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com

最新消息

  1. 首頁
  2. 最新消息

2025/02/20
雙北市商辦行情 創高聲四起
雙北市商辦/廠辦單價創高指標案

雙北市商辦/廠辦單價創高指標案

輝達台灣總部18日傳出相中台北市關渡,雖然地點尚未確定,但近期在輝達光環加持下,雙北市商辦行情頻傳創高,目前最高單價由「統一國際大樓」以每坪222.8萬元穩坐龍頭;中山區「國家企業廣場TAIPEI ONE」也因新加坡駐台商務辦公處相中,最高每坪達179.6萬元;大直「忠泰世界廣場」每坪131.9萬元、北士科「遠雄商舟」69.2萬元,也再度推高區域天花板。

輝達決定在台灣設立海外總部,南港台電CR1案先前一度傳出是大熱門,惟18日又傳出關渡可望脫穎而出。雖然輝達海外總部地點尚未敲定,但雙北市商辦市場受惠企業自由需求殷切,最近不少大樓單價都頻頻突破區域天花板。

據內政部實價登錄資訊顯示,台北市復興北路的國家企業廣場TAIPEI ONE已揭露24筆交易,最高每坪達179.6萬元,於去年11月成交,創下預售商辦大樓最高單價紀錄。

大直辦公指標案忠泰世界廣場也已揭露11筆實價,每坪最高成交價達131.9萬元,刷新大直商辦行情新高,位於9樓及13樓。

新興崛起的北士科新洲美段,也出現新天花板,遠雄商舟推出後已有52筆揭露,其中最高單價在12樓,每坪達69.2萬元,於去年11月成交。

至於全台最高辦公單價,仍是信義計畫區的統一國際大樓,短短2年就出現兩次每坪200萬元以上成交紀錄,一次是2022年保力達以每坪211萬元買下,一次是2025年初太子建設以每坪222.8萬元買下27樓辦公室,再度改寫台北市及全台灣A辦的新高紀錄。

新北市方面,國揚集團創辦人侯西峰的威力國際,位於新店的「全球新創科技中心」已揭露5筆成交實價資訊,最高單價位於17樓,每坪交易價55.2萬元,去年12月底成交,為路段新高。另外,中和「台灣科技公園」去年8月13樓成交,每坪達56萬元;三重「信銓星宇廣場」去年7月14樓以每坪55萬元成交,也雙雙超越區域行情。

資料來源:https://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250219000260-260210?chdtv



2025/02/20
賣方鬆動 六都議價率有感擴大
中央銀行實施第七波信用管制衝擊房市,造成去年第四季起房市交易低迷。圖/本報資料照片

中央銀行實施第七波信用管制衝擊房市,造成去年第四季起房市交易低迷。

六都成交委託天數及議價率
六都成交委託天數及議價率

政策打炒房、中央銀行實施第七波信用管制衝擊房市,去年第四季起房市交易低迷,賣方價格出現鬆動跡象。據住商機構統計,今年全台六都中,除台中持平外,其餘五都議價率均有感擴大,桃園、台南更擴大至18.2%、19.5%,比去年同期增加五個百分點,房市漸往買方市場傾斜。

住商機構統計顯示,六都去年1月至2月中平均議價率約10%~14.5%,今年迄今約11.9%~19.5%,其中除台中持平外,台北、高雄約增加兩個百分點,新北、桃園、台南則增加五個百分點。

這也反映成交行情雖然並未出現明顯鬆動下修,不過過去開高價、議價空間有限的情形,如今多數屋主開價仍高,但惜售姿態不再堅持,比起房市景氣熱絡的去年初,有更大的議價空間。

住商不動產企研室執行總監徐佳馨表示,疫情後房市多頭正式走向尾聲,從去年初與今年初的成交狀況對比,即可知景氣變化;去年初正逢新青安貸款上路,全台瘋迷小宅、低總價物件,六都議價率皆不到15%,可見當時賣方大多待價而沽,惟今年初市場已進入冷靜期,以親民房價聞名的區域,如桃園、台南等都會區,價格開始鬆動,可見此波房市寒流,市場風向逐漸吹往買方,若為自用、剛性需求購屋者,可以考慮入市多看房,有機會以「甜甜價」購得房屋。

此外,以今年六都平均成交委託天數來看,台北市平均79.4日、桃園78.2日最高,其中台北比去年同期還增加九天,顯示台北市多屬高總價、高單價物件,在房市前景不明時期,對經濟局勢較為敏感的高資產買方,出手更為謹慎。

資料來源:https://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250219000184-260210?chdtv



2025/02/20
房市詐騙聲量逾十萬!徐佳馨揭露房產陷阱與避雷技巧

名家專欄/房市詐騙聲量逾十萬!徐佳馨揭露房產陷阱與避雷技巧

近年來詐騙集團猖狂,除了投資詐騙外,也有看上不動產金額高、民眾交易經驗少,專門以此進行詐騙的所在多有。根據《KEYPO大數據關鍵引擎》輿情分析軟體調查,2024年1月1日至2025年1月20日以來累積總聲量共115,152筆。

其中討論度最高的是2024年5月10日,有高達2,308筆討論關於社群媒體流傳的一起詐騙案,有網友控訴76歲的老父親因加入LINE股票操盤群組而被騙走價值3,000萬元的房產。這起案件對詐騙手法的高明與狡猾多所著墨,同時反映出網友對於質疑警方處理方式,並認為因為詐騙罪的刑罰過輕,導致犯罪成本低,讓台灣成為詐騙之島。

不動產交易人物虛假-假屋主、假買方、假租客、假中人

不過,民眾最關心的莫過於如何避免被詐騙。在此之前,我們先聊聊房產詐騙有哪些類型。

「假屋主」就是根本不是房屋所有權人,但先以租屋或其他方式取得房屋鑰匙後,偽造權狀,騙取購屋人的購屋款項,租客的訂金或押金,這房產詐騙以屋主急需用錢、所以用低於市場行情的出售價格為由,快速騙錢走人。

「假買方」就是鎖定自售房屋的所有權人,特別是沒有貸款設定的類型,簽約時快速支付頭期款獲得信任,背地裡卻夥同不肖代書過戶房產。

「假租客」多數都是因為房東將房子出租,戶籍卻留在租屋處沒遷走,給了不肖份子可趁之機,過往有假租客偽造房東簽發的本票,向法院聲請強制執行債權,將房子法拍,並攔截法院文書,在房子法拍後租客人間蒸發,房東欲哭無淚。近期出現的假租客多是透過租屋身份取得房屋相關資料,以假屋主身份進行詐騙,民眾不可不謹慎。

「假中人」多數發生在交易火熱的區域,因為民眾想買買不到,會遇到聲稱可以買到房子的「中人」(介紹人)聲稱用低價取得建商與地主保留戶,或是條件更好的房型,用來吸引民眾向其購屋,甚至變造假房屋預定單、收據、合約、建商的大小章、收款章等,一路從訂金、簽約金,騙到工程款,直到根本無法交屋,民眾才驚覺上當。

不動產相關資訊虛假

產權資料虛假

為了取得對方的信任,詐騙集團第一步會以租客身份取得真所有權人的鑰匙,接下來會偽造所有權人的身分證件、權狀等,等到萬事俱備,就會拿到市場以低價、急售的話術吸引買方,且多數會要求快速決定,以達到詐騙目的。

價格虛假

雖然有實價登錄,但有不少民眾不會查詢,或是懶得查詢,給了詐騙者可趁之機,就有機會用偏離行情的價格取得不動產。

所有權人如何防範不動產詐騙?

積極作法是去申辦「地籍異動即時通」,辦理「地籍異動即時通」服務後,名下已登記的不動產,如果遇有申請買賣、拍賣、贈與、信託、抵押權設定、書狀補給、查封、判決移轉等12種情形,轄區地政事務所系統即會在登記案件「收件」或「異動完成」時,以手機簡訊或電子郵件通知。在收到通知後,可以於第一時間打電話、或到地政機關阻止詐騙集團移轉過戶。

另外也建議所有權人還清貸款後可以留下清償証明但不要塗銷,避免讓詐騙集團鎖定,同時如果房子出租,也不要為了辦理自用節稅把戶口遷進自己沒有實際居住的房子,因為公文書多數會寄到戶籍所在地,少了這一層保障,被賣了都不知道。

經常出國或是不住在戶籍所在地的人,應該請親友、附近鄰居或大樓管理員代為收取或留意信件,以儘早發現不動產有遭人異常處理。曾有偽冒案件是所有權人接獲保險公司之投保火險通知書或地政事務所之書狀補發通知函等,民眾才知道自己出租的房屋遭房客設定高額抵押或冒名申請不動產之書狀補發,才趕緊處理避免損失。

最基本的是,權狀、印鑑章、印鑑證明及身分證件應妥善保管好,千萬不要任意交給別人(包括影印本),如果需要提供這些文件給他人辦理土地登記以外之事項時,權狀可以地政事務所核發之第二類謄本替代,身分證影本及印鑑證明應註明用途;又如上述證件遺失,應儘速向原核發機關申請補發,並向派出所報案,以防萬一。

買方/租客如何避免不動產詐騙?

買方或是租客一定要確定來簽契約的是所有權人本人,或是經過授權的代理人,買方除了透過身份證件、權狀、謄本等資料,或是由專業人士代為把關,確認所有權人,持有證件的真實性,作為付錢的一方,無論是買方或是租客,都要切記對於「急著要錢」、「急著做決定」、「低於行」』等狀況,都要特別留意,交付現金也必須要有單據,只要有一個流程不清不楚,寧可不買不租,也不要讓自己陷於危險。

自2023年1月1日起,民眾辦理不動產登記除核發傳統紙本權狀,系統同時產製「電子產權憑證」,不動產所有權人只需透過自然人憑證、工商憑證或行動自然人憑證APP,登入內政部「電子產權憑證系統」入口網(https://right.land.moi.gov.tw/),即可取得電子產權憑證的QR Code(每次效期3天,逾期可重新產製),提供予查驗者使用。此項憑證可讓租客、銀行、地政士等第三人迅速驗證產權與身分,房東或所有權人或抵押權人也不再需再隨身攜帶紙本權狀或另外申請謄本,購屋人或是承租者可以要求屋主提供。

無論是買方或是賣方,第一關是要找經驗與信譽的建商和房仲業者交易,且在店頭或接待中心簽約洽談,就算沒有透過房仲業者協助,務必要求走銀行或具備公信力的建經公司履約保證等交易流程,千萬不要過度自信或貪圖節省仲介費、代書費而自行辦理房產交易手續,免得讓有心人有機可趁。在目前詐騙還沒有更立竿見影的避免方法前,民眾要為自己留點心,不要貪便宜、圖方便,避免自己成為詐騙集團眼中的肥羊。

番外篇:詐騙往生者房產

近期北市地政局發現有詐騙集團夥同里長、殯葬業者、代書、律師等,偽造無繼承人的往生者遺囑,將房產過戶出售,不法所得破億,這起「台版地面師」案件,引起軒然大波。若不是有責任感與良知艱鉅的第一線公務員發現,恐怕將有更多民眾受害。但這種個案只能透過所有權人在生前立好遺囑,並且安排遺囑執行人代為處理,不然防不勝防,民眾可要特別留意。

資料來源:https://dailyview.tw/popular/detail/28804



2025/02/20
去年Q4強弩之末 房價現反轉訊號
根據國內各大房價指數觀察,去年第四季房價雖處在歷史相對高點,不過已成強弩之末。圖/本報資料照片

根據國內各大房價指數觀察,去年第四季房價雖處在歷史相對高點,不過已成強弩之末。

各大房價指數2024第四季房價走勢
各大房價指數2024第四季房價走勢

政策重手打房、無論預售及中古屋市場交易量大幅衰退,居高不下的房價到底是否有修正的可能?根據國內各大房價指數觀察,去年第四季房價雖處在歷史相對高點,不過已成強弩之末,包括政大永慶即時房價指數、清華安富房價指數均已出現反轉修正趨勢,其餘房價指數也見漲幅收斂。

各房價指數編製的模型、樣本雖不同,仍可看出過去房價飆漲不再,出現漲不動、甚至反轉的訊號。政大永慶即時房價指數顯示,去年第四季全台房價季跌2.9%,出現五年來首次下修,七都房價指數全數下跌,跌幅介於1.6%~4.5%間。

永慶房產集團研展中心總監郭翰表示,銀行房貸緊縮與第七波選擇性信用管制持續影響,市場買氣明顯降溫,部分賣方擔心愈晚出售,必須有更大幅度降價才能脫手,在價格上更願意讓利,使去年第二季、第三季房價分別季漲4.7%、3.1%後,首度出現跌幅2.9%。

以逐月觀察房價走勢的清華安富房價指數顯示,這波房價的高點落在去年10月、11月,12月起房價出現多年以來首度回跌,月跌幅0.06%。信義房價指數去年第四季季漲0.57%,相較於過去一段時間每季季增幅約2%~3%,去年第四季漲幅已明顯收斂。

代表新建案市場的國泰房地產指數顯示,去年第四季全台房價季漲1.15%,漲幅趨緩,國泰房地產指數認為,央行第七波信用管制措施短期難有鬆綁機會,加上新青安嚴審影響銀行放款態度,房價漲幅趨緩,銷售率持續下滑,交易量持續減少,預期今年走向價穩量縮。

不過各界普遍認為,今年經濟穩健、股市高檔,近年賣方多半獲利豐厚,不易有降價急售房屋的動機,觀察點在股市,除非股市出現大幅下跌,否則房價難見有感修正。

信義房屋企研室專案經理曾敬德表示,預售市場未見降價,會形成中古屋市場的支撐。市場上的二大賣方「都不缺錢」,建商多數沒有急售壓力,屋主在近年房價大漲下,大多已有相當獲利,不急著讓價出場,除少數急售個案,房價難以明顯下跌。

值得觀察的是,近年台股大漲帶動資金湧入房市,川普關稅政策使不確定性大增,台股若出現重挫,屋主出現財務壓力,才較容易出現供給增加的現象。

資料來源:https://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250217000150-260202?chdtv



2025/02/20
2025年房市關鍵字:「觀」成為市場主旋律

2025 年剛開始,台灣房市的氣氛就跟 2024 年大不相同。「現在該買房嗎?會不會買貴了?」成為許多購屋族最煩惱的問題,市場觀望情緒濃厚,不僅影響自住客,就連建商推案和土地交易也陷入「暫停」狀態。在這種情況下,「觀」無疑是2025年最貼切的房市關鍵字。

2025 年剛開始,台灣房市的氣氛就跟 2024 年大不相同。「現在該買房嗎?會不會買貴了?」成為許多購屋族最煩惱的問題,市場觀望情緒濃厚,不僅影響自住客,就連建商推案和土地交易也陷入「暫停」狀態。在這種情況下,「觀」無疑是2025年最貼切的房市關鍵字。

今年房市關鍵字:「緩」、「硬」、「謹」,但最重要的是「觀」

《經濟日報》進行的「2025經濟關鍵字」票選結果顯示,民眾選出的年度關鍵字是「緩」,象徵通膨趨緩、利率逐步下降,經濟進入調整期。

然而,不動產業界的看法有些不同。中華民國不動產聯盟總會理事長林正雄認為,2025年房市仍會展現一定的「硬」實力,因為首購與換屋需求仍然存在。而不動產仲介公會則提醒,今年房市面對諸多變數,應該更「謹」慎應對。

但如果仔細觀察市場,就會發現其實「觀」才是最關鍵的字。從2024年底開始,許多購屋族擔心買貴、不確定時機對不對,因此遲遲不敢下手;另一方面,建商也選擇按下「暫停鍵」,觀察市場變化。全台土地交易市場明顯冷卻,甚至連大型建商也決定暫時不購地,等政策更明朗後再調整推案策略。

央行限貸+政經不確定性 高價住宅買氣降溫

瓏山林世貿博物館 2024年,央行在6月與9月兩度實施不動產貸款管制,導致10月後中古屋市場交易量驟降。不過,到了12月,五大都會區的房市交易量卻全面回升,台北市甚至成長24.9%,這顯示市場需求仍在,只是買方選擇觀望,等到年底才出手。

然而,受「限貸令」影響,高價住宅市場受到的衝擊最明顯。根據央行規定,台北市總價超過7,000萬、新北市6,000萬、其他縣市4,000萬的住宅,貸款成數最多只有三成,而且沒有寬限期。這讓許多高資產族開始重新規劃資金運用,減少對高總價房產的投資。

再加上地緣政治風險、美國可能迎來「川普2.0」的政局變動,使得高資產族更謹慎,不再大手筆投資高價住宅,導致這類市場買氣明顯降溫。

房價與成交量:中古屋價格「撐住」,預售屋「不讓步」

從房價來看,都顯示市場有降溫跡象,但實際成交價仍然「跌不下來」。雖然部分中古屋有零星賠售案例,但整體市場尚未出現全面降價趨勢。

至於預售屋市場,雖然不再瘋狂創高價,但建商仍然守住價格,不輕易讓步,尚未出現像2016年那樣建商主動降價的情況。

2025年房市還有支撐 經濟與股市是關鍵

雖然市場充滿不確定性,但房市仍然有撐盤的條件。根據中研院預測,2025年台灣經濟成長率可望達3.10%,民間消費也將穩步成長。如果股市持續走強,帶動財富效應,那麼房市仍會有支撐。此外,剛性需求依然存在,優質建案仍然熱銷,購屋族更重視地段和建商品牌。

2025年的房市,將是一場多空對決的拉鋸戰。在觀望與出手之間,誰能搶得先機,誰又會錯失良機?答案或許就藏在「觀」這個字當中。

資料來源:https://tw.news.yahoo.com/2025%E5%B9%B4%E6%88%BF%E5%B8%82%E9%97%9C%E9%8D%B5%E5%AD%97-%E8%A7%80-%E6%88%90%E7%82%BA%E5%B8%82%E5%A0%B4%E4%B8%BB%E6%97%8B%E5%BE%8B-011019205.html?guccounter=1&guce_referrer=aHR0cHM6Ly9wc2UuaXMv&guce_referrer_sig=AQAAABNlNFFk35IXZrrUFON6Xh_TLaw06pPkmdIr-3Mo9m_s-G_kQQrTljsNcPl0lQsAosS6ncGiCdu0LomBAaRD53QN-6p3iW3eO3OfXv-EPBu69pZTqWKPiCK6cV_XlHujj9yowh9MgcW_6jEH-vsxsY-kRslFLW-O7seiNo9UDV4w



2025/02/20
5月開徵新稅制非自住多繳1.67倍 這4類屋主要審慎評估

房屋稅新制今年五月開徵,台中市地政局提醒3月24日前需完成遷戶籍,才能以自住房屋課稅。記者陳秋雲/攝影

房屋稅新制今年五月開徵,台中市地政局提醒3月24日前需完成遷戶籍,才能以自住房屋課稅。

房屋稅新制今年5月首次開徵,台中市政府地方稅務局近日第2次發函提醒自住房屋但尚未設立戶籍的屋主,3月24日前完成設籍,若未設戶籍將被核定為非自住用的房屋,會按3.2%到4.8%非自住稅率課稅,至少增加1.67倍。


不過,沈政安提醒,戶籍遷出雖然可以節稅,但這四類屋主遷戶籍前須審慎評估:可能影響身心障礙者用車的使用牌照稅免稅、地價稅自用住宅用地優惠稅率、土地增值稅自用住宅用地重購退稅或請領各類政府補助的資格。


沈政安表示,新制規定自住房屋除房屋所有人「本人、配偶及未成年子女」限全國3戶,無出租或供營業使用且實際居住,且需「本人、配偶或直系親屬」設有戶籍的新條件,若未設戶籍將被核定為非自住用的房屋,會按3.2%到4.8%稅率課稅。


過去規定住家用房屋只要現值在10萬元以下,都可免徵房屋稅,但新制上路後,免稅優惠限縮為自然人持有且全國合計以3戶為限,超過3戶的部分將恢復課徵房屋稅,還有一個多月時間讓民眾及早規劃選擇。


地稅局指出,自住稅率申請或免稅3戶擇定,今年3月24日前申報,但如果2024年已經適用自住稅率的屋主,只需期限辦妥戶籍遷入,不必再申請;住家用免稅超過3戶的屋主如果未於限期內申請,地方稅稽徵機關將會主動以對民眾最有利方式擇定房屋稅額最高的3戶免稅。

資料來源:https://udn.com/news/story/7243/8552838?from=udn-catelistnews_ch2



2025/02/20
台北捷運南北環段全面開工 社子線周邊房市備受矚目

士林社子地區開發較早,較少新建案,房價基期較低,未來可望受惠捷運議題。(圖/信義房屋提供)

士林社子地區開發較早,較少新建案,房價基期較低,未來可望受惠捷運議題。

台北捷運南北環段8個土建區段標於今年一月全面開工,是台北市未來十年最大的公共工程;其中,環狀線北環段社子線部分已於去年3月開工,完工後,將大幅縮短雙北間的通勤時間,由新北產業園區站到士林站原32分鐘減少為20分鐘,到劍南路站將由原來的49分鐘縮短為28分鐘,信義房屋專家表示,有了捷運將大大增加買賣雙方的信心,也能增加士林社子地區的開發速度,為原本較封閉的房市注入活水。

信義房屋士林社子店主任司恩瑞表示,士林社子地區雖然道路交通發達,鄰近重慶北路交流道,又有多條公車路線,不過因有捷運需求的族群需搭乘公車得花費約10多分鐘車程,或其他交通運輸轉乘至士林捷運站搭乘,影響外地的買方購屋意願,北環段社子線動工後,增加買賣雙方的信心,而北環段串聯到蘆洲、士林,其中有一站靠近社子市場,為社子商圈的精華地段,屆時要前往蘆洲、大直地區都更加方便。

社子地區過去開發進度緩慢,主要還是土地多為當地人持有,多為多名所有權人,對於開發的意願不一,因此社子的房市環境較封閉,多為在地人或親友互相買賣,也因沒有捷運、外地人仍有會淹水的刻板印象,因此過去來自外地的購屋族群較少。

司恩瑞表示,區域內老公寓居多,屋齡介於45-53年,單價約52-58萬之間,不過多為當地老居民,移轉量較少,而中古電梯大樓屋齡約為10多年,單價約70-75萬之間,預售產品選擇性少,單價約72-84萬之間,只要一釋出,很快就能完銷。

司恩瑞認為,士林社子地區的優勢是為台北市門牌中房價基期較低的區域,居民不僅享有台北市政府各項資源,地理位置佳、生活機能完善及公路系統發達,僅要過一座橋就能到三重、蘆洲等區。

近期也多了許多外區過來的購屋族群,尤其是曾在新北三重、蘆洲一帶看過房子的民眾,預售屋房價都已高達8-9字頭,相較之下,士林社子地區的房屋就顯得親民,吸引年輕首購、換屋族群跨區購買。

資料來源:https://money.udn.com/money/story/12276/8548369?from=edn_subcatelist_cate



2025/02/20
房市跌勢不會太久?六都8大投資方向大公開

雖然房市走空,但預期此波反轉跌勢不會太久,跌幅不會太深。圖/本報資料照片

雖然房市走空,但預期此波反轉跌勢不會太久,跌幅不會太深

台灣房市第六循環自2018年止跌回升,歷經近七年多頭行情,2024新青安助瀾,甩尾行情至第四季推升乏力,房市反轉向下,由多轉空,終結第六循環多頭走勢,然而,雖然房市走空,但預期此波反轉跌勢不會太久,跌幅不會太深,為了迎接新的第七循環時代來臨與布局,筆者特從過去近十年來房市價量走勢分析,提供六都房市投資大未來的八大布局方向。

一、交易量佔比南增北減:從近十年交易量表現,發現換屋需求減弱,六都整體需求量減少,雙北交易量佔比劇減,台北減少6.5%,但中南部佔比不斷增加,雙北需求量明顯減少,台南與高雄剛需強勁,交易量與佔比不斷增加。

二、價格表現南強北弱:從第六循環價格表現,發現蛋白翻身、南北翻轉、高價翻盤,台南漲幅114%,居六都之冠,而未來趨勢不變,南北價差縮小,中南部與桃園四都尚有成長空間。

三、產業建設南北均衡發展:從高科技南移發現,中科、南科後來居上,與竹科三足鼎立,南北科技產業建設逐漸均衡發展,終止北漂。台中、台南、高雄高科技產業園區房市間接受惠,從2023年起,南科產值已超越竹科,未來高雄高科技產業投資逐漸實現生產力,高雄房產後市可期。

四、台商回流資金動能集中於中南部:從台商資金回流發現,傳統製造業回流集中在中南部,大量資金回流,挹注中南部投資房市資金動能非常強勁,也促成兩代不同堂趨勢不斷增長,而年長者都極盡全力幫助年輕人成家。

五、軌道經濟建設台中、台南、高雄發展潛力強:從高鐵軌道經濟起飛發現,南北距離縮短,一日生活圈創造中南部未來繁榮,台中烏日站娛樂城、展覽館、運動館…等新建設,台南歸仁Outlet二期、國際展覽館、沙崙智慧綠能科學城、紅線捷運銜接岡山…等建設,高雄左營北城計畫向北延伸銜接楠梓、南科S科技廊帶…等建設,高鐵屏東延伸線貫穿舊城區…等。加上未來十年配合中南部捷運路網建設完成,連結高鐵成為全台一日生活圈的重要基礎。

六、家戶數與人口增長桃園居冠:兩代不同堂趨勢,促使中南部過去三代同堂、兩代同堂的傳統趨勢改變,家戶數成長迅速。而透過雙北捷運三環六線與桃機通車、未來基捷,迅速連結桃園交通路網,擴大台北一日生活圈到桃園,北北基桃大台北都會逐漸成形,桃園市成為全台人口家戶數雙冠的唯一城市。

七、營建成本增加影響推升中南部房市:近年來營建成本雖年增率降低,但整體成本仍居高不下,由於桃園與中南部四都房價基期較低,營建成本佔比相對較高,例如營建成本若每坪增加5萬,對台北高房價而言,影響房價比例只有5%左右,但對中南部而言影響就高達近18%之多,對房價推升間接產生助力。

八、大都會形成趨勢有利桃園與中南部四都房市發展:全台都會透過交通軌道建設貫通,都會人口集中、資源集中,過去台北都會藉新北三環六線與桃機線將大台北一小時生活圈不斷擴大,造就桃園房市前景不斷看好,而大台中都會未來也會藉由交通建設擴大延伸到彰化、南投,大台南都會擴大延伸到嘉義、雲林,大高雄都會擴大延伸到屏東,有利未來桃園與中南部四都房市發展,潛力無窮!

資料來源:https://www.ctee.com.tw/news/20250215700009-430603



2025/02/20
假投資、假仲介、高利息 警提醒不動產詐騙3特徵

不動產詐騙案有假投資、假仲介、高利息等三大特徵,聽到高獲利的話術就應立刻驚覺是詐騙。圖為內政部推動地政強化審查與攔阻機制。圖/內政部提供

不動產詐騙案有假投資、假仲介、高利息等三大特徵,聽到高獲利的話術就應立刻驚覺是詐騙。圖為內政部推動地政強化審查與攔阻機制。

不動產詐騙案件有增多趨勢,光桃園市警方去年就受理一百件,今年至二月十八日已十七件,警方分析,不動產詐騙案有假投資、假仲介、高利息等三大特徵,聽到高獲利的話術就應立刻驚覺是詐騙,並撥打一六五反詐騙專線諮詢。


警方分析,詐團常會誘騙被害人下載投資APP並加入投資群組,佯稱可跟隨老師投資獲利,為了誘使被害人上當,還會小額匯款給投資人聲稱獲利,讓當事人投入更多資金,其實被害人在APP看到的高額獲利都是偽造的。


當被害人誤信投資獲利,詐團就誘使投入更多資金,或慫恿抵押不動產籌資,再介紹金主借錢,但詐團介紹的金主通常會收取高於一般行情的高額利息,還款期限也較短,一旦被害人還不出款項,房產就沒了。


警方提醒切勿輕信高投資、高獲利的詐騙話術,建議民眾可申請內政部「地籍異動即時通」APP,只要名下不動產有設定抵押權、移轉等任何異動,系統於「收件」及「異動完成」時均會透過簡訊或電子郵件通知。

資料來源:https://udn.com/news/story/7321/8559440



2025/02/20
市場觀察-2025年台灣不動產市場 穩中求量

圖/本報資料照片

展望2025年台灣不動產市場,川普上任及央行政策是主要變因。中美對抗料將加劇,貿易及科技戰依舊會影響在陸台商,墨西哥及加拿大台商可能也因川普提高關稅而受影響。

因此台灣房價預計將維持目前水平,保值性佳的房地產更能吸引資產階級資金,而蛋黃區及豪宅受影響較小。整體台灣不動產市場維持住宅弱,預計價平量縮、商用則相對較佳。

其中,就不動產標的而言,住宅市場因第七波信用管制將受挑戰,尤其是蛋白區的銷售率及房價,豪宅則受影響較小,因為多數豪宅投資人可完全不用或不須高額度貸款,一般建商將考慮延緩推案或出售不動產來調節資金壓力。

辦公及工業廠辦市場將因外資投資及科技業自用需求成長帶動穩定成長,目前主要辦公區域將持續維持租金及出租率提升,但仍以雙北市為主要區域,但其他具有潛力的辦公區域將厚積薄發,如台北南港、新北板橋、桃園青埔、新竹、台中、高雄左營/巨蛋等地。

商場及百貨在2025年也將迎新格局,包含台北遠東Garden City、台北統一Dream Plaza、南港三井LaLaport、台南新光三越進駐南山台南廣場等。倉儲物流、工業廠房則因科技業擴廠、台積電帶動半導體成長,預計將成為主要交易標的,並以自用型買家作為主力。飯店旅館類不動產也有機會如因兩岸逐步開放陸客來台觀光,而重現疫情前的旅遊榮景。

以地理區域而言,六都會是商用不動產主要交易場域。雙北以商場百貨、商辦為主。桃園仍以工業倉儲物流為主,新竹、台中、台南及高雄預計會是主要工業廠房重點發展區域,整體環境設施及供應鏈群聚將吸引科技業投資。整體而言,商用不動產在六都及新竹的需求仍高,住宅市場則以高品質的住宅為主要標的,故就台灣國內的不動產市場而言,央行政策會是2025年重點關注方向。

■海外不動產市場需求將持續旺盛

就海外市場來觀察,日本依舊將成為台灣投資人因地緣政治及資產布局等因素考量下的首選,因此很多日本開發商希望台灣人去投資他們在日本的不動產。中國大陸主要因不動產開發商的持續資金鏈斷裂及貿易戰影響,2025年仍將維持房市的低迷。東南亞核心六國仍因中美貿易戰之影響,持續受台商因產業需求而積極布局的地區。

因應川普2.0的全球政經局勢影響,台商海外的產業鏈布局極為重要,但同時必須了解海外國家的政治環境與租稅影響,因產業需求而進行不動產投資通常從取得土地到建廠完工啟用至少需三年時間,這有可能因當地政經局勢及國際貿易環境變化,而又有了對台商的布局的影響,所以我們建議台商面對今年國際變化萬千的氛圍,必須有更審慎的評估且多元化的布局,才能有效的因應今年的挑戰與掌握機會。

2025年將會有許多不確定因素影響台灣投資環境及不動產市場,亦與全球政經環境、科技發展密切相關。今年將會是台灣企業需要提早布局、進行整體策略規劃以掌握經濟全面復甦後的商機。

針對近期新興「地面師」詐騙手法,提醒民眾不隨便把身分證及印鑑交給他人;不動產過戶一定要找信譽好的地政士(代書),必要時亦可由自己找個代書協助;簽約時,必須查閱當日的謄本;簽約必須雙方本人到場親簽,如無法到場,需提供授權書;如對方在國外,需取得駐外單位驗證過之合法授權書;簽約前必須仔細審閱合約中的條款,包括但不限於簽約對象(需與謄本上之所有權人相同)、交易標的、金額、付款條件及違約罰則等;不動產設定抵押時,一定要找合法的金融機構,不輕易設定與個人及民間公司。

資料來源:https://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250220000228-260209?chdtv



  • 20
  • 21
  • 22
  • 23
  • 24
  • 25
  • 26
  • 27
  • 28
  • 29
  • 30

目錄

  • 房地產新聞
  • 產業經濟新聞
  • 區域相關新聞
  • 園區快訊
  • 公司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