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com

最新消息

  1. 首頁
  2. 最新消息

2025/10/07
買房等降價沒那麼快?建商反手減案、買氣陷「深水區」

2025年928檔期七都推案總銷金額年減近3成。

2025年928檔期七都推案總銷金額年減近3成。


在高房價、政策管制與交易低迷的多重夾擊下,房市氛圍持續走弱,建商策略逐漸從積極推案轉為減量經營。市調單位最新公布的北台灣新建案市況風向球顯示,8月燈號依舊是代表衰退的黃藍燈,分數下滑至35.4分,不僅是今年的第6顆黃藍燈,更創下自2021年8月以來新低,也是疫情時期後的最差表現。

在此氛圍下,928檔期更是打回原形。根據市調單位統計,今年六都及新竹合計推案總銷約7,106.5億元,較去年量縮約2,670億元、年減近3成,創有統計以來最大跌幅,進場個數也僅312件,年減幅超過2成。除了新北、桃園仍有逆勢成長,其餘台北、新竹、台中、台南、高雄的推案量能,紛紛跌回數年前水位。專家指出,當前房市正處於「深水區」,市場對於降價的期待愈來愈強烈,使得建商大幅降低進場意願,本次檔期也因此顯得黯然失色。

928檔期量縮近3成 創史上最大跌幅

房市低迷使建商開始縮手,少買地、減量經營成為普遍現象。全向科技房產中心總監陳傑鳴指出,目前房市「買氣低迷」與「賣壓高漲」是目前建商普遍縮手、保守經營的關鍵。首先,以買氣來說,雖進入到Q4傳統旺季,但房市買氣遲遲不見回升,2025全年買賣移轉棟數,甚至可能下探24萬棟,有統計來的歷史低點。其次,賣壓高漲更是關鍵,9月市場新屋待售庫存量高達175,659戶、二手待售庫存量94,302戶,不是位於歷史最高,就是位於歷史相對高檔區。

政策加壓、買氣不振讓建商推案轉趨保守。

政策加壓、買氣不振讓建商推案轉趨保守。


陳傑鳴指出,賣壓沉重下,建商光是賣餘屋就可能賣不完,而且,從國泰房地產指數還可發現,Q2新案市場,有8成2的新案銷售率都在10%內,遠低於去年同期的15%~30%銷售率,新案市場買氣相當慘,建商當然不太可能繼續大買地來推案。

建商縮手觀望 市場等待訊號

在此氛圍下,部分建商已經率先釋出風向,長虹日前指出,因今年房市景氣不佳、成交速度明顯放緩,預期第4季到明年市況仍將低迷,因此明年將不推住宅個案,並指出今年房市受央行第七波選擇性信用管制、銀行貸款不易等影響,消費者購屋意願大幅下滑,公司因應方式將以延後推案為主,手上較不急的案子將延後推出。

亞昕則表示,新青安與換屋政策對自住客有利,長期房市將回歸正常化週期,亞昕集團創辦人、總裁姚連地也指出,集團推案將依市況採「滾動式」推動,部分維持預售銷售,但也會轉為成屋銷售,以因應市場變化,然而土地庫存規模已達1,900億元,近期將停止購地計畫至2026年,不過若遇到市中心具潛力的都更或合建案,仍會積極考慮。

清景麟集團也調整策略,將今年營運重心放在交屋入帳,該集團強調,目前仍握有庫存建地,現階段購地動作將全面暫停。

興富發則表示,未來雙北市以危老都更案為主,土地庫存量仍屬充裕,負責銷售「悦讀耶魯」的興富發建設執行長林志龍指出,台南部分仍有土地開發計劃,會集中於市中心精華土地。華固也表示會調整推案進度,原定明年第一季推出的新案,將提前於今年第四季釋出,仍以既有案去化為優先,並審慎觀察政策。

購屋族先觀望 等讓價訊號再出手

高力國際不動產業主代表服務部董事黃舒衛表示,即便明年將面對高基期修正及半導體關稅不確定性,短期央行只須盯緊匯率,無進一步加碼貨幣政策或調整房市管制政策的急迫性,反倒應持續精準調控,尤其在房市與信貸資源分配上,守住管制成果。

他認為,信用資源分配與產業趨勢引導下,成屋市場因資源分流有利首購族,低總價產品具槓桿優勢,中高總價產品仍陷苦戰;預售市場受限貸與平均地權條例影響,買氣觀望最重,同步土地市場前三季較去年同期衰退4成,無論政府或廠商標售、危老都更幾乎無一倖免,整體市場動能回歸自用需求,產業、區域、價格條件成為決策關鍵。

9月全台新屋待售庫存達175,659戶、二手待售94,302戶,庫存壓力逼近歷史高檔。

9月全台新屋待售庫存達175,659戶、二手待售94,302戶,庫存壓力逼近歷史高檔。


不過,危機也是機會,陳傑鳴指出,以建商角度來說,近期因為房市買氣差,不少建商資金調度出現困難,導致有很多「A級」地段的案源開始在市場現蹤,不是找尋合夥資金,就是願意盤案釋出,這對手中土地庫存少,又想找到好標的投資建商,此時反而是一個切入的時間點。

對於買方而言,該如何判斷進場時機?陳傑鳴提醒,目前央行信用管制與總量管制尚未大幅鬆綁,房市難以落底,新案市場一般可分為「減推案」、「固行情」、「搶降價」、「求出清」四個階段,現階段大致處於第一至第二階段,大規模降價或出清潮尚未出現,建議無急迫需求的購屋族若未見屋主或建商明顯讓價,不妨再觀望,會是更安全的選擇。

買房等降價沒那麼快?建商反手減案、買氣陷「深水區」




資料來源:https://estate.ltn.com.tw/article/25629





2025/10/07
金融保險獵不動產 Q3突破百億

購置蛋黃區不手軟,買地、掃樓金額大爆發

下半年以來金融保險業紛紛大手筆購置不動產,買地、掃樓金額明顯大爆發。圖/本報資料照片

下半年以來金融保險業紛紛大手筆購置不動產,買地、掃樓金額明顯大爆發。圖/本報資料照片


2025年金融銀行保險業購置不動產主要案例

2025年金融銀行保險業購置不動產主要案例


受惠今年保險業投資不動產的租金報酬率門檻下降至2.545%、及自用需求回升,下半年以來金融保險業紛紛大手筆購置不動產,買地、掃樓金額明顯大爆發,第三季斥資突破百億大關、達107.3億元;其中最大亮點為中國信託資產管理與合資方共同斥資32.8億元,買下雲林北港4.5萬坪土地,也是今年以來金融保險業購置不動產的最大手筆。


以往金融保險業購置不動產動輒受限於金管會規定,不是朝向租金報酬率較高的倉儲物流或商用不動產、就是購置素地,今年起受惠保險業辦理不動產投資管理辦法完成修正,保險業投資門檻可望自原先的2.97%,下修至2.545%,使得保險業評估購置收益型不動產,更為積極。


進入下半年,金融保險業購置不動產更為活躍,光是較具指標的大型交易案,就有中國信託資產管理與其他公司共同斥資32.8億元買下雲林北港4.5萬坪土地及近800坪建物,富邦人壽斥資28億元買下台北市大同區「星聚點」KTV台北旗艦館,元大人壽以21.9億元買下台北市大安區AIT美國在台協會舊址地上權土地,台灣產物保險以20億元購置大同區整棟公大樓,及台銀人壽以4.6億元買下內湖部分辦公樓層。合計第3季成交5筆不動產,就超過100億元、達107.3億元。


再加上上半年已有南山人壽購買彰化土地9.6億元、元大人壽買下台北市松江路地上權土地21.77億元、台灣人壽以約14.78億元買下內湖安康段「虹典人文科技大樓」全棟廠辦等,累計2025年1~9月,金融保險業購置商用不動產及土地等不動產,就達153億元,顯示壽險業自用、投資商用不動產動能漸強,投資目光重返台北核心商圈。


其中,以元大人壽連續收購2筆地上權土地逾43億元最為積極。至於金融保險業今年的最大單一手筆,則為中國信託資產管理與合資公司共同斥資32.8億元買下雲林北港土地。


第一太平戴維斯董事長黃瑞楠分析,值得留意的是,上周美國聯準會宣布降息1碼,多家研究機構估計台灣有機會跟進降息,大概要看2026年,若2025年底前利率維持不變,預期明年起保險業投報率門檻將由2.545%拉高至2.72%,屆時金融保險業的投資動能,恐將受限。



資料來源:https://www.ctee.com.tw/news/20250930700099-439901



2025/10/07
政策鬆綁難落實!銀行房貸緊縮 怕擔保品掉價

銀行對房地產後市不樂觀,擔心房屋擔保品的價值不保,對承作建商分戶貸款、新青安等業務興趣缺缺。記者曾原信/攝影

銀行對房地產後市不樂觀,擔心房屋擔保品的價值不保,對承作建商分戶貸款、新青安等業務興趣缺缺。記者曾原信/攝影


政府九月宣布鬆綁房貸規範迄今接近一個月,不過,據了解,民眾申貸仍困難重重,甚至延燒到建商分戶貸款。金融圈人士表示,政策雖然宣示鬆綁,但銀行對房地產後市多半不太樂觀,擔心房屋擔保品的價值「直直落」,才是造成銀行對房貸意興闌珊的主因。


政府盼透過新青安貸款排除銀行法第七十二條之二的不動產放款限制,替首購、自住族打開資金水龍頭,但銀行並未如預期大幅增加承作,反而對分戶貸款、新青安等兩類房貸類型愈加保守。


據了解,有大型行庫為了降低曝險,臨時取消原先承諾的分戶貸款,因該案買家口袋較深,沒有造成嚴重結果。但銀行主管坦言,分戶貸款多集中在新建案及蛋白區域,一旦房價下跌百分之五至十,抵押品價值隨之滑落,擔保效益不足,且「分戶貸款總量多,整體曝險巨大」,所以即便是自家承作的土建融,「分戶也不是一定會接」。


新青安貸款同樣碰壁。政策原意是協助年輕首購族,並在九月初允許銀行不需將新青安計算在銀行法七十二之二條的限制內,但據悉行庫內部將其視為高風險產品,因為利率及借款人條件不一定夠好,且最高貸款八成偏高,擔保品價格一旦下跌,行庫必須承擔風險,因此多會選擇婉拒,甚至直接回覆「沒有水位」,並建議借款人改辦一般房貸,以相對較高的利率平衡風險,造成民眾「有新青安條件,卻無新青安貸款之實」。


銀行主管說,主管機關在檢視銀行放款時強調「5P原則」,包括人(Person)、用途(Purpose)、金額(Payment/Principal)、利率(Pricing)與擔保品(Protection)。其中,如果人或擔保品條件較差,利率就成關鍵一環,若銀行將房貸利率拉高,即使市場風險升溫,在內控審查上至少「5P算得過」。這也是為何銀行寧可調高房貸利率,甚至放棄部分房貸業務,也要確保授信結構安全。


台灣經濟研究院分析,未來一至兩年,房市恐怕走向「量縮價緩跌」格局;市場人士說,明、後年將迎來交屋高峰,銀行也深怕賣壓集中與建商資金鏈斷裂,加上近期已有建商倒閉案例,更讓銀行提高戒心,也造成政策美意難以落實的主因。



資料來源:https://house.udn.com/house/story/123589/9035563



2025/10/07
自宅設工作室 稅率變重

愈來愈多人利用AI、社群網站或影音頻道接案創業,甚至在自宅設立個人工作室並聘請小編製作文宣、影音,以流量賺取收入。桃園稅務局提醒,原本適用自住稅率的房屋,一旦轉為雇員工作場所,就屬於營業使用,必須依營業用稅率課徵房屋稅。

若僅有部分空間做為工作室,則可申請按比率拆分課稅,最低以單層面積六分之一為基準,其餘仍可適用自住用稅率。

自住住家用房屋稅率為1%或1.2%;營業用房屋稅率則是3%,稅率相對重。

稅務局解釋,房屋稅率與用途息息相關,自住用稅率相對較低,是鼓勵自用住宅的政策優惠,但只要房屋用途變更為經營、營業,就會適用較高營業用稅率,這對不少新創、自媒體工作者來說,是必須及早注意的稅務風險。

舉例來說,若民眾將自宅一間房間設立工作室,聘請人員製作內容或經營平台,該空間就屬營業用途,需依規定改課營業用稅率,其餘空間仍可維持自住用稅率,若未依規定申報,日後經查獲,可能被補稅甚至受罰。



資料來源:https://money.udn.com/money/story/6710/9046627?from=edn_subcatelist_cate



2025/10/07
永慶房屋調查 31%看好未來一年可購屋

根據永慶房屋2025年第4季網路會員調查結果顯示,31%消費者認為未來一年是購屋好時機,其中19%消費者認為落在2026上半年;房產專家認為,部分消費者期待房價有向下修正的空間,因此認為2026年上半年才是適合進場的好時機。

數據顯示,民眾看壞今年第4季國內景氣比例從上季的47%、擴大至51%,顯示過半數的消費者看壞第4季經濟和景氣。

調查指出,31%消費者認為未來一年是購屋好時機,其中19%消費者認為落在2026上半年;永慶房屋業管部協理陳賜傑表示,此舉顯示儘管打炒房政策維持,惟買方購屋信心仍有一定程度,惟部分消費者期待房價會再下修,因此將購屋腳步放慢,認為2026年上半年才是適合進場的好時機。

屋主認為何時是最佳售屋時機呢?陳賜傑指出,調查結果顯示,有38%消費者認為未來一年會是售屋好時機,其中24%消費者認為就在今年下半年,顯示部分屋主願意趁目前房價仍處於相對高點,若適度讓價就能讓成交機會增加,因此選擇趁早出脫房產、獲利了結,可避免未來愈晚賣、物件價格愈低。


資料來源:https://money.udn.com/money/story/5621/9049282?from=edn_search_tag_result



2025/10/07
六都建照全公告展延2年 台南直指肇因「最敢言」

▲▼建案,工地,工人,施工。(圖/記者項瀚攝)

▲營建業面臨巨大挑戰,六都政府也相繼宣布,展延建造執照建築期限2年。(示意圖/記者項瀚攝)


營建業面臨巨大挑戰,六都政府也相繼宣布,展延建造執照建築期限2年,其中台中市最快發文,新北市則最慢跟進。有趣的是,各縣市在緣由主旨的表達不同,台南市「最敢言」,直接點名:由於中央頒布「限貸令」。

房市大環境差,加上銀行銀貸排撥卡關、缺工缺料狀況持續,營建業面臨巨大挑戰,六都政府也相繼宣布展延建造執照建築期限2年。

建築師劉獻文解釋:「部分直轄市的公文展延撰寫方式不同,但概念都是一樣的,都是在2023~2025年間取得的有效建照得展延2年,此外原本《建築法》第53條就給予的1年展延權利依舊,但得扣除前一波疫情時已申請的展延時間。」

觀察六都當中,率先宣布展延的為台中市,發文日期在5月26日,接著桃園市、高雄市、台南市相繼跟進,新北市則在9月30日也一同參與展延行列。

建築師張紘聞表示:「姑且不論中南部房市狀況較差,由於中南部有較多的透天案,工期本來就短,甚至只有10~12個月,工期壓力較大,因此展延建照期限也出現中南部先開始,再蔓延至北部隨之跟進的狀況。」

▲▼         六都建照展延    。(表/記者項瀚製)

▲六都展延建造執照建築期限的日期與主旨整理。(表/記者項瀚製)


有趣的是,六都在建照展延的主旨表達上略有不同,像是比較早發文的縣市都有提到美國對等關稅,另外台南市直接點名了「中央頒布限貸令」,成為「最敢寫」縣市,因央行過去不斷強調:「沒有所謂的限貸令。」

至於建照展延對營建業的影響,欣聯建設執行長蕭傑楷表示:「這是營建業非常期待的政策措施,讓許多未動工的小案子得以喘息,延長尋覓營造廠的時間,對於興建中的案子也頗有幫助,畢竟缺工缺料的問題依舊棘手,工程期限壓力大幅縮減。」

蕭傑楷直言:「雖然拉長工程期間,對建商來說成本增加,但在現在的環境下,是不得不拉長,一來銀行撥款速度慢,二來是建案銷售去化速度也緩慢,多一些工程期間,就可以多賣一些時間。」



資料來源:https://house.ettoday.net/news/3044165





2025/10/07
【台北】大型都更齊發、輝達研發落腳 南港昆陽房價看翹

運昆陽站曾為板南線終點站,周邊生活圈發展甚早。

運昆陽站曾為板南線終點站,周邊生活圈發展甚早。


南港區近年受惠多項建設利多,房價能見度大幅提升,其中捷運昆陽站周邊,有多項大型都更開發案進行中,面積範圍遼闊,未來可望帶來龐大商機和就業人口,區內新建案房價站穩百萬元,與南港站、經貿園區站並駕齊驅。


捷運昆陽站生活圈以捷運站為中心,西至向陽路,北邊自松河街開始,南邊則到東新街一帶,主幹道為忠孝東路七段、南港路三段。此區早年多為工業區,小型工廠多,環境較為雜亂,但捷運板南線最早的終點站僅到昆陽,讓此區發展較南港其他區域更快,房價也較高。


之後隨著捷運往東開通,以及南港經貿園區、展覽館以及高鐵南港站的相繼完工,昆陽的房價才逐漸被追上。不過,由於昆陽站仍是最靠近信義計劃區的生活圈,房價依舊有其保值性。


此區大型公辦都更眾多,未來市容將大幅改善

此區大型公辦都更眾多,未來市容將大幅改善


忠孝東路為此區主要幹道,商家林立。

忠孝東路為此區主要幹道,商家林立。


大型都更案啟動 開發價值逾千億

近年南港區話題不斷,受惠東區門戶計劃,南港蛻變快速,大型公辦都更案更是滿地開花,包括台電CR-1公辦都更案,佔地近萬坪,兼具辦公室、商辦、住宅等複合式功能,之前更被傳為輝達總部落腳地之一,都更案由宏匯、愛山林合資的「山林匯集團」獲得最優申請人資格,總投資金額預估逾180億元,開發價值超過千億。


國產實業位於南港路三段的開發案,則分兩區開發,一區為國產持有的商辦大樓,樓高26層;另一區代為實施的台北市政府商辦大樓,樓高20層,未來國產持有及分回的商辦樓地板面積可達4.6萬坪,預計2027年完工。


而區內最受矚目的南港調車場案,當時因配合鐵路地下化,調車場在2005年停用,之後辦理招商改建,最後由國泰人壽、國泰商旅、國泰建設、三商美邦人壽與華泰大飯店所組成的合作聯盟取得最優申請人,基地面積廣達16458坪,更新後地目為第三種特定商業專用,將興建包含大型商場、飯店、辦公大樓、住宅的複合式園區。


國小學區為玉成國小。

國小學區為玉成國小。


新案站穩百萬大關 指標大案亮相

目前先推住宅區「南港國際SKY PARK」,坪數為23.67~41.51坪、2~3房,每坪開價150萬,目前實價登錄的成交均價約在139萬,其中,頂樓戶每坪最高來到153.5萬元,是目前南港區預售案次高價。


國賓大建設則在松河街推出「東方大境」,規劃18~38坪,每坪成交均價約120萬,建案現推出定簽7%優惠方案吸買氣。國賓大建設另外在南港路三段推出商辦案「世界豐匯」,80~930坪,基地已動工。另外在東新街有預售案「沐松琚」,目前剩3房可售,每坪成交也約在120萬元。


信義房屋南港北流店專案經理吳致逸表示,此區的生活機能主要圍繞在捷運站周邊,忠孝東路主幹道連鎖商家林立,昆陽街140巷也有不少小吃店可選擇,採買可到全聯或往後山埤的傳統市場,機能相當完備。


吳致逸表示,近年南港建設齊發,此區商辦大樓也相繼進駐,有國泰「利百代商業大樓」,輝達研發中心也選擇落腳此區的「潤泰玉成大樓」,另外還有華固、國產、南港國際SKY PARK等大型開發案,規劃有商場、飯店、A級辦公室等,預估完工後可帶來龐大效益,也讓此區街闊更加整齊。


吳致逸表示,此區新社區不多,近年才開始有較多都更改建案推出,指標社區有昆陽街的「昆陽園」,屋齡約4年,每坪行情約百萬;屋齡較新的「德杰琉森」,2~4房都有,每坪也在百萬初頭;另外豪宅產品「映東騰」,規劃80多坪大坪數,基地正對保護區埤塘,享永久棟距,釋出量不多,2年前每坪成交就有116萬。


專家意見

信義房屋北流店專案經理 吳致逸

【台北】大型都更齊發、輝達研發落腳 南港昆陽房價看翹

昆陽站周邊發展較早,以公寓佔多數,因為早年多為工業區,在忠孝東路以北,多是工業用地的公寓產品,價格較便宜,每坪約40~50萬,忠孝東路以南則為住宅區,公寓每坪行情在60~70萬,區內有少許電梯大樓,屋齡約20~30年,每坪約70多萬,小坪數有機會到80萬。


建議預算不足的民眾,可選擇工業用地的公寓,以較便宜的價格入住台北市門牌,總價約1000~1500萬就可入手,純住宅的公寓總價在1500~2500萬,若是電梯大樓,總價則要3000~4000萬。


小提醒

此區仍有不少工業用地住宅,雖然房價較便宜,但周邊小環境較混雜,還有些許小工廠參雜;區內老公寓較多,新建案選擇少,加上建設工地多,大型卡車頻繁進出,需忍受一段工程施工黑暗期。

【台北】大型都更齊發、輝達研發落腳 南港昆陽房價看翹【台北】大型都更齊發、輝達研發落腳 南港昆陽房價看翹【台北】大型都更齊發、輝達研發落腳 南港昆陽房價看翹



資料來源:https://estate.ltn.com.tw/article/25698



2025/10/03
AI驅動企業升級、鏈結全球市場!

2025台北數位應用博覽會展現數位轉型能量


在全球AI浪潮加速推進下,數位應用已從輔助工具轉變為企業升級、產業轉型與鏈結全球市場的關鍵驅動力。為協助中小企業掌握數位轉型與跨境拓銷的契機,臺北市政府於10月2日舉辦「2025台北數位應用博覽會暨第七屆台北新貿獎頒獎典禮」,活動結合高峰論壇、主題講座及應用展區,吸引數百家企業、上千位企業代表與專業人士共襄盛舉,充分展現臺北市推動產業數位轉型與接軌國際市場的堅實成果。


加速數位轉型進程 臺北打造企業升級最強後盾

  臺北市政府王玉芬副秘書長指出,面對AI所引發的產業變革浪潮,中小企業唯有加快數位轉型的腳步,才能強化競爭力,邁向國際舞台。北市府於114年度整合「數位」及「跨境」雙軌主軸,透過「台北數位企業發展中心」單一服務平台,推動數位行銷、數據分析與跨境電商輔導效能,協助中小微企業打造兼具內部優化與外部佈局的全方位數位轉型方案,厚植國際競爭實力。


  本屆活動設置四大主題展區:「經營管理流程」、「客戶行銷推廣」、「AI工具應用」與「跨境電商佈局」,匯集超過30家國內外指標性業者聯合參展,包括AWS、亞馬遜全球開店、Newegg、中華電信、台智雲、宏碁資訊、叡揚資訊等,展示逾200項數位解決方案,涵蓋 ERP/CRM、智慧客服、行銷科技、跨境金流物流等應用,建構一站式企業轉型平台。


  此外,活動安排六場主題講座與論壇,聚焦「品牌翻轉 × 出海策略」、「AI落地 × 實戰經驗」與「數位趨勢 × 應用模式」三大議題,邀請Microsoft、AWS、麥味登、創見資訊、耐德科技、宏碁資訊、台智雲及易晨智能等重量級企業與專業團隊現場分享,內容兼具實戰案例與產業未來趨勢,現場互動熱絡、座無虛席,讓企業掌握全球市場脈動與數位轉型應變策略。


「台北新貿獎」表揚十大MIT品牌 展現鏈結全球的實力

  2025第七屆「台北新貿獎」頒獎典禮,為全臺唯一跨境電商官方獎項,表揚10家在AI浪潮與美國對等關稅雙重挑戰下成功突圍的MIT品牌。獲獎企業涵蓋食品、文創、家居生活用品、自行車零配件及消費型電子等等臺灣優勢產業,透過數位轉型與品牌升級,成功鏈結國際市場,展現臺灣企業堅韌的競爭力與創新力,這不僅是企業榮耀,更是臺北市產業升級與國際競爭力的最佳見證。


  未來,臺北市政府將持續透過「台北數位企業發展中心」,深化與產業、學界、國際夥伴的合作網絡,推動中小企業在AI時代穩健升級與跨境布局,打造最具韌性與創新力的產業環境,邁向引領全球的數位城市新標竿。

 

新聞聯絡人:

臺北市政府產業發展局

許健輝 1999(外縣市02-2720-8889)轉6557

黃啟殷 1999(外縣市02-2720-8889)轉6558


    相關圖片



資料來源:https://www.gov.taipei/News_Content.aspx?n=F0DDAF49B89E9413&sms=72544237BBE4C5F6&s=7483C27DB6846B97




2025/10/03
迎戰供給潮 房東族祭出綁長約搶客

迎戰供給潮!最近有些房東族已祭出綁長約搶客。 圖/蔡惠芳

迎戰供給潮!最近有些房東族已祭出綁長約搶客。 圖/蔡惠芳


戴德梁行不動產估價師事務所所長楊長達今(2)日在主持2025年第三季商用不動產市場季報公布記者會時指出,未來兩年台北市將有17萬坪新完工辦公大樓陸續入市,市場競爭勢必升溫,不少房東族已紛紛提早未雨稠繆,祭出延長租約、提供彈性條件等,以即早綁約搶客。

楊長達表示,今年戴德梁行完成一項重大任務,台北市捷運萬大線將會在第四季,達成沿線六個站、花六年時間,終於成功招商完成,擊出「全壘打」!最近連城錦和站,仍待市府公告,屆時將是一個重大里程碑。

談到市場,楊長達表示,最近第三季商用不動產市場最主要新供給,「冠德集團民權大樓」,辦公大樓釋出9千坪的空間。


楊長達指出,其實長期來說8%空置率,是健康的,去年有五棟辦公大樓完工,創造6萬坪面積 ,即使有大量供給但還是需求跟上來,顯示企業辦公萬升級或增租需求還是在。今年預估將有9萬7千坪新增面積完工,可去化掉已有7萬坪 多坪,大約還有2萬8千坪待去化,估計大概3%空置率,推升空置率拉到7%。


楊長達表示,至於明年,估計會有3萬9千坪釋出,但這還不是重點,未來兩年將會有17萬坪 因為台北雙星大樓C1D1捷運聯開案,會完工,釋出辦公租賃市場,第三年會跑出15~18萬坪,加起來30幾萬坪,占比大概是台北市三分之一的量,這個時候,房東就會緊張。因此,現在房東已經開始準備用長租綁約以穩住客戶,如果增租新面積則不必擔心作長約,一般租約則約兩年,至於五年算長的。


至於未來幾年陸續釋出的新供給,會不會影響辦公租金?楊長達表示,因為有新辦公加入,企業升級和擴充需求會吸收掉,因此目前看起來租金向上漲的趨勢,是不會變的,至少未來一、兩年不會變。


楊長達指出,另外全球ESG趨勢,也會成為企業擴張新辦公的選擇條件。


另外在台北市內湖廠辦市場方面,楊長達表示,從空置率、租金來看,內湖變動都不大,但密集完工點是在2000年,迄今這些建物屋齡較久,但還不到都更時間點,然而,舊廠辦是否可以符合產業發展需求和使用,還是令許多企業主思考這個問題,因此,預期內湖造成租金成長有難度,未來,空置率上升是可以預先的。


楊長達表示,未來五年後,內湖可能有些大樓會研擬打掉重建,在此之前,租金和空置率會慢慢悲觀。




資料來源:https://www.ctee.com.tw/news/20251002702001-430601



2025/10/02
中信房屋張世宗:房市築底 還需關注央行政策與貸款環境變化

中信房屋統計內部成交件數,9 月全台交易量相較於上月減少約 6.9%,較去年同期減少約 27.6%。中信房屋張世宗今 (30) 日指出,房市築底 還需持續關注央行政策與貸款環境變化。


cover image of news article

中信房屋總經理張世宗。(鉅亨網記者張欽發攝)


進一步觀察全台六都的成交量數據變化,9 月成交狀況,台北市月減 9.2%、年減 6.3%;新北市月減 7.5%、年減 25%;桃園市月減 3.6%、年減 29.8%;台中市月增 9.5%、年減 27.8%;台南市月減 8%、年減 29.6%;高雄市月減 7.8%、年減 35.2%。

中信房屋總經理張世宗指出,9 月房市交易量相較 8 月出現小幅下滑,一方面是受民俗月影響,民眾簽約日期可能延後,另一方面,當前房市仍處於築底階段,市場買盤以自住客與首購族為主力,多數民眾對房價回落仍有期待,追價意願偏低,與屋主心態形成拉鋸,交易量自然難以回升。

此外,9 月適逢央行第三季理監事會議召開,不少買方也在觀望央行是否將釋出新的政策動向,進而導致市場交易氛圍轉趨保守,交易步調隨之放緩。

展望後市,張世宗表示,從經濟基本面來看,台股表現亮眼,加上央行預估今年全台經濟成長率有望達到 4.55%,顯示整體經濟景氣穩健,為房市發展提供了一定的支撐力。政策面上也有利多釋出,行政院將新青安貸款排除於《銀行法》第 72 條之 2 的放款限制,央行則將換屋族出售舊屋的期限延長至 18 個月,儘管上述政策利多主要惠及自住客與首購族,但仍可為提振市場信心帶來正面效應。

張世宗指出,鑒於現行房市信用管制已有所成效,未來不排除有彈性調整的可能性,至於後續房市走向,還需持續關注央行政策與貸款環境的變化。

 



資料來源:https://m.cnyes.com/news/id/6172505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目錄

  • 房地產新聞
  • 產業經濟新聞
  • 區域相關新聞
  • 園區快訊
  • 公司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