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com

最新消息

  1. 首頁
  2. 最新消息

2025/11/12
【2026科技愛地球公益盃路跑】開始報名囉~

【2026科技愛地球公益盃路跑】開始報名囉~

樂活路跑報名系統:https://lohasnet.tw/Technology2026/

報名期間: 2025/11/11(二)09:00 至 2026/03/22(日)23:59 截止

請大家廣為宣傳邀請員工.親友.家人共襄盛舉喔~*


資料來源:https://lohasnet.tw/Technology2026/



2025/11/12
房地合一重購退稅 三點注意

房地產示意圖。記者游智文/攝影

房地產示意圖。記者游智文/攝影


財政部高雄國稅局表示,換屋族可善用房地合一重購退稅來省荷包,不過有三個注意,包含買賣間隔、新舊屋價格、及列管五年條款,提醒民眾留意相關規定,才能避免被追回稅款。

個人出售2016年1月1日後取得的自住房屋、土地,且由本人或配偶、未成年子女在出售及購買的房屋辦理完成戶籍登記並居住,且無出租、供營業或執行業務使用,因申報房地合一稅所產生應納稅額,符合規定可適用重購退稅。

國稅局提醒,重購退稅包括房地合一稅、土增稅、舊制房地交易所得稅等,規定細節各不相同,需特別留意。以房地合一稅而言,有三大注意事項。

首先是買新屋、賣舊屋間隔,以本人或配偶名義重購自住房地,須在兩年內。

其次是新舊屋價格,如價格低換價格高(小屋換大屋),可全額退稅;如果是價高換價低(大屋換小屋),則按比率退稅。國稅局表示,常有民眾誤會,重購自用住宅房地價額需超過原出售價額,才能申請房地合一重購退稅,因而錯失機會。

舉例來說,陳先生2024年8月29日以1,500萬元出售自住房地,並繳納房地合一稅30萬元,隨後2025年3月5日以1,200萬元重購自住新房地,符合重購退稅條件,可按比率(1,200萬元/1,500萬元)退稅,原繳納30萬元,可退還房地合一稅24萬元。

第三是列管五年條款,國稅局表示,民眾經核准適用房地合一重購退稅,應注意重購的新房地在五年內不能改作其他用途或再行移轉,如經查獲,國稅局將追繳原扣抵或退還的稅額。

國稅局表示,重購退還房地合一稅的立法目的是為避免民眾出售原自住房地,因課徵所得稅而降低重購新自住房地的能力,因此給予自住換屋族租稅優惠。

因此民眾申請適用重購自住房地退還房地合一稅,依規定須同時符合出售舊房地與重購新房地的移轉登記時間在兩年以內;出售與重購房地均無出租、供營業或執行業務使用;且個人或其配偶、未成年子女於出售及重購之房屋辦理完成戶籍登記,且「實際居住」。

稅局提醒,民眾若申報房地合一稅,有符合重購退稅情形,無論重購價額是否高於出售價額,均可按比率申請退還或扣抵應納稅額。



資料來源:https://money.udn.com/money/story/6710/9133049?from=edn_subcatelist_cate



2025/11/10
打造台北國際名片!北捷東環段開工 要解內湖交通困境

台北捷運東環段全線約13.25公里,設有10座地下車站及1座地下機廠,路線自北環段劍南路站起,經內湖、信義、文山及松山等區。圖/台北市捷運局提供

台北捷運東環段全線約13.25公里,設有10座地下車站及1座地下機廠,路線自北環段劍南路站起,經內湖、信義、文山及松山等區。圖/台北市捷運局提供


台北捷運東環段第2個區段標昨開工,因位在松山、信義區人口密集區且鄰近重要道路與建物,施工難度高。台北市長蔣萬安表示,東環段每個區段將陸續動工,完工後串接南北環,完整環狀路網體系,根本解決內湖交通壅塞問題。


東環段全線約13.25公里,設10座地下車站及1座地下機廠,完工後,象山站至動物園站將從26分鐘縮短為4分鐘,也將銜接文湖線、松山新店線、板南線、淡水信義線、環一及南北環。

東環段共6個區段標,CF760標是第2個正式啟動的工區,北市捷運局昨辦動土典禮,範圍沿松山路、松德路、松德路168巷及松仁路向南延伸,跨越信義路5段後抵達吳興街,全長約2.7公里,包含一處中央避車線、兩段潛盾隧道等。

還有兩座地下車站,Y38站是北捷最深捷運車站,與淡水信義線象山站銜接轉乘,Y39站則設在松仁路與吳興街交叉口。

捷運局直言,工程挑戰極高,潛盾隧道工程必須安全地穿越營運中的板南線與淡水信義線隧道,容錯空間極小,將採用高精度潛盾機掘進技術、智慧監控等機制。

蔣萬安昨主持典禮表示,上周日本JR山手線迎來通車百周年,環狀鐵路帶動東京整體發展,成為城市象徵,台北正建全國首條捷運環狀路網,未來也能成為代表台北的國際名片。

捷運局表示,環狀線東環段CF710區段標上月底決標,預計明年初開工,東環段尚有CF720、CF740、CF750共3個區段標招標中;CF720標已流標2次,月底前第3次公告,CF740標、CF750標則陳核彙整相關意見後再辦理招標。

「CF750標要在松山線的車站下再做一個車站」二工處長劉安德說,應該是整個東環段、甚至可說是捷運有史以來最困難的工程,因此廠商不太好找,希望明年上半年能發包。



資料來源:https://udn.com/news/story/7323/9126898



2025/11/10
北市公寓增設電梯補貼再升級!增「分期領補助」25案率先適用

台北市補助老公寓增設電梯,補助款可分期領取。(台北市都發局提供)

台北市補助老公寓增設電梯,補助款可分期領取。(台北市都發局提供)


隨著高齡化時代來臨,多數居住在無電梯公寓的長者,日常生活上下樓梯舉步維艱,為鼓勵台北市老公寓增設電梯,都更處表示,台北市電梯補助再升級,將提供分期領取補助款的新措施,減輕民眾財務壓力。

同時,為符合2050年淨零排放發展趨勢,也希望藉由補助方式鼓勵老公寓增設具備變頻(VVVF)控制、省電休眠或智慧化控制等節能系統之電梯,確保新增設電梯兼顧能源效率與永續環保。補助作業規範已於今年10月31日修正公布,並將於11月10日生效,歡迎符合申請條件之公寓社區踴躍申請。

台北市都發局表示,2023年4月市長蔣萬安推出都更第5箭「電梯加碼辦」政策,將補助金額提高至300萬元,推出2年半以來累積申請案已達78件,深獲好評。

但完成增設電梯前,民眾需要先自籌全額費用支付廠商,待完工取得電梯使用許可後,才可以向都更處一次請領全部補助款,財務壓力不小,北市府此次將提供分期領取補助款的新措施,減輕民眾財務壓力;

都更處表示,截至10月底,今年度已受理50件申請案,廣受民眾肯定。本次修法後增訂「分期請領補助款」措施,申請案獲核准補助後3個月內,民眾可以先提供已支付廠商費用的單據及發票向都更處請領上限50%之補助款,完工取得電梯使用許可後,再請領剩餘之補助款,或一次請領全部之補助款,兩種方式供民眾選擇。

依法規從新從優原則,預期可協助已獲核准案件約25件得先向都更處申請撥款,有效降低民眾財務負擔,期望將有更多社區受惠此一舉措,讓更多長者及行動不便者享有便利安全的垂直通行環境。

另一方面,現行市售電梯多已將變頻(VVVF)控制、省電休眠或智慧化控制等節能系統納入標準配備,本次修法目的也是為使補助規定更貼近市場實際情形。



資料來源:https://estate.ltn.com.tw/article/26019



2025/11/10
汐東線搶先民汐線通車 議員憂汐止人潮塞爆東湖

捷運汐東線預計2032年完工。圖/新北市政府捷運工程局提供

捷運汐東線預計2032年完工。圖/新北市政府捷運工程局提供


新北捷運汐東線預計2032年完工,但銜接的民生汐止線還在送審階段,時間差約4到5年,議員憂心,汐東線通車後,把汐止民眾載到東湖,卻無捷運可搭,人潮恐會塞爆東湖。捷運局表示,目前規畫用空橋連接文湖線協助輸運。

議員游淑慧指出,民生汐止線目前進度慢,但汐東線一直前進,如果先通車到東湖,把汐止人載來,但東湖當地人口稠密,捷運文湖線東湖站已經超過負荷,公車道路、交通也很複雜,很擔心會不會像淡北快速道路,出了新北,但塞在台北。

對於民生汐止線的進度,北市捷運局長鄭德發指出,基隆、新北、台北的聯合複審報告已經送中央,等著排審,北市的部分就是基本設計,包括土建、各個車站的位置、路徑、施工基本設計,機電系統今年初也開始啟動基本設計。

鄭德發直言,未來汐東線通車,很難馬上跟民生汐止線連起來,因為是汐東線先審先動工,又是高架段,工程會比地下段快三分之一的時間,台北市在地下段,進度會差了至少4到5年。

不過鄭德發表示,汐東線的東湖站,位在台北捷運文湖線的東湖站(SB10站),未來將透過兩座跨越國道1號的連通空橋,即可轉乘文湖線,空橋長度雖然有2、300公尺,但會用電動步道輸送人潮,會與汐東線東湖站同時完工,把人潮送至市區。另外,東環段的北段也會比較早完工,透過東環段接北環段,也可以和捷運紅線交接。



資料來源:https://udn.com/news/story/7323/9126902?utm_source=yahoonews&utm_medium=yahoo



2025/11/10
鳥籠屋掰掰 危老2.0最小基地擬限151坪

危老條例2.0修法4方向

危老條例2.0修法4方向


申請案住宅樓地板面積達2/3以上 才能獲容積獎勵

〔記者徐義平/台北報導〕「紙片屋」、「鳥籠建案」恐將說掰掰!「都市危險及老舊建築物加速重建條例」(危老條例)不到兩年就要落日,內政部正加速擬定修法方向,預期將限制最小基地開發規模,門檻擬設在五〇〇平方公尺(約一五一.二五坪),若低於門檻則不給予容積獎勵,僅能獲得稅捐減免。

高力國際不動產業主代表服務部董事黃舒衛表示,危老重建祭出各種低門檻誘因,整體來看刺激申請數量,但也衍生新的住宅問題,像是台北市出現預售案基地僅六十五坪、公設比逾五十%、室內面積僅五坪等。

8年來 申請近5000件、核准逾4600件

危老條例上路已超過八年,當初立法時設立十年落日條款;截至今年九月,全國累積申請件數近五千件、核准件數超過四六〇〇件。馨傳不動產智庫執行長何世昌指出,該條例上路以來衝出一波大量重建案,尤其二〇二〇年核准件數突破八〇〇件,達到單一年度高峰;但隨著獎勵即將落日,加上小基地危老案多,衍生出營造成本高、施工不易,又遇到房市景氣趨冷、貸款不易,整合難度增加,危老核准件數已逐年下滑。

今年上半年,內政部在北中南舉辦三場「危老條例二.〇精進作為座談會」,發現現行條例有多項須透過修法改進,包括「紙片屋」、「竹籤屋」、「鳥籠建案」等現象,將對都市景觀產生負面影響,加上小基地施工不易,不時傳出鄰損事件,因此二.〇擬規範最小基地面積門檻。

內政部透露,現行「都更條例」中,台北市規範都更案最小基地面積為一千平方公尺(約三〇二.五坪),未來「危老條例」修法很大機率也會設定最小基地門檻,但不會高於都更條例門檻,有可能設在五〇〇平方公尺,也就是達到最小基地門檻才能獲得容積獎勵。

此外,該條例上路後出現許多單一所有權的旅館、百貨商場、銀行等商業建築透過危老獲得重建容積獎勵,與鼓勵老舊與危險住宅改建的原意有出入;因此二.〇將設立總樓地板面積三分之二以上為住宅用途的申請案,才能獲得容積獎勵。

何世昌認為,危老基地容積獎勵若能把門檻定在一〇〇坪以上,可有效減少鳥籠建案、建築基地零碎化等問題,甚至有機會減少都更排擠效應。



資料來源:https://ec.ltn.com.tw/article/paper/1731485



2025/11/10
房市價軟量縮 選購超值房有撇步

時機點、區段、產品與議價模式成重點

新青安貸款水龍頭打開,房市看屋有微幅增多現象,房產專家紛建議,買方要選購超值房,掌握進場時機點、地段與物件挑選到議價模式,更利於提高成交機會。

新青安貸款水龍頭打開,房市看屋有微幅增多現象,房產專家紛建議,買方要選購超值房,掌握進場時機點、地段與物件挑選到議價模式,更利於提高成交機會。


央行進行房貸政策管控一年的時間,全台房市出現量縮,房價也出現疲軟跡象,近期也因新青安貸款水龍頭打開,房市看屋有微幅增多現象,但買方觀望與期待房價進一步修正心態頗濃,部分勇於出價的買家,新成屋大刀一砍即從7折起跳,無利可圖讓建商難以接受。房產專家紛建議,買方要選購超值房,掌握進場時機點、地段與物件挑選到議價模式,更利於提高成交機會,胡亂砍價並無助達成選購理想宅目標。

  六都房價較顯疲軟 量縮卻仍無大幅讓價

選購超值房,注意區段、交通條件與鄰近科學園區,有利提高日後房價保值與增值機會。選購超值房,注意區段、交通條件與鄰近科學園區,有利提高日後房價保值與增值機會。

根據信義房價資料顯示,六都房價雙北呈現盤整,但雙北以外區域房價已經低於去年同期,顯示過去房市飆漲區域出現價格緩慢修正的現象。Q3台北市房價指數相較上季與去年同期持平,新北市季增年持平,桃園市則是季減1.23%,年減3.72%,新竹季增2.47%,但年減2.34%,台中市季減2.14%、年減5.44%,台南市季減2.06%且年減2.62%,高雄市季減1.8%且年減5.71%,其中桃園、台中、台南與高雄都是季減且年減的區域。

信義房屋不動產企研室專案經理曾敬德表示,一手市場交易量縮,建物買賣移轉棟數也大幅減少,自然房價也就沒有表現空間,整體反映在政策上路後市場恢復理性,不過區域性有明顯差距,雙北市呈現盤整,至於雙北以外則因為房價基期低與科技業投資帶動,房價出現飆漲後的整理。房市進入自用當道的健康市場,漲多且供給量大的區域,相對壓力也會比較大一些,但台股帶來的財富增值效應,對於房市仍有支撐力道,不至於出現短期大幅修正,接下來就看年底的銀行自主管理是否略為放寬,另外也可觀察一手市場新案是否有出現價格修正。

房產達人帥過頭也分析指出,去年919央行祭出第七波選擇性信用管制措施後,年底11、12月整體房市已開始量縮,但房價持穩,今年上半年房市持續量縮,房價開始微幅鬆動,第三季則出現下修約2.8%現象,預估第四季仍維持小跌修正幅度。尤其台北市與新北市建案價格只有平盤或小漲,沒有建案下跌,而全台代銷業績不佳,若以去年4-6月為最高點100的話,今年代銷量僅約22%。但是想要買到超值房,議價也須設定合理目標值,若看中物件假設售價1000萬元也與區域同質物件實價登錄行情相當,合理試探出價900萬元,買賣雙方若能再撮合中間值,950萬元成交機會也較大。

  買房勇於議價正確 胡亂砍價反而降低成交機會

出價水準可參考實價登錄行情,並注意會有樓層別或前後棟的不同價差。出價水準可參考實價登錄行情,並注意會有樓層別或前後棟的不同價差。

由於近期仍有不少潛在買家期待房價能夠進一步向下修正,部分房市專家也表達今年底「一點機會都沒有」,也有業者悲觀認為明年蛋白區可能出現10~15%修正,但最近新成屋市場也開始有回籠看屋買家開始勇於議價,但一出價即為表價7折,甚至將3房約1700萬元的售價,大刀一砍即出價1200萬元,等於是3房出2房價格,讓現場銷售人員為之傻眼,只能陪著苦笑將買家送出接待中心大門,並列為無誠意客戶,但針對出價水準至少達1400萬、1500萬元的買家,則列為值得努力的客戶,並持續溝通爭取買方加價,以促成新成屋能順利成交。

高雄市不動產仲介公會監事會召集人鄭啓峯建議買家,要選購超值房,出價與議價模式相當重要,出價水準首先可參考實價登錄行情,了解同區域與同棟社區房價行情,並且注意價差,會有樓層別或前後棟的不同價差,尤其建設公司的價差會採高低樓層差別訂價,可以挑較優的樓層,並留意廣告戶的價格,再往上適當加價,注意目前停車位一般都不給殺價,但仍可爭取以較低樓層,買到較好的車位。 鄭啓峯也說,買家若能爭取到購屋贈品或交屋禮後,也可嘗試著讓銷售業者再提供一些折價優惠,目前市場上沒有一定的殺價成數標準,一切以準客戶的行為殺價(如帶現金表示誠意),同時善用自己的行業,如公務單位或五百大企業,也較有稍多一點議價空間機會。

聯盛廣告總經理李佼世澤說,最近高雄土方之亂,已醞釀土方與營建廢棄物清運費用將倍數調漲,建築業界已估算日後開挖基地,每坪營建成本恐將調漲至少1萬元以上,因此近期打算選購預售屋的消費者,可多注意基地是否在去年以前即已動工開挖地下室,因建商相對較低的營建成本,較有機會提供更優惠的購屋禮或早鳥優惠價,這也是選購超值房的可行方向。

選購超值房可注意業者提供購屋贈精裝修方案,可省下與設計師溝通和裝潢的時間,更省下一大筆裝修預算。選購超值房可注意業者提供購屋贈精裝修方案,可省下與設計師溝通和裝潢的時間,更省下一大筆裝修預算。

為讓消費者買到超值房,高雄也陸續有預售推案業者提供購屋贈全戶裝潢與多項家電或冷氣優惠,有業者為吸引自住買家回籠,一開案就要推出日系高質感的All in One精裝修促銷專案,訴求交屋到入住無須等待,售價即包含主要裝潢與家電,讓裝潢不再成為額外負擔。

興富發代銷事業單位特助苗青德認為,無論是自用或出租,值此房市低谷時期,為減輕購屋者負擔,因此提出購屋贈精裝修方案,不僅為購屋者省下了好幾個月與設計師溝通和 裝潢的時間,更省下一大筆裝修預算,並為施工品質嚴格把關,這也利於消費者買到超值房。



資料來源:https://estate.ltn.com.tw/article/26040



2025/11/10
2029年社宅近10萬戶 供給水龍頭將大開

全台、六都已完工以及預計2029年以前完工社宅數量

全台、六都已完工以及預計2029年以前完工社宅數量


預估2029年全台社宅完工數量近10萬戶,形同社宅供給水龍頭將大開。(資料照)

預估2029年全台社宅完工數量近10萬戶,形同社宅供給水龍頭將大開。(資料照)


根據內政部不動產資訊平台彙整,2029年前全台預計將完工的社宅數量粗估達6萬戶,若加計目前已完工的3.6萬戶,預估2029年全台社宅完工數量近10萬戶,形同社宅供給水龍頭將大開。

信義房屋不動產企研室專案經理曾敬德表示,除社宅總量統計外,建議針對各區域不同購屋、租屋負擔程度進行分析,並對居住負擔叫沉重的區域,在社宅供給端給與更多支持,努力興建更多社宅,如此一來,可能會比總量統計更為有效。

根據內政部統計,自2017年起,已連續8年全國新生兒數量低於20萬人,而年度粗出生率更自2004年起就低於千分之10,去年全年新生兒數量更僅13.48萬餘人、粗出生率千分之5.76,雙雙創下統計以來最低紀錄。

提振出生率 除「穩居」還要「薪歡」

房產業者指出,台灣出生率長年處於低點,包括薪資結構、居住政策,甚至人生觀念轉變等都是影響原因之一,不婚的情況越來越普及,即便結婚了,要不要生小孩仍考慮再三,尤其新婚家庭常常陷入「生小孩」、「買房」只能二擇一的困難抉擇;因此,政策除提供「穩居」外,也應針對薪資結構有所提升,如何從「薪酸」邁向「薪歡」,需要更多政策推動。

至於穩居政策之一,就是將社宅的2成設定為「婚育宅」,優先提供給新婚家庭與育兒家庭。根據國家住宅與都市更新中心透露,2026至2028年中央社宅預計釋出4.1萬戶招租,屆時中央可掌握社宅招租量體將超過4.5萬戶,直接躍升全台最大房東,若以2成試算,預估有9千戶將優先提供給婚育宅,加計之前釋出的婚育宅,合計將有1.1萬戶。

高力國際不動產業主代表服務部董事黃舒衛表示,住都中心成為全國最大房東,從另一層意義來看,不只是在社宅數量規模,而且是一個又一個的獨立社區,面對的包括社宅營運、設施管理、設備維護,以及對接住戶社會福利需求等重大任務。

尤其如何有效對應婚育宅的托親、安親、學區等配套服務,強化建置社會安全網,更是一大挑戰,也是過去國家政策,乃至都市計劃未周全考慮的三不管地帶。另一方面,如何引進零售消費、服務機構、社會企業等元素充實社宅功能的完整性,也值得企業重新思考投資布局。

馨傳不動產智庫執行長何世昌認為,「增加供給」是社宅政策前進的第一步,第二步是「完善管理」;當社宅量體逐日擴張,管理爭議與糾紛處理將接踵而至,所需的管理人力必然激增,政府恐需提前規劃以因應日後需求。



資料來源:https://ec.ltn.com.tw/article/paper/1731465



2025/11/07
新壽 「新光華山金融中心」落成啟用

南港、高雄2建案估2026年完工

台北市西區門戶計畫再添一大亮點!台新新光金控(2887)子公司新光人壽興建的A級商辦「新光華山金融中心」,於日前舉行落成啟用典禮,由新光人壽董事長魏寶生、副董事長洪士琪、總經理黃敏義共同出席剪綵,並邀請李祖原聯合建築師事務所建築師黃文旭、豐譽聯合工程公司創辦人賴悅顏、萬國法律事務所律師黃帥升、林同棪工程顧問公司資深副總經理黃弼僉等貴賓蒞臨。

「新光華山金融中心」可望成為大型企業總部落腳台北西區國門的首選,不但為新光人壽挹注穩定租金收益,更可望為進駐的企業創造長期永續的品牌價值。

新光人壽董事長魏寶生致詞時表示,新光人壽長期深耕不動產領域,不僅追求穩健的投資報酬,更重視對城市環境的永續貢獻。

「新光華山金融中心」作為新壽在不動產開發的又一項重要里程碑,正是以這樣的理念出發,打造兼具節能、舒適與高效的現代辦公環境,期望成為區域內標竿性的商辦大樓,讓優秀企業與新創團隊共同在此開創嶄新篇章,也期盼透過這座建築,讓更多人感受到新光人壽「穩健、創新、永續」的品牌精神。

「新光華山金融中心」坐落於台北市中正區杭州北路26號,為新光人壽於2018年向國產署標下商用地上權後所開發的商辦大樓,地段優越且交通便捷,步行5分鐘內可抵達華山文創園區與捷運善導寺站,並串聯忠孝西路與捷運藍線,直通台北車站與雙子星計畫核心圈。

周邊生活機能完善,涵蓋高端餐飲、藝文空間與綠意街廓,兼具國際視野與人文氣息;全案規劃地下5層、地上21層,提供100至3,000坪不等的彈性租賃面積選擇,建築設計著重單層大面積開放格局,空間配置靈活,利於多元業態規劃;高樓層辦公區還享有寬闊視野,可俯瞰都會綠意與藝文景致,提供兼具機能與品味的現代化工作環境。

新光華山金融中心採用單元式帷幕牆,不但大幅提升施工品質與安全,創造出獨特的斜線外觀,大樓設計也有層層向上、步步高升的意象,象徵企業追求永續創新的精神; 在建築規劃上,新光人壽導入ESG永續經營理念,積極響應政府綠電政策,打造節能環保新典範,全案預計取得銀級綠建築標章,全面降低營運碳排量,協助企業實踐永續承諾,塑造優質的企業品牌形象,可望滿足新創產業、中大型企業與跨國總部多元進駐需求。目前已陸續有營造工程、跨國設計、資訊科技等公司入駐,並有律師事務所及知名服飾品牌選擇在此開業,新壽歡迎各大企業預約參觀,搶先布局未來總部門戶。

新光人壽始終支持政府活化國有不動產及打造科技產業廊帶的政策,不動產投資及開發經驗豐富,並能提供優質的租賃及管理服務,於全台擁有195件不動產標的,全年度租金收益預估上看51億元。

目前,新壽仍有南港轉運站大樓與高雄前金大樓正在興建中,前金大樓亦於日前完成上樑,皆預期將可於2026年竣工;新光南東大樓都更案也預計於2028年改建完工,相關資產增值行情可期,未來都將為新光人壽帶來長期穩定的租金收益。

「新光華山金融中心」舉行落成啟用典禮,由萬國法律事務所律師黃帥升、李祖原聯合建築...
「新光華山金融中心」舉行落成啟用典禮,由萬國法律事務所律師黃帥升、李祖原聯合建築師事務所建築師黃文旭、新光人壽副總經理洪明達、新光人壽總經理黃敏義、新光人壽董事長魏寶生、新光人壽副董事長洪士琪、新光人壽副總經理陳芝貴、新光人壽陳羿璇經理、豐譽聯合工程公司創辦人賴悅顏、林同棪工程顧問公司資深副總經理黃弼僉(由左至右),共同進行剪綵儀式。新光人壽/提供



資料來源:https://money.udn.com/money/story/5621/9121704?from=edn_related_storybottom



2025/11/07
AI 房仲時代來了:當演算法比你還懂哪一間房更划算

AI 房仲時代來了:當演算法比你還懂哪一間房更划算

AI 不是來取代房仲,而是建立「信任」。過去房仲靠話術與人脈贏得客戶,資訊不透明讓專業形象與推銷手法常被混為一談。


當AI進場後,遊戲規則徹底改變。演算法能在幾秒內比對區域成交價、通勤距離、租售報酬率、社區保值性與未來建設潛力,這些曾經要花數週才能整理的資料,如今即時呈現。對房仲而言,AI不再只是輔助,而是專業的延伸;對年輕購屋族來說,它更像是一場資訊平權的革命。

第一次,買房不再依賴人脈或口碑,而是靠數據說話。能讀懂AI報告的買家,不再被推銷牽著走,而是真正理解房市結構的人。

房仲只是「會講話」?AI 正在改寫專業定義

在AI導入前,房仲的競爭力在於「誰能講得動人」。但在演算法的時代,專業被重新定義為「誰能解讀資料」。AI能快速呈現區域行情圖表、社區成交分布、通勤距離與人口結構,但真正的價值不在於資料本身,而在於誰能看懂背後的意義。

真正優秀的房仲,不再靠情緒引導,而是能用客觀數據幫助理性決策,同時指出模型忽略的現實細節:巷弄寬度是否安全、學區環境是否穩定、夜間噪音是否影響居住品質。這些AI無法演算的「生活微觀」,才是人類專業存在的價值。當房市從感性轉向理性,真正的信任不再來自口才,而是來自透明。

AI 只是工具?其實它是房市的新裁判

許多買家以為AI只是輔助軟體,用來估價或比價,但事實上,它早已成為房市透明化的裁判。AI能整合實價登錄、租售回報、區域人口結構、交通網發展、甚至社區綠化程度,將所有資料轉化為可量化的「房屋價值分數」。這不僅讓買家第一次有機會與投資客站在同一起跑線,也讓「被話術牽著走」的風險大幅下降。

對年輕族群而言,AI的價值在於讓資訊對稱、決策有據。當能靠自己查出區域價格走勢與漲跌節奏,就能判斷什麼是「被炒高」、什麼是「被低估」。然而,AI並非萬能。若輸入的資料有延遲或偏差,演算法的結論仍可能誤導。懂得「用AI而不被AI用」,才是理性買家的新能力。

AI 能替你決定一切?生活品質仍需自己定義

AI可以幫你算出最划算的價格,卻無法告訴你哪裡最適合生活。它能分析社區保值率、交通時間與便利度,卻無法感受巷口早餐店的溫度,也無法理解黃昏市場的人情味。演算法的世界是冷的,但生活是暖的。

聰明的買家會讓AI負責「理性」,讓自己掌握「感性」。先讓AI縮小選擇範圍,過濾掉明顯不合理的物件,再用自己的眼睛與心,去體驗社區氛圍、鄰里互動與日常動線。你才是真正的決策者,買房的終點從來不是找到最便宜的物件,而是找到能長久安居、與人生階段相契合的空間。

AI 不是房仲的終點,而是信任的新起點

當資訊透明化,市場回歸理性,房仲與買家之間的信任將被重新建立。AI讓每個人都能看懂價格、理解趨勢、分析風險,這是科技帶來的公平。而真正的專業,將不再是誰掌握最多資訊,而是誰能「讓資訊變得有意義」。對年輕人而言,AI房仲時代不只是科技進步,而是一場購屋思維的覺醒。不必害怕AI搶走工作,也不必懷疑它的客觀性,重點能否學會與它對話,從數據中看見生活,從理性中選出溫度。未來的房市不再屬於最會說話的人,而是屬於最懂得結合「AI智慧」與「人性洞察」的人。

AI讓房市更透明,卻也更殘酷。它淘汰了靠話術生存的業務,也挑戰了每位買家的判斷力。對年輕族群而言,這同時是一種解放與考驗:用科技看懂價值,也要用生活理解「家」。AI可以幫你找到划算的房子,但幸福感仍需自己定義。學會閱讀演算法、理解風險、並將冷冰冰的數據轉化為生活決策的依據,那一刻,你不只是消費者,而是真正具有智慧的買家。AI房仲時代不是未來,而是正在發生的現在,誰能看懂它,誰就能看懂房市的下一頁。

(首圖來源:AI 生成)



資料來源:https://finance.technews.tw/2025/11/06/ai-real-estate-agent/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目錄

  • 房地產新聞
  • 產業經濟新聞
  • 區域相關新聞
  • 園區快訊
  • 公司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