩固,未來如果有資金需求,轉手或出租的靈活度也更高。

專家指出,自住首購族應鎖定低總價、蛋黃區或重劃區捷運宅、2房產品,兼顧自住品質與未來轉手潛力。投資族應優先考慮地段佳、流通性強的物件以降低風險。



資料來源:https://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250830000417-260110?chdtv




2025/09/01
上班族等3分鐘不耐煩! 「智能電梯」成商辦租賃關鍵

▲▼如何降低排隊等電梯的時間,是一門大學問。(圖/記者項瀚攝)

▲如何降低排隊等電梯的時間,是一門大學問。(圖/記者項瀚攝)


上班等電梯,等幾分鐘能接受?商仲業者調查,一般人等3分鐘就會不耐煩,5分鐘以上就崩潰無法接受了,而目前北市有許多商辦於尖峰時間,等候得超過5分鐘。電梯業者則表示,新商辦相當重視電梯效能,而如何縮短等候時間,是一門大學問。

政府打住不打商,近年開發商積極在台北市中心布局商辦案,明年將迎來10萬坪完工量,未來幾年更有許多指標大案將完工,新商辦量體一路走升,加上既有的商辦,加總起來的量體將相當可觀,而這也反映出市場競爭性。

高力國際業主代表服務部董事黃舒衛表示,除了地段條件,開發商在各項建材大PK,吸引客戶購置或承租進駐,而現在的商辦越蓋越高,上班人口也相當密集,「排隊等電梯要多久」也成為商辦在競爭中的關鍵之一。

黃舒衛表示,據調查一般民眾電梯等3分鐘就會開始不耐煩、5分鐘以上就崩潰無法接受了,以台北市來看,一些老商辦電梯運載量不足、電梯不夠快,巔峰時間可能排隊超過5分鐘,甚至在一些大廳空間不夠大的商辦,還要排隊到戶外區,又熱又累。


▲▼分眾傳媒董事長林昱專訪。(圖/記者林敬旻攝)

▲商仲業者調查,一般人上班等電梯3分鐘就會不耐煩,5分鐘以上就崩潰無法接受了。(圖/資料照)


另外,黃舒衛表示,一些屋齡相對新穎的商辦高樓,由於早期缺乏規劃,上班人口動線與其他商用空間例如餐廳等等重疊,也會影響電梯等候時間,不過現在台北市的指標A辦,透過良善的規劃、夠力的硬體、智能系統服務等等,基本上電梯等候時間都能在3~5分鐘內。

通力臺灣董事總經理劉繼然表示:「如何降低排隊等電梯的時間,是一門大學問,最初的規劃設計是重要的決定性因素,像是導入DCS智能派車系統就很重要,簡單來說,就是把要去同一個樓層的人,都引到聚集在同一部電梯。」

民眾最直觀的是電梯數量,劉繼然說:「不是多就無敵,關鍵是設計規劃的邏輯。」他舉例:「在商辦高樓中,分流就是不可或缺的設計,許多指標大樓都規劃轉換層,並另外地下室停車場到1樓也應盡量獨立出來,停車後到1樓再轉乘其他電梯到上班的樓層。」

劉繼然說明:「地下室到頂樓若都是同一組梯,由於地下室人流量相對少,這時就會出現1樓大排長龍的窘境,建議最好的做法是,地下室到1樓規劃手扶梯,這是效率最高的設計。」

至於電梯的速度,劉繼然表示:「這大同小異,現在台北指標超高樓,都能做到每秒10米的速度,要再快,硬體上能做到,但乘坐者會不舒服,因此現階段在新商辦上要改善電梯效率,已很難再電梯速度上著墨。」



資料來源:https://house.ettoday.net/news/3024329





2025/09/01
「租不如買」是真的!2大隱形風險常被忽略

專家勸:把握房價修正期入手


要租屋或買房?每隔一段時間,總是有人在爭論,但實際上就是看個人需求再去評估。不動產專家指出,青菜蘿蔔各有所好,想要長期租屋的人,也必須考量到幾項隱形風險,再去思考是不是真的「買不如租」。

高源不動產估價師事務所所長陳碧源指出,第1、「對租賃沒有交易成本的概念」,例如每隔幾年就會被房東趕出去,要重新找租賃房,這個是有搜尋成本的,這對一般人稱作「買房的安定感」,在新制度經濟學派則稱為「交易成本的不確定性」。

央北。圖/好房網News記者蔡佩蓉攝影

「買不如租」真快活?專家揭別忽略隱形風險。圖/好房網News記者蔡佩蓉攝影


他表示,往往房東會想要把房客趕出去,就是認為每年租漲2%不夠,特別是大台北地區,這也導致房客出現交易成本中的搜尋成本,搜尋起來也是很高的,如果租屋那麼簡單、那麼便宜的話,內政部也不用推社會住宅、包租代管,政府更可以把每年幾百億元省下來了。 第2、對出租賃支出,只要付租金,都不用繳管理費的迷思,意思是房東負擔管理費或其他支出,這其實也有違有常理。 因為多數持有成本、修繕維護成本都會轉嫁給房客。陳碧源也調侃,其實對眾多房東而言,就是希望有堅持「買不如租」的言論在市場,「不然的話,房東怎麼會有永遠的租客呢。」 馨傳不動產智庫執行長何世昌指出,根據內政部數據,今年第一季全國住宅平均成交總價來到1328萬元,較10年前高出390萬元,更比15年前多了520萬元,漲幅41.6%,換言之,近10年每年總價平均成長39萬元,等於把小資族全年存款吃光光。 何世昌提到,雖然「以租代買」的民眾越來越多,畢竟人生不一定要買房,只要不被房東趕出門,租房也能快活過此生。但從房屋總價長線仍維持走升、薪資難追上房價成長的趨勢來看,把握修正期入手很關鍵。



資料來源:https://news.housefun.com.tw/news/article/846273472027.html





2025/09/01
2025年限貸令下的新青安買房心法:申辦重點、風險與資金配置

2025年限貸令下的新青安買房心法:申辦重點、風險與資金配置一次看懂

2025年台灣房市持續因限貸令影響,首購足該如何走下一步,這篇文章幫你建置買房前置作業。(圖片來源藍浩勻)


近年台灣房價居高不下,年輕人買房難度持續攀升。為了協助青年成家、穩定房市發展,政府在2023年推出「新青年安心成家買房優惠貸款」(簡稱新青安貸款),提供低利率、長年期、寬限期等優惠條件,成功吸引大批青年進場買房。然而,隨著2025年新政策上路,這項利多背後也浮現不少隱憂,尤其在限貸令與自備款增加的雙重壓力下,青年買房族群的風險與負擔正在悄悄上升。

一、你是否符合新青安?(資格與期限)


新青安(財政部國庫署專案)承作銀行為 8 家公股行庫;申辦者須年滿 18 歲以上,且本人、配偶與未成年子女名下皆無自有住宅。曾持有但已出售者可申請;該項貸款限貸一次:惟 112/8/1 之後已核貸本專案者,自 113/6/27 起不得再申請。

二、關鍵條件別搞錯(額度、成數、年期、利率)


  • 最高額度:每戶新台幣 1000 萬元。

  • 最高成數:以專案本身規範為 8 成(實際核貸視鑑價、地段、屋況與還款能力而定)。坊間常見「貸到 9 成」多屬搭配信保或其他增信方案,成本與審核更嚴,請務必先問清保證費與條件。

  • 最長年期與寬限期:最長 40 年、含最長 5 年寬限期(寬限期內可只還息不還本)。

  • 利率機制:以中華郵政 2 年期定存機動利率為基準(113/3/27 調整為 1.72%),可選一段式、二段式或混合式固定利率;選定後不得變更。官方說明與各媒體彙整顯示,專案補貼後近年「起」利率多以 1.775% 為常見宣導門檻,但實際依銀行核算與補貼期別而有差。申貸前務必以銀行當期 實際試算書 為準。

  • 費用差異:8 大公股行庫的專案條件相同,但手續費差異明顯,約 $3,300–$5,600 元不等,以台灣銀行為例,開辦費為 $5,000,詳情可再詢問各銀行。

小提醒:利率與補貼皆為「會變動」項目;任何外界口耳相傳的「固定利率」說法,多半是誤解了分段/混合定率或短期優惠,請以銀行正式文件與撥貸當下條件為準。


三、限貸令下最常踩的三個坑(年輕首購族 務必避開)


  • 鑑價不足→自備款暴增
    限貸令後,銀行對擔保品與買方財務審核更「保守」。蛋殼區新屋、偏遠老屋、小坪數(約 12 坪以下)等類型,常因轉手性或用途判定而被視為「難貸」;即便符合新青安資格,常見僅核 75–80% 成數或鑑價低於成交價,導致自備款大幅膨脹。

  • 寬限期濫用→第 6 年現金流斷崖
    很多人只試算寬限期的「利息月付」,忽略第 6 年起本金攤還的「跳升」。在薪資成長追不上利息與物價的情況下,第 6 年月付可能一次拉高數千至上萬元,若沒有提前預備金與加速還本計畫,極易壓垮現金流。(建議在簽約前要求銀行提供「寬限期後」的攤還明細表,並預先模擬 0.5–1 個百分點升息情境。)

  • 把增信視為萬靈丹
    透過信保基金或增擔保品把成數拉高,確實可降低首付門檻,但保證費、連帶保證人風險與更嚴格的還款能力審查也隨之而來,且若市場震盪、轉售不易,槓桿變高的風險會先反噬自備款較薄弱的族群。

  • 四、選「利率型態」與「還款路徑」的實戰建議


  • 分段 vs. 一段式 vs. 混合定率:若預期短中期收入強勁且有加速還本能力,可考慮分段或一段式浮動,搭配前 3~5 年積極減少本金;若收入穩定但成長有限,且風險承受度低,混合式固定利率(部分年限鎖定)可換波動型利率。簽約前務必確認是否有「轉貸違約金」、「提前清償違約條款」。

  • 寬限期要不要? 首購自住者可把寬限期視為「緩衝而非依賴」。與其全靠寬限期降月付,不如規劃「利息+固定本金」自我加強版攤還,提早把高利率環境的風險消化。寬限期也未必要貸款一開始使用,可視未來財務需求之後提出使用。

  • 建立兩層緩衝:① 頭期款之外再留 6~12 個月家庭支出+房貸月付 的現金;② 針對第 6 年月付高支出時,前 3~5 年每月多還本金或提早一次性挹注(年終、ETF 配息、獎金),把未來壓力提前拆解。

  • 五、與銀行交手的三步驟(把變數變成優勢)


  • 比價 8 大行庫+費用透明化:專案條件一致,但開辦費/徵信費差異會變成買房成本之一。先鎖定 2–3 家總成本最低者進件。

  • 一次備齊、一次說清:薪轉證明、報稅資料、勞退、負債明細、保險年繳收據等,完整呈現「可支配現金流」與「規律儲蓄」。銀行在總量與限貸陰影下更重視「現金流品質」。

  • 爭取增益但不過度槓桿:若成數不足,再考慮信保或聯貸;但務必先估算保證費、壓力測試與轉手風險,不要以「撐過撥貸」為目標,而忽略長期現金流。再次強調,本金+利息的每月還款能力應強大到不使用寬限期。

  • 結尾、關注政策與現金流的自我控制


    政府的房貸利息補貼會隨基準利率與政策調整而異,實際利率與補貼到期日、補貼碼數仍以國庫署與承作銀行最新公告為準。建議在 簽約前索取銀行正式試算書,並確認:補貼期間、是否採分段、到期後如何銜接。

    在「限貸令+總量管理」時代,年輕人更要用「現金流」決定買房步伐,新青安幫首購族減輕壓力,但並非萬靈丹,買房前必須思考:鑑價更保守、成數不一定滿、審核更嚴、寬限期後月付突升,以及利率與補貼變動的不確定性。真正的安全感,來自於保守成數、兩層緩衝金、寬限期內積極降本、對標的流動性的堅持。當你能在第 6 年後仍保持月月有餘、遇升息也不慌,那才是「三思而後行」的最好答案。



資料來源:https://news.m.pchome.com.tw/realestate/rakuya/20250830/index-75654560442291312101.html




2025/09/01
工業用地省稅攻略!

嘉義縣稅務局揭密千分之10優惠稅率申請關鍵 M傳媒

工業用地省稅攻略!嘉義縣稅務局揭密千分之10優惠稅率申請關鍵-m傳媒

工業用地省稅攻略!嘉義縣稅務局揭密千分之10優惠稅率申請關鍵 M傳媒  圖/google map


嘉義縣稅務局公開工業用地節稅秘訣,只要依法核定的工業區土地及政府同意作工業使用的土地,從建廠期間到完工生產,只要備齊證明文件,都能適用千分之10的優惠地價稅率,較一般用地稅率節省超過四分之三的稅負成本。

工業用地享有地價稅優惠稅率是政府為促進產業發展的重要措施。

根據嘉義縣稅務局說明,依法核定的工業區土地,以及政府同意作工業或工廠使用的土地,不論處於建廠期間或已完工投入生產,只要符合規定並提供相關證明文件,都能適用工業用地千分之10的優惠稅率,相較於一般用地千分之55的基本稅率,節稅效果相當顯著。

稅務局特別強調,在建廠期間地主就可申請適用優惠稅率。

申請時需檢附建造執照,且建築物用途必須明確記載與製造、加工相關用途;同時還要附上公司登記證明或切結書,以確認起造人確實為工業興辦人。此外,建廠前依法須先取得工廠設立許可,並於申請時一併提供,這些文件缺一不可。

然而這項優惠並非一勞永逸。稅務局提醒,若土地在建廠期間經核准適用千分之10稅率,待廠房建造完成後,必須在當年度9月22日前,再次向稅務機關重新提出申請。這次需要檢附目的事業主管機關核發的「工廠登記核准函」,只有完成這個步驟,後續使用期間才能持續適用工業用地優惠稅率。

這個申請時限相當關鍵。

許多業主可能因為忙碌或不清楚規定而錯過9月22日的截止日期,導致優惠稅率中斷,必須改按一般用地稅率課徵,稅負可能瞬間增加數倍。稅務局建議業者應設定提醒,並提前準備相關文件,避免因疏忽而喪失節稅權益。

這項優惠政策的目的在於降低企業營運成本,鼓勵產業發展。

對於製造業者而言,地價稅是固定的營運成本,透過適用優惠稅率,每年可節省可觀的稅負支出,將資金更有效地運用於生產設備更新、技術研發或人才培育等方面。

稅務局也提醒,工業用地必須持續作合法工業使用,才能維持優惠稅率資格。

如果土地變更用途或閒置未作工業使用,稅務機關有權取消優惠稅率,並追補應納稅額。因此業主應確保土地始終符合工業使用規定。

對於想要申請優惠稅率的業者,稅務局建議可先透過官方網站查詢相關規定,或直接向稅務機關諮詢,確認自身條件是否符合申請資格。提前了解規定並準備完整文件,才能順利享受節稅優惠。

M傳媒觀點

工業用地省稅就像玩通關遊戲,少一個文件都不行!提醒業主們,與其事後補稅心痛,不如事前準備齊全。特別是那個9月22日的期限,一定要記在行事曆上,否則優惠飛了可是會捶心肝的。省稅是權利,但要用對方法。與其冒險違規使用,不如老實按照規定來。想要長期享受千分之10的優惠稅率,就要確保土地持續作工業使用,這樣省下的稅金才能真正變成你的利潤!


資料來源:https://sunmedia.tw/news/collaborative/wvdCXiJith4rq778xwJkHzxrdaet6mBoHz2oTkMmWlsB1X4TDsaAZ7NVixfoQlxItaFvTF




2025/09/01
預售屋藏危機 爛尾、解約連環爆 留意合約藏陷阱

預售屋藏危機 爛尾、解約連環爆 留意合約藏陷阱

預售屋近期接連爆出停工事件,建商資金斷鏈成隱憂。


預售屋具有前期付款輕鬆優勢,是近年不少首購族、小資族,入手第一間房的首選,但近期頻頻出現預售屋工地停工、建商倒閉,甚至爛尾樓的情況,而央行緊縮房貸措施,也讓貸款條件不若以往,現在購買預售屋該如何自保?
近年營建業物料、工資雙漲,央行緊縮建商土建融審核,讓不少中小型建商撐不下,自去年9月央行祭出史上最嚴厲信用管制後,也影響購屋族意願,衝擊市場交易,中小型建商資金調度更加困難,今年至今已陸續在嘉義、花蓮、桃園、台北等地,出現建商資金斷鏈、建案停工等事件。
對民眾而言,原本可輕鬆付款的預售屋,似乎變得危機重重,不只要擔心建商蓋不下去,變爛尾樓,還得擔憂之後交屋,銀行貸款緊縮,利率、成數都不如預期,甚至連首購族都面臨貸不了款的困境,若處理不當,恐只能解除合約,買房夢成一場空。

5種履約保證各不同 簽約前仔細看

對消費者來說,預售屋的履約保證特別重要,預售屋的履約保證有「價金信託」、「價金返還」、「不動產開發信託」、「同業連帶擔保」、「公會辦理連帶保證協定」等5種,根據內政部統計,現行預售屋買賣定型化契約訂,以採用「不動產價金信託」及「不動產開發信託」居多,約占全部建案52%。
至於「不動產價金信託」與「不動產開發信託」有何不同?馨傳不動產智庫發言人何世昌表示,「不動產價金信託」的資金用途比較嚴格,只能用於「工程款交付、繳納各項稅費及工程所需費用」,且「不得供作其他用途」;而這裡所謂的工程款、工程所需費用,指的是實際動工後所需的費用。
至於「不動產開發信託」的資金規途,是「除支付信託契約約定有關完成興建開發、管理銷售及處理信託事務所需之一切支出外,不得供作其他用途」,規範包括「有關完成興建開發」、「管理銷售」、「處理信託事務」都可以動用資金,比如「廣告費」、「建築設計費」等,規範比「不動產價金信託」相對寬鬆。
另外常見的「同業連帶擔保」與「公會辦理連帶保證協定」,永慶房產業管部協理陳賜傑表示,這兩項是如同保人制度,讓建商可以不受信託或專款專用帳戶的約束,自由使用買方支付的款項,倘若建商在完工前倒閉,買方能轉向擔保建商或工會要求負完工責任。

購買預售屋前要仔細審閱合約書,了解履約保證方式、土地產權,別只看廣告說詞。

購買預售屋前要仔細審閱合約書,了解履約保證方式、土地產權,別只看廣告說詞。


「地段地號」查產權 小心有高額抵押權

何世昌表示,預售屋履約保證信託專戶最重要應注意「匯款帳號應與信託帳號完全一致」,包括履保專戶名稱、匯款帳號與銀行網站揭露的帳號名稱必須100%相同。如果履保專戶名稱是「世昌建設有限公司」,但匯款名稱卻是「世昌建築有限公司」、「世昌建設開發有限公司」、名稱有一字不同就是不同帳號。
若有履保專戶,消費者會取得「契約編號」,作為日後查詢之用,在預售屋買賣契約上會有受託銀行,再到受託銀行官網查詢,消費者可以在帳戶內,查詢到已繳納的價金;若已匯款但帳戶內沒有錢,應儘快向銀行和建商詢問。
何世昌提醒,無論是「不動產價金信託」、「價金返還保證」,或是「不動產開發信託」,都必須是「信託專戶」,倘若建商要求匯入的帳號是建商公司帳號,那就不是信託專戶,小心有詐。
何世昌更提醒,實務上若預售屋基地未真正動工,建商仍可編造名目申請撥付專戶內的款項,若銀行並未詳細核對就容易出問題,就算買的預售屋有使用履約保證,也不保證可以安心交屋,因為台灣的預售屋履約保證並不保證履約。
正業地政士聯合事務所所長鄭文在表示,購買預售屋在簽約前,建商必須提供預售屋買賣契約書供消費者審閱,而且不得少於5天,買方可以透過內政部版的預售合約書,和建商提供的合約書,詳加比對,保護自我權益。
此外,合約書的土地標示中,有載明該建案的地段地號,買方可以從地政事務所的土地登記簿謄本中,了解土地產權的狀況,是否有高額抵押權的存在?這項是避免銷售率不佳,造成未來完工後,分戶無法部分清償,而影響買方權益。

銀行貸款成數不如預期,造成前幾年購買預售屋的民眾,面臨解約困境。

銀行貸款成數不如預期,造成前幾年購買預售屋的民眾,面臨解約困境。


買房「地段」很重要 多找銀行評估

而交屋前的貸款問題,近期也成為焦點,在央行限縮房貸下,銀行紛紛提高貸款條件,讓不少前幾年購買預售屋的民眾,在交屋後,發現房價上漲,甚至變為央行認定的「高級住宅」,貸款成數瞬間腰斬,斷頭違約事件頻傳。
何世昌直言,這可能肇因於銀行鑑價、放款各自為政,甚至出現「鑑價取其高、放款取其低」的荒唐現象,讓消費者無所適從。現階段反而是多屋族順利交屋比率比較高,因房貸而違約的大多是沒買房經驗的首購族,何世昌說,根據業者說法,首購族沒經驗、沒門路,大部份只能跟親友調頭寸,調不到的話只能賠錢違約,投資客找錢的經驗豐富,有些人就乾脆去民間融資借錢、促進地下經濟。
寶和建設執行副總經理王董騏表示,銀行在承作個人房貸前,會先評估每個地區的房貸區域屬性,倘若你買房位置屬於個別銀行承作房貸的B級區或C級區,自然就很難順利貸到8成或談到好的房貸利率。
他建議,現階段最好多找幾家銀行比較、評估貸款條件,個人先提供完整存款、貸款等相關資訊,金融機構就能夠在不查聯徵的情況下進行房貸條件評估;若面臨銀行貸款成數不足,可以找家人「作保」來增加銀貸成數的根據。
王董麒認為,歷經近2年的資金緊縮,銀行逐漸控制不動產貸款水位,加上同年底的縣市長選舉因素,2026年的第三季後才有可能出現銀行資金稍微鬆綁的機會。他提醒,在2024年後買預售屋的民眾,最好提早準備一筆週轉金來因應貸款時的資金缺口,避免造成交屋時違約狀況。

預售屋藏危機 爛尾、解約連環爆 留意合約藏陷阱



資料來源https://estate.ltn.com.tw/article/25347:





2025/09/01
聰明買房優選抗跌支撐區 賣屋降急售風險

現金為王趨勢 市場撿便宜有撇步

推案熱區的超高層預售大樓,受第二戶限貸5成影響,造成平轉戶釋出增多,卻也成為多金置產族撿便宜的重點目標。

推案熱區的超高層預售大樓,受第二戶限貸5成影響,造成平轉戶釋出增多,卻也成為多金置產族撿便宜的重點目標。


銀行限貸造成買氣觀望,造成購屋與賣房的風險都大增。但對於前幾年未趕上房市景氣起漲波段的購屋族,手頭上握有數百萬或千萬元現金,房產專家也建議,當前現金為王的市場氛圍,聰明買房選擇重大建設區、房價迅漲區,或超高層大樓的平轉戶,都有機會卡位便宜好屋。同時買賣雙方要避開踩雷風險,包括貸款核定、交易時間差、供需量體、現金流與交易安全等項目都需注意,以降低買房與賣屋出差錯的機會。


嘉義高鐵站區近3、4年來建設議題造成房價大漲近倍,也成為尋購平轉戶的有利區。

嘉義高鐵站區近3、4年來建設議題造成房價大漲近倍,也成為尋購平轉戶的有利區。


擁建設與交通議題房價迅漲區域 聰明買房關注平轉戶釋出機會

大家房屋企劃研究室公關主任賴志昶分析,桃園市本身房價與鄰近的新竹、雙北相比,屬於房價凹陷地帶,區域內又有多處重劃區議題,可供首購族群選擇物件眾多,惟若觀察價位與房市前景,以A7重劃區較受矚目。該區域鄰近林口商圈,本身又有機場捷運經過,區域過去雖說重劃區氛圍濃厚,近年來在人口逐漸成長之下,該重劃區陸續有不少商店進駐,基本採買機能已能滿足,最重要是區段價位約在3字頭,本身又鄰近新北市,捷運又可快速往返市區。


央行從去年第三季祭出第七波選擇性信用管制措施後,銀行限貸壓力未減,尤其第二戶限貸5成,已造成不少換屋客面臨自備款需補足上百萬元窘況,陸續有3、4年前的預售屋買家,考量貸款不足將面臨違約交屋,因此近來紛紛選擇在結構體階段,即將預售屋轉入平轉戶市場,小賺或未獲利即脫手。

根據房仲與市調顯示,中南部包含重大建設議題與房價迅漲區,都是挑選平轉戶的有利區,如台中市各行政區,以梧棲、清水等中部海線區域,區域價位又僅為2~3字頭,價位上最符合首購族群需求,且區域除了有台中港等議題加持,未來又有台中捷運藍線經過,房價未來發展性足夠。嘉義高鐵站區近3、4年來也在台積電設廠與產業園區開發議題帶動,房價帶迅速從2字頭,拉高至當前3字尾的均價帶,第二戶限貸影響,也讓該站區成為受到關注的平轉戶釋出機會區之一。

台南捷運深綠線預定計畫路線行經的歸仁、永康、新化、新市與善化區,這五大行政區房價已全面上揚,其中新市、歸仁及新化區,近3年漲幅均達6成以上。安南區九份子重劃區3年前的預售屋房價帶僅單坪30萬上下,目前新屋已近3字尾,高樓層戶站上4字頭。

安南區九份子重劃區近幾年來房價迅速上漲,多金置產族也注意是否有平轉戶釋出機會。安南區九份子重劃區近幾年來房價迅速上漲,多金置產族也注意是否有平轉戶釋出機會。

近年受台積電效應,高雄包含仁武、橋頭、楠梓等區蛋白房價已成蛋黃價,新屋均價已3字頭起跳,不過相比市區水位,對年輕客群仍有吸引力,而仁武區又為距離市區最近的蛋白區,離塵不離城,近年包括澄德重劃區、霞海重劃區、仁雄商圈等新大樓案供給旺盛,也有卡位平轉戶機會。而高雄市區、中都重劃區也有一些超高層住宅大樓將陸續於年底或明年交屋,4、5年前的預售價格與當前新屋房價帶,單坪差距可達10萬元以上,也成為多金置產客鎖定重點目標。


高鐵左營站區近3年來房價帶從3字頭,目前新成屋房價帶已達5字頭,已陸續出現3房平轉戶,讓多金置產族帳面大賺逾500萬元的成交案例。高鐵左營站區近3年來房價帶從3字頭,目前新成屋房價帶已達5字頭,已陸續出現3房平轉戶,讓多金置產族帳面大賺逾500萬元的成交案例。

買家接手平轉戶後 注意降低交屋風險

但是以大筆現金接手平轉戶後,也並非全無風險,包括爛尾樓、建商倒閉都可能發生,因此挑選預售屋平轉戶時,仍有不少細節需注意。房市專家何世昌即指出,「其實每年真正倒閉的建商比例不到0.1%,爛尾樓平均一年僅發生1件左右,與交屋量十數萬戶相比比例極低。」他強調,目前「爛尾潮」渲染恐過度,但民眾仍應審慎面對風險,並且從源頭就做好篩選工作。

針對「繳工程款前該注意什麼」,何世昌給出三大提醒,第一,查詢建商紀錄,民眾可透過司法院網站查詢建商是否有司法訴訟或跳票紀錄,這些紀錄往往透露出財務風險的前兆。值得注意的是,建商倒閉多數非因銷售不佳或政策限貸,而是體質不佳與業外投資失利所致。一旦資金調度失衡,即使原本銷售順利的建案,也可能中途出問題。

第二,密切關注工地進度,購屋者應定期「巡田水」,觀察工地是否持續動工,有無工程停擺現象,何世昌說「別傻傻繳工程款,現場卻連地下室都還沒挖」。第三,注意信託帳戶運作,即便建商宣稱使用「價金信託」或「價金返還保證」,民眾仍應確認帳號是否為信託專戶。部分小建案甚至曾出現資金未入信託、帳戶由建商私用的爭議。

此外,如果遇到建商財務異常,承購戶可團結尋求法律協助,並要求建經公司或銀行停止撥款,啟動續建機制。這樣做能避免資金繼續流入無法履約的建商手中,降低損失。

預售屋如何保證很重要 專款專用且保證價金返還更有利買家

華友聯集團董事長陸炤廷表示,「價金返還履約保證」制度對預售買家頗有利,但建商需負擔每戶約3千至5千元不等的手續費,而價金信託也有可動用的模式,建商動用專戶額度頂多6、7成內,並負擔銀行約1%利息。雖然預售屋同業擔保為歷史共業,近期內政部也研議改善預售屋價金信託制度,以維護房市正常交易。

近期第二戶限貸影響市場平轉戶有增多現象,但從2023年7月後的預售屋已不得轉讓,仍以自住型買家為主,即使投資置產客低價取得平轉戶,但房地合一稅也會影響這類物件再度釋出多會延到3、5年後,對整體房價影響輕微。

高雄市不動產仲介公會監事會召集人鄭啓峯也分析,當前房市「現金為王」的發展趨勢明顯,買方購屋自備款必須準備更充足,主力客層除了剛需首購族之外,手頭上現金充裕或是以現金購屋的多金置產客,當前正是在市場上撿寳的好時機,陸續有一些現金購屋的成交案例,這類買家購屋置產後多採租賃或是乾脆閒置。

若以現金2千萬元買下即將交屋的蛋黃區3房平轉戶,總價可低於當前新成屋約達500萬元,可選擇以2、3萬元的行情出租,即使閒置5年後脫手,房地合一稅已降至20%,帳面上獲利約400萬元,造成平轉戶市場陸續出現專業投資大戶,或房產從業人員私下介紹的情形增多。


資料來源:https://estate.ltn.com.tw/article/25352



2025/08/29
房屋稅1%優惠 須達雙門檻

房屋稅2.0今年5月首度開徵,只有同時符合「全國單一自住房屋」及「房屋現值低於各縣市公告門檻」兩項條件的民眾,才可享有最低1%稅率;若只符合其中一項條件,則是依一般自住住家稅率1.2%課徵。

以新竹市為例,市府公告2026年房屋現值門檻為185萬6,600元,若房屋現值在此數額以下,且在全國僅持有一戶自住房屋,才適用1%稅率。

所謂「全國單一自住房屋」,必須符合多項規範,包括屋主本人、配偶及未成年子女在全國合計只能持有一戶,且不得出租或作營業使用,必須供本人、配偶或直系親屬實際居住,並完成戶籍登記;同時還要低於各縣市公告的房屋現值門檻,兩項缺一不可,才能適用1%稅率。

稅務局舉例,一名張媽媽在新竹市僅持有一戶自住房屋,但先生在台北另有兩戶透天厝分別出租與作營業使用,雖然張媽媽的房子本身符合自住條件,但因家戶合計持有三戶,不符合「全國僅持有一戶」規定,因此只能按1.2%課徵,無法享有1%優惠。

另外,稅務局提醒,自住房屋若未完成本人、配偶或直系親屬的戶籍登記,將被視為非自住,稅率將拉高至2.6%至4.8%,相關申請須在2026年3月23日前完成,以免錯失優惠。



資料來源:https://money.udn.com/money/story/6710/8969793?from=edn_subcatelist_cate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目錄

  • 房地產新聞
  • 產業經濟新聞
  • 區域相關新聞
  • 園區快訊
  • 公司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