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com

最新消息

  1. 首頁
  2. 最新消息

2025/03/14
智慧城市展 烏克蘭重建商機來了
第十二屆智慧城市論壇暨展覽11日舉行展前記者會,今年的展覽主題「數位與綠色雙軸轉型」,展示重點為5G、AI、IoT等資訊技術在智慧城市、淨零城市的各種創新應用及其解決方案。台灣智慧城市產業聯盟會長簡志誠(中)、國發會副主委高仙桂(左三)、台北市副市長張溫德(右三)等一同出席啟動儀式合影。圖/王德為

第十二屆智慧城市論壇暨展覽11日舉行展前記者會,今年的展覽主題「數位與綠色雙軸轉型」,展示重點為5G、AI、IoT等資訊技術在智慧城市、淨零城市的各種創新應用及其解決方案。台灣智慧城市產業聯盟會長簡志誠(中)、國發會副主委高仙桂(左三)、台北市副市長張溫德(右三)等一同出席啟動儀式合影。

智慧城市展邁入新里程碑,今年參展規模年增28%,創歷年新高。主辦單位台北市電腦公會表示,今年預計舉辦多達1,000場的國際媒合大會,其中,烏克蘭重建與復原總經費高達4,860億美元,台灣與烏克蘭城市代表將首度在台舉辦商機媒合會,為台廠爭取可觀訂單。

其次,北美橘郡、西蒙特等至少六個城市今年派出規模龐大代表團來台,爭取與台商合作。南美阿根廷釋出新台幣325億元的智慧城市商機,歐洲計畫投入數十億歐元制定大型數位城市轉型計畫,都將為台廠帶來新商機。

台北市電腦公會指出,對於台廠而言,烏克蘭重建商機主要來自基礎建設、數位轉型、能源供應、醫療復甦及農業復甦,今年歐銀、烏克蘭共十多位城市代表來台,將在3月20日與台灣廠商進行關鍵策略討論。

中華電信董事長簡志誠以台灣智慧城市產業聯盟會長身份指出,18日開幕的智慧城市展共計來自59國家138個城市及2,806位海外訪客參與,並首度設立「全球共創區」,將台灣智慧城市方案推向全球。來訪前五大國家分別是泰國、越南、馬來西亞、日本、及匈牙利,將與台灣廠商展開合作洽商,是台灣資通訊產業輸出國際市場的重要契機。

國發會副主委高仙桂認為,今年展會焦點在AI解決方案,透過國際交流,台廠數位及綠色解決方案將更有機會輸出國際市場,成為繼半導體之後、全球最大輸出國。今年展覽另一特點,是首度成立「VPP虛擬電廠共創」主題館,十家聯盟成員包括大同智能、中華系整、台達電、盛齊綠能、熙特爾、億鴻系統、加雲聯網、永餘智能、天氣險及中央大學等共同展示虛擬電廠。鴻海與成運亦將展示最新電動巴士。「新創主題區」今年匯聚美、歐、亞地區創投機構的全球11家加速器及115家新創展示最新創應用。今年參展廠商包括中華電、台灣大、遠傳、廣達、台達電、鴻海、華碩、神通資料、凌群、成運汽車、東元、大同、新光保全、電力交易市場等指標企業。

資料來源:https://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250312000246-260204?chdtv



2025/03/14
房租抵稅新制上路 國土署:申請租補不影響房東稅務

圖為台北市市民大道巷內出租布條。(中央社檔案照片)

圖為台北市市民大道巷內出租布條。

綜所稅房屋租金支出從今年起改為特別扣除額。國土署說,房客申請租金補貼及每年申報綜合所得稅時,向國稅局核實提列租金支出金額抵稅,不會影響房東稅務負擔,公益出租人享有綜合所得稅減徵戶數至民國111年已達19.5萬餘戶。

立法院會去年12月三讀修正通過「所得稅法」第17條,將房屋租金支出從現行列舉扣除額,改為特別扣除額,扣除額額度由新台幣12萬元提高為18萬元,租金扣除額設有排富條款,今年起報稅就可適用。國民黨立委牛煦庭、民眾黨立委黃珊珊今天要求應加強宣導。

內政部國土管理署透過新聞稿表示,社宅包租代管政策自106年底開辦至今,就透過各式管道宣傳,包括公益出租人認定,房東免申請就可以享有綜合所得稅、房屋稅及地價稅等3稅優惠;房客享有租金補貼及良好租賃管理服務,截至今年2月底媒合成效已達8萬6341戶。

國土署說,加入的房東每屋每月享有1.5萬元所得免稅額度,超過部分可再扣除60%必要費用,參與計畫的愛心房東都經政府審核,租賃契約符合相關法規,不會有拒絕房客申報租金抵稅情形。

國土署表示,房客申請租金補貼及每年申報綜合所得稅時,向財政部國稅局核實提列租金支出金額抵稅同時,不會影響房東稅務負擔,公益出租人享有綜合所得稅減徵戶數從106年度4.7餘萬戶,成長至111年度已達19.5餘萬戶。

內政部地政司補充,住宅租賃定型化契約不得記載事項第3點及第5點規定,出租人不得限制房客申報租賃費用支出;同時也不能約定應由出租人負擔稅賦增加時,轉嫁給房客負擔。房東如有違反規定,房客可主張約定無效加以拒絕;並可向縣市政府消保或地政單位申訴或檢舉,經限期仍不改正,依消保法規定,最高可處50萬元罰鍰,並按次處罰。

此外,房客如果遇到房東以漲租、解約、變相要求房客負擔稅費或限制申報租賃支出抵扣所得稅等不當方式衍生租約法律糾紛,可以市話或手機直撥法扶基金會「住宅租賃糾紛諮詢專線」412-8518(手機加02,撥通後轉2再轉6),獲得租屋法律服務。

國土署說,對房東端而言,依住宅法規定租金補貼不會作為稅捐稽徵機關查稅依據;對於房客端,也將加強宣導租屋抵稅新制。

資料來源:https://www.cna.com.tw/news/aipl/202503110312.aspx



2025/03/14
賣房賠錢 要報房地合一稅

房市示意圖。聯合報系資料照

房市示意圖。

財政部北區國稅局表示,房地合一稅制是採自行申報制,個人交易房屋、土地若屬於房地合一稅課徵範圍,無論是賺、是賠,也無論是否有應納稅額,都應主動向國稅局申報,否則恐面臨處罰。

國稅局官員表示,最常發現的是民眾誤以為賣房賠售,就不用申報房地合一稅,被國稅局查獲後遭到罰鍰,本來不用繳稅,卻因為漏報而荷包失血。

北區國稅局表示,若符合《所得稅法》第4條之4規定,即適用房地合一稅課徵範圍,應依規定,在房地完成所有權移轉登記日次日、房屋使用權交易日次日或預售屋及其坐落基地交易日次日起算30日內,向戶籍所在地稽徵機關,辦理房屋土地交易所得申報,並檢附契約書影本及其他相關文件。

國稅局舉例,甲君2023年7月10日(所有權移轉登記日)以750萬元出售於2018年間取得房地,但未在房地所有權移轉登記日次日起算30日內申報個人房地合一稅,經國稅局查獲,除了補稅47萬餘元外,並處罰鍰23萬餘元。

國稅局表示,個人交易房地屬房地合一稅課稅範圍,無論盈虧、是否有應納稅額,都應依規定向稽徵機關辦理申報,若發現未在期限內申報,在未經檢舉、未經稅捐稽徵機關或財政部指定調查人員調查前,應依《稅捐稽徵法》規定自動補報補繳稅款及加計利息,才能免罰。

國稅局提醒,自2016年元旦起,個人出售房屋土地需依「房地合一稅」規定申報,其交易所得額計算方式,是先將交易時成交價格減除原始取得成本,並扣除取得、改良及移轉過程中所支付的必要費用後,剩下餘額才是所得額。

資料來源:https://money.udn.com/money/story/6710/8598720?from=edn_subcatelist_cate



2025/03/14
新聞中的法律/AI 帶來法律與倫理新課題

生成式AI快速發展,將改變世界。在AI應用發展同時,亦衍生許多法律與倫理新課題。世界各國正討論AI法草案及框架,台灣亦預告AI基本法草案,歐盟AI法草案已發展出風險分級監理策略,將來有望成為台灣AI監理基本框架。

AI帶來法律與倫理新課題,例如,AI變臉很容易,如何預防AI詐騙;未來AI完成著作是否有著作權;以及AI可能造成歧視。

以就業歧視來講,現已有不少案例,例如2016年美國勞動部指控Palantir涉及自2010起長達18個月期間,在AI履歷審查、面試等關卡淘汰掉亞裔求職者,儘管他們資格與白人求職者相當。

2014年亞馬遜機器學習團隊開發審核求職者履歷自動化系統,但發現因模型訓練所提供資料多為男性聘雇紀錄,導致「女性」一詞出現時系統就會扣分,後來公司棄用該系統。

這凸顯出,AI訓練資料都是真實,演算法也是中性,但訓練出來的AI卻帶有偏見。人資的AI是被列為高風險,凡是AI來判斷人類的系統,都不建議使用,包括人資AI面試。

隨著AI發展,世界各國正討論AI法草案及框架。歐盟是採風險導向之監理政策,將使用AI風險分級,主要分四級:不可接受風險、高風險、有限風險、低風險/極小風險。

針對不可接受風險,則禁止使用AI;若是高風險,可用AI,但須在政府監管、認證下使用;有限風險等級,則要有透明化義務,例如客服必須揭露是AI服務,並且提供拒絕權;低風險和極小風險則無義務之規範。

何謂不可接受風險,依歐盟規範,有四方面。一、透過影響人類潛意識、操控人類行為、且可能對人類身心造成傷害;二、利用人類年齡、身心障礙等方面弱點,操縱其行為,且可能對人類身心造成傷害;三、直接或間接被公務機關用於社會評量目的,且可能對特定個人或族群造成不公正影響;四、在公共場所為執法目的執行即時遠程生物特徵辨識。

高風險則有八項。一是對自然人生物特徵辨識;二是關鍵基礎設施的管理與運作;三、教育和職業訓練;四、聘雇及員工管理;五、重要私部門服務和公共服務取得;六、刑事執法;七、移民、難民和邊境管制;八、司法和民主進程。

像是私部門AI面試,就必須取得歐盟CE認證才可進行。此外很多企業會想以「刷臉」取代員工出勤紀錄「刷卡」究竟可不可以?且在AI時代下,收集員工指紋、臉部資料,是可以進行AI訓練,惟這些都是很敏感的個資。

國內企業也曾提出此議題,最後國發會決議是認為,臉部是員工個資,若員工不同意,就不能用。但職場上老闆相對強勢下,那個員工敢不簽同意函?在歐盟,即便是員工同意、並且有員工的同意函,刷臉取代刷卡,還是很有可能被註銷。

台灣預告「AI基本法」草案,還只是AI監管工作分配表,其中明定數發部應參考國際標準或規範發展AI資訊安全保護、風險分級與管理,推動與國際介接之AI風險與管理。以目前國際發展,歐盟將AI風險分成四級,也可望會是將來台灣採用的框架。

資料來源:https://money.udn.com/money/story/6710/8596511?from=edn_subcatelist_cate



2025/03/14
聚焦AI 智慧城市展18日開展
2025智慧×淨零城市記者會,貴賓及參展商大合影。圖/業者提供

2025智慧×淨零城市記者會,貴賓及參展商大合影。

第十二屆智慧城市論壇暨展覽(SCSE),將於3月18日假南港展覽2館隆重登場,作為亞太地區最具規模的智慧城市專業展會,本屆展覽聚焦AI應用、智慧治理、深度節能、虛擬電廠、淨零永續、全球共創等關鍵領域,全面展示如何透過數位科技實現智慧城市及淨零城市。

台灣智慧城市產業聯盟會長簡志誠表示,AI應用重塑百工百業,大同、中保科技、中華電信、台灣大哥大、宏碁、凌群、神通資科、東元、遠傳電信、鴻海、華碩、廣達等代表性企業,將展示最新AI解決方案,加速台灣產業數位轉型。同期,第12屆智慧城市創新應用獎得獎案例亦將同步展出,彰顯台灣產官學研的智慧創新成果,今年海外來台人數創新高,今年共計有來自59個國家地區、138個城市及2,806位海外訪客參與,較去年成長28%。

訪客主要分為市政團及產業團,其中569位市長或代表將親臨展會,而產業團則是由各國科技產業公會或協會組團來台。截至目前來訪前五大的國家地區分別為泰國、越南、馬來西亞、日本及匈牙利,積極尋求與台灣智慧解決方案的合作契機。

台灣智慧城市產業聯盟秘書長陳守玉表示,今年核三廠將依法停止運轉,如何透過ICT技術將各地分散的電力整合起來穩定電網供電也變得更為重要。台灣智慧城市產業聯盟VPP SIG特於展中規劃「VPP虛擬電廠共創」主題館。攜手聯盟10家成員大同智能、中華系整、天氣風險、台達電、中央大學、永餘智能、加雲聯網、盛齊綠能、熙特爾及億鴻系統等共同展示,並透過辦理「台灣虛擬電廠發展趨勢與商機論壇」探討推動台灣虛擬電廠發展應有之策略。

資料來源:https://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250313000418-260208?chdtv



2025/03/14
北市民權大橋松山往內湖車流 3/23上午8時起改行主橋

松山往內湖方向的橋面板與附屬設施接近完成,預計自3月22日(週六)9時至3月23日8時止,分兩階段管制進行交通動線切換前的重疊介面銑鋪調整作業,23日8時起由交維便橋切換到改建後的主橋行駛。(圖由台北市新工處提供)

台北市民權大橋改建工程穩步推進中,松山往內湖方向的橋面板與附屬設施接近完成,完成後,交通動線即可切換回主橋通行;切換措施預計自3月22日(週六)9時至3月23日8時止,分兩階段管制進行交通動線切換前的重疊介面銑鋪調整作業,23日8時(遇雨順延)起,即可由交維便橋切換到改建後的主橋行駛。


北市府工務局新建工程處工務科科長蕭志龍表示,主橋改建範圍接回未改建的原主橋處,目前在交通維持便橋通車動線內,動線切換前,重疊介面需先施作銑鋪接順、標線調整……等準備作業,為最大化降低交通衝擊,將採分階段逐步管制。


蕭志龍說明,第1階段管制預計自3月22日(週六)9時起,封閉交通維持便橋往內湖向最外側的機車道,車流引導行駛內側2車道,直至當日晚上10時進入第2階段,封閉交維便橋往內湖方向全部車道,引導往內湖車流調撥行駛往松山向的最內側1車道,以維持車流運行,直至23日(日)8時全部施工完成後,即可開放往內湖方向車流行駛改建後的主橋。往松山方向仍行駛交維便橋。


新工處工務科中區工務所主任洪辰儒補充說明,「民權大橋跨河段上部結構改建統包工程」率全國之先採用桁架梁工作車拆除工法,施工人員全程於安全環境以遙控方式操作機械,克服工程在水域上方極高空施作的高危險工作環境,如今工作車已經完成任務逐步進行拆解。

民權大橋跨河段上部結構改建統包工程率先採用桁架梁工作車拆除工法,避免在水域上方極高空施作的高危險工作環境。(圖由台北市新工處提供)

民權大橋跨河段上部結構改建統包工程率先採用桁架梁工作車拆除工法,避免在水域上方極高空施作的高危險工作環境。

民權大橋跨河段上部結構改建統包工程率先採用桁架梁工作車拆除工法,工程完成,逐步進行拆解。(圖由台北市新工處提供)

民權大橋跨河段上部結構改建統包工程率先採用桁架梁工作車拆除工法,工程完成,逐步進行拆解。

資料來源:https://news.ltn.com.tw/news/life/breakingnews/4978451



2025/03/14
科學園區去年營收 再創高

近10年科學園區營業額

國科會12日公布科學園區2024年營運統計。受惠AI熱潮與半導體庫存調整告一段落,全年營收再創新高,達4.76兆元,年增20.73%。貿易額5.84兆元,成長31.88%,其中出口額3.44兆元,年增29.57%,同創新高。

展望今年,國科會認為,雖有川普新關稅與貿易限制措施不確定性升高,及地緣政治挑戰,但園區在先進製程技術引領,AI需求帶動下,可望持續成長。

值得注意的,因台積電董事長魏哲家希望賴清德總統幫忙找土地蓋生產線,主委吳誠文也透露,中科2期可規劃為台積電下個製程節點用地。

吳誠文強調,台積電未來發展需求政府會持續協助。除中科、龍潭,其他可能的地點都會做生態調查,像台南、屏東,或中部、北部地方政府有規劃的,只要合適都會考慮搭配台積電蓋廠需求。

但他也直言,園區發展會達到飽和點,到飽和之前會提前規劃進行「循環」,要蓋新廠就把舊廠規劃成未來的新廠,半導體產業用地發展會依此原則。且園區開發「生態先行」。

資料來源:https://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250313000134-260202?chdtv



2025/03/14
信義房屋:房市上半年價盤量縮

信義房屋11日舉行線上法說會,認為在房貸資金控管下,房市將呈現「投資降溫、自用當道」的發展趨勢,不過近期銀防放貸期程較為明確,329檔期可視為觀察銷況的風向球,上半年整體房市價盤量縮格局不變。信義也點出未來集團營運,將以房仲、建設及觀光旅遊三個面向發展。

信義房屋指出,去年9月起因中央銀行實施第七波信用管制,對市場交易影響大,以致今年1、2月營收不理想。不過信義強調,管制氛圍在今年以來已有沖淡、銀行房貸撥款時程也較趨正常,3月起交易量有谷底回溫跡象,未來二年交屋量體不小,銀行資金難以寬鬆,景氣是否回溫,仍需觀察329檔期表現、股市波動。

目前信義全台直營店數465店,較過去有所減少,主要為汰弱留強的策略考量,有多少店長開多少店,預期現階段店數都將維持此水準。建設事業方面,信義傾向以合建為主的輕資產的開發模式,穩定推案帶動每年有穩定的營收。板橋已完銷建案「嘉品」總銷28億元,今年9月起交屋認列,預估毛利率約22%、營利率約13%;新莊「嘉學」總銷28億元,預計2028年交屋。

另外,大陸房市景氣低迷,預期若俄鳥戰爭結束對當地消費信心有提振作用,無錫「山水嘉庭」不會如周邊競爭個案降價求售,目標是今年能將剩餘180多套房完銷。

資料來源:https://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250312000165-260202?chdtv




2025/03/14
房市反轉揭露進場資訊 專家教2大買房攻略
依預售或成屋別與投資或自住別,洞察適合的進場時機與區域。(示意圖/shutterstock達志影像)

依預售或成屋別與投資或自住別,洞察適合的進場時機與區域。

自去年下半年開始,房市已出現「平轉」、「急售」、「賠售」、「出價就談」等具有吸引力的景氣指標,在房市交易轉冷,當房價下修後,預售與成屋什麼時候是最佳進場時機?房市趨勢專家李同榮建議,在房市下修階段的投資與置產策略,應依預售或成屋別與投資或自住別,洞察適合的進場時機與區域。


在預售屋投資部分,李同榮認為,市況下跌趨勢預售投資宜放緩,等待價格明顯下跌到約15%才能危機入市;預售屋置產則依照預售屋自住四大原則,包括安全第一、建商品牌信譽、建物品質和價格合理,切勿貪小便宜。


至於成屋投資,李同榮表示,短線抗跌區建議雙北與桃園,進可攻退可守;長線獲利區則以中南部科技廊帶與新興軌道經濟,雖然這些區域會率先調降價格,但長線仍可為。至於成屋置產的自住換屋者,李同榮建議不必觀望,第1季可積極看屋,第2季積極選擇,第3季擇優而入。


李同榮預估,央行3月理事會議應不會有第八波打房,他認為,房市已降溫,央行再祭政策沒有必要性。至於329檔期能否回春?他認為,除非特殊個案與區域,否則329不大可能會有好成績,而雙北表現會優於其他都會。


李同榮提出警告,房市平轉背後最重要的因素就是市場看跌,提醒承接戶要做足功課,包括投資客進貨價差評估,以及建商換約內容評估,另外也要進行安全性評估,才能避免無謂虧損或遭受爛尾樓之殃。

資料來源:https://news.tvbs.com.tw/money/2799743



2025/03/14
都市地價指數連14漲 12縣市連漲11期

內政部發布最新一期的都市地價指數已連漲14期,且有12個縣市已連漲11期。 (資料照)

房價、房租以及地價攜手齊漲。根據內政部發布最新一期的都市地價指數,第六十三期全國都市地價總指數為一○五.四一、期漲二.五八%,已連漲十四期,最新一期漲幅更創約七年來最大,且有十二個縣市已連漲十一期。


房產業者指出,都市地價總指數功用類似「土地物價」,以二○二三年三月三十一日為基期一○○,若期漲跌幅在一%以內屬於微幅波動,超過一%是明顯波動。


六都期漲幅全數逾2% 高市漲4.55%最多

觀察六都地價總指數期漲幅全數逾二%,又以高雄市最大、約四.五五%,第二是新北市約三.五一%,第三是台北市約二.五七%,第四至第六依序為桃園市的二.四一%、台南市的二.一六%及台中市的二.○二%。以二十二縣市總指數來看,十三個縣市期漲幅超過一%,六都以外則以新竹縣期漲幅最大、約一.八二%。


另住宅、商業及工業等各分區地價指數期漲幅全數逾二%,又以住宅區漲幅最大、約二.六五%。其中住宅區期漲幅超過二%的主要集中在六都,也以高雄市期漲幅最大、約四.七三%;商業區指數期漲幅逾二%縣市有台北市、新北市、桃園市、台南市及高雄市等五都,也是高雄市漲幅最大、約四.五七%;工業區期漲幅除台中市以外,其他五都均超過二%。


高達十二個縣市至少連漲十一期,且全國三六八個鄉鎮市區中,有三十七個期漲幅超過三%,主要集中在新北市、高雄市,尤其高雄市有二十個行政區漲幅超過三%,新北市則有十二個。

資料來源:https://ec.ltn.com.tw/article/paper/1695529



  • 17
  • 18
  • 19
  • 20
  • 21
  • 22
  • 23
  • 24
  • 25
  • 26
  • 27

目錄

  • 房地產新聞
  • 產業經濟新聞
  • 區域相關新聞
  • 園區快訊
  • 公司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