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com

最新消息

  1. 首頁
  2. 最新消息

2025/02/14
臺北建物租金地圖新登場 10萬筆資訊一起升級

以提升實價登錄查詢便利性為目標,地政局全國首創主題式地圖查找「臺北地政找房+」平台,結合社區基本資料及房價統計,清楚呈現全市每棟建物交易行情,推出後備受民眾及業界好評。為服務廣大的租屋族,不讓房價資訊獨自升級,「臺北地政找房+」平台將查詢服務擴展至租屋市場,推出全新功能–「建物租金地圖」,藉由系統3大優化功能,讓租金資訊一起升級。要掌握各社區租屋行情不難,上「臺北地政找房+」動動手指、滑滑地圖就可以。


促進租屋市場透明化 臺北租金地圖全公開 

       地政局「臺北地政找房+」平台於110年12月正式上線,參考google地圖直覺化查詢方式,以地圖瀏覽式呈現成屋社區及預售建案買賣實價登錄資料,已成為民眾掌握區域房價水準和建物歷次交易的最佳利器。為讓友善便捷的實價資訊更加完整,平台全面升級推出「建物租金地圖」功能,將臺北市近10萬筆建物租金實價登錄案例,整合成近2萬棟建物租金履歷,於地圖呈現每棟建物之租金平均單價,民眾滑動地圖就可快速掌握實際租金行情,點選有興趣之建物除完整收錄歷次租賃實價登錄案例,亦整合建物基本資料、周邊公共設施及全棟租金統計資訊,使用者從單一網站即可掌握區域租賃交易動態及租金行情,營造資訊更透明的租屋環境。 

優化1:一鍵切換地圖模式 買房租房隨你選 

       民眾滑動地圖或輸入指定條件,定位到欲查詢區域或社區(建物)後,透過簡易按鈕即可一鍵切換「房價地圖」及「租金地圖」,不需重新定位,輕鬆變換查看該區域社區(建物)買賣及租金成交單價,協助市民尋找符合需求的理想住宅。

優化2:一鍵切換均價顯示 房價租金變動更清楚

       為因應房價租金瞬息萬變,新增一年及歷年均價圖面顯示切換功能,讓民眾能夠掌握更符合查詢當下的價格資訊,不論是房價地圖、租金地圖或捷運房價租金地圖,都能切換顯示近一年或歷年均價,選擇想要了解的歷史價格區間自行進行切換。

優化3:一次滿足捷運找房、社區找房雙需求 

       平台獨創的「捷運房價租金地圖」功能,優化連動「房價地圖」及「租金地圖」不同模式,於圖面顯示捷運站周邊平均房價或平均租金。建議想租屋的民眾先藉由「捷運房價租金地圖」了解各捷運站周邊租金行情,衡量負擔能力、通勤時間鎖定特定捷運生活圈後,進一步查看該站周邊各社區(建物)之租金行情及生活機能等資訊,讓租屋族找房查價更有效率。

       

       地政局表示,對租屋族而言,市面上多數實價登錄查詢平台提供的租賃資訊相對稀少且不完整,且「臺北地政找房+」過往僅提供查詢買賣及預售房價資訊,為提供全方位的整合服務,補足房租資訊缺漏的一角,地政局創新推出「建物租金地圖」,讓民眾能以更簡單明瞭方式掌握租金資訊,降低因為資訊不對稱所帶來的交易風險。還在煩惱如何查詢完整社區租金交易資訊嗎?趕快到臺北地政找房+體驗最新的「建物租金地圖」,協助您找尋理想租屋標的,了解最新租金行情!

資料來源:https://land.gov.taipei/News_Content.aspx?n=0ABE9F8A3E5B75C2&sms=72544237BBE4C5F6&s=E16C8AEE86A35741



2025/02/07
有效租金超越上海東京 黃仁勳加持 台灣商用不動產再衝一波

一來AI狂潮來襲,科技大廠不只興建算力中心、數據中心需求增加,也有企業總部設立需求,如輝達就決定在台設置海外總部。圖為輝達執行長黃仁勳。路透

一來AI狂潮來襲,科技大廠不只興建算力中心、數據中心需求增加,也有企業總部設立需求,如輝達就決定在台設置海外總部

經濟景氣佳,加上政府打房「管住不管商」,過去一年國內商用不動產出現一波多頭大榮景,不僅交易火熱,辦公室售價、租金也齊步上揚。這種情況2025年會持續嗎,手上有錢還可投嗎?

商仲看法幾乎一致,就是今年商用不動產還會繼續旺,而且在「辣個男人」輝達執行長黃仁勳來台設立海外總部話題帶動下,今年商用不動產交易價量有機會再創新高。

去年商用不動產寫下光輝一頁。根據跨國商仲高力國際統計,不含土地,2024年全年商用不動產成交額高達1,821億元,創高力國際自追蹤交易數據以來年度最高,另外,去年第三季單季成交713億,也是史上單季最高。

有效租金超越上海、東京

租金表現同樣亮眼。根據仲量聯行統計,目前台北市核心商業區平均租金已高達3,203元,其中信義區每坪突破3,700元。以有效租金來算,信義商業區有效租金已超越上海核心商業區以及東京五大區,並逐步縮小與香港中環的差距。

過去一年辦公室售價也頻創新高,最新一筆,太子建設公告以7.68億元買下信義計畫區「統一國際大樓」27樓辦公室,扣除車位後,換算每坪單價高達222.8萬元,再創國內辦公室新天價。

高力國際研究部資深董事梁儀盈分析,今年商用不動產價量表現漂亮,主要來自兩股推力,一是產業需求暢旺,尤其是半導體及AI產業,由於全球供應鏈聚焦台灣,台灣成為高端科技製造中心,企業在台積極擴大設廠設辦。

以去年來說,去年整體商用不動產交易1800億多元中,科技業買方就占了694億元,將近四成。

深度內容中心/製作

科技業買方占四成

另外一股力量則來自於建商。由於看好商辦市場,過去一年建商積極收購精華區全棟大樓,或產業聚落附近的舊廠房,合計總金額達533億元,規模僅於於科技業。

展望2025年,商仲業者普遍認為商用不動產仍將持續升溫。

一來AI狂潮來襲,科技大廠不只興建算力中心、數據中心需求增加,也有企業總部設立需求,如輝達就決定在台設置海外總部。在輝達帶動下,其他相關科技業、金融業、軟體業、研發產業也會有辦公室需求,交易勢必進一步提升。

第二,過去二年,由於央行升息,壽險業手中的不動產投資最低收益率也一路調高2.97%,如此標準,令壽險業難以找到符合標準的投資標的。不過金管會今年1月調整收益率計算標準,調整後最低收益率下降至2.545%。

瑞普萊坊總經理蘇銳強表示,過去市場主要投資型買方壽險業者,受限於收益率門檻,交易量急降,此一政策調整,加上商辦市場看好,必然促使壽險業更積極評估收益型商用不動產投資潛力。

他表示,除了辦公市場外,工業不動產與物流倉儲市場有穩定之租金水準與投報率優勢,也會吸引保險公司及大型投資機構的布局,如全球人壽先前就以25.9億元收購大園國際物流倉儲,預料此類交易今年也會不斷出現。

資料來源:https://money.udn.com/money/story/5621/8527918



2025/02/07
川普上任牽動台灣房市?專家:這因素恐讓央行打房效果降低

房市示意圖。 記者朱曼寧/攝影

房市示意圖。

房市在去年9月的央行第七波信用管制後,買氣明顯下滑,那今年的房市走向又會如何呢,KPMG畢馬威不動產副總經理林昇恒5日指出,川普上任及央行政策是主要變因,在川普關稅政策將提升通膨壓力,使聯準會降息更謹慎,台灣央行打房政策的效果可能會降低,預期台灣房價預計將維持目前水平。

未來保值性佳的房地產更具吸引力

林昇恒表示,未來保值性佳的房地產更能吸引資產階級資金,而蛋黃區及豪宅受影響較小,整體而言,台灣不動產市場維持住宅弱,預計價平量縮、商用則相對較佳。

住宅市場方面,林昇恒表示,因第七波信用管制將受挑戰,尤其是蛋白區的銷售率及房價,豪宅則受影響較小,因為多數豪宅投資人可完全不用或不須高額度貸款,一般建商將考慮延緩推案或出售不動產來調節資金壓力。

辦公及工業廠辦市場將因外資投資及科技業自用需求成長帶動穩定成長,目前主要辦公區域將持續維持租金及出租率提升,但仍以雙北市為主要區域,但其他具有潛力的辦公區域將厚積薄發,如台北南港、新北板橋、桃園青埔、新竹、台中、高雄左營/巨蛋等地。

商場及百貨在2025年將迎新格局

商場及百貨在2025年也將迎新格局,包含台北遠東Garden City、台北統一Dream Plaza、南港三井LaLaport、台南新光三越進駐南山台南廣場等。倉儲物流、工業廠房則因科技業擴廠、台積電(2330)帶動半導體成長,預計將成為主要交易標的,並以自用型買家作為主力。飯店旅館類不動產也有機會因兩岸逐步開放陸客來台觀光,而重現疫情前的旅遊榮景。

若以地理區域而言,六都會是商用不動產主要交易場域。雙北以商場百貨、商辦為主。桃園仍以工業倉儲物流為主,新竹、台中、台南及高雄預計會是主要工業廠房重點發展區域,整體環境設施及供應鏈群聚將吸引科技業投資。整體而言,商用不動產在六都及新竹的需求仍高,住宅市場則以高品質的住宅為主要標的,而央行政策及川普上任會是2025年重點關注方向。

海外市場方面日本依舊是首選

海外市場方面,日本依舊將成為台灣投資人因地緣政治及資產布局等因素考量下的首選。中國大陸主要因不動產開發商的持續資金鏈斷裂及貿易戰影響,2025年仍將維持房市的低迷。東南亞六國仍因中美貿易戰之影響,持續受台商因產業需求而積極布局的地區。

展望2025年,林昇恒表示,將會有許多不確定因素影響台灣投資環境,不動產市場亦與全球政經環境、科技發展密切相關,2025年將會是台灣企業需要提早布局、進行整體策略規劃以掌握經濟全面復甦後的商機。

資料來源:https://money.udn.com/money/story/5621/8528962?from=edn_subcatelist_cate



2025/02/07
川普2.0貿易戰風雨欲來 台灣恐也被加徵關稅?

美國總統川普2月起對加拿大、墨西哥輸美商品徵25%關稅,對大陸商品徵10%關稅,貿易戰2.0風雨欲來。圖/法新社

美國總統川普2月起對加拿大、墨西哥輸美商品徵25%關稅,對大陸商品徵10%關稅,貿易戰2.0風雨欲來。

美國總統川普2月起對加拿大、墨西哥輸美商品徵25%關稅,對中國商品徵10%關稅,貿易戰2.0風雨欲來。中經院長連賢明直言,既然加拿大都遭課稅,台灣不要想會被排除,應從匯率等4面向思考如何回應貿易戰。


對於川普開打關稅戰,連賢明在臉書發文形容「全世界噩夢成真」,他表示,先前中經院評估過貿易戰4大觀察點,第1,川普為一上台即課稅,或先引用301調查再課稅,第2,課稅國家為少數,抑或廣泛涵蓋每個國家。


第3,課稅稅率會採逐步提高,抑或一次到位;第4,課稅商品是否有選擇性,例如是否會排除特定商品,特別是台灣最強的電子產品(ICT)。

連賢明直言,現在看起來答案都比想像糟糕,川普引用「國際緊急經濟權力法(IEEPA)」,跳過過往要先實施的301調查,2月起即開始對加拿大和墨西哥課稅,且課稅國家看來會是全面性,連美國盟邦國都先拿來祭旗。


連賢明認為,從川普聲明觀察,美國2月中就會針對半導體產業開始課稅,既然加拿大都遭課稅,台灣也不要想會被排除。


他推測,川普不會只針對半導體產業,應會對台灣所有輸美產品課稅,稅率最少應該在10%以上,雖然現階段川普要如何針對電子零組件產業課稅還不明朗,但應會進入世界級關稅大戰。


對於台灣該如何因應川普2.0貿易戰,連賢明指出,第1,台灣作為前10大對美貿易逆差國,首要是降低台美貿易逆差,其中最直接手段是考慮台幣匯率升值,但台灣近年產業兩極化,AI產業暢旺、傳產面臨寒冬,若台幣升值,對傳產應是雪上加霜。


其次,連賢明點出,台灣許多產業都將供應鏈從中國轉移到墨西哥和東南亞,現在將面對另外一次供應鏈是否要移轉到美國的抉擇。第3,此次川普對中國增加關稅稅率相對較低,台灣和中國廠商競爭可能加劇。


第4,對於台灣半導體產業影響,連賢明認為,對高階製程衝擊應會較小,但成熟製程不見得有那麼強定價能力,會否造成半導體供應鏈重組,將是台灣要面對關稅大戰的重要問題。

資料來源:https://udn.com/news/story/7238/8521519?from=udn-catelistnews_ch2



2025/02/07
北市地政便民 登記導師上線
台北市建成地政事務所建置的「登記導師」正式上線,使用者可以快速明確掌握登記所需文件,減少補正,提升效率。圖為建成地政事務所外觀。(台北市政府提供/丁上程台北傳真)

台北市建成地政事務所建置的「登記導師」正式上線,使用者可以快速明確掌握登記所需文件,減少補正,提升效率。圖為建成地政事務所外觀。

民眾向地政事務所辦理不動產相關登記時,常因法規、程序複雜,沒有備齊文件而多次往返,北市地政局6日表示,由北市建成地政事務所建置的「登記導師」正式上線,網站系統結合法規內容與資料庫,使用者可以快速明確掌握登記所需文件,提升登記效率,除了展現北市地政事務所與時俱進,也盼藉此創造產、官、民三贏服務。

建成地政事務所主任沈瑞芬表示,不動產登記法令繁多,依據不同案件需要附繳的證明文件多達20多項,民眾申辦登記時因不熟悉各項法令規定,以致應備文件時常未能一次備齊,申請書各項欄位時有漏填,不僅審查費時,補正亦延宕案件效率。

沈瑞芬直言,為了協助民眾能備齊文件,創建了全新的智慧服務平台「登記導師」;由於該平台是建立在登記知識庫之下,能夠系統性地蒐集、分類、整理並儲存相關法規與內容,使用者可以快速明確掌握登記所需文件,進而減少補正,提升登記效率。

沈瑞芬解釋,「人機共存」的協作模式是未來必然的發展趨勢,民眾在使用「登記導師」後自動生成相應表單的功能,不僅簡化了操作流程,更以高效直觀的方式呈現使用者所需內容,無論是專業地政士還是一般市民,都能明確掌握登記所需文件,減少補正程序,符合民眾需求提升行政效率。

地政局表示,「登記導師」象徵地政服務進一步邁向智慧化的新里程碑,全台各地的民眾只需使用電腦,即可透過建成地政事務所官網使用「登記導師」功能,了解需要備妥的文件,大大提升便利性。

資料來源:https://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250207000536-260107?chdtv



2025/02/07
共享辦公室夯 信義區掀招租大戰

新創、網紅、電商崛起,微型辦公室愈來愈夯,共享辦公室掀熱潮。新加坡共享辦公室品牌JustCo旗下「THE COLLECTIVE」辦公室將首度登台,落腳巨蛋國際中心,預計3月啟用;世貿一館也正規畫二樓部分展區為商務共享辦公室。市場人士預期,隨著土洋品牌共享辦公室啟動招租,將推升信義區躍居共享辦公市場的一級戰區。

共享辦公室近年躍居辦公市場新星,宏泰企業機構2024年在敦化北路自有辦公大樓推出「Hung Space宏泰商務中心」,訴求「房東直營服務」,主要提供一~九人獨立辦公室租賃服務及公司登記、商務會員、共享空間、與大型企業辦公室的客製化設計。

台驊控股2024年也跨足共享辦公室,推出「T3CO韻驊共享辦公室」,位於信義區捷運市府站對面「忠孝揚昇大樓」,有375坪空間,最小辦公桌月租6,500元起跳。

JustCo指出,已在台灣設立四個彈性且靈活的共享辦公據點,平均進駐率高達90%,從台北市延伸至新竹,緊密連結新竹科學園區,助力護國產業發展。為了進一步瞄準高端客群,JustCo推出「THE COLLECTIVE」,主打豪華工作體驗、高效工作環境、精緻接待服務、注重身心平衡的全方位設計,地點在信義區台北大巨蛋辦公大樓「巨蛋國際中心」,預計3月啟用。

資料來源:https://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250205000245-260210?chdtv



2025/02/07
金蛇年房市 2025面臨量縮價修挑戰 3利多、4變數
2025年房市多空變數
2025年房市多空變數

邁向2025年之後的房市,在政策打擊短線炒房後,市場專家普遍預期未來一年,勢必進入商辦熱、住宅冷的格局;尤其住宅市場,雖擁有三大利多:新青安仍助攻首購剛性需求,資金動能仍在,跌價風險不如想像中大,但仍面臨四大變數的挑戰,包括信用管制短期內難獲鬆綁,地緣政治衝突風險,川普2.0時代來臨、中美貿易戰恐升溫,買房被變相升息,總體來說,2025年將面臨「量縮價修」的挑戰。

據住展雜誌、591的統計,2024年北台灣預售屋推案量已突破1.5兆元,全台共計2.56兆元,雙雙創下歷史天量,主要高峰來自上半年,受惠於台灣景氣復甦、台股狂飆帶動的財富效應及資金行情所推升。不過8月初部分國銀房貸逼近滿水位,房貸資金開始緊縮,導致成屋交易時間拉長,民眾也擔心房貸撥貸不如預期,購屋態度轉趨保守觀望,買氣急凍,房價上漲動力瞬間被削弱,尤其中央銀行於9月祭出第七波選擇性信用管制的「金龍風暴」後,房市由熱轉冷,進入寒冬期。

邁向2025年之後,房市正面臨前所未有的多空紛歧挑戰,要觀察三大利多、四大變數。

三大利多,一是首購剛性需求仍有新青安助攻。二、國內外半導體及AI大廠持續投資台灣,資金動能仍在。三、市場賣壓,跌價風險不如想像中來得大。

至於變數,首先是房貸緊縮、不動產選擇性信用管制短時間內難鬆綁,民眾對於房價上漲預期已反轉,打房政策及房貸資金接近滿水位帶來的房貸排隊潮問題將影響資金動能。

第二,中美貿易戰是否升溫、俄烏戰爭何時落幕、中美關係發展等,值得觀察,若地緣政治衝突升高,將可能帶動原物料價格波動,影響營建成本、通膨壓力及不動產投資信心,也牽動台海局勢及全球資金布局。

第三,川普2.0時代全面啟動,美國關稅政策、美元匯率走向等,以出口為導向的台灣,勢必難以置身事外,一般預期2025年經濟成長動能恐不如2024年來得強。

第四,銀行不動產融資趨緊,消費者買房已被變相升息,首剛族以外自備款更必須備足。

在上述三大利多、四大變數的影響下,2025年房市恐將呈現「量縮價修」。接下來買賣雙方將面臨對於價格的認知拉鋸戰,為全年成交量增減的關鍵。

台經院產經資料庫總監劉佩真也認為,2025年國內房市恐進入調整階段,主要係因短期內政府對調控政策難有鬆動的可能性,以及房市新增供給恐需時間去化,加上川普2.0所帶來的政經情勢的變數,因此預測2025年全台房市景氣將未如2024年。

在住宅市場方面,劉佩真認為,資金成本上升、銀行提高貸款利率,央行第七次選擇性信用管制後續效應發酵,房市買方因貸款受限且期待價格修正心態濃厚,致使不論是成屋或銷售市場,短期內恐難有起色,因此市場觀望氛圍依舊濃厚。美國川普上任後,將影響全球政經局面,在整體政策局面未底定、地緣政治衝突依舊緊張下,對於台灣產業及經濟的影響,仍有待評估,2025年住宅市場景氣能見度有限。

資料來源:https://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250202000166-260210?chdtv



2025/02/07
工業區大改造 帶動千億投資
台灣不少產業園區步入高齡,經濟部園管局今年將啟動「風華再現」工業區大改造計畫。此為示意圖。(本報資料照片)

台灣不少產業園區步入高齡,經濟部園管局今年將啟動「風華再現」工業區大改造計畫。

台灣不少產業園區步入高齡,經濟部園管局今年將啟動「風華再現」工業區大改造計畫,首波首輪針對50年歷史的前鎮、楠梓、潭子等三大科技產業園區,拆掉老舊廠房進行立體化更新,預算18億已報行政院,預計可帶動115億投資,後續還有二輪、三輪。第二波67處產業園區更新改建也在研議中,等所有老廠房改建完,兩波初估帶動投資金額在千億以上。

園管局轄下全國13處科技產業園區、67處產業園區,總計80處園區聚落涵蓋全國75%產業用地。其中科技園區就是過去的加工出口區轉型,園管局代理局長劉繼傳說,早期加工出口區以紡織加工等傳產為主,但現在許多是電子、資訊等科技業廠房,卻遇到有的廠房連電梯都沒有,出貨不便,想改建,可是訂單又不能停。

過去前鎮等也推過立體化更新,不過是採廠商自願方式,劉繼傳表示,這次是由公部門主導投入資金,要把區內閒置廠房買下拆除重建。他強調,這計畫的主要概念是「基地周轉」。首輪把閒置的2到3樓廠房改建成6到7樓新大樓後,可把區內部分廠商先移過來,再透過交換或協議價購方式取得原有廠房,進行第二輪、第三輪的改建,直到整個園區都活化更新完。

園管局首波鎖定最老的前鎮、楠梓、潭子三科技產業園區,編列18億預算,已報行政院,等核定後,今年即會規畫興建。首波首輪更新可增加總樓地板面積8萬多平方公尺,促進廠商投資115億元,增加營業額250億元,為期4年。後續二輪、三輪、四輪等完成,還可帶動數百億投資。

但風華再現不僅科技園區,第二波目標放在67處產業園區,將挑選較老舊者先更新,方案已報給經濟部長郭智輝。後續會由園管局四大分局先挑選示範地試算成本,未來帶動投資金額也是數百億以上。

劉繼傳說,不像科技園區土地在政府手裡,廠商只有建物所有權,產業園區是土地、廠房都已賣斷,推動難度會更高,也因還要購地,資金需求更多,不過還是得來推動。

他說,北部有新北、林口等較老舊產業園區可先做,第一步評估把屬公有的服務中心拆除改建員工宿舍、公托,再跟廠商談,徵地更新改建,逐步活化。

資料來源:https://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250206000512-260110?chdtv



2025/02/07
全國繼承移轉棟數19年來首見衰退 買賣移轉則創11新高

2024年全國四大類移轉棟數全數出爐,相較前年呈現三升一降。(記者徐義平攝)2024年全國四大類移轉棟數全數出爐,相較前年呈現三升一降

去年全國四大類移轉棟數全數出爐,相較前年呈現三升一降,又以買賣移轉棟數表現最佳,全年達35.05萬棟、年增14.20%,更是自2014年以來、近11年房市買氣最佳的一年,反觀繼承移轉棟數則是19年來首見衰退、拍賣移轉棟數更是連兩年跌破4千棟。


根據內政部統計月報最新發布,去年全國買賣移轉棟數12個月份中高達6個月份的單月移轉棟數超過3萬棟,尤其4月到8月更是連續5個月份單月移轉量突破3萬棟。房產業者分析,去年上半年房市買氣相當熱絡,不過,9月以後的單月移轉量則全數跌破3萬棟,主要是受到銀行房貸限縮以及央行第七波選擇性信用管制衝擊,預期今年全年買賣移轉棟數將呈現衰退格局。


再觀察去年全國繼承移轉棟數約7.59萬棟、年減約1.42%,是2006年以來、19年首見年度衰退,不過,仍是1991年有統計以來史上第二高紀錄,而去年全國贈與買賣移轉棟數約5.40萬棟、年增約4.04%,也是2021年以來、近4年新高,高力國際業主代表服務部董事黃舒衛表示,去年全國每4.16戶住宅移轉就有1戶是從繼承、贈與而來,主要是受到高房價、低薪資成長的落差壓力,以及少子化等人口結構改變所導致。


2024年每4.16戶住宅移轉就有1戶是繼承、贈與而來

至於,房市反向指標的全國拍賣移轉棟數(法拍屋),去年全年僅3703棟,即便年增幅達4.63%,但2023、2024年卻連續兩年跌破4千棟,分別為2003年有統計以來前兩低的年度法拍屋移轉量。


信義房屋不動產企研室專案經理曾敬德表示,因房貸資金緊縮,降低民眾購屋的購買力,加上央行祭出第七波選擇性信用管制後也影響民眾購屋意願,不過,整體買賣移轉棟數其實包含中古屋交易與新成屋交屋的量體,尤其在前幾年大量推案的新屋交屋潮灌入,衝高整體買賣移轉棟數,但實際房市買氣其實會較移轉棟數顯得更加嚴峻,預期今年房市買氣仍會以自用當道,但在資金緊縮情況未改善之前,整體房市表現相當有限。

資料來源:https://ec.ltn.com.tw/article/breakingnews/4938960



2025/02/07
寒流報到氣溫驟降 應多加留意建築物外牆磁磚掉落

依據中央氣象局預報明(7)日將受到寒流影響,預估自7日(週五)至10日(週一)為寒流影響最顯著時段,臺北市區低溫下探10度、局部地區甚至可能出現10度以下低溫,大樓外牆磁磚可能因熱脹冷縮,產生鼓脹現象甚至發生剝落意外,建管處籲請市民朋友於戶外活動時,請儘可能選擇具有遮蔽的空間(如騎樓),以維人身安全。


     日常生活中建物所有權人及公寓大廈管理委員會應重視建築物外牆飾面及增設附掛物安全,確實做好外牆自主檢查,如目視發現破損、脫落或鬆動等情況,應立即將危險範圍架設警示標誌或防護措施,提醒用路人及車輛注意安全,並儘速僱工修復,避免因磁磚掉落傷及無辜造成憾事;如未維護其構造安全,建管處將依建築法規定,處建築物所有權人或公寓大廈管理委員會新臺幣6萬元以上、30萬元以下罰鍰或新臺幣5仟元以上、1萬元以下怠金,並得連續處罰直至改善為止;若因外牆剝落致人傷亡者,後續恐將面對民、刑事賠償之責任。


建管處處長虞積學強調,為鼓勵民眾維護老舊建物外牆安全檢測及完成修繕,依「臺北市建築物外牆飾面剝落申請修繕及補助費用作業要點」規定,民眾可申請補助修繕建築物外牆費用, 補助對象為屋齡10年以上的建築物,以棟為單位,補助最高限額為新臺幣20萬元,採實支實付;民眾可逕至建管處網頁([連結])「科室業務-使用科-建物外牆飾面剝落修繕及安全申報建物外牆安全」中查詢補助相關規定及申請表格,或洽臺北市建築管理工程處使用科櫃台、聯絡電話:02-2720-8889#8394外牆小組詢問相關規定。

     另本市都市更新處亦有老屋拉皮更新補助,每案核准補助額度上限以不逾核准補助項目總工程經費之50%,且不超過新臺幣1,200萬元為限。如有需要可上更新處網站([連結])查詢。

資料來源:https://www.gov.taipei/News_Content.aspx?n=F0DDAF49B89E9413&sms=72544237BBE4C5F6&s=0B46A721BFE20693



  • 22
  • 23
  • 24
  • 25
  • 26
  • 27
  • 28
  • 29
  • 30

目錄

  • 房地產新聞
  • 產業經濟新聞
  • 區域相關新聞
  • 園區快訊
  • 公司訊息