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com

最新消息

  1. 首頁
  2. 最新消息

2025/07/24
「AI臺灣.創新無限」2025數位應用週開幕8/19線上直播

中華軟協主辦「數位應用週」今年邁入第7年,長期以來匯聚資通訊產業能量,展現軟體價值與創新動能,已成為國內資服產業年度重要盛會。2025數位應用週即將於8月19日到22日實體活動與線上直播同步登場。


中華軟協/提供

中華軟協/提供


此次活動由行政院智慧國家推動小組指導,將辦理11場線上主題論壇、創新數位應用展示超過150個解決方案及商機媒合等多元形式,廣邀產官學研與國際夥伴共同參與,促進AI產業鏈結合作,協助企業掌握AI核心技術與市場趨勢,開創臺灣數位經濟新局。

主辦單位中華軟協(CISA)今年6月剛轉型成立中華民國資訊軟體服務商業同業公會(TISSA),高票當選首任軟體公會理事長的沈柏延表示,今年數位應用週將以「AI臺灣.創新無限」為主題,反映產業對於未來的共同信念—以AI為核心驅動力,引領產業升級、擘劃智慧臺灣新局。

沈柏延指出,中華軟協轉型成立中華軟體公會後,凝聚國內眾多資訊軟體服務業者力量,不只提供政策建言,也將成為政府與業界間最堅實的互動橋樑。資服產業透過策略聯盟與組織升級,將更有能力讓臺灣在全球AI版圖上占有一席之地。

數位應用週首日開幕論壇,共邀請到五位知名產業代表主持專題演講,為活動揭開序幕,包括凌羣電腦總經理劉瑞隆、HPE慧與科技標準運算系統暨數位銷售事業處副總經理郭裕昇、台灣IBM軟體技術協理趙文振、網擎資訊軟體執行長廖長健、微軟全球助理法務長/台灣微軟公共暨法律事務部總經理施立成。

8月19日起,連續四天以線上直播方式安排11場次主題論壇,包含「資安助攻.開創ESG新局」、「智慧永續:讓AI協助ESG會思考」、「百工百業AI產業暨人才發展論壇」、「AI鏈動未來:創新技術串聯產業轉型新局」等,涵蓋資安韌性、ESG、大數據、雲端應用服務、產業政策,以及AI落地應用加值智慧製造、智慧零售、智慧醫療、人才培育、文化運動等領域,協助業掌握科技紅利、應對產業變局、實踐永續發展,打造數位永續新商機。

線上論壇免費參加,報名填問卷還能抽好禮。詳情請上數位應用週論壇總覽網址:https://digi.cisa.tw/forum-list.php;中華軟體公會官網:https://www.tissa.org.tw/。



資料來源:https://money.udn.com/money/story/5635/8886514



2025/07/24
AI淘汰賽已開跑?黃仁勳告訴CNN 「3種人最先被AI取代」

輝達執行長黃仁勳直言「AI不會裁員,但沒有想法的人會先被淘汰」。(圖/記者余國棟國攝影)

輝達執行長黃仁勳直言「AI不會裁員,但沒有想法的人會先被淘汰」。(圖/記者余國棟國攝影)


▲輝達執行長黃仁勳直言「AI不會裁員,但沒有想法的人會先被淘汰」。(圖/記者余國棟國攝影)

全球AI浪潮推進至深水區,誰會在這場技術巨變中被淘汰?輝達執行長黃仁勳最新接受CNN節目《Fareed Zakaria GPS》專訪時,警告AI時代將引爆「創意荒」,直言「AI不會裁員,但沒有想法的人會先被淘汰」。

黃仁勳在專訪中指出:「如果世界沒有新創意,AI帶來的生產力只會轉化為失業。」這句話劃出AI淘汰的分水嶺,受害者不是技術落後,而是缺乏創意、無法提問、思路僵化。

黃仁勳指出,有三種人將首當其衝面臨被AI淘汰:
1. 沒有主見,只會照表操課的人:這類人依賴固定流程、無法重新定義任務目標,容易被AI取代。

2. 不懂提問,無法與AI深度互動的人:未來的核心職能不在於輸入指令,而是提出高品質問題。黃仁勳直言:「我90%的工作,其實都是在提問。」

3. 懶得學習,只靠AI當答案機的人:AI是技術的均衡器,可以讓不懂技術者成為創作者,但前提是「你得有事讓它做」。

訪談中他強調,未來的編程語言將是「英語或其他自然語言」,也就是說,非工程背景者只要能清楚表達目標,也能讓AI成為工作助手。不會用AI的,反而將被工作流程淘汰。

黃仁勳此番表態,也透露他訪華的真正用意——不只是帶來AI晶片,更是輸出一種「美國技術平台應成為全球標準」的思維戰略。他指出,全世界有50%的AI開發者來自中國,美國若想保持領先,就必須讓世界都使用美國的工具、講美國的語言。

黃仁勳此番表態,也透露他訪華的真正用意——不只是帶來AI晶片,更是輸出一種「美國技術平台應成為全球標準」的思維戰略。他指出,全世界有50%的AI開發者來自中國,美國若想保持領先,就必須讓世界都使用美國的工具、講美國的語言。



資料來源:https://tw.news.yahoo.com/ai%E6%B7%98%E6%B1%B0%E8%B3%BD%E5%B7%B2%E9%96%8B%E8%B7%91-%E9%BB%83%E4%BB%81%E5%8B%B3%E5%91%8A%E8%A8%B4cnn-3%E7%A8%AE%E4%BA%BA%E6%9C%80%E5%85%88%E8%A2%ABai%E5%8F%96%E4%BB%A3-123500798.html



2025/07/24
6月銀行房貸利率攀16年新高 平均2.283%

房市示意圖。記者朱曼寧/攝影

房市示意圖。記者朱曼寧/攝影


中央銀行昨(22)日發布統計,6月國內五大銀行新承作購屋貸款平均利率為2.283%,是近16年以來(自2009年1月以來)的新高水準;顯示在央行選擇性信用管制措施、以及銀行不動產自主管理影響下,民眾購屋成本持續墊高。

央行經研處副處長葉盛表示,央行自去年9月實施第七波選擇性信用管制,以及要求銀行對不動產貸款進行自主管理,使銀行調整放款結構和利率,致使6月本國五大銀行新承做購屋貸款放款平均利率走高至2.283%。

圖/經濟日報提供

圖/經濟日報提供


央行昨(22)日公布6月本國五大銀行(台銀、合庫銀、土銀、華銀及一銀)新承作放款加權平均利率為2.186%,較5月的2.235%下降0.049個百分點。利率下滑,主要周轉金貸款利率較5月下降所致。

若不含國庫借款,6月五大銀行新承做放款加權平均利率為2.221%,亦較5月的2.236%下降0.015個百分點。

雖然本國五大銀行新承作放款款平均利率在6月走低,攸關民眾家庭支出的購屋貸款平均利率卻逆勢走高,由5月的2.282%,上漲至6月的2.283%,上漲0.001個百分點。

除房貸利率上揚外,其他貸款利率也呈現上升趨勢。6月資本支出貸款平均利率上升至2.558%,為今年4月以來新高;消費性貸款平均利率亦升至2.678%,是自2024年5月以來最高。僅有周轉金貸款平均利率略微下滑至2.142%,主要原因在於銀行承作了較多政府部門與大型民營企業的低利貸款。

受到房貸利率上升與信用管制政策的影響,房屋市場買氣明顯降溫。6月六都建物買賣移轉棟數為1萬8,095棟,雖較5月增加5.2%,但年減幅高達24%。累計上半年建物移轉棟數為10萬202棟,年減26.6%,顯示整體房市交易動能明顯趨緩。



資料來源:https://udn.com/news/story/7239/8889815




2025/07/23
AI新十大建設 鎖定3領域

劉鏡清:瞄準矽光子、量子電腦、智慧機器人,2040年拚15兆產值

國發會主委劉鏡清。圖/本報資料照片

國發會主委劉鏡清。圖/本報資料照片


AI新十大建設亮點

AI新十大建設亮點


為擘劃國家經濟成長願景,行政院22日將召開下半年首場經濟發展委員會顧問會議,完整公布「AI新十大建設」藍圖。行政院政務委員、國發會主委劉鏡清21日指出,將瞄準矽光子、量子電腦、智慧機器人三項關鍵技術,預期2040年創造15兆元產值、50萬高薪就業機會,並有三座國際級實驗室。


劉鏡清直指,隨著美國制定「AI行動計畫」、韓國強化AI委員會、日本通過《AI推動法案》,AI即將成為未來各國「新國力」,台灣不落人後,近年AI已成最大經濟成長引擎,必須再抓住機會,藉此驅動產業價值轉型、因應少子化及勞動力短缺等挑戰。

根據規畫,「AI新十大建設」囊括智慧應用、關鍵技術、數位基磐等三面向。劉鏡清認為,台灣的製造端很強,屬於弱項的應用端反而是機會點,可透過智慧應用帶動,將目前8,000多億元產值提升至3兆元以上,並放眼全球平台軟體產業2.3兆美金市場。

關鍵技術方面,劉鏡清說明,台灣在封裝領域領先全球至少20年,將鎖定光模組、光通訊,讓矽光子成為「新護國群山」之一;他預期2029年具容錯能力的量子電腦問世後,與超級電腦形成互補角色,包括量子密碼、醫療、金融領域都有突破機會,將採購量子電腦,不能落後;而智慧機器人涵蓋無人載具,以成為全球供應鏈樞紐為目標,已於台南沙崙、六甲建立智慧研究中心。

劉鏡清也說,未來三座國際級實驗室將聚焦三項關鍵技術,因應產業需求,擬提供矽光子設備平台,同時透過「大師計劃」引進國際量子電腦專家,優化目前的量子國家隊。

對於人才議題,國發會原規劃培育50萬名AI人才,將加碼倍增至100萬人。劉鏡清表示,預估學校每年可培育9萬名,加上經濟部推動AI人才計畫,合計每年約有11~12萬名AI人才,同時,「千億創投資金」將引導創新創業,如8月即將公布百家創業計畫,預估吸引1,000~2,000個團隊參賽。



資料來源:https://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250722000135-260202?chdtv



2025/07/23
H2商用不動產市場 商辦、廠辦前景俏

商辦市場缺貨中,預期下半年交易量仍會持續,科技業、建商依舊為大買家

上半年十大土地及商用不動產市場交易案中,建商就包辦達5筆,金額更囊括6成4之多。展望下半年,市場專家預期,商辦和廠辦前景最被看好,最大買家科技業、建商可望持續領航,衝出一片天。圖/本報資料照片

上半年十大土地及商用不動產市場交易案中,建商就包辦達5筆,金額更囊括6成4之多。展望下半年,市場專家預期,商辦和廠辦前景最被看好,最大買家科技業、建商可望持續領航,衝出一片天。圖/本報資料照片


2025年上半年前10大土地及商用不動產交易案

2025年上半年前10大土地及商用不動產交易案


2025年不動產市場儘管面臨政策及美國對等關稅內外夾殺,但買家仍擇優出手,上半年十大土地及商用不動產市場交易案中,建商就包辦達5筆,金額更囊括6成4之多。展望下半年,市場專家預期,商辦和廠辦前景最被看好,最大買家科技業、建商可望持續領航,衝出一片天。


宏大國際資產21日公布最新市場報告指出,2025年是全球景氣及產業變化劇烈的一年,年初半導體、AI產業及其供應鏈欣欣向榮,帶動商用不動產交易熱絡;不過4月吹起美國關稅颶風,以出口導向為主的台灣,遇到很大的挑戰,緊接著在新台幣匯率爆升之下,匯兌後獲利金額及海外資產價值雙雙大跌。

宏大國際資產公司總經理陳益盛表示,今年上半年交易金額最大的不動產交易案,總價動輒都百億元以上,分別是宏匯、愛山林以170.86億元取得台電CR-1都更案,及遠雄建設砸下136.06億元購買高雄市鼓山區土地,顯示建商看好區域長期發展;至於台達電斥資69.5億元購買桃園觀音廠房,則是今年是商用不動產規模最大的交易案。

陳益盛表示,前十大交易案總成交金額達645.42億元,其中建商就占5件,共斥資413.44億元,金額占比達6成4之多,但並非全數都投入購地,而是有半數擬投入商用不動產開發行列,顯示建商看好商用不動產市場前景;另外5件,則為科技業及傳產業企業自用。

陳益盛指出,上半年預售及新完工商辦和廠辦交易明顯增加,包括新日興及兆芃國際購置北士科「遠雄商舟」,必應創造購買內湖「Boss世界特區」,恆隆行、竣為國際購買內湖「國揚洲際企業總部」,穩得實業購買新店「全球新創科技中心」等,顯示企業購置商辦需求穩定成長。

陳益盛分析,由於商辦市場多年來持續缺貨,目前正陸續興建或完工階段,預期下半年交易量仍會持續。至於六都,表現仍以台中最為突出,小型商辦單價續創新高。

至於工業廠房市場,陳益盛分析,其市場最大變數仍是美國關稅及匯率,對於高毛利的科技業、設計類代工等影響較小,終端產品出口及低毛利率等傳產則影響很大,將會明顯壓低獲利率,尤其部分傳產業恐將放緩擴廠腳步,或由購買轉為承租,買氣面臨變數。



資料來源:https://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250722000242-260210?chdtv



2025/07/23
宏大國際資產總座陳益盛:下半年商辦和廠辦市場「晴時多雲」

上半年預售商辦大樓熱度升溫,新日興及兆芃國際等買家就出手購買北士科的「遠雄商舟」。圖/業者提供

上半年預售商辦大樓熱度升溫,新日興及兆芃國際等買家就出手購買北士科的「遠雄商舟」。圖/業者提供


2025年不動產市場在內外夾殺下,變動劇烈,展望下半年,宏大國際資產總座陳益盛今(21)日指出,預期下半年商辦和廠辦市場可望呈現「晴時多雲」格局,前景最被看好!尤其科技業、建商仍將持續領航,衝出一片天。


陳益盛表示,2025年是全球景氣及產業變化劇烈的一年,從一開始的半導體產業帶動台積電的護國神山,以及輝達黃仁勳旋風引領台灣 AI 的供應鏈欣欣向榮,接連帶動商用不動產的交易熱絡,不分科技業、傳產業,大小案件買賣此起彼落。到了4月,吹起美國川普的關稅颶風,以出口導向為主的台灣,遇到很大的挑戰,緊接著在台幣爆升之下,匯兌後獲利金額及海外資產價值雙雙大跌。

據宏大國際資產公司分析,這一波全台產業面臨的風暴,也影響到商用不動產市場,形成科技業與傳產業的明顯對比。

宏大國際資產最新統計顯示,今年上半年最大型的交易案總價仍達百億元以上,分別是宏匯、愛山林以170.86億元取得台電CR-1 都市更新案、及遠雄建設砸下136.06億元購買高雄市鼓山區土地。

宏大國際資產總經理陳益盛表示,這二件交易案都是建商看好長期區域發展而投資,與景氣好壞影響較不直接;反觀交易規模次之的,是台達電購買桃園觀音廠房金額達69.5億元,該案是今年是商用不動產當中(不計土地)最大的交易案,但今年整體商用不動產交易的規模及件數,已不似前幾年的動能之高,時常聽聞數十億、甚至上百億廠房交易案。

陳益盛指出,儘管商用不動產大型交易案件不似前二年熱絡,但新完工的商辦和廠辦交易明顯逐漸增加,包括新日興及兆芃國際購買位於北士科的「遠雄商舟」,必應創造購買內湖的「Boss世界特區」,恆隆行及竣為國際購買內湖「國揚洲際企業總部」,穩得實業購買新店「全球新創科技中心」等,都是金額達5億以上至20億元不等的大手筆交易案,仍舊看好企業購置商辦潮現象穩定成長。

至於下半年的商用不動產市場,宏大不動產天氣,商辦和廠辦類顯示為「晴時多雲」,商辦市場則仍看好。

由於商辦市場缺貨已是多年的問題,目前正處於陸續興建及新完工階段,預期市場交易仍會持續。交易標的從台北市中心到內湖、南港、北投、士林等,都將陸續有中大型規模的成交訊息,新北市則以廠辦市場佔有一定的比例,主要分布在新店、中和、新莊、三重、土城、汐止等處。

六都其他商辦廠辦市場,表現仍以台中最為突出,小型商辦單價續創新高。

在工業廠房市場,天氣概況預測為「多雲時晴」。宏大國際資產分析,工業廠房市場最大變數,仍是美國關稅稅率,稅率高低對於高毛利的科技業、設計類代工等影響較小,終端產品出口及低毛利率的傳產影響則很大,將會明顯壓低營收獲利率,尤其部分傳產業將導致擴廠計畫放緩,或由購買轉為承租,天氣概況為「多雲時晴」。

在零售市場方面,宏大國際資產分析,今年 1~6月的零售業營業額(年增率)為-1.63%,餐飲業營業額(年增率)為+6.54%,顯示零售/店面市場表現相對微幅成長,預估零售租賃及買賣市場不亞於2024年表現,天氣指標維持在不好不壞的陰天。

至於旅館市場,據交通部觀光署統計,來台觀光客較去年同期增加約8.3%,但在國旅平淡表現之下,國內旅館住房率維持在60~61%區間,並無太大變動。

陳益盛表示,目前旅館業正處在汰舊換新階段,老舊的、小規模的飯店或旅館將陸續淘汰,逐漸取代的是「更高端的六星級酒店」、及連鎖「全新但房型變小」的二大不同趨勢,前者潛在市場仍大,後者則需要搭配科技的智慧化、無人化來降低成本、提高獲利。

陳益盛表示,由於來台商務客成長比率優於來台觀光客,住房率仍將以「七都」都會區市場性較佳,觀光客為主的風景區則因新台幣匯率升值導致外國人購買力下降,預期來台人次有待觀察,預估旅館市場天氣呈「陰有雨」。



資料來源:https://www.ctee.com.tw/news/20250721701021-430606



2025/07/23
住房搶客大戰 台北觀光飯店紛出招

美國關稅政策與新台幣升值,衝擊以國際客源為主的台北觀光飯店住房生意,台北萬豪、美福、南港老爺行旅、誠品行旅、凱達、凱撒、晶華等業者,紛推住房優惠專案,掀住房搶客大戰。圖/本報資料照片

美國關稅政策與新台幣升值,衝擊以國際客源為主的台北觀光飯店住房生意,台北萬豪、美福、南港老爺行旅、誠品行旅、凱達、凱撒、晶華等業者,紛推住房優惠專案,掀住房搶客大戰。圖/本報資料照片


台北觀光飯店暑假住房促銷大戰

台北觀光飯店暑假住房促銷大戰


美國關稅政策與新台幣升值,衝擊以國際客源為主的台北觀光飯店住房生意,台北萬豪、美福、南港老爺行旅、誠品行旅、凱達、凱撒、晶華等業者,紛推住房優惠專案,掀住房搶客大戰。


暑假是位在景區休閒度假飯店住房旺季,卻是台北都會以國際商旅為主要住源客源的城市型觀光飯店住房淡季。今年暑假,因美國關稅政策與新台幣升值影響,台北國際電腦展結束,入境市場除國際商旅減少,休旅客層亦因新台幣升值而下滑。「新台幣變大了」使國人赴海外旅遊度假意願大增,台北觀光飯店眼見訂房緩慢,暑假住房率能見度不佳,推出不同主題優惠住房專案救市。

台北漢來限時優惠、指定日期入住每晚下殺4,999元起。台北凱撒推三大暑期住房專案,包括每房每晚3,999元起的「這夏金好玩」與「綠意印記旅遊趣」,及每房每晚3,499元起的「藝起遊玩趣」;台北萬豪推「卡丁樂遊島」住房專案,將逾400坪宴會廳打造成室內親子遊樂空間,包含超過200坪台北市室內最大卡丁車賽車道,羽毛球、乒乓球等室內球類及電動遊樂區。即日起至8月21日開放預訂,客人可選經典客房或適合2大2小家庭客的居家式客房,專案含自助早餐,贈樂遊島與卡丁車無限暢玩券,免費使用高空戶外泳池設施,加碼扭蛋轉轉樂抽住宿券等各式好禮,專案價每晚7,500元起。



資料來源:https://www.ctee.com.tw/news/20250722700180-439901



2025/07/23
內憂外患夾擊 房市管制政策應適度放寬

如果連新青安貸款,公股銀行都沒有足夠的量能可辦理,可想而知,一般房貸申辦難度有多高。圖/本報資料照片

如果連新青安貸款,公股銀行都沒有足夠的量能可辦理,可想而知,一般房貸申辦難度有多高。圖/本報資料照片


川普對等關稅風暴襲擊下,全球經濟面臨狂風暴雨,以出口為導向的台灣更可能首當其衝,包括今年下半年乃至明年的外貿展望烏雲罩頂,後續內需表現對經濟的支撐尤其重要,政府考量居住正義祭出的打炒房政策固然有其必要,但近期銀行房貸緊縮除已擾民,更可能引發房市違約潮,應適度檢討政策。


從防杜囤房炒作的角度來看,不論內政部平均地權條例或財政部的囤房稅都可發揮相關作用。目前比較大的問題出在政府對銀行端房貸管制造成的緊縮效應,特別是除金管會原本依銀行法72-2條的總量管制,央行採取選擇性信用管制,更另行管制不動產放款集中度,使得各銀行房貸額度大排長龍。

據內政部的統計月報,今年前五月住宅使照量達5.5萬戶,創下2006年統計以來新高。主要是建商2018年起大量推案,中間歷經缺工、缺料和新冠疫情等,使交屋時間延滯,去年開始進入大量完工階段,未來一、二年預期仍會有大量交屋潮。在此情況下,民眾若沒辨法順利向銀行貸款交屋,不排除產生斷頭潮。

炒房當然不令人樂見,但房市若非理性崩跌,對經濟傷害之大,更是任何一個政府都無法承受之重,從過去日本房價崩跌的例子,再看先前大陸房價重挫嚴重的後遺症,可預見政府如果對於這波房貸緊縮潮可能造成的危機坐視不理,後果可能不僅是房價下跌,還會產生建商財務危機、金融不安及內需衰退。

以國內房貸主力的公股銀行為例,依財政部統計至6月底的最新數字,自用住宅可貸款額度除了台灣銀行還超過500億元、土地銀行銀近200億元,其它六家泛公股銀行的額度都不到百億元,甚至不乏水位已降至個位數、即低於10億元的銀行,民眾房貸排隊時間更從正常的半個月到一個月,現在至少要等三個月到六個月起跳。

台灣錢淹腳目,包括公股銀在內,台灣的銀行並不是沒有錢放款,之所以沒有額度來辦理房貸,還是主管機關「管制」的結果,因此就算行政院和財政部強調公股銀優先辦理民眾自住首購及已承諾貸款,提供民眾購屋資金協助,落實支持自住政策的安居目標,但銀行「擠不出來就是擠不出來」。

平心而論,銀行法72-2條的不動產授信天條行之多年,銀行原本即應視本身資金水位調節,央行選擇性信用管制,例如對高價宅和第二戶以上房屋降低貸款成數,也都沒有問題。問題就出在去年起新設的「請銀行自主控管不動產貸款總量」,除加重銀行整體房貸授信額度壓力,也成為銀行拒貸的主要藉口。

時空背景不同,政策自然也要跟著調整。先前管制銀行房貸授信,主因新青安之亂造成各銀行房貸暴增、房市炒作氣氛炙熱,政府須出手降溫,阻絕投機客;但現在的問題在貸不到錢的大多是自住客,特別是大量交屋潮湧現下,很多民眾面臨即將交屋、但貸款不如預期的狀況,資金調度壓力明顯升高。

房價走高的情況下,民眾當然希望房價回跌至合理水準,只是現在的問題已經不在於房價,而是民眾買了預售屋,或者好不容易存夠頭期款之後,卻因為卡在貸款這一關而無法交屋,甚至必須因此降價轉售或者面臨違約,顯示管制措施已偏離政策本意,有可能傷害到無辜的首購民眾。

最直觀的數據之一,是在新青安之亂後,除改為一生限貸一次,以避免被有心人重複套利,更要求簽署切結書,排除轉租和人頭,但是觀察今年以來八大行庫辦理新青安的件數一路下降,最主要的原因不僅是因為少了投機客申貸,行庫自身沒有額度才是最大的問題。

如果連政府主打、且要求行庫優先辦理的新青安貸款,公股銀行都沒有足夠的量能可辦理,可想而知,一般房貸的申辦難度和成本會有多高,後續可能衍生的一連串房市後遺症,更可能包括大家擔心的違約潮、資金斷鏈和產業衰退,除了房市將面臨連鎖反應,經濟也勢必付出沈重代價。



資料來源:https://www.ctee.com.tw/news/20250723700051-439901



2025/07/23
工業地產夯 北市商辦空置率看升

北市商辦示意圖。記者朱曼寧/攝影

北市商辦示意圖。記者朱曼寧/攝影


工業地產夯,反觀台北市商辦市場則略有挑戰,商仲業者分析,下半年在多棟新大樓完工加入供給後,不僅空置率將提高,商辦交易價、租賃價格是否能穩住,值得密切觀察。

仲量聯行商業不動產部副總經理游淑芬分析,接下來台北市粗估將新增七棟商辦案,新增供給估達52,113坪,其中第3季有新光杭北、元大銀星共增加10,290坪量體,南港也有中華電信南港商業大樓落成、增加5,237坪供給。

游淑芬指出,今年第4季又有世界明珠A棟落成、完工量約達12,147坪,光指標四大商辦案就貢獻不小量體,屆時將推升核心商業區商辦空置率估近雙位數、創近兩年新高,南港商辦空置率估逾18%。

第一太平戴維斯資深協理丁玟甄認為,下半年台北市商辦市場擴大供給下,將干擾北市商辦交易價格、租賃行情。至於商辦租賃市場部分,認為下半年在新商辦大樓增量供給下,對台北市辦公室租賃市場造成的壓力較大。


資料來源:https://money.udn.com/money/story/5621/8885182?from=edn_subcatelist_cate



2025/07/23
房市相對悲觀 買賣方皆觀望

國泰金控7月庶民指標顯示,民眾買房和賣房意願都下滑,分別為-47.6與-29.4,認為目前非買房時機、非賣房時機的民眾分別有66.4%和55.8%,顯示買賣方大多數處於觀望態度。


調查結果指出,民眾對不動產市場信心直直落,今年買房意願最高時期在3月、約19%,4月遇川普關稅政策來襲驟降到17.3%,7月約18.8%認為目前是買房時機,但較6月下滑0.2個百分點,更有高達66.4%認為目前非買房時機,月增0.3個百分點。


賣方也呈現相同趨勢,僅26.4%認為目前是賣房時機,月降1.1個百分點,且從去年7月房市過熱時的46.9%開始,呈逐月下滑趨勢;7月高達55.8%認為非買房時機,月增1.5個百分點。

買賣房意願指數方面,7月買房意願指數為-47.6,較6月-47.1衰退,且自去年9月中央銀行祭出第七波信用管制措施以來,連續11個月買房意願指數都在-45之下;7月賣房意願指數-29.4,較上月-26.8下滑,且從去年10月以來連續10個月維持在-11以下。

買房意願與個人收入及預算相關,從個人薪資所得來看,7月有22.8%民眾目前薪資所得較過去半年增加,但比上月衰退1個百分點,多數人都是薪資所得不變、約60.8%,另有16.4%薪資所得下滑,影響買房意願。

預期未來半年薪資部份,21.8%認為會增加,比6月狀態樂觀、成長1.5個百分點;認為未來半年薪資減少有15.8%,較6月下滑1.6個百分點。

整體而言,民眾對股市風險偏好程度逐月上修,對台股走勢相對樂觀,但尚未蔓延到房市。



資料來源:https://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250722000145-260202?chdtv





  • 20
  • 21
  • 22
  • 23
  • 24
  • 25
  • 26
  • 27
  • 28
  • 29
  • 30

目錄

  • 房地產新聞
  • 產業經濟新聞
  • 區域相關新聞
  • 園區快訊
  • 公司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