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com

最新消息

  1. 首頁
  2. 最新消息

2025/10/28
繼承不繼承不動產出售稅金 新舊制大動產出售稅金 新舊制大不同

財經熱門

財經熱門


不動產繼承是許多家庭都會面臨的課題,然而多數民眾對於不動產繼承了解有限,特別是繼承的不動產後出售時該如何節稅,是不少家庭頭痛的難題。永慶房屋契約部資深經理陳俊宏提醒,繼承房產再出售時,要對遺產稅、財產交易所得稅與房地合一稅這3種稅務必須有基本了解,才能有效避免高額課稅!


繼承不動產時,首要面對的是遺產稅。不動產遺產稅的價值計算分為「公告土地現值」與「房屋評定現值」兩部分,若兩者總價與其他遺產價值總和未超過1333萬元,則免繳遺產稅。此外,配偶及親屬等繼承人還享有額外的「遺產稅扣除額」,扣除免稅額後,超出的部分才需課稅。

陳俊宏指出,遺產稅計算相對簡單,但繼承後出售不動產的稅務則較為複雜。出售時需根據不動產的取得時間與繼承時間,適用不同稅制:

1、舊制「財產交易所得稅」:適用不動產取得及繼承時間均在2016年以前。2、新舊制可擇優申報:取得時間在2016年以前,繼承時間在2016年以後,可選擇適用新舊制中較低稅率。3、新制「房地合一所得稅」:適用於取得及繼承時間均在2016年以後。

新舊制稅賦的計算也不同,舊制「財產交易所得稅」在不動產出售時,依據「公告土地現值」與「房屋評定現值」兩部分,分別計算土地、房屋各自的價值占比,根據出售價格減去取得成本,並按房屋價值占比,對「房屋」部分課徵「財產交易所得稅」,並且併入綜合所得稅申報。

如出售價格1000萬元、取得成本600萬元、房屋現值100萬元、土地現值300萬元,計入申報財產交易所得金額則為100萬,計算如下:〔(出售價格-取得成本)〕x〔房屋現值/(房屋現值+土地現值)〕,即〔1000萬-600萬〕x〔100萬/(100萬+300萬)〕=100萬。若不計入其他所得收入與扣繳,100萬元申報財產交易所得,對應所得稅率12%,需納稅12萬元。

也因房屋會隨屋齡折舊、土地隨時間漲價,房屋的價值占比會逐年下降,舊制的稅基通常較低,需列入所得稅的金額也會較低。

新制「房地合一所得稅」大致上為不動產「出售價格」減去「取得成本」,並依據持有時間適用不同比例的稅率,若為繼承取得,持有時間則為被繼承人、繼承人的持有時間合併計算。未滿2年45%、持有2~5年35%、持有5~10年20%、持有超過10年15%;持有時間越短、稅率就越高。



資料來源:https://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251025000337-260110?chdtv



2025/10/28
房市量縮修正 大建商卻持續在蛋黃區高價獵地佈局

引領中長期房市發展

遠雄建設今年2月下旬以總價136億565萬元、每坪約222萬元,購入高市美術館園區馬卡綠園道、青海路口6128.67坪基地,創下南台灣史上最大土地成交案!

遠雄建設今年2月下旬以總價136億565萬元、每坪約222萬元,購入高市美術館園區馬卡綠園道、青海路口6128.67坪基地,創下南台灣史上最大土地成交案!


央行進行第七波選擇性信用管制已滿一年,造成市場投資買盤退散且影響買氣觀望,短期雖受政策與高利環境影響,建商在非核心區多採保守策略,都會蛋黃區核心地段反而因稀有性凸顯,仍吸引多家大型建商進場高價獵地卡位。展望年底至2026年,業界預期土地市場仍將延續「大者恆大」格局,擁有財務實力的建商與企業將趁勢調整土地庫存,為下一波市場回溫提前佈局。

  今年房市交易大幅量縮 土地市場佈局攸關中長期發展

根據六都地政局公布建物買賣移轉棟數資料,第三季六都建物買賣移轉棟數僅5.2萬棟,年減幅度也達3成,在政策引導下今年房市相較去年同期出現大幅度降溫。住展雜誌統計,北台灣今年前三季住宅類新成屋、預售屋總推案量約7969.4億元,年減3860.8億元,減幅32.6%,與去年前三季就已破兆元的順風順水情勢大相逕庭。 房市受打炒房政策影響,土地市場明顯降溫,但今年以來,仍有多家大建商持續進場購地,包括遠雄建設大手筆以總價136億元買下高雄美術館園區6129坪土地、每坪成交價約222萬元,愛山林與宏匯集團攜手投資171億元取得南港台電CR-1都更案等。

熟稔全台房市與土地市場的海悅國際總經理王俊傑分析表示,台北因開發成熟,大筆土地釋出已稀有,土地整合平均需達10年,加上建照取得、興建開發與銷售,往往一個中大型建案即須耗時約15~17年,因此建商取得台北精華區土地,目前主要朝向危老、都更,或運用聯盟、合建等方式開發。但隨著近年政府積極推動發展高科技產業,除了中科二期台積電擴廠與南部大南方新矽谷計劃,南科去年營業額已突破2.2兆元,今年可望再創新高紀錄,房地產市場也跟隨政府重大建設、產業發展與人口遷移加速發展,也持續吸引大建商朝向中南部蛋黃區大筆精華地購地開發。

  土地市場交易滑落 大建商卻持續獵地布局精華區

備受矚目的台中水湳經貿園區因重大建設題材不斷,土地交易不減。(圖:業者提供)備受矚目的台中水湳經貿園區因重大建設題材不斷,土地交易不減。(圖:業者提供)

根據統計,2025年前七月台中三大屯區土地交易量明顯縮水,北屯區僅13筆,較去年同期的84筆暴跌84.5%;南屯區雖以34筆居冠,但也從去年的102筆下滑66%;西屯區則從31筆降至17筆,減幅逾45%。不僅買賣冷清,台中市府舉辦的重劃區抵費地標售也接連失利,然而,在整體土地交易趨緩之際,仍有大型建商與企業選擇「危機入市」,逆勢布局精華區土地,鎖定長期發展潛力。 備受矚目的水湳經貿園區因重大建設題材不斷,土地交易不減。其中,今年6月逢大段22地號由台中在地建商「惠宇建設」得標,以38.61億元購入,面積3,818坪,換算每坪單價達101.11萬元震驚業界。

今年9月,興富發集團旗下子公司的博元建設豪擲40億元,買下中悅機構總裁李兩平持有的台中惠國段116、117及118地號三筆土地,面積達1,050.22坪,每坪成交價高達380.8萬元,創下近年中台灣土地市場罕見的大手筆紀錄。此次買下的土地座落於市政北七路、近惠中路口,屬於七期核心精華地段,原本雙方計畫合作推案,最終博元改為買斷方式,預計將朝輕豪宅產品方向設計。

同樣動作頻頻的上市建商櫻花建設,今年10月再以6.42億元取得南屯單元三永新段11地號土地,總面積約1,071坪,每坪約60萬元。該筆土地位於五權西路二段、鄰近益豐路雙幹道,距離國道1號與台74線出入口皆近,區位條件成熟。 此外,坤悅開發看好北屯區四期重劃區北平路商圈的開發潛力,去年8月以總價10.98億元、取得北屯區東峰段10戶透天社區與便利商店、合計561.14坪土地後,今年3月再度加碼6.9億元,分二次拿下東峰段約370坪土地。坤悅近年來總計砸逾17.8億元、整合土地面積達931.67坪。

住展雜誌企研室總監暨發言人陳炳辰指出,雖然整體土地交易量大幅滑落,但從成交單價與買方結構觀察,市場呈現「價穩量縮」格局。近期出手的多為資金雄厚、推案經驗豐富的建商或企業,著眼於中長期土地價值與區域供給稀缺性,例如水湳經貿園區、單元重劃區等地段,均屬中台灣具備高發展潛力的指標重劃區。

  高雄轉型高科技業 建設成果吸引大建商紛紛高價購地

郡都集團今年8月以總價30億8754萬元、每坪約298萬元,取得農16特區明誠三路旁的1036坪商四土地。郡都集團今年8月以總價30億8754萬元、每坪約298萬元,取得農16特區明誠三路旁的1036坪商四土地。

高雄美術館園區馬卡綠園道旁,今年2月下旬出現南台灣史上最大土地成交案!遠雄建設公告,以總價136億565萬元、每坪約222萬元,向林商號合板公司,購入高市美術館園區6128.67坪基地,該基地位於馬卡道路、青海路、龍水二路角地緊鄰青海公園的特定住五土地。遠雄建設近年來持續深耕南部高質感住宅市場,去年即向中石化以總價28.46億元,購入楠梓壘球場3795.81坪住三土地,每坪得標價約達75萬元。 遠雄房地產行銷協理楊士瑩則說,美術館園區馬卡綠園道的優質綠意環境,已出現景觀豪宅單坪8字頭實登價,馬卡綠園道與青海路口的基地,預計分2期開發,將以高品質輕豪宅為主,推案時程仍須1、2年。

城揚建設集團以總價約23.8億元,購入美術館園區美術南三路1120坪大筆精華地。城揚建設集團以總價約23.8億元,購入美術館園區美術南三路1120坪大筆精華地。

最新實價揭露,郡都集團繼明誠三路、南屏路口興建企業總部大樓,持續洽談一年後,8月終於以總價30億8754萬元、每坪約298萬元,取得明誠三路旁面對明華國中的1036坪商四土地,目前基地上的建物租給全聯與旺來興賣場。 郡都集團董事長唐承表示,明誠路段大面積精華地釋出已逐漸稀缺,當前房市低谷期,何時反彈回溫必須等待時機,因此續當房東將基地出租給商場,日後規劃推案也將秉持一貫高質感方向與嚴謹工法,以優質建質建築作品呈現,以2~3房為主力。

土地市場最新傳出,城揚建設集團下半年大舉獵地已40多億元,今年7月中旬開始,包括25期逾800坪的住宅區大基地,以總價逾14億元成交,8月份又在美術南三路旁,城揚以總價約23.8億元,購入1120坪大筆精華地,七賢一路也以總價約6.4億元買下約400坪商業區精華地。

城揚建設集團董事長楊振宗指出,高雄近幾年來在市府團隊積極推動產業轉型,北高雄在台積電2奈米先進製程廠區開發、南高雄亞灣區2.0計畫推動,多家國際大廠也在高雄設點,高雄房市中長期仍將受惠建設成果,雖然房市景氣波動難免,房市低谷期反而讓土地較容易洽談更佳條件,因此持續看好高雄房市,近期購地已逾40億元,集團庫存精華地逾5萬坪,推案仍按正常腳步,維持高品質與強化規劃內容,以硬實力展現,才利於迎接房市回溫契機。

房市量縮修正 大建商卻持續在蛋黃區高價獵地佈局  引領中長期房市發展



資料來源:https://estate.ltn.com.tw/article/25889



2025/10/28
致伸科技董事長 潘永中 衝多感技術融合 做客戶AI賦能夥伴

致伸科技董事長潘永中接受專訪,暢談營運目標與業務規劃。圖/顏謙隆

致伸科技董事長潘永中接受專訪,暢談營運目標與業務規劃。圖/顏謙隆


潘永中 小檔案
潘永中 小檔案

致伸科技 小檔案
致伸科技 小檔案
致伸近五年營運概況
致伸近五年營運概況
致伸近五年營運概況
致伸近五年營運概況

「我們沒有做機器人、電動車,但是我們讓它們更聰明!」致伸科技董事長潘永中信心滿滿地指出,致伸是少數可以做到視覺、聽覺、觸覺兼具三感合一技術的公司。透過多感技術融合,致伸要以「多元感測技術融合平台」,成為客戶的「AI賦能夥伴」,以下是專訪紀要。


問:致伸主力產品涵蓋滑鼠、鍵盤等許多電腦周邊產品,如何看待今、明年PC/NB產業展望?

答:電腦市場具備成熟的技術和應用,整個市場不會大幅成長,但每一年仍有5%~10%穩定成長。觀察今年PC周邊也是同樣成長,有一個原因可能是AI PC,電腦換新、周邊也換新,帶動整體換機潮,雖然不如AI伺服器瘋狂成長,但還是維持穩定成長的狀態。

對致伸來說,公司在周邊技術突破,因此還是有一些特別的成長機會。舉例來說,我們有一個很好的滑鼠滾輪技術,是全球頂尖,在這個沒有成長的市場裡面,我們帶入新產品,所以市占擴大。致伸在全球滑鼠的市占率大、其他在鍵盤,軌跡板也還有努力提升的空間。

此外,致伸去年成功打進通路品牌,全線打入他們的電腦周邊產品供應鏈,包括滑鼠、鍵盤、甚至耳機都開始出貨,明年更逐步放量,因此電腦周邊產品業績有合理的成長。

然而價格競爭仍在,特別是紅色供應鏈的競爭,如何守住毛利率是致伸持續努力的地方,設法把高毛利的出貨量放大,維持毛利率表現。

問:進入AI時代,致伸特別成立了AI技術創新研發中心,如何看待AI時代台灣電子業的機會和挑戰?

答:大家要變成AI使用者,一直丟資料給AI,其實這個過程幫助AI更多。我們回過頭思考是要作為資訊輸入者,還是要變成AI賦能的公司。長遠來看,邊緣(Edge)的感知能力與演算軟體才是關鍵,重要的是賦能給AI。致伸想要做一個賦能者,最近公司就有一個slogan(標語):「我們沒有做電動車,但是我們的技術讓它們更聰明」。

AI就是一個大腦,沒有眼睛、耳朵,就像大腦沒有資料也就沒用,或是資訊不正確,判斷也會發生錯誤。致伸集團這一年來做了很多跨技術平台合作,致伸是影像擷取,集團內的迪芬尼是聲音輸出與聲音擷取,我們前幾個月也投資了一家做指向型麥克風的加拿大公司,強化我們在麥克風零件技術的實力。

集團核心在眼(camera)、耳(麥克風)、嘴(喇叭),在AI浪潮之中找到了角色,是業界當中極少數一個同時具備三感合一的技術和零件製造工藝的集團。

致伸集團研判機會在邊緣AI,雲端AI愈流行,對邊緣AI需求就愈多。就像大腦需要兩個眼睛、兩個耳朵、一張嘴,但估市場需求會有1~2年的時間差。現在三感合一產品現在大多是視訊會議系統,至於監控產品方面,致伸解決方案除了影像還加上聲音,預期等到2026、2027年開花結果。同時感測技術在機器人的應用也會愈來愈多。

問:致伸是知名美系電動車廠供應商,今年車市逆風,對電動車趨勢及產業競爭的看法?

答:汽車產業只能看長、不能看短。短期來看,的確受到全球車市低潮影響,不過致伸做的是喇叭、麥克風、camera,這是車子裡必備的,長期來看還是穩健成長。迪芬尼專攻傳統車廠,致伸專攻電動車,現在集團整合,提供三感合一total solution。不過做車廠生意要熬得夠久,現在拿到案子,最快要等到2027、2028年才會出貨。

我們今年拿到一家美國電動車的案子,一輛車中所有camera、麥克風和speaker總計25個零件都是由給致伸供貨。透過這個案子可以證明致伸三感合一解決方案的價值是符合市場趨勢。

問:致伸今年持續擴大泰國布局。請談談地緣政治、對等關稅的不確定性之下,全球供應鏈海外布局的變化?致伸未來在生產基地策略性規劃?

答:致伸在台灣、大陸、泰國都有生產基地,迪芬尼在捷克有據點,不過全球在地化生產的趨勢之下,今年擴大了自動化生產投資,就是為了未來走出亞洲,到歐洲、美國製造做準備,特別瞄準車用市場。

汽車供應鏈的生產一定要走自動化,mobility(移動性)才會強,自動化是重要核心製造技術,買一套標準化的設備,放在不同地點生產都一樣,而且設備投資價格差異不大,可以在大陸生產,就能在台灣、泰國、捷克、美國生產,解決了美國人力成本高昂的問題。

大家都在講美國製造,致伸的態度是不會逃避。我們已在尋找、研究美國製造的地點,將會以汽車城為出發點,最快可能會落在2027年。

問:致伸的短期、中期、長期目標?

答:中長期來看,今、明年有兩個很大的挑戰,第一個挑戰是,過去這一年大環境每天都在變,短期為了應付外部改變付出了更多成本,客戶預測的不確定性變高了。第二個挑戰是投資,即使外在環境是不穩定的,我們仍須進行必要的投資。致伸目標是每一年都比去年好,設法做到每一年都成長。



資料來源:https://www.ctee.com.tw/news/20251027700074-430502



2025/10/27
辦公市場供給潮來了 未來每年新增上看3萬坪

第三季商用不動產市場交易活絡;圖為台北市商辦市場。圖/蔡惠芳

第三季商用不動產市場交易活絡;圖為台北市商辦市場。圖/蔡惠芳


世邦魏理仕今(23)日公布最新統計指出,受政策衝擊,2025年第三季全台商用不動產及土地市場較去年明顯降溫;辦公租賃市場方面,下波供給潮將來臨,估計從今年起,將進入每年新供給達3萬坪以上的高峰期,其中A辦新供給增加速度逐漸攀升,將使A辦平均空置率於將攀升至10%以上。


據世邦魏理仕研究部統計,2025年第三季全台大型土地及商用不動產成交金額為704億元,較上季成長22%,但較去年同期下滑57%。分析交易量衰退原因,除去年第三季基期相對較高之外,自去年9月實施第七波信用管制起,住宅市場買氣大降,加上銀行放貸態度趨嚴,促使建商購地腳步明顯放緩,導致今年第三季土地市場交易量年減71%,成交額僅320億元,創兩年多來單季最低紀錄。

商用不動產市場方面,第三季成交總額共計384億元,較前季增長77%,主要可歸功於辦公室及廠房交易熱絡。受惠於AI浪潮與新興科技產品需求強勁,半導體及電子產業對於自用不動產的需求維持高檔,尤其全台廠房買賣金額已連續六季突破100百億元的水準,對整體商用不動產市場形成穩定支撐。

今年第三季前兩大商用不動產交易,均為高科技製造業者購置產業園區內廠房,包括台達電以69.5億元購置位於桃園科技工業園區之泰豐輪胎觀音廠,及日月光半導體以65億元購入穩懋南科路竹廠。

展望未來半年投資市場表現,世邦魏理仕總經理林敬超表示,在央行未調整選擇性信用管制及銀行業未放寬核貸標準的前提下,預料建商對於房市發展仍將抱持保守看法,並影響土地市場交易動能;整體而言,建商評估土地案件仍將以六都及新竹地區的精華地段為首要條件。

商用不動產市場方面,林敬超表示,自用型買方購買金額將持續貢獻整體交易量達七成以上,然而考量關稅效應逐步顯現、台灣經濟成長放緩,企業對於購置不動產的態度,將更趨謹慎,加上買賣雙方對價格認知的落差難以在短時間內縮小,這些因素將使未來數月商用不動產成交量大致維持平穩。

另外在辦公租賃市場方面,已顯疲態,新增供給持續增加。

調查指出,2025年第三季台北市中心優質辦公室總淨去化量為-4,831坪,是自2023年第三季以來首次轉為負值,且為近十年來首度出現A辦與B辦淨去化量同時落入負值區間。

究其原因,今年第二季起即見到企業租戶在面對全球經濟不確定性升高時,對於搬遷計畫的評估更為謹慎,使得整體市場詢問度下降,進而影響本季實質去化面積減少。與此同時,第三季有元大銀星大樓及新光華山金融中心兩棟新大樓釋出,為台北市中心提供約1.5萬坪的總租賃面積;在新完工大樓增加及新增搬遷活動下降的雙重影響下,第三季優質辦公室平均空置率較前季上升1.6個百分點,至7.13%。

在租金表現方面,第三季台北市A辦及B辦平均每坪月租,分別為3,088元、1,943元,各較上季成長0.03%、0.39%。

其中A辦租金漲勢近乎停滯,主要係整體空置情形升高,且近兩年內完工之新大樓去化速度放緩,因此影響平均租金增長幅度。

在B辦市場,多棟大樓因去化情況良好,成交租金持續上升,連帶推動平均B辦租金溫和上漲。值得注意的是,本季信義基隆區A辦平均每坪月租金為3,587元,與上季水準相當,是七年半來該區首次出現平均租金未成長的現象,主因為少數中大型租戶遷離該區或縮減租賃面積。

至今年底前,台北市中心預計將再迎來兩棟新大樓完工,合計為市場帶來近1.5萬坪的可租賃樓地板面積,預測平均空置率將升逾8%。

世邦魏理仕研究部主管李嘉玶指出:「台北市中心辦公室市場自今年起進入每年新供給達3萬坪以上的高峰期,當中A辦新供給增加速度逐漸攀升,將使A辦平均空置率於將攀升至10%以上。儘管辦公室升級趨勢仍將持續為優質商辦市場注入搬遷需求,但目前處於高檔的租金水準,將不利大型企業於短期內作出搬家決策。面對日益上升的招租挑戰,建議法人房東應採取更具彈性的態度與新舊租戶進行協商,以確保大樓進駐率維持在理想狀態。」



資料來源:https://www.ctee.com.tw/news/20251023701664-430601



2025/10/27
「2025智慧都市再生系列論壇」啟動永續城市新思維

「2025智慧都市再生論壇」台日經驗交流。圖/華南金資產管理提供

「2025智慧都市再生論壇」台日經驗交流。圖/華南金資產管理提供


由中華民國都市計劃學會主辦,華南金資產管理、中華民國都市更新整合學會、國立政治大學社會科學學院、不動產研究中心、地政學系及國土政策研究中心等單位協辦的「2025智慧都市再生系列論壇」,於日前(10/17)在政大公企中心舉行,吸引逾百位來自產官學界的專家與從業人員熱烈參與。


華南金資產管理董事長李宗賢致詞指出,秉持「都更危老華南隊」的整合實力,華南金資產以 ESG 為核心,串聯資金與顧問資源,打造兼具信任與彈性的重建方案,並已成功實踐於《華穗》等具代表性的危老重建案例中。李董事長強調,期盼藉由論壇深化與產官學界的合作,引入日本都市再生的實務經驗與策略觀點,協助民眾與法人在重建過程中建立信心、明確方向,加速推動都市更新與危老重建發展。

上午場以「都市再生的創新思維」為主軸,聚焦制度、專業與科技應用三面向。中華民國都市更新整合學會李姿齡秘書長強調應建立制度化推動機制,凝聚公私協力;中華民國都市計劃技師公會全國聯合會屈恩璽理事長解析都市再生政策演進與專業角色轉型;東京大學副教授蕭耕偉郎則以人流數據分析為例,展示日本運用科技評估都市更新成效的創新實踐。

下午場以「ESG驅動的都更危老引擎」為主題,邀請內政部國土署徐燕興副署長、臺北市都更處謝明同主任秘書與新北市都更處李擇仁副處長,分別從制度演進、AI與ESG雙軸轉型及TOD交通導向開發角度,分享政府推動都市更新的策略與挑戰。

論壇一大亮點在於日本專家帶來的實務案例。日建設計城市開發部門總裁木村由布子以「公民合作都市更新—澀谷大改造」為題,分享日本如何結合公私協力,通盤打造兼具活力與永續的城市樣貌;日本設計企劃推進部副部長越川裕康則介紹「虎之門周邊TOD推動實踐」,展現日本以交通為軸心整合商辦、住宅與公共設施的都市再生模式,為台灣未來城市發展提供寶貴借鏡。

綜合座談由中華民國都市計劃學會白仁德理事長主持,十位產官學界代表共同探討,從都市計畫角度出發,討論台日之間都市更新的差異,透過日本專家分享實際案例,與台灣實務對話,激盪新思維,為在地都更注入國際視野與永續觀點。

活動現場亦設有「都更危老華南隊」服務攤位,提供民眾合作興建、全案管理等諮詢,並發放都更危老懶人包手冊,協助了解重建流程。論壇圓滿落幕,台日經驗交流啟發都市再生新契機,期待持續深化合作,共創更安全宜居的城市未來。



資料來源:https://www.ctee.com.tw/news/20251023702410-431201



2025/10/27
雙利多激勵 商用不動產 Q4成交拚衝高

台灣出口表現連23個月正成長,主計處上修今年預測經濟成長率至5%,進入第四季商用不動產市場旺季之際,Fed年底再度降息的預期心理也明顯提升。仲量聯行董事總經理侯文信認為,雙重利多將進一步提振商用不動產投資信心,樂觀預期第四季成交量可望衝高,全年站上近十年次高點。


第一太平戴維斯資深協理丁玟甄也表示,AI半導體及科技業、傳產企業自用需求殷切,最新統計10月全台商用不動產已成交149億元;前10月共成交1,335億元,其中廠辦304.8億元、占比22.83%,辦公室則在陽明海運以112.2億元買下南港「華固中央置地」整棟大樓推升下,一舉達到206.3億元、在總體商用不動產市場成交金額占比15.45%。


其中今年最大一筆商用不動產交易,即為「華固中央置地」整棟以112.2億元成交,是今年唯一一筆交易總價站上100億元的大手筆,也刷新近幾年企業購置整棟企業總部最大手筆紀錄;其次為台達電斥資69.5億元買下泰豐輪胎桃園科技工業區的廠房,也改寫近十年桃園市廠房最高成交金額紀錄;排名第三,為日月光半導體以65億元買下穩懋半導體南科高雄園區的新建廠房。

世邦魏理仕研究部指出,在企業自用需求支撐,全台廠房買賣金額已連六季突破百億元水準,對市場形成穩定支撐。今年前三大商用不動產交易就有兩筆都是高科技製造業購置產業園區內廠房。

高力國際業主代表服務部董事黃舒衛表示,雖然今年美國對等關稅、地緣政治因素影響商用不動產的購置決策趨於謹慎,但10月陽明海運以112.2億元大手筆買下「華固中央置地」,在第四季開出大紅盤後,已大舉提振商用不動產市場信心,不過成交單價要再成功創下新高,相對有些難度,預期接下來如何務實調整開價,甚至讓利求成交,方為上策。



資料來源:https://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251026000124-260202?chdtv




2025/10/27
中古屋買氣有回籠跡象 8月成屋待售量9.3萬戶 連三月下滑

新舊屋買氣現分歧,據樂居網最新數據,當前房市買氣吹冷風,惟房市在今年7月新舊待售存量出現交叉。記者陳正興/攝影


新舊屋買氣現分歧,據樂居網最新數據,當前房市買氣吹冷風,惟房市在今年7月新舊待售存量出現交叉,成屋市場賣壓連三月下滑,8月降至93,049戶,顯示中古屋買氣有回籠跡象;反觀新屋市場一路飆高,未完全揭露的9月已衝上170,586戶、賣壓為五年新高。

馨傳不動產智庫執行長何世昌分析,排除商辦、廠辦案後,全國二手屋待售存量在5月一度逼近10萬戶大關,創下統計以來新高紀錄。不過,從6月開始,待售存量由高點連續二個月下滑,至8月的93,049戶,較最高峰減少逾6,000戶,中古屋市場賣壓緩解,而且是央行祭出第七波打房以來首次連三個月減少。

何世昌觀察,對照成屋市場交易情況,四大房仲公布的8月與9月成交量雖呈現月減、年減,但減幅有收斂跡象,意味著中古屋市場買氣有打底的跡象,以致賣壓逐月緩解,顯示成屋市場因屋主持有成本較低,價格上較有讓利空間,使買氣有回籠跡象。

成屋市場除了較有讓利空間,推升買氣上升外,不少屋主可能認為眼下賣不到心目中理想價格、而且房子難賣,索性就不賣了,導致待售的供給減少,也可能使二手屋待售存量減少。

至於新屋市場,資料顯示,在2023年4月新案待售存量衝上歷史高點後,之後隨著買氣緩步上升,賣壓一路減輕,並在2024年9月來到波段新低、達117,774戶,之後待售存量增加,至今年8月已達166,191戶、寫下近兩年新高;惟在未完全揭露的9月待售存量已衝上170,586戶的五年新高,顯示新建案市場賣壓持續走高。

對照新舊屋待售存量走勢,發現新舊屋市場待售存量在今年7月出現分歧,二手屋在5月登新高後,之後賣壓逐月遞減;反觀新建案市場,下半年起待售存量一路走高。

戴德梁行總經理顏炳立表示,9月政府將新青安優惠房貸排除在限貸令之外,是要解決民怨,尤其是首購族,同時不要出現建商倒閉潮而危及金融業、危及社會,但一道政策也是兩面刃,這也會讓原本要跌的房價「沒事」,認為今年底前房價都不會跌,就是不會漲也不會跌、就是在這裡「混」。



資料來源:https://money.udn.com/money/amp/story/5621/9096364



2025/10/27
世邦魏理仕:自用需求支撐商用不動產,商辦租賃出現降溫

世邦魏理仕:自用需求支撐商用不動產,商辦租賃出現降溫

全台大型不動產投資市場交易額(資料來源:世邦魏理仕研究部2025年10月)


據世邦魏理仕研究部統計,2025年第三季全台大型土地及商用不動產成交金額為704億元,較上季成長22%,但較2024年同期下滑57%。分析交易量衰退原因,除了受到2024年第三季高基期的影響, 自2024年9月實施第七波信用管制起,住宅市場買氣大降,加上銀行放貸態度趨嚴,促使建商購地腳步明顯放緩,導致2025年第三季土地市場交易量年減71%,成交額僅新台幣320億元,創兩年多來單季最低紀錄。

土地交易維持低迷,自用型買方追逐優質廠房

商用不動產市場方面,本季成交總額共計新台幣384億元,較前季增長77%,主要可歸功於辦公室及廠房交易熱絡。受惠於AI浪潮與新興科技產品需求強勁,半導體及電子產業對於自用不動產的需求維持高檔,尤其全台廠房買賣金額已連續六季突破新台幣百億元的水準,對整體商用不動產市場形成穩定支撐。2025年第三季前兩大商用不動產交易均為高科技製造業者購置產業園區內廠房,包括台達電以新台幣69.5億購置位於桃園科技工業園區之泰豐輪胎觀音廠,及日月光半導體以新台幣65億購入穩懋南科路竹廠。

展望未來半年投資市場表現,世邦魏理仕總經理林敬超表示:「在央行未調整選擇性信用管制及銀行業未放寬核貸標準的前提下,預料建商對於房市發展仍將抱持保守看法,並影響土地市場交易動能;整體而言,建商評估土地案件仍將以六都及新竹地區的精華地段為首要條件。商用不動產市場上,自用型買方購買金額將持續貢獻整體交易量達七成以上,然而考量關稅效應逐步顯現、台灣經濟成長放緩,企業對於購置不動產的態度將更趨謹慎,加上買賣雙方對價格認知的落差難以在短時間內縮小,這些因素將使未來數月商用不動產成交量大致維持平穩。」

租賃市場顯疲態,新增供給持續增加

2025年第三季台北市中心優質辦公室總淨去化量為-4,831坪,是自2023年第三季以來首次轉為負值,且為近十年來首度出現A辦與B辦淨去化量同時落入負值區間。究其原因,2025年第二季起即見到企業租戶在面對全球經濟不確定性升高時,對於搬遷計畫的評估更為謹慎,使得整體市場詢問度下降,進而影響本季實質去化面積減少。與此同時,季內有元大銀星大樓及新光華山金融中心兩棟新大樓釋出,為台北市中心提供約1.5萬坪的總租賃面積;在新完工大樓增加及新增搬遷活動下降的雙重影響下,第三季優質辦公室平均空置率較前季上升1.6個百分點至7.13%。

第三季台北市A辦及B辦平均租金為新台幣3,088元/坪、1,943元/坪,各較上季成長0.03%、0.39%,其中A辦租金漲勢近乎停滯,主要係整體空置情形升高,且近兩年內完工之新大樓去化速度放緩,因此影響平均租金增長幅度。在B辦市場,多棟大樓因去化情況良好,成交租金持續上升,連帶推動平均B辦租金溫和上漲。值得注意的是,本季信義基隆區A辦平均租金為新台幣3,587元/坪,與上季水準相當,是七年半來該區首次出現平均租金未成長的現象,主因為少數中大型租戶遷離該區或縮減租賃面積。

至2025年底前,台北市中心預計將再迎來兩棟新大樓完工,合計為市場帶來近1.5萬坪的可租賃樓地板面積,預測平均空置率將升逾8%。世邦魏理仕研究部主管李嘉玶指出:「台北市中心辦公室市場自2025年起進入每年新供給達三萬坪以上的高峰期,當中A辦新供給增加速度逐漸攀升,將使A辦平均空置率於2025年末升至10%以上。儘管辦公室升級趨勢仍將持續為優質商辦市場注入搬遷需求,但目前處於高檔的租金水準將不利大型企業於短期內作出搬家決策。面對日益上升的招租挑戰,建議法人房東應採取更具彈性的態度與新舊租戶進行協商,以確保大樓進駐率維持在理想狀態。」



資料來源:https://annewsmedia.com/2025/10/23/market-news/12723/





2025/10/27
地價稅將開徵 「同縣市多筆土地僅會收到1張稅單」

年底民眾最關心的地價稅將開徵,民眾疑問「我有好幾間房子,為什麼房屋稅單收了好幾張,地價稅單卻只有1張?」南市財稅局說,每年地價稅開徵期間最常接到的疑問,原因是採總歸戶制,目前也有多元繳稅方式,讓民眾輕鬆繳稅。

南市財政稅務局表示,地價稅是按人課徵採總歸戶制及累進稅率計算,也就是說,同一土地所有權人在同一直轄市或縣(市)轄區內所有土地合併歸戶,填發1張地價稅單,與房屋稅一戶就有1張房屋稅單是不同的課徵方式,因此,就算在本市擁有10筆土地,最終只會收到1張地價稅單。

財稅局提醒,今年地價稅將於11月1日開徵,稅單已於10月23日陸續寄送,繳納期間自11月1日至11月30日止,因11月30日適逢例假日,截止日順延至12月1日。稅額在3萬元以下者,可至統一、全家、萊爾富、來來(OK)等4家便利商店繳納,也可透過自動櫃員機(ATM)、晶片金融卡、信用卡、活期(儲蓄)存款帳戶及電子支付帳戶等方式進行繳納,詳細繳稅作業細節可參閱繳款書上繳納說明,請多加利用。

民眾如對稅額有疑問,或至10月底仍未收到稅單者,可向財稅局所屬分局查詢或申請補發;更便捷的方式是直接登入「地方稅網路申報作業網站」進行線上查繳稅服務,省去奔波時間。同時也籲請納稅義務人於12月1日前如期繳納地價稅,早繳早安心。

地價稅11月開徵,台南市財稅局提供多元管道輕鬆繳。圖/財稅局提供

地價稅11月開徵,台南市財稅局提供多元管道輕鬆繳。圖/財稅局提供




資料來源:https://money.udn.com/money/story/6710/9094150?from=edn_subcatelist_cate



2025/10/27
北市三大園區商辦 大洗牌

輝達進駐效應點火,帶動北士科成交單價「見8」,首度超越內湖,緊追南港

輝達進駐北士科效應帶動,鄰近商辦價格水漲船高,圖為北士科T17、T18土地。圖/本報資料照片

輝達進駐北士科效應帶動,鄰近商辦價格水漲船高,圖為北士科T17、T18土地。圖/本報資料照片


廠辦三雄布局北士科現況

廠辦三雄布局北士科現況


輝達總部進駐北士科案峰迴路轉,新壽合意解約後露出曙光,並為商辦市場點火,北市三大產業園區可望出現大洗牌效應,其中北士科成交單價「見8」,首度超越內湖、緊追南港。


近期台北市規模最大開發案「華固創匯園區」總銷500多億元、可售額360億元,將正式登場;接下來,還有總銷近150億元「長虹ICT科技大樓」,目標挑戰每坪三位數。

華固創匯園區搶市

宏大國際資產總經理陳益盛分析,台北市商辦市場主聚焦內湖、南港、北士科三大園區,十年前,內科園區較受青睞,五年前則有南港興起,今年因全球AI巨頭NVIDIA輝達宣布插旗北士科,設立亞洲總部,使得北士科躍居詢問度最高的商辦園區,光是7月黃仁勳公布前後,成交價就提高5~10%不等,區內也出現不少指標性商辦大案,價量表現已後來居上。

影響所及,「廠辦三雄」遠雄、華固、長虹也傳來喜訊,遠雄北士科首發商辦案「遠雄商舟」在輝達宣布總部落腳北士科後宣告clean,華固選在北投推出創辦來最大規模商辦案「華固創匯園區」,長虹建設也將推出「長虹ICT科技大樓」。

吸引廠辦三雄插旗

新聯陽實業經理葉哲豪表示,「華固創匯園區」基地6,247坪,為台北市罕見稀缺的大基地商辦園區,規劃AB、CD兩共4大棟地上27樓、地下4層頂級商辦大樓,綠地比38%,每單位自136坪起跳,規模相當於台北101辦公大樓,華固把規格全面拉高,為華固首座同時擁有國際綠建築LEED及健康建築WELL兩大國際認證的旗艦商辦。

葉哲豪指出,地主正大尼龍將保留B棟作為企業總部,A棟已有成交,軟體系統整合大廠叡揚資訊日前以總價17.73億元,買下6~9樓的16戶辦公室,平均每坪成交價70萬元,C棟採整棟銷售,已有3組洽詢購置企業總部之用,整棟價值逾100億元;以北士科發展爆發力來觀察,未來高樓層成交單價可望「見8」。

據內政部實價登錄、台北市地政雲最新揭露資訊,新完工的「士科之芯」去年10月次頂樓13樓以每坪86.5萬元,刷新北投商辦最高成交單價紀錄;預售商辦「遠雄商舟」6月7日最新成交資訊,高樓層16樓2戶每坪成交價78萬元,再度推升區域預售商辦案天花板。



資料來產:https://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251026000121-260202?chdtv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目錄

  • 房地產新聞
  • 產業經濟新聞
  • 區域相關新聞
  • 園區快訊
  • 公司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